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性染色质观察新版14
观察果蝇性梳和卵及人类x染色质观察
实验三:观察果蝇性梳和卵及人类X染色质观察1.实验目的1)观察果蝇雄蝇特有的性梳和果蝇的卵,在形态学角度学习区分果蝇性别2)学习正确识别Barr小体的特征及其所在位置,了解X染色体失活的有关理论假说3)学习使用油镜2.实验原理在哺乳类动物的雌性个体内存在的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在间期是处在不活动的异固缩状态,出现在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细胞的细胞核边缘,这条X染色质被称为Barr小体。
其在DNA复制时总落后于其他常染色体,且大多出现在核膜边缘。
3.实验用具及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离心机、固定液、染液、生理盐水等4.实验方法及步骤5.结果与讨论图附于最后在10X100的油镜下,我看到在核膜的边缘内侧有一深色卵形的凝聚物,面积明显大于核膜内其他较为均匀分布的深色的凝聚体。
该细胞附近没有其他细胞的干扰,也没有发现有可能干扰的杂物。
因此根据其相对面积大小和与核膜的位置关系,我判断该细胞为Barr小体阳性。
在对细胞的统计中,一共统计细胞数为34,其中阳性检出数为12。
在对性别的判断中,我第一次的判断出了问题,我事后的总结分为一下几点:1.在制造细胞悬液的时候加入了过多的固定液,而在滴片的时候只在载玻片上滴了一滴,这直接导致虽然最开始拿到的细胞数并不低,但是在最后的载玻片上染色成像的细胞的数量却非常少,制作的两张片中只找到34个细胞,这导致了在小样本量的实验中,没有找到足够数量的明显的阳性细胞来使我做出阳性的判断结果,最后将女性错判为男性。
2.除了细胞数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太完美结果的影响,Barr小体和正常的染色体的聚集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显著,很多只能说是稍大一点点,因此在做出是否为阳性的判断的时候非常的犹豫,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判断的失误。
6.思考与感悟剂量补偿效应: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由X性染色题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两性中表现几乎相同,也即表达产物在雌雄细胞中是等量的。
其实现途径一为X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转录速率存在差异,从而使得总体的表达水平接近,二为雌性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出现了异固缩状态,从而导致了功能上是失活的。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王洪才编写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研室前言《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是《普通动物学实验课》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等内容。
通过实验不仅能直接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而且通过观察对动物进行种属鉴定;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普通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动物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指导结合本校实际和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一些兄弟院校有关实验指导、书籍和文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写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9年1月一、普通动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本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课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有如下几方面:(一) 验证理论。
通过对理论课所学理论的验证,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提高。
(二) 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医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普通动物学实验的要求(一) 学生在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及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章节,对实验课的原理、内容及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二) 在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并及时做好记录。
(三) 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 在实验中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验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
对基本的实验技能要反复训练直至基本掌握。
(五) 实验结束后,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和实验指导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认真写好实验报告,不得抄书或借阅他人的报告参考。
三、学生实验守则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人类性染色质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内容步骤
实验一
(二)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1、制作过程: 取材(漱口后用牙签刮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标
本) → 涂片 → 染色(滴1~2滴染液) → 盖片(染色5-8min) → 压片(吸去多余染液) → 镜下观察
2、观察(高倍镜)
实验一
1、几对基本概念 2、X染色质形成机制——Lyon假说
实验一
X染色质
实验一
Lyon假说:
(1)正常女性体细胞内仅有1条X染色体有活性,另 一条X染色体在遗传上是失活的,在间期细胞 核中高度螺旋化而呈异固缩的X染色质。
(2)X染色体失活发生在胚胎早期。 (3)X染色体失活的随机性和恒定性。
实质:失活的X染色体 意义: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 X染色质的数目=X染色体数-1
(2)识别X染色质的标准:(高倍镜下) 位置:紧贴核膜内侧缘,轮廓清楚,唯一深染的小体 大小:直径为1-1.5um,即小于核直径的1/10 形态:一般为平凸形,三角形或为卵圆形
实验一
内容步骤
实验一
(二)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1、制作过程: 取材(漱口后用牙签刮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标
本) → 涂片 → 染色(滴1~2滴染液) → 盖片(染色5-8min) → 压片(吸去多余染液) → 镜下观察
人类性染色质标本的制备、 分析和PTC尝味实验
实验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人类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质的形成 机制。(重点,难点)
2.熟悉:X染色质标本的制作方法;熟悉人类 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3.了解: PTC尝味实验方法及这种单基因遗传 性状的遗传规律。
内容步骤
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
人类X染色质的制备与观察摘要:人类X染色质(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在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直径约1μm,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
根据X染色体失活与Lyon假说,雌性哺乳动物的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转录活性,另一条X染色体无转录活性,呈固缩状,形成X染色质。
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且失活是随机的。
本实验以人口腔颊部粘膜细胞、发根毛囊细胞为材料制备X染色质标本,通过硫瑾染色、压片等方法观察巴氏小体。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掌握鉴定人类X染色质的方法,在显微镜下正确识别X染色质,即Barr小体的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了解X染色体失活的有关假说以及为失活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地特点。
1.引言1.1巴氏小体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
女性为XX,男性为XY。
X与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在减数分裂时可以相互配对,其余部分则不同源。
Y 染色体含有很少的基因,而X染色体则含有大量的基因。
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所含有的基因数目也相等;但是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一条X一条Y,因此女性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剂量远高于男性,然而研究发现女性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剂量与男性是大体相同的,其原因可以用剂量补偿效应解释。
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的定义: 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雌、雄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也就是说,在雌性和雄性细胞里,由X染色体基因编码产生的酶或其它蛋白质产物在数量上相等或近乎相等。
剂量补偿存在两种情况,雌性哺乳动物一条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失活),只有一条X 染色体具有活性,使雌雄动物虽然X染色体数目不同但基因产物的剂量是平衡的;另一种是X染色质的转录速率不同,如果蝇雌性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都有活性,但它们的转录速率低于雄性细胞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
实验二植物减数分裂及玉米花母细胞涂片、观察ppt课件
第二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I I,染 色体不复制)
前期I I
染色体呈线状, 每个染色体由两 个姐妹染色单体, 共用一个着丝点, 二者间有明显互 斥作用,核膜消 失。
中期I I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 板,每条染色体由 两个染色单体,共 用一个着丝点。
后期I I
每个染色体从着丝点处分裂为二,分别移向两极。
2. 制片
取1-3枚花药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清洁刀片 压在花药上向一端抹去,涂成薄层,然后滴1滴 1%醋酸洋红染色液(或苏木精染色液),也可 在花药上滴上染色液。
然后用镊子把花药镊碎,去掉肉眼见得到的残渣, 数分钟后盖上盖玻片,包被吸水纸,用大姆指匀 力压片,或用铅笔的橡皮头垂直轻敲。
为了加深染色,可把载玻片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 来回摆动几次,使之略作加热。
作业
1. 绘制观察到的植物(玉米)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典型细胞(染色体动 态特征)。
2. 在双线期可以看到的交叉现象具有什么 遗传学意义?
中期I
核仁、核膜消失,二价体均匀排列在赤道板上, 纺锤体形成。从侧面看,一个个二价体就象一列 横队排列在细胞中;从极面看,一个个二价体分 散在细胞质中,这也是染色体计数的好时期。(8. 侧面观;9.极面观)
后期I
二价体的两个同源染色体分开(没有着丝点的分开),由 纺锤丝拉向两极,染色体又变成了染色丝。(10.早后期
偶线期:染色体形态与细线期差别不大,染色体比细线期粗,同源染色体开 始配对,形成二价体,每个二价体有一个着丝点。(2)
粗线期:染色体螺旋化,进一步缩短变粗,显微 镜下可明显看到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二价体由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和两个着丝点组成, 这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可能发生交换( 3.早粗 线期;4粗线期;5.晚粗线期)。
染色质扩散实验结果判读
染色质扩散实验结果判读摘要:一、染色质扩散实验简介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二、实验结果判读方法1.染色质纤维的形态观察2.染色质纤维的分布分析3.实验结果与生理功能的关联三、实验结果的临床应用1.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2.应用于生长发育异常的评估3.应用于肿瘤研究的辅助手段四、实验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2.缺点五、展望1.技术发展前景2.染色质扩散实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正文:染色质扩散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染色质纤维在细胞内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染色质纤维的形态、分布和生理功能,从而为遗传病、生长发育异常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实验结果判读主要包括染色质纤维的形态观察和分布分析。
形态观察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质纤维的形态和排列,以判断其是否正常。
分布分析则是通过特定技术手段,分析染色质纤维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其在细胞内的功能。
染色质扩散实验结果与生理功能的关联是实验的关键。
实验结果可以反映细胞内染色质纤维的状态,进而反映细胞的功能和生理状态。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染色质纤维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染色质扩散实验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首先,该实验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通过分析染色质纤维的形态和功能,可以了解患者染色质的变化,从而为遗传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其次,该实验可以用于评估生长发育异常,通过观察染色质纤维的分布和变化,可以了解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从而为治疗提供指导。
此外,染色质扩散实验还可以作为肿瘤研究的辅助手段,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染色质纤维状态,可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从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染色质扩散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然而,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复杂、结果判读主观性强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染色质扩散实验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性染色质观察
图7.3 玉米的减数分裂. 玉米的雄蕊花位于该植 物顶端子穗子上,在小孢 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 裂发生在该花的花药上。 当植株还很幼嫩时,在 穗子还不明显时,减数 分裂就发生了。一个完 整的玉米减数分裂玻片 应该包括11个阶段。 玉米的减数分裂: (a) 细线期 (b) 粗线期 (c) 双线期 (d) 终变期 (e) 中期Ι (f) 后期Ι (g ) 末期Ι (h) 前期Π (i) 中期Π (j) 后期Π (k) 末期Π (l) 小孢子
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大孢子, 小孢子的发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四、操作步骤: 五、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识别玉米小孢子发生时减数分裂的基本特征。 2. 取花蕾的花药,制作成醋洋红玻片,用来证明小孢 子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指出制做过程。
3. 指出一个典型的被子植物,其生命周期中的世代交替。
二、实验原理:
图7.1一朵典型的花, 减数分裂发生在花药和胚珠中
图 7.2 小孢子 发生过程, 一个花粉母 细胞经过 2 次 有丝分裂形 成 4 个小孢子。 每个小孢子 成熟为一个 有功能的花 粉粒。每个 花粉粒包含 一个雄性配 子。
二、实验原理:
孢子囊也称为胚珠,也发生减数分裂。孢子囊位于子 房内。经过受精过程,开始成熟,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而 胚珠成熟为种子,每一粒种子都包括一个幼体植株,是由 一个合子发育而来的。胚珠的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大孢 子经有丝分裂形成雌性配子。其中一个核是卵细胞核。70 %的被子植物,胚珠的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大孢子,其中三 个不再分裂。保持功能的大孢子经有丝分裂形成 2 个核。 这 2 个核再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四个核。再经过第三次有丝 分裂,最终开成八个核。这些在雌性配子里最后被分割开 形成细胞的配子里。雌性配子位于胚珠,其中一个分离的 核在受精过程中起卵细胞的作用。有 2 个分离的核将受为 极细胞,这2个极细胞将成为胚乳细胞,图7.3显示减数分 裂的细节,有花植物雌性配子的形成过程。
2012-9-19 X染色质
#
•
• ①
② ③
④
1、材料:3H或2H铅笔、软橡皮、直尺、实验报告纸、彩 笔。 2、方法: 首先认真观察标本,弄清它的基本形态和重点观察部位 的毗邻关系。 图的大小、位置、布局要恰当,注意各部分结构的比例 关系。 生物绘图的线条要粗细均匀而连续,在一条线上不能有 重叠。表示结构和明暗立体感不能用铅笔涂,而要用铅 笔打出小圆点,用点的疏密程度表示。必要时可用彩色 呈现标本的颜色。 图的下方写上图的名称和放大倍数。图的标注应从各部 分做出水平引线,在引线末端写出各部分名称。引线上 下对齐。 #
#
实验材料
• 器械 – 消毒牙签(取材); – 天平和量筒(配液); – 染色缸和试剂瓶(染色和固定); – 盖玻片和载玻片(制片); – 显微镜(观察标本)
• •
试剂:硫瑾、HCl、甲醇、冰醋酸、醋酸钠、蒸馏水
#
实验步骤
1. 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X染色质标本制备 2. 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X染色质标本观察
#
2. X染色质发现过程及其基本形态
1949年Barr等在雌猫 的神经细胞中发现一 种浓缩小体,而雄猫 无。而且在其他物种 的雌性个体组织细胞 核中都有。因此X染 色质又称Barr小体。
#
3. X染色质的本质
•异固缩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
•胚胎发育第16天,出现失活;卵子与精子受精后, 其中失活的X染色质变为常染色质恢复活性。
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示X染色质)
#
1. 刮取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时不宜用力过大 2. 滴片时尽量使其均匀,最好能使细胞成单层分 散平铺。 3. 掌握好HCl水解和染色时间 4. 避开含有大量细菌的区域;避免与核内其他核 质凝集物等混淆。凡位于核中间的浓染小体都 不在计数之内 5. 计数细胞时,细胞核必须完整无缺,无皱褶, 染色均匀。
07_人类性染色质(Barr氏小体和Y小体)标本制备与观察(6张1页)[1]
07_人类性染色质(Barr氏小体和Y小体)标本制备与观察(6张1页)[1]实验八人类性染色质(Barr 氏小体和Y 小体)标本制备与观察(教材P47-49实验11,有改动,并增Y 小体检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哺乳动物性染色质检测方法;2.掌握X 染色质失活机制及其意义。
二、实验原理原理:1.剂量补偿观点的提出:Muller (1932):剂量补偿(Dosagecompensation )观点——可能存在着一种维持雌、雄两性生物基因表达一致的遗传机制。
2. X 小体的发现(1949,M.L.Barr 等):雌猫神经细胞核膜边缘深染的小体见于人类女性口腔上皮细胞(大小1~1.5μm )Barr 小体为Δ形/Ο形,数目=X 染色体数目-1间期失活的异固缩状态的X 染色体⑴正常雌性个体,两条X 染色体中有一条是失活的;⑵失活是随机的⑶失活出现在胚胎早期,且总是这条X 染色体失活。
(4)杂合雌体在伴性基因作用上为嵌合体3. Lyon 假说是否所有组织、全部细胞、任何时间都存在这种X 小体;失活的X 小体是如何复制……5. 应用遗传临床法医诊断4. 疑问:不同性染色体组成的人的X 小体另外: Y 小体(Pearson,1970)男性细胞核内近中央,直径0.25-0.3μm Ο形为Y 染色体长臂远端异染色质示意图应用遗传性别鉴定Y 染色体异常检查三、实验步骤人体毛囊细胞性染色质的标本制备X 小体和Y 小体分析各用女、男材料(至少各两根)①取材(女、男)拔取带毛囊头发→45%醋酸解析5min →吸掉余酸→印染转移(教材p48)或以镊子轻轻刮涂毛囊于载玻片A 、用于X 小体的材料(女,男的做对照)染色-观察:改良品红,2-3min →盖片→压片→LM 镜检。
1.毛球,2.内层毛囊,3.外层毛②X 、Y 小体实验平行做B 、用于Y 小体的材料(男,女的做对照)固定:乙醇-乙醚1:1,20-30min (可达12h )→95%乙醇30min →晾干。
性染色质观察
五、操作步骤:
(一)多倍体植物诱导
1. 把玉米2n=20(或大麦2n=18、水稻2n=24)种子浸在 0.1%秋水仙素溶液24小时。 2. 用自来水冲洗2—3次。 3. 将萌发种子移到盛有0.025%秋水仙素溶液润湿了吸水 纸的培养皿里。 4. 置入20℃培养箱,培养发芽。 5. 48小时后取出幼苗。 6. 用自来水缓缓冲洗幼苗。 7. 把处理后的幼苗栽种在大田或盆钵内。 8. 同期播种未经处理的玉米种子作为对照。 9. 田间给以良好管理。
六、结果分析:
(5)你能区别染色体形态学特征吗? (6)举个例子,你发现一些染色体是2个染色单体组成的 吗? (7) 你能描出任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吗?
(8) 你能数出每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数目吗?你发现多 倍体细胞了吗? (9) 哪一时期是最普遍的? (10) 哪些时期是基本看不到的?为什么?
(11)描绘你所观察到的洋葱或大蒜根尖染色体图像, 指 出是哪一个时期。 (12)将多倍体植物的镜检观察结果列成一表,并分析 记载结果。
洋葱多倍体根的观察
洋葱多倍体根的观察
洋葱多倍体根的观察
本装片 可以清 晰的看 到染色 体,但 是气泡 较多
洋 葱 多 倍 体 根 的 观 察
六、结果分析:
(1)你能通过图5.2(下图)指出有丝分裂的4个时期:前 期、中期、后期、末期吗?
(2)你通过显微镜所观察的大 部分细胞处于哪一个时期? (3)那些未受损的细胞核内可 能会发现有很清晰的液泡状物 体。这些液泡状物体是什么? (4) 与未作诱变处理的根尖细 胞相比,你是否发现有更多的 细胞处于分裂期?如果是,解 释其原因.
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目的】1、掌握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Giemsa染色法,了解各操作步骤的原理。
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染色体的数目及特点。
3、认识不同生物染色体的特征,学会做染色体组型图。
【实验材料与用品】1.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离心管、离心机、小烧杯、冰箱、酒精灯、小烧杯等2.材料:小鼠3. 试剂:蒸馏水、0.9%NaCl溶液、0.3%KCl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秋水仙素【实验原理】一、制作染色体标本的先决条件①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选择活跃的组织,如胸腺、骨髓、睾丸、小肠;或施加药物使细胞分裂(PHA)②设法得到大量的分裂中期细胞:利用秋水仙素二、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重要的遗传特性之一。
制备染色体标本是细胞学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优良的染色体制片是进行染色体显带、组型分析、原位杂交等的先决条件。
染色体的制备在原则上可以从所有发生有丝分裂的组织和细胞悬浮液中得到。
最常用的途径是从骨髓细胞、血淋巴细胞、、和组织培养的细胞中制备染色体。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从小鼠的睾丸细胞中获取。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在细胞增殖周期中是不断的运动变化的,一般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最典型、最易辨认和区分。
因此,制备染色体标本获取的是中期细胞。
染色体特征:数目、长度(绝对长度、相对长度)、着丝粒位置(M/SM/ST/T)、随体与次缢痕的数目大小和位置、带型分析描述染色体的四个参数:①相对长度=(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单倍常染色体之和+X染色体)*100,相对长度可以用来表示每条染色体的长度。
②臂指数=(长臂的长度)/(短臂的长度),臂指数可以用来确定臂的长度。
③着丝粒指数=(断臂长度)/(染色体全长)*100,着丝粒指数可以决定着丝粒的相对位置。
④染色体臂数(NF),根据着丝粒的位置来确定。
三、操作原理小型动物的染色体制片最好最有效的材料就是骨髓组织(由于分裂活动旺盛,睾丸也可)利用睾丸细胞的制片技术虽然需要离心以及细致的操作,但基本程序并不复杂。
高一生物必修二实验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二实验知识点实验一:细胞的观察在实验室中观察细胞是生物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对细胞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
本实验主要包括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膜的渗透性、细胞分裂等内容。
1. 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
观察细胞时,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来放大细胞,并通过以下步骤来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1)制备玻片:将待观察的细胞取出,用生理盐水将其洗净,然后用载玻片将细胞均匀涂抹在玻片上。
(2)固定细胞:将涂有细胞的玻片迅速浸入甲醇中,使细胞固定。
(3)染色:可以使用伊红染色剂等来染色细胞,使其更容易观察。
(4)观察:将染色的玻片放入显微镜下,通过调节镜头等参数,观察细胞的外形、大小、结构等特征。
2. 细胞膜的渗透性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结构,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实验来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1)制备洋葱鳞片:将洋葱切成薄片,并用镊子取出其中的鳞片。
(2)制备盐水:准备一定浓度的盐水,比如5%的盐水。
(3)观察鳞片:将洋葱鳞片放入盐水中,观察鳞片在盐水中的变化。
若鳞片发生脱水现象,则说明盐水渗透到细胞内部;反之,若鳞片发生胀大现象,则说明细胞内部水分渗透到盐水中。
通过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可以了解其对不同溶液的渗透性能力,进而了解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繁殖的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机制。
(1)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调节至适当的倍数,确保细胞分裂的细节能够被清晰观察。
(2)观察有丝分裂: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标本,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的排列、分裂纺锤体的形成以及细胞质分裂的过程。
(3)观察无丝分裂:对于植物细胞和一些原生动物细胞来说,它们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通过观察无丝分裂的细胞标本,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变化、细胞膜的凹陷以及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X染色质标本制备与观察
(1)掌握X染色质标本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2)掌握X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一个个体不论其细胞中有几条X染色体,均只有一 条具有转录活性,其余的X染色体均失活形成异固 缩的X染色质。正常女性间期细胞核中X染色质阳性 率一般约为10%一30%,有的可高达50%以上。其 出现率的高低与个体不同生理状态、染色方法、染 色技术以及X染色体在细胞核中的位置不同有关。 在男性间期细胞核中则平均低于1%。一般检查X染 色质确定性别时,观察200个细胞,X染色质出现5 %以上者为女性。现在,X染色质检查已广泛应用 于临床,作为性别测定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一种 辅助诊断方法。
[注意事项]
(1)取材前要漱口,以免口腔中的杂质影响观 察效果。 (2)HCl水解要充分,使X染色质易于显现。 (3)临床检查时要选择形态好的细胞观察,计 算100个细胞中X染色质出现的频率。
[作业]
绘制X染色质图
[思考题]
1.间期核内出现X染色质有何生理意义?
2.X染色质检测有何临床用途?
[实验用品]
(1)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牙签。
(2)试剂 :0.2%甲苯胺蓝染液 、5mol/L HCl溶液 、95%乙醇、pH 6.0 PBS (3)材料: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方法与步骤]
(1)取材制片:先让受检者用水漱口数次,然 后用牙签钝头部刮取口腔下唇内侧面,弃 去第一次刮到的细胞,在同一部位连刮几 次,将刮取物均匀涂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晾 干。 (2)固定:放入酒精水解:玻片标本置于5mol/L HCl中,室温水解 20 min。用新鲜蒸馏水冲三次,充分洗去残留 的HCl。 (4)染色:0.2%甲苯胺蓝染液染色10min。 (5)镜检:自来水漂洗,空气干燥后油镜下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四、操作步骤:
2. 口腔粘膜细胞观察:
要想制备一个适合的口腔粘膜涂片将会遇到两个问题。 如果你的装片不是绝对的干净,在染色的环节你将会失 去上皮细胞。所以,玻片必须用去垢剂洗,而且在流水 中冲洗,然后最终用 70% 的酒精冲洗,用火烤干他们。 第二个问题较难克服,就是上皮细胞能被口腔细菌所污 染。细菌特别麻烦,因为他们容易被硫槿溶液染色并且 和性染色质混淆。如果碰巧他们会遮盖在上皮细胞核上 面,因此,细胞提供者需要严格地用水龙头的水漱口, 以便去掉松动的上皮细胞和细菌。这样的漱口应该重复 两三次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二、实验原理:
相当多的证据已经证明性染色质是没有活性的X染色 体。正常的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没有性染色质(见 图2.1 上)。正常女性,拥有2个X染色体,每个细胞核有 一个染色质小体(图2.1下),但是一个雌性三倍体的X染 色体有两个性染色质体(图2.2)。几乎没有雌性的动物 的4个X染色体的每个核内有3个巴氏小体。 Barr小体数 = 细胞内X染色体数 – 1 Barr小体特征及位置:它是处于失活状态的X染色体, 一般位于细胞核膜内侧边缘的一个深染区(较细胞核 要小),形状多样。
三毛猫组图
jgyj 9
三毛猫
三毛猫
jgyj 10
三色公猫(上) 土耳其三色猫(左)
jgyj 11
三、实验材料:
带有油镜的显微镜 压舌板 二甲苯 1%水溶性硫槿染液 酒精(浓度:50%,70%,95%,100%) 5或6当量(N)盐酸(HCl)于滴瓶中 镊子 盖玻片 香柏油 载玻片
广口瓶或平皿
jgyj
12
四、操作步骤:
1. 毛发根部细胞的观察:
拔取一根带有毛根的头发,自基部截取20m左右置载玻 片上,小心剔下毛囊细胞 ( 注意千万不要触及毛发干 ), 拔 去毛发干,将细胞团块散开,加一滴改良酚红染液,覆以盖 片,在酒精灯上轻微加热后,静置 1―5 分钟,隔一片吸 水纸用手指轻度加压后镜检。
jgyj
jgyj 8
二、实验原理:
三色猫
三毛猫,又称三色猫,指黑色、橘色与白色参杂在身上的猫, 亦称为玳瑁色。
成因:因决定黑色和橘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白色基因在 体染色体上), 若是猫的基因在分化的时候随机去活性化, 可能 毛色细胞内黑色基因被去活性而表现出橘色, 反之则呈现黑色, 因此绝大部分三毛猫都是雌性。在少数的例子里, 因多出一个X 染色体(en:Klinefelter's syndrome)或嵌合体的情况会出现三色公猫。 在日本因为雄性三色猫的稀少的缘故,而被视为一种幸运的象征。
jgyj 15
四、操作步骤:
2. 口腔粘膜细胞观察:
方案2: 用清洁灭菌的载片或适当的刮片,从女性口腔两侧 颊部刮取上皮粘膜细胞,在原位刮取2-3次,分别涂抹在 干净载片上,每次可涂1-3片,涂抹范围约1-2张盖片大 小。待稍干后, 用95%乙醇浸泡每片玻片2分钟,然后 用70%乙醇泡2分钟,然后是50%乙醇2分钟,最后用蒸 馏水洗2分钟。从蒸馏水中拿出玻片后,滴几滴5或 6NHcl在细胞上静置5秒钟。这是准备染色的十分关键的 一步。酸水解细胞核中的RNA并因此消灭了富RNA小体, 这些小体也可被硫槿染液染色。过度的水解会破坏RNA 也会破坏富DNA的性染色质体,然而水解不足会留下象 jgyj 16 核仁那样完整的富 RNA小体。
jgyj 5
图2.1
图2.2
jgyj
6
二、实验原理:
jgyj
7
二、实验原理:
由于两个 X 染色体中的一个失活 ( 小资料:三色猫 ) ,性 染色质小体可以在间期细胞核中见到。这些活包括特殊X 染色体的异质化。利用放射性标记技术, Morishima 等 (1962)发现了无活性的X染色体,像其他的异质染色体, 他们在细胞核中较其他染色体晚些复制。另外,这些晚复 制X特点是位于核的边缘,性染色质小体大多在这里被观 察到。总的来说,所有的细胞都包含着一个X染色体。带 有遗传上具有活性的染色质叫做常染色质,所有额外的X 染色体成为异染色质的性染色质体。 证明人的口腔粘膜鳞状上皮细胞存在性染色质的方法是 Ludwing 和 Klinger ( 1958 )发明的,本实验使用 1960 年经 Reynolds修改的方法。
jgyj 14
四、操作步骤:
2. 口腔粘膜细胞察:
方案1:
用清洁灭菌的载片或适当的刮片,从女性口腔两侧颊 部刮取上皮粘膜细胞,在原位刮取2-3次,分别涂抹在干 净载片上,每次可涂1-3片,涂抹范围约1-2张盖片大小。 待稍干后,滴加1-2滴改良酚红,在室温下染色1-5分钟, 勿使干燥,然后再加盖片复以吸水纸,用手指轻度加压 后进行镜检。 涂片后如不立即检查,应在稍干时立即放入 95% 酒精 中固定30分钟以上(也可达1-2天),取出干后编号,放 置冰箱内保存。
硫槿染液对核酸是特异性的,能将DNA染成深蓝黑色, 而将RNA染为紫色。然而当研究细胞中核仁及性染色质这 样小的物体时,,最好避免按照颜色的不同来区分他们。 适当的水解将会消除富 RNA 小体并防止与富 DNA 性染色 质小体的混淆。 接下来,把玻片放到蒸馏水中10—15秒钟以去掉Hcl。 然后用1%硫槿染液染色 10—15分钟,之后用蒸馏水洗 ,再 按照下面步骤脱水:50%乙醇 30秒,70%乙醇 30秒,95% 乙醇 30秒,纯乙醇 30秒。 现在,把玻片放到二甲苯中分色1分钟。拿出玻片后, 立即滴上一滴香柏油并且盖上洁净的盖玻片。在放盖玻片 时要小心不要留有气泡。 这样制备的粘膜细胞可以识别无色的细胞质和一个浅 兰色的核。用低倍镜对细胞进行观察;然后用油镜对性染 色质进行检测。 jgyj 17
说明人体细胞核中X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质体数目的关 系。
jgyj
3
二、实验原理:
巴尔和伯特伦(1949)注意到一个深着色小体,并且 不是和核仁就是跟核膜接近,绝大部分存在于雌猫的神 经细胞和中,这种小体几乎不会出现在雄猫类似的细胞 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性的二态现象出现在像有袋动物, 偶蹄目动物,翼手目,食肉动物和灵长目这些有代表性 的动物的大多数细胞中。然而,一些兔形动物,性别差 异只在很少一些组织中观察得到。 这个染色质体,是雌性细胞区别于雄性细胞的标志。 现在它通常叫做性染色质或叫做巴尔氏小体。除神经 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中的巴氏小体(直径为 1μm )具有 典型的平凸的外形,靠近于核膜内侧处。细胞化学上 看,性染色质的福尔根反应阳性并具有用甲基绿派若 jgyj 4 宁染色很深,表示有 DNA的存在。
实验二 性染色质观察
jgyj
1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四、操作步骤: 五、结果分析:
jgyj 2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观察与鉴别 X- 染色质的简易方法, 识别其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 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 简述用以说明性染色质而制备人体口腔粘膜鳞状上皮细 胞装片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