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美术概述
书法浅论之魏晋南北朝书法魏蜀吴三分天下鼎立之后,汉代书法遗风余烈。
特别是魏武帝重视书法刻碑,出现了韦诞、钟繇等许多知名书法大家,从《吴衡阳郡太守葛府君碑》开始,楷书成了行世之主要书体,从此以后以楷书为主的五大书体开始并行运用,发展甚快。
楷书创始人钟繇被魏文帝封为武亭侯,汉末举考孝廉,官至太傅,人称钟太傅,好学多才,致力于写字,三十七年如一日,“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入厕忘出”。
首创法帖《宣示表》、《力命奏表》。
独创了“横笔轻直笔重”楷书特有的风韵,誉为“楷书之祖”。
楷书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汉字最终定型,草书成熟标志着中国书法之体已经发展齐全,以汉字为依据的中国书法,沿着篆、隶、行、草五体所创的道路,稳定的向前发展。
晋代东迁之后社会动乱,上层部分人厌世享乐之风盛行,以弄翰玩墨为乐事寄托情怀,或“悟言一室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
加之传统师承影响以及书法理论的发展,大批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应运而生,其中造诣最深、声望最高的当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羲之誉为“书圣”。
王羲之官至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七岁起自幼学书卫夫人的楷书,后学钟繇、张芝,博采众美推陈出新,集众家之大成,有铁画银钩之誉,名辉书坛震古烁今,为历代敬仰。
书法在南北朝时期形成两大派,南朝因袭晋制不准立碑,北朝则盛行刻碑。
当时,贴作行草流利为美,碑刻宜作隶书,以古朴方严为尚,雄奇方朴富有豪气。
隋朝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动乱局面。
刻碑一百多种,是魏碑转化为唐楷的过渡和关键,智永禅师《真草千字文》的影响极深。
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一.六朝三杰的绘画艺术六朝三杰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顾恺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在诗文、绘画、词赋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又因顾恺之行事似痴,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1. 引言1.1 概述魏晋书法的历史背景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历时约200年,涵盖了魏、蜀、吴三国以及晋朝。
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魏晋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魏晋时期,书法家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尝试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书法的笔法更加简练而又富有生动感,墨色也更注重淡雅的表现。
这种简练而生动的笔触和淡雅的墨色相互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使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魏晋书法注重自然与意境的结合,追求一种纯净而又深远的艺术感受。
在书法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书法家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心灵境界的表达,这种自然与意境的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魏晋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书法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
在中国书法史上,魏晋书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其影响和地位不可忽视。
到此结束。
1.2 介绍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中的地位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创了中国书法发展的新篇章。
在这一时期,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化、文学和艺术领域。
魏晋书法家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艺术上创造了新境界,更在审美观念上为后世书法家树立了榜样。
魏晋书法作品的流传,使其在后世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即便经过千百年的变迁,魏晋书法依然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书法家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为中国书法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为后世书法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由此可见,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其影响力将会持续流传下去。
2. 正文2.1 笔触简练而造型生动魏晋书法以其笔触简练而造型生动而闻名于世。
魏晋南北朝书法史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书法(6学时)第一节魏晋书法一、曹魏书法三国时期,论国土之广,国力之强,文化科技之繁荣,魏国堪称上国。
论魏国书法之盛,吴、蜀两国也无从比拟。
魏国据有的中原腹地是东汉以来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魏国书法有其“两面性”。
一面是承袭东汉流风。
魏国初建时刻立的《上尊号奏》、《受禅表》及正始年间书刻的《三字石经》所见隶书,取势方正,波磔方棱,字形引长,仍是东汉《熹平石经》的隶法。
魏国的著名书家,如邯郸淳、梁鹄、钟繇、胡昭、卫觊、韦诞,都是由汉入魏的士人,他们的书法风格,奠定于东汉,笔下岂能无汉法。
总而言之,曹魏时期盛行的各种书体,无论是古体的篆书,正体的隶书,还是今体的草书、行书、正书,东汉时业已流行或产生。
魏国书法的另一面是变异与发展。
首先是隶书,出现了与东汉隶式不一样的作品,最显著的书迹,是风格端庄流丽的《曹真残碑》。
其次是正书,这种书写体势的雏形可追溯到东汉。
其来源是在隶书俗写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正书确立的时间,通常定在曹魏时代,或者汉魏之间。
现在所见篇幅完整的正书作品,年代最早者是钟繇写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的《贺捷表》,是向朝廷上的奏表。
这表明曹魏时期的一些比较郑重的文件,也可以采用正书这种新书体了。
说明正书地位提高了。
传世的钟繇正书书迹还有《荐季直表》、《宣示表》等,都是写给朝廷的奏章。
钟繇并不是正书的创制者,但他是文献记载第一位以擅长正书闻名于世的书法家,后人便把正书的发明权归到他的名下,奉为“正书之祖”。
其三,曹魏时期出现了最著名的行书书法家钟繇和胡昭,卫恒《四体书势》云:“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俱学之于刘德昇,而钟氏小异。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二子俱学德昇,而胡书肥,钟书瘦。
”钟氏小异其师,在于“瘦”。
胡昭的“肥”则恪守师法。
(行书形成于东汉,成熟于曹魏时期。
)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陶染时风,际会文运,形成了大写新体的风气。
书法家采用东汉业已在下层社会流行的种种俗体作书,并凭籍一笔漂亮的书法展示个人风韵。
3_魏晋书法
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
• 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书时钟繇已 七十高龄。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 表奏。原墨迹本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 时为一英兵所劫。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 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 • 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 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 梁武帝等所说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及“行间茂密” 等于此帖表现最为鲜明。
三、陆机的草书
• 陆机(261年 — 303年),字士衡,吴郡 人。为吴国大将军陆逊之后。陆机与弟 陆云俱有文名,吴国灭亡九年后来到洛 阳,当时具有文宗地位的张华非常赏识 陆氏兄弟的文才,说二陆入洛是“利获 二俊”。“八王之乱”时,陆机投靠成 都王司马颖,任河北大都督,兵败被杀。
பைடு நூலகம் 平 复 帖
《平复帖》释文
《 州 民 帖 》
《州民帖》
• 《州民帖》释文 :顿首,州民卫瓘惶恐 死罪。中阙音 / 敬,望想报怀。在外累年, 始尔得 / 还,情甚踊跃。旦至卅里,上须 节 / 度。明日乃入奉说,欣承福祚。自白 / 不具。瓘惶恐死罪死罪。
《州民帖》
• 由《州民帖》来看,卫瓘的“草稿”在结构、 风格上都与章草有所不同,表现出了“流便” 和“妍媚”的倾向。卫瓘“草稿”的显著特点 在于扩张了章草的笔势,把章草体具有的横展 笔势变为“纵引”,从而改变了章草笔法,同 时也导致了草书形态的变化。 • 卫瓘的草书,时议誉为“放手流便”。唐朝书 论家张怀瓘说,卫瓘作“草稿”是“率情运用, 不以为难”,有“天姿特秀”的美感,谓其草 势“若鸿雁奋六翮,飘飘乎清风之上”(《书 断· 中》“卫瓘”条)。
二、魏国《正始石经》
• 魏国刻立的石经,只刻了《尚书》、《 春秋》两部古文学家传授的经典,据说 是为了补汉朝《熹平石经》之不足。因 为刻于正始年间,称为《正始石经》。 每字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书体书刻, 故后人称为《三体石经》。
魏晋南北朝书法PPT课件
4,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新书体的盛行,古体的篆书、隶书由盛而 衰
5,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社会性的角色,“书家”受到人们的重视 和尊重,胜手如云,士族书家领导着书法潮流。
6,真正具有学术意义的书学著作出现于魏晋南北朝,作者多是书家.
宣誓表202132628宣誓表202132629202132630202132631202132632三西晋书法王君墓神道篆额202132633202132634任城太守孙夫人碑潘宗伯等造桥格题字太公吕望表骠骑将军韩府君神道刘韬墓志202132635陆机平复帖楼兰遗址草书202132636202132637202132638索靖出师颂202132639202132640陆机平复帖202132641楼兰遗址草书202132642行书楷书202132643行书202132644楷书202132645四东晋书法东晋书法世家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江夏李氏吴郡张氏202132646东晋初书坛代表人物几乎都是南下的北方士族第二代书家大都出生于西晋后期东晋中期王羲之阶段东晋中期王献之阶段202132647王羲之王献之202132648王羲之202132649202132650202132651202132652202132653202132654202132655202132656202132657202132658202132659202132660202132661202132662202132663202132664202132665东晋铭刻书法202132666202132667五南朝书法王僧虔太子舍人帖智永真草千字文202132668王僧虔太子舍人帖202132669202132670202132671202132672智永真草千字文202132673写经书迹铭刻书迹爨龙颜碑202132674六北朝书法一千多年来北魏书法一直处于尘封状态202132675202132676202132677202132678202132679
魏晋书法理论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云: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言由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 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 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象。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 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 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 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 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而忘象,得象而 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 忘也。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一书中指出: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之重要问题实以“得意忘言”为 基础。言象为意 之代表,而非意之本身,故不能以言象 为意;然言象虽非意之本身,而尽 意莫若言象,故言象 不可废;而“得意”(宇宙之本体,造化之自然)须 忘 言忘象,以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故忘象而得 意也。 趋向于对“意”的追寻可以说是魏晋文艺批评的主题。 而这一时代主题无疑是从哲学领域发端的。王弼是魏晋时 期哲学领域中对言、意、象三者之关系作进一步阐发的关 键人物。他的理论不仅是在哲学领域中发生了重大影响, 而且对整个文艺领域都产生了领导作用。
论书以筋骨,一是必须把汉字书写当成有生命的形体来认 知,因为只有有生命的形体才有筋骨可言。另外,筋骨讨 论又建立在对人物评论的基础上。宗白华先生说:“这字 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 位,„„”“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 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 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但在这 里不是完全象绘画,直接模式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 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 里的骨、筋、肉、血,就象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 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第二章魏晋书法
• 钟繇的书法成就 • 形成自己的特有的新体——楷书。 其楷书用笔结字尚有隶书之意,平 画宽结。在行书方面,钟繇亦有创 造,以瘦劲运之,不同于时人。
其他重要书法家
由文献记载知道,吴国的书家多 以篆书、隶书见长,唯有擅长章 草的皇象见称后世。章草是东汉 中后期流行的书体。据说,传世 的章草《急就篇》为皇象所写。 由此看来,吴国的主流书风沿袭 东汉的风尚。
• 《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缘起
•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春三月,年逾五 十的王羲之邀请浙东一带的名士,携自 己的儿子和下属官员,到山阴县的兰亭 聚会,众人依曲水而坐,作流觞之戏, 饮酒赋诗,而后王羲之写下了《兰亭序 》。这是一篇文章的草稿,据说,王羲 之当时用的是鼠须笔、蚕茧纸。
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经由了隶书为主宰的两汉,书 法至魏晋,是一个空前的丰收季节, 至此,所有书体全面问世,尤其是 草书、楷书、行书的独立门户。此 一时期的书体变化也最为复杂多端, 几种书体大规模地交轨并行,而不 是单线发展。也可以说,在书法的 实用与艺术这两个主要因子中,艺 术因子空前活跃。
• 1.楷书 •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 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 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逐渐 形成的一种端庄、工整的字体。楷 是楷模、法式的意思,所谓楷书, 就是标准字体。楷书虽蜕化于隶书, 但与汉隶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1, 从总体上看,隶书多呈平扁,楷书 多呈长方。
• 紧接王羲之,东晋书法又一座高峰 出现,就是王献之。人们并称为 “二王”。 •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羲 之第七子,官中书令,又称“王大 令”。献之七岁学书,幼学于父, 然而献之天资超迈,不为其父所囿, 敢于创新。其代表作为《中秋帖》、 《十二月帖》
书法发展史301魏晋南北朝书法概述
• 5)出现了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书法大师—— 钟繇、二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史上的 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 最高典范。
(二)魏晋时期书体沿革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
• 随着新体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书法不 断更新,这种新风换代、流派交替的现象, 促成了自汉末发端以来的文人流派书法史 上的重大变革。这种沿革的过程,可分为 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以钟繇为代表。其楷书和行书的 笔法研究与书法实践开启一带新风,在将 汉隶转向魏晋楷、行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卫氏家族中卫夫人和王氏家族都学习他的 笔法。
301魏晋书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概况
二、魏晋时期的书法 1、魏晋时期的书体特征 2、魏晋时期的书体的沿革 三、章草和《平复帖》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概况
宗白华《美学散步》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 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 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 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 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 戴逵和戴显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 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眺的诗,郦道元、 杨衒之的写景散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洛 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 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字艺术的根基和趋向”。
在书法发展史上,
• 魏晋南北朝既是书体演变的归结期,又是书 法技法的集大成期、文人书法流派大发展时 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走向了完全自 觉的阶段。
• 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这样评价:书 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 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 之尚也。
(一)魏晋南北朝书法发展成因
• 2)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和学习促进了书法艺术向着 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虽然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不都是汉族,但少数 民族使用的文官却多数是汉人,不仅如此,他们 还有意识地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尤其是494年 北魏迁都洛阳后,推动了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 文化的人融合。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识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少数民族(主要是游牧民族)那种豪放不 羁、质朴清新的风格揉进了汉族文化艺术中,同 时崇尚雄健强悍的审美心理也在传统运笔结构的 基础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不仅线条变得粗犷刚 劲,结构趋向跌宕多变,而且整个书风都呈现出 雄强泼辣,雄浑朴拙的时代风尚。生动地反映出 少数民族的心态、情绪和审美特征。
魏晋南北朝书法
书论
索靖《草书状》 卫恒《四体书势》 论述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本书法简史。讲述了古文、 篆体、隶书的起源与演进;阐明了草书体系的始建道路和发展趋势。
卫铄(世称“卫夫人”)《笔阵图》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指出学习书法的必要性,及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学习方法、要求和原 则。包括书写工具要求,怎样执笔,如何读贴,笔法、笔势、笔意的掌握等等。
第九行“品类之盛”的“之”字,因 上下左右的字都很宽大,所以写得紧 密,小巧玲珑,饶有风趣;
第十八行“俯仰之间”的“之”字, 因一行当中毫无捺脚,则故意用捺脚 出之,婀娜多姿,优美稳当。难怪宋 米芾云:“少”之字最多无一似了。
《快雪时晴帖》行书四行, 纵二十三厘米;横一十四点八 厘米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曾置于乾隆三希堂里,现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字体流利秀 美。赵孟頫曾称此帖为"天下 第一法书"。
❖ 《郑文公碑》,北魏摩 崖刻石。郑道昭书。此 碑多用圆笔,变化巧妙, 结体宽博,气魄雄伟。
《龙门二十品》
❖ 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北 魏书风的代表作。
❖ 比丘法生造像
❖ 《比丘法生造像》拓片
❖ 《始平公造像》为龙门 二十品中的代表作。此 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 是全碑用阳刻法。笔画 折处重顿方勒,锋芒毕 露。
三国吴
皇象,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八分, 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传世书迹有《天发神谶
碑》、《急就章》、《文武帖》…
唐张怀瓘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 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 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 重要意义。
古质朴厚魏晋小楷(高清大图)
古质朴厚魏晋小楷(高清大图)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通常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这段历史的前一阶段。
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
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
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
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深远。
当今的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的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魏晋小楷是后世小楷变法的基础,在钟繇《宣示表》后,大体演变成两种风格:一种是古质一路;一种是妍美一路,可谓“妍”。
前者如晋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明王宠、黄道周小楷等;后者如唐钟绍京、赵孟頫小楷,明祝枝山、文征明小楷等。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
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钟繇《宣示表》钟繇把小楷推向崭新的高度,他的楷书吸取东汉民间的隶书写法,整理汉隶中方正平直、简单易写的笔画,保留篆书圆转易写的笔法,改造汉隶“蚕头雁尾”,使得楷书横、捺笔画形态明晰化,钟繇小楷结构扁方,严密自然,略微保留了一点隶书笔法,但基本上脱离了汉隶形体,表现出圆润、古拙、朴茂的气息。
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272—349年)。
书法鉴赏课件ppt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皇 象 章 草
急 就 章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魏晋 时期 书法 发展 的背
景
政治上国家分裂,政权更迭, 当权者实施高压统治,许多 有识之士理想得不到实现只 好寄情于书画等文学艺术; 造纸术发展迅速,为书法发 展提供了原材料;玄学的产 生也促进世人更加追求内心 的宁静,为书法发展提供了 欣赏群体。
景
东晋和十六国长达100余年的 南北对峙,是西晋末年历时 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的直接 结果。对于政治经济,这是 一场灾难;而对于书法来说, 这种历史变迁所引起的一系 列外在条件的更新,却是一 个发展机遇。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世 家 大 族
唐代窦臮《述书赋》叙述东 晋书法的状况说:“博哉四庾, 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 奇。”王、谢、庾、郗,不仅 是当时政局的主要支柱,同时 是当时主宰书坛的主要家族。 此外,卫、桓等族亦皆不弱, 共同构成了东晋世家书法的鼎 盛局面。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三国 书法 的特 征— 过渡
性
概括魏晋书法的特点
概括魏晋书法的特点
魏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字文化的高度发展。
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书法的基础和基础。
通过研究魏晋书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
在公元前221年,魏晋书法开始流行,它一直延续到公元618年,大约持续了400多年。
期间,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如隶书、楷书、行书等,影响了后来的书法发展。
魏晋书法形成了中国书法的基本框架,在后来的宋代书法中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首先,魏晋书法的写法舒展而流畅,笔画开阔,把行与行之间的联系表现得恰到好处。
其次,它有着完善的格式体系,字体和笔划形态都有着自己的规则,并且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隶书的层次感更强,楷书的结构更丰富,行书的节奏更流畅等。
此外,自对称是魏晋书法的一个特色:文字在纵和横两个方向上都有着对称性。
此外,魏晋书法在讲究书写美感的基础上,又注重词义和结构的连贯性,遵循“书诗合一”的原则,从而使文字既具有书法的艺术性,又具有文学原创性。
书法家们也结合了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书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魏晋书法的特点是舒展流畅的笔划,完善的格式体系,对称的特点以及书写美感中融合词义与结构的连贯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魏晋书法无论从历史意义上还是从艺术意义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中国书法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时
期之一。
魏晋石刻书法的审美特征
魏晋石刻书法的审美特征魏晋时期书法作品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时代背景催化出众多风格独特的书法大家,人们的艺术创作欲望在魏晋时期呈现出新的审美特征。
研究魏晋时期书法的审美特征主要从书法章法结构、笔墨使用、书法表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该时期书法作品所呈现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一)章法结构特征魏晋书法在章法结构上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较为统一、注重整体表达,人们在书写时比较自由。
魏晋草书的形成主要受到商周时期金文的影响,在书写时没有很多繁文缛节,但是却借助简单流畅的书写表达了不同层次的审美意境,在章法结构方面魏晋书法在构图、布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
首先,魏晋书法在构图上有其独特之处。
魏晋的书法大多行间距较远、字间距较近,行草书法至于字之间大多没有严格的界限,大部分书法作品都呈现竖向发展趋势,某些竖向字例如“耳”“中”等在书写时往往不拘一格,甚至可以占平常字体的三到五个大小,这种竖向性明显的构图是魏晋书法的显著特征。
例如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写《大道贴》的最后一个字时,这个竖向性比较明显的“耶”字的中的一竖拉得非常长,能够占到6 个字位,展现了书法家在进行写作时妙笔生花、一气呵成的畅快感。
其次,魏晋书法在整体结构上虚实相依。
魏晋书法借助笔墨和白纸的黑白关系进行虚实互补,书写字体结构紧凑的字时比较紧密,而较为稀疏的字适当留白,字体疏密的对比让魏晋书法具备了更多意境与美感。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写自己名字时就非常好地运用了这种虚实关系,在写“羲”字时笔画密集、结构紧凑,在写“之”字时则较为飘逸轻巧,在这种书法形式中更能够表达书法家在落笔时对整幅作品布局的把控。
这种虚实相依的安排让书法作品的留白别具匠心,更能够塑造书法作品书写的节奏感与错落有致。
最后,魏晋书法在布局追求上别具匠心。
魏晋书法十分有代表性的草书中书法家往往会使用一些别具特色的布局,例如在进行书写时让某些字体歪斜好像要冲出行列,但是字与主题的脱离感又不至于让欣赏者觉得作品零散,这是魏晋书法家独特的似欹反正布局。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论述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涉及到对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概括和特色的描写。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个极为独特和丰富的时期。
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墨色灵动:魏晋时期的书法注重墨色的运用和表现。
书法家在墨色运用上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墨迹运笔流畅,变化多端,线条有力而富有张力,展现了魏晋时期书法独特的审美特征。
魏晋书法注重用笔的力度轻重,运用笔锋的变化使墨色纵横有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意境深远:魏晋书法强调意境的表达,注重墨色墨香与意境的融合。
书法家通过对笔法和构图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意境。
作品常常给人以闲逸、淡泊、超脱之感,这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背景有关。
魏晋书法的意境深远,常常能在简约中表达出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想象和遐想的空间。
三、随性自然:魏晋书法追求笔墨自然流畅,不拘于形式和规则。
书法家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追求自身的艺术特色和个性。
他们常常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的个性印记,以示与众不同。
魏晋书法的自然流畅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态度,给人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四、造诣深厚:魏晋时期涌现了许多书法家,他们的书法造诣深厚,艺术造诣高超。
他们对于文字的理解和笔墨的运用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他们的作品在笔法、用墨、构图等方面都达到了极为高超的水平,展现出了魏晋时期书法的卓越成就。
魏晋时期的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其墨色灵动、意境深远、随性自然和造诣深厚等特点,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魏晋书法不仅仅是字形的书写,更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和表达。
它不拘泥于形式,追求个性和内涵的传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魏晋书法也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韵
第三组
组长:刘琴(主讲)
段波德,段从卫,王风,李涛,菊 路存,张朝会,张礼丹,高玉龙பைடு நூலகம் 赵建东
介绍
背景 • 特征 风格 • 主要的书家 • 影响
时间:公元221-589年
二、朝代:三国(公元221 –280年) 魏、蜀、吴 两晋(西晋:公元266—316年 东晋:公元317--420年) 南北朝(南朝:公元420--589年) 宋→齐→梁→陈一 北朝:公元439--581年) 东魏 北齐 北魏 西魏 北周
三国书法发展
• 马宗霍先生《书林藻鉴》这样描述三国书法的意 义:“三国者,亦书体上一大转关也。……又书派 上两大导源也。”其具体意见容或可以商量,但对 三国书法的转折意义的揭示则是极有见地的。我们 说它的主要发展特征是过渡性,表现在:一,从有 关制度来说,三国所制定的许多制度,是后来书法 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二,从字体演变来说,楷、 行的发展,三国是中间时代。三,从书家的状况看 ,三国时代的许多书家实际上成长于汉末,而三国 时代成长起来的书家,却有许多进入了西晋,因而 前后传承的特点非常突出。
• 魏晋书法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 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 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 (国)之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 的发展。 • 简介 • 从曹魏开始,对文学艺术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惟才是举”等选人制度的实施,使“才能”有可能越过 道德而成为人们的首要追求,其中就包含文学艺术,如 原来被视作小道的文学,被曹丕誉为“经国之大业,不 朽之盛事”;书法在东晋时期成为世家大族争能斗胜的 方式之一,上层贵族大量进入这个领域。魏晋书法在这 一背景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
(3) 楷书
• 变隶书的波为撇,磔为捺或横 或勾挑圆转为方折笔画简便而 渐趋研美楷书即成为主要书体 ,楷书的但是是三国时代书法 艺术最主要的贡献 • 三国时期的楷书传世的有 三种类型:碑刻、法帖和简牍 •
• 碑刻 • 集中在吴国,有《谷朗碑》和《葛府君碑》两种 • 从体势来看,还有隶书的平正姿态,而笔划则已经都 泯灭了波磔,未知是字体演变已经臻于此境,或是刻 手不佳所致。清康有为认为,“南碑当溯于吴,”以 此二种为“真楷之极”,特别是《葛府君碑》―尤为 正书鼻祖”,其说后来多为书法史研究者所继承 • 法帖主要是魏国锺繇的作品 。 • 简牍书主要出土于吴地。1979年江西南昌发现的 《高荣名刺》(其用途近于现在的名片)及简牍、安 徽马鞍山发现的《朱然名刺》及《木谒》,都有很接 近成熟楷书的写法,尤其是后者,体势宽博,虽然刚 从隶书化出,但楷法已具规模。可见,到三国时代, 楷书的发展已经是势不可当了。这几件作品,风格与 后世受隶书影响的楷书有相似之处,值得重视。
各种书体
• (1)隶书 • 主要集中在魏国。有名的碑刻是:《上尊 号奏》、《受禅表》、《孔羡碑》、《曹 真碑》、《范式碑》、《王基碑》、《魏 三体石经》等。 • 一个共同特点是,出现了非常明显而且接 近的程式化的作风:体势开始走向纵长; 笔划形成较强的规律性,并出现了一些刻 板的处理方式,像“蚕头”部分经常饰以 方形的角,波磔的尾部常常过于圆满、张 扬等等。这种情况,反映出在新的历史环 境中,人们对于隶书的认识正逐渐趋于浅 俗、简单,隶书的衰弱已经不可避免。启 功先生把这时期的隶书喻为蔗渣,非常形 象。可以《上尊号奏》为代表
此时的中国书法进入了全面自觉发展时期,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 体交相发展。这时,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书趋向成熟,草书 阶段发展成今草,行书在隶楷递变过程中从产生经过发展到成熟
魏晋书法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 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 (国)之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的发展。
• 禅 国 山 碑
行书
• 比较严格意义上的行书 ,在三国时代还没有发现。 史书记载锺繇学行书于刘德 升,且书风瘦劲,但没有作 品传世。现存比较接近行书 的作品是吴地出土的简牍, 这就是江西南昌的吴应墓《 木方》,除了少数笔划如捺 、长横等还有隶书遗存迹象 外,无论结体还是笔划的连 接、省减,都是行书的规模 。由此看来,到东晋时代形 成成熟的规范行书,是可能 的。
与卫瓘书名不相上下,有“一台二妙”之誉。索 靖 传世作品有《出师颂》(传)、《皋陶帖》、《七月 廿六日帖》、《月仪帖》 陆机在书史上并无大名,但传世最早的文人 墨迹《平复帖》历来归于他的名下
• 陆机
东晋、十六国
• 3书法发展呈现“家族化”现象这大 概和当时流行的门阀士族制度有关 有利于书法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 于流派的形成与绵延。
• :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 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碑刻书法, 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 彩
碑刻书法
•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 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 使君碑》。 • 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南 梁 《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 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 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 右军。
《 荐 季 直 表 》
西晋
西晋时期的书法与三国 书法有极大的相似性,具 有强烈的过渡性色彩,表 现在几个方面 一,重申禁碑令,使行楷 的发展趋势得到保证 二,字体演变继续推进, 尤其是行草书 三,出现了一种在后来成 为重要的书作样式的形式 ,即墓志。
书法家
• 卫瓘
• • 索靖
父觊享书名于三国时期,子恒(巨山)亦善书, 世称“巨山三世”。 卫瓘只有《淳化阁》所载《顿首州 民帖》传世
三国----过度时期
表现
: 一:从有关制度来说,三国所制定的许多制度
,是后来书法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从字体演变来说,楷、行的发展,三国是中 间时代。 三:国是中间时代。三,从书家的状况看,三国 时代的许多书家实际上成长于汉末,而三国时代 成长起来的书家,却有许多进入了西晋,因而前 后传承的特点非常突出。
•
• 魏的书法发展比较正常,这与武帝曹操的 喜爱有关,他周围聚集了锺繇、梁鹄、韦 诞、邯郸淳、卫觊等一批书家。更重要的 是,建安十年他还发布了一个禁碑令,虽 然扼制了隶书的应用空间,但同时却可以 说为楷、行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一制 度在东晋时得到重申,为行书发达起了极 大的作用。锺繇在楷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为后来二王父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蜀 国默默无闻;而吴国则在草书、楷书和篆 隶方面都有可观,尤其几块重要的碑刻已 是楷书的前驱。
谷三国时期主要书家
• (1)曹操 • 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 ,无不赞其书作有“金花细落 ,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 璀粲。”、“笔墨雄浑,雄逸 绝论。”之大美。汉朝末期, 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有五 人,即:崔瑗、崔实、张芝、 张昶、曹操。
钟繇
• 楷书书法之先祖。 • 他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南 北朝时代,与张芝、王羲之、王献之被 称为“四贤”,以后长期与王羲之合称 “锺王” 。 • 他在历史上享名最盛的是小楷,有 “正书之祖”的美誉。他的努力,加快 了楷书成熟的步伐,为东晋崛起的二王, 有直接的先导作用。他的小楷,长期影 响了历史上的小楷书家。“正书之祖” 的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 现在其书存世可以确认的主要是小楷,共有10种,即 《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 》和《还示帖》、《墓田丙舍帖》、《白骑帖》、《 长患帖》、《雪寒帖》、《长风帖》。 • 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 ,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 王献之。可见,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其实 ,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 于一家之学。宋代陈思《书苑菁华· 秦汉魏四朝用笔法 》就记述了钟繇的书法成功经过,说他少年时就跟随 一个叫刘胜的人学习过三年书法,后来又学习曹喜、 刘德升等人的书法。因此,钟繇与任何有成就的学者 一样,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 果。
• 《禅国山碑》体势也是变幻莫测, 风格奇诡。有人以为这是吴地地域 风气的影响,应该是有道理的,但 可能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即 篆隶本身的走向没落。至于它们的 艺术价值,清人张廷济云:“吴《 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 ,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以 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 。”虽嫌过誉,而对其审美特点的 揭示可谓中肯。
•
首先,是楷、行、草等 字体在广泛的应用中得到 迅速完善;其次,出现了 多位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 的大书家,在风格的开创 和典范的树立上有无可取 代的意义,深刻地影响了 中国书法史的发展;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是,书法 作为艺术的许多基本观念 被揭示出来,不仅形成理 论,而且被贯彻到实践中 ,从而使书法的艺术性质 得到了强化。 • 这时期的书法发展, 大约可以这样来描述:三 国为过渡时期;两晋(尤 其是东晋)为鼎盛时期
(2)草书
• 三国时期的草书,最为杰出的书家是吴国的 皇象。 • 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生卒不详。官侍中、青州刺史。唐张怀瓘以其八 分入妙、小篆入能,章草入神品。清包世臣说: “草书唯皇象、索靖笔鼓荡而势峻密,殆右军所 不及。” • 传世作品有《急就章》、《顽闇帖》、《文 武将队帖》等,《急就章》尤为剧迹。
• 曹魏之时,三国鼎立,儒、 道、佛三教并行,社会思想 比较开放。文风亦尚通脱、 清峻。故魏初诸刻,一反汉 末分隶之古厚典雅而为空灵 峻丽。就汉字字体的演变而 言,魏初诸刻是由隶变楷的 桥梁;就书风而言,它们浸 淫灌溉了两晋南北朝乃至隋 及唐初之书法;故无论在汉 字字体变迁史,还是书法艺 术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
谷朗碑
• (4)篆书 • 数量极少,著名的有两件,都属吴国,一 为《天发神谶碑》,传皇象书;一为《禅 国山碑》,传苏建书 • 《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 传为三国吴皇象所书。晋时折为三段,俗 称“三段碑”,嘉庆十年毁于火。现故宫 博物院藏有北宋拓本。在中国书法史上, 《天发神谶碑》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碑刻。 从书体上说,它非篆非隶,处在两者之间 。此碑用隶笔写篆字,横首用折刀头、横 尾有波磔,竖尾用悬针,转折用方,若悬 崖斩断,字势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