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夜听琴
王西厢每本每折故事概要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楔子:崔老夫人介绍家世,以及来普救寺做道场的缘由。
第一折:张生进京赶考,路过普救寺,进寺游玩,遇见花容月貌的崔莺莺,一见钟情,决定留下,以图与莺莺亲近。
第二折:张生向长老说明要在寺里温书,得长老应允,住在了寺里,与小姐的丫鬟红娘相遇,借机对红娘做了自我介绍。
第三折:红娘将遇到张生的种种对莺莺一五一十的叙述一遍,并发现小姐对张生有意。
第四折:崔家做法事。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一折:孙飞虎得知崔莺莺美貌,想强抢为妻。
莺莺因张生而害相思。
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强娶莺莺。
情急之下,老夫人许诺,若有人能解普救寺之围,不让莺莺落入强人之手,就将莺莺下嫁与此人。
张生挺身而出。
第二折:张生写了一封书信,请慧明和尚冲出包围送给白马将军杜确,请这位好友领兵前来解围。
楔子:杜确领兵前来,擒了孙飞虎,普救寺之围遂解。
第三折:老夫人着红娘请张生前去赴宴。
张生正在兴奋中,以为好事即将成就。
第四折:在酒席间悔了亲事。
着崔莺莺与张生结为兄妹,并请张生移到西厢居住。
红娘见两人有情却未能如愿,就偷偷给张生出主意,说夜里领小姐去拜月,要张生看准时机弹琴。
第五折:崔莺莺月下焚香,忽听得张生的琴音,勾出无限心事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楔子:自听琴之后,张生忽然染病,红娘奉命去探望。
第一折:红娘到了张生处,张生请她寄简给莺莺。
第二折:莺莺见书信十分高兴,却又作态怒斥了红娘,被红娘一顿抢白,后写下回信,着红娘送给张生。
张生一见书信十分欢喜,原来莺莺写下的是幽会的时间地点,并毫无保留的告诉了红娘。
第三折:到了幽会的时间,到了指定的地点,张生却被崔莺莺一番羞辱,指责他行为不端。
第四折:张生病体沉重,老夫人着红娘去探病。
红娘把小姐给张生约会的书信带来,告诉张生定然让他能够得偿所愿。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楔子:崔莺莺让红娘送去幽会的书信,心里颇不宁静。
第一折:张生与崔莺莺私定终身。
第二折:老夫人觉察到两人的所作所为,便拷问红娘。
红娘据理力争,逼迫老夫人成就了两人的婚事。
西厢记简介及思想内容人物分析
王实甫和西厢记●西厢记故事演变 5本20折答:1.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文言小说莺莺传,张生是薄情书生,莺莺是悲剧人物;文章肯定张生善能补过的行为,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2.北宋赵令畴商调蝶恋花没有新内容,但是作者态度为谴责张生同情莺莺,注入新思想;3.金代的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增加阻挠、创作红娘人物等内容,并肯定崔张之爱是正当合理的追求,赞美他们的反叛精神,把结局改为才子佳人的团圆结局;4.王实甫在董西厢基础上摒弃不合理的情节改善人物,把这题材推向高峰;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高扬爱情自由主旋律的里程碑式作品;西厢记的故事梗概西厢记全剧由五本20折戏组成:第一本是“张君瑞闹道场”;写崔张二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张生借口读书得住寺中,伺机向莺莺求情;第二本是“崔莺莺夜听琴”,写二人爱情发展并与老夫人构成矛盾冲突,孙飞虎围夺莺莺,老夫人以许莺莺为妻求退兵之策,张请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事后赖婚反悔;第三本是“张君瑞害相思”,张生因老夫人赖婚而抑郁相思成病,红娘从中撮合二人以柬相约幽会;第四本是“草桥店梦莺莺”,二人私下成亲,老夫人发觉拷红,红娘以正义和智慧,迫使老夫人允婚,老夫人逼张赴试,张生分离后于草桥店夜思莺莺;第五本是“张君瑞庆团圆”、“写张生中状元做官,揭穿郑恒骗婚谎言,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主题思想张君瑞闹道场崔莺莺夜听琴张君瑞害相思草桥店梦莺莺张君瑞庆团圆主题思想:批判封建礼教和门阀婚姻意识,歌颂男女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表现“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 不足:以“郎才女貌”为前提,结局没跳出状元及第,夫荣妻贵的俗套●西厢记人物形象的刻画答:1.崔莺莺——一个热烈追求爱情自由的贵族少女;紧扣她的出身和教养,逼真的描写她青春觉醒和如何冲脱封建枷锁的束缚,突出了莺莺的聪慧机灵、温柔多情的性格,又反映封建贵族家庭长期教养在她身上留下的种种烙印,表现为追求爱情过程,不时流露的苦闷、犹豫和怯弱任性; 面对主客观双重阻力,大胆向婚姻自由挪动脚步的叛逆者,“有情人”补充: a、莺莺生于相国名门,生活于礼教家规的重重禁锢之中,但不安于命运的安排和礼教的束缚;b、老夫人的负义赖婚,激起了莺莺的不满,开始了内心的反抗,但又碍于礼教的影响,顾虑重重;c、老夫人从门第观念出发逼张生应试,莺莺则蔑视功名富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这是莺鸳叛逆性格的继续发展;2.张生——是一个典型的热衷功名的封建世子,也是执着的风流才子;“痴情种”3.红娘——是西厢记中刻画最有光彩的人物,善良机灵,她的正直、勇敢和机智表现的最为突出;“赖婚”前后对张生和莺莺的帮助“拷红”时反拷老夫人取胜“擎天柱”4.老夫人——封建礼法的卫道者,封建贵族家庭的贤妻良母;疼爱女儿;阻挠女儿爱情时也表现出虚伪、刻毒和冷酷的性格;“狠毒娘”;补充崔莺莺莺莺是作品中作者热情讴歌的女主人公,是西厢记反封建主题的主要体现者;金圣叹赞扬莺莺“至高贵,至灵慧,至多情,至多才”;她还具有内在美的心灵:孙飞虎围寺中,她愿以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换得全寺僧俗人众的安全,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外貌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首先,作者突出这个人物性格中的矛盾性;其次,作者突出了她叛逆性格的发展过程;第三,作者给我们描绘了莺莺内外兼美的形象;总之,莺莺是一个热烈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子,她的性格是在与封建礼教、与自己身上的软弱性、动摇性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而最后成熟的;张生剧中男主人公张生是个志诚的情种,在追求爱情过程中,他执着专一而有些书呆子气,志成而近乎痴傻,加上他生性惆傥,满腹才学,构成一个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人物;红娘红娘是西厢记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形象,是王实甫的杰出创造,没有红娘便没有西厢记,这一形象的存在不仅使西高出于其他才子佳人戏曲,更重要的是他在崔张自由结合中的重大作用,而且这一形象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远比剧中所有人物广泛和深刻;其形象的特征在于:她纯朴善良,机智勇敢,见义勇为,坦率泼辣;她本是奉老夫人之命“监视”莺莺的;但在“白马解围”和“赖婚”以后,她看出正义在崔张一边,鄙弃老夫人的背信弃义,于是勇敢地站在了崔张一边;她热心侠义,三番五次为他们传书递柬,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牵线搭桥,促成二人的婚事,而全然不顾自己将来会遭到什么样的后果;她的性格的光辉之处,集中表现在“拷红”一折,她与老夫人的冲突上;面对老夫人的拷打追问,她理直气壮,有胆有谋,索性把事实真相全盘托出,并反守为攻,尖锐地指出造成这一事件“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老夫人宣扬的孔孟之道来制服老夫人,谴责了老夫人的言而无信和对待张生不公平;“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尔后抓住对方弱点,分析利害,提出建议:一是“若不息其事”,“将辱没相国家谱”,二是如果打了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祥,亦知老夫人背义忘恩,岂得为贤哉”“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有理有据的一席话,不得不使这个威严的封建家长在奴才面前折服,也就等于屈服于红娘的智勇面前;总之,在红娘身上强烈地体现着一种与封建道德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道德品质——下层人民的道德品质;红娘,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牵线搭桥,成全婚姻的代名词,已经成为乐于成人之美的、热心人的共名;西厢记的艺术特色和影响答:1.西厢记艺术上的第一大特色,是运用“寓庄于谐”的手法,刻画各个面目不相同的喜剧是典型,如莺莺的“假意儿”需要借助红娘的帮助,又假装斥责;主动约会张生,见面却又要怒斥一番;、张生的以丑显美爱情热情大胆,近于痴狂;长期书斋禁锢,相当迂腐,关键时期,依靠红娘从中帮助、红娘的机智幽默月下烧香,看出莺莺对张生的心意;拷红,假装帮老夫人出谋献策,反拷取胜;老夫人看似满口仁义,实质虚伪、狡诈;动机与效果背离;内外矛盾、因果相违;2.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多变;大型结构紧凑,波澜起伏,百转千回惊艳—借厢—酬韵—闹斋—“孙飞虎事件”—婚事在望—老夫人懒婚—“赖简”—“拷红”—“逼试”—郑恒—大团圆3.文辞优美,诗意浓郁;如开篇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及“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种以景传情,生动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佳句比比皆是;a、把古典诗词含蓄凝炼的语言与民间通俗流畅的口语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既优美典雅又生动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b、诗剧般浓郁的抒情意味;c、个性化的特点很突出,人物语言都切合身份和性格;如张生的语言坦直而含稚气,常带夸张,显出痴狂的个性;莺莺的语言含蓄而矜持,常带感伤情调;红娘的语言则俚俗率直,爽朗泼辣,妙语连珠,俏皮可爱:老夫人的口吻则常露冷酷专横;补充两点4.简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突破a.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b.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5.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艺术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
【课外阅读】王实甫《长亭送别》赏析
【课外阅读】王实甫《长亭送别》赏析《西厢记》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
《西厢记》的故事,取材于唐人传奇小说。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里面的—折。
关于元杂剧的一般知识。
元杂剧指元代盛行的北曲杂剧。
其剧本,从结构上说,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西厢记》则大大突破了,一共五本二十一折,是元杂剧中规模最大的。
元杂剧每一折用一套曲子,这些曲子都属于同一宫调,在第一支曲子上标出宫调的名字。
元杂剧在每本四折外,一般还加有“楔子”,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用在折与析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相当于过场戏。
元杂剧剧本,从内容上说,主要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有严格的格律,是元杂剧的主体。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
元杂剧以唱为主,说白是宾,所以称为宾白。
宾白包括独白、对白、带白、插白、旁白、分白等样式。
独白,是一个人独自说白;对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话;带白,是唱曲的过程中偶尔插入的几句说白;插白,是主唱的角色在唱曲时,另一角色插入的几句说白;旁白,是剧中人物对话时,要表明自己的心事,而又不能让对方知道所采用的方式。
现代戏曲也称之为“打背弓”。
分白,是二人各自道白,而所说的内容又是彼此有关系的。
故事情节主要靠宾白交代出来。
科范,是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
下面再谈《西厢记》故事的渊源和发展。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莺莺传》,是一种文言短篇小说。
在这篇传奇中,张生是个骗取了莺莺的爱情,却又另娶高门的轻薄书生,莺莺则是个饮恨吞声的悲剧形象。
但作者却回护张生,借张生之口说莺莺是“尤物”,“妖孽”,而张生“始乱之,终弃之”的卑污行为却被美化为“善补过。
”这种“女人祸水”的观点,反映了《莺莺传》思想内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暴露了封建士大夫的传统偏见。
宋代以崔、张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有《调笑转踏》和《商调蝶恋花》。
这些作品,内容都未超出《莺莺传》的范围,但观点却有变化。
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原文及翻译赏析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原文:第一折(孙飞虎上,开)自家姓孙,名彪,字飞虎。
方今天下扰攘。
因主将丁文雅失政,俺分统五千人马,镇守河桥,劫掳良民财物。
近知先相国崔钰之女莺莺,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现在河中府普救寺借居。
我心中想来:当今用武之际,主将尚然不正,我独廉何为!大小三军,听吾号令:人尽衔枚,马皆勒口,连夜进兵河中府!掳莺为妻,是我平生愿足。
(下)(法本慌上)谁想孙飞虎将半万贼兵围住寺门,鸣锣击鼓,呐喊摇旗,欲掳莺莺小姐为妻,我今不敢违误,即索报知夫人走一遭。
(下)(夫人慌上,云)如此却怎了!俺同到小姐卧房里商量去。
(下)(旦引红上,云)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
早是离人伤感,况值暮春天道,好烦恼人也呵!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仙吕】【八声甘州】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
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栏干,目断行云。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红云)姐姐情思不快,我将被儿薰得香香的,睡些儿。
(旦唱)【油葫芦】翠被生寒压绣裀,休将兰膺薰;便将兰曙薰尽,则索自温存。
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这些时坐又不安,睡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
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天下乐】红娘呵!我则索搭伏定鲛绡枕头儿盹。
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红云)不干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来。
(旦云)俺娘也好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堤防着人;小梅香伏侍的勤,老夫人拘系的紧,则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
(红云)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自见了那生,便觉心事不宁,却是如何?(旦唱)【那咤令】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
越剧《花中君子》---训弟、姐弟分别唱词
越剧《花中君子》---训弟、姐弟分别唱词第一篇:越剧《花中君子》---训弟、姐弟分别唱词越剧《花中君子》---训弟、姐弟分别唱词越剧《花中君子》---训弟、姐弟分别唱词李素萍:你忘了爹爹给我们讲的故事了,廉者不受嗟来食,志士不饮盗泉井。
唐朝有个裴丞相,早年潦倒也穷困,拾得金带奉还人,宰相骨气早凌云。
凤鸣啊!自幼立下好志向,岂可见利就动心。
李凤鸣:姐姐,我没有忘记这些故事,我这是为了姐姐啊,我手持药方到处跑,无钱哪得灵芝草。
眼看着老父受屈丢前程,凤鸣心里如刀绞。
欲杀刘瑾腰无剑,欲走门路银铺道。
爹若有此百两金,塞满衙门万事了。
李素萍:弟弟,这就更不对了,爹爹耿直无媚骨,岂肯行贿去讨好。
宁肯贫病?破庙,也因知失节是大,饿死是小。
弟弟啊!若是矢金书生钱急用,你良心何在,天理怎饶李凤鸣:天理良心,爹爹受屈,有谁来和你讲过天理,有谁来和你讲过良心,天理纵有常颠倒,良心早被狗吃掉。
我爹爹满腹文才丢乌纱,那刘瑾一肚是草穿红袍。
今日我无非暂借金一包,怎说天理不能饶李父:住口!李凤鸣:爹爹,痛老父停尸三日葬无钱,姐弟俩苦胆锅里熬黄连,今日里姐姐外出去借贷,举目无亲,看来难如登青天。
姐姐,呆立在断墙枯树破庙前,目断归路唯炊烟李凤鸣:姐姐,你不能卖,要卖卖我,要卖卖我,姐姐李素萍:弟弟!一个卖字情一片,如针钩肠痛难言,你是黄口童心年幼小,怎舍你瘦骨伶仃去挨皮鞭。
姐姐只你亲弟弟,弟若成才我苦亦甜。
弟弟啊,女儿卖身自古有,我是穷途无计学前贤。
卖身纹银二百两,半助你读书,半助你读书半殡殓。
姐不能再把诗文勤指点,仗自己十年苦守寒窗前。
只要你读书求上进,我做牛做马无怨言。
李凤鸣:姐姐,姐姐你一纸卖契判终身,二百两纹银逼我姐弟两离分,姐姐啊,我俩幼小丧娘亲,长姐为母自古云,你夜来为我走针线,日间教我读诗文,姐弟俩相依为命共晨昏,卖了你,姐姐,只怕我也活不成。
李素萍:弟弟啊,弟弟啊,贪官未除家仇深,怎能叹息活不成。
要学那鸿鹄折翅犹飞腾,指望你奋发读书苦用心。
越剧《西厢记》唱词
越剧《西厢记》唱词(上越版)之阿布丰王创作第一场惊艳合唱: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铁砚磨穿才高难遂男儿愿.游遍了普救寺十里深院,参菩萨拜圣贤数过了罗汉.张生:只听得呖呖莺声花外啭,猛然见五百年风流孽冤.宜嗔宜喜春风面,翠钿斜贴鬓云边.解舞腰肢娇又软,似垂柳在晚风前.庸脂粉见过了万万千,似这般美人儿几曾见.我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去半空天.游遍了梵王宫殿,谁想到这里遇神仙.崔莺莺:人随春色到蒲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徘徊无一语唯怨春风.红娘:蝶恋飞花舞落茵,崔莺莺:风飘万点正愁人.红娘:你暂撇开闲忧郁,深院无人且赏春.张生:月殿神仙归洞天,此地空余杨柳烟.门掩了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不与人方便,怎禁满意马心猿.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今番是定把这透骨相思病儿缠.张生:小红娘举止甚矜重,全不见半点儿轻狂.方才是春风影里花间使,如今檀越家中给事郎.她言语俏来往忙,聪慧伶俐不寻常.若待与多情小姐通款曲,还须要殷勤问候小梅香.红娘:夫人节操凛冰霜,治家严谨教有方.虽然三尺童子辈,无召不敢入中堂.先生又非亲和故,何劳絮絮问短长.非礼弗言是古训,念书人怎敢把礼仪忘.从今再敢胡乱讲,被老夫人闻知你祸一场.张生:听说罢心难过,一天愁锁眉尖上.红娘啊,你年纪小性子刚,为什么冷若冰霜.小姐呀,你心中若惧老萱堂,你不应临去回头望.今生若和睦你作并头莲,难道我前世烧了断头香.准备着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天色不早回店房,搬取行李和书箱.搬到庙堂,住在西厢.第二场酬韵张生:玉宇净无尘,银河倒泻影.莫负此良宵,吾心还自警.张生:她若来时,我定能看个十分清楚也.一更后万籁寂无声,怎不见那人墙外影.我侧着耳朵听,我蹑着脚步行.我只在太湖石上等,等我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的姐姐莺莺.猛听得角门儿呀的一声,风过处人未来衣香细生.我踮着脚尖儿仔细定睛,比那日初见时越齐整.崔莺莺:一炷香愿亡父早升天堂,二炷香愿老母百年寿长.三炷香……红娘:见小姐含情脉脉话难讲.愿小姐早配鸳鸯,配一个冠世才学状元郎.风流人物温柔性,与小姐百年成双.张生: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崔莺莺: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心儿里蕴藏着几多聪敏,你小名儿真不枉唤作莺莺.我拽起罗衫欲行,她赔着笑脸来相迎.小姐啊,我和你互诉衷情,隔墙儿酬和到天明.隔墙猛听闭门声,环佩声遥人去静.欲寻归路立空庭,一抹轻云横斗柄.第三场寺警张生:恨煞玉人归去早,不留片刻把我抛.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崔莺莺:啊娘啊,平地风雷一声震,崔夫人:娘的魂离窍祸临身.耳边金鼓连天响,孤孀母子无投奔. 崔莺莺:凶信阵阵逼得紧,真叫人进退两无门.崔莺莺:一来免得摧惨老母亲,二来以免佛殿化灰尘.三来众僧无事命可保,四来先人灵枢得安宁.那五来欢郎虽是未成人,也保得崔家后代根.莺莺若是惜自身,先灵一旦化烟尘.可痛负了慈母恩,可怜绝了爱弟亲.崔莺莺:娘啊,三尺绫毕儿的命,将儿的尸首献贼人.崔莺莺:若有人能退得贼兵,儿情愿与那英雄结为婚姻.崔夫人:我的儿,只是太委屈你了.这才是箭在弦不能不发,我狠心肠舍姣儿为救全家.叫长老你向两廊与我传话,我眼睁睁任凭儿彩凤随鸦.张生:俺来也,五千众劫佳丽合寺被围,护佳人救众难舍我其谁.我摇动这笔尖儿把贼兵退,我自有调兵符靖乱拯危.第四场赖婚红娘:不请街坊不会亲,不受人情避众僧.今日宴前无别客,请贵人和莺莺双双匹聘.红娘:原来是他来回顾影,真是个风魔酸丁.张珙:红娘姐,你看我这两鬓如何.红娘:你光油油滑倒苍蝇,你酸溜溜酸到牙根.张珙:红娘姐,小生客中没有一些聘礼,怎样可以见老夫人呢?红娘:灭寇有功举将能,你两般功劳是红定.先是小姐心中十分顺,总只为你先生胸藏有百万兵.崔莺莺:若不是张解元他识人多,谁人能退这干戈.适才向碧纱窗下画双蛾,委屈张生他劳久坐.顽皮红娘休罗嗦,当着人信口开河.红娘,难道说他往日相思都为我,母亲啊,你也不应把两番举动一番做.省钱吧结甚丝罗,纵张罗又费什么.窗儿外我稳住步目转秋波,他玲珑心早瞧破,吓得莺莺无处躲.崔莺莺:只见他目定口呆神色沮,只见他不哼不动垂头坐.真是个积世老婆婆,竟说出妹妹拜哥哥.颈儿高扬心儿苦,我满口话儿难倾吐.肠转折眼模糊,却摆这筵席做什么.他其实咽不下这玉液金波,他岂料这好事化做了南柯.料今后病染沉疴难长久,母亲啊,你害了人命还罗嗦.而今烦恼还犹可,怕的是久后思量怎奈何.我有心想把衷肠诉,怎奈母亲在旁边坐.张生啊,你无缘我命薄,你我从此咫尺天涯阻.休道他脸上笑呵呵,我知他泪入愁肠他比酒多.他一封书信把贼兵破,他不想姻缘想什么.受尽了甜言落空他,母亲啊,担尽了虚名你误了我.啊爹爹呀……第五场琴心崔莺莺:望晴空冰轮乍涌,步香阶风扫残红.牛女星横断太空,那团圆月偏照孤穹.叹人间玉容深锁绣帏中,怕的是有人搬弄.却因何云层围住广寒宫,难道说也怕嫦娥凡心动.今日里东阁开绮宴,我只道和鸣效鸾凤.好主人知恩报德情偏重,逼着人翠袖殷勤奉玉钟.母亲啊,既然是相国门楣德望隆,却为何将恩作怨把人欺弄.说什么夫人掌上托明珠,只恨你迟误良缘把儿葬送.从今后只许我心头空想,从今后只许他在梦里相逢.从今后他是个影里的情郎,从今后我成了画中爱宠.崔莺莺: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风吹铁马檐前动,莫不是那梵王宫殿夜鸣钟.我这里潜身听声在墙东,却原来西厢的人儿理丝桐.他不做铁骑刀枪把壮声冗,他不效缑山鹤唳空.他不逞高怀把风月弄,他却似儿女低语在小窗中.他思已穷恨未穷,都只为娇鸾雏凤失牝牡.他曲未终我意已通,分明是伯劳飞燕各西东.感怀一曲断肠夜,知音千古此心同,尽在不言中.张生: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琴代语兮欲诉衷肠,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崔莺莺:这是你错怨我了,狠心娘变了卦好事成空,怎怪我忘恩义将你欺哄.闺门里她无日无夜教女功,岂容我女孩儿家求鸾凤.母亲啊,你口不应心弄神通,哪管人将儿咒诵.中间一道粉墙儿,隔断了云山几万重,只有高唐来梦中.红娘:你一曲相思弹得妙,她知音惹起情倒置.红娘:秀才家卖弄家私,怎说把我红娘多赏赐.我虽是女孩儿家有志气,难道说我贪图你财物才到此.你若说可怜我这个傻小子,说不定我还替你想法子.张生:先写几句寒温序,后写五言八句诗.叠成一幅同心纸,再写鸳鸯成双字.红娘:我不推辞愿为之,就说是昨夜那人叫传书.管教发落这张纸,免得你害相思.第六场闹简崔莺莺:夜听琴勾起了女儿的心事,晓窗寒神思倦脂粉慵施.懒得抬身一声长叹惜,轻匀粉脸随意挽青丝.奁中珍物常闲置,却原来一首断肠词.定是红娘藏在此,教人忒煞费寻思.崔莺莺: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成违,芳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红娘:那张生瘦得真难看,他不思茶饭怕转动.他说是日夜苦把佳期盼,因此才废寝又忘餐.若要想性命得平安,除非小姐救苦救难.红娘:小姐呀小姐,你这个性儿往哪里使啊,不是你近日里神魂倒颠,我红娘又怎敢担这风险.在人前巧语花言,面前里是愁眉锁眼.你看她使性儿装神弄鬼,辜负我好心肠传书递简.第七场传书红娘:只怨你先生命骞,怎说我红娘违慢.若不亏小姐素相怜,今朝险些就犯了案.从今后相会少见面难,劝先生你早寻个酒阑人散.红娘:为了你恩情美满,险些儿我皮肉摧残.禁不起他甜话儿都说烂,好叫我做人难.红娘:几曾见寄书的瞒过鱼雁,好小姐心眼儿这样刁钻.看几时接了这齐眉鸿案,跳东墙与红娘两不相干.第八场赖简崔莺莺:我心慌踢损了牡丹芽,玉簪又抓住茶靡架.夜凉似水苔径滑,露珠湿透了凌波袜.我心猿意马难拴下,今夜如何发付他.嫩绿水池藏睡鸦,淡黄杨柳隐栖鸦.良夜迢迢又幽静,一炷清香祷月华.红娘:红娘难猜真与假,冷眼旁观且看她.崔莺莺:红娘神色真奇怪,莫非她已将我机关解.被母亲知道怎生好……果然红娘已明白.红娘:小红娘处罚花木瓜,要对你说句衷肠话.人说你才学海样深,谁知你色胆天来年夜.你黑夜里闯进人家,不妥你奸定当你贼来拿.红娘:说什么春宵一刻千金价,准备着到寒窗重守十年寡.第九场寄方崔莺莺:春辞兰槛逐芳尘,梦晓水池不见人.今日个玉堂人儿难亲近,前夜里咫尺兰桥偏惹嗔.崔莺莺:张生啊张生,你这样个聪慧人儿,怎么还不知道我的心事啊,你恼我太无情,可知道我心中几多难言隐.想是你前生误了我,故而我误你今生.说什么他前生误了我,讲什么我误他今生.想当日他玉成我女儿节行,我岂忍酬谢他愁苦灾星.即是这以怨报德我难安枕,更何堪挂肚牵肠这一片情.历来是心坚自可开金石,难道说我怕事由他自死生.我何妨以兄妹之情去探病……崔莺莺:只要我一步出闺门,你便象影儿不离身.老母亲拘管得紧,小梅香服侍得勤.崔莺莺: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含羞再把佳期订.药方儿好治相思症,了却千秋一段情.崔莺莺:问苍天女儿何不幸,百事历来不趁心.母亲啊,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你女儿不痴也不蠢,却任你翻雨覆云.想张生为张生,守什么闺中训.想张生为张生,惜什么清白名.解相思为救他风流命,慰痴心也了却我这女儿情.红娘:好小姐药方开得真奇妙,原来怕知母未寝我红娘晓.她那里一纸灵符把相思疗,见了我欲言无从反羞臊.红娘:你把个书生苦作弄,你把我红娘常欺哄.你不应辜负我红娘心一片,你不应几次三番弄神通.小姐呀,你是一会儿恼一会儿愁,一会儿欢一会儿恐.张生是一半儿相思他一半儿恨,一半儿痴迷一半儿疯.你明明约了张君瑞,你为什么今番叫他又落空.小姐呀,你莫怕羞莫惊恐,我保管你风不吹草不动犬不吠人寂踪.万事都有我红娘在,你怕什么西厢隔万重.第十场拷红崔夫人:相国门楣日见衰,擎珠掌上费心怀.近来变了神和态,是喜是愁解不开.倘若有个好和歹,我颜面如何下得来.崔夫人:我叫你陪小姐行监坐守,谁要你引着她胡行乱走.快讲出犯由来万事全休,免得我动家法你小命难留.红娘:夜坐时停了针绣,我与小姐闲讲究.她说哥哥病已久,要到西厢去问候.他说夫人将恩看成仇,今叫小生在半道上喜变忧.这以后他说红娘你先走,叫小姐权且落后.月儿才上柳梢头,早已人约黄昏后.常言道女年夜不中留,其间何必苦追究.夫人啊,你得放手时且放手,得罢休时且罢休.夫人啊,红娘不曾把日月记,月余来早已情意两相投.红娘:当日军为普救寺,你曾面对三百僧众许婚事.白马将军拯危急,全杖张生一封书.好姻缘本已天配定,你却是以怨报德悔前誓.夫人啊,若到公庭对簿时,你言而无信咎难辞.老夫人:这二呢?红娘:出乎尔又反乎尔,又留张生在西厢住.才使这怨女旷夫两得便.问一个治家不严你又不是.这三!带到有司问案时,是谁家的千金犯了私.到那时,夫人纵有莲花舌...你将何以回答来.岂不是辱没了相国的家声,贻笑人世.崔夫人:这丫头一言感动我心坎,倒叫老身为了难.我若将莺莺许了张君瑞,他白衣怎与我家攀.我若将张生送官去究办,为的是相国门声重如山.我倒不如权将亲事许张生,使他个明聚暗散.第十一场长亭合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归.柳丝长玉骢难系,倩疏林挂住斜晖.合唱:伯劳东去燕西飞,万水千山何时归.眼中流尽血和泪,心底还同未烬灰.崔莺莺:我未送行先防你去,你未出发先约归期.张生:却不意合欢未已愁相继,顷刻间分离鸳鸯分两地.崔莺莺:若能够长相守花开并蒂,不胜似轻离别状元及第.张生:君瑞此行非得已,愿卿珍重保玉体.崔莺莺:此一去鞍马秋风自调理,顺时善保千金体.荒村雨露眠宜早,野店霜桥起要迟.你休要一寸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张生:金玉之言当谨记.得官回来荣耀妻,不得官回来陪伴你.合唱: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年夜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越剧《西厢记》唱词
精心整理越剧《西厢记》唱词(上越版)第一场惊艳合唱: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铁砚磨穿才高难遂男儿愿。
游遍了普救寺十里深院,参菩萨拜圣贤数过了罗汉。
张生:只听得呖呖莺声花外啭,猛然见五百年风流孽冤。
宜嗔宜喜春风面,翠钿斜家中给事郎。
她言语俏来往忙,聪明伶俐不寻常。
若待与多情小姐通款曲,还须要殷勤问候小梅香。
红娘:夫人节操凛冰霜,治家严谨教有方。
虽然三尺童子辈,无召不敢入中堂。
先生又非亲和故,何劳絮絮问短长。
非礼弗言是古训,读书人怎敢把礼仪忘。
从今再敢胡乱讲,被老夫人闻知你祸一场。
张生:听说罢心惆怅,一天愁锁眉尖上。
红娘啊,你年纪小性子刚,为什么冷若冰霜。
小姐呀,你心中若惧老萱堂,你不该临去回头望。
今生若不和你作并头莲,难道我前世烧了断头香。
准备着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天色不早回店房,搬取行李和书箱。
搬到庙堂,住在西厢。
第二场酬韵第三场寺警张生:恨煞玉人归去早,不留片刻把我抛。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崔莺莺:啊娘啊,平地风雷一声震,崔夫人:娘的魂离窍祸临身。
耳边金鼓连天响,孤孀母子无投奔。
崔莺莺:凶信阵阵逼得紧,真叫人进退两无门。
崔莺莺:一来免得摧惨老母亲,二来以免佛殿化灰尘。
三来众僧无事命可保,四来先人灵枢得安宁。
那五来欢郎虽是未成人,也保得崔家后代根。
莺莺若是惜自身,先灵一旦化烟尘。
可痛负了慈母恩,可怜绝了爱弟亲。
崔莺莺:娘啊,三尺绫毕儿的命,将儿的尸首献贼人。
崔莺莺:若有人能退得贼兵,儿情愿与那英雄结为婚姻。
聘。
崔莺莺:若不是张解元他识人多,谁人能退这干戈。
适才向碧纱窗下画双蛾,委屈张生他劳久坐。
顽皮红娘休罗嗦,当着人信口开河。
红娘,难道说他往日相思都为我,母亲啊,你也不该把两番举动一番做。
省钱吧结甚丝罗,纵张罗又费什么。
窗儿外我稳住步目转秋波,他玲珑心早瞧破,吓得莺莺无处躲。
崔莺莺:只见他目定口呆神色沮,只见他不哼不动低头坐。
真是个积世老婆婆,竟说出妹妹拜哥哥。
颈儿低垂心儿苦,我满口话儿难倾吐。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第三本)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第三本)原文_翻译及赏析楔子(旦上,云)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著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
(叫红科)(红上,云)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
(旦云)这般身子不快呵,你怎么不来看我?(红云)你想张……(旦云)张甚么?(红云)我张著姐姐哩。
(旦云)我有一件事央及你咱。
(红云)甚么事?(旦云)你与我望张生去走一遭,看他说甚么,你来回我话者。
(红云)我不去,夫人知道不是耍。
(旦云)好姐姐,我拜你两拜,你便与我走一遭!(红云)侍长请起,我去则便了。
说道:"张生,你好生病重,则俺姐姐也不弱。
"只因午夜调琴手,引起春闺爱月心。
【仙吕】【赏花时】俺姐姐针线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
春恨压眉尖,若得灵犀一点,敢医可了病恹恹。
(下)(旦云)红娘去了,看他回来说甚话,我自有主意。
(下)第一折(末上,云)害杀小生也。
自那夜听琴之后,再不能够见俺那小姐。
我著长老说将去,道张生好生病重,却怎生不见人来看我?却思量上来,我睡些儿咱。
(红上,云)奉小姐言语,着我看张生,须索走一遭。
我想咱每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仙吕】【点绛唇】相国行祠,寄居萧寺。
因丧事,*** 孤儿,欲将从军死。
【混江龙】谢张生伸志,一封书到便兴师。
显得文章有用,是见天地无私。
若不是剪草除根半万贼,险些儿灭门绝户了俺一家儿。
莺莺君瑞,许配雄雌;夫人失信,推托别词;将婚姻打灭,以兄妹为之。
如今都废却成亲事,一个价愁糊涂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揾湿了脸上胭脂。
【油葫芦】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指;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
【天下乐】方信道才子佳人信有之,红娘看时,有些乖性儿,则怕有情人不遂心也似此。
他害的有些抹媚,我遭著没三思,一纳头安排著憔悴死。
《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目录: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五折第一折[孙飞虎上开]自家姓孙,名彪,字飞虎,方今天下扰攘。
因主将丁文雅失政,俺分统五千人马,镇守河桥,劫掳良民财物。
近知先相国崔珏之女莺莺,眉黛青步颦,莲脸生春,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现在河中府普救寺借居。
我心中想来:当今用武之际,主将尚然不正,我独廉何为?大小三军,听吾号令:人尽衔枚,马皆勒口,连夜进兵河中府!掳莺莺为妻,是我平生愿足,[下][法本慌上]谁想孙飞虎将半万贼兵围住寺门,鸣锣击鼓,呐喊摇旗,欲掳莺莺小姐为妻。
我今不敢违误,即索报知夫人走一遭[下][夫人慌云]如此却怎了!俺同到小姐卧房里商量去。
[下][旦引红娘上去]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
早是离人伤感,况值暮春天道,好烦恼人也呵!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仙吕][八声甘州]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
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红云]姐姐情思不快,我将被儿薰得香香的,睡些儿。
[旦唱][油葫芦]翠被生寒压绣裀,休将兰麝薰;便将兰麝薰尽,则索自温存。
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玉堂人物难亲近。
这些时坐又不安,睡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
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天下乐]红娘呵,我则索搭伏定鲛绡枕头儿上盹。
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红云]不干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来。
[旦云]俺娘也好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堤防着人;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束得紧,则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
[红云]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自见了那张生,便觉心事不宁,却是如何?[旦唱][哪吒令]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
想着他昨夜诗,依前韵,酬和得清新。
试论述《西厢记》中设置的矛盾冲突
实用文档试分析《西厢记》中设置的矛盾冲突?1.矛盾冲突内容(1)情境的矛盾冲突: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对诗、幽会甚至合欢都发生在普救寺这个佛门净地,引人发笑。
(2)人物的矛盾冲突:①人物自身矛盾冲突:A行为和身份不协调:在封建时代,一个出自书香门第的儒士,却不守儒家礼节,对第一次见面的红娘,在别人没有询问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甚至是婚配情况一一道来。
让我们看到坠入情网的书生迂腐可爱的一面。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兵困普救寺,张生解围,老夫人赖婚,爱情受阻,矛盾得以展开,形成了全剧的第一个高潮B思想和行为不协调:封建思想的压制和内心对自由婚姻的向往使莺莺多次出现言行不一的行为,例如约好与张生幽会时,嘴上说着反悔的话,身体上倒并不想离开。
②人物之间矛盾冲突:A张生、红娘、莺莺之间的冲突B年轻人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赖婚:老夫人与张生;拷红:老夫人与以红娘为代表的年轻人;送别:老夫人与崔张二人的家庭内部矛盾。
2.矛盾冲突原因(1)人物之间矛盾(三个年轻人与相国夫人)①张生:一心向学,才高志远,年轻气盛,为人热情,幽默活跃,诚实有信,心地纯洁,忠厚朴实。
②崔莺莺:不仅外貌完美,诗词歌赋,无不通晓,出身高贵,君子理想中的窈窕淑女。
郎才女貌,英雄美女,莺莺与张生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
③红娘:热情、泼辣、爽朗。
从小跟着莺莺一起长大, 常听老夫人管教,对四书五经和封建礼数颇为熟悉。
正是有红娘,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才能够得到圆满。
④老夫人:严守家规教条,保持家庭门风,背信弃义、破坏良缘的封建顽固派,却又有理智,善于机变,讲理的形象。
(2)人物内心矛盾(莺莺为例)老夫人许婚,长亭送别时,莺莺既有和张生“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恋恋不舍,也有对老夫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满腔怨恨;既希望张生赶考能金榜题名,以此来换取二人之间的幸福结合,又害怕张生因此而移情别恋,让“停妻再娶妻"的悲剧重演;既有对眼前心上人充满深情的反复叮咛,也有对自己日后相思苦的想象描绘,从而把莺莺内心缠绵婉曲的感情表达得淋滴尽致。
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二折解围
《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二折解围》第二折解围[夫人、洁同末上][夫人云]此事如何?[末云]小生有一计,先用着长老。
[洁云]老僧不会厮shā,请秀才别换一个。
[末云]休慌,不要你厮shā。
你出去与贼汉说:“夫人本待便将小姐出来,送与将军,奈有父丧在身。
不争鸣击鼓,惊sǐ小姐,也可惜了。
将军若要做女婿呵,可按甲束兵,退一射之地。
限三日功德圆满,脱了孝服,换上颜色衣服,鲐陪房奁,定将小姐送与将军。
不争便送来,一来父孝在身,二来于君不利。
”你去说去。
[洁云]三日后如何?[末云]有计在后。
[洁朝鬼门道叫科]请将军打话。
[飞虎引卒上云]快送莺莺出来。
[洁云]将军息怒,老夫人使老僧来与将军说。
[说如前了][飞虎云]既然如此,限你三日后。
若不送来,我着你人人皆sǐ,个个不存。
你对夫人说去,恁的这般好性儿的女婿,教他招了者。
[引卒下][洁云]贼兵退了也,三日后不送出去,便都是sǐ的,[末云]小子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号为白马将军,现统十万大兵,镇守着蒲关。
一封书去,此人必来救我。
此间离蒲关四十五里,写了书呵,怎得人送去?[洁云]若是白马将军肯来,何虑孙飞虎。
俺这里有一个徒弟,唤作惠明,则是要吃酒厮打。
若使央他去,定不肯去;须将言语激他,他便去。
[末唤云]有书寄与杜将军,谁敢去?谁敢去?[惠明上云]我敢去![唱] [正宫][端正好]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风彡)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
shā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攥。
[滚乡球]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不踏步直shā出虎窟龙潭。
非是我搀,不是我揽,这些时吃菜馒头委实口淡,五千人也不索灸(火惠下为寸)煎(火盐上左为臣)。
腔子里热血权消渴,肺腑内生心且解馋,有甚腌(月赞)![叨叨令]浮沙羹、宽片粉添些杂糁,酸黄韭、烂豆腐休调啖,万余斤黑面从教暗,我将这五千人做一顿馒头馅。
是必误了也么哥!休误了也么哥!包残余肉把表盐蘸。
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
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
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
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
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
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本是欣赏普救寺美景的张生,无意中见到了容貌俊俏的崔莺莺,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
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
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
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
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
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
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梗概
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梗概《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
《西厢记》全剧由五本20折戏组成。
第一本是张君瑞闹道场。
写崔张二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张生借口读书得住寺中伺机向莺莺求情。
第二本是崔莺莺夜听琴,写二人爱情发展并与老夫人构成矛盾冲突,孙飞虎围夺莺莺,老夫人以许莺莺为妻求退兵之策,张请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事后赖婚反悔。
第三本是张君瑞害相思,张生因老夫人赖婚而抑郁相思成病,红娘从中撮合二人以柬相约幽会。
第四本是草桥店梦莺莺,二人私下成亲老夫人发觉拷红,红娘以正义和智慧,迫使老夫人允婚,老夫人逼张赴试,张生分离后于草桥店夜思莺莺。
第五本是张君瑞庆团圆,写张生中状元做官,揭穿郑恒骗婚谎言,有情人终成眷属。
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
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
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
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
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
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
”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
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因此致病。
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
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文、张然中国的戏曲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不但数量之多,经典之多,戏曲的作品也能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境界。
因此,在拜读完《牡丹亭》以后,我又马不停蹄的借来了《西厢记》进行研读。
研读并不过半,却要写读书笔记了,害怕有些人看了之后又嘲笑说不过是应付任务,我还是解释一下,此篇读后感只是个人之拙见,还请见谅。
版本介绍:《西厢记》王实甫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北京第1版。
这个版本是横排简体的版本,虽然可能缺乏竖排繁体的风韵和优雅,但是仍不能盖过经典饱经风霜的清香。
《西厢记》的故事是围绕着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展开的。
张生是一个赴京赶考的穷书生,而相较之下,崔莺莺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崔相国家的千金,本是门不当户不对,是一对连上天都不眷恋的男女。
但是从张生开始,两个人都不甘屈于命运。
两人一见钟情,张生看崔莺莺看的神魂颠倒,六神无主,不禁感慨我死也!;而崔莺莺在与张生吟诗对唱之后,心生情感,说道昨宵个锦囊佳制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
这些时坐又不安,谁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但是现实总是残酷,本有一个机会若张生能够献策解孙飞虎之围,夫人便让张生娶莺莺为妻,但是夫人并没有兑现诺言,而是让两人以兄妹相称。
两人伤心难过,但是情难却,每晚弹琴诉心意,最后竟两人或是神情恍惚,或是病卧在床。
而莺莺的贴身女婢红娘为两人向夫人求情,最终夫人心软,答应若是张生赴京考取功名便成全两人。
张生考取状元,但此时郑家少年郑恒来向莺莺求亲,并说谎说张生已经另娶高门。
就在郑恒和莺莺就要拜堂之时,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迎娶莺莺,郑恒则灰溜溜离开,两人终成眷属。
在对于人物的刻画中,其实两人各有时代和人性的缺陷,并不如此完美。
张生生来一个多情种,一开始看到莺莺时就不停称赞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面对莺莺的奴婢红娘的时候,竟也说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
第三节,《西厢记》的内容与思想
第三节《西厢记》的内容与思想一、主要情节1、原本目次: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2、介绍:张国光校注的《金圣叹批本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卷一:一之一惊艳一之二借厢(张生对红娘的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gong,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一之三酬韵(张生:“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一之四闹斋卷二:二之一寺警二之二请宴二之三赖婚二之四琴心(俗称琴挑。
张生弹琴,试探莺莺)卷三:三之一前候(张生写信给莺莺,表达艳羡之意)三之二闹简(俗称属简)(莺莺回信让张生勿妄想:“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三之三赖简三之四后候(莺莺给张生开的药方:“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
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
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
”)卷四:四之一酬简四之二拷艳(俗称拷红)四之三哭宴(俗称长亭送别)四之四惊梦卷五:续之一捷报续之二猜寄续之三争艳续之四荣归二、主题思想第五本第四折[清江引]:“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这一主题的来源:《董西厢》:“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才子佳人,特殊的门当户对。
不言感情)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
”(完聚的前提是“姻眷”,而不是“有情的”。
“姻眷”不等于“有情的”。
)可见,《王西厢》的主题是具有革命性的,反封建性的,具有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
特别说明:《西厢记》绝不是诲淫之书。
参见: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共81则,其中,第1则至第6则都是关于《西厢记》是否是淫书的讨论。
三、人物性格1、崔莺莺:戴不凡专著《论崔莺莺》。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本来已经约好与张生幽会,但莺莺又觉得有些害羞,就说 “收拾卧房”,表面上看起来莺莺反悔了。眼看一场喜事 要就此中断,热心的红娘就劝说莺莺。可还没说两句,莺 莺倒是“脚步儿早先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崔莺莺的 “假意儿”和心口不一的特点。正是她这种弱点,让我们 看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封建贵族小姐形象,她企图制造 “假意儿”骗人,却又被自己亲手否定,造成自打嘴巴的 滑稽效果。
②思想和行为的不谐调
通过思想和行为的不谐调给读者带来喜剧审美感受的代表 人物当属剧本中的痴角莺莺了。剧本对莺莺的介绍是:“年 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数算,无不能者”。她是相府 小姐,不论是她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是她所处的社会环境都要 求她做到中规中矩,要求她接受封建婚姻,可是她自己内心 情感又倾向于自由婚姻。一方面,封建性的制约使她不能失 去女性的矜持,但另一方面,内心深处情感的折磨又驱使 她不能放弃爱情。在这种情况下,莺莺在剧中有多次言行 不一的行为。下面仅以‘酬简’前的一个过场戏为例:
(2)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①三个年轻人之间的相互冲突;
②老夫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冲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老夫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冲突
后期,在三个场景以三 种形式表现出来,分别 是赖婚时与张生之间的 个别矛盾、拷红时与以 红娘为代言人的三个年 轻人之间的综合矛盾、 送别时与崔张二人的家 庭内部矛盾。
前期(赖婚之前),老 夫人表现为“缺席的在 场”,或者如影子般附 在红娘身上,或者如空 气般弥散在崔莺莺的生 活空间。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
第一折 惊艳 第二折 遇红 第三折 酬韵 第四折 闹斋
崔、张一见钟情,戏剧冲突开始酝酿产生。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
第一折 围寺 第二折 请宴 第三折 赖婚 第四折 听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红楼梦》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第 二十三回) 二十三回)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 书来瞧,从头看去, 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 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 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 十六出俱已看完, 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 警人,余香满口。 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 却只管出神, 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 默记诵。宝玉笑道: 默记诵。宝玉笑道:“妹 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 妹,你说好不好 林黛玉笑 果然有趣。 道:“果然有趣。”宝玉笑 我就是个‘ 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 的 你就是那‘ 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 林黛玉听了, 貌’。”林黛玉听了,不觉 带 腮连耳通红, 腮连耳通红,……
听琴模式的运用
听 琴 为 中 国 传 统 戏 曲 独 有 的 表 意 手 段
听琴图( 赵佶) 听琴图(宋 赵佶)
金圣叹评此折, 金圣叹评此折,更着眼于以琴为具的 计谋: 计谋:“然后则知红娘之教张生以琴 其意真非欲张生之以琴挑双文也, 心,其意真非欲张生之以琴挑双文也, 亦非欲双文之于琴感张生也,其意则 亦非欲双文之于琴感张生也, 徒以双文之体尊严,身为下婢, 徒以双文之体尊严,身为下婢,必不 可以得言。夫必不可以得言, 可以得言。夫必不可以得言,而顷者 之诺张生,将终付之沉浮乎? 之诺张生,将终付之沉浮乎?又必不 可忍,而因出其阴阳狡狯之才, 可忍,而因出其阴阳狡狯之才,斗然 托之于琴,而一则教之弹之,而一则 托之于琴,而一则教之弹之, 教之听之。教之听之而诡去之, 教之听之。教之听之而诡去之,诡去 之而又伏伺之, 之而又伏伺之,伏伺之而得其情与其 则空如其出,而使莫得赖之, 语,则空如其出,而使莫得赖之,夫 而后缓缓焉。 而后缓缓焉。”(《第六才子书西厢 记》)
相关资料 作品欣赏 视频欣赏
一、作者与故事源流
名德信,字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 (现在北京市)人,生卒仕历不详。元代著 现在北京市) 生卒仕历不详。 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 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 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 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 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 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 》《苏小卿月夜贩茶船 各一折。 苏小卿月夜贩茶船》 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 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 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 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 崔莺莺、红娘、 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 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 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崔莺莺夜听琴
《听琴》一折写老妇人赖 听琴》 婚后, 婚后,张生在红娘的巧妙 安排下, 安排下,月下弹琴诉说相 思之苦, 思之苦,莺莺听琴发出知 音之叹, 音之叹, 两人的感情由此 得到进一步发展。 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剧情关目上看, 从剧情关目上看,《听 西厢记》 琴》是《西厢记》中非 常关键的一折戏。 常关键的一折戏。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 》,必须扫地读之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 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 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 》,必须焚香读之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 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 》,必须对雪读之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 对雪读之,资其洁清也。 对雪读之,资其洁清也。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 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 ——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 金圣叹《 金圣叹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
《西厢记》在他俩心中引起的强烈共鸣,也正是 西厢记》在他俩心中引起的强烈共鸣, 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的共鸣。 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的共鸣。难怪封建卫道士要视之 移人性情”的洪水猛兽 为“移人性情 的洪水猛兽,明、清两代统治者都曾 移人性情 的洪水猛兽, 明令禁毁, 明令禁毁,甚至道光二十四年浙江学政还在省城设 局收毁之,后来类似情况还不断重演。 局收毁之,后来类似情况还不断重演。一些封建帮 闲还大造舆论: 《西厢》 玉簪》 闲还大造舆论:“《西厢》、《玉簪》等,诸淫亵 之戏,亟宜放绝,禁书坊不得 鬻 ( yu卖也)”。他们 之戏,亟宜放绝, yu卖也)”。 卖也 西厢记》 淫书之尤者”, 看了 西厢记》 看了《 说《西厢记》是“淫书之尤者 ,“看了《西厢记》 淫书之尤者 到老不成器”,千方百计诋毁之。更有甚者, ,到老不成器 ,千方百计诋毁之。更有甚者,他 们还瞎编什么《西厢记》作者“嚼舌而死 嚼舌而死”, 们还瞎编什么《西厢记》作者 嚼舌而死 ,死后被 打入阿鼻地狱不得超生,连那些推崇者如李卓吾、 打入阿鼻地狱不得超生,连那些推崇者如李卓吾、 金圣叹,也因评点《西厢》而不得善终云云。 圣叹,也因评点《西厢》而不得善终云云。
《西厢记》的评价 西厢记》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双璧。 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双璧。 --赵景深 明刊本西厢记研究· --赵景深《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 赵景深《 诸公已矣,后学莫及。 诸公已矣,后学莫及。 --元代音韵学家 --元代音韵学家 周德清 《西厢记》是有永恒而且普遍生命力的 西厢记》 伟大艺术品。 伟大艺术品。 --著名诗人 --著名诗人 郭沫若
首先, 西厢记》 首先,《西厢记》歌 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 结合, 结合,否定封建社会 传统“门当户对” 传统“门当户对”、 父母之命, “父母之命,媒约之 的联姻方式。 言”的联姻方式。 其次, 其次,崔莺莺和 张生实际上已把 爱情置于功名利 禄之上。 禄之上。
西厢记》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 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 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 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 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 的宝座。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 的宝座。《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 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 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 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 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 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 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 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 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 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 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 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 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二难处境: 二难处境: 契机 突转
解围: 解围: 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 三天期限 激将之法: 激将之法: 惠明传书
张生: 张生: 修书求救 笔尖儿扫了 五千人
赖婚 老夫人: 老夫人: 小姐近前 拜了哥哥, 拜了哥哥, 莺 张 红 莺 生 娘 : : : 俺 娘 变 了 卦 好了 也 也 也
琴心 张生《凤求凰》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 张生《凤求凰》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莺莺:知音者芳心自懂, 莺莺: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始乱之, 终弃之” 的悲剧故事, “ 始乱之 , 终弃之 ” 的悲剧故事 , 宣扬女人是祸水的 传统论调。 不妖其身, 必妖于人” 传统论调 。 “ 不妖其身 , 必妖于人 ” , “ 余之德不足 以胜妖孽” 以胜妖孽”
2.广为流传 宋代 广为流传—宋代 广为流传
北宋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 秦观的《淮海词》 北宋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秦观的《淮海词》,毛 滂的《东堂词》都曾歌咏崔、张恋爱故事。 滂的《东堂词》都曾歌咏崔、张恋爱故事。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的“说话”已有《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的“说话”已有《莺莺 名目;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 传》名目;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中又 莺莺六幺” 有“莺莺六幺”。
隔墙联吟 月色溶溶夜, 月色溶溶夜, 花音寂寂春。 花音寂寂春。 如何临浩魄, 如何临浩魄, 不见月中人。 不见月中人。
崔莺莺 兰闺久寂寞, 兰闺久寂寞, 无事度芳春。 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 料得行吟者, 应怜长叹人。 应怜长叹人。
寺警: 寺警:孙飞虎 抢亲
莺莺三计: 莺莺三计: 自献: 自献:不许 尸献:不忍 尸献: 许婚: 许婚:自嫁于 退敌之人
明•贾仲明《凌波仙》 贾仲明《凌波仙》 吊词: 吊词:风月营密匝匝 列旌旗, 列旌旗,莺花寨明飚 飚排剑戟。 飚排剑戟。翠红乡雄 纠纠施谋智。 纠纠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 伏低。新杂剧, 伏低。新杂剧,旧传 西厢记》 奇,《西厢记》天下 夺魁。 夺魁。
贾仲明
故事源流 1.故事源头 唐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故事源头--唐元稹 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 故事源头 唐元稹《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张生主唱)
西 厢 记 剧 情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二本: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惠明莺莺红娘)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折 第三本: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红娘主唱)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戏曲
(作品部分) 作品部分)
《西厢记·崔莺莺听琴》 西厢记·崔莺莺听琴》
பைடு நூலகம்学目的
1.体会本文心理刻划的特点。 .体会本文心理刻划的特点。 2. 感受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感受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 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 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 3.理解课文的主旨 理解课文的主旨。 3.理解课文的主旨。
寄简: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 寄简: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