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2 唐雎不辱使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熟悉课文,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难点句子。
3、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精美的斗争性语言。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一【学习难点】:学习目标三【知识链接】: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
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2、刘向:西汉学者、文学家。
字子政,本名更生。
3、背景资料: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
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翻译课文按三步走:1、不看注释根据自己文言积累翻译课文,不懂地方做上记号。
2、结合书底下注释再译课文。
3、借助参考书规范译文【预习点兵】1、读准字音:唐雎.()怫.然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休祲.降于天()天下缟.素()色挠.()韩傀.()谕.()2、注意加点字的含义.(1)以大易.小(2)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3)休祲..降于天(4)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5)长跪而谢.之。
(6)徒.以有先生也(7)岂直.五百里哉。
(8)秦王怫然..怒(9)否,非若是..也(10)秦王谓.唐雎曰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__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出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各是什么意思:虽然受地于先王长跪而谢之曰5.词语活用现象。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此处唐睢的回答,作为使臣对大国君主讲究了必要的谦恭和礼貌,委婉地回应秦王的强加之辞。用“受地于先王”作为正当充分的理由加以解释和辩驳,可谓言之有理。而最后一句的反问虽与安陵君的态度一致,语气却更加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态度表达得鲜明有力,同时也用“千里”和“五百里”暗讽了秦王的虚伪和狡诈,充分体现了唐睢作为使臣的外交才能和忠诚之情。
秦王:原本以为安陵国的使节会乖乖就范,没想到唐睢此人不可低估,他不但在言辞上毫不妥协与我针锋相对,而且在关鍵时刻敢于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国家,这种胆识令人佩服,安陵国拥有唐睢这样的士人令人羡慕。
六、布置作业
仿写句子
中国自古就有不畏强权的人:唐睢发志士之怒,挺剑而起;荆轲以豪杰之气,箕踞而笑……
教学反思
一、培养学生自主疏通文言文的能力,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二、深入故事情境,展开比较分析。
为了使课堂活跃起来,文章生动起来,教授此课时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分角色诵读和表演的形式。本课也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课堂表演不应公限于参与和热闹,教师应予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比如附加人物动作与神态,说出人物语气,观众点评人物等,使学生能深入情境,体察人物。对唐睢和秦王形象的分析则放弃直接发问,借帮事贯穿始终的对立性引导学生寻找碰撞点和火花,展开比较分析,再经由换位评价环节芾妙地总结人物形象,让学生谈得自由,谈得有趣,也能谈得到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年级学科
九年级
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Fra bibliotek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在同一情境和事件中对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在对比冲突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word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word版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
2、准确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使、欲、许、易、悦”等文言词语。
二、学习重、难点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一段。
三、资料链接《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
经西汉末年刘向之手编订,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33篇。
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
3分钟后个人展示。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在6分钟内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对照课文注释,自主翻译课文第一段。
2、解释方框内的文言词语。
⑴使人谓安陵君曰使:⑵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欲:⑶以大易小易:⑷安陵君其许寡人许:⑸秦王不悦悦:⑹使唐雎使于秦使:【当堂训练】(15分钟)得分:一、填空。
(11分)1、《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体史书。
经西汉末年之手编订,共国策,篇。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唐雎曰:“?”秦王曰:“,,以头抢地耳。
”二、给方框内的汉字注音。
(6分)唐雎()怫然()免冠徒跣()三、翻译句子。
(8分)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四、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选做题)(4分)1、《唐雎不辱使命》中表现秦王用武力要挟唐雎的一句话是:2、唐雎针锋相对的一句话是:《唐雎不辱使命》(二)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二、三、四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said: "the bookis the ladderof humanprogress." I hope 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is extremelyrich, science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change 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to pursue a document, butaslongas you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 worldleadsus tochaseout, readinganarticle or doinga problem makesus calmdown andreturn toourselves. Withlearning, we can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 belief,keepour pure spiritualworldan dresist the attackof the external world.。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一)学案导学1. 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
积累文言词汇。
先学后教1。
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经(朝代)末年之手编订.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唐雎.( )弗.敢()怫.然( ) 休祲.()缟.素()免冠.( )徒跣.( )色挠.()抢.地( ) 韩傀.( ) 3.熟读课文。
小组合作1.正确朗读课文.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
解决疑难词句,通译全文.4.归纳整理本课文言现象。
①通假现象②古今异义:许虽然是谢徒直休夫③一词多义:使以④词类活用:广轻亡伏缟素⑤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当堂达标(100分)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分)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0分)唐雎不辱.使命( ) 以大易.小( )请广.于君( ) 以头抢地.耳( )休祲..降于天( )天小缟素..( )秦王色挠..( ) 长跪而谢.之( )寡人谕.矣()大王加惠..()故不错意..也( )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有先生也()..怒( ) 徒以安陵君其.许寡人()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0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4。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编号: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授课人:第周星期第组预习评价:整理评价:22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阳光参与,激情展示。
【自主学习】一、自读并背诵课文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合作探究】1、面对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和唐雎的理由各是什么?何异同?2、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3、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面对唐雎列举哪几个典故?目的是什么?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5、本文主要通过什么刻画人物形象?安陵君和唐雎各是怎样的人?在文中找出依据。
【拓展延伸】唐雎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保住了安陵一时,却保不住安陵一世,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强国给予的屈辱?【我的疑问】【总结反思】【当堂测验】一、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①唐雎使于秦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C、①徒以有先生也②以头抢地尔D、①此庸夫之怒也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D、①轻寡人与②尔安敢轻吾射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一21.陈涉世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学习语文的帮助【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运用视频介绍预习案【资料链接】★【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知识链接】2——《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本纪记述了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则是人臣之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知识链接】3-—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简介: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九年级语文上册6.22《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年月总第课时课题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
3.理解和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重点梳理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法及教具自主阅读、点拨讨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新课导入简单回顾上节课时内容,引入新课、并检查背诵二学习新课(一)学习课文第二段1.男生齐读第二段。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段,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句: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3.讨论以下问题: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④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女生齐读课文。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三段。
3.师生互相提问,弄懂重点词句的意义。
秦王佛然怒、大王能尝闻布衣之怒乎、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4.指名口译全段,教师予以订正和评价。
5.思考以下问题: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②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学生背诵第一节朗读课文内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虚词思考黑板出示的问题朗读课文梳理文意思考讨论问题③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④“若士必怒……今日是也。
”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视死如归、一身凛然正气⑤讨论:唐雎说,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散读第四段,然后迅速笔译第四段。
教师巡堂,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解答新人教版
2二、唐雎不辱使命【学习目标】一、明白得并学习唐雎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
二、学习要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评判人物。
3、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进一步积存文言辞汇,培育文言语感。
4、学习本文对人物言行简练传神的刻画方式。
【学习重点】学习评判人物,积存文言辞汇,培育文言语感【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对人物言行简练传神的刻画方式。
【学习进程】第一课时环节预设:导入7分钟、朗诵10分钟、独学8分钟、展现15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近作者、作品《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要紧记叙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顺序,作新注。
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历史背景: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形。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接踵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发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唐雎(jū),战国时期魏国闻名策士。
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勇于斗争并勇于为国献身。
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
曾经在魏国衰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兼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
《战国策》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二、字词积存一、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唐雎.()恣睢.()故不错.意也()逆.寡人与.()怫.然()徒跣.()以头抢.地耳()聂政之刺韩傀.也()休祲.()缟.素()秦王色挠.()秦王不说.()二、请同窗们说出以下词语的意思。
加惠:怫然:休祲:色挠:免冠徒跣:谢:谕:三、初步感知一、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缘故会发生那个故事?二、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有如何的精神品质?四、熟读课文,(注意节拍、情感等)第二课时环节预设:导入2分钟、独学20分钟、展现18分钟。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教案2 新人教版
唐雎不辱使命章节(课题)名称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学时3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了解两个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高明的说话技巧等。
并背诵全文。
过程方法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并指导和培养这种说话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唐雎那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布衣精神。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虽然对文言常用词语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整理和归纳能力。
例如“其,之,故,是”等词语;学生对于身处旋涡中心的唐雎颇感兴趣,因此有着浓厚的学习热情。
但对系统的学习尚不够成熟,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过程中的帮扶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学习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要辨证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
教学难点学习唐雎高超的说话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课前导入1、.导言:请学生介绍课文大意。
学生回答。
2.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二、学习新课注意人物语气。
指导朗读。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1.男生齐读第二段。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段,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句: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3.讨论以下问题: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④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学习课文第三段1.女生齐读课文。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三段。
3.师生互相提问,弄懂重点词句的意义。
秦王佛然怒、大王能尝闻布衣之怒乎、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4.指名口译全段,教师予以订正和评价。
5.思考以下问题: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并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充分理解与掌握第二段、第三段课文内容三、小结四.作业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②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③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④“若士必怒……今日是也。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2《唐雎不辱使命》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2《唐雎不辱使命》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能够正确译讲并背诵2、3自然段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能够正确译讲并背诵2、3自然段。
二、回顾旧知,了解学情(出示自学指导一)
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先齐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声音洪亮。
1、生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2、3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能正确译讲课文(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2自然段,结合书下面的注解练习翻译此段,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这些段落。
四、三读课文,巩固词句义(出示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第2段,连起来将全段进行翻译,并识记重点字词意思。
检查是否还有不能明白的词句的意思,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问同桌也可以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
1、生按自学指导三进行自学。
2、检查学生理解识记情况,指名学生解释重点词句的意思。
五、当堂训练,背诵课文
我们已经理解了这两个自然段,相信背诵的任务大家也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下面请大家背诵课文,7分钟后比谁能够当堂背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在背诵基础上试着默写此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新人教版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翻译课文,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知识链接】作者及作品简介: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年),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根据一些纵横家及门徒的著述,编订了《战国策》。
《战国策》经刘向整理编辑。
全书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共33篇。
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到秦并六国,约240年。
内容主要是记载当时谋臣测试游说诸侯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其中所记人物复杂,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唐雎、鲁仲连;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
这些人物形象塑造得极为生动。
《战国策》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背景: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歼灭各诸侯国。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唐雎.()缟.素()怫.然()免冠.()韩傀.()休祲.()王僚.()以头抢.地()2.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的意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3).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合作探究】4.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5.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
”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6.安陵君和唐雎各是怎样的人?在文中找出依据。
7.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8.唐雎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唐雎不辱使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和相关的背景知识
2、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体会不同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4、赏析品味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5、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基础内容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王怫.(f ú)然怒 免冠徒跣.(xi ǎn) 唐雎.(j ū)
B .聂政之刺韩傀.(gu ī) 缟.(g ǎ0)素 抢(qi ǎng)地
C .色挠.(n áo) 休祲.(j ìn)降于天 彗.(hui,)星
D .鄢(y ān)陵 寡人谕(y ù)矣 庸(y ōng)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安陵君其许.寡人( ) (2)以大易.小( )
(3)请广.于君( ) (4)轻.寡人与( )
(5)休.祲.降于天( ) (6)天下缟素..( )
(7)秦王色挠.( ) (8)寡人谕.矣(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跪而谢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每组句子中的多义词。
(1)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2)徒∙∙⎧
⎪⎨⎪⎩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 (3)夫∙∙⎧
⎪⎨⎪⎩此庸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 (3)怒∙∙⎧
⎪⎨
⎪⎩怀怒未发(
)秦王怫然怒(
)
5.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故不错意也
B .轻寡人与
C .以头抢地耳
D .仓鹰击于殿上
6.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愿终守之皆布衣之士
B 、∙∙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 、∙∙⎧⎪⎨⎪⎩受地于先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 、∙∙
⎧⎪⎨⎪⎩非若是也今日是也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B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C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仿照示例,搜集两条与“士”有关的名言警句。
示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二、课内语段品读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曰;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9.秦王提出“易地”要求的真正用心是什么?
10.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和唐雎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
一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12.全文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秦王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3.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这表现了唐雎什么样的性格?
14.“士”是战国时期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本文中,唐雎明确地将“士”与“庸夫”区分开来。
你为认“士”应具有怎样的品格?
三、课外类文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解扬守信
宋人使乐婴齐告急①于晋。
晋侯欲救之,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②,将至矣。
”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③其言;不许④。
三而许之。
登诸楼车⑤,使呼宋人而告之。
遂致其君命。
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希毂⑥,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⑦尔刑。
”对曰:“臣闻之:君能制⑧令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
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
义无二信,信无二命。
君之赂臣,不知命也。
……臣之许君,以成命也。
死而成命,臣之禄也。
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⑨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节选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有删改) 【注释】①急:指楚军伐宋。
·②悉起:全数出发。
③反:转换,相反。
④许:同
意,赞成。
⑤楼车:用于‘嘹望敌情的较高战车。
⑥不毂:本为天子的谦称,此为楚庄
王自称。
⑦即:接受。
⑧刺:制定,下达。
⑨考:指死得其所。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使解扬如.宋( ) (2)登诸.楼车( )
(3)遂致.其君命( ) (4)女.则弃之( )
(5)楚子舍.之以归(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之”导的意义
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晋侯欲救之 B.民之主也 C.君之赂臣 D.楚子舍之以归
17.下列句子中,跟“何陋之有”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告急于晋 B.使无降楚 C.死而成命,臣之禄也 D.死又何求
18.解扬受命于晋君出使宋国,半路被楚庄王所获,解扬是怎样巧妙地完成自己的使命的?
19.文中的哪些语句充分凸显了“解扬”的大节与大义?
20.作者对解扬人格的刻画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21.在古代文明中,“信”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忠”、“孝”、“节”、“义”并提。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你能写出与“守信”有关的一些成语吗?
四、创新题目速递
22.(原创题)学完《唐雎不辱使命》后,有些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下面几名同学的发言一定对
你很有启发吧,你对这篇课文又有什么创见呢?
甲生:秦王统一六国,是历史的大趋势,他以兵不血刃、避免屠戮的“易地”方式完成对安陵国的统一大业,何错之有呢?安陵君和唐雎逆历史潮流而动,幻想苟延残喘,实在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乙生:我认为唐雎“挺剑而起”这个细节不真实。
大家都知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按照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因此荆轲见秦王,只能事先将匕首藏在地图中。
可见秦王防备森严,怎么可能让唐雎带着剑来进见他呢?
丙生:安陵君派唐雎使秦,是为了平息秦王的“不悦”,缓解矛盾。
但唐雎的强硬言行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从秦王“怫然怒”可以看出。
尽管后来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但这只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权宜之计。
因此,我认为唐雎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他的外交任务,说他“不辱使命”,实在是言过其实。
《唐雎不辱使命》让我们体会到外交辞令委婉的特点:其实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也常常运用委婉的表达技巧。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观察漫画,然后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2007年5月31日是以“创建无烟环境”为主题的第20个“世界无烟日”。
根据武汉市一项调查显示:烟民中女性比例高达3%一4%,且呈上升趋势;35%的
青少年接触过烟草。
下边的这幅漫画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问题。
(1)揣摩妈妈的话,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2)听了妈妈的话后,女儿禁不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