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在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相似的是()1.(2)人类对火星探测的原因是()1.(3)下列关于星系之间从属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重力加速度大小B. 公转周期长短C. 昼夜交替周期长短D. 表面温度高低【答案】C【解析】(1)能从表中分析有用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取决于质量的大小两者差别较大 A错误地球的公转周期是1a而火星是1.9a 两者差别较大 B错误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是23小时56分而火星是24小时37分两者相不大 C正确火星和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两者温度差别较大 D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2)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A错误其他行星也有大气存在 B错误其他行星也有昼夜交替现象 C错误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火星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是和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D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3)由天体系统层次划分可知总星系是由银河系和河外系组成的故A选项错误与银河系同级的天体系统是河外系故B选项错误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故C选项错误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的一部分故D选项正确故选D2.(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2.(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 气温高低D. 交通流量【答案】C【解析】(1)该交通信号灯利用的是太阳能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与交通流量、气温高低以及供电无关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天气的阴晴状况故选C【答案】A【解析】(2)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利用的是太阳能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在拉萨设置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故选A3.(1)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3.(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 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 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 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答案】C【解析】(1)由分析可知①为地壳纵波传播速度最大 A错误②为地幔地震波波速在其间有波动说明其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 B错误③为外核横波不能穿过说明其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C正确④为内核由铁镍成分组成 D错误故选C【答案】B【解析】(2)由材料可知震源深度390千米上地幔跟下地幔的分界线深度大约为980km 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应位于上地幔故选B4.(1)图中阴影应该是()4.(2)地震波中的横波无法穿越()A. 硅铝层B. 硅镁层C. 软流层D. 岩石圈【答案】C【解析】(1)图中的阴影部分位于莫霍面以下上地幔以上的部分应属于软流层 C正确硅铝层和硅镁层属于地壳的构成部分 AB错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构成岩石圈 D错误故选C【答案】A【解析】(2)地震波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根据所学可知横波和纵波都可以经过地壳、莫霍面、下地幔到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部分因此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据此分析 A正确故选A5.(1)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5.(2)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③地球上生命活动增加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A. 总星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阳系【答案】D【解析】(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从恒星“R136a1”的质量来看其最不可能属于太阳系故选D【答案】A【解析】(2)恒星“R136a1”比太阳还要明亮1000万倍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而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摄氏度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温度会升高两极冰川会减少地球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金星距离太阳更近温度会更高更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 A正确故选A6.(1)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6.(2)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①受宇宙辐射影响大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②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③月球车在月球白昼时太阳能供电不足④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6.(3)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则其不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①绚丽多彩的极光②我们美丽的地球③一闪即逝的流星④轮廓模糊的星云⑤黑子或耀斑活动⑥明亮耀眼的恒星A. T1~T2时段B. T2~T3时段C. T3~T4时段D. T4~T1时段【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7.(1)甲图能反映出的地球圈层有()7.(2)乙图中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最可能发源于()7.(3)乙图中岩浆源地以上部分属于()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析】(1)甲图中有岩石、植被、水和大气因此可反映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四个圈层故选D【答案】B【解析】(2)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选B【答案】D【解析】(3)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故选D8.(1)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8.(2)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8.(3)同时期地层中还发现了植物化石这些植物最可能是()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答案】C【解析】(1)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中生代是恐龙大繁盛的时代故选C【答案】B【解析】(2)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在中生代的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出现大冰期都是在新生代形成联合古陆是在古生代故选B【答案】C【解析】(3)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中生代代表性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C正确太古宙出现了藻类植物 A错误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 B错误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D 错误故选C9.(1)月壤可能含有大量()9.(2)地球土壤中氦—3含量极少可能因为()9.(3)“嫦娥五号”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A. 液态水B. 微生物C. 矿物质D. 有机质【答案】C【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球表面没有水的存在也没有有机物更没有生命存在因此月壤没有水、微生物、有机质月球表面的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母质母质中含有矿物质故选C【答案】B【解析】(2)太阳在活动过程中不断释放氦—3并抛向周围空间地球由于存在厚重的大气层而隔绝了很多氦—3 而月球没有大气层阻挡能够接纳这部分资源【答案】C【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天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脱离地球奔向月球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成为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为人造天体故选C10.(1)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 主要是因为地球()10.(2)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 与太阳距离更远B. 公转速度较慢C. 表面温度较低D. 体积和质量更大【答案】D【解析】(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比火星大能够吸引大气在其周围故选D【答案】D【解析】(2)火星大气流失空气稀薄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火星表面温度降低故选D11.(1)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 (2)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龟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 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 甲是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答案】B【解析】(1)读表可知甲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为恐龙应属于中生代乙地质年代位于甲地质年代之前其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有两栖动物应为古生代故选B【答案】B【解析】(2)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②错被子植物化石应位于新生代④错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一些两栖动物为了适应干燥的气候慢慢演化为爬行动物所以在古生代地层中可能出现三叶虫化石和龟类化石①③正确故选B1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3.(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13.(2)太阳辐射()①可以维持地球表面温度②对大棚农业影响较小③促进了地球大气运动④是人类活动的唯一能源13.(3)影响该城市白天太阳能路灯正常蓄电的主要因素是()A. 紫外区B. 红外区C. 可见光区D. 长波区【答案】C【解析】(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故选C【答案】A【解析】(2)太阳辐射可以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促进了地球大气运动但不是人类活动的唯一能源地球本身的地热能可以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太阳辐射为大棚提供热量促进作物的生长①③对②④错故选A【答案】B【解析】(3)读题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某城市海拔较低地形地势对该处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道路宽度与电力供给与太阳辐射无关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气多晴朗的天气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多太阳能路灯正常蓄电在阴雨天气时受到云层的遮挡太阳辐射量到达地面少影响太阳能路灯正常蓄电故影响该地太阳能路灯蓄电的主要因素为天气变化故选B14.(1)帕克太阳探测器从发射升空到第一次飞跃近日点依次穿越了()14.(2)帕克太阳探测器所到达的太阳大气()A. 水星、火星轨道B. 火星、金星轨道C. 水星、金星轨道D. 金星、水星轨道【答案】D【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于帕克太阳探测器是追日之旅所以要飞向太阳其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内部读图可知图中最外侧的轨道是地球公转轨道则其内侧的轨道依次是金星和水星轨道帕克太阳探测器从发射升空到第一次飞跃近日点依次穿越了金星和水星轨道 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太阳最外层大气是日冕层太阳可见光基本来自光球层 A错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 B错误太阳日冕层喷发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影响地球磁场产生极光现象 C正确晴天肉眼可见的也是光球层 D错误故选C15.(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________级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15.(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 距离丙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____ 太阳与丙的平均距离约为________km15.(3)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15.(4)有人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请说明理由【答案】(1)4, 乙【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共有4级天体系统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乙河外星系【答案】(2)太阳, 月球, 1.5亿【解析】(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丙为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太阳与丙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km【答案】A, D【解析】(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相同会导致月球总是同一面面对地球从而使得地球上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月相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变化导致的故选AD【答案】(4)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同时在自转有一定的质量、体积有自己的天然卫星围绕【解析】(4)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是因为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七颗行星十分相似结构特征与水星、金星、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16.(1)A是________系 B是________系 C是________系 D是________系16.(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16.(3)月球属于第________等级成员【答案】(1)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解析】(1)读图可知该图是天体系统图从最高级别天体系统到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其中 A是总星系 B是银河系 C是太阳系D是地月系【答案】(2)金星, 火星【解析】(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火星【答案】(3)4【解析】(3)月球和地球组成地月系属于最低等级、第4等级成员。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4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四周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逝(甲图)。
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明,南极一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现象消灭的主要缘由最可能是()。
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冰川运动D.全球变暖2.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缘由,我们人类应实行的对策是()。
①植树造林②把握酸性气体排放③进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④削减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⑤改善能源结构,把握温室气体排放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第1题,冰川消融和冰川断裂入海均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结果。
第2题,针对全球变暖应实行的措施可从把握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吸取,进展新技术新能源等方面考虑。
答案 1.D 2.B下面的a图示意某年不同收入国家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状况,b图示意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关系,c图示意气温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读图并结合相关学问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B.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低的国家C.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上升,海平面也上升D.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降低,海平面也降低4.上面三图反映了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危害D.冰川运动5.关于上题反映的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削减;海平面上升B.灾难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转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解析第3题,由a图可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由b图和c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上升,海平面也上升。
第4题,由图可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带来全球变暖问题。
第5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沙尘等灾难性天气频繁,温度上升,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1.(2)据图可知我国()1.(3)我国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原因是()A. 河网密度B. 距海远近C. 雨季长短D. 太阳辐射【答案】C【解析】(1)造成我国水资源南北方分布不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气候的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季短故选C【答案】B【解析】(2)由图可知北方耕地资源多粮食主产区应为北方 A错北方耕地多水少应发展节水农业 B对南方水资源多但季节分布不均有可能存在季节性缺水 C错从此图中看不出人口自然增长率 D错故选B【答案】D【解析】(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缺水严重尤其是华北地区工农业的用水需求量大故选D2.(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2.(2)就目前状况看三个城市各自的特点是()2.(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三个城市发展的先后顺序是()A. 汽车制造业B. 农产品加工业C. 采矿业D. 电子工业【答案】B【解析】(1)从产业结构示意图可以读出a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55%、20%、25% 以第一产业为主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层级较低因此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首先排除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由于当地农业比重大农产品较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可能性最大故选B【答案】D【解析】(2)从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出 b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20%、55%、25% c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15%、30%、55% a城市以农业为主城市化水平可能最低 b城工业比重最高由于工业“三废”排放量大环境质量可能较差 c城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最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二产业比重不高环境压力较小因此居民的生活质量最好故选D【答案】C【解析】(3)根据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判断城市c产业结构最优一般发展时间长起步最早城市a产业结构最劣一般发展时间短起步最晚故选C3.20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 资源丰富B. 气候优越C. 区位条件良好D. 地形平坦【答案】C【解析】20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因素是区位条件良好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C正确ABD错误故选C.4.(1)根据图中工业遗产产业部门结构推测该省()4.(2)为合理利用土地工业遗址建筑改造后一般用于发展()①创意产业园②休憩公园③住宅④学校⑤医院⑥博物馆A. 轻重工业均衡发展B.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C. 矿产资源丰富D. 高技术工业发达【答案】C【解析】(1)图中显示只是工业遗产产业部门结构所以不能推测轻重工业结构也不能推测招商引资情况和高技术工业发展状况而遗产产业结构中采矿业数目较多表明该地矿产资源丰富故选C【答案】B【解析】(2)工业遗址改造后一般用于发展创意产业园等第三产业或者发展成为休憩公园、博物馆而住宅、学校、医院一般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故选B5.(1)城际火车站点和城际公共汽车站点相邻布局的主要原因是()5.(2)地铁2号线石桥站点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5.(3)大量地铁线路的修建()A. 共用空间节省土地B. 减少建设投资费用C. 方便乘客中转换乘D. 促进运输合理竞争【答案】C【解析】(1)在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布局中城际火车站和城际公交车站相邻布局主要考虑乘客的中转换乘尽可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是我们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故选C【答案】D【解析】(2)由图可知石桥紧靠港口大量货物在港口码头区域装卸中转因此可作为物流中转站故选D【答案】C【解析】(3)地铁不是城市和外省的交通方式对跨省旅行和城际交通影响不大但可以促进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地铁线路的修建都需要从市中心中转故不会导致市中心衰落故选C6.读图引汉济渭工程()A. 输水距离短工程难度小B. 有利于缓解渭河平原的用水紧张状况C. 扩大了汉江的补给来源D. 有助于加快汉江流域城镇化进程【答案】B【解析】引汉济渭工程可有效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紧张状况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屏障工程难度大故选B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 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 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答案】D【解析】(1)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图中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故选D【答案】B【解析】(2)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故选B8.(1)台湾岛1月盛行风向及主要降水类型分别是()8.(2)1月在台湾岛可以看到的景象是()A. 西北风、锋面雨B. 东南风、锋面雨C. 东北风、地形雨D. 西南风、地形雨【答案】C【解析】(1)台湾位于亚洲季风区冬季盛行偏北风 BD错误从图看台湾岛东北沿海地区降水较多西南沿海地区降水较少说明1月份台湾降水的水汽来源为东北方向的海洋上因此可以推测1月份台湾岛盛行东北风受台湾山脉地形的影响东北部多地形雨故选C【答案】D【解析】(2)西南地区地势平坦处于背风坡晴天多光照强 D正确台湾纬度低冬季气温高不会降雪 B错误为常绿阔叶林区不会草木枯黄 C错误低纬地区一般播种冬小麦播种季节在秋季 A错误故选D9.(1)长江经济带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在于()9.(2)“长江病了”的“根子”主要是()9.(3)长江经济带今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①交通运输建设②生态环境保护③经济发展④自然灾害治理A. 腹地广阔B. 交通便利C. 资源丰富D. 历史悠久【答案】A【解析】(1)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它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它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A对 B、C、D错故选A【答案】D【解析】(2)“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还在岸上”主要原因一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二是过于依赖长江水道低成本的优势只考虑经济成本不考虑环境成本使环境成本越来越高 D对 A、B、C错故选D【答案】C【解析】(3)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可知长江经济带今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②③对①④错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0.(1)说明青森市“海效应降雪”的条件10.(2)结合日本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10.(3)从三次产业角度简析青森市成为理想中的“苹果乐园”的措施【答案】(1)冬季盛行寒冷的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暖空气上升纬度高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解析】(1)青森市“海效应降雪”的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汽来源角度分析该地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寒冷的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暖空气上升加之该地纬度较高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答案】(2)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解析】(2)日本的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间高两边低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日本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形成夏汛【答案】(3)第一产业注重良种培育品种优良、产量高栽培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第二产业对苹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第三产业大力发展苹果相关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青森市苹果种植业栽培技术发达其苹果品质和产量在日本都有绝对优势说明青森市注重良种培育和改进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苹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发展苹果相关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11.(1)简析长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骑射、耕作水平低的地理原因11.(2)说出图中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并据此说明选址原因11.(3)说出图中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敌楼并说明理由【答案】(1)长城以北以西地区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居民以游牧业为主降水在400mm以下草原面积辽阔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且农业受干旱、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解析】(1)长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骑射、耕作水平低的地理原因主要从地形、人口、气候、草原、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长城以北以西地区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居民以游牧业为主降水在400mm以下草原面积辽阔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且农业受干旱、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答案】(2)修建于鞍部位于交通道路上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道利用两侧山体作为防御屏障利于防守等【解析】(2)读图可知关城修建于鞍部位于交通道路上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道利用两侧山体作为防御屏障利于防守等【答案】(3)敌楼③ 由于敌楼③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解析】(3)读图可知由于敌楼③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所以不能眺望到烽火台12.(1)根据表格信息从实际出发推测中国汽车海外目标市场主要为哪三大地区为什么?12.(2)推测长城汽车SUV车型在俄罗斯进行了哪些本土化改造并给出理由12.(3)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厂给当地政府和车企自身带来了哪些好处?【答案】(1)俄罗斯(东欧)市场东南亚市场伊朗(西亚)市场印度市场拉美市场原因市场需求量大民用工业基础弱【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分析中国汽车海外目标市场主要有俄罗斯(东欧)市场东南亚市场伊朗(西亚)市场印度市场拉美市场等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民用工业基础弱市场需求量大【答案】(2)大马力、大功率发动机—道路状况差多沼泽大容量油箱—地广人稀俄罗斯盛产石油防寒保暖(加热座椅加热风挡)—高纬度寒冷天气防滑轮胎(雪地胎)—多风雪天气车身宽大乘员空间大—俄罗斯人身材高大外观硬朗肌肉感—审美情趣【解析】(2)由于俄罗斯道路状况差多沼泽所以长城汽车将SUV车型改造成大马力、大功率发动机由于俄罗斯地广人稀且俄罗斯盛产石油所以长城汽车将SUV车型改造成大容量的油箱由于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为防寒保暖将增加加热座椅加热风挡因俄罗斯多风雪天气将轮胎改造成防滑轮胎(雪地胎)由于俄罗斯人身材高大所以改造成宽大、空间大的车身为符合俄罗斯审美情趣为车身增加肌肉感【答案】(3)当地政府增加了就业税收增加了居民收入完善了基础设施车企降低进口关税降低运输、交易成本扩大知名度增强品牌效应【解析】(3)对当地政府带来的好处主要从增加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为车企自身带来的好处主要从降低关税、扩大知名度等方面回答13.(1)指出神农架林区的地形地势特征13.(2)说明神农架林区山间小路蜿蜒曲折的理由13.(3)分析神农架南北坡植被优势种群分布差异较明显的主要原因【答案】(1)地势从南向北、自西向东趋缓地形起伏较大复杂崎岖地貌类型多样多山间河谷发育【解析】(1)神农架林区从印支运动末至燕山运动初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大面积的掀斜奠定了区内的地貌骨架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化在部分地段残留了冰川地貌致使区内地貌复杂多样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区域神农架林区地势从南向北、自西向东趋缓地形复杂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具有山川交错、脊岭连绵、高低悬殊的特征多山间低地多河谷发育蜿蜒曲折【答案】(2)山中小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小工程量便于进出人员步行【解析】(2)理由山间小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比较小顺地势蜿蜒曲折便于进出人员步行减少对当地自然生态的破坏【答案】(3)神农架山区南坡为阳坡、夏季风的迎风坡光照强热量条件好降水量大植被生长茂盛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同海拔的北坡【解析】(3)神农架境内最高海拔3105.4米最低海拔398米随海拔增高依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多种气候类型在区内形成了立体景观带山区南坡为向阳坡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植被生长茂盛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同海拔的背风坡的北坡植被优势种群分布差异较明显。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总体设计思路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第四章第二节,教材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其二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内容的学习难度在于大跨度的时间分析,因此教学中要采用较多的地理图表和数据,并穿插学生的探究活动,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描述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划分的三个气候阶段及其特征。
2. 能够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能够列举全球气候变化适应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读教材中的气候统计图表,提高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能力。
2. 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图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3. 用图示和推理方法,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 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历史上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探究,激发自身探究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 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环境的变化,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三个气候阶段及其特点。
2.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列举法及多媒体教学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分组讨论表格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播放《2019》视频材料。
断裂的高速公路,火山的爆发,被淹没的地球……这不单只是出现在电影中的场景。
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和温室效应,使太平洋地区已经有数十个岛国面临消灭的厄运。
因此于2009年12月在哥本阿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必修1第四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解析】第1题,据题干“‘新仙女木’表示末次 第2题,从图1中可看出近2万年来气温一直处于 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 上升状态,图2中可看出近2万年来海平面有升有 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可知图2中③ 降,但总体是呈上升趋势。 表示“新仙女木”事件。
近现代气 候
近100年 ~200年
气温波动上升;雪盖和 冰川面积减少;平均海平面 升高;降水因地而异:热带 增加,亚热带减少,北半球 中高纬增加
【真题1】Leabharlann 2010· 安徽)《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
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 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下图是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
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3~4题。
3.该地区自然地带
第3题,从图中可以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 看出,该地区自然 期水汽增加,自然带数 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带呈东北-西南方 目增多,森林草原农牧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 向延伸,自然带数 业带扩大,但要注意合 量的变化与水分关 理开发,营建防护林, 系密切。正确选项 为C。 避免沙漠扩张。C符合。 4.该地区 ( )
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上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
意图。据图回答第(1)~(2)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火星表面温度白天平均为零下5度夜晚平均为零下87度主要原因是与地球相比火星()1.(2)关于火星的四季和昼夜交替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1.(3)近期科学家们证明在数十亿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最可能是因为当时()A. 质量小B. 距离太阳远C. 公转周期长D. 远日点与近日点相差大【答案】B【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火星表面温度白天平均为零下5度夜晚平均为零下87度地球的平均温度是15度火星的温度低于地球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少所致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2)火星的倾斜角与地球类似所以太阳在火星的直射点的范围在南北纬25.2°之间往返运动所以火星也存在四季的更替由于火星不透明不发光且得到太阳辐射所以火星存在昼夜更替现象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答案】C【解析】(3)结合火星表面温度白天平均为零下5度夜晚平均为零下87度而在数十亿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被广阔的海洋覆盖说明当时火星温度远高于现在质量、体积、自转轴倾角与平均温度无关 ABD错误大气密度大保温作用强表面温度高 C正确故选C2.根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判断下列最不易被人们在暗夜中观测到“月掩星”现象的行星是()A. 金星B. 火星C. 木星D. 土星【答案】A【解析】当月球运行到恒星或行星前面时会将其遮掩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 金星是地内行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地球是夜晚时不易看到金星 A对火星、木星、土星是地外行星夜晚容易看到 BCD错3.(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3.(2)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3.(3)地震发生时()A. 软流层B. 岩石圈C. 下地幔D. 地核【答案】B【解析】(1)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该次地震震源深度为40千米说明在地壳以下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与地壳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2)据上题可知该次地震的震源在岩石圈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 A 错误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 B错误在岩石圈地震波的波速较快 C正确软流层里物质状态呈岩熔状态 D错误故选C【答案】A【解析】(3)据图可知甲是纵波乙是横波在岩石圈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当地震发生时甲先到达地面乙后来到达地面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1)图中M地的地质构造为()4.(2)地质调查员从P地出发到Q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分布情况是()A. 山岭B. 背斜C. 向斜D. 裂谷【答案】C【解析】(1)据图可知 M地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故选C【答案】C【解析】(2)从P地出发到Q地经过了背斜构造岩层由新到老再变新故选C5.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是()A. 重力势能B. 太阳活动C. 太阳辐射D. 风能【答案】C【解析】太阳辐射为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了能量6.(1)图示信息表明()6.(2)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A. 1988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B. 1988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C. 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D. 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从总体上看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故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A【解析】(2)A.太阳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故符合题意B.太阳黑子增多时不可能导致地表温度明显增高不符合题意C.太阳黑子增多时不可能导致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不符合题意D.太阳黑子增多时不可能导致水循环的动力增强不符合题意故选A7.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 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 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答案】C【解析】A、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C、太阳活动能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能扰动地球磁场故错8.(1)甲圈层的主体是()8.(2)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 河流B. 湖泊C. 冰川D. 海洋【答案】D【解析】(1)甲圈层是水圈主体是海洋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绝大部分故选D【答案】D【解析】(2)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故选D9.(1)太阳能资源最少和最多的地区分别是()9.(2)太阳能资源最多的地区形成的原因是()9.(3)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A. 1地区、2地区B. 4地区、3地区C. 3地区、4地区D. 2地区、1地区【答案】D【解析】(1)由所学知识知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最多的地区是青藏地区结合图示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和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图中的2地区和1地区故选D【答案】B【解析】(2)读图可知太阳能资源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故选B【答案】C【解析】(3)由所学知识知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①③正确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能量来自地球内部②④错误故选C10.(1)图中阴影应该是()10.(2)地震波中的横波无法穿越()A. 硅铝层B. 硅镁层C. 软流层D. 岩石圈【答案】C【解析】(1)图中的阴影部分位于莫霍面以下上地幔以上的部分应属于软流层 C正确硅铝层和硅镁层属于地壳的构成部分 AB错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构成岩石圈 D错误故选C【答案】A【解析】(2)地震波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根据所学可知横波和纵波都可以经过地壳、莫霍面、下地幔到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部分因此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据此分析 A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图中②表示________辐射③表示________辐射图中④表示________作用11.(2)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________(填“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一原因与图中①②③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有关11.(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11.(4)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答案】(1)地面, 大气逆, 大气对太阳的辐射削弱【解析】(1)根据箭头指向可以判断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答案】(2)晴朗, ③【解析】(2)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弱【答案】(3)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被植被覆盖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的作用【解析】(3)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是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被植被覆盖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的作用【答案】(4)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所以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解析】(4)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所以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12.(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涉及的圈层是________和________ 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潮使黄河出现结冰现象涉及的圈层是________和________12.(3)地震发生时在①圈层只能感受到纵波试说明原因【答案】(1)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解析】(1)①圈层通过蒸发进入④圈层故①为水圈④为大气圈②圈层为③圈层提供养分故②圈层为岩石圈③圈层为生物圈【答案】(2)③, ②, ④, ①【解析】(2)“落红”属于生物圈即③圈层“春泥”属于岩石圈即②圈层“寒潮”属于冷空气属于大气圈即④圈层“黄河”属于水圈即①圈层【答案】(3)①是水圈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地震发生时水圈只能感受到纵波【解析】(3)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地震发生时水圈只能感受到纵波不能感受到横波13.(1)《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文中记载的太阳活动现象是________ 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该现象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年13.(2)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②________③________ 其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填序号)13.(3)乙图中的太阳系各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13.(4)图丙显示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13.(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3.(6)除乙图所示因素外请说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有利条件【答案】(1)黑子, B, 11【解析】(1)黑气应为太阳中变暗的部分为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B、A、C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答案】(2)水星, 金星, ②③【解析】(2)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据此可以得出各位置行星的名称类地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答案】(3)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解析】(3)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公转轨道的形状都近似圆形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平面内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一致【答案】(4)太阳辐射(或太阳)【解析】(4)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是地球的主要热量来源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是获得热量差异的原因【答案】(5)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距日远近适中温度适宜【解析】(5)图示能看出行星各行其道及距离太阳的位置【答案】(6)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地球上有液态水【解析】(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有利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大气和水在图示中没有体现14.(1)读太阳系示意图分析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稳定性对地球有什么影响?14.(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为地球提供了什么样的宇宙环境?14.(3)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为地球提供了哪些生命条件?与地球相比水星和海王星在这方面又有什么不足?【答案】(1)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太阳的质量巨大对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大太阳的稳定性使得地球获得的光照条件稳定【解析】(1)略【答案】(2)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解析】(2)略【答案】(3)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水星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高不会有液态水海王星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低也不会有液态水【解析】(3)略。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渠首即为引水灌渠的取水点决定渠首位置的因素是()1.(2)无坝引水方式被弃用是因为水利枢纽工程改变了渠首处的水文特征表现为()A. 地形地势B. 灌区远近C. 河水流向【答案】A【解析】采用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形式沿用2000多年为了能自流故决定渠首位置的因素是地形地势灌区远近、河水流向 BCD错误【答案】D【解析】青铜峡拦河大坝被誉为塞上明珠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不需无坝引水含沙量降低有利于无坝引水 A错误水利枢纽工程对凌汛和结冰期没有影响 BC错误2.(1)与西藏相比该企业在成都、沈阳建设生产基地能够节约()2.(2)该企业研发部门转移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主要是为了()2.(3)该企业为持续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最应()A. 劳动力成本B. 土地成本C. 原料成本D. 营销成本【答案】D【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地区与成都、沈阳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均较低 A、B错误由于西藏地区无工业污染日照充足因此西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草药种植区产业迁移后并不能减少原料成本 C错误成都、沈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距离市场较近因此产业转移后能够降低营销成本 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由材料信息“2019年该企业在拥有大规模工程学院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投资设立研发基地”可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拥有大规模的工程学院且主要以科技研发为主因此将企业研发部分转移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先进的科技缩短研发周期 C 正确 A、B、D错误故选C【答案】A【解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扩大市场宣传加强品牌的知名度增加销售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但要实现持续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还要从加强技术研发入手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A正确 C错误企业不能扩大招工规模大幅降低产品价格来获得产品市场占有率 B、D错误故选A3.(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3.(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答案】A【解析】(1)河流流域是指河流的汇水区域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故其划分的指标是单一性的 A项正确故选A【解析】(2)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乙位于西北地区为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丁位于东部沿海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故选C4.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干湿区③三江平原④无锡市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读图图中的A的边界明显为行政区选项中①④为行政区①④对干湿区和三江平原都是过渡边界②③错5.(1)表中①②③分别表示()5.(2)与③省相比②省上缴较高的原因是()A. 福建、辽宁、广东B. 广东、福建、辽宁C. 福建、广东、辽宁D. 广东、辽宁、福建【答案】C【解析】(1)读材料可知上缴养老保险金额可反映在职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下拨养老保险金额可反映退休老年人口数量②省上缴金额大故经济发达、劳动力数量多为广东省③省下拨金额远大于上缴金额故老年人口比重大、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为辽宁省故选C【答案】A【解析】(2)分析可知②省为广东省③省为辽宁省与辽宁省相比广东省劳动人口比重大上缴较高故选A6.(1)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6.(2)从流域生态补偿意义上来看江西省政府将会重点支持赣州发展的产业是()A. 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B. 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C. 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D. 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答案】【解析】【答案】【解析】7.(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②夜间气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③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④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7.(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①抵御烈日暴晒②防止疾病传播③夜间保持体温④防止蚊虫叮咬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比亚国土主要位于20°—30°附近的非洲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其西部沿海地带有本格拉寒流流经使得纳米布沙漠直抵海岸该地区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且流量小入海河流也极少且沙漠地带土壤贫瘠①错误寒流的降温作用使得夜间气温下降更大水汽更容易受冷凝结成水滴给“多肉植物”提供水分②正确寒流流经使沿岸空气湿度降低③错误纬度低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强④正确故选C【答案】C【解析】(2)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这样做可以抵御烈日暴晒、防止蚊虫叮咬、夜间保持体温但不能防止疾病传播故选C8.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B.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C. 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D. 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答案】B【解析】人均国民收入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增长态势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故选B9.(1)图中四个半岛依次为()9.(2)下列有关四个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巴尔干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日德兰半岛B. 亚平宁半岛、堪察加半岛、雷州半岛、阿拉斯加半岛C. 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斯堪的那维亚半岛D. 意大利半岛、朝鲜半岛、辽东半岛、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答案】C【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及轮廓可知图中四个半岛依次为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故选C【答案】A【解析】(2)四个半岛均位于亚欧大陆边缘四个半岛周围的海域分别属于大西洋、太平洋、太平洋、大西洋故选A10.塔希提岛成为重要花卉基地的原因不包括()A. 纬度低热量充足B. 沿海地带地形平坦C. 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D. 水源充足【答案】B【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对比说明内河航运和铁路运输的优缺点11.(2)简述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意义11.(3)湖南矿产资源丰富有人建议大力开发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答案】(1)内河航运的优点是运输量大运费低缺点是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速度慢铁路运输的优点是速度快连续性强缺点是比水运运量小运费高【解析】(1)略【答案】(2)有利于增强湖南省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城市体系有利于湖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构建生态宜居型城市【解析】(2)略【答案】(3)赞成湖南矿产资源丰富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湖南位于亚热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和铁路运输发达交通便利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不赞成湖南山地面积大大力开发矿产资源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有色金属冶炼会污染大气和水源)【解析】(3)略12.(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12.(2)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①位于长江流域内不是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③距离珠江水系太遥远珠江流域的形成与之无关所以③不是长江、珠江的分水岭②、④山脉北侧和南侧的各向北、南流向不同的流域是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C【解析】甲山脉是武夷山是福建和江西的分界线所以C正确武夷山在我国的季风区第三阶梯东南坡降水多于西北坡 ABD错13.(1)该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13.(2)当时山东沂蒙山区的地质环境是()A. 显生宙B. 古生代C. 中生代D. 第四纪【答案】B【解析】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温暖的海洋环境中【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该化石为三叶虫的化石生存于温暖湿润的水域故沂蒙山区的地质环境为温暖湿润的水域14.(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14.(2)列举喀什经济特区结合自身优势适宜发展的第三产业部门14.(3)简述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对于新疆地区的重要意义【答案】(1)喀什经济特区地处我国联系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位置“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政策支持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比较便利农业基础良好发展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等【解析】(1)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喀什矿产种类多且交通便利喀什“红色产业”发达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答案】(2)国际贸易、房地产、旅游业、餐饮服务等【解析】(2)喀什经济特区可以借助其地理位置、交通等优势发展国际贸易、房地产、旅游业、餐饮服务业等【答案】(3)促进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利于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解析】(3)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能够促进该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利于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利于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专题训练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专题训练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
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2.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自然资源()A.具有区域的差异性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解析:第1题,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须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非可再生资源。
第2题,天然气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区,说明了天然气的分布具有区域的差异性。
答案:1.C 2.A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含预测),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曲线表示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曲线表示木柴B.②曲线表示天然气C.③曲线表示石油D.④曲线表示煤炭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B.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C.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煤炭D.石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解析:第3题,工业革命以前,以生物能(木柴)利用为主。
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煤炭的地位日益上升。
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炭为主的“煤炭时代”。
20世纪60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优势地位,天然气比重也逐步上升。
由此可判断①表示煤炭,②表示木柴,③表示石油,④表示天然气。
第4题,从长远看,能源消费将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但目前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并且主要以石油和煤炭为能源。
答案:3.C 4.C下图示意三种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度。
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能源是()A.石油、煤炭、核能B.煤炭、石油、核能C.核能、石油、煤炭D.石油、核能、煤炭6.能源③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这些国家()A.该能源分布广且易开采B.常规矿物能源贫乏C.多海港,进口该能源便利D.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解析:第5题,中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沙特以石油为主,法国核能占比重很大。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西藏山南地区图,完成第1~2题。
1.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B.狭窄的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D.高山顶部2.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是( )A.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半山腰降水丰富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1题,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较低,气候较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第2题,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只有河谷地带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
2.A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带,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图和甲地段公路线路照片。
据此完成第3~5题。
3.从整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内的交通线分布特点是( )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C.线状分布D.环状分布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5.甲地段公路线分布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降水多B.地势较高,坡度大C.水源短缺,近水源D.土壤肥沃,梯田多3题,塔里木盆地深居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盆地内部沙漠广布,周围高山环绕,冰川连绵,盆地周围的山前多冲积扇,冲积扇可成为典型的绿洲农业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形成村镇和城市,因而交通线呈环状分布。
第4题,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源是影响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
第5题,图中甲地段地处天山深处,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在山区陡坡上公路一般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弯曲,降低坡度。
4.C5.B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A.山地区和丘陵区B.平原区和台地区C.丘陵区和平原区D.台地区和山地区7.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 )A.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C.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D.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6题,沿海地区和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区和台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适宜居住,有利于形成聚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寒潮
3.寒潮的利弊 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 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2.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读下图,回 答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 害的原因。
(2)除了冻害,寒潮还会带来什么危害? (3)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 要说明。 解析:第(1)题,据图例的分布状况可知冻害随纬度
(2)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2.多发季节
(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 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2)原因主要是考虑降温幅度,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 转换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 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 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思考探究:本次我国寒潮是何种因素导致? 提示:冷锋。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升高而更加严重。
由经纬度位置推出甲位于四川盆地,周围高山阻挡了 寒潮的侵入,故无冻害。第(2)题,联系所学知识及亲身 经历可知除了冻害之外寒潮还会带来大风、雪灾等,会影 响海上船只通讯、通电、交通等。第(3)题,联系实际进 行思考可知寒潮有以下益处:带来风力资源、解除旱灾、 杀灭害虫等。
答案:(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寒潮的概念。
高中地理 4.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湘教版必修1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⑯_地__形___、气候、⑰水__文____等; 社会经济因素:⑱_人__口___、资源、⑲_城__镇__分__布__、 工农业生产水平、⑳_科__学__技__术____等。
探究
3.山区公路的修建必须沿等高线修建吗?
答案: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虽然山区地形 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多数情况下,为减少难 度,降低成本,公路都是沿等高线修建
探究
1.为何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答案: 青藏高原因平均海拔高而气候寒冷, 河谷地带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 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适宜于农作物 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
探究
2.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与云贵高原地区 的乡村聚落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案: 平原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 状、棋盘式的格局,人口也比较多,而山区的 聚落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 也比较多。
教材图4-1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
教材图4-2 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据 图分析:
为什么半坡原始村落的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 上?
答案: 村落遗址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里 既接近水源又可避免洪水的侵袭,充分说明 了地形因素对聚落的影响。
教材图4-15 成昆铁路盘山路段
教材图4-16 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据图 分析:
的。但公路的修建要受多种因素如长度、地质 状况等制约,不一定是必须沿等高线修建,而 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出多种方案,从中选 取最优方案。
探究
4.地形是决定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吗?
答案: 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施工难度、 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但现代社会中,决定交通 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 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 术。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含解析1
单元测试(四) (第四章)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聚落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位于(B) A.滨海地区B.河谷地区C.盆地地区D.丘陵地区解析:图中聚落形态呈条带状分布,最有可能分布在山区的河谷地区。
2.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D)A.各聚落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城市B.都属于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C.聚落的区位类型是河流发源地D.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解析:图中聚落众多,沿河谷分布,应为乡村,居民多从事第一产业。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与主要城镇分布图(数值为各区域人口占省区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人口密度最小和最大的地区分别是(C)A.日喀则地区、拉萨市B.林芝地区、山南地区C.阿里地区、拉萨市D.那曲地区、昌都地区解析:从图中提取各区域人口占省区总人口的百分比,对比各区的面积,阿里地区面积较大,而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小,所以人口密度最小;拉萨市的人口所占百分比较大,但面积最小,所以人口密度最大。
4.图示城镇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因素是(B)A.沿平原分布、水源B.集中于河谷地带、热量C.沿山麓分布、交通D.集中于河谷地带、土壤解析:从图中分析,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适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5~6题。
5.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D)A.气候条件恶劣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D.地形地质极为复杂解析:西南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6.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影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D)A.河流B.气候C.资源D.地形解析:图中所示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川西高原、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发展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在交通线路密度上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为什么有这样的线路?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宝成铁路中的宝 鸡——凤州路段
“之”字形铁路
[实例探究]
将三条铁路线进行对比, 青藏铁路是较理想的建设方案, 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影响铁路线走向最重要的 因素是 地形 。
方案 青藏铁路 川藏铁路 滇藏铁路
线路
(千米)
投资(按1995 年、亿元) 约200 约768 约654
这些图片表明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
[习题演练]
“羊肠小路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反映的是( C ) A.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 B.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密度的影响 C.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D.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网格局的影响
[知识结构]
地形
平原: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区 河谷:山区城市分布区
沿线自然条件 穿过藏北高原,地势较高, 起伏不大,有冻土 穿越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 沿途有雪山、冻土、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跨越澜沧江、怒江,其间 多断层、积雪和冰川
桥隧占总长 比例(%) 2.8
1118
2015
42.5
1960
43
中国地形和铁路线密度的关系
自然条件影响着交通运输网的分布与密度
城市
自然条 件对城 市及交 通线路 的影响 交通
气温:中低纬度 降水:临海地区 供水功能 河运起点或终点 河流 运输功能 两河流交汇处 河口位置 矿产 产地形成城市 气候 对交通线走向的影响 对交通网密度和格局的影响 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界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那个纬度?为 什么?哪些气候区城市分布少?为什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年D. 365天2.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更替B. 季节变化C. 潮汐现象D.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3.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公里?A. 20000B. 40000C. 60000D. 800004. 地球的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的带是?A. 热带B. 温带C. 寒带D. 亚热带5.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然卫星?A. 金星B. 火星C. 月球D. 水星6.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7.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百分比是多少?A. 29%B. 51%C. 71%D. 89%8.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欧洲10. 地球上的大气层中,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A. 平流层B. 对流层C. 电离层D. 散逸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的形状接近于______。
1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______和______。
13.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14.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气候、______气候和寒带气候。
15.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形成了“三分陆地,______海洋”的特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
17. 简述地球自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材料一: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有昼夜之分,同时影响着气候的分布。
材料二:地球公转导致地球在不同季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影响季节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
1970年5月31日,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
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由于______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A. 火山喷发B. 地震C. 飓风D. 风暴潮(2)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
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的特点不包括()A. 运动速度快B. 破坏力大C. 渐发性D. 突然性(3)自然灾害发生前一般是有先兆的。
在山腰中行走,听到冰雪破裂声或隆隆的声音;积雪在30°-60°斜坡上,并且表层的积雪出现粗糖状的冰块,这些现象是_________灾害发生前的先兆()A. 雪崩B. 沙尘暴C. 台风D. 水灾(4)若判断图中的雪崩是否到达乙市,最有价值的信息是雪崩的()A. 形成原因B. 形成源地C. 移动路径D. 移动快慢2.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 铁矿石、石灰岩B. 锰矿、钢材C. 雷电、耕地D. 玉米、草场3.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世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海啸B. 寒潮C. 台风D. 洪涝4. 3月初,秘鲁部分地区持续洪涝。
智利北部海洋水产养殖业因赤潮受损,其水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和美国。
读下图, 导致智利海洋水产养殖业受损的自然原因是()A. 洪水冲毁鱼塘B. 海水富营养化C. 洪水使海水盐度降低D. 海水温度偏高5.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
“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实验方案之一。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实验电厂已于11月底发电。
半透膜是盐差能的核心部件之一, 尚处在实验阶段中。
由于渗透压力的作用淡水从半透膜向水压塔内渗透,使水压塔内水位升高。
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从塔顶的水槽溢出,冲击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与荷兰的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的优势在于()A. 受天气影响小B. 占地面积大C. 造价低D. 清洁可再生(2)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主要原因是()A. 沿岸洋流的增温增湿B. 地势低洼C. 海岸线平直D. 河流多且流量稳定(3)在实际实验中,“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原因可能是()A. 河流含沙量大B. 海水盐度大C. 半透膜技术不成熟D. 海上风力大6.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图为当时房屋复原图。
完成下题。
(1)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A. 寒冷干燥B. 高温多雨C. 寒冷多雨D. 高温干燥(2)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A. 北极冰川范围缩小B. 针叶林带北界北移C. 海平面上升D. 冻土层变厚7.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 陆地以上的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 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 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8.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
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A. 极易被破坏B. 利用潜力大C. 数量是有限的D. 再生能力差(2)“生态脚印”说明()A. 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B. 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D. 环境容量是有限的(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A. 发展速度快B. 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C. 资源消费量大D.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9.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引起其气候周期性变化的自然因子最可能的是()A.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 黄赤交角的变化C. 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D. 人类不断破坏森林10.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下图回答。
关于此次干旱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滇、黔、湘B.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滑坡、沙尘暴、土壤盐碱化等现象C. 干旱发生主要是因为此时受暖锋影响D. 此次干旱将对旱区的春播春种造成巨大影响11.冰湖溃决灾害是影响我国某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图4示意某冰湖环境,该冰湖由冰碛物阻塞形成(冰碛物为冰川搬运、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
读图,我国的冰湖溃决灾害主要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是()A. 春季松花江流域B. 夏季雅鲁藏布江流域C. 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地区D. 冬春季黄河河套地区12.读下图,该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 洪涝B. 干旱C. 地震D. 泥石流13.读下图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是()A. 沿河流分布B. 沿公路分布C. 沿等高线分布D. 邻矿产资源分布(2)图示区域()A. 适宜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B. 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C.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 公路AB段为东北—西南走向14.从图中可看出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 1880-1900年B. 1920-1940年C. 1958-1978年D. 1978-2019年1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下列做法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A. 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B. 毁林开荒C. 禁止使用煤等燃料D.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16.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根本原因是()A. 人类认知水平提高了B. 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C. 矿产资源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D.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类面临矿产资源匮乏与枯竭的威胁二、综合题17.下图所示地区是某重点建设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此区域发展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2)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
(3)在选择乙丙之间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18.如下图n和n+4为两个不同纬线的度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温线的温度①<②B. 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C. 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D. 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2)有关图示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B. 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C. 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D. 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19.自然灾害与防治据印尼国家减灾总局统计,2019年印尼自然灾害共1582起,其中拥有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经济处于支配地位的爪哇岛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
下图示意瓜哇岛位置。
分析爪哇岛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1)B(2)C(3)A(4)C【解析】【分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此次雪崩是由于地震造成山体积雪的稳定性被破坏,从而诱发的。
(2)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此次雪崩发生后,“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说明雪崩具有速度快、破坏力大、突然性等特点。
不是渐发。
(3)题干中所描述现象和“积雪”、“冰雪”等有关,说明该自然现象时雪崩。
(4)判断一个城市是否会受到雪崩的影响,关键看该城市是否位于雪崩的移动路径上。
故答案为:(1)B(2)C(3)A(4)C【点评】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
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
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
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2.【答案】A【解析】【分析】钢材是一种工业产品,玉米是一种农产品,它们不属于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即不具备自然属性。
雷电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广泛地收集利用,也称不上自然资源。
利用排除法,本小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判断方法。
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经济属性(产生经济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是由石油加工获得的汽油就不能称为自然资源。
目前科技水平下不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将来有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源。
例如:雷电现在不是自然资源,将来有可能会被人类利用而成为自然资源。
3.【答案】C【解析】【分析】每年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受台风影响,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较大。
答案选C。
【点评】舟山渔场成因及发展。
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是赤潮导致智利海洋水产养殖业受损。
赤道是发生在温暖海域的一种海水富营养化现象,海水富营养化与人为因素有关,B错。
该地是寒流流经的海区,出现赤潮的自然原因是海水温度偏高,D对。
该地是海水养殖,与洪水冲毁鱼塘、使海水盐度降低无关,C、D错。
【点评】区域洪涝灾害的成因,发展水道养殖的优势,受损的自然原因。
5.【答案】(1)A(2)D(3)C【解析】【分析】⑴ “盐差能”和风力发电都是清洁可再生的,“盐差能”发电是在河口位置利用盐度差发电,与风能发电相比,受天气影响小。
⑵荷兰地处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境内河流多且流量稳定,在海河交汇处,有丰富的“盐能差”。
⑶“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是由于渗透压力的作用淡水从半透膜向水压塔内渗透,使水压塔内水位升高。
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从塔顶的水槽溢出,冲击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的核心部件之一,尚处在实验阶段中,半透膜技术不成熟影响发电效率。
故答案为:(1)A;(2)D;(3)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分析能力及新能源特征。
新能源指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还不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6.【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的的房屋为木质结构,而且房顶为尖顶,说明该地降水较多,底部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具有高温多雨特点。
B正确。
(2)由上题分析可知,河姆渡时期该地高温多雨,当时气温较高,而现在浙江宁波属于亚热带,因此现代的温度比以前变低了,所以冻土层比以前变厚了;北极冰川范围缩小、针叶林带北界北移、海平面上升都是反映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的表现,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