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课件:第八单元 第二十三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共5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共56页)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单元视点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单元综述 本单元分三个历史时期叙述了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 变化,对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从新中国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学法指导 1.注意把握两条线索: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外交 政策的相应调整。 2.注意梳理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 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及所取得 的外交成就,并注意与相关知识的联系。
成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本质上 的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年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 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美关系正常化,中 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
的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改革开放以来,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进
一步完善时期。中国适应新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 重大调整,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 第二十三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 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 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共28张PPT)
解析:对于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以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来处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故选 B 项。 “另起炉灶 ” 和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含义与题干材料不符合,排除 A 、 D 两项,C 项与史实不符合。 答案:B
• (2017江苏.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 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 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 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 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 交事宜是( ) • A.参加万隆会议 •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出席日内瓦会议 •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014 年广东, 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 中, 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中国 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 判断,新中国(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解决国家周边的安全防务问题; 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 的友好关系。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发展友好关系中形成。
首次提出:1953年同印度谈判
确立原则:1954年中印、中缅声明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无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 处。
备多达110多种、82种口径,产自世界24个 国家的98个工厂,因而有人把开国大典阅兵 称为“万国牌”武器博览会。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西南、西北等地区 还处于国民党控制之下,盘踞在大陆的国民 党军队达150万人。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 基 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图示法认识促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因素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此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党的 主要任务是什么?(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提示: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主要任务:抗日救亡。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态度?这种态度有何历史意义?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提示:态度:团结合作,共赴国难。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 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国共合作的实现 材料一 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 地。……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 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 任务决议》(1935年12月)
材料二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 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2)材料三中反映日军的侵华罪行如何?分析把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 兽性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提示:①罪行:罪大恶极,惨绝人寰,罄竹难书。②原因:从历史角度看,受效忠天皇 的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从现实角度看,野蛮的侵略战争扭曲了他们的灵魂,造成 了他们心理的极端变态;为了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 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2.日军的侵华罪行 材料三 日本媒体报道的南京大屠杀“百人斩”资料图
对待日本侵华罪行的正确态度 1.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的侵华罪行不可饶恕, 中日两国人民遭受巨大苦难的悲惨历史决不能重演。 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战后,日本少数人一直在进行篡改日军侵华史的活 动,我们必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复活,及时予以揭露并用史实进行 必要的驳斥,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共2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共20张PPT)

2020/6/10
18
拓展延伸: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 交的坚强后盾
14
阅读课文思考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
2020/6/10
15
2020/6/10
16
1955年在第一次亚非(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万
隆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2020/6/10
17
根据图片和课文回答: 1、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促使 会议圆满成功?
“求同存异” 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存异”的“异”指的是什么?
同: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4、万隆精神是指的什么?
团结一致、反对殖民、独立和平、友好合作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2020/6/10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探究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外 交方针
2020/6/10
2
二 战后世界形势图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
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
斗争 2020/6/10
3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必修一历史第二十三课ppt课件

必修一历史第二十三课ppt课件

壮大) 有利 (2) 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形势 (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4)新中国的成立 )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不利形势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苏联(1949.10.3) 印度(1950.4.1) 苏联(1949.10.3) 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保加利亚(10.4) 保加利亚(10.4)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罗马尼亚(10.5)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10.6) 匈牙利(10.6) 瑞典(1950.5.9) 瑞典(1950.5.9) 朝鲜(10.6) 朝鲜(10.6)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10.6) (10.6) 的 国家 (10. ) 10.16) (10.16) 国(1950.1.6) 国(1950.1.6) 中国的 国( 主 国(10. ) 国 尼亚( 3) 尼亚(11. 3) (1950.1.1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56) )
时间
建国第一年
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同苏联等 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意义
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帝国主义的
1953年 年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 年 1955年 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亚非万隆会议
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 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
提出“求同存异”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认识: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落后就会挨打,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捍卫国家主权,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8.23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8.23

2.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 史料 日军侵华期间扶植的主要傀儡政权简表
名称
建立时间 地点 汉奸头目
“满洲国” 1932年3月 长春
溥仪
“蒙疆联合自治政 府”
1939年9月
张家口
德穆楚克栋 鲁普
“汪伪国民政府” 1940年3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京 汪精卫
思考:史料体现了日本怎样的侵华方针?(史料实证) 【点拨】从表格中“满洲国”“汪精卫”结合所学分 析。 提示: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谋求长期占领统治中国。
【史论阐释】 1.日本侵华罪行的表现: (1)制造大屠杀。 (2)实行细菌战。 (3)实施大轰炸。 (4)实行“慰安妇”制度
2.对待日本侵华罪行的正确态度: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3)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4)时刻警惕,理性爱国。
3.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 (1)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 治。 (2)经济上,“以战养战”,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 夺。 (3)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进行法西斯主义教育。
——引自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 通电》
(2)据史料二,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针对卢沟桥事变提 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是什么?(家国情 怀、史料实证) 【点拨】从史料信息“中华民族危急”“全民族实行 抗战”结合所学分析。
提示: 主张: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原因: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 危机空前加剧。
【情境在线】
据上述两幅图片概括日军的侵华暴行。 提示:南京大屠杀;研制化学武器和实施细菌战。
主题一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素养探究】 1.局部抗战 史料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 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 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共20张PPT)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 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
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
一、外交方针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 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
大多数国家为人民民主国家 充分体现‚一边倒‛外交原则发挥的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 度就两国西藏地区的关系进行 思考:“和平共处五项 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 原则”对“一边倒”政策 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 有突破吗? 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内 容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突破国家性质的限制
平等互惠、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成熟
材料: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各 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 则宣言》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50 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写入160多份国际 文件。
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⑵新中国初期实行这种外交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背景)
2、内容
内容
“另起炉灶”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往中独立自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与主权,奠定了与世 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 外交关系的基础。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 卫和平的国际交往中 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8单元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8单元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 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 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 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学习要点
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①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
中流砥柱
作用。
②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 完全胜利 ,对 维护世界和平 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 大国 地位。
④开辟了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
火重生的新征程。
情境再现 3.《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 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挖铁轨呀打据点。”该歌曲描述的是哪一场 战役? 提示 百团大战。
拓宽教材 3.1942年3月,戴安澜师长率第二〇〇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遣部赴缅配合 英军对日作战。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提示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念阐释 “论持久战” 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 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指出抗日战 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 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拓宽教材 1.平型关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表示祝贺:“毙敌遍野,俘虏甚多。 忠勇之气,益寒敌胆。”平型关大捷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 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PPT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PPT共41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END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1: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1: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旧中国的外交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 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导入新课导导入入教新新学课课新课新课教课学堂小课堂结小结课堂课堂练练习习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导入新课导导入入教新新学课课新课新课教课学堂小课堂结小结课堂课堂练练习习
1.5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导导入入新新课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导入新课导导入入教新新学课课新课新课教课学堂小课堂结小结课堂课堂练练习习
旧中国的外交
请观察图片中的中 国人的姿态和表情, 说说感受。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导入新课导导入入教新新学课课新课新课教课学堂小课堂结小结课堂课堂练练习习
出“求同存异”方针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导入新课导导入入教新新学课课新课新课教课学堂小课堂结小结课堂课堂练练习习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3、外交成就
和 平平 互 互 互互
平 等等 不 不 土相相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共 处
互利互 惠
干 涉 内
侵 完尊尊 犯 整重重
领主
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3.严重破坏(1957~1976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 尤其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间,民主党派人士遭到迫 害,司法部门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8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拨乱 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 强基层民主选举等,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高中历史第8单元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第8单元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三光”政策和“扫荡”:对待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实施野 蛮 的 烧 光 、 杀 光 、 抢 光 “ 三 光 ” 政 策 ; 在 华 北 推 行 “ __治__安__强__化___ __运__动____”,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
4.重庆大轰炸:1938 年2 月至1943 年8 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 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③伪满洲国建立:1932年3 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长 春建立伪满洲国。
④华北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1935年又将侵略矛头 指向__华__北____,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特别提示】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
2.国际联盟对日本侵华的反应: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日本 拒绝,退出国联。
3.中国各界对日本侵华的回应 (1) 爱 国 军 人 : 1932 年 1 月 28 日 , 驻 守 上 海 的 ___十__九__路__军___ 奋 起 抵 抗;1933 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2) 国 民 政 府 : 推 行 “__攘__外__必__先__安__内____” 方 针 , 以 主 要 力 量 “ 围 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__不__抵__抗____政策,幻想依赖 ___国__际__联__盟___迫使日本撤兵。 (3)民众: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 成的__东__北__人__民__革__命__军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2)从运动的形式和规模来看,七七事变前多为请愿、示威等具有相 当规模的个体活动;七七事变以后则发展为具有很大规模的整体运动。
(3)从运动的作用来看,七七事变前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国 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敦促其对日政策的调整和改变,迫使其 最终走上抗战的道路;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则坚定了国民政府的 抗战信心,动员和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念。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背景: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① 经济危机 爆发,严重影响日本。日本统治集团 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2.日本侵华表现: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日 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②“ 华北事变 ”。
3.国内外对于日本侵华的反应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 (2)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统一的政权和军队,国 民党掌握着全国的政权,中国共产党掌握着局部地区的革命政权。 (3)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采取遇事 互相协商的办法,实行党外合作。 (4)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 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援助。但美 英等国长时间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的妥协倾向,不 利于全国的抗日斗争。
(4)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提出抗日的基本 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随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⑦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5)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 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 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 | 全面抗战的开始 1.标志:1937年7月7日晚,发生⑤ 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2)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在庐山开谈话会,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1937年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3)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洛川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 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 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

国 有利 际 形势 环 (4)新中国的成立 境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不利形势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方针制定的背景:
(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 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 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 净屋子再 请客”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立与主权,奠定了 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建交 基础。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 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 会主义阵营一边 斗争中不致孤立
“一边倒”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 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 友
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 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 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 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 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C、雅尔塔会议 B、亚非会议 D、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中,中国提出下列哪个方针,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十三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栏目 导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 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影响: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思维延伸: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 以欧洲 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两极 为主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这一局面持续了 将近半个世纪), 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国际局势的持续紧张
1. 表现 (1)德国分裂: 在苏、美、英、法分区占领之 联邦德国 下, 分别成立了西占区的“_____________” 和东占区的“民主德国”.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朝鲜战争: 美、苏以北纬38°线为界分占朝
大韩民国 鲜半岛南北, 成立了_____________和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 朝鲜战争爆发, 美
本主义世界的整体利益.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当苏英面对共同敌人法西斯德国的威胁时
而走向结盟, 当共同敌人消失, 两国利益发生
冲突时, 它们就走向对抗. 由此可见, 国际外交 舞台上, 盟友是暂时的, 利益是永恒的.
栏目 导引
但“冷战”与“热战”交织, 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 提示: 美苏“冷战”给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 威胁, 但也给中国客观上提供了崛起的环境, 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平衡力. 3. 提示: (1)由联合苏联抗击法西斯到遏制苏 联.
(2)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强大危及到资
(1)材料1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 么?概括指出杜鲁门的观点. (2)材料2漫画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是 指什么?“医生”开了什么“药方”?“药 方”的实质是什么?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思路引领】 第(1)问要联系杜鲁门主义出台的背景; 第(2)
问要注意材料中“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
二、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 美国的“冷战”政策 (1)经济上, 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7年,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欧洲复兴计划 “________________”, 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
力量,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2)军事上, 建立北约.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9年, 美国发起成立12国组成的
盟关系走向对抗的形势下.
(2)实质: 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 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马 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 不同点 (1)直接原因: 杜鲁门主义是针对“希土危机”提
出的; 而马歇尔计划是由于二战后西欧经济凋
衰落, 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冲 垮, 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 (2)美苏形成了实力的均势, 分别成为西方资本 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 奠定了
两极格局的基础.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二战后, 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 盾加剧, 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美苏矛盾成为战
美、苏变成对手.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 “冷战” (1)“冷战”的信号: 1946年3月, 英国前首相
丘吉尔 ______________在美国发表演说, 呼吁美英合
作, 对付苏联. (2)提出: 1947年3月, 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 “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 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后来称为 杜鲁门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国军 国组织“______________”侵略朝鲜, 危害新 中国安全.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保家卫 国, 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议. (3)越南战争: 1961年美国发动, 1973年从 越南 _________撤军.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4)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 卡斯特罗领导古巴 革命获得胜利. 1962年, 苏联在古巴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 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 以控制西欧、遏 制苏联、称霸全球. 2. 苏联建立华约 1955年, 苏联联合东欧各国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 _________________, 组成了针对西方的军事
政治同盟.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对峙 标志着______________格局的形成, 美苏矛盾 成为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
主义国家“冷战”的轨道上来.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探究与思考(教材P106)
1. 提示: (1)原因: 二战后,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 变化, 美苏两强势均力敌, 形成美苏两分天下 的局面; 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 美苏走向对抗, 形成“冷战”的格局.
(2)影响: 两强势均力敌,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3. 影响
(1)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 得安宁.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势均力敌, 谁都不敢轻易 动武, 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 爆发.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A不
符合“冷战”特点, C适合马歇尔计划, D说法 欠妥. 解答此题, 一是联系教材, 看各选项表述 是否错误; 二是看各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 查的角度.
【答案】
B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跟踪训练 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的情 况下提出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2)内容: 杜鲁门主义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 也 包括军事上的援助; 而马歇尔计划只是一项经
济援助计划.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影响: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的对外 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
导弹 __________基地, 美国派出军舰封锁古巴, 苏
联让步, 危机解除. 2. 影响 (1)积极: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 彼此都不敢轻易 世界大战 动武, 没有发生新的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消极: 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的“热战”交 替发生, 天下仍然很不太平. 特别提醒: “冷战”是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全
B.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 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D.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集团
解析: 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北 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由大 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图文探究 材料1: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
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
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 及生长. „„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 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材料2: 下面是反映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 间关系的漫画.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综合探究】
球霸权战略, 导致部分国家分裂和国际局势紧
张, 说明了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局势动荡不 定的根源. 因此只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 才能建立持久、和谐、共同繁荣的世界.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 异同
1. 相同点 (1)背景: 都发生在二战后初期, 美苏由战时同
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是美国争夺世界霸
权的宣言书, 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 马歇尔 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 政局的稳定,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 欧, 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全面认识两极格局
1. 形成条件
(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 西欧国家普遍
典型例题 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美国先后推
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 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 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 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B. 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 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间关系”这一信息, 实际考查的是马歇尔计划. 【尝试答题】 (1)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观点: 社 会主义势力膨胀, 威胁了世界和平与美国的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