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串口发送,中断接收初试2
串口通信(SCI)
名词解释:IR: InfraRed(红外)LSB: Least Significant Bit (最低有效位)MSB: Most Significant Bit(最高有效位)特征:八个中断标志位:(1)、传送区为空(2)、传送完成(3)、接收区已满(4)、空闲接收输入(5)、接收器超出(6)、噪音错误(7)、架构错误(8)、奇偶校验错误(9)、接收唤醒(10)、发送冲突(11)、SCI寄存器:注意:SCIBDH、SCIBDL、SCICR1这3个寄存器只能在SCISR2的AMAP=0时才能进入!!!而SCIASR1、SCIACR1、SCIACR2这3个寄存器则只能在SCISR的AMAP=1时才能进入!!!1、SCI Baud Rate Registers (SCIBDH, SCIBDL)在AMAP=0的时候可写在AMAP=0的情况下,如果只有SCIBDH被写入,读取SCIBDH不会返回当前值,直到SCIBDL也被写入(在写入SCIBDH之后)注意:这两个寄存器只有在AMAP=0的情况下才能在memory map下可见IREN:0红外调制/解调不使能;1红外调制解调使能TNP[1:0]:此位控制是否使能narrow pluse(不知道是什么)SBR[12:0]:SCI 波特率设置位。
当IREN=0时,SCI baud rate = SCI bus clock / (16 x SBR[12:0])当IREN= 1时,SCI baud rate = SCI bus clock / (32 x SBR[12:1])注意:波特率发生器在reset之后被禁止且直至TE、RE位被置一。
而且,波特率发生器在(SBR[12:0]=0和IREN=0)||(SBR[12:0]=0和IREN=1)的情况下被禁止。
注意:只写入SCIBDH不写入SCIBDL是无效的,因为在未写入SCIBDL之前写入SCIBDH,会将SCIBDH的值放入一个短暂储存的空间。
sci串口通信原理
sci串口通信原理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串行通信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电子设备中的串行通信协议。
SCI通常指的是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的一种实现方式。
在SCI通信原理中,数据以串行的方式通过一根或多根信号线进行发送和接收。
基本的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bits per second, bps)、数据位数、停止位数和校验类型等。
1. 波特率: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是通信双方必须同步的一个重要参数。
2. 数据格式:1)数据位数(Data Bits):通常为5、6、7或8位。
2)停止位(Stop Bits):通常为1或2位,用于表示一个字符数据包的结束。
3)校验位(Parity Bit):奇偶校验,可选无校验、奇校验或偶校验,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3. 通信过程:1)发送端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按照设定的波特率和格式输出。
2)接收端则按照相同的参数设置解码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还原成并行数据。
4. 控制信号:1)RTS (Request to Send) 和CTS (Clear to Send) 用于硬件握手,确保双方都准备好进行通信。
2)DTR (Data Terminal Ready) 和DSR (Data Set Ready) 另一对硬件握手信号,用于设备之间表明就绪状态。
3)TXD (Transmit Data) 是发送数据的信号线,RXD (Receive Data) 是接收数据的信号线。
4)其他可能还包括中断请求线(如IRQ)等。
在嵌入式系统中,例如使用TMS320F28xx系列DSP芯片时,SCI模块负责处理这些串行通信任务,通过配置相应的寄存器来设定上述参数,然后利用中断机制实现在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实时响应与处理。
关于spi通信,发送接收共用一个中断
当不用FIFO时,只有一个中断,发送和接收共用一个,因为发送和接收是同时完成的:
例如主机上升沿发下降沿收,那么从机就必须上升沿收下降沿发,所以一串时钟过去之后,主机发送完了数据,从机也发送完了数据。
如果是无协议的收发,例如A发给B,B只负责收,那么A就不需要开启中断,因为都不需要去读数(对方都没真正发数据给你,收到的都是对方TXBUF保存的值)
如果是有协议的收发,例如主机A发0x01,代表叫B发一个频率的值过来,那么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 A------>--------0X01------>------B 这个0x01含义是双方商定的
同时 A------<--------垃圾1----<------B 这个垃圾1是B自动发的,A不用读
然后 A------>--------垃圾2------>------B 这个垃圾2是为了产生时钟让B发送数据过来的
同时 A------<--------频率--------<------B 这个频率是B借住A虚发过程发送过来的
所以说发送和接收是同时完成的,如果中断使能之后,进是一定会进的,因为无论发送完毕还是接收完毕都会引起中断,读还是不读就得看收到的数是不是有意义的。
SCI
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串行通信接口SCI 是一个双线的异步接口,即具有接受和发送两根信号线的异步接口,一般可以看着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SCI可以工作在查询和中断的方式实例:设计时使用MAX3232芯片将SCI 设计成串口RS232,那么X2812就可以和其他使用RS232接口的设备进行通信,当然也可设计成其他电平形式的串口,如RS485。
2812具有2个相同的SCI 模块,SCIA,SCIB 。
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接收器和发送器,发送器和接收器都具有一个16级深度的FIFO 队列。
它们都自己独立的使能位和中断位。
工作模式:一.SCI 模块的特点1. 有两个引脚,发送SCITXD 和接收SCIRXD ,分别对应FPIOF 模块的第4位和第5位。
在编程初始化时,需要将GPIOFMUX 寄存器的第4位和第5位置1,否则这两个引脚就是通用数字I/O 口。
2. 外部晶振通过PLL 模块倍频之后产生了CPU 的系统时钟SYSCLKOUT ,经低速时钟预定标器之后输出低速外设时钟LSPCLK 提供给SCI 模块,要保证SCI 正常运行,系统控制模块必须使能SCI 时钟,只有使能了,LSPCLK 才能供给SCI 。
也就是在系统初始化函数中需要将外设时钟控制寄存器PCLKCR 的SCIAENCLK 位置1.3. SCI 具有4种错误检测标志:极性错误,超时错误,帧错误,间断检测A A ABB B单工,A 只发,B 只接半双工,A,B 都可发,同一时刻只能接收或发送全双工,任何时刻,都可发4.具有双缓冲接收和发送功能,接收缓冲寄存器位SCIRXBUF,发送缓冲寄存器为SCITXBUF。
独立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使得SCI可以工作于半双工或全双工5.可以产生两个中断:SCIRXINT和SCITXINT,即接收中断和发送中断,SCI模块具有独立的发送中断使能位和接收中断使能位,发送和接收可以通过中断方式实现,也可以查询中断方式是实现6.在多处理器模式下,SCI模块具有两种唤醒方式:空闲线方式和地址位方式。
sci串口通信原理 -回复
sci串口通信原理-回复SCI(串行通信接口)是一种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SCI串口通信原理的问题,包括它的工作原理、常见的应用场景以及一些技术细节。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SCI串口通信的工作原理。
SCI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它通过使用单一的线路来传输数据。
这条线路被分为两个方向,一个用于传输数据(TX),一个用于接收数据(RX)。
通过在这两个方向上的电位变化,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SCI串口通信一般使用异步传输模式,即数据按照一个位一个位地传输,每个位之间使用起始位和停止位进行分隔。
在SCI串口通信中,每个数据位通常是8位或9位。
其中,8个数据位中的7个用于传输数据的真正内容,而最高位为校验位。
校验位有助于检测数据传输错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接收端,接收器会比对接收到的校验位和传输过程中计算得到的校验位,以检测并纠正任何可能的错误。
除了数据位外,SCI串口通信还使用两个控制信号: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
RTS信号由发送端控制,用于请求发送数据。
而CTS 信号由接收端控制,用于指示接收端是否准备好接收数据。
这两个控制信号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避免数据传输丢失或溢出的情况发生。
SCI串口通信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中。
例如,它常用于个人电脑与其他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数码相机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仪器仪表等。
由于SCI串口通信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场景下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SCI串口通信中,还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考虑。
首先是波特率的选择,波特率表示数据传输速度,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19200、38400等。
选择合适的波特率能够平衡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是数据格式的设置,包括数据位数、校验位和停止位。
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数据格式设置,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串口中断接收数据流程
串口中断接收数据流程串口(UART)中断接收数据是一个异步的过程,涉及一系列离散事件。
它允许微控制器在不连续地轮询串口状态的情况下接收串行数据。
1. 数据帧接收传输器将数据帧以串行比特流的形式发送到接收器。
数据帧由一个起始位、一个或多个数据位、一个奇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组成。
2. 起始位检测微控制器检测到串口线上电平从高转低,这表示起始位的开始。
3. 数据位接收微控制器在每个时钟周期采样串口线并读取数据位。
数据位数取决于串口配置,通常为 5、6、7 或 8 位。
4. 奇偶校验(可选)如果启用奇偶校验,微控制器会检查接收到的数据位的奇偶性和期望的奇偶性是否匹配。
5. 停止位检测接收器检测到串口线上电平从低转高,这表示停止位的开始。
6. 中断触发当接收到一个完整的帧时,微控制器会触发一个中断。
7. 中断服务程序(ISR)ISR负责读取接收到的数据帧并将其存储在缓冲区中。
ISR还可能会重置一些标志位,如数据溢出标志位,以确保正确接收后续数据帧。
影响因素串口中断接收数据流程的效率和可靠性受以下因素影响:波特率:波特率越低,接收数据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数据位数:数据位数越多,每个帧的传输时间就越长。
奇偶校验:奇偶校验增加了额外的开销,但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中断响应时间:中断响应时间应足够快,以免丢失数据。
优化策略为了优化串口中断接收数据流程,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使用合适的波特率和数据位数:选择最能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波特率和数据位数。
仅在需要时启用奇偶校验:奇偶校验提供了可靠性,但增加了开销。
优化ISR:确保ISR高效且快速,以避免丢失数据。
使用正确的中断优先级:赋予串口接收中断一个适当的优先级,以确保它在需要时得到正确处理。
中断方式下进行串口通讯的正确方法
中断方式下进行串口通讯的正确方法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进行串口通信时,常见的方式有中断方式和轮询方式。
中断方式下进行串口通讯的正确方法如下:1.硬件设置:首先,需要确保串口的硬件设置正确。
包括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设置要和外设一致。
另外,还需要设置中断控制寄存器,使其可以响应串口中断。
2.中断初始化:在程序开始时,需要进行中断初始化的操作。
具体的步骤包括开启串口中断、清除中断标志、设置中断优先级等。
这些步骤的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串口的芯片手册或者开发板的文档。
3.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是在串口中断发生时被调用的,用于处理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操作:-接收数据处理:通过读取串口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来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可以使用逐字节读取的方式或者一次读取多个字节的方式,具体取决于应用需求。
处理完接收到的数据后,可以进行一些解析、存储或者其他处理操作。
-发送数据处理:如果需要发送数据,可以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写入数据到串口发送缓冲区。
同样,可以一次发送一个字节或者一次发送多个字节,具体取决于应用需求。
在发送数据期间,可以再次触发发送中断以继续发送下一个字节。
4.中断优先级设置:如果系统中有多个中断,需要按照优先级来设置中断。
一般来说,串口中断应该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以确保及时响应和处理数据。
中断优先级的设置可以在中断初始化中设置。
5.接收和发送缓冲区管理:在进行中断方式的串口通讯时,需要使用接收和发送缓冲区来保存数据。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需要管理这些缓冲区的读写操作。
接收缓冲区需要进行读取操作,确保及时读取接收的数据;发送缓冲区需要进行写入操作,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到缓冲区中。
6.数据同步:在进行中断方式的串口通讯时,需要注意数据同步的问题。
特别是当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同时进行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同步操作。
比如,在接收到数据后,可以使用信号量或者标志位来通知应用程序进行接收数据处理,而不是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直接处理。
sci串行通信接口工作原理
sci串行通信接口工作原理
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在数字系统中进行串行数据传输。
SCI通常包括发送和接收端,通过串行方式传递数据,它在嵌入式系统和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SCI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工作原理:
1.帧结构:SCI通信以帧为单位,每一帧包含了一定数量的比特,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可选)、停止位等。
这种帧结构有助于接收端正确解析和识别数据。
2.波特率设置:波特率是SCI通信的速率,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在SCI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配置相同的波特率,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3.起始位和停止位:为了使接收端能够准确识别帧的起始和结束,通常在每帧的开始设置一个起始位,结束时设置一个或多个停止位。
4.数据传输:数据以二进制形式传输,由发送端按照事先定义好的帧结构进行发送。
接收端在正确配置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并解析这些帧,将二进制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
5.同步机制:为确保数据的同步传输,通常在帧的开始设置一个起始位,作为同步信号,帮助接收端正确解析后续的数据。
6.协议选择:在SCI通信中,数据的传输可以使用不同的协议,例如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异步通信不需要与时钟同步,而同步通信则需要与外部时钟同步。
总体而言,SCI串行通信接口通过在帧中使用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等结构,按照事先定义好的协议传输数据。
这种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适用于许多嵌入式系统和通信场景。
串口中断处理函数接收和发送
串口中断处理函数接收和发送
串口中断处理函数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通讯方式,它可以在不占用CPU 时间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在使用串口中断处理函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接收数据:在串口接收数据时,中断处理函数可以通过读取
数据寄存器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接收到的数据可以直接存储在缓冲区中,或者经过处理后再存储。
2. 发送数据:在串口发送数据时,中断处理函数可以通过写入
数据寄存器将数据发送出去。
发送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长度,避免出现数据丢失或接收端无法识别的情况。
3. 中断优先级:在使用多个中断时,需要设置不同的中断优先级,以确保高优先级的中断能够及时响应。
在串口通讯中,接收中断的优先级应该高于发送中断的优先级,以确保接收到的数据能够及时处理。
4. 缓冲区管理:在串口通讯中,需要使用缓冲区来存储接收和
发送的数据。
需要注意缓冲区的大小和数据的读写顺序,避免出现缓冲区溢出或数据丢失的情况。
总之,串口中断处理函数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通讯方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和发送。
- 1 -。
sci基本通讯过程
sci基本通讯过程
SCI(串行通信接口)是一种用于串行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和通信设备中。
下面是SCI的基本通讯过程:
初始化:首先,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初始化SCI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数、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帧起始位:发送方发送一个起始位,通常为低电平,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
数据传输:发送方依次发送数据位,从最高位到最低位。
每个数据位的传输时间根据所设置的波特率确定。
校验位:可选的校验位用于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常见的校验位包括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停止位:发送方发送一个或多个停止位,通常为高电平,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
确认和响应: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发送确认信号给发送方,表示数据接收成功。
发送方可以根据接收方的确认信号采取相应的控制动作。
重复以上步骤:发送方可以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帧,重复以上的通讯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SCI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是单向的,即发送方发送数据,接收方接收数据。
如果需要双向通信,需要使用两条SCI通信线路,一条用于发送,一条用于接收。
SCI通信协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可以加入流控制、错误检测和纠错等功能。
以上是SCI的基本通讯过程,具体的实现和应用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进行配置和开发。
SPI与SCI与I2C区别
1. 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技术是Motorola 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接口。
Motorola公司生产的绝大多数MCU(微控制器)都配有SPI硬件接口,如68系列MCU。
SPI总线是一种三线同步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所以,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CPU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2. SCI串行通信接口(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也是由Motorola公司推出的。
它是一种通用异步通信接口UART,与MCS-51的异步通信功能基本相同。
说白一点一个是同步串行、一个是异步串行再白一点——同步的需要多出一条时钟线、异步的只需要接收、发送两条线SCI模块用于串行通讯,如RS422、RS485、RS232;SPI模块用于扩展外设,如AD、DA、FRAM、DSP等。
SCI模块和SPI模块是两个外设的扩展模块!SCI是异步通信SPI是同步通信sci是异步串行通信接口,spi是同步,spi分主从机,通信速率上spi高于sciSPI总线由三条信号线组成:串行时钟(SCLK)、串行数据输出(SDO)、串行数据输入(SDI)。
SPI总线可以实现多个SPI设备互相连接。
sci是单片机的串口通信,spi是单片机的I2C通信一个是同步时钟,一个是异步时钟SCI是异步通信串口,只有两根线就可一完成通信。
SPI是同步通信串口,需要的线比SCI多。
SPI和I2C的区别I2C的数据输入输出用的是一根线,SPI则分为dataIN和dataOUT。
由于这个原因,采用I2C时CPU的端口占用少,SPI多一根。
但是由于I2C的数据线是双向的,所以隔离比较复杂,SPI则比较容易。
所以系统内部通信可用I2C,若要与外部通信则最好用SPI带隔离(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但是I2C和SPI都不适合长距离传输。
长距离时就要用485了。
区别:SPI:高速同步串行口。
串口轮询接收,中断接收原理详解
串口轮询接收,中断接收原理详解
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串行传输数据,
通常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或者连接嵌入式系统中的各种模块。
串口通信可以使用轮询和中断两种方式来接收数据。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串口通信的轮询接收方式。
在轮询接收中,CPU会周期性地查询串口接收缓冲区,以检查是否有新的数据
到达。
当串口接收到新的数据时,它会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CPU
会定期查询这个缓冲区,如果发现有新的数据,就会将数据从缓冲
区中读取出来进行处理。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现简单,适用于较为
简单的应用场景。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CPU需要不断地查询串
口接收缓冲区,这样会占用大量的CPU资源,不利于系统的实时性
和效率。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串口通信的中断接收原理。
在中断接收中,当串口接收到新的数据时,会触发一个中断信号,通知CPU有数据
到达。
CPU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立即暂停当前的任务,转而处
理串口接收中断的相关代码。
在中断处理程序中,CPU会读取串口
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种方式相比于轮询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CPU资源的占用,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中断接收相比于轮询接收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效率。
因为中断接收能够及时响应串口接收到数据的事件,而不需要不断
地占用CPU资源进行查询。
但是中断处理也需要一定的开销,因此
在选择串口接收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系统要求来进
行权衡和选择。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USART串口通信,中断方式,一分钟从菜鸟到大师(完整版)
USART串⼝通信,中断⽅式,⼀分钟从菜鸟到⼤师(完整版)嵌⼊式系统中应⽤最⼴泛的⼀种通讯设备,只要三根线(TX,RX,GND),合适低速长距离通讯。
发送和接收的控制流程如下:1.初始化串⼝包括使能串⼝时钟,使能发送和接收,定义引脚,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奇偶校验⽅式,停⽌位位数。
使能串⼝模块接收中断,此时不能使能发送中断。
使能全局串⼝中断并设置优先级。
定义⼀个接收超时定时器,设置好超时值,并使能超时中断,这此定时器是关闭状态。
2. 发送定义控制结构,typedef struct txCtrl{ u8 buf[TX_SIZE],//根据最长发送帧定义⼤⼩ u8 idx; u8 len;//实际数据长度}txCtrl_t;txCtrl_t txCtrl;2.1 数据准备将发发送的数据装到txCtrl.buf,txCtrl.len=数据长度,txCtrl.idx=0。
2.2 启动发送uartSend(){ //马上触发中断使能发送缓冲器空中断;}3. 接收接收数据时会遇到⼀个问题,就是接到数据字节数是多少?⼀个帧数据接接收到什么时候才算结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使⽤到定时器。
其原理是,接收到数据时,使能定时器,并设置超时时间为串⼝传输⼀个或⼏个字节的时间,注意,这个时间是随波特率变化的。
如果定时器超时了,意味差这个帧结束了。
⽐如9600的波特率,起始位1,停⽌位1位,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位0位,传输⼀个字节共10位的时间⼤约 10/9600=1ms.定义控制结构,typedef struct rxCtrl{ u8 buf[RX_SIZE],//根据最长接收帧定义⼤⼩ u8 len;//接收到的数据长度}rxCtrl_t;rxCtrl_t rxCtrl;4. 中断服务有两个中断服务要处理,⼀个是串⼝中断,⼀个是接收定时器超时中断。
串⼝中断void usartISR(void){ if( 发送结束中断标志==1 ) { 清除此标志关闭发送结束中断功能 } if( txCtrl.len>0 ) { //把数据装⼊串⼝数据寄存器 DR = txCtrl.buf[txCtrl.idx++]; txCtrl.len--; //最后⼀个字节 if( txCtrl.len == 0 ) { 关闭发送缓冲器空中断,使能发送注意⚠ ,启动发送是使能发送缓冲器空中断,在发送最后⼀字节时关闭并使能发送完成中断,这样效率最⾼。
串口接收中断实验报告
####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 掌握使用中断方式接收串口数据的方法。
3. 学习如何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4. 熟悉嵌入式开发环境下的程序调试技巧。
#### 二、实验环境1. 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2. 开发环境:STM32CubeIDE3. 串口通信线:USB转串口线4. 连接设备:PC(上位机)#### 三、实验原理串口通信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常见方式。
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通信常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实验采用中断方式接收串口数据,即在数据到来时,由硬件中断触发中断服务程序,从而实现数据的接收。
####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STM32F103C8T6开发板通过USB转串口线连接到PC,确保串口线正确连接至开发板的USART1接口。
2. 软件配置1. 打开STM32CubeIDE,创建一个新的STM32CubeMX项目。
2. 在STM32CubeMX中配置USART1,设置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无校验位。
3. 使能USART1的中断,包括接收中断(RXNE)和空闲中断(IDLE)。
4. 配置NVIC,设置USART1的中断优先级。
3. 程序编写1. 在STM32CubeIDE中添加C语言程序文件。
2. 编写初始化函数,配置USART1的GPIO引脚、USART1的寄存器以及NVIC中断。
3.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4. 编写主函数,用于启动串口通信。
4. 程序调试1. 在PC端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与STM32F103C8T6开发板配置保持一致。
2. 编译并下载程序到开发板。
3. 在PC端发送数据,观察开发板是否能够正确接收并处理数据。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PC端发送数据,开发板能够通过中断方式正确接收数据,并在串口调试助手中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单片机串口发送中断
单片机串口发送中断
从硬件角度来看,单片机串口发送中断通常是由串口控制器内
部的发送缓冲寄存器为空触发的。
当发送缓冲寄存器为空时,串口
控制器会产生一个中断请求,通知处理器发送操作已经完成。
处理
器在接收到这个中断请求后,会暂停当前任务,执行串口发送中断
服务程序,完成相关的发送完成操作,然后继续执行之前的任务。
从软件角度来看,处理器在接收到串口发送中断请求后,需要
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来处理发送完成事件。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常会进行一些清除中断标志、发送下一个数据、更新发送计数器
等操作,以确保串口发送的连续性和正确性。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需要合理设置串口发送中断的优先级,
确保及时响应发送完成事件,同时不影响其他重要的任务。
另外,
还需要注意处理器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的执行时间,避免影响实时性
要求较高的系统。
总的来说,单片机串口发送中断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发送完成事
件的机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并发性。
在使用时,需要充分
理解其工作原理,合理设置中断优先级,编写高效的中断服务程序,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SCI和SPI串行通信专业知识讲座
➢ 单工:1根数据线
➢ 全双工:2根数据线 (常用)
➢ 半双工:1根数据线
5. RS-232C串行通信原则
采用负逻辑:逻辑“1”:-15V~-3V ;逻辑“0”:+3V~+15V 传播距离≤30m,通信速率≤20Kbps 接口:9芯;常用3线:地(GND)、发送数据(TXD)、接受数据(RXD)
地址 寄存器名称与缩写
SPIS0PI工S作PI1模式 $030种D8: 主$机00模F0式控制寄存器1(SPICR1) $00D9 从$机00模F1式控制寄存器2(SPICR2) $00DA双$工00模F2式波特率寄存器(SPIBR)
$00DB $00F3 状态寄存器(SPISR)
访问 权限
基本功能
SCI旳寄存器设置 (1)SCI波特率寄存器---SCIxBDH、SCIxBDL
(共16位,13位有效)
高8位SCIBDH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
\
\ SBR12 SBR11 SBR10 SBR9 SBR8
低8位SCIBDL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4) SCI数据寄存器---SCIxDRH、SCIxDRL
高位SCIDRH Bit7
BitBit1
Bit0
R8
T8
\
\
\
\
\
\
低位SCIDRL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R7/T7 R6/T6 R5/T5 R4/T4 R3/T3 R2/T2 R1/T1 R0/T0
标准sci中断函数
标准SCI中断函数一、简介在科学研究中,中断函数(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简称ISR)是一种常用的编程手段。
当发生硬件中断时,中断函数能够及时响应并处理中断请求,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全面讨论标准SCI中断函数的概念、功能、优势以及使用方法。
二、SCI中断函数的概念SCI,全称为”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
SCI中断函数是针对SCI接口设计的特定中断函数,用于处理SCI接口相关的中断请求。
三、SCI中断函数的功能SCI中断函数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接收数据:SCI中断函数可以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指定的缓冲区中。
这样,主程序可以随时使用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2.发送数据:SCI中断函数可以将主程序准备好的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
通过中断方式发送数据,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和实时性。
3.错误处理:SCI中断函数能够检测并处理SCI通信中的错误。
在发生错误时,中断函数可以采取相应的纠错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四、SCI中断函数的优势与轮询方式相比,SCI中断函数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实时性:SCI中断函数能够即时响应中断请求,并立即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
这样可以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操作,提高系统的实时性。
2.节省资源:SCI中断函数只有在中断请求发生时才会被调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没有中断请求时,中断函数处于休眠状态,几乎不消耗系统的计算能力。
3.简化编程:SCI中断函数将中断处理与主程序分离,使得编程更加简洁、清晰。
开发人员只需关注主程序的逻辑,而不必过多考虑中断请求的处理。
五、SCI中断函数的使用方法要使用SCI中断函数,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和调用:1.初始化SCI接口:在主程序中对SCI接口进行初始化,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数等相关参数的配置。
2.配置中断向量表:将SCI中断函数的入口地址添加到中断向量表中,以便系统在发生中断请求时能够找到并调用相应的中断函数。
DSP28335RS485SCI串口通讯出错无法进入中断
DSP28335RS485SCI串⼝通讯出错⽆法进⼊中断项⽬上通过RS485 SCI串⼝在DSP 28335和PLC之间通讯, PLC发送指令给DSP,触发DSP的SCI接收中断,进⽽在接收中断⾥执⾏SCI发送函数,返回给PLC对应数据,未使⽤FIFO。
之前程序⼀直正常运⾏,最近在调试的过程中遇到了奇怪的现象,SCI中断会在成功进⼊中断⼀次或者若⼲次后(⼏⼗、⼏百、⼏千不等)再也进不去中断,⽽同时程序并没有跑飞,CAN的收发中断和定时器Timer0中断都在正常运⾏,主循环也在正常运⾏。
查看SCI寄存器发现,在PLC发送数据的末尾,会莫名多出来⼀字节数据 “0x00”。
当“0x00”出现之后,就再也⽆法进⼊SCI接收中断了,同时可以观察到SCI寄存器SCIRXST的第3位(OE)溢出错误标志,第4位(FE)帧错误标志和第7位(RX ERROR,数值为第2、3、4位寄存器或运算结果)SCI接收器错误标志为1。
正常情况下三个寄存器都应该为0。
据此判断是SCI出现接收错误,导致进不去SCI接收中断。
查阅了⼀些资料,发现要想解决发⽣错误导致错误标志位置位的问题,需要执⾏⼀次完整的SW RESET((SCICTL1)的第5位)。
RX ERROR SCI receiver error flag. The RX ERROR flag indicates that oneof the error flags in the receiver status register is set.RX ERROR is a logical OR of the break detect, framing error,overrun, and parity error enable flags (bits 5−2: BRKDT, FE,OE, and PE). A 1 on this bit will cause an interrupt if theRX ERR INT ENA bit (SCICTL1.6) is set.This bit can be used forfast error-condition checking during the interrupt serviceroutine. This error flag cannot be cleared directly; it is clearedby an active SW RESET or by a system reset.1 Error flag(s) set0 No error flags setFE SCI framing-error flag. The SCI sets this bit when an expectedstop bit is not found. Only the first stop bit is checked. Themissing stop bit indicates that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start bithas been lost and that the character is incorrectly framed. TheFE bit is reset by a clearing of the SW RESET bit or by a systemreset.1 Framing error detected0 No framing error detectedOE SCI overrun-error flag. The SCI sets this bit when a characteris transferred into registers SCIRXEMU and SCIRXBUF beforethe previous character is fully read by the CPU or DMAC. Theprevious character is overwritten and lost. The OE flag bit isreset by an active SW RESET or by a system reset.1 Overrun error detected0 No overrun error detected那么解决⽅案就是:1.使能SCI接收错误中断2.当发⽣SCI接收错误时,进⼊SCI接收中断,判断标志位 RX ERROR 是否置1(如果是SCI接收错误导致进⼊中断, RX ERROR⾃然为1)3.当 RX ERROR 置1,执⾏⼀次完整的SW RESET,退出中断通过这简单3步,程序就可以继续进⼊SCI接收中断了,SCI通讯恢复正常。
28333_TMS320F28335_SCI串口发送接收
28333_TMS320F28335_SCI串口发送接收/************************************************************** *************SCI发送,接收初始化程序*************************************************************** *************/ #include "../include\DSP2833x_Device.h"#include "../Task\T ask_Global_h.h"/************************************************************** *************//****************************************************************** ***********SCI_B 中断函数*************************************************************** **************/ interrupt void SciB_Txd_ISR2000(void) //中断函数{Uint16 ax;Sys.Cpld.CpldOutputReg3 |= 0x0100; // 接收状态Cpld_Reg3 = Sys.Cpld.CpldOutputReg3;ScibRegs.SCIFFTX.bit.TXFFIENA = 0;ScibRegs.SCIFFTX.bit.TXFFINTCLR = 1;PieCtrlRegs.PIEACK.bit.ACK9 = 1;ax = (ScibRegs.SCIRXST.all & 0x009c);if(ax != 0) // 接收器错误{SCI_Init2000((void *)&ScibRegs, 67.5, 19200);}}interrupt void SciB_Txd_ISR3000(void) //中断函数{Uint16 ax;Sys.Cpld.CpldOutputReg3 |= 0x0100; // 接收状态Cpld_Reg3 = Sys.Cpld.CpldOutputReg3;ScibRegs.SCIFFTX.bit.TXFFIENA = 0;ScibRegs.SCIFFTX.bit.TXFFINTCLR = 1;PieCtrlRegs.PIEACK.bit.ACK9 = 1;ax = (ScibRegs.SCIRXST.all & 0x009c);if(ax != 0) // 接收器错误{SCI_Init((void *)&ScibRegs, 67.5, 19200);}}/************************************************************** ************** 串口初始化,输入参数:SCI端口,时钟频率,波特率*************************************************************** *************/ void SCI_Init2000(struct SCI_REGS *SCI, float LSPCLK, float Baud){Uint16 ax;/* loopback 8 bit data */SCI->SCICCR.all = 0x0f;SCI->SCICTL1.all = 0x03;SCI->SCICTL2.all = 0x00;ax = (Uint16)((LSPCLK * 1000000) / (8 * Baud) - 1);SCI->SCIHBAUD = (ax >> 8) & 0x00ff;SCI->SCILBAUD = ax & 0x00ff;SCI->SCIFFTX.all = 0x4000;SCI->SCIFFTX.all|= 0x2000;SCI->SCIFFTX.all|= 0x8000;SCI->SCIFFRX.all = 0x4040;SCI->SCIFFCT.all = 0x0003; // 4周期延迟SCI->SCIPRI.bit.FREE = 1;// 重新使能SCISCI->SCICTL1.all = 0x23;}/************************************************************** **************接收通信数据Number 是发送的数据个数数据指针为发送数据保存的地址*************************************************************** *************/void UartTxdbit8_RS485(struct SCI_REGS *SCI, Uint16 *Sbuf, Uint16 Number){Uint16 Temp = 0;while(Temp < Number){if(SCI->SCIFFTX.bit.TXFFST == 0x10){OSTimeDly(3); // 发送数据满FIFO,延时3 ms}else{do{SCI->SCITXBUF = Sbuf[Temp++];}while((T emp < Number)&&(SCI->SCIFFTX.bit.TXFFST < 0x10));}}SCI->SCIFFTX.bit.TXFFIENA = 1; // 开中断while((SCI->SCICTL2.bit.TXEMPTY == 0) // 数据没有发送完||(SCI->SCICTL2.bit.TXRDY == 0) // 缓冲器满||(SCI->SCIFFTX.bit.TXFFST != 0)) // FIFO 不是空的{OSTimeDly(1); // 没发送完,延时1 ms}}/************************************************************** **************接收通信数据返回的是收到的数据个数,0 代表没有返回值指针为返回数据保存的地址*************************************************************** *************/ Uint16 UartRxd2000(struct SCI_REGS *SCI, Uint16 *Sbuf, FP32 Baud){Uint16 i, Temp;Temp = (SCI->SCIRXST.all & 0x009c);if(Temp != 0) // 接收器错误{SCI_Init2000(SCI, 67.5, Baud);return 0;}Temp = ((SCI->SCIFFRX.all >> 8) & 0x001f);if(Temp != 0){for(i = 0; i < Temp; i++){Sbuf[i] = (SCI->SCIRXBUF.all & 0x00ff);}return Temp;}else{return 0;}}/************************************************************** ************** 串口初始化,输入参数:SCI端口,时钟频率,波特率*************************************************************** *************/ void SCI_Init(struct SCI_REGS *SCI, float LSPCLK, float Baud){Uint16 ax;/* loopback 8 bit data */SCI->SCICCR.all = 0x07;SCI->SCICTL1.all = 0x03;SCI->SCICTL2.all = 0x00;ax = (Uint16)((LSPCLK * 1000000) / (8 * Baud) - 1);SCI->SCIHBAUD = (ax >> 8) & 0x00ff;SCI->SCILBAUD = ax & 0x00ff;SCI->SCIFFTX.all = 0x4000;SCI->SCIFFTX.all|= 0x2000;SCI->SCIFFTX.all|= 0x8000;SCI->SCIFFRX.all = 0x4040;SCI->SCIFFRX.bit.RXFIFORESET = 1;SCI->SCIFFCT.all = 0x0001; // 4周期延迟// 重新使能SCISCI->SCICTL1.all = 0x23;}/************************************************************** **************接收通信数据返回的是收到的数据个数,0 代表没有返回值指针为返回数据保存的地址*************************************************************** *************/ Uint16 UartRxd(struct SCI_REGS *SCI, Uint16 *Sbuf, FP32 Baud){Uint16 i, Temp;Temp = (SCI->SCIRXST.all & 0x009c);if(Temp != 0) // 接收器错误{SCI_Init(SCI, 67.5, Baud);return 0;}Temp = ((SCI->SCIFFRX.all >> 8) & 0x001f);if(Temp != 0){for(i = 0; i < Temp; i++){Sbuf[i] = (SCI->SCIRXBUF.all & 0x00ff);}return Temp;}else{return 0;}}**************接收通信数据Number 是发送的数据个数数据指针为发送数据保存的地址*************************************************************** *************/ void UartTxdbit8(struct SCI_REGS *SCI, Uint16 *Sbuf, Uint16 Number){Uint16 Temp = 0;while(Temp < Number){if(SCI->SCIFFTX.bit.TXFFST == 0x10){OSTimeDly(3); // 发送数据满FIFO,延时3 ms}else{do{SCI->SCITXBUF = Sbuf[Temp++];}while((T emp < Number)&&(SCI->SCIFFTX.bit.TXFFST < 0x10));}}while((SCI->SCICTL2.bit.TXEMPTY == 0) // 数据没有发送完||(SCI->SCICTL2.bit.TXRDY == 0) // 缓冲器满||(SCI->SCIFFTX.bit.TXFFST != 0)) // FIFO 不是空的{OSTimeDly(1); // 没发送完,延时1 ms}}**************接收通信数据Number 是发送的数据个数数据指针为发送数据保存的地址*************************************************************** *************/ void UartTxdbit16(struct SCI_REGS *SCI, Uint16 *Sbuf, Uint16 Number){Uint16 Temp = 0;while(Temp < Number){if(SCI->SCIFFTX.bit.TXFFST >= 0x0f){OSTimeDly(5); // 发送数据满FIFO,延时10 ms}else{do{SCI->SCITXBUF = Sbuf[Temp] & 0x00ff;SCI->SCITXBUF = (Sbuf[Temp++] >> 8) && 0xff;}while((T emp < Number)&&(SCI->SCIFFTX.bit.TXFFST < 0x0f));}}while((SCI->SCICTL2.bit.TXEMPTY == 0) // 数据没有发送完||(SCI->SCICTL2.bit.TXRDY == 0) // 缓冲器满||(SCI->SCIFFTX.bit.TXFFST != 0)) // FIFO 不是空的{OSTimeDly(1); // 没发送完,延时1 ms}}//===================================== ====================================== // No more.//===================================== ======================================。
串口中断触发条件
串口中断触发条件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而串口中断则是通过硬件中断机制实现的,它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触发中断,从而及时响应处理器的请求。
本文将探讨串口中断的触发条件,并详细介绍如何避免触发条件的误判。
一、串口中断的触发条件1. 数据接收中断触发条件当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数据时,串口控制器会产生一个数据接收中断请求。
此时,中断控制器会向处理器发送一个中断信号,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立即响应中断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2. 数据发送中断触发条件当串口发送缓冲区为空时,串口控制器会产生一个数据发送中断请求。
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立即响应中断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3. 帧错误中断触发条件当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帧中存在校验错误时,串口控制器会产生一个帧错误中断请求。
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立即响应中断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4. 奇偶校验错误中断触发条件当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帧中奇偶校验出错时,串口控制器会产生一个奇偶校验错误中断请求。
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立即响应中断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5. 传输完成中断触发条件当串口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成后,串口控制器会产生一个传输完成中断请求。
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立即响应中断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二、避免误判的方法1. 合理设置中断触发条件在设计串口中断的应用程序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合理设置中断触发条件。
例如,如果只需要在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后触发中断,可以通过检测接收缓冲区中的帧结束标志位来判断是否触发中断。
2. 优化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是在中断触发后执行的,因此需要尽量减少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时间。
可以通过合理的代码优化、减少不必要的中断处理等方式来提高中断服务程序的效率。
3. 合理设置中断优先级当多个中断同时触发时,中断控制器会根据中断优先级来确定处理顺序。
因此,在设计中断系统时,要根据不同中断的重要程度合理设置中断优先级,以确保关键任务的及时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