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止血概论

合集下载

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The basic step of blood coagulation (血液凝固的基本阶段)
Prothrombin activator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
3-53
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激活物 Ca2+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Ca2+
纤维蛋白
Physiology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Formation of Prothrombin activator)
3-49
Physiology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The basic process of hemostasis * 1.血管收缩(vessel contraction): 1.局部反应;2.反射性;3.血小板释放物质(5-HT、TXA2)
*2.血小板血栓形成(platelet thrombus formation ) 血小板附着、释放、聚集
Physiology (四) 血液凝固的调控 1.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1)屏障作用: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成分接触
(2)抗血小板、抗凝血作用:①合成、释放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抑制血小板聚集; ②抗凝血物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Ⅲ;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凝血酶调节蛋白; ③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3-55
内源性
胶原、异物
K
PK

凝血酶
原激活 表面激活
HK
物的形


磷脂表面阶段
Ⅻa Ⅺa
Ⅸ Ⅷ

Ⅸa
Ⅷa
PL
Ca2+
外源性 组织损伤

Ⅶa
PL
Ca2+

3-3-生理性止血

3-3-生理性止血
生理学第三章 第五节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概念: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 为生理性止血。 常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 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ooding time),正常人不超过9分钟。出血 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 生理性止血功能减退时 出血倾向; 生理性止血功能过度激活 血栓形成。
生理学第三章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10/15
(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
在体内,当组织和器官损伤时,暴露出的组织因子和胶原最可分别启动外 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但外源性凝血途径在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 关键性的作用。 组织因子是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物,而内源性途径的放大阶段对凝血开 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理学第三章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12/15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生理学第三章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13/15
生理学第三章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2/15
一、生理止血的基本过程
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 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1. 血管收缩:反射性、血管肌源 性收缩和缩血管物质; 2.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3. 血液凝固,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生理学第三章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3/15
二、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编号 I 同义名 纤维蛋白原 编号 IX X XI XII XIII XIV XV 同义名 血浆凝血活酶 Stuart-Prower因子
II III
IV V VII VIII
凝血酶原 组织因子
Ca2+ 前加速素易变因子 前转变素稳定因子 前激肽释放酶(PK)

3-2第三章 血液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3-2第三章 血液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2)肝素 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 抗凝血酶 + 肝素——抗凝作用增强200倍
(3) 蛋白C系统
四、纤维蛋白的溶解
1.纤维蛋白溶解定义:将凝血块中的纤维蛋白水解成可溶性
小片段肽的过程(纤溶)
2.过程: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生理性止血(总结) 小血管收缩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一、生理性止血
(一)生理性止血定义:正常人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 在数分钟内将自行停止的现象。
(二)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1.小血管收缩:血管受损→局部小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形成:初步止血。
黏附: 少量血小板粘附在胶原上→松软血栓
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血小板止血栓 3.纤维蛋白血凝块的形成与维持:永久止血。
小 血
血小板血栓形成
初步止血

受 损
纤维蛋白 1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血凝块的 2 凝血酶原被激活成凝血酶
形成与维

3 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纤溶系统
血凝块溶解 永久止血
血凝块 (局限于受损部位)
(二)凝血过程 凝血酶原激活物
(二)凝血过程
1.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2. 凝血酶原酶激活物的形成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XII启动、心血管内皮损伤引起。 外源性凝血途径:III启动、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引起。
三、抗凝系统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 抗凝血酶的直接作用慢而弱
启动凝血系统→坚固血栓(二期止血)
二、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简称血凝,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

生理性止血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是指人体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损伤后,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停止或减轻出血的现象。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等步骤。

血管收缩指的是受损血管的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当人体受到伤害时,受损的血管会迅速收缩,这种收缩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经过收缩后,可以尽可能地将受损血管闭合,从而减少血液的外流和出血的程度。

血小板聚集是止血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碎片,它们可以通过血浆中的一些细胞因子和血管壁上的受损区域结合,形成血小板栓子,以封堵损伤血管。

血小板聚集起到了一种黏附和黏附的作用,可以帮助停止出血并促进血管修复和愈合。

凝血是生理性止血最后一个重要的步骤。

凝血是指在受损血管周围形成血栓,以阻止出血的进行。

当血管损伤时,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并聚集在受损区域形成血栓。

这种血栓由纤维蛋白等蛋白质构成,具有粘稠性和弹性,它能够黏附住血管壁上的血小板,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网,从而促进止血过程。

除了上述步骤外,还有一些其他生理性止血的机制,如红细胞聚集和血管修复等。

在血管受损的情况下,红细胞会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一起聚集在受损区域,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

血管修复是指受损血管的再生和修复过程,这需要一些生物学因子和细胞的参与。

总的来说,生理性止血是人体自身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来停止或减轻出血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凝血、红细胞聚集和血管修复等步骤,这些步骤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的流失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破裂后会 引起出血,数分钟后自然停止的现 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生理学意义:反应生理性止血状 态,与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密切 相关。
—、※生理性止血过程:
1.小血管收缩 2.损伤处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 3.血小板促进凝血,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二、血液凝固 • (—)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 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 (二)特点: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 变为不可溶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 (三)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清中缺少纤 维蛋白原和凝血发生时消耗掉的一些凝血 因子,但增添了一些凝血时释放出的化学 物质。
1)内源性:参与凝血过程的全部凝血因子均在 血浆 启动因子:因子 2)外源性:组织因子参与凝血 启动因子:因子
血液凝固的调控
• 1.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 2)蛋白质C •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4)※肝素: • 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产生
三、凝血因子
•1、定义: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 质 •2.种类:13种(其中FVI是FVa,实为12 种)
三、凝血的基本过程
X →Xa ↓Va、Ga2+ 凝血酶原 →凝血酶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四、两个凝血系统
• 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的启动方式和参 与因子的不同,

生理学课件之血液2生理性止血

生理学课件之血液2生理性止血
内源性凝血: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共同途径:
1. FX被激活(FXFXa); 2. 凝血酶原被激活(FⅡ FⅡa); 3. 纤维蛋白原被激活(F I F Ia)。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凝血的过程
凝血过程多为内、外源性凝血同时进行,相互促进 凝血因子一旦被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而发生瀑
布式的凝血反应,是一个正反馈 Ca2+在多个环节起作用;因子Ⅷ缺乏可导致A类血友病
大,通过内源性途径形成大量因子X酶复合物,从 而激活足量的FXa和IIa ,完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11
(四)血液凝固的负性控制
1.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正常内皮-屏障,防激活 血管内皮合成释放前列环素、NO抑制血小板聚集 灭活活化的凝血因子 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 2.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
17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 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混合 后,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原(agglutinogen):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 质、糖蛋白或糖脂起抗原作用,称为凝集原。
凝血时间:静脉血放入玻璃试管中,采血到凝血,4~12min
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1~2小时,因血凝块中的血小 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
与血浆的区别:由于在凝血中一些凝血因子被消耗,故血清与 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F I、II、V、VIII、XIII等因子, 但也增添了少量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正常时,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 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的发现与分布 2、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三、输血的原则
• 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 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 育龄期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的病 人,还必须使Rh血型相合。 • 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1、两侧均无凝 集反应,可以输 血 2、主侧凝集, 不管次侧是否凝 集,绝对不能输 血 3、主侧不凝集, 次侧凝集,可少 量、缓慢输血
特点:
1、凝血过程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2、Ca2+在多个环节上起促凝作用。
3、凝血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酶促反应 连锁反应。
三、止血栓的溶解
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 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 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系统的四种成分:纤溶酶原、 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 两个过程:纤溶酶原的被激活和纤维蛋 白的降解
血清:
在全血或血浆凝固之后,静置数小 时,可见血凝块回缩,有清澈淡黄色不 凝固的液体析出,称为血清。
血清和血浆的别:
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增加 了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 质和激活了的凝血因子。
(一) 凝血因子(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 固的物质。
(二)、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 活而生成的凝血酶(thrombin)最终使纤 维蛋白原(fibrinogen)变为纤维蛋白 (fibrin)的过程。
X Ⅱ
Xa Ⅱa Ⅰ Ⅰa
1、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成 2、凝血酶原激活生成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intrinsic pathway ):指参与凝 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外源性凝血(extrinsic pathway):只依靠血 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来参与因子Ⅹ的激活 途径。

《生理性止血》课件

《生理性止血》课件

止血的重要性
01
止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如 果出血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会导 致失血过多,引发休克甚至危及 生命。
02
止血还关系到伤口的愈合。一个 良好的止血过程能够为伤口愈合 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伤口 的愈合。
止血的过程
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 形成、血液凝固三个阶段。
血小板血栓形成是指血小板迅速到达 受伤部位,并发挥作用,形成血栓, 进一步控制出血。
血管收缩是指当身体受到损伤时,附 近的血管会迅速收缩,减少血液流向 受伤部位,有助于控制出血。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相互 作用,使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态, 最终达到止血的效果。
02
生理性止血的机制
血小板的作用
黏附
血小板能够迅速黏附到受损的血 管壁上,形成止血栓,阻止血液
流失。
聚集
血小板能够相互聚集形成血小板 栓,进一步加固止血效果。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手术治疗
血管手术
01
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的血管,恢复血液循环。
组织移植
02
通过移植健康的组织来修复受损的组织。
止血带使用
03
在受伤部位使用止血带,暂时控制出血。
其他干预措施
1 2
压迫止血
通过压迫受伤部位来控制出血。
冷敷和热敷
通过冷敷或热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血小板无法正常粘附和聚集于受损血 管表面,影响止血过程。
血小板活性降低
血小板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发挥止血 作用。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因子不足,导致血液 凝固障碍。
凝血酶活性降低
凝血酶生成减少或活性降 低,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生理性止血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生理性止血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
自行停止的现象。

用出血时间表示,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方法是用一个采血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
续时间。

生理性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
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的。

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小血管受损后,损伤性刺激立即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若破损
不大即可使小血管封闭。

这是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小血管反应。

(2)血管内膜下损伤暴露了内膜下组织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
的凝血系统,以及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慢,利于血小板粘附与
聚集,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

(3)血凝系统被激活后,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
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了由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共同构成的牢固止血栓,有效地制止出血。

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
纤维蛋白溶解活动,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蔓延到这一
局部以外。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生理性止血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血管,破损,引起,,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医药卫生中查看更多范文。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便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挛缩,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三个时相。

首先是受损伤局部及附近的血管挛缩,若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收缩机制有两种;一为神经性,二是肌源性。

其次是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聚集于内膜组织,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实现初步止血。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为血小板粘附。

参与血小板粘附的主要成分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内膜下组织和血浆成分。

粘附的血小板相互之间进一步附着的过程称为血小板聚集。

另外血管收缩使血流速度减小,局部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浓度有所升高,易于发挥作用。

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胶原、凝血酶、前列腺素类物质等;病理性致聚剂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

血小板受到刺激聚集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活性物质排出的现象,称血小板释放。

由于血小板有粘附、聚集和释放的特性,因此,血小板参与生理性止血的全过程。

血小板的促凝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能够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无修改因子x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2)血小板质膜表面能够结合许多凝血因子。

(3)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的内容物,加固凝块,如ADp,5-hT等。

血液凝固或血凝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的过程。

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会发生回缩,并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参与凝血过程被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但增添了少量血液凝固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血清不可以再凝。

第二节 生理性止血1

第二节 生理性止血1

第二节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可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1-3min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一)血管收缩期(二)血小板血栓形成期(三)血液凝固期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液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固态,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简称血凝。

二、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纤维)红细胞纤维蛋白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液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固态,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简称血凝。

二、血液凝固红细胞纤维蛋白二、血液凝固凝血时间(coagulation time):2-8min从出血到出现凝血的间隔时间血清(serum)和血浆(plasma)的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编号同义名编号同义名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二、血液凝固因子Ⅱ凝血酶原因子Ⅸ血浆凝血激酶因子Ⅲ组织凝血激酶因子ⅩStuart-Prower 因子因子ⅣCa 2+因子Ⅺ血浆凝血激酶前质因子Ⅴ前加速素因子Ⅻ接触因子因子Ⅶ前转变素因子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二) 凝血的基本过程①因子Ⅹ因子Ⅹa(凝血酶原激活物)②凝血酶原凝血酶Ⅴ+Ca 2+③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因子Ⅹ的激活有两条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route)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route)表面激活阶段磷脂表面阶段纤维蛋白形成阶段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激活条件组织损伤、内皮组织损伤损伤、异物启动因子FXII FⅢ凝血过程(略)凝血因子分布全在血中组织和血中参与酶数量多少凝血时间慢,约数分钟快,约十几秒钟(一)血管内皮的抗凝血作用(二)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三、体内的抗凝血系统(三)生理性抗凝物质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2、蛋白质C系统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4、肝素五、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纤溶系统:①纤溶酶原②纤溶酶③纤溶酶原激活物④纤溶抑制物纤溶的基本过程(一)纤溶酶原的激活激活物 1.血管激活物2.组织激活物子宫、甲状腺、前列腺等3.血浆激活物依赖于凝血FⅩⅡ的激活物(二)纤维蛋白的降解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可被水解为许多可溶性小肽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四、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促进作用抑制作用(+)(+)(-)。

生理性止血的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的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的名词解释生理性止血是指机体在受伤或创伤后,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停止出血的一种自然过程。

这一过程旨在保护机体免受进一步损伤,并促进伤口的修复与愈合。

生理性止血是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的结果,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块形成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血管收缩是生理性止血的第一步。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通过神经传导、激素调节和细胞因子等机制引发血管平滑肌收缩。

这种收缩可以减小伤口处的血管直径,从而降低出血的速度。

此外,血管收缩还能够帮助限制血液流失范围,防止伤口扩大。

这一过程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一旦损伤发生,交感神经会迅速传递信号,刺激血管收缩。

血小板聚集是生理性止血的第二步。

血小板是一类富含血小板球蛋白的细胞碎片,它们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为止血起到关键作用。

受损的血管内壁会释放一种称为血管损伤因子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够吸引血小板到伤口区域。

一旦血小板抵达损伤处,它们会粘附到受损的血管壁上,并与其他血小板发生聚集。

这种血小板聚集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止血塞栓,进一步减缓了出血的速度。

血凝块形成是生理性止血的最后一步。

当血小板聚集在伤口处时,它们会释放一种称为血栓素的蛋白质。

血栓素能够激活凝血因子,从而引发血液中的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级联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一系列酶促反应和凝血因子的激活。

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

血栓能够堵塞伤口处的血管,进一步减少或阻止出血,同时也为伤口的修复提供了基质。

生理性止血的上述三个步骤在机体内相互协调。

它们通过血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细胞调节等机制相互作用,以尽快实现血液的凝结和止血。

此外,一些辅助因子,如维生素K、钙离子等也对生理性止血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合成的必需物质,而钙离子参与了凝血级联反应的多个步骤。

总之,生理性止血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目的是保护机体免受进一步损伤。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皮细胞产生 3.FXIIa、激肽释放酶 纤溶酶的作用
1.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2.水解凝血因子
(二)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 可溶性小肽
(三)纤溶抑制物
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主要由血 管内皮细胞产生,与t-PA和尿激酶结合时纤溶 失活
2.α-抗纤溶酶(α-AP),由肝产生,与纤溶酶结 合成复合物而迅速抑制纤溶酶活性
原激活物 和纤溶抑制物 纤溶蛋白溶解系统激活与抑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酶抑制剂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一)纤维酶原的激活
纤维酶原的产生:主要产生于肝,少量由噬酸性粒细胞 纤维酶原激活物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主要由血管内皮细
胞产生 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主要有肾小管、集合管上
纤维蛋白
凝血过程示意图
催化作用
变化方向
正反馈促进
PL :磷脂; PK :前激肽释放酶; K :激肽释放酶; HK :高分子激肽原;
罗马数字表示相应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的调控
1. 血管内皮的的抗凝作用:可防止凝血因子 、血小板与内皮下的 成分结合,从而避免凝血系统的激活和活化 。
2.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核细胞的吞噬作用:防 止凝血过程的扩散
1.FIV是Ca²﹢,其余均为蛋白质
2.FII、FVII、FIX、FX、FXI、FXII和前激肽释放酶 均为丝氨酸蛋白酶,能对特定的肽链进行水解
FⅡ 凝血酶原激活物
FⅡa
3.辅助因子:FIII、FV、FVIII和高分子激肽

生理性止血概论

生理性止血概论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以模板式刀片法测定,正常人出血时间(BT)不超过9分钟。

(一)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

若血管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从而制止出血。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②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③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血管损伤后,由于内皮下胶原的暴露,1~2s内即有少量的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胶原上。

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ADP和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和TXA2,进而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地聚集、黏着在已黏附固定于内皮下胶原的血小板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从而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的止血作用。

血管受损也可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称二期止血。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二)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其中按国际命名法以发现的先后顺序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即凝血因子Ⅰ~ⅩⅡ(简称FⅠ~FⅩⅡ,其中FⅤⅠ是血清中活化的FⅤ(FⅤa),已不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凝血因子〉。

此外还有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等。

在这些凝血因子中,除FⅤ、ⅠⅤ是 Ca2+外,其余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而且FⅡ、FⅤⅡ、FⅠⅩ、FⅩ、FⅩⅠ、FⅩⅡ和前激肽释放酶都是丝氨酸蛋白酶,能对特定的肽链进行有限水解;但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有限水解而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后,才具有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凝血因子的激活。

生理

生理
第三章 血 液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 Hemostasis)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定义: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 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2.出血时间:临床上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
自然流出,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 正常不超过9 min。 3.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3)血液凝固
Hemorrhage
出血
Vasoconstriction Platelet plug
局部血管收缩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二、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
凝胶状态的过程。
★凝血因子(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3.总结:
1)凝血过程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2)因子Ⅳ(Ca2+)在凝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凝血过程事实上是一种酶促连锁反应 4)缺乏因子Ⅷ,Ⅸ,Ⅺ的病人,凝血过程缓慢,
轻微外伤都会出血不止,临床称甲、乙、
丙型血友病 5)外源性凝血过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 内源性凝血过程则起到了维持凝血的作用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 ABO血型的鉴定
第四节
Rh 血型系统
血型和输血原则
1.抗原与分型: 1) 抗原:C、c、D、E、e D:抗原性最强,D阳性者为Rh+ d:静止基因,RBC表面不表达d抗原 2)抗体:IgG类,可通过胎盘 2.Rh 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无天然抗D抗体 2)抗D抗体为免疫性抗体IgG,可通过胎盘
抗体通过胎盘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
3.3 生理性止血
止血和血液凝固
Hemostasis and blood coagulation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 钟内就会自行停止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 血管收缩 (Vascular constriction) –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Platelet plug formation) – 血液凝固 (Coagulation or blood clotting)
FⅫ,Ⅺ, Ⅸ,Ⅷ,Ⅹ,Ⅴ 参与的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FⅢ, Ⅶ, Ⅹ,Ⅴ FⅢ来自血液之外
反应步骤


凝血速度


凝血酶原的激活及纤维蛋白形成
Prothrombin 凝血酶原
Prothrombin
activator
Ca2+
Thrombin
凝血酶
Fibrinogen
Fibrin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途径 (Intrinsic pathway)
Prekallikrein 前激肽释放酶

Kallikrein激肽释放酶
S-
Ⅻa

启动: 血液与带负电荷异物表面接触
HMWKininogen激肽原
Ⅺa
Ca2+

Ⅸa
PL
Ca2+
Ⅷa

PLⅩa
Ca2+Ⅴa
Ⅷ Ⅴ
Prothrombin 凝血酶原 Fibrinogen 纤维蛋白原
生瀑布式凝血反应 • FⅡ、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VtK依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以模板式刀片法测定,正常人出血时间(BT)不超过9分钟。

(一)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1.血管收缩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

若血管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从而制止出血。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②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③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管损伤后,由于内皮下胶原的暴露,1~2s内即有少量的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胶原上。

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ADP和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和TXA2,进而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地聚集、黏着在已黏附固定于内皮下胶原的血小板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从而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的止血作用。

3.血液凝固血管受损也可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称二期止血。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二)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

1.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其中按国际命名法以发现的先后顺序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即凝血因子Ⅰ~ⅩⅡ(简称FⅠ~FⅩⅡ,其中FⅤⅠ是血清中活化的FⅤ(FⅤa),已不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凝血因子〉。

此外还有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等。

在这些凝血因子中,除FⅤ、ⅠⅤ是 Ca2+外,其余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而且FⅡ、FⅤⅡ、FⅠⅩ、FⅩ、FⅩⅠ、FⅩⅡ和前激肽释放酶都是丝氨酸蛋白酶,能对特定的肽链进行有限水解;但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有限水解而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后,才具有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凝血因子的激活。

如FⅡ被激活后表示为FⅡa、FⅢ、FⅤ、FⅤⅢ和高分子激肽原在凝血反应中起辅因子的作用,可使相应的丝氨酸蛋白酶凝血因子的催化速率增快成千上万倍。

除FⅢ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且多数在肝内合成,其中FⅡ、FⅤⅡ、FⅠⅩ、FⅩ的生成需要维生素Ⅹ的参与,故它们又称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的分子中均含有γ-羧基谷氨酸,和Ca2+结合后可发生变构,暴露出与磷脂结合的部位而参与凝血。

2、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因此,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也称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

1)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当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时,首先是ΜⅡ结合到异物表面,并被激活为ΜⅡa,ΜⅡa的主要功能是激活ΜI 成为ΜIa,从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FⅩⅡa还能通过前激肽释放酶的激活而正反馈促进ΜⅡa的形成。

从ΜⅡ结合于异物表面到ΜIa的形成过程称为表面激活。

表面激活所生成的ΜIa在Ca2+存在的情况下可激活FIX生成的FIXa。

FIXa在Ca2+的作用下与FⅤⅢa在活化的血小板提供的膜磷脂表面结合成复合物(因子X酶复合物),可进一步激活Μ,生成Μa。

FⅤⅢa作为辅因子,可使FIXa对Μ的激活速度提高20万倍。

FⅤⅢ或FIX的缺乏均可导致因子X酶复合物生成障碍,分别称为血友病A或血友病B。

2)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TF)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又称组织因子途径。

在生理情况下,约有0.5%的FⅤⅡ处于活化状态 (FⅤⅡa)。

当血管损伤时,暴露出组织因子,后者与FⅤⅡa相结合而形成FⅤⅡa-组织因子复合物,在磷脂的存在的情况下迅速激活Μ生成Μa。

组织因子既是FⅤⅡ和FⅤⅡa的受体,使 FⅤⅡa-组织因子复合物定位于损伤部位;组织因子又是辅因子,它能使FⅤⅡa催化Μ激活的效力增强1000倍。

生成的Μa又能反过来激活FⅤⅡ,进而可使更多Μ激活,形成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正反馈效应。

113-组织因子复合物在(的参与下还能激活?汉生成? IX除能与结合而激活 1外,也能反馈激活下。

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所生成的Μa,在Ca2+存在的情况下可与FⅤa在磷脂膜表面形成-磷脂复合物,即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进而激活凝血酶原。

(2)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作用下激活成为凝血酶。

FⅤa为辅因子,可使激活凝血酶原的速度提高10 000倍。

凝血酶可使纤维蛋白原(四聚体)从N端脱下四段小肽,即两个A肽和两个B肽,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能激活ΜⅡ,生成ΜⅡa。

ΜⅡa在Ca2+的作用下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

凝血酶还可激活FⅤⅢ、FⅤⅡ、FIX,成为凝血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凝血酶又可使血小板活化,从而为因子X酶复合物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提供带负电荷的磷脂表面,可大大加速凝血过程。

将静脉血放入玻璃试管中,自采血开始到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CT),主要反映自被异物表面(玻璃〕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所需的时间,正常人为4-12分钟。

血液凝固后1-2小时,因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縮,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3.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目前认为,体内凝血过程分为启动和放大两大阶段。

当组织因子与F ⅤⅡa结合成复合物后,可激活Μ,生成从而启动凝血反应。

由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存在,对Μa与FⅤⅡa-组织因子复合物的灭活作用,在启动阶段由外源性凝血途径仅能形成少量凝血酶,尚不足以维持正常止血功能。

但这些少量的凝血酶通过对FⅤ、FⅤⅡ、ΜI和血小板的激活作用而产生放大效应,通过“截短的”内源性途径形成大量因子X酶复合物,从而激活足量的Μa和凝血酶完成纤维蛋白的形成过程。

因此,组织因子是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物,而“截短的”内源性途径在放大阶段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血液凝固的调控⑴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正常的血管内皮作为一个屏障,可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的成分接触,从而避免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小板的活化。

血管内皮还具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的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使之覆盖于内皮细胞表面,血液中的抗凝血酶(过去称为抗凝血酶Ⅲ)与之结合后,可灭活凝血酶、Μa等多种活化的凝血因子。

内皮细胞能合成并在膜上表达凝血酶调节蛋白(TM),通过蛋白C系统可灭活FⅤa、FⅧa。

内皮细胞还能合成、分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和抗凝血酶等抗凝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合成、释放前列环素(PGI2)和二氧化氮。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血管内皮细胞还能合成、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后者可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为纤维蛋白溶解酶,通过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保证血管的通畅。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唾作用:纤维蛋白与凝血酶有高度的亲和力,在凝血过程中所形成的凝血酶,85%~90%可被纤维蛋白吸附,这不仅有助于加速局部凝血反应的进行,也可避免凝血酶向周围扩散。

进入循坏的活化凝血因子可被血流稀释,并被血浆中的抗凝物质灭活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3)生理性抗凝物质:体内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可分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三类,分别抑制激活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Wa除外)激活的辅因子FⅤa和FHa,以及外源性凝血途径。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血浆中含有多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主要有抗凝血酶、肝素辅因子ⅡXi抑制物、(抗胰蛋白酶、阳-抗纤溶酶和Ct2-巨球蛋白等。

抗凝血酶是最重要的抑制物。

它与肝素结合后,其抗凝作用可增强2000倍。

蛋白C系统:在凝血过程中,FlU和FⅤa是Μ和凝血酶原激活的限速因子。

蛋白C系统可使Fla和FⅤa灭活。

蛋白C系统主要包括蛋白C(PC)、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S和蛋白C的抑制物。

当凝血酶离开损伤部位而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上的TM结合后,可激活蛋白C,后者可水解灭活FHa和FⅤa,抑制Μ和凝血酶原的激活,活化的蛋白C还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

血浆中的蛋白S是活化蛋白C的辅因子,可使对Fl a和FⅤa的灭活作用大大增强。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物Ⅴ目前认为,TFPI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TFPI虽能与Μa和F^Ea-组织因子复合物结合而抑制其活性,但它只有结合FIa后才能结合Fa-组织因子复合物。

因此,TFPI并不阻断组织因子对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待到生成一定数量的Μa后才负反馈地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4)肝素: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几乎不含肝素。

肝素具有强的抗凝作用,但在缺乏抗凝血酶的条件下,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弱。

因此,肝素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肝素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

血液凝固的多个环节中都需要Ca2+的参加,故通过用枸橼酸钠、草酸铵和草酸钾作为体外抗凝剂,它们可与Ca2+结合而除去血浆中的Ca2+,从而起抗凝作用。

由于少量枸橼酸钠进入血液循环不致产生毒性,因此常用它作为抗凝剂来处理用于供临床输注的血液。

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可抑制Fn、F1、FK、FI等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因而在体内也具有抗凝作用。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能立即发挥抗凝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防治血栓形成。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栓的溶解主要依赖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简称纤溶酶原,又称血浆素原)、纤溶酶(又称血浆素)、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纤溶可分为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两个基本阶段。

1.纤溶酶原的激活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纤溶酶是以无活性的纤溶酶原形式存在的。

纤溶酶原主要由肝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