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选官制度表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人才选拔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沿用(科举制)1、秦朝以前(1)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2)战国: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收养门客),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3)秦: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2、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1)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①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②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③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尤其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2)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3、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制定)(1)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2)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
(3)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4、隋唐滥觞的科举制(1)隋朝:①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为“科举”。
——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2)唐朝:①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
②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3)明朝:①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②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任子:依据官职给与子弟的一种特殊选官制 度。
纳赀:依据财产出任官吏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鉴于察举制已经腐败不堪,于是 曹丕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1、内容: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九品官人法,是 由中正官对管辖区域内的士人按照家世、德 行、才能做出的综合评价,定出品级,然后 上报朝廷,以备选官之用。
一般认为,隋炀帝在大业年间分科举人,特 别是创立了进士科,以诗赋和试策的考试成 绩作为能否做官的依据标志着科举制的开始。
唐朝在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科目。唐朝的科举分为 文举和武举两类,文举包括 制举和贡举。
制举是皇帝临时下诏举行, 无一定标准,虽可直接授予 较高官职,但并非正途,故 不受人重视。
该制度极大地维护了西周王 朝和各个诸侯国中贵族的世 袭地位,为政治秩序地稳定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 造成了一种封闭的官员选拔 体系。
荐举军功制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宗主地位一落千丈,各个诸 侯国的公族地位也急转直下。随着形势的发展,一 种新的选官制度应运而生——荐举军功制。
一、荐举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上层士人 大量流入民间,教育开始普及。此外,新兴的统治 者为了提升实力,不再按照血统来册封官员,而是 根据能力授官封爵。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种选官制度——荐举制。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 荐举军功制 察举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官 吏选拔制度出现的时间 很早,至少在夏商时, 就已经有了“任贤选能” 的择官原则。但是,经 过后人的夸张,都带有 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世卿世禄制
西周时期,适应封建制的推 行,在官吏选择上突出了宗 法制的原则,主要实行的是 世卿世禄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
这种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选官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选官制度在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而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进程。
其主要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王位世袭”、“世卿世禄”制到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汉代以来的征召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为止,共约3000多年。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雏形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雏形形成于夏朝时期,不同于尧舜禹传说时代的王位“禅让”制,夏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时期,王位按照血缘关系进行世袭,同样的当时社会上的主要官职也都是由血缘进行世袭的,奴隶主贵族世世代代都享有官职世袭的特权,中国古代最初的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开始形成。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事实上,封建制度确立以前的“世卿世禄”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选官制度,就是因为“选”这个字并没有能够体现出来。
因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真正的发展时期应该在春秋战国以后。
春秋以前,官吏还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延续。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就逐渐走向了没落,官吏的选拔也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官吏的选拔不再只是出于祖宗血脉的延续,“军功爵制”得到大力发展。
秦统一后的官吏选拔,也多出于军功的积累。
秦朝以后,封建选官制度开始了大发展时期。
汉朝建立后,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其中“察举征召”制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东汉末年,在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乡举里选”的选官传统难以为继。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历史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一、科举之前的选人制度
(一)春秋战国以前 世卿世禄制 血统 世袭 (二)春秋战国时期 客卿制:从下层军士和平民中选官 (三)汉代 察举制 征辟制 1、察举 高级官员考察推荐人才出来做官 公卿、列侯、太守有资格察举人才
策问 对策 察举科目:贤良方正 秀才 孝廉 明经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征辟 皇帝或高级官员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做官 任子制:两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后保举子 弟出任郎官 (四)魏晋南北朝 主要采用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 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 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 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 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 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 也不乏其人。 我国最早的殿试,为唐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 二月。据《通典》载录:“策问贡人于洛载殿,数 日方了。”只不过,唐代的殿试还没有成为制度。 唐代的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知名人士举行的 考试科目。制科名目繁多。
三甲: 同进士出身
状元
榜眼
探花
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 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 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 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 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 了很大的效力。
主要流程:
(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 (2)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 (3)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 (4)扩大及第名额。 (5)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 (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 (7)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演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演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演变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考试选拔制度(秦朝 - 隋朝):这一时期,官员的选拔主要
通过科举考试进行。
主要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考试合格的士人可以进入官府任职。
2. 推荐制度(唐朝 - 近代):唐朝以后,科举制度逐渐衰落,
推荐制度逐渐取而代之。
这个阶段,官员一般由地方官员或朝廷官员互相推荐,最后由皇帝决定任免。
3. 举荐制度(明朝 - 近代):明朝采用举荐制度,通过士人自
荐或由官员推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举荐制度在明朝达到了高峰,考试成绩、品德、行为等因素都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
4. 民主选举制度(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选官制度逐渐向民主选举制度转变。
各级官员的选拔和任免由公民直接或间接参与,例如公民代表选举、党内选举等。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 明清:科举仅进士一科.试卷以八股文体写作.
院试 秀才
明清科举考试
乡试
会试
举人
贡士
殿试 进士
一甲:进士及第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乡试发榜
七清朝 -- 科举制度的终结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 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 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 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二消极影响:
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 2、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 3、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4、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
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 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 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 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 庸.
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
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考试成绩 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创立之后,由于它 在选拔人才方面比以往选官制度都显得公正 得多,所以逐渐趋于鼎盛.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 是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的,故从一开 始就存在着某些消极因素.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内容脱离实际的弊 端突显,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越来 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创造力的发 挥.
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
• 童生试院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 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情境四:根据材料,概括九品中正制的背景、选官的标准及评价。
材料一: 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选官名实不 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 安,百姓背背景井:离东乡汉,末“年人政士治流与移社,会考秩详序无大地乱”,,豪难强以大掌族握控士制人了的真实情 况,使察地举方制选无人法权实,施察。举制度—难—以赵实毅行、。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上册)》
监察制度——唐朝
御史台 御史大夫
台院 侍御史
殿院
察院
殿中侍御史 监察御史
①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 ②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 ③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 刑狱,肃整朝仪”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 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 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 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 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 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 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
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
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隋文帝
开始采 用分科 考试的 方式选 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立进 士科,科 举制度正 式形成
《唐六典》全面规制了 官吏的选用、考核、监察、 奖惩等。
《唐六典》规定:考绩 由尚书省吏部负责,考课 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考核评定分三等九级,综 合考评这几年的政绩以决 定升降与奖惩。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科举制 2、考核制度: 3、监察制度:
(1)隋唐: ①中央: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②地方: 将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截搭题: 截取句子的头尾、尾头,或者一章与另一章的头尾,隔章 的头尾,甚至在《四书》中各取一句等。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三)乡试时间与名称
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 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场; 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 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 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 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 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 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
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 荐举 考试 • 古今中外,莫不如斯。 • 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 • 因此,隋唐以后: • 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
• 武则天 ——首创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 • 科举招纳人才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到了唐代后期, “牛李党争” • 宋太祖——录取的进士一律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一关——殿试。 • 名次由皇帝亲定。自此进士都是“天子门生”。科考分三级:解试( 州试)、省试(礼部举行)和殿试。 • 自此,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一直延续到1905年9月2日科举被废。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三)对试卷的规定
• • • • • • • • 出题:保密出题,密印密封,当场开封。 糊名:考生试卷填写履历的部分翻折封盖,加盖 骑缝章,这一过程叫做“糊名”或“弥封”。 誊录:誊录用红笔钞录原卷一份,供阅卷官评阅,称“朱卷”。 对读:将“朱卷”与原卷(墨卷)核对,准确无误,原卷封存。 阅卷: 〇 △ 、 ︱ ×(圈、尖、点、直、叉)五等。 文曰:清真雅正 雍容华贵 当行出色 逼真大家等 诗曰:清 新 妍 叶 可等 (乾隆朝兆惠不知如何阅卷,高宗曰看前人如何画圈即可。) 放榜:“朱卷”与“墨卷”相核,书写姓名与名次(乡试)。
诗文说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 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手,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 蜂。其出闱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 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 作一失意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情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钳 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 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 已,而投入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 “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 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 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 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 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 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 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 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 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 局面。
——《晋书·段灼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落第
孟郊()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再下第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本节重点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三种选官制度)本节难点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和特点知识概要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1. 先秦有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荐举和功劳制等。
(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官位世袭,形成贵族政治。
(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采用荐举制,或依据军功任官等。
2. 秦汉时期,察举制(1)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向官吏学习律令做官。
(2)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先考察而后推荐,重点考察被推荐人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品行),然后推荐或提拔。
察举制分为:常科,每年举行,人数和标准固定,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没有固定时间,但有具体标准,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3)评价: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内容: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在各州、郡设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担任高官的人担任。
(3)选官依据:中正官依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人才品级,然后由吏部授官。
(4)评价:一定程度上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官选人只看家世,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4. 考核办法在中国古代,考核被称为“考课”“考绩”“考功”和“考效”。
秦汉时期,采用上计制考核官员,每年岁末,将管理地区的相关情况汇总到上一级,形成计簿,上报中央,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多流于形式。
5. 监察制度(1)秦汉时期,形成中央监察体系,以御史大夫为首。
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十三州,每州设置刺史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据法规纠察地方高官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讲义)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特别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一批批廉能之吏共同维护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会的长治久安,经济文化的繁荣,使悠久的华夏文明永葆生机,源远流长。
因此,历朝历代所推行的选官制度在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一简要概述。
第一章选官制度一、世卿世禄制(世袭制)世,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义也。
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遭到破坏。
夏商周时,世袭制,依血缘亲疏来定各级官员的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二、军功制(一)军功制“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
”(二)客卿制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齐孟尝君三、察举制、征辟制盛行于两汉时期,以察举制和征辟制为主要形式。
(一)察举制察,考察;举,选取,举荐。
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 134 年)确立,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方式。
察举制的科目按举期可分为两类:1.常科,又称为岁科,各郡每年按规定举荐人才,为主要的举荐方式。
2.特科,不常采用。
(1)岁科a.孝廉,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b.茂才,又称秀才、茂材。
茂,美也。
c.察廉,又称举廉。
廉,廉吏。
d.光禄四行,四行,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节俭)四种品行。
(2)特科:可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其中以贤良方正、明经为主a.贤良方正b.明经c.贤良文学d.直言极谏e.孝悌力田f.明法g.明阴阳灾异h.勇猛知兵法(二)征辟制征,又作“徵”。
征辟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四、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由曹丕定制,至西晋时趋于完备,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上承察举制,下启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实质上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产生背景察举制到东汉末年时,为门阀士族所操纵,滋生了种种腐败,士族与中小地主、知识分子的矛盾尖锐、斗争激烈。
(二)从内容上来说,选官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1)设置中正(2)品第人物——此为中正官主要职责。
选官制度
3.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评价。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它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途径,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它把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为一体,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更熟练和理智地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十分有利;它不仅在中国仍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和越南长期实行过科举制,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八股取士后就走向了极端,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中国古代历代选官制度简表宰相名称简表
西汉孝廉岁举每年一次举孝、察廉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秀才(茂材)多为地方县令。
贤良方正依对策情况,在地方任守相,在中央可任博士、大夫、列卿。
选举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但为大官僚把持,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秀才诏举不定期举行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东汉孝廉岁举每年一次举孝、察廉。
茂材(秀才)贤良方正诏举不定期魏晋南北朝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郡中正品评郡内士子,定九品,呈送州。
州中正审核士子评定,送吏部待用。
中正品第每三年品评更定一次。
品评士人依据其家世资历和士人的行能。
依据品第授官。
品高则官高,品第则官低。
初,由于政府坚持“贤有识鉴”标准,中正官能认真品评人物,起到积极的选举人才的作用,但最终形成重家世、轻才德的风气,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形成门阀政治。
隋、唐常举举人(头名解元)国子监试每年春天明经科试儒家经学;进士科试诗、赋和时务策。
举人可以参加试官,后可转正,任州县正职官或授教职。
府试州试每年秋天进士(头名状元,分甲第和乙第)省试、殿试(武则天始)每年正月进士经过铨选任官,始以秀才科为贵,后代以进士科。
按甲第、乙第授官。
制举举人荐举时间不定以试策为主,重在政治见识,辅以文学。
高等由中书、门下直接授官,次等给予出身,等待铨选。
头名敕头、辽、宋、金常举举人(头名解元)国子监试、府试、州试每年秋季经学、文学并重。
理学在经学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任府、州官或任教职。
科举制打破门第观念,在较广的范围内,依据国家需要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它越来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头名省元,亦名会元省试(金称会试)解送试后第二年正月或二月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省试后,一般在三月诗、赋制策。
进士及第直接授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时选官制度存在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选官制度。
这之中最重要的当数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的说法,选官制度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人认为,正确的积极的选官制度能促进社会发展,政治清廉;而落后的消极的选官制度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政治腐败。
认真总结过去的选官制度,对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秦以前,主要是“世卿世禄”的制度及根据军功授爵。
从夏朝开始,“父传子,家天下”,至春秋战国时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奴隶社会。
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度;同时应该注意到,当时我国真正统一的范围是比较小的,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时不时会发生利益冲突,而处于分裂状态时各诸候国之间更是你争我夺,世袭制度虽然让奴隶主阶级能够坐享其成,却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还得需要有用之才为国家撑腰,因此,战功卓著的人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一些有谋略、有才干的文人在个别时期也得到一些统治者的重用,如春秋时期,齐桓公重用管仲,秦孝公重用商鞅等。
但总的来说,更多的统治者是重武轻文的。
看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奴隶主的世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奴隶社会的稳定性,而重武轻文导致以武功治天下,文官反而不受重视,以致在分裂时期各国之间纷争不断,烽火连绵,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秦汉时期,发展成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
秦国建立之后,以军功授爵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已在慢慢发生改变,至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套较完整的选官制度,这其中以察举制为主,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以察举和征辟为主。
汉至唐选官制度的变化
汉至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汉到隋唐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一、从汉到唐选官制度的变化:1、汉:察举制A、含义: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B、标准:才能与品德(声望)C、特点:由地方推选人才为官(自下而上的选官)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A、背景:东汉后期到魏晋南北朝时,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选官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支配。
B. 含义:依靠门第高下来品评人才,选拔官吏。
C. 标准:门第出身D. 特点:依靠门第选拔官吏,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之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3、隋唐:科举制A、背景:隋唐时,世家大族日益衰弱,庶族地主崛起,力量扩大,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国家统一也要求把选官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政府,以加强中央集权。
B、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
C、标准:才能(主要是考试成绩)D、特点:由中央用考试方式选官,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E、意义:a、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扩大管理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b、把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c、为历朝沿用(隋唐—明清),影响深远。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1.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
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
2.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
3.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4.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
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品第授官。品高则官高,品第则官低。
初,由于政府坚持“贤有识鉴”标准,中正官能认真品评人物,起到积极的选举人才的作用,但最终形成重家世、轻才德的风气,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形成门阀政治。
科
举
制
隋、唐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
每年春天
明经科试儒家经学;进士科试诗、赋和时务策。
清
常科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
府试
院试
每年一次以四书五经为主。秀才资格授官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举人、贡士做知县或教官,考取学校教职后亦可议叙官职。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授翰林院庶吉士;二、三甲授御史或县令等官(正七品)。
特科
博学鸿儒、孝廉方正、经济特科
殿试
不定期举行
试以时务,经济策略等。
授予翰林院官职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表
选官制度
朝代
名称等次
程序
举行时间
科目内容
任用
利弊得失
察
举
制
西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秀才(茂材)多为地方县令。贤良方正依对策情况,在地方任守相,在中央可任博士、大夫、列卿。
选举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但为大官僚把持,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五代
、
辽
、
宋
、
金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府试、州试
每年秋季
经学、文学并重。理学在经学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任府、州官或任教职。
科举制打破门第观念,在较广的范围内,依据国家需要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它越来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头名省元,亦名会元
省试(金称会试)
解送试后第二年正月或二月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探花、榜眼授编修。二、三甲授御史、给事中、县令等官(正七品))。
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科举制弊端更多,最后不得不废科举兴学校。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第二年二月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会试的次月
明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府试、院试
每年一次
以四书五经为主,试经义制策,定以八股文。
国子监生经特许任低级官员。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贡生、举人或授以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职官,或就教职。贡士官职略高。
举人可以参加试官,后可转正,任州县正职官或授教职。
府试州试
每年秋天
进士(头名状元,分甲第和乙第)
省试、殿试(武则天始)
每年正月
进士经过铨选任官,始以秀才科为贵,后代以进士科。按甲第、乙第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试策为主,重在政治见识,辅以文学。
高等由中书、门下直接授官,次等给予出身,等待铨选。
头名敕头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省试后,一般在三月
诗、赋制策。
进士及第直接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制策为主,兼以经义。
士人授官;官吏升迁。
头名敕头
廷试
元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每年秋天
试经义和制策
考中进士有作官资格,蒙古人授六品官;色目人授七品官;汉人授官从七品。
秀才
诏举
不定期举行
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东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茂材(秀才)
贤良方正
诏举
不定期
九
品
中
正
制
魏晋
南北朝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
郡中正品评郡内士子,定九品,呈送州。州中正审核士子评定,送吏部待用。
中正品第每三年品评更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