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那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0 那树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
3.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感知老树形象。
2.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讲新闻、旧闻的故事,学生说感受,教师语言导入。
二、检查预习1.我会读,基础握在手。
2.我会说,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我之初印象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老树形象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浏览全文,以跳读的方式从字里行间感知老树形象。
⑴古老坚固⑵茂盛生命力顽强⑶荫蔽人类⑷无私奉献有爱心四、我之再体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9—11自然段,找出文中对屠杀那树的描述性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活动:1.找一找文中哪些文字让你最有感触,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说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
2.小组表演:黑斗士和那树的告别仪式五、我之终判断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砍掉这棵曾经给人类带来荫蔽的大树?活动一:咬文嚼字论“因果”小组内讨论交流,参考6—8自然段找原因,说看法。
活动二:咬文嚼字论“主旨”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想对人类说什么?活动三:字斟句酌论“感悟”用一句话写下这节课最真切的感受.六、结束语和自然、历史、文化和谐相处,留住绿色!留住地球!留住未来!。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12-12【关键字】教案、语文、情况、道路、思路、方法、成就、空间、传统、地方、认识、问题、矛盾、难点、要点、充分、整体、现代、和谐、文明、快速、发展、发现、掌握、了解、关键、安全、稳定、内涵、情绪、意识、思想、成果、精神、氛围、环境、工程、资源、重点、能力、结构、水平、反映、关系、宽容、分析、吸引、把握、逐步、形成、拓展、拓宽、树立、丰富、保护、不放弃、爱心、时代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4.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树的生命历程;感知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
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
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导学案新人教版
10那树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与写法。
2、读课文,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理解那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3、品味文中精妙的语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4、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5、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正确认识科学与环保的关系。
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读题目,你想到与树有关的哪些事件?哪些情感?2、精读课文,你从文中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 、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
《那树》体裁是散文,作者是王鼎均,他是台湾(籍贯)当代作家。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泥泞(n i ng ) 倒坍(t an )世袭(x 1 ) 饥蝗(hu a ng )默契(q i )刽子手(gu i )屹立(y i ) 佝偻(g ou l ou )踝骨(hu a i )荫庇(y in b i )嚼碎(ji ao ) 紊乱(w en )3、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 再将改正后的字写入田字格中。
销声匿迹锐不可挡挡一当脍炙人口枉费心机揠旗息鼓揠偃正仁君子仁一人直截了当穿流不息穿川(二)文本理解1、整体把握(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在“那树”身上发生怎样的故事。
概括:那树屹立在路边很久,经济的发展让它成为了无用品,最终被砍伐,连根也被挖走。
(2)文章第一部分,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早期的那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树的容貌、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功德三方面来描写的,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2、文意理解就是这样一棵集众多特点于一身的老树,有一天,却被砍倒了,连根带枝,此时,作者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你觉得文中哪个地方最能渗透出作者的感情,最值得欣赏,请你找出来,有感情读一读,品一品。
九年级下册《那树》导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那树》导学案人教版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掌握重点词语的运用;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揣摩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读课文,整体把握,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用意。
阅读链接散文家王鼎钧美华文坛上主要散文家之一的王鼎钧先生,1925年生于山东临沂,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薰陶,15岁就写过《聊斋志异》的试评。
这篇散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描写了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时的大树。
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意味深长,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含蓄隽永的语言美本文作者对树怀有深深的敬意、赞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大树带来令人痛心的命运怀有深重的思考和感慨。
但没有采取直白的议论和直接抒情的笔法,而是代以客观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既真挚感人,又意味深长。
比如,写电锯锯树时:“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却描写得令人惨不忍睹。
把锯树说成“屠杀”,把锯树人说成“刽子手”,把清理废墟说成“葬礼”,从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爱憎褒贬,含蓄地揭示了锯倒一棵亲近人类、善待人类的大树,有违仁义之心地思想。
而借清道妇之口讲述蚂蚁国大搬家,使场面更是充满悲壮的气氛,其实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正是作者的恻隐之心地体现。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学案3 新人教版
《那树》【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漩()涡刽()子手虬()须荫()蔽紊()乱默契()嚼()碎动脉()佝偻()2、解释下列词语。
①倒坍:②周道如砥:③引颈受戮:④星临万户: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安排驾驶坚固稳定连根拔起B、焦燥徒劳星临万户屹立不动C、攸闲电锯周到如砥豁然开朗D、公寓倒坍难以至信戴着斗笠4、本文作者(),笔名(),著有散文集《》《》、《》等15种及小说、评论多种。
5、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6、结合课文中树的特点和品质,以“树的联想”为话题,写200字左右的练笔。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正如歌中所唱的,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
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抚慰。
但在疾速飞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它倒下了……这节课我们一起关注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索……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
首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要求:姿态正,吐字清,节奏准,感情真。
2、想一想。
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3、说一说。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是一棵_________的大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
友情提示: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2)、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请同学们品读这篇散文,咀嚼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九年级下册《那树》导学习型教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那树》导学案人教版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掌握重点词语的运用;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揣摩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读课文,整体把握,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用意。
阅读链接散文家王鼎钧美华文坛上主要散文家之一的王鼎钧先生,1925年生于山东临沂,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薰陶,15岁就写过《聊斋志异》的试评。
这篇散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描写了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时的大树。
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意味深长,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含蓄隽永的语言美本文作者对树怀有深深的敬意、赞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大树带来令人痛心的命运怀有深重的思考和感慨。
但没有采取直白的议论和直接抒情的笔法,而是代以客观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既真挚感人,又意味深长。
比如,写电锯锯树时:“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却描写得令人惨不忍睹。
把锯树说成“屠杀”,把锯树人说成“刽子手”,把清理废墟说成“葬礼”,从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爱憎褒贬,含蓄地揭示了锯倒一棵亲近人类、善待人类的大树,有违仁义之心地思想。
而借清道妇之口讲述蚂蚁国大搬家,使场面更是充满悲壮的气氛,其实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正是作者的恻隐之心地体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感悟生命内涵 10《那树》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 10 课那树【走进作家】王鼎钧,台湾散文家,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
王鼎钧的创作内容很广,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影评、小说批评等等。
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难点解析】1.作者命意是什么?总的说来,作者似在表达一种思想或感受,那就是大树命运引发了他深重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的命意表面看简单,其实有一定的复杂性。
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正如课本里的有关资料所说:“文明砍伐了丛林,却盖起不见天日的大厦;文明驱走毒蛇猛兽,却制造市虎;文明消灭瘴疠瘟疫,却散布原子尘;文明消灭了人体内的寄生虫,却代之以有害的色素和防腐剂……”这显然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可以作为我们理解课文主题的一个重要参考。
如此一来,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作者反对人类文明,主张回到过去田园生活时代。
实际上作者的头脑并不简单地执著于一条思想路线,而是辩证地看待事理,也就是说,他对人类文明的两面性看得深透。
且看他在上面引用的同一篇文章中的话:“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最艰辛的奋斗,最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握紧文明,难道现在后悔了吗?不,我们决不后悔,人类的幼苗不再大批大批的死于肺炎和猩红热,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人类可以在一天走完从前一生也走不完的路,立业四海,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人类可以一小时做完从前十年也做不完的工作,从各方面改善生活,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看来作者只是反对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对文明进步主要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2.文章有哪几处引用故事发生地的人的传说,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本文主要由作者以第三人称作全知全能的叙述,但有几处是引用他人的话叙述,那就是:“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据说,当这一带还没建造新公寓之前……”还有两处借妇人之口说出一些事,也相当于“据说”,一处是“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另一处是清道妇“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听毛阿敏的歌曲《好大一棵树》,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
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
到台湾后,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工作。
王鼎钧的创作内容很广,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小品、电视剧、影评、小说批评等。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包括《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
3.检查字词和诵读情况。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根据那树的经历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5)早期的大树第二部分(6-8)近期的大树第三部分(9-11)现在的大树四、赏析课文,合作探究1、作者交代了早期的大树的哪些情况?概括那树曾经是一棵怎样的树?生活环境:泥泞的小路、驶过第一辆车、老式平房,远离现代文明形象:佝偻、露出老态,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
老态茂盛,坚固稳定。
经历:台风后仍然屹立不动,连树叶都没掉。
生命力强。
贡献:让人祈求平安,获得心理安慰;给人阴凉清净;让鸟儿栖身;给情侣温馨……无私奉献。
2.后来树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树发生了什么变化?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计程车、公共汽车。
树的清阴不再有用处,树的内心矛盾冲突——人们质疑大树存在的必要性。
面临受戮,却不能迁移。
忍辱负重、心胸豁达。
3. 什么引起了树的变化?树有什么遭遇?醉酒的驾驶者撞树死去。
电锯锯树、挖树根平路面。
4. 作者对树的被砍伐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词哪些句子看出?①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教案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教案2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教师做好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两幅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
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二、检查预习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三、整体感知1、请两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
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
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
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正确认识科学与环保的关系。
远离我们。
有那么一棵曾经庇护人类却被人类屠杀的大树深深触动了作家王鼎钧的心灵。
,它是多音字。
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
重的思考和感慨。
但文章没有采取直白的议论和直接抒情的笔法,而是代以客观的叙述和生
,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却描写得令人惨不忍睹。
把锯树说成“屠,把锯树人说成“刽子手”
之口讲述蚂蚁国大搬家,使场面更是充满悲壮的气氛,其实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正是作者的
2、怎样理解文中所写的蚂蚁国的故事?
[析]设计此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加深认识,体会作者选材、谋篇的匠心。
[参考答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对“那树”饱含着崇敬之情。
在写到“那树”惨遭砍伐的悲剧场面时,引用当地人的传说,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推想其用意似在于:一是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二是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怀着敬意来写这件事,字里行间带着深情,如“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让人看到老树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把蚂蚁国民认作一个民族,就像人类一样的民族,显然是怀着敬意的。
3、对文中那树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作者和交通专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你是怎么看的?
请就此展开讨论。
[析]本题要求通过认真阅读和思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课文的主旨。
并大胆地表达个人的看法。
[参考答案]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最重要的,它绿化大地,荫庇百鸟,护佑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还有预知自己命运的功能,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迁徙,表现一种爱心,一种高尚的品格,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
作者对那树怀有深情,认定大树的价值和品格,交通专家却认为它有害无益。
个人看法(略)
达标训练﹝一﹞课文我们已经赏析完了,相信学了课文我们同学心中都有了新的想法,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简短的片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
1.想象蚂蚁与那树告别时,会互相倾诉些什么?
2.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处置那树?
3.如果你是那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
﹝二﹞品味语言“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