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倍的认识(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二)》教案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目标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价值。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已知两项求倍数”,以及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我们先来看下面两道题。

⑴ ..妈妈买了6个面包,3块蛋糕。

面包的数量是蛋糕的几倍?⑵.文具盒里有8支铅笔,2支圆珠笔。

铅笔的支数是圆珠笔的几倍?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观察教材第52页例3的主题图片,通过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军棋的价钱是8元;②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2)探究的问题。

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画简易图示表示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探究用简易图示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已知量,对“标准量”和“倍数”进行区分,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学生有倍的认识作为知识准备,所以本部分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你能想办法用简洁的图示表示出军棋的价钱和军棋与象棋的倍数关系吗?通常学生会有多种画图方式,如:方法一:用简易图案代替已知量。

用8个圆形表示军棋的价钱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所以是4个8元,8个圆形为一组,要画4组。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仿照如左图有规律地画,能够更清晰地表示数量关系。

方法二: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将信息和问题转化成图形来理解并解决,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倍”,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倍”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教具,理解“倍”的概念。

教师出示教具,如2个苹果,然后出示4个苹果,告诉学生4个苹果是2个苹果的2倍。

(2)让学生动手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如:小明有3个橘子,小红的橘子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橘子?(3)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学生汇报操作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将这个数乘以倍数。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进行解答。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倍”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你能拍3个2下吗生拍(连续)师:你们拍了几下(6下)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是3个2下呢谁有好办法生:中间停顿一会儿师:试一下师:好,再听,用刚才的方法拍2个3下生拍。

同学们学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声中,小兔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看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生:.......师:你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为什么是3倍呢)(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

)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生:重复一遍关于“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倍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和简单的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倍数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同时,学生需要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2.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练习中理解倍的概念;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教学内容和实例;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3.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4.教学用具:准备计时器、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果、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倍的认识》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对倍的概念仍然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倍的概念。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的知识。然而,对于求倍数的方法这一难点,部分学生仍然觉得难以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一部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除法运算,从而更好地理解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倍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情况?”比如,我们想知道三辆自行车和一辆自行车的数量关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倍的认识的奥秘。
具体内容包括:
1.倍的定义:通过数线、图片等具体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倍的概念。
2.求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卡片、小棒等工具进行倍数的操作练习。
4.生活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倍数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一、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说课稿(说课)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倍的认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倍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背景本次教学设计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倍的认识》单元进行,涉及学生对倍数的认识和理解,是关于数的进一步认识的重要部分。

本次教学将以青岛版(五四学制)为教材,以小组互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倍”的认知和掌握能力。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倍”的概念。

•学生能够正确解决呈现的数学问题。

•学生能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练习和问题解答。

•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1.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

2.学习通过图形、绘图、数学表达方式表示倍数。

3.了解和掌握加倍算、减半算的方法。

4.学习通过游戏、小组互动等方式巩固所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演示法:通过图形、绘图、数学表达等方式,讲解倍数如何表示。

3.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游戏法: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消化吸收刚学习的知识。

5.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问题解答和练习。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倍”的概念。

步骤二:讲授•分别讲解“倍”的概念和加倍算、减半算的方法,辅以示例说明。

步骤三:演示•通过图形、绘图、数学表达等方式,演示倍数如何表示。

步骤四:课堂练习•给学生出具有难度的课堂练习,辅以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练习。

步骤五:游戏巩固•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能生巧,理解概念,巩固所学内容。

步骤六:小组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共同完成问题解答和练习,从而增进团队协作意识和学习成效。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练习成绩:通过课堂练习和考试等方式进行测评,评估学生的掌握能力和水平。

3.互动贡献: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贡献和表现。

4.教学反思:通过总结分析,提高本次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倍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倍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倍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2. “倍”的表示方法3. “倍”的计算方法4. “倍”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用“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倍”的存在。

2. 新课:讲解“倍”的概念,举例说明“倍”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用“倍”来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倍的认识》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分步骤展示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用“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计算。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倍”的知识。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倍”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倍”的概念、表示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知识。

《倍的认识》(第2课时)

《倍的认识》(第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可以用除法计算。
这节课新学了什么知识?
例如:A是B的几倍? 就用A÷B,得到的商是几,就意 味着A是B的几倍。
西师版小学数学
龚滩镇中心小学校 张海燕
3
6里面 有3个2
3 2
6÷2= 3 12÷ 6 = 2
试一试:
的个数是
的( 2 )倍。
10 ÷ 5 = 2
算一算:
56元
7元
台灯的价格是台历的( 8 )倍。
56 ÷ 7 = 8
小明家养了21只鸭,7只鹅。鸭的只数 是鹅的几倍?
想:要求( 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 ), 就是求( 21里面有几个7 )。
21 ÷ 7 = 3
答: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
大松鼠摘的松果颗数是小松鼠的几倍?
想:要求(大松鼠摘的松果颗数是小松鼠的几倍 ),
就是求( 35里面有几个7 )。
35 ÷ 7 = 5
答:大松鼠摘的松果颗数是小松鼠的5倍。
下面是气象小组记录的28天天气情况。
84 8÷Fra bibliotek24
2
2
16
16
÷
8
2
4
16
÷
4
4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倍的认识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的第3~5课时,即“倍的认识”。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倍的概念,能够用倍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倍数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倍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倍数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倍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倍数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小棒、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小明的爸爸买了2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倍的概念。

2. 新课讲解:a. 讲解倍的概念,用实例解释倍数的关系,如3个苹果是2个苹果的1.5倍。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小棒表示2个苹果和3个苹果,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c. 讲解倍数的计算方法,如2的3倍是6,3的2倍也是6。

3. 例题讲解:a. 讲解第一个例题:“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b. 讲解第二个例题:“小明的妈妈有3个苹果,给了他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b. 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2. 板书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a. 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b. 计算方法:用乘法计算,如2的3倍是6,3的2倍也是6。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b. 小明的妈妈有3个苹果,给了他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c.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

下面咱们就一起做一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

游戏三:学生拍6下,教师拍2个6下。

游戏要求:(1)注意停顿。

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儿。

(2)注意思考拍的次数。

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猜谜语: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谜底:兔子今天老师带来了兔子最喜欢的食物萝卜引导学生说出:白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师:红萝卜的根数与白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卡片演示:2根白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6根红萝卜移动到一块儿,排成一行。

引导学生说出:红萝卜6根,也是3个2根。

再连起来说: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

同时课件演示圈图,即把红萝卜每2根圈起来。

总结:白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

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根数的3倍。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

(2)白萝卜2根胡萝卜10根师: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白萝卜与胡萝卜根数的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组织学生圈一圈。

学生汇报: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它们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课件演示:白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每2根圈起来。

组织学生继续表达: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倍的认识 (2)

倍的认识 (2)

《倍的理解》教学反思对《倍的理解》一课,学生了解了多少?通过课下的聊天,我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对倍感到陌生,对倍的理解来说几乎是一个0的开始。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如何教学呢?作为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如果能够将“倍”的关系与以前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能够用乘法来算之间建立起联系的话,本课问题解决策略也就到位了。

所以,能够在归纳“倍”的含义(即使“倍”的名称是由老师提供的)时,就让学生多从“几个几”这个角度去理解。

在解读“一个数的几倍”环节中也协助学生转化为“几个几”(能够通过动手画图或动口表述的方式展开),为以后的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实现“以生为本,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这个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予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生本的理念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地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索,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

在练习的设计中,老师请学生在第一排摆6个,第二排摆的个数是第一排的2倍,当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时,引导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摆。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述,使学生对“倍”的概念以及“一个数的几倍”有了深入的理解;紧接着,老师让学生随意摆,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当学生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后,老师没有就此作罢,而是提出问题:“为什么都是2倍,而结果的个数却不同?”引起大家的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因为小棒的个数不同,所以,当摆它的个数的2倍时,小棒的个数就不相同,进而体会到“比的标准不同——一份的数量不同,所得到的结果——小棒的个数也就不同。

”这样的知识的迁移,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理解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生不但学会概括表象,强化了“倍”的概念,同时为下一节课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利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2. 经历探索“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检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用除法、画图法等方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过程1. 复习巩固PPT出示:摆两排小棒,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吗?你用的方法是什么?看图我们可以知道谁是谁的多少倍,那么如果让我们去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又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探究新知PPT出示主题图。

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PPT出示。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预设1: 12÷4=3;预设2: 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让学生说一说12÷4=3中,12、4、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PPT出示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注意:“倍”不是一个单位,它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计算时不写,但写答时要写上。

回顾与反思:我们的计算正确吗?检查一下。

(带领学生说检查的方法。

)3. 知识运用PPT出示练习题: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说一说。

(请学生说,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解答)观察这两个问题(PPT上),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大数÷小的数(课本练习)你能找到的数学信息有哪些?根据哪些数学信息,能够解决(1)的问题?学生说一说,并写下来。

你还能根据里的信息提一个跟“倍”有关的问题并解答吗?(多让学生尝试说和解答)出示PPT上的线段图:你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吗?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训练学生读图的能力)怎么解决?(32÷8=4)(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几个题目)4. 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9课时“倍的认识”。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如何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概念,感受“倍”的意义。

2. 学生能够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学生能够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分配水果、分配玩具等,引导学生思考“倍”的概念。

例如,老师拿出3个苹果,再拿出6个苹果,问学生:“6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几倍?”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计算,得出答案。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老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计算12是4的几倍,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解释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倍”的问题。

3. 练习与讨论(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老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老师可以出一道题目:“24是8的几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分享答案和计算过程。

4. 应用与拓展(10分钟)老师可以出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出一道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这12个糖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倍的认识什么是“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何计算倍数: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的应用: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七、作业设计(1)18是9的几倍?(2)20是5的几倍?(3)36是6的几倍?答案:(1)18÷9=2(2)20÷5=4(3)36÷6=6(1)2个5是多少?(2)3个7是多少?(3)4个6是多少?答案:(1)2×5=10(2)3×7=21(3)4×6=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老师可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倍的认识第2课时 解决问题(1)课件

倍的认识第2课时 解决问题(1)课件
18 ÷ 6 = 3
答: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
3.[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7题]
随堂练习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兔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24÷6=4
答:小兔的只数是小猴的4倍。 (所提问题不唯一,合理即可)
25÷5=5
答:白山羊的只数是黑山羊的3倍。
随堂练习 2. [教材P53 练习十一 第3题]
(1)第一行 的个数是 的几倍? 16÷2 = 8
(2)请给第二行的 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 再根据涂色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答案不唯一
3.[教材P54 练习十一是小猴的几倍?
回顾与反思
扫地的有4人,4的3倍是12,正好 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3 倍。
探究新知
如果扫地人数不变还是 4 人,而擦桌椅的人数变为 16 人, 你们能整理信息,方便我们去寻找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擦桌椅的:
扫地的:
16÷4=4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4 倍。
探究新知
如果扫地的人数变为 3 人,而擦桌椅的还是 12 人,这时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擦桌椅的:
扫地的:
12÷3=4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4 倍。
探究新知
讨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怎样解决? 一个数÷另一个数
随堂练习
[教材P51 做一做]
1.刘奶奶家养了5只黑山羊,25只白山羊。白山羊 的只数是黑山羊的几倍?
问题是擦桌椅的人数 是扫地的几倍。
分析与解答 方法一:画示意图
我画了一张示意图,能清楚地看出擦桌 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擦桌椅的:
扫地的:
分析与解答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 倍的认识(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 倍的认识(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倍的认识(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认识2.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倍的认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用乘法计算:2×2=4,小红有4个苹果。

(3)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橘子,小刚的橘子是小明的2倍,小刚有多少个橘子?用乘法计算:3×2=6,小刚有6个橘子。

3. 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部分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讲解部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

数学教学案
分钟)1.出示尝试题(要求提示:尝试题要同书上例题相仿,也可选书上例题。


1.自学课本(阅读课本前,教师可预先提一些思考性问题作指导。


思考:1、擦桌椅的人数有几人呢?扫地的有几人?
2、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2.尝试练习(学生把尝试题再做一遍)
3.学生讨论(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引导学生评讲讨论)
(1)画一画,圈一圈
(2)用除法解决,因为就是求的12里面有几个4?
12÷4=3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
要求提示:(一般选书上“做一做”习题,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
生同时练的方式,集中讲评反馈)。

(6分钟)
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交流疑问。

要求提示:一般选择书上课后练习几与本课相关的所有习题,题目一定
要设置分数,学生独立作业,当堂批分,当堂订正。

(课前必须分组,
组内交互批改)(10分钟)
要求提示:学生谈收获,教师重点归纳总结,对学生及时评价。

(2分钟)
今天学什么: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学会了什么(重点内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
学的怎么样:我通过自学和同伴互助学会了本课内容,当堂检测xx分,我感到很开心。

(教师适时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表内除法
第9课时倍的认识(2)
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2、3题和练习十九第5~10题。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倍的认识。

2.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二(1)班小朋友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请看屏幕:实物投影仪出示例4图片。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第2小组植树多少棵?
师:第2小组植树的棵数是第1小组的几倍?
生:3倍。

师: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
屏幕出示:第2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师:你能解答吗?请小朋友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时可以借助你的学具代替树苗。

学生活动,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可以用学具来摆:先摆7根小棒,再以7根小棒为1份,摆3份来表示第2个小组植树的棵数;也可以用画竖线的方式来表示:7根、7根、7根;也可以凭借前面对倍的理解直接说出“第2小组植树棵数是3个7棵”。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解决了这个问题,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先在一个圈里画7根竖线代表7棵树苗,再在右边一个更大的圆圈里面画3个7根竖线,因为3个7是21,所以第2小组植了21棵树。

师:你们小组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真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生2:我们小组用小棒代替树苗,第一排先摆7根,第二排摆7根、7根、7根,数一数3个7一共是21根。

师:太棒了!你们小组的同学很善于动手操作,值得大家学习。

生3:因为第1小组植了7棵树,把7棵看成1份,第2小组植的棵数是第1小组的3倍,就有3份,也就是3个7……
师:你们现在知道“第1小组的3倍”应怎样计算吗?
生1:求3个7是多少就是7×3=21(棵)。

生2:也可以写成3×7=21(棵)。

师:你们说得都对,求3个7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请同学们完成书上例4的方格填数。

三、巩固练习
1.第2题。

学生分小组,一人出示卡片(小组每人准备4张卡片),另外三人回答,比比看谁说得最准确。

一人出完题后,互相交换。

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用投影仪展示,并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因为▲有4个,●的个数是▲的3倍,我就画了4个●表示1份,再画这样的2份,就有3份4个●,所以●有12个。

生2:因为▲有4个,●的个数是▲的3倍,就是4的3倍,就是3个4是12,我就画了12个●。

……
3.练习十九第5~10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小结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2)
7×3=21(棵)或3×7=21(棵)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且深刻感悟呢?在课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大部分的学生说的方法来感悟,但在课堂中也发现了学生不能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几里面有几个几”没有深刻理解与掌握。

那如何来使学生不仅会说,而且理解其中的意思呢,我觉得可能动手操作,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真正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