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复习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
2、名词用作状语 项伯乃夜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连夜 日夜望将军至 每日、 日夜望将军至 每日、每夜 吾得兄 像对待兄长一样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 头发上指 向上 常以身翼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道芷阳间 道芷阳间行 抄小路 间至军中 抄小路 3、动词用如名词 动词用如名词 此亡秦之续 此亡秦之续耳 后继者
3、使动用法
臣活之 使…活 活 使…跟从 跟从 公旦日从 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拔剑撞而破 拔剑撞而破之 4、意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5、形容词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 此其志不在小 君安与项伯有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沛公今事有急 沛公今事有急 6、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急事 与---交好、友善 ---交好、 交好
课内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 通假字 • 古今异义 • 一词多义 • 词类活用 • 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1、成五采 成 采 (采通彩,彩色) 采通彩,彩色 采通彩 距通拒, 2、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的 意思;内通纳,接纳) 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通邀,邀请) 3、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 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4、不敢倍德 (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5、不可不蚤来 (蚤通早) 不可不蚤 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 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隙,隔阂、 怨) 坐通座,座位) 因击沛公子坐 7、因击沛公子坐 (坐通座,座位)
使…进入 进入 ---破 使---破 以…为王 为王 小处, 小处,小的地方 老交情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为( 我 击破沛公军 省宾语 ) 2。急击( 之 勿失时机 省宾语 急击( )勿失( ( ) 3。欲呼张良与( 之)俱去 省宾语 欲呼张良与( 则与( 4。则与( )斗卮酒 省宾语 之 5。则与(之 ) 一生彘肩 则与( 省宾语 竖子不足与( 6 。竖子不足与( 之)谋 省宾语 7。沛公奉卮酒为( 之)寿 省宾语 沛公奉卮酒为( 加彘肩( 8。加彘肩( 于其 )上 省介宾短语
学考复习之鸿门宴
鸿门宴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一、重点字词解释1.飨土卒( )2.夜驰之沛公军( )3.亡去不义( )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5.与臣游( )6.他盗之出入( )7.若入前为寿( )()8.窃为大王不取也( ) 9.相去四十里( )10.督过之( ) 11.戮力而攻秦()12.置车骑()13.数目项王()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通“”,通“”,2.张良出,要项伯通“”,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通“”,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8.令将军与臣有卻通“”,9.秋豪不敢有所近通“”,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通“”,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通“”,12.沛公不胜桮杓通“”,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通“”,14.拔剑切而啗之通“”,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素善.留侯张良()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6.项伯杀人,臣活.之()7.吾得兄.事之()8. 若入前.为寿()9.范增数目.项王()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1.常以身翼.蔽沛公()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3.头发上.指()14. 拔剑撞而破.之()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6.此亡秦之续.耳()17. 籍.吏民,封府库()18.沛公今事有急.()19. 此其志不在小.()四、圈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4.而听细说古义:5.沛公居山东时古义: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五、解释下列黑体字的含义1.为(1)使子婴为()相(2)窃为()大王不取也(3)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4)若属皆且为()所虏(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6)何辞为()(7)约为()婚姻(8)军中无以为()乐2.因(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2)因()击沛公于坐(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且(1)臣死且()不避(2)若属皆且()为所虏4.而(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4)项王按剑而()跽曰(5)劳苦而()功高如此(6)拔剑切而()啗之5.举(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戍卒叫,函谷举()(4)杀人如不能举()6.谢(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曰(2)哙拜谢(),起,立而饮之(3)乃令张良留谢()7.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2)其意()常在沛公8.如(1)不如()因善遇之(2)沛公起如()厕(3)劳苦而功劳如()此9.故(1)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2)故()遣将守关者(3)君安与项伯有故()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天子气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复习
如恐不胜 shēng 道芷 zhǐ 阳
i 何辞为 wé
阅读第一二两段完成相关问题
• 1.以句号为理解单位,自我 解析文言知识; • 2.完成相关句子解析; • 2.解释相关一词多义。
• 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
• ③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 ●思辨议论型—— (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 条清理析,深刻有力!) 谈意气 • 在棋盘上拼杀,楚河汉界分明,我会自然地想 起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鸿门宴上的仁慈,乌 江岸边的自刎,让更多的人倒向项羽;鸿门宴 上的刘邦,似乎只是个小人,很少有人听一听 “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高唱便会热血沸腾。可 历史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是 他的大汉王朝,让张骞扶着驼铃走向了大漠; 是他的大汉王朝,让卫青挥动旌旗,舞起了大 漠的飞沙。他们都是英雄,皆有“意气”,但 “意气”二字所取的义项并不相同:楚王是意 气用事,汉王则是意气风发。
• ●精彩议论型—— (提示:运用多种手法进行 形象地议论可使文章奕奕生彩!) 虚掩的鸿门 • “鸿门虚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宴会在 里面举行。智慧半开闭,糅合成战车的轮辙碾 碎西楚霸王高傲而又天真的梦。酒香,熏散项 庄剑尖一束疲软的硬伤。宴席上,四十万侍应, 笑声中各藏着一把警觉的刀,只为一位客人斟 酒,宾主双方的心思惊心动魄地浮沉……” 倘 若当初项羽杀死刘邦,今朝江山又该是谁的天 下?我轻叩历史的门,如月的薄纱笼在上面。 • 【颁奖词】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 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 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 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 古。
高中语文《鸿门宴》课文复习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鸿门宴》课文复习的知识点教学博苑2012-01-03 08125d56b7b40102dtvp高中语文《鸿门宴》课文复习的知识点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拒,抵御,抵抗;内——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邀,邀请;3、臣之不敢倍德倍——背,背叛;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隔阂,嫌隙;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二、词类活用1、沛公欲王关中王大王——称王;2、范增数目目眼睛——使眼色;3、道芷阳间行道道路——取道;4、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夜夜晚——连夜;5、吾得兄事之兄兄长——向对待兄长一样;6、常以身翼蔽翼翅膀——像翅膀一样;7、头发上指上上面——向上;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9、臣活之活使……活;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从;11、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交好、友好;1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与“远”相对——沾染、接触;三、一词多义(一)虚词“为”1、用作动词音wéi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使子婴为相表观点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表判断;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用作介词表被动;为所/为……所音wéi若属皆且为所虏表原因、涉及对象音wèi慎毋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用作助词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音wéi何辞为?(二)虚词“因”1、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2、名词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表原因,因为,由于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4、介词凭借、条件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趁机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三)虚词“而”1、表目的来,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表转折但,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表修饰(地,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4、表修饰(地,着)项王按剑而跽曰5、表递进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表并列而且,或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7、表顺承然后,接下来拨剑切而啖之(四)实词1、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抬起;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举荐,推荐范进中举名词,科举考试制度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占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全、尽2、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曰动词,谢罪、道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动词,道歉往昔初阳岁,谢家事夫婿动词,辞别阿母谢媒人动词,推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劝诫四、重点句式(一)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籍何以至此;2)沛公安在?3)大王来何操?4)客何为者?(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奚、孰、胡)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鸿门宴复习题答案
鸿门宴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鸿门宴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末年D. 汉朝初年答案:C2. 鸿门宴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A. 刘邦、项羽B. 张良、范增C. 韩信、萧何D. 项庄、项伯答案:A3. 鸿门宴中,刘邦是如何逃脱的?A. 通过贿赂项羽B. 趁乱逃走C. 被项庄放走D. 通过张良的计策答案:D4. 鸿门宴后,刘邦和项羽的关系如何发展?A. 成为盟友B. 继续对抗C. 刘邦投降D. 项羽被杀答案:B二、填空题1. 鸿门宴是________年发生的,地点在今________。
答案:公元前206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 鸿门宴中,刘邦的谋士是________,而项羽的谋士是________。
答案:张良;范增3. 鸿门宴上,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脱,是因为________。
答案:张良的计策和项伯的保护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鸿门宴发生在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
刘邦先入关中,但项羽随后率军到达,双方在鸿门举行宴会。
宴会上,刘邦通过张良的计策和项伯的帮助,成功逃脱。
鸿门宴后,刘邦和项羽的关系更加紧张,最终导致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2. 鸿门宴对后世有何影响?答案: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宴会,它不仅是楚汉争霸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的典型案例。
鸿门宴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世文学、戏剧的重要题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楚汉争霸的影响。
答案:刘邦性格机智、灵活,擅长用人,能够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运用智谋逃脱。
项羽则性格刚烈、勇猛,但缺乏政治远见,容易受人影响。
鸿门宴上,刘邦的机智和项羽的刚烈形成了鲜明对比,最终导致了楚汉争霸的长期战争。
刘邦的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
五、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复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刘邦和项羽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鸿门宴复习
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
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 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梏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
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选自高考优秀作文《我能》
•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是偏义复词,偏 “入”
2.孰与君少长?
“少长”是偏义复词,偏 “长”
二、一词多义
①妇女无所幸 . 1.幸 来告良 ②故幸 .
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 幸亏,幸而
从小路 行 ①从郦山下,道芷阳间 .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偶尔,有时候 . 语曰(《史记·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侯生乃屏人间 . 2.间 秘密地,悄悄地 ④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 夹杂 ⑤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参与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拿民间一针一线。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有一个
名目,实则另有图谋。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动词,做,干
连词,尚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①臣死且 . 副词,将要 为所虏 11.且 ②若属皆且 . ③且为之奈何 副词,将 .
④久居,祸且及汝 将要 ⑤贼能且众 而且 ⑥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 并且 ⑦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 况且 ⑧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要
成语探究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
《鸿门宴》复习全解
《鸿门宴》复习全解《鸿门宴》复习全解《鸿门宴》复习全解一、文学常识1.作者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2.《史记》:①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②时间跨度: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③体例: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④评价: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名句积累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三、基础知识(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1.实词飨土卒(飨;犒劳)夜驰之(之:到,往)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从:跟从)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与臣游(游:交往)籍吏民(籍:登记)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具言(具:详细,完备)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举;尽)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坐须臾(须臾:片刻)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督过之(督过:责备)留谢(谢:辞谢)2.虚词固不如也(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因言曰(因:趁机)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以示之者三(三:多次)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复习课件
二、古今异义
1.约为婚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
今:很,十分
4.将军战河北 。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5.沛公居山东时。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
11.斗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 (名词,酒器)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 (名词作状语,像斗一• 样……)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作状,像北斗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动词,争斗)
12.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动词,放弃、丢下) 置之坐上: (动词,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会宾客: (动词,摆、设)
4.如
•
劳苦而功高如此:
( 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
(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
(动词,及、比得上)
5.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副词,愈加 )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 (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动词,感谢。)
5、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
(活,使……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随)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他为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止步)
五、特殊句式
•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亡去不义
《鸿门宴》文言复习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鸿门宴》文言文复习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给加点字注音。
①王.关中( )①飨.士卒( )①美姬.( )①鲰.生( )①卮.酒( )①戮.力( )①有郤.( )①玉玦.( )①樊哙.( )①交戟.( )⑪披帷.( )⑫目眦.( )⑬按剑而跽.( )⑭参乘..( )⑮彘.肩( )⑯啖.之( )⑰须臾.( )⑱刀俎.( )⑲靳.强( )⑳郦.山( )㉑芷.阳( )㉒杯杓.( )二、选择题.....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字形和给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秋豪无犯B.樊哙.(kuài)卮.酒(zhi)目眦.尽裂(cì)嗔目视之C.玉玦.(jué)参乘.(she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杯杓D.刀俎.(cǔ)彘.肩(zhì)从百余骑.(jì)戳力攻秦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长幼的排行,季排行最小。
B.“竖子”是对人的蔑称,如《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的“竖子”都是此意。
C.东向:指坐西面东,是古人设宴时室内最尊的座次。
其次坐北面南,再者坐南面北,最卑坐东面西,因此有”西宾”一说。
D.《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而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则是《战国策》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公乃.人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具以.沛公言报项王D.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一致的一项是()A.头发上.指常以身翼.蔽沛公B.籍.吏民,封府库间.至军中C.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沛公欲王.关中D.素善.留侯张良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杀人如不能举.举:尽B.度.我至军中,公乃人度:估计C.大礼不辞.小让辞:辞别D.沛公起如.厕如:往7.下列句子中全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距关,毋内诸侯B.欲呼张良与俱去/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令将军与臣有都/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沛公北向坐/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8.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爵位共有五等:公、侯、伯、子、男。
鸿门宴复习
三、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约为婚姻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⑤而听细说
古: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古:儿女亲家关系; 今:(男女结婚)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甚)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说)
四、词类活用
学习方法:
1、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实词。 2、运用直译和异译翻译句子。 3、反复朗读,识记重点词句。
预习检查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陕西) 人( 西汉 )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传说中 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史实,内容 的( 黄帝 )到( 包括十二本纪记帝王,三十世家系诸侯、七十列传 叙人臣,十篇年表,八篇书,鲁迅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刘向)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
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②。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 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 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 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
C
D)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项羽有勇有谋的 一组是( B )
①项羽为鲁公,为次将 ②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③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 ④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⑤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⑥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 A.②③ ④ B.② ⑤ ⑥ • C.②④ ⑤ D. ① ⑤⑥
鸿门宴复习2016
举
从手,舉( 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1 .举剑欲击之 2 .举类迩而见义远 3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6 .愿举国为内臣 7 .杀人如不能举 8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9 .戍卒叫,函谷举
不识抬举 举棋不定 举重若轻 一举成名 举国上下 举手投足 举足轻重 以言举人
成语 1 .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无犯) 2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 .劳苦而功高如此 (劳苦功高) 4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代文化常识 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 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 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 文即如此。 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 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 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 张良)
(×)
5 .此次,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智鑫,其 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ד举重若轻”一直某人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完成艰巨的 任务,用在此句中显然不妥,可以换成“无足轻重” 6 .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 事,绝不能掉心轻心。 ×形容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一举一动会影响全局。改为 “无足轻重” 7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犹如一 张网。但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的环节,就能纲举目张,轻轻 松松做个优秀的班主任。√ 8 .有时候一个人有了一点基础,但周围强手如林,如果 轻举妄动就容易被对手吃掉,怎麼办? √
鸿门宴复习
重点虚词、固定结构 而: 项王按剑而跽曰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表修饰 表修饰
拔剑切而啖之
劳苦而功高如此
表顺承 表并列
为 Wé i ⑴动词: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解释
担任,做 使子婴为相 成为,是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做,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治理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⑵介词 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
⑶ 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何辞为? 天之亡我,我何辞为? 何……为:哪里用得着…… 为什么要……
……干什么呢
Wèi 替 ⑵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⑶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了,因为 介词
⑴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击破沛公军∕君为我呼入∕公为我献之
向,对
10、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 使动,使……活 幸亏,幸而 良 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 11、吾得兄事之 动词,登记 12、籍吏民,封府库 介词,趁着,趁机 13、不如因善遇之 14、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使……跟从 通“隙”,隔阂,嫌隙 15、令将军与臣有郤 1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连词,于是,就 使眼色 17、范增数目项王 你们 将要 被 18、若属皆且为所虏
检测
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为”表被动) 被动句(“见”表被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军中无以为乐 仆所以留者 将军岂有意乎
固定句式(岂· · · · · ·乎,表反问, 是否· · · · · ·呢) 固定句式(“有以” 有用来‥‥‥的办 法)
《鸿门宴》复习一词多义习题及问题详解
《鸿门宴》复习一词多义1举①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举起②杀人如不能举尽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发起④孙叔敖举于海被推举2谢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②哙拜谢感谢③乃令张亮留谢谢罪,辞别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告诫⑤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凋落3为Wéi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作为②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③我为鱼肉是④吾属今为之虏矣被⑤军中无以为乐作为⑥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Wèi⑦为击破沛公军替,给⑧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替,给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指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常,有一定的规律)因为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了4幸①不幸短命死矣幸运②故幸来告良侥幸,幸亏③幸可广问讯希望④妇女无所幸宠爱⑤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地去5当①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②当死判罪③对酒当歌对着④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两者相抵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守⑥当是时也方值⑦当事者死掌管,担当⑧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抵挡⑨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⑩螳臂当车阻挡,抵挡⑾父有罪,当相坐应该,应当(12)安步当车当作(13)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
通“倘”。
如果6善①《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喜欢;羡慕②《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
’乃下令。
表示赞许。
同意的应答之词③《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亲善;友好④《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擅长⑤《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副>好好地。
⑥《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动>通“缮”。
修治;整理。
7籍jí①<名>名籍。
写有朝臣姓名、年龄、身份、状貌特征,长二尺,挂在宫门上以备官员出入时查对的竹片。
《黄生借书说》:“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②<名>名册;登记簿。
《复庵记》:“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③<动>登记入册。
鸿门宴》复习
2011高考阅卷作文之红歌 高考阅卷作文之红歌 周京昱
• • • • • 甲乙丙丁都合理,只要来自原材料。 甲乙丙丁都合理,只要来自原材料。 言之成理进二类,有点特色上一类, 言之成理进二类,有点特色上一类, 中心摇摆如三类,四类一般二十起。 中心摇摆如三类,四类一般二十起。 可上可下应有别,三十时为分水岭, 可上可下应有别,三十时为分水岭, 成文能力最重要,内容形式齐观照。 成文能力最重要,内容形式齐观照。
三、写作目标
1、积累人物具体材料 • 2、沉淀思想,提高认识 沉淀思想, • 3、思维方法:联系比较、归纳推理 思维方法:联系比较、 • 4、表达精彩:成语 表达精彩: •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秋毫无犯 大行不辞细谨, 劳苦功高 大行不辞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பைடு நூலகம்
《鸿门宴》复习
2011—9--19
沉默的丰碑(50分)
• 静夜,月凉如水。 静夜,月凉如水。 •
沉默 我走在无声的荫荫大道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沉默着,连知了、 我走在无声的荫荫大道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沉默着,连知了、蟋 蟀都陷入沉睡。俯身,我捡起一片落叶,在斑驳的月影中, 蟀都陷入沉睡。俯身,我捡起一片落叶,在斑驳的月影中,我看到身 骑白马的刘邦款款走来,穿越时光,他来到了我的面前。 骑白马的刘邦款款走来,穿越时光,他来到了我的面前。 沉默 他沉默却微笑着。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折射出那千年前,一桌 他沉默却微笑着。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折射出那千年前, 暗流涌动、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面对项羽欲除之而后快的昭昭野心,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面对项羽欲除之而后快的昭昭野心, 隐而不发, 隐而不发,只是无言 他隐而不发,只是无言的,将百万雄师盈盈握于掌中。青天白日, 他隐而不发,只是无言的,将百万雄师盈盈握于掌中。青天白日,乌 江畔头,他雄姿英发俯瞰着大势已去的西楚霸王。挥一挥手中的长剑, 江畔头,他雄姿英发俯瞰着大势已去的西楚霸王。挥一挥手中的长剑, 他在沉默中,向天下宣告是实力让他刘邦扼住了强敌的咽喉! 他在沉默中,向天下宣告是实力让他刘邦扼住了强敌的咽喉 沉默 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拒,抵御,抵抗;内——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邀,邀请;
3、臣之不敢倍德:倍——背,背叛;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隔阂,嫌隙;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
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抵挡
8、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毫,细毛
二、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军:名→动,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名→动,大王——称王;
2、范增数目项王:目:名→动,眼睛——使眼色;
3、道芷阳间行:道:名→动,道路——取道;
4、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状语,夜晚——连夜;
5、吾得兄事之:兄:名→状语,兄长——向对待兄长一样;
6、常以身翼蔽:翼:名→状语,翅膀——像翅膀一样;
7、头发上指:上:名→状语,上面——向上;
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状语,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
9、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从;
11、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动,善良——交好、友好;
1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动,与“远”相对——沾染、接触;
13、秦地可尽王也王:名→动,称王
14、沛公奉卮酒为寿寿:名→动,祝健康长寿
15、籍吏民籍:名→动,登记
16、刑人如恐不胜刑:名→动,处罚
17、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使动,使……称王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为”
1、用作动词音wéi
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担任
使子婴为相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约为儿女亲家
军中无以为乐
客何为者
表观点: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
表判断;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皆为龙虎
2、用作介词
表被动;为所/为……所音wéi 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表原因、涉及对象音wèi 慎毋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击破沛公军
3、用作助词
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音wéi 何辞为?
(二)虚词“因”
1、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
2、名词: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
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表原因,因为,由于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
4、介词:
凭借、条件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趁着、趁机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
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三)虚词“而”
1、表目的:来,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表转折:但,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3、表修饰:(地,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4、表修饰:(地,着)项王按剑而跽曰
5、表递进: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并列:而且,或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
7、表顺承:然后,接下来拨剑切而啖之
(四)实词
1、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抬起;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举荐,推荐
范进中举:名词,科举考试制度
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占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全、尽
2、谢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曰动词,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动词,道歉
往昔初阳岁,谢家事夫婿动词,辞别
阿母谢媒人动词,推辞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劝诫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1)籍何以至此;
2)沛公安在?
3)大王来何操?
4)客何为者?(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奚、孰、胡)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作为动词有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以前的人没有欺骗我啊;代词余作为动词欺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3、“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以强调突出宾语
1)何陋之有?/姜氏何厌之有?(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2)无乃尔是过与?(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1、贪于财货;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3、具告以事;
4、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因击沛公于坐;
7、樊哙覆其盾于地
(三)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此亡秦之续耳;
(四)固定句式
1、孰与:同……相比,哪一个更;
2、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
3、项王未有以应:有用来……的;
4、何……为:表疑问或反诘,干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