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爱在家人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付出,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尊敬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并承当起自己对家庭应付的责任。

对学生渗透权利与责任的意识。

能力目标:收集父母为家庭作奉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认识和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化解爱的冲突和矛盾,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亲情,感受家庭的温馨。

教学难点: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

2.学生能从内心深处尊重、理解父母,并认识到自己应担负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多媒体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课本情景剧表演法、讨论归纳法等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本节课通过创设“课本情景剧〞的形式展开,剧中设计了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交往的一些生活场景。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来展开:“亲情第一站〞〔体味亲情〕——“亲情第二站〞〔爱的碰撞〕——“亲情第三站〞〔沟通传递爱〕。

第一环节:“亲情第一站〞——体味亲情〔上课前在教室播放水墨动画?游子吟?,学生跟着吟唱,体会母爱的味道〕1.老照片的味道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儿时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谈感受。

教师灵活引领,切入主题: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这种特殊的情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亲情之爱。

2.课本情景剧:亲情“三碰〞〔1〕引导学生提前与家人互动完成课本第77页“探究与分享〞,课堂上交流心得:亲情第一“碰〞:分别写下自己和对方的生日、身高、体重、鞋码、爱好,喜欢的颜色,喜欢吃的菜,喜欢的休闲活动,喜欢的运动工程,最不能容忍对方的事情……碰撞:看看对方对彼此的了解是否有差距,如果有差距,说明了什么?亲情第二“碰〞:回忆并记录一起你最不能承受家人做过的事,并写明原因。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7.2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学生与父母产生意见不一或产生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习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具体方法,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也是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

虽然在家庭生活中形成新型的平等关系,其主要责任在父母,但在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日益深入家庭的今天,也不可忽视学生在其中的作用。

另外,帮助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对于家庭文明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有些同学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得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缺少共同的语言。

父母对他的言行看不惯,他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甚至和父母顶撞,争得不欢而散。

有的虽然不敢当面顶撞父母,但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因此十分冷淡。

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给这些同学精神上带来很多苦恼,而且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说明家人之间爱的表达形式虽然各不相同,却不可否认其存在。

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与家人之间产生冲突,既有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心理之间矛盾的原因,又有代际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原因。

初中学生需要学习呵护亲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进而架起代际沟通的桥梁。

学情分析初中生对于“父母”“家庭”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他们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心理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而且不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

爱在家人间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味亲情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表达了孩儿什么样的情感?(2)播放视频——《我对妈妈的情感变化》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体味亲情1.割舍不断的情感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画面一:2016年8月10日,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左)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

画面二:克丽斯廷(左)和儿子一起展示金牌。

画面三:8月14日,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

画面四:8月15日,意大利选手维维亚尼在夺得场地自行车男子全能赛冠军后喜极而泣奔向看台与家人庆祝。

(1)看到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提示:亲情之爱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生命之爱、关心之爱、影响之爱、分担之爱、分享之爱、陪伴见证之爱……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2.亲情碰撞(教材P77)设计意图:通过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了解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亲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体会亲情的存在。

(1)共同完成:要求学生在课外与家人按要求共同完成“亲情三碰”活动形式并进行记录。

(2)展示分享:学生在课堂上对记录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

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教材P78)设计意图:选用生活中真实的小故事,关照再婚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件

亲子冲突
换上新衣服,在奶奶面前走了一圈说
“奶奶,有范吗?”
“有啊,饿了?饭在锅里,自己去盛。”
感探悟究人分生享
亲子冲突
奶奶,你会下载吗?
我不会下崽,你爹是哪来的?
感探悟究人分生享
亲子冲突
期末考试完毕
在朋友圈吐槽:题目真让我醉了
我爸秒回:熊玩意,考试喝什么酒
感探悟究人分生享亲Fra bibliotek冲突笑尿了
怎么那么不小心,多大的人了.....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感理悟解人感生悟 亲情之爱
亲情之爱
生命之爱
亲情的表现方式
关心之爱
不同且会变,家
影响之爱
庭中成员也可能
分担分享之爱 会变,但是亲情
陪伴见证之爱 中爱的内涵永不
……
变化!
02 爱的碰撞
感情悟景人再生现 电视剧《小别离》片段1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爱在家人 间
01 体味亲情 02 爱的碰撞 03 沟通传递爱 04 课堂小结 05 随堂练习
01 体味亲情
感探悟究人分生享
直击心灵
回忆与家人相处的点滴生活,哪些饱含亲情的物品或 者事件,感动着你,温暖着你?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 选出本组代表,全班分享
亲情的含义(P76)
➢ 以上对话反映了什么现象?
代际差异
亲子冲突的原因(P81)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

、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

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

以避免。

感探悟究人分生享 电视剧《小别离》片段2
感探悟究人分生享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教案 新人教版
板书 :二、爱的碰撞
师:龙应台曾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真的 如此吗?
3、阅读感悟
展示资料
想一想: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一、爱的体味
(一)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爱的体味——亲情在哪里?
展示资料:情境一:我和爸妈之间并不是很热情,爸爸很严肃,检查我的作业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妈妈在厨房里的时间最久,交流的话很少,亲情在哪里?
情境二:今年家里多了个小妹妹,爸妈对她宠爱有加,跟我聊的话题最多的还是小妹妹,没有存在感啊,感觉我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小公举了,好难过,亲情在哪 里?
采用发散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依据生活体验,说出对家人的感受
以情境分析的话题为基础,通过讨论思考回答让学生明白每个假的的亲情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也不会一成不变,但是只要 用心去感悟,也能发现其中的爱
以和学生年龄相仿的例子为基础,让学生感同身受,有话可说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视频欣赏和制作亲情卡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亲人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一个具有鲜活特点的公民。
板书:三、爱的沟通
(一)爱是需要呵护的(掌握沟通的技巧)
(二)接纳和理解父母
环节四:爱的表达
1.视频:爱的表达方式
2.爱要说出来
制作一张亲情卡,写上你对亲人爱,回家后交给相应的亲人。
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析情境并思考回答问题
欣赏视频和相关资料
说说自己的感受
分析材料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上册 第3单元 师长情谊 第7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上册 第3单元 师长情谊 第7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

主动与父母沟通 ③妈妈出发点是好的,处理方式
也对 ④应该理解妈妈行为中蕴含的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家庭生活中,能够正确听懂父母的语言有时候也是做到
与父母有效沟通的一种艺术。下列对父母语言理解A正确
的是( )
A.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 碗我来 洗。”
----妈妈乐见我的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B.半夜从网吧偷偷溜回来,爸爸说:“你还回来干什么? 你把 网吧当家算了!” ---爸爸想把我赶出家 C.我不爱弹琴,妈妈说:“现在不认真学点特长,将来怎么 会有出息。” ----妈妈说我将来没有出息 D.爸爸送我去学校,临别时说:“ 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有 什么事及时跟爸妈说。” ---在学校遇到任何事情爸妈都会 帮我搞定
思考:对于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 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 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 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 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 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探究与分 思享考:

亲情表现形式的变化

独立与失落
家 人
爱的碰撞 对父母的质疑与挑战

两代人的差异
要体会爱的瞬间
沟通传递爱 应对冲突的方法 亲子间需接纳、理解
当堂演
练Hale Waihona Puke 1.同学们正在举行“爱在家人间”的网上学习讨论,同
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下观点中,你认D同
的是 ( )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是不尽相同的 ②家庭结构发生
➢ 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 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主线的课程。

本课《爱在家人间》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家人的爱,体味家人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

他们对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表达家人爱的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人间爱的表现形式,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人的爱,增强家庭责任感。

3.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人间爱的表现形式,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2.难点:引导学生体验亲情,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人间爱的表现形式。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家人的爱和感受。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家庭情景剧表演,锻炼表达能力,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教学PPT。

3.家庭情景剧剧本: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关剧本。

4.道具:与家庭情景剧相关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家人温馨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家人的爱是什么?你感受到了家人的爱吗?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案例中家人间爱的表现形式。

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家庭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家人间的爱,培养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家庭情景剧表演中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感。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具体做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爱在家人间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爱在家人间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K12教育资料
1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爱在家人间
K12教育资料
2
有对母女感情上有了裂痕,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 亲的卑微地位,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母亲终日辛苦 忙碌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后来,母亲邀女儿去阿尔 卑斯山滑雪。母女俩在滑雪中偏离滑雪道迷了路,又遭 遇了可怕的雪崩。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几 次看见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都因她们身穿的是银灰 色的滑雪装而未被发现。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过 去,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 医生告诉她,是她的母亲用生命救了她。原来母亲割断 了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一片 白雪,直升机因此发现了目标。
这位父亲此时的 感受是怎样的?
K12教育资料
17
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 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 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 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 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 达我们的爱。
原因
影响
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
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 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
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K12教育资料
12
探究与分享
小盟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晚上,小盟 在家玩电脑游戏时挨父母批评,一气之下离 家出走,其父母多方寻找也无音信,最后到 城关派出所求助。所幸,民警通过QQ邀约一 起打游戏,最终将其寻回。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爱在家人间更温馨。

1.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探究一:探究与分享,情景体验1:我理想中的父母,生活中的父母,父母理想中的我,生活中的我思考: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情景体验2:回忆一件你最不能接受的家人做过的事,谈谈原因。

当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后,你的想法有变化吗?情景体验3: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使学生体验到,无论家庭结构怎样变化,也改变不了一脉相承的、永恒不变的亲情。

教材P79阅读感悟“绝症母亲对孩子的爱”(1)学生分享这篇不能因为亲情的平常或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而否认亲情的存在。

感悟: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

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答案提示:(1)略。

(2)想起这些,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

父母是爱我们的,可我有时却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反而抱怨父母。

这些碰撞时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那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小组之间交流分享,然后学生代表发言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请代表发言。

我们要学会维文章。

(2)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探究三:教材P79探究与分享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2、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1)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的爱,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和经验。

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探究四:探究与分享80页1)结合以上情境,填写内容。

(2)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护我们与父母的爱爱是需要呵护的。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优选)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学案

(优选)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学案

爱在家人间一、学习目标1.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2.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3.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二、自主预习1.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

2.亲子冲突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双方的,影响家庭的。

3.互动沟通的和应对冲突的,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来解决。

4.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和不影响的做法。

三、合作探究父母、家人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操劳着,对此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会因为习惯而忽视了他们给予我们的关爱。

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观察并记录下一天当中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吧!(1)我的观察早上:中午:晚上:(2)我的感受四、随堂演练1. 下列有关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①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亲情之爱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是不同的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在美国纽约皇后区街道,滂沱大雨,一位父亲被淋得全身湿透,而伞却一直举在儿子头上。

这一幕被网友捕捉到,传到社交网站后被疯传,短短13小时感动超250万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在作秀,为了提高网络关注率B.父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C.无私、永恒的爱,无微不至、不求回报的爱D.这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无需称道3.进入初中之后,我们和家人之间爱的碰撞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①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④我们期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呵护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体现了青少年个体的发展,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主要是()①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②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③妨碍亲情交流,造成心理阴影④增强子女的独立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如果父母误会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A.离家出走以宣泄自己的委屈B.故意做一些错上加错的行为以示反抗C.冷淡处理,不理会他们D.多沟通,不冲动【答案】二、自主预习1.亲情之爱2.感情和睦3.技巧智慧4.父母感情亲子关系三、合作探究【解析】这道题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体味亲情,学会感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主要讲述了亲情之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家庭中的亲情之爱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财富,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富有启示性的建议,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家庭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审视自己和家庭的关系,对家庭亲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对家庭亲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抵触。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多样化,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亲情的体验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方式引发他们对家庭亲情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分享等方式,增进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亲情之爱的重要性,表达对家人的爱。

2.难点:如何理解和体验家庭亲情,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体验。

3.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对家庭亲情的理解。

4.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庭亲情,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课件。

3.视频资料:关于家庭亲情的感人视频。

4.情景剧剧本:设计的情景剧剧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展示家庭亲情的感人场景,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学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学
第二单元 情谊天空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1页
导入新课
从漫画中母子之间 对话可知孩子长大 了,有了自己思想, 不想父母干涉自己 生活,期望得到父 母尊重,亲子之间 碰撞增多了,爱冲 突不可防止地产生 了。
第2页
导入新课
认识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体味亲情,感受家庭温馨。 2.了解我们和父母发生冲突原因,促进与父母感情。 3.学会化解与父母间冲突,建设和睦家庭。
(1)首先,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 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 们生活;另首先,面对父母信任和 放手,有时我们又以为失落和不安, 期望得到更多关注和呵护。 (2)我们开始审阅父母给予我们爱, 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与经验,亲子之间碰撞增多了,甚 至发生冲突。 (3)作为两代人,因为我们与父母 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 大,对问题了解、感受等方面必定 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防止。
第7页
讲授新课
三 沟通传递爱
15岁小盟家住襄阳保康县 城关镇,是该县某中学八 年级学生。5月24日晚,小 盟在家玩电脑游戏时挨父 母批评,一气之下离家出 走,其父母多方寻找亦无 音信,遂于5月26日8时来 到城关派出所求援。所幸, 保康民警经过qq邀约一起 打游戏,最终将其寻回。
假如你是材料中小盟,你 正确做法是什么?
第4页
讲授新课
1.为何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 停情感?
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 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 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 分享了我们喜悦、分担了 我们忧伤,或是因为他们 是我们生命中主要影响者, 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 陪同者和见证者……这种 情感就是家庭中亲情之爱。

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出示目标:新课探究(一)自主预习(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体味亲情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探究一:探究与分享,情景体验1:我理想中的父母,生活中的父母,父母理想中的我,生活中的我思考: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情景体验2 :回忆一件你最不能接受的家人做过的事,谈谈原因。

当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后,你的想法有变化吗?学生领会情景体验3 :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使学生体验到,无论家庭结构怎样变化,也改变不了一脉相承的、永恒不变的亲情。

教材P79阅读感悟“绝症母亲对孩子的爱”(1)学生分享这篇文早。

(2)从这两篇文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然后代表发言学生体验家庭中存在着割舍不断的亲情一—家中有亲情1、家中有亲情,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不能因为亲情的平常或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而否认亲情的存在。

感悟: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碰撞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 系,并与同学交流 分享。

探究五:81页1) 如果你是小强, 你会怎么做?以小 组为单位,分别扮 演小强和妈妈进行 情境表演。

2) 反思同学们的表 演,看看哪些结果 是自己所期望的。

3)讨论自己怎样表 达才能让亲子沟通 更顺畅。

3、怎样维护我们与 父母之间的爱] 探究六:1)分享教 材“和父母沟通的 技巧”。

2)实践演练:设置 情境,以小组为单 位,模拟子女和父 母之间的沟通。

教师加以指导和评 价教师加以归纳概 括。

同步练习页一、9、10、11、12、 13、14、15知识模块三沟通 传递爱学生先独立思 考,然后请代表 发言。

我们要学会维 护我们与父母 的爱 爱是需要呵护 的。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 突的智慧,是亲 子之间爱的润 滑剂。

爱在沟通 中加深,亲子冲 突需要双方通 过良好的互动 沟通来解决。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案新人教版
然而,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表达亲情之爱的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用行动和语言表达爱意感到困惑,表现出一定的沟通障碍。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升,可能会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
课后作业的布置,我选择了与课堂内容紧密相关的题目,希望能够通过作业的完成,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但是,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作业题目设计得不够明确。
九.内容逻辑关系
①亲情之爱的概念与重要性:亲情之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是生活中最自然、最纯粹的情感纽带。亲情之爱对于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②表达对家人的爱的方法:通过语言、行动、礼物、服务和质量时间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③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技巧:掌握与家人沟通、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技巧,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 理解家人之间的爱;2. 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3. 掌握与家人相处的方法;4. 承担家庭责任。
难点:1. 深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2.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3. 实际运用与家人相处的方法;4. 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解决办法:1.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家人的爱,理解亲情的重要性;2.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与家人相处的方法;4.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步培养承担家庭责任的习惯。
- 《家庭与亲情》:一本关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书籍,深入探讨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 《爱的五种语言》:一本介绍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和接受爱的书籍,包括言语、行动、礼物、服务和质量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下载
爱在家人间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味亲情 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表达了孩儿什么样的情感?
(2)播放视频——《我对妈妈的情感变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亲情 1.割舍不断的情感
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
画面一:2016年8月10日,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

)
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
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

画面二:克丽斯廷(左)和儿子一起展示金牌。

画面三:8月14日,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

画面四:8月15日,意大利选手维维亚尼在夺得场地自行车男子全能赛冠军后喜极而泣奔向看台与家人庆祝。

(1)看到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提示:亲情之爱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生命之爱、关心之爱、影响之爱、分担之爱、分享之爱、陪伴见证之爱……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2.亲情碰撞(教材P77)
设计意图:通过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了解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亲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体会亲情的存在。

(1)共同完成:要求学生在课外与家人按要求共同完成“亲情三碰”活动形式并进行记录。

(2)展示分享:学生在课堂上对记录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

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教材P78)
设计意图:选用生活中真实的小故事,关照再婚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旨在让学生懂得,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家庭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1)除了“妈妈的味道”外,你认为“爸爸的味道”是什么?“爷爷奶奶的味道”呢?
(2)他们的味道相同吗?这些味道属于什么“爱”?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结构会改变。

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

目标导学二:爱的碰撞
1.爱的碰撞——电视剧《家有儿女》
(1)播放视频——《家有儿女》(片段)。

(2)刘星的烦恼是什么?他的妈妈有烦恼吗?
(3)为什么他们之间会产生矛盾冲突?
(4)刘星跑出家,嚷着跟妈妈绝交;妈妈不让画画,自己偏要画画这些行为,都是什么心理造成的?你赞成刘星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5)假如你是刘星的朋友,正好碰上刘星跑出家,你会怎么做?
(6)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成长烦恼”?
教师归纳:我们与父母的年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这往往导致两代人产生分歧、产生代沟。

同时,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源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

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教师讲述: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都没有发生。

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

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

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的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

2.产生碰撞的原因、影响和化解方法
(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

1)放学回到家,父母常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告诉父母自己受到表扬时,父母通常会说:_______________
3)说起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父母通常的态度和语言:_______
4)感冒发烧时,父母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考试“考砸”了,父母一般会这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
6)周末想和同学去看电影,父母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推荐下载
推荐下载
教师总结: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目标导学三:沟通传递爱
1.亲子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和互换角色,练习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1)模拟表演:让有所准备的“演员”上台表演。

(2)大家评议:既评议“演员”表现,又评议不同表现反映的沟通技能水平。

通过讨论,将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与同学分享。

教师总结:爱是需要呵护的。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反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3)漫画——父母偷看孩子日记,被发现。

(4)如何与父母就这件事进行有效沟通?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要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我们进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识增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我们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在于让学生懂得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冲突与碰撞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来化解矛盾,懂得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的内容时,要从激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角度,努力帮助学生在实践层面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课堂才能有活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