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悲剧比较与探源

合集下载

论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及成因

论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及成因

论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及成因——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方古典爱情悲剧的巅峰,它们都极其完美地再现了男女纯洁忠贞的爱情。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宗教观念、观赏者的审美心理、审美理想、悲剧理论等的不同,中西方古典悲剧作品具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探讨,探寻西方审美对中国审美的影响,以及对中西审美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思考。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ABSTRACT:Both the Butterfly Lovers and the Romeo and Juliet are the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 romantic tragedies, reproducing the pure and loyal love perfectly.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religious concepts, aesthetic ideals,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ies about trage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great distinctions can be found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tragic works. Therefore, this thesis aims at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uture trend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by analyzing these dissimilarities.KEY WORDS:the Butterfly Lovers ;the Romeo and Juliet ;tragedy绪论《梁山伯与祝英台》(下文简称《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方古典爱情悲剧的巅峰,极其完美地再现了东西方男女纯洁忠贞的爱情。

中国悲剧文学与西方悲剧理论的对比

中国悲剧文学与西方悲剧理论的对比

中国悲剧文学与西方悲剧理论的对比艺术是民族审美方式的体现,悲剧作品是民族悲剧精神的体现。

由于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作品形成了不同的特殊品格,以至于一些人产生了中国没有一部严格意义的悲剧的看法。

其实,从中国悲剧内部联系和深层结构进一步深入探索,就会发现中国悲剧具有较为完备的美学系统,有鲜明的美学特征。

通过与西方悲剧理论相比较,从悲剧精神、悲剧冲突与悲剧结局三方面揭示中西悲剧的异同,阐释中西悲剧的美学特征。

一、悲剧精神的差异悲剧作为文学的一个独特种类和艺术的“最高”阶段,在每个民族的文化及文学构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中的悲剧精神源自人们在为命运、理想和追求而奋斗时的受挫、失败或毁灭的审美反思,上升至精神层面即悲剧精神,它是悲剧的灵魂与生命,与民族的文化积淀及其形成和发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文化起源不同据王国维评述,中国的苦戏起源于“巫”“优”的大众娱乐,据“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这种起源与中国发展状况影响了中国悲剧的情感价值取向,使其在选材上大多取自现实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境况,表现下层人民在生活中所受的欺凌或不幸遭遇,传达出一种哀怜、同情、怜悯的情感。

如备受欺凌却无力还击的窦娥,历经磨难的赵五娘,死后化蝶的祝英台等。

西方各民族的悲剧精神则是抽象于古希腊悲剧的一个美学范畴。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看,古希腊悲剧的形成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祭奠的宗教仪式。

这决定了希腊式悲剧是西方最高贵的艺术形式。

为了与所表达的崇高主题相呼应,西方悲剧总选择严肃、重大的政治题材,以王公贵族或显赫英雄为悲剧主人公。

因此,无论是欧里庇德斯笔下的美狄亚公主,还是莎翁四大悲剧中的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他们或人神合一,或威名显赫,或王公贵族,都塑造了一个个盖世英雄的人物形象。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浸染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讲求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心理,以“孝悌”为基本内容的本体追求。

浅析中西悲剧艺术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

浅析中西悲剧艺术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

CANGSANG朱光潜认为:“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代名词……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500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上悲剧。

”在他看来,中国人不能理解悲剧的精神,因为中国人一向乐天知命,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不愿过多地去探究命运,更何况“悲剧的激情和这样严肃的作品,如今已经过时”,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论断。

但是与此相反,王国维也曾断言:《窦娥冤》《赵氏孤儿》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甚至还有人编出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

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而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恩格斯说,悲剧冲突是指“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等对立的两极。

悲剧不仅表现冲突和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和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向来被誉为“崇高的诗”、“戏剧诗的最高阶段和冠冕”。

现代意义的悲剧源于西方,但中西方悲剧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邱紫华就曾指出:“与西方悲剧冲突中那种尖锐的、不可退让的血淋淋方式很不相同,中国悲剧作品表现冲突的方式很难体现激扬高蹈的悲剧精神,而这正是中国民族性格的一种表现。

”这是深层次的民族特点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曹文轩也曾指出:“中国文学悲剧的平民化的色彩就像西方悲剧的贵族化色彩不可避免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之间的差异性是显然而见的。

这种差异通过文化观念、审美追求、艺术表现形式全方位体现出来。

这种差异是本质的,不是现象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一、悲剧观念不同中国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

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如秦香莲与陈世美、敫桂英与王魁之间的冲突都是如此。

《简析中西方悲剧之差异》

《简析中西方悲剧之差异》

浅析中西方悲剧之差异悲剧是什么?从美学角度来说,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

它经常以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反思。

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剧本《济金根》时曾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①。

这句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了悲剧的本质,即矛盾冲突。

无论是中国传统悲剧还是西方悲剧,都和矛盾冲突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正是矛盾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内容变得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然而,中西方悲剧因为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悲剧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悲剧大都侧重表现主人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悲惨遭遇,以此来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②。

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窦娥三岁丧母,七岁离父,给人做童养媳,十七岁成亲,又死去丈夫。

后来又被坏人张驴儿诬告,赃官枉断,逼她承认毒害人命。

从剧本来看,窦娥的悲惨遭遇的确值得我们同情,但是她缺乏个人斗争意识。

在整个过程中,窦娥步步退让,直到上了刑场,她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有靠上天为她作证,因此她的抗争显得被动而无力。

与中国不同,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服的异己力量的抗争与冲突,可称为挣扎的冲突,表现了人对于其对立物的挣扎。

这种抗争往往是惊心动魄的,表现出火山喷发式的生命激情。

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神早已决定了的,他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却不甘心于命运的安排,希望靠自己顽强的斗争来改变弑父娶母的命运。

他在抵抗命运时的耐力与勇力恰恰是最可贵,因此会令读者感到强大的悲剧性。

《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与自身性格上的软弱和犹豫进行了抗争,虽然他最终与敌人走向死亡,但是这种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让读者肃然起敬。

二、悲剧主人翁中国传统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

100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冯燕华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中西方文学中悲剧作品的差异一直以来都引人注目,这种差异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心理、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本文则从中西方悲剧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不同文化内涵下的不同结局三个方面对它们的差异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西悲剧;差异;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结局悲剧自古以来就是崇高的艺术。

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可以唤起以恐惧、怜悯为基础的审美情感并使得审美主体得到净化与升华。

同时,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悲剧也是社会生活中悲剧现象的艺术反映。

纵观中西方有关悲剧的文学作品,虽然它们有着同样的主题,但是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这一现象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分析。

一、“强者”与“弱者”的不同形象西方的悲剧基本可分为命运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其典型的代表如: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等,这些人物形象多是宇宙天神或者是王公贵族,大都是高贵的正面典型或英雄人物。

这些悲剧主角为了崇高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坚强不屈的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即使遭受苦难仍斗志弥坚,纵然牺牲生命仍英勇不屈,这样的角色具有强大的悲剧力量。

就如埃斯库罗斯在三部曲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成功的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个庄严高尚的悲剧英雄的典型形象。

这位希腊神话中的神,为了崇高的正义事业具有顽强的反抗精神,因而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他热爱人类,反对众神之王宙斯要将人类完全毁灭的暴力,就偷了天上火种传给人类,因此遭受宙斯的残酷惩罚。

他被宙斯钉在高加索山上,上接苍穹,下临深谷,带着沉重的手铐脚镣,动弹不得。

面对宙斯所施加在他身上的深重苦难,这位悲剧主人公以强者的形象表现出昂扬的斗志,他宁愿忍受苦难一万年,也决不屈服分毫。

他预知宙斯将来要和一个女神结婚,并且他们的儿子将会打倒宙斯,因此宙斯威胁利诱要他讲出这个秘密,他断然拒绝。

中西悲剧比较

中西悲剧比较

摘要:“悲剧”来源于西方,它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从诞生开始就占据了西方文学主流的地位,并一直被认为是“最高的诗”。

中国戏曲悲剧与西方古典悲剧分属两大戏剧基本系统,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从而使中西悲剧产生巨大差异,形成不同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悲剧;中西悲剧;比较悲剧,素来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以其深沉激昂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震撼和感召着世人。

悲剧一词在西方文化用语中包含三层意思:(l) 作为一个戏剧的种类;(2) 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3)对悲剧性进行文化观念把握的悲剧意识。

完整的悲剧定义最早出现在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p19)。

从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伟大悲剧作家莎士比亚,从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作的高潮到近现代易卜生、契诃夫、奥尼尔等人的剧作,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古老的源头和漫长的历史。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与西方古典悲剧相对应的概念是“苦戏”、哀曲”、“怨谱”—人们用这些术语来指代那些“写悲”、“写苦”的戏曲作品。

这类戏曲作品最早出现在宋代,如南戏中的《赵贞女》、《王魁》,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则是元代的事,《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和《赵氏孤儿》等元人四大悲剧是其中的代表作。

中国的“哀曲”与西方的古典悲剧有何异同?这些异同与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又有何关联?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中西方悲剧外在形式的差别中西方悲剧从外在表现形式看,有以下三方面不同。

(一)悲剧主人公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此有专门地论述,他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是出身高贵、声名显赫,介于好到极点的完美之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好人”。

黑格尔辩证地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悲剧性人物的伦理要求既有普遍的合理性,又有应得报应的片面性,两方面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与悲剧性人物一身,叫悲剧在激烈的内心冲突中显示出美的崇高精神来。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一、自由的爱情,理想的追求是两部作品的共同主线爱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追求自由的爱情是人人所向往的。

因此,爱情这一主题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两部作品故事的开端都是来自于男女主人公的自由相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正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悲剧故事并4i是莎士比亚的原创.而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

该剧曾被多次改编,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罗》中,来自蒙太古家族的罗密欧在一次宿仇凯普莱特家族举办的宴会上对美丽的朱丽叶一见钟情,当即上前表达了爱慕之情。

明知有阻力,两人仍然无法抑制住爱恋,并在神父的帮助下结成了夫妻。

在一次意外中,罗密欧杀死了凯普莱特家族的提伯尔特,这使得两人的爱情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然而朱丽叶面对父母的责难和逼迫仍然对罗密欧不离不弃,甚至为了逃避父母为她选择的婚姻而在神父的帮助下服下一种可以让人假死的毒药,以求取得与罗密欧远走高飞的机会。

阴差阳错,不知情的罗密欧误以为心上人真的离他而去,选择了与心上人一起殉情。

当朱丽叶醒来后看见服毒死去的罗密欧,1i想独活人间,拔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最终实现了两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的《梁》(以下简称《梁》)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故事经中国民间流传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影响深远、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中,梁祝经过化装求学、草桥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之后,两人已经难分难舍,尤其梁山伯在师母那里得知英台乃女子之后,欣喜不已。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悲剧作为一种概念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文学艺术中的悲剧、美学范畴的悲剧。

做为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中西方有着累死的发生方式和存在方式,然而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时间,特别是吧它们用艺术的方式反映出来,中西方则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着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对生活的美学思考。

首先是人物及题材。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来组织情节,表现猪蹄的。

纵观西方悲剧艺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文艺复兴是屁英国著名喜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等,都是以深化中得英雄、人间的帝王将相及公主后妃等所谓的“上等人”作为悲剧主人公的,并且几乎都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以平民百姓或接近于平民百姓的人物作为悲剧主人公的。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人物既有神话中的人物、人间的帝王将相之类的,夜游平民百姓、公子小姐以及浪子妓女和落魄文人等。

将相悲剧主要表现将相内部忠良与奸佞、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对于平民百姓或类似于平民百姓的人物的描写多集中在他们的冤案、惨死等方面。

其次是冲突、结构及结局。

俗话说,“无冲突不构成戏剧,更构不成悲剧。

”西方悲剧的冲突可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从“纵”的角度看,它经历了人与命运的冲突(古希腊悲剧)、人与社会的冲突(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情与理的冲突(17世纪古典注意悲剧)以及18世纪以后个体分类的冲突这样一个过程;以“横”的方面看,有人与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对邪恶命运的反抗)、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哈姆莱特同克劳狄斯等人的斗争)、情与理的冲突(《熙德》中堂·罗德里格身上的“爱情”与“荣誉”的冲突)、人内心正反两个方面的冲突(麦克白身上“野心”与“天良”的搏斗)。

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冲突,则主要是忠良与奸佞的斗争,人物自身特别是自身善与恶的冲突在中国悲剧艺术里是不多见甚或是没有的。

从冲突的表现形态看,西方悲剧艺术相对集中,鲜明。

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悲剧艺术中的冲突具有多层面的特点。

中西方悲剧差异比较

中西方悲剧差异比较
在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 识上,他们都强调以斗争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 “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强调人与 自然的协调融合,重视对立矛盾之 间
的相互渗透、弥补、转化和自行调 节,以保持整个机体、结构的动态 的平衡、稳定。中国文化是内陆型 的,是一种保守型的文化,缺乏怀 疑和否定的力量,中国人往往对不 合理的东西采取容忍态度,反对矛 盾冲突。
卡斯特尔维特洛这样描述西方悲剧主
人翁及他们的行为:“悲剧里的人物地 位显贵,意气风发,心性高傲,勇于
追求自己的目标,倘使受到伤害或是
将要受到伤害,他们绝不到衙门告状, 也绝不忍气吞声,而是听从自己情感的 驱使,把自己的行为当法律,为了复仇 杀死他人或近亲,甚至在绝望之余,杀 死自己。”
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伏 的异己力量的抗争与冲突;
中西方对于悲剧和悲剧精神的探讨由来 已久,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悲剧审美体
系。
1 中西方悲剧外在形式的差别比较 2 中西方悲剧差异的文化根源分析
1 不同的悲剧主人翁 2 不同的悲剧 性格 3 不同的悲剧 冲突
不同的悲剧 结局
4
4

传统西方悲剧都是以皇家贵族和英雄 豪杰为主角。在西方人眼中悲剧的主人 翁和英雄是同义词,英雄本人是时代骄 子,但却遭受深重不幸,其身份和境遇 形成强烈对比,因而具有震撼力量。
中国古典悲剧的主人翁一般是弱小善 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尤其是出于社 会最底层的妇女。
中国人重克己的认同人格,强调家 庭本位,突出家庭乃至国家的利益;
西方人重扬己的独立人格,奉行个 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 人格尊严。
具有独立人格的西方悲剧显得独立 而崇高;
具有认同人格的中国古代悲剧人物 则显得悲苦凄怨。

中西悲剧的差异

中西悲剧的差异

中西悲剧的差异中西方的悲剧意识更主要地表现为差异性。

中西悲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悲剧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戏剧冲突及悲剧结局三个方面。

中西悲剧的差异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

悲剧是古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为悲剧下过如此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虽然我国历代的文艺理论着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悲剧这一概念,但却也有明确的悲剧意识。

中西两个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

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异,往往体现在个体与群体,历史目标与道德价值,感性自觉和理性自觉等方面。

西方重视历史—个体的崇高,中国重视道德一群体的正义,而其区分总的来说表现在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侧重上。

中西悲剧的差异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

首先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

中国儒家的思想,礼教制度,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因而要求他(她)自觉接受"礼"的规范约束。

儒家的整套政治理念都是以孝为中心,主张以孝治天下。

家长制在封建社会广泛盛行,父权,夫权变本加厉,不断强化。

中国家庭本位的主要表现是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唱妇随。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均倾向圆满,融和,行事讲求"中庸之道"。

这点在众所周知的红楼梦中的贾林悲剧中表现尤为明显。

一部《红楼梦》演绎出一幕幕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

共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奠定了宝黛之间纯真的爱情基础,而封建礼教和宿命论以及宝黛两人性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生成悲剧的根源,是与封建世家的家族利益和政治上的考虑有着深刻联系的。

《红楼梦》在展开爱情悲剧的同时,揭露了贾、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和罪恶,这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有其典型意义,它们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写照。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一、前言从公元前534年古希腊悲剧诞生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西方悲剧研究著作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现在可谓汗牛充栋。

马丁·艾思林在《戏剧剖析》,中仍然认为“以悲惨结局的是悲剧,以愉快结局的是喜剧”这是区别悲剧、喜剧的一条看似浅薄但却普遍应用的方法。

悲剧的主要审美特征是“悲”,没有苦难和毁灭,悲剧就不成其为悲剧,但悲剧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再现苦难和毁灭而使人悲伤,而是要通过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肯定悲剧人物以及作家的悲剧精神,净化人的心灵,激励观众勇敢地直面人生。

因此,仅有悲惨结局的戏剧,还不能叫做悲剧。

悲剧一定有悲剧性结局,悲剧性结局却不一定是悲惨的,悲剧性结局应该是表现出悲剧人物或其精神世界在悲剧冲突中必然的毁灭,同时显露出悲剧精神的结局。

二、关于中国有无悲剧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并无悲剧,也有些学者坚持认为中国有悲剧,于是展开了一场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

1、未否定中国有悲剧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都一致认为中国古典戏剧缺少悲剧意识,常常以“大团圆”结局,因而被鲁迅斥为中国国民的“十景病”,但是,他们都没有否认中国有悲剧。

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中指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

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

做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

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公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

中西方悲剧比较-最新文档

中西方悲剧比较-最新文档

中西方悲剧比较一、悲剧人物的不同――从性别、地位、性格角度分析西方多“俄狄浦斯王”此类有力量、有地位的社会上层男性为主;中国古代悲剧中更多的是平民百姓,多为“窦娥”这样的具有美好德行的弱势女性。

就性格而言,西方悲剧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具有很多珍贵的人格特质;中国往往把悲剧人物打造成封建社会德行完美的女性,性格方面多是内倾。

在这样的设定下,西方悲剧人物面对逆境有力量和能力进行抗争,是“进攻式”的,拿俄狄浦斯来说,他虽知道自己的悲剧命运,却毫不犹豫地逆天而行,企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

而中国古代悲剧中的女性常以忍让为生,任命运摆布,是“退守式”的。

窦娥从沦为童养媳,到守寡,到蒙冤被杀,一直在忍受,在顺从,而不是像西方悲剧那样深切控诉。

中国古代悲剧的平民化比较明显,多表现社会性悲剧,与创作者的创作环境也有关联,这也与西方悲剧人物的“上等”形成鲜明对比。

二、悲剧结局和结构设计的不同中西方悲剧在结局和结构设计方面有很大不同,《窦娥冤》以其父为其沉冤昭雪作为结局,而《俄狄浦斯王》以冲突的高潮,俄狄浦斯发现自己杀父娶母的悲惨事实告终。

纵观中西方悲剧的结局,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悲剧多以团圆式结局为主,喜欢在最后给给读者制造一些甜头,给予大家一些心灵慰藉,既是矛盾冲突的缓解,也是伦理道德理念儒道思想的映照。

反观西方,他们往往在最后促成悲剧的高潮,以血淋淋及矛盾及其尖锐的冲突留下令人震撼难忘的悲剧结尾,如哈姆雷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无谓牺牲,从而提高了斗争的价值性。

他们通过这种现实般的刺痛感加深悲剧的震撼效果,引起大众的思考,反映哲学本体之思,追求真理并且个体意识强烈。

结构设计方面,西方多把结局作为最后的高潮,而中国悲剧的高潮常在中期,这就直接影响表达效果的不同,一个中期高潮,后半期缓解,直至最后团圆时结局将之前的审美感受或思想触动完全消解;而另一方则是将高潮和震撼留至最后,给读者深深痛感和审美体验,直至剧情结束还不能迅速脱解,之后的很长时间都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中西悲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

中西悲剧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中西悲剧一直在不断演化和发展,成为世界戏剧中重要的一部分。

古希腊悲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

最早的悲剧是在雅典的城邦活动中演出的。

这些剧目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探索来传达深刻的哲学思想。

希腊悲剧主要通过对冲突和苦难的刻画来引导观众思考人生的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家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与希腊悲剧相比,中国戏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早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就有了一种名为“郑声”的古老的音乐剧形式,这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雏形。

唐代是中国戏剧的鼎盛时期,这时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悲喜剧作家,如杂剧家关汉卿和南戏的李时中。

这些剧目以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社会问题为主题,深受观众的喜爱。

到了近代,中西悲剧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在西方,浪漫主义的兴起对悲剧产生了巨大影响。

浪漫主义悲剧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提出了一种对人性灵魂深处的探索。

哥特式悲剧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兴起,强调了个体的痛苦和孤独。

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的悲剧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中国,戏剧也经历了近代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戏剧开始受到西方现代戏剧的影响,尤其是欧洲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

这一时期的中国悲剧作品更关注社会问题和民族命运,如鲁迅的戏剧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

到了20世纪,中西悲剧进入了一个多样化的时期。

现代主义的兴起使得悲剧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西方,表现主义和符号主义悲剧兴起,强调象征和非线性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现代主义的悲剧作品也开始出现,如曹禺的《雷雨》和贾平凹的《废都》。

尽管中西悲剧发展历程各有不同,但它们都通过对人类命运和人性的思考来引发观众的共鸣。

无论是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国的古典传说,还是现代社会问题和内心痛苦的表达,悲剧都是一种反思和启迪人类智慧的艺术形式。

(完整版)中西方悲剧比较

(完整版)中西方悲剧比较

中西方悲剧比较对于“悲剧”一词,我最初对它的理解是一些不幸的、痛苦的事情。

然而在美学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并不如我理解的那样。

我知道了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并不等同于“悲惨的事件”。

下面先来说一下美学意义上悲剧的一些特征。

首先,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这就规定了悲剧主人公善的品格。

这里所说的“正面人物”,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既包括英雄人物,又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小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但是他们共同一致的品格是进步、纯洁、善良。

正面人物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有的悲剧主人公不但以美的魅力去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且以善的品质去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怜悯。

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以死殉情,用人文主义克服家族封建意识;还有的悲剧主人公内心深处充满了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结局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真制服了假,善克服了恶,美战胜了丑,然而却在这一倾刻遇到失败或毁灭。

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李尔王》中的李尔等。

之所以悲剧主人公要是正面人物,这主要原因是为了唤起人的同情感,产生悲剧效果。

第二个恃征,在悲剧冲突的展开中,用美的毁灭来否定丑的存在。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充满了善与恶、进步与落后的斗争,新生力量在强大的邪恶势力之下暂时毁灭了,失败了,造成了悲剧,但是,悲剧可以摧毁一个崇高伟大的人,却不能摧毁一个人的崇高伟大,美的被毁灭只是具体形式,其精神却完全战胜了丑和邪恶势力。

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火造福,而被判永久锁在悬崖绝壁上被凶鹫啄食肝脏,岂不悲壮!然而他的精神之壮美却永远存留天地之间,并彻底战胜了宙斯的凶残。

第三,从悲剧效果来看,怜悯、恐惧、陶冶、净化、提升——这是欣赏悲剧逐步展开的心态感受。

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必然首先要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进一步在领略悲剧美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即情感上的熏陶、感染与升华)。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中西方对于悲剧和悲剧精神的探讨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

西方悲剧精神在于用行动来抗争,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中国的悲剧大多个体自主意识较弱,其显著的特色为含蓄蕴藉,顺从忍耐。

中西悲剧的重大差异显示出不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根源。

人总是处于不断的追求中,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人必然要经历苦恼、不幸、哀痛甚至毁灭,这就是人类的悲剧。

一个民族文化的成熟与否与这一民族是否有着深刻而理性的悲剧精神密切相关。

中西方对悲剧和悲剧精神的探讨渊源已久,现代意义上的悲剧源于西方,古希腊的悲剧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悲剧体系,并且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形成一个系统的悲剧美学体系。

中国历代文艺理论的著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悲剧这一概念,却也有明确的悲剧意识。

中西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

邱紫华曾指出?押“与西方悲剧冲突中那种尖锐的、不可退让的血淋淋方式很不相同,中国悲剧作品表现冲突的方式很难体现激扬高蹈的悲剧精神,而这正是中国民族性格的一种表现。

”中西方民族的悲剧意识产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这种差异是本质的,具有深远的历史传承性。

一、中西方悲剧概念及其分类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翁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悲剧艺术推向了高峰。

中国古典戏曲中也曾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悲剧作品,如杂剧《窦娥冤》、《桃花扇》,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屡演不衰的优秀悲剧作品。

悲剧,素来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以其深沉激昂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震撼和感召着世人。

中西悲剧异同

中西悲剧异同
黑格尔从思辨哲学高度谈论善恶范畴,“唯有人是善的,只因为它也可能是恶的。善恶是不可分割的”。恶或否定的方面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自然的意志自由自在地是一种矛盾,它要进行自我区分而成为自为的和自在的。”“如果它是恶的,那么它就是自为的”。人的恶劣情欲体现了“绝对观念”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推动历史前进发展的杠杆,所以它是恶的,也是善的,中国民族是个道德感极强的民族,她的文化根底实则是一种道德哲学,没有上述关于“善恶关系”的辨证认识,“恶”被视为绝对的不合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色是“防”,即将防范恶视为首要使命,置之于开拓善之上,因而中国文化的理想人格范型便是“道德仁者”形象,既富且仁,内圣外工,容不得丁点的恶(至少在其理论形态上是这样要求的),有恶劣情欲的人总是要遭到指责,得不到充分Hale Waihona Puke 定,哪怕他是旷世奇才、时代英雄。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朱光潜认为“悲剧这种戏剧形式和这个术语,都起源于希腊,这种文学体裁几乎世界其他各大民族都没有,无论中国人、印度人、或者希伯莱人,都没有产生过一部严格意义的悲剧。” 中国有悲剧吗?这种疑问将西方对悲剧的定义视为具有普适性的真理,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表现。下面就中西悲剧的异同进行比较。
我们总是以道德的眼光(尺度)看待历史,显现出道德至上,道德本位的倾向,这在对待刘备和曹操的传统态度上得到鲜明集中的体现。中国文化秉承温柔敦厚的诗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恶的情欲是没有历史地位的。道德至上、伦理主义的历史观,使中华民族向来无视“恶”的历史作用,从而否定悲剧人物邪恶性质的正面价值。因此,中国悲剧的主人公都是纯粹善良的绝对无辜的,其形象具有“雕塑型”,很少发展变化,性格比较单一,是静止不变的伦理实体(忠义化身或孝顺化身)。他们善良正直,品貌修好,是完美的好人,没有丝毫恶的因素,他们进入其中的悲剧冲突乃是“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却少有西方悲剧人物自我的心灵分裂和灵魂厮杀,因为他们坚信自身是纯粹的善和绝对的无辜,不会感到自己既是无罪的,又是有罪的。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像狼,这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质,西方文化张扬历史理性主义的历史观,肯定恶劣情欲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从而造成艺术对“邪恶”的接纳。西方悲剧主人公往往并不是纯粹善良的好人,而是带有“恶”的情欲,勇于开拓,敢于动作,为了自我的权利和合理性得到实现而不惜干犯他人的权利和合理性。卡斯忒尔维特尔说:“悲剧人物是一些心性高傲,意气风发,以自己的意志为法律,遇事不到衙门告状的人。”“喜剧人物则是一些善良的、胆小怕是的,遇事即到衙门告状的懦夫。”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人物是“不好不坏的人”,即是有好有坏,又好又坏的人,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特拉赫拉斯,正义凛然,与险恶的命运(人类和自然中的妖怪)搏斗,树立了悲壮的英雄形象,可就是这个希腊人无限崇仰的英雄,也曾在一夜之间强奸了第斯庇乌斯的五十个女儿。这在中国文化的悲剧观念里是不可想象的。

中西悲剧的比较

中西悲剧的比较

中西悲剧的比较一、相同点1、中西悲剧的起源都与民间活动关系密切,与宗教关系密切。

2、悲剧性总是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的基础。

3、中西悲剧不论主人公出身如何,经历如何,他们总是典型的悲剧人物。

4、悲剧冲突往往是在悲剧结构中围绕着由主人公代表的气氛与情调,这种气氛与情调和悲剧情节的展开相始终、相表里、相辅相生。

5、主题上都追求严肃;追求一种道德观念认同感。

二、不同点1、不同的悲剧主人公西方古典悲剧,其主人公一般为力量型的、进攻型的敢于斗争的男性英雄,即使是女性,也如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一样刚强的,其目的在于强化悲剧的冲突。

例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靳斯描写的俄狄浦斯,马洛悲剧中的浮士德等。

与西方悲剧相反,中国古典悲剧由于强调的是忍耐,其主人公一般是受迫害的、善良弱小的女子。

她们不是积极地抗争,而是被动地忍耐,把痛苦看作命运的安排,像窦娥这样在遭遇面前采取被动态度的悲剧人物还很多,《桃花扇》、《梁祝》、《娇红记》等剧的女主角都属于这一类。

2不同的悲剧冲突西方古典悲剧的整个过程是冲突的逐步升级,其主人公是主动的,用行动来抗争是西方悲剧的实质。

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以复仇为主线把悲剧冲突推向高潮。

中国古典悲剧原先被称为苦情戏,主要描写凄惨的遭遇,而不是剧烈的冲突。

《窦娥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悲剧斗争双方主要表现为迫害与被迫害的关系,冲突的剧烈程度大为逊色。

3、不同的悲剧结局西方悲剧的结局是英雄用生命去斗争,是冲突的白热化。

哈姆雷特在悲剧结束时正是这样,充分体现了一种毫不后悔的自我牺牲精神。

与西方悲剧相反,中国悲剧往往以喜剧的形式结尾,是冲突的和解。

《窦娥冤》的结局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中国悲剧的这种结局是对主人公被动受苦的肯定。

4、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悲剧精神西方社会“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征,崇尚个性和自由,富于冒险和开拓,讲求力量和技术;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

浅谈中西方悲剧

浅谈中西方悲剧

浅谈中西方悲剧法政学院04思想政治教育杜骏040100780几乎所有的中国古典悲剧都离不开善恶报应,最后一般都是好人得到幸福,坏人受到惩罚。

而西方悲剧却大不一样。

从亚理斯多德开始一直是反对善恶报应的。

虽然有些道德理想主义者曾试图提高报应关系的地位,但都遭到了别人的否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T. 莱默(T. Rymer),他明确地提出了报应学说,并称之为“诗的正义”(Poetic Justice)。

但这一理论并没有获得多少数人的支持,而是遭到不少西方人的攻击,甚至被某些人看作最蹩脚的规则。

同样是人,为什么中西方人在这个问题上有这么大的分歧呢?本文准备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比较的角度探索两者的不同的内在逻辑。

中国悲剧偏重于因果报应,明显地具有他律性,而西方悲剧强调出于自由意志的行动,突出了行为的自律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行动的自律与他律有过深刻的研究,他认为他律的行动表现为:“因为我希望其他事情,所以我应该做这件事情。

”而自律行动的特征为:“即使我不希望任何事情,我也应该如此这般做。

例如,前者会说:如果我要维护我的名声我就不应该撒谎;后者会说:即使它一点也不会使我丧失名誉,我也不应该撒谎。

”康德还指出,真正的道德法则必须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以善恶报应为特点的他律原则并非真正的道德法则。

为什么以道德严谨而闻名于世的中国人却偏偏创造出他律的悲剧,而道德情感较冷漠的西方人反而创作出自律的悲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考查一下中西方人对幸福和德行的不同态度。

西方文化是突出个体的,他们比较注重个人的幸福。

在服从道德准则的时候,他们不会耻于谈论个人利益,有时甚至为了个体的自由去挑战现存的道德。

所以西方人的个体的幸福与道德之间矛盾尤为突出,虽然他们也设法协调两者的关系。

近代哲人康德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深刻。

他认为作为最高境界的至善必须由“德行和幸福一起构成”。

同时他又看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成分,两者往往是互为矛盾的,所以他提出了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于是,或者追求幸福的欲望必须是道德准则的动机,或者德行的准则必须是幸福的有效原因。

古希腊和中国古典悲剧之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古希腊和中国古典悲剧之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古希腊和中国古典悲剧之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从古希腊悲剧到中国古典悲剧,差异之大,令人出乎意料。

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其原因存在多处。

首先,古希腊悲剧主要以因果和宿命关系为主,而中国古典悲剧则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善恶和救赎关系被把握的更加细致。

在古希腊悲剧中,英雄通常有不可抗拒的宿命,而中国古典悲剧中,悲剧的结局更多的是人主观的的选择而得到的。

另外,古希腊悲剧的高潮一般处在其死亡时刻,而中国古典悲剧的高潮一般落在其对情况的判断、对其结局的理解上。

再者,古希腊和中国古典悲剧体现的社会背景也不尽相同,古希腊悲剧往往有着斯多葛学派强调理性的传统,着重地位以及政治状况;而中国古典悲剧则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以及道德观,多以家庭血缘来做贯穿,着重家族的整体关系。

最后,古希腊悲剧的表现形式和中国古典悲剧也不尽相同,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以诗体及大众歌剧的形式表演,而中国古典悲剧则有诗以及戏剧形式,凡是中国古典悲剧中更被喜欢使用的是古文体表达。

总结起来,古代悲剧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一是其根本内容以及社会背景不尽相同;二是表现形式之间也有所不同;三是其表现更偏向于现实生活。

从宇宙层面而言,反映着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众多差异,从而丰满起精彩的文学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悲剧比较与探源
何骋 41325007
作为汉语词汇的“悲剧”在字典中有两层含义:(1)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2)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悲剧”,则更典型地体现为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

从最基本的定义来看,中西方关于悲剧的理解就截然不同。

由此再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义,“悲剧”在中西方以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发展,自然将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区别。

本文首先将由表及里地阐述中西悲剧的差异,进而展开更深的文化层面的探寻,试图找到中西悲剧之别的内在根源。

一、外在形态之别
中西悲剧作为同种戏剧类型,其主要的情感倾向是一致的,但在具体表现形态上却十分迥异。

也就是说,尽管几乎所有的悲剧都无外乎是一种故事,故事的讲述手法也基本类同,但是组成故事的要素却可以千差万别。

比如人物,比如情节,比如主题,在这些关键要素的选择上,中西悲剧显然展现出不同的取向。

特里西诺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最重要最伟大人物的一种模仿”,这实质上也代表普遍的西方审美心理。

于是,传统的西方悲剧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悲剧的主人公和英雄无差,他是天之宠儿时代骄子,却又同时遭遇深重的不幸。

与西方悲剧相反,中国古典悲剧的主人公则往往是一些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以善良本性和悲苦结局来制造戏剧效果。

其次,情节方面,西方悲剧多以“英雄之死”为结局,充分宣扬毫不后悔的自我牺牲精神。

而中国悲剧恰恰相反,往往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以示冲突得到了温柔的和解。

再次,主题上,西方悲剧致力于揭示人的脆弱,人向异己力量奋起反抗,掀起剧烈冲突。

而中国古典悲剧则倾向于弱化抗争,暗示人在不可抗力量面前唯有俯首称臣,感叹未知。

二、内在精神之别
中西悲剧的另一个重大区别在于由文化立场差异所引致的文化取向的疏离。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我们很难看到主人公以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同异己力量抗争、打斗、撕咬的激动画面,而更多的是一些逆来顺受,寄望于幻想、祈祷、祝福的和气场景。

小人物本就卑微,对于不合理的压迫也没有想要抗争的勇气,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会双手合十而不敢放手一搏。

反观西方悲剧,斗争却是一刻也不曾停息。

西方悲剧中的主人公以一种英雄的情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对个体的局限嗤之以鼻,追求“人”的超越。

中国古典悲剧的文化背景是持中贵和的“保存型的文化”,中国人的精神里天然地缺乏怀疑和否定的力量。

而西方古典悲剧的文化背景则是重分别与对抗的“扩张型的文化”,人应当勇于超越自己的生存困境,作为一种延续久远的悲剧精神而得到广泛的体认。

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精神气场下,中西悲剧的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探求差别之源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其背后必然依托了相应的文化机制与文化动因。

对于中西悲剧比较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外在的内在的差别,不妨从中西文学上切入,探求源头。

传统中国文学以抒情表现为中心,重视作者主观情谊的表达,西方古典文学则更加关注
客观现实,希望借此引导读者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

借此来观照悲剧,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与“去斗争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正是强化抒情的体现吗?将悲惨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悲情最直露地宣泄;现实的抗争,个体的状态,中国古典悲剧并不关心——这并非个例——作为整体的传统中国文学都不关心。

此外,传统中国文学中普遍的英雄价值的失落,也对中国古典悲剧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一个英雄缺失成为常态的文学场域内,要求悲剧作者去塑造勇于同命运抗争的英雄人物,显然不合情理。

而西方文学中对英雄人格的崇尚源头久远,在西方悲剧中再出现一批,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

以上作为笔者的一点浅见,不敢称真正地探寻到文化根源,却也相信这终究是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