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2010-2015财务报告
李宁公司财务分析报告2018-2020
李宁公司财务分析报告2018-2020摘要: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还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本文主要根据李宁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作为切入的基础分析李宁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结果,并对其数据进行研究探讨。
主要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整理出了各项财务指标,然后根据各项财务指标分析并说明了李宁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最后就该企业的经营状况,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李宁;公司;财务;报表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结合。
共同性使它们具有了可比的基础,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征。
在实际分析时,这两方面的比较往往结合使用。
2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财务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三)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营现状李宁2018年业绩如下:2018年1月-12月,李宁营收增长18.4%,突破百亿,达到105.11亿人民币,净利增长至7.15亿,净利率从5.8%提升至6.8%,毛利率提升一个百分点达到48.1%,经营现金流增长44%至16.72亿,李宁将派息每股8.78分人民币。
2012年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2012年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第一篇:2012年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李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李宁公司曾是名人创业、家族企业转型、品牌营销、品牌转型、中国体育品牌成功的典型案例,也颇受各界的关注,关于李宁公司成功的讨论不绝于耳。
然而今天李宁公司再一次成为焦点,不是因为它再一次取得了质的突破,而是因为它的库存高筑、关店、股价跳水、发盈警、高管离职、大裁员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案例背景2.1、1990—1992年创业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管理是情感型的,团队由李宁的队友、亲属和朋友组成。
在经营上以体育赞助、特许经营为主。
由于李宁个人的在体育界的成就和影响力,公司得以以较快较稳定的状态发展壮大。
2.2、1993—1997年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团队是经验型的团队,来自当时国内名牌“十佳”、“梅花”等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管理人员的加盟,为李宁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李宁公司总监以上高层管理者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加入的。
李宁产品的三大主项:体育服装、运动鞋、便装雄踞市场。
2.3、1997—1999年低迷调整阶段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李宁公司进入两年低迷时期。
李宁公司重新调整财务和人力资源战略,李宁劝说家人朋友离开公司,开始了向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2.4、2000-2007年快速发展阶段李宁积极整合物流环节,引进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品牌跟踪研究系统,实现了生产-配送-销售-再生产的高效有序运作。
而这一时期公司寻求品牌重塑,从功能性和体验性两个支持点出发,定下了“一切皆有可能”这个沿用至今的品牌标语。
采取了轻资产运作的模式。
2004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在国内经济增长的推动下,李宁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
2.5、2008—2009年2008年,李宁迎来了重要的机遇:借着李宁本人点燃圣火,李宁完成了出色的奥运营销;2009 年,李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为83 亿元人民币,较2008 年增长了25%。
李宁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李宁品牌分析
李宁公司由著名运动员李宁先生于 1990 年在广东三水成立。
成立之初,李宁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李宁牌”运动服饰,在其后的数年里,李宁逐步的扩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产品生产也逐渐地涉及到运动鞋服,体育器材等领域,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
通过分析李宁2010至2016年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2010 年是李宁公司发展的分水岭,营业额达到了一个顶峰的状态,超出竞争对手安踏20亿人民币。
2010 年的下半年,李宁公司正式宣布品牌重塑战略,采用了全新的品牌标识,更改了原有的宣传语,并对品牌定位,目标人群做了相应的调整,彻底改头换面的李宁公司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年轻化,甚至有人喊出了“90 后李宁”的口号。
李宁公司此举,无疑是在为自己的国际化之路做铺垫,让李宁能够在一线城市同国际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但从随后两年的销售业绩来看,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2011年,李宁公司的销售额仅为 89.29亿元,虽说下滑幅度并不算太大,但却仅仅领先安踏公司不到2500万,要知道前一年这差距为20 亿。
改革的镇痛还在继续,2012年,李宁公司的销售额暴跌至67.39 亿元,被安踏公司反超,交出了“国产第一”的宝座。
可以说,李宁公司品牌重塑计划,是造成李宁品牌迅速陨落的根本原因。
(二)李宁公司品牌营销存在的主要不足1.品牌定位不清品牌给人传递的核心价值是品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李宁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民族的、亲和的、荣誉的,据相关调研显示,李宁公司的实际消费群体中35岁到40岁的消费者比例超过50%,与主打“年轻”、“时尚”、“酷”等国际品牌特质的“90 后李宁”有较大的出入,这就导致品牌重塑后人们对李宁品牌的一贯印象不一致,让消费者产生抵触情绪。
2010年6月,李宁公司分别对鞋类产品和服装产品平均提价7.8%和17.9%,此后李宁公司的提价也是动作频频。
李宁试图通过价格来追赶国际品牌,认为价格高了,品牌等级就高了。
李宁的十年周期路
李宁的十年周期路作者:石stone来源:《商界评论》2022年第05期李寧公司过去10年的周期性表现,可作为一个经典的投资案例研究。
对照鲜活的案例去理解周期的运行,更能够学习周期的运行过程和其中的经验。
本文将我对周期的理解,以及李宁公司在周期中的表现分享给大家。
从10年周期发展来看,李宁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周期危机积累阶段、周期危机去化阶段、周期兴起新阶段。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体育用品行业获得了10年周期的超高速增长,整个体育用品行业,品牌层出不穷。
各品牌专卖店快速渗透,铺向全国大小城市各个角落。
李宁作为当时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企业,一路高歌猛进,其营收从2001年的7.35亿元增至2010年高峰时的94.79亿元,增长了12.9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2%。
不仅李宁,各体育用品公司都处在狂热的氛围中,上产能、新开专卖店,街巷体育用品店相互挨着,一个又一个。
而体育用品行业的危险也在产能过剩的狂欢中酝酿着,整个行业产能过剩,慢慢积攒了渠道里大量的库存,在供求关系作用下,危机正一步步靠近。
在财务上,李宁以2011年财务出现-5.8%的增长为转折点,出现周期逆转。
典型的周期转折点,就是在长期的高速增长后,营收增速开始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从营收来看,2008年是李宁营收增速的最高峰,达到了55%;2009-2011年开始下降,增速分别为23%、13%、-5.8%。
虽然产能过剩,但乐观情绪仍使其惯性地前进了3年。
到2011年时,李宁公司的渠道库存严重积压,销售出现阻塞,反馈到财务报表上,其应收账款和存货开始增长。
2009年,李宁营收为83亿元,对应的存货是6亿元,应收账款是10亿元。
到2011年时,其营收达89亿元,仅增长了7%;而存货却增加到了11亿元,增长了83%;应收账款增至21亿元,增长了110%。
其现金流也先于报表利润开始变化:2008-2011年,李宁公司的利润分别为7亿元、9亿元、11亿元、4亿元;同期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亿元、13亿元、9亿元、0.2亿元。
李宁公司战略现状分析及决策建议
李宁公司战略现状分析及决策建议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与班级: PMBA1班姓名: 彭乾任课教师: 陈永东提交日期: 2015年2月10日目录1、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环境分析 (1)1.1、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市场成长性与市场发展前景 (1)1.1.1、成长性分析 (1)1.1.2、市场发展前景 (2)1.2、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 (3)1.2.1、卖方角度 (3)1.2.2、买方角度 (4)1.2.3、总结 (5)2、运动服装行业的价值链分析 (5)2.1、运动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盈利模式概览 (5)2.1.1、运动服饰行业的供应链分析 (5)2.1.2、制造商的盈利模式(OEM) (5)2.1.3、分销商的盈利模式 (6)2.1.4、品牌商的盈利模式 (6)2.2、品牌商的盈利模式分析 (6)2.2.1、提高产品品质 (6)2.2.2、速度取胜 (6)2.2.3、加大品牌投入 (7)2.2.4、设立体验中心 (7)3、李宁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 (7)3.1、表象——财务困境 (7)3.2、表象——运营问题 (8)3.2.1、运营成本控制不够高效 (9)3.2.2、存货周期长,资金风险大 (10)3.2.3、渠道变革问题 (10)3.3、根源——战略失误 (11)3.3.1、品牌转型失败 (11)3.3.2、目标消费者群定位不准确,消费群老化 (12)3.3.3、多品牌战略失误 (12)3.3.4、宣传战略模糊 (13)3.3.5、专业化不足 (13)4、TPG应对之道的得与失 (13)4.1、TPG的主要措施 (13)4.2、TPG的实际效果 (14)4.3、价值与局限 (14)5、走出困境的决策建议 (14)5.1、战略选择 (14)5.1.1、SWOT分析 (14)5.1.2、公司层战略 (15)5.2、关键价值活动 (16)5.2.1、重塑品牌形象 (17)5.2.2、渠道策略的改进 (17)1、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环境分析1.1、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市场成长性与市场发展前景1.1.1、成长性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过去的10年中,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稳步增长,2014年市场规模较2005年扩大到4倍规模,预计到2025年前后,市场规模能够再翻一番。
李宁三任CEO的苦辣变局
李宁三任CEO的苦辣变局作者:暂无来源:《经理人》 2015年第3期李宁三任CEO的苦辣变局正被外界唱衰的李宁公司始终没有放弃变革图新,甚至屡变屡败,尤其是2010年至2014年5年间由张志勇和金珍君主导的变革更是尝尽酸甜苦辣。
李宁陷入了一个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变革怪圈。
2015年1月,李宁公司发布业绩预报,2014财年预亏额不超过8.2亿元。
这是李宁公司连续第三年出现亏损,其中2012财年亏损约19.8亿元,2013财年亏损3.9亿元。
李宁公司称,其亏损的原因是,实施于2012年7月启动的变革计划所需的前期投资,以及先前清理渠道库存而减少发货,呆账拨备及其他开支也增加了亏损的金额。
李宁公司由创始人李宁在25年前创立,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
李宁公司如其创始人李宁一样极具传奇色彩,曾被国人引以为傲。
从创立之始至2010年,李宁公司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业绩于2010年达到巅峰,营业额达94.78亿元,成为国产体育用品品牌“老大”。
自此,李宁公司开始每况愈下,荣光难现,2014年上半年成为5家上市体育品牌中唯一亏损的公司,并在市场洗牌中被竞争对手安踏超越。
在李宁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至目前已历经陈义红、张志勇、金珍君3位CEO。
陈义红独立后做了中国动向公司的老板。
而张志勇于2012年7月离职,其职由金珍君接任。
2年多后的2014年11月,金珍君亦离职。
张志勇和金珍君都高举变革大旗,但最后都黯然收场。
其间,创始人李宁两度出山“救火”。
他还需要“三出宫”吗?也许,李宁陷入了一个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变革怪圈。
在中国市场环境发生剧变的背景下,正被外界唱衰的李宁公司始终没有放弃变革图新,甚至屡变屡败,尤其是2010年至2014年5年间由张志勇和金珍君主导的变革更是尝尽酸甜苦辣。
可以说,李宁公司是中国很多传统企业在新市场环境下的典型缩影,它所经历过的很多事情是中国很多传统企业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事情。
有网友叹道:“李宁是多么值得回忆的一个品牌啊!可惜啊!”曾被广泛赞誉、25岁的李宁公司难道真的老了吗?看看李宁公司变革中的那些事,你是否躺着也“中枪”了?张志勇:主导战略转型张志勇从陈义红手中接过李宁公司管理权,成为李宁公司的第二任CEO。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李宁公司财务分析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李宁公司财务分析李宁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运动品牌之一,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北京。
该公司主要从事设计、生产、经营各类鞋类、服装和配件等运动产品,以及体育用品的零售业务。
作为中国本土的运动品牌,李宁公司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逐渐在中国和国际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
本文将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李宁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以揭示该公司在财务方面的优势和挑战,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李宁公司的财务状况概况1. 资产状况李宁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存货占比较高,这说明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需要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公司的固定资产规模也较大,这表明公司在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方面有一定投入。
2. 负债状况李宁公司的总负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和长期负债等。
公司的短期负债占比较高,这意味着公司在短期内需要支付的债务较多,需要密切关注公司的偿债能力。
长期负债相对较少,这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是一个较好的信号。
3. 财务绩效李宁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
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和经营管理等。
需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真正的竞争优势。
1. 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李宁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增长上。
从净利润率和毛利率来看,公司的盈利水平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一定的价格压力和成本压力。
公司需要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管理成本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提升盈利水平。
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体现。
李宁公司的偿债能力整体较强,主要表现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上。
公司的短期负债相对较高,这可能对公司的偿债压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李宁公司swot分析
李宁公司swot分析李宁公司swot分析学生学号0121203920711 实验课成绩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指导教师姓名石友蓉老师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叶信威财务1201 财务战略管理管理学院2013 -- 2014 学年第 2 学期公司简介:李宁公司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创立。
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李宁公司采取多品牌业务发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宁品牌,还拥有乐途品牌、艾高品牌、心动品牌。
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以来,李宁公司业绩连续六年保持高幅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亿人民币。
李宁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底,李宁公司店铺总数达到8156间,遍布中国1800多个城市、并且在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家销售网点。
雇员6000余人。
李宁公司成立之初即非常重视原创设计。
199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服装与鞋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2004年8月,香港设计研发中心成立,集中负责设计李宁品牌服装产品。
2008年1月李宁集团美国设计中心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投入运营,专注于鞋类产品的高端技术研发、人体工学科研和专业运动鞋的设计、开发、测试工作。
李宁公司长期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曾先后与NBA、ATP 等国际顶级赛事和组织结为战略伙伴。
与奥尼尔、柳比西奇、伊辛巴耶娃、托希尔德森等国际顶级运动员合作,与西班牙奥委会、西班牙篮协、瑞典奥委会、阿根廷篮协合作,都强有力的表明李宁品牌的专业实力得到国际顶尖体育团队和个人的认可。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李宁公司伴随中国奥运军团一路走来,长期支持中国体操、跳水、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等五支“金牌梦之队”。
但近6年来,李宁体育公司的业绩逐年放缓,加上体育永平和服装业近年来萧条的行情,使得李宁公司在12年面临相对其他行业品牌更为严峻的问题,包括库存严重积压,顾客流失,销售停滞,定位失当和过于冒进的国际化战略等。
案例——从成本角度透视李宁危机
一、危机现状李宁作为名族运动品牌,借助前两届奥运会,一度风光无限:2004年,赶在雅典奥运会开幕之前,李宁这一运动品牌赴港上市;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宁更是将奥运营销推向巅峰,次年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首超阿迪达斯,走向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在2011年,公司的发展出现明显的转折。
公司高管离职、库存积压、盈利预警、股价下跌……这一系列危机引发市场对李宁发展策略的质疑。
2011年年报显示,李宁公司全年营业收入89.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4%;净利润从11.08亿元降至不足3.86亿元,同比下降达65.19%。
纵向比较看,2011年成为李宁业绩的转折之年,多年来连续攀升的业绩开始下滑。
同竞争对手安踏、特步、361度和匹克等比较看,李宁公司是2011年唯一一家营业收入、毛利、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
2011年以营业收入规模计算,李宁公司排名第一;但从净利润来看,李宁尚不及匹克体育一半,安踏体育则是李宁公司的4.48倍,达17.3亿元。
下面是07~14年李宁重要财务指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出现转折是从2011年开始的,下面将对2011年的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问题分析1.成本控制对于2011年业绩的下滑原因,李宁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之一是成本控制。
2011年,在营收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李宁公司的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6.0%至7.17亿元;经销成本同比增长15.9%至29.10亿元。
而2011年营收与李宁相差无几的安踏,其经销成本为14.5亿元,行政开支3.73亿元,均约为李宁公司的一半。
经营状况的不理想影响到了李宁公司的现金流,2011年李宁公司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仅为1557万元,而201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约为10亿元。
当年安踏公司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4.48亿元,两者相差近百倍。
下图为企业的综合损益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营业额的明显减少,企业的销售成本和折旧所减少的比例远远不如营业额所减少的多,这也是企业业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
李宁公司案例分析1南京审计学院江一帆朱玉洁刘清馨一、公司发展历史及现状 (1)1.1 创立阶段:1990~1992年 (1)1.2 高速发展阶段:1993~1995年 (1)1.3 经营调整阶段:1996~1998年 (1)1.4二次发展阶段:1999~2001年 (1)1.5 品牌重塑阶段:2002~2003年 (1)1.6专业化发展阶段:2004~2010年 (2)1.7品牌二次重塑阶段2010~至今 (2)2.1公司现状概括 (2)二、李宁公司财务分析 (3)2.1 综述 (3)2.1.1 集团利润额增减分析 (3)2.1.2同行业利润额增减分析 (3)2.1.3集团收入情况分析 (4)2.1.4 行业收入情况分析 (4)2.2 资产效率分析 (5)2.2.1 存货量分析 (5)2.2.2平均存货周转期及平均应收应付贸易款项周转期分析 (6)2.2.3 应收账款分析 (8)2.3 渠道及销售网络的分析 (8)2.3.1 精简及合理化销售网络 (8)2.3.2 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 (9)2.4 其它重要财务事项 (9)2.4.1 资本结构 (9)2.4.2 资产结构 (9)三、李宁公司的战略分析 (10)3.1 2012年李宁公司财报回顾 (10)3.2李宁公司自1993年以来的战略定位回顾 (10)3.3李宁公司的品牌现状 (11)3.3.1 SWOT分析 (11)1允许引用,引用请注明出处。
3.3.2 主要问题 (12)3.4 李宁在2010年更改Logo及slogan后的尴尬地位 (13)3.5 李宁细分市场的严重失误 (14)四.李宁公司的营销分析 (16)4.1营销策略-----在李宁品牌中展开关系营销 (16)4.1.1顾客 (16)4.1.2竞争者 (18)4.1.3经销商、零售商 (19)4.1.4社区和员工(内部折价销售) (20)4.2 产品结构分析-----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图分析 (20)五、李宁公司风险管理分析 (21)5.1战略与市场 (21)5.2运营与财务 (23)六、李宁所做的改变及我们的建议 (25).一、公司发展历史及现状1.1 创立阶段:1990~1992年在这一时期,李宁借助自身知名度外加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透过亚运、奥运两个巨大的窗口宣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开启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率先将“李宁牌”根植在品牌意识尚为淡薄但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消费者心中。
李宁财务报表分析
9.3基于李宁公司和安踏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与比较——厦门大学吴世农的分析思路9.3.1公司背景简介(一)李宁有限公司1989年,由20世纪最佳运动员之一李宁先生提出“李宁牌”的概念。
同年健力宝集团成立了广东李宁,制造并销售李宁牌运动服装,第一个国家级运动品牌诞生。
1997年8月上海李宁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00元人民币。
李宁有限公司为中国领先的体育品牌企业之一,拥有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制造、经销及零售能力,产品主要包括自有李宁品牌之运动及休闲鞋类、服装、配件和器材产品。
主要采用外包生产和外包经销的模式,并已于中国建立庞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及分销和零售网络。
2004年李宁公司以国际配售及香港公开发售的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2008年,在李宁悬空奔跑点燃了奥运火炬之后,李宁品牌的知名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010年,李宁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将口号由“一切皆有可能”改为“make the change”,并邀请林志玲担任新品牌代言人。
截至2010年末,李宁共有门店7 333家,居我国运动品牌之首。
(二)安踏有限公司安踏创建于1994年,是国内规模较大的集设计、生产、开发、制造与营销导向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
2000年全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安踏运动鞋在同类产品中市场综合占有率居全国第二,标志安踏已经跻身为中国市场四大运动品牌之一。
2001年开始,安踏开始产品的多元化和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开始运动服、配件等服饰系列产品领域的拓展。
公司发展至今,由于品牌形象好,价格适中,安踏品牌已成为大众市场比较受欢迎的品牌。
公司鞋类生产设施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设有15条生产线生产安踏鞋类产品以及长汀的服装生产基地以充分提升产能及效率。
安踏2010年总年产量分别约为26.4百万双鞋和2.48百万件服装。
安踏公司于2007年7月10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
安踏成为海外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规模最大、备受海内外投资者青睐的民族体育品牌,自此跨入新的发展历程。
李宁内外部环境分析
李宁内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一、经济环境:2005年,中国GDP超过了18万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仅占国内GDP的0。
2%,在美国,这个比例可以达到2%,其增长空间可略见一斑.2010年中国人均4400美元左右,排名世界第124位,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是397983万亿人民币,按最近1美元兑6。
5886算,有6。
02万亿美元,美国2010gdp 将近15万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的3倍,人均更不用说了。
如果单单看GDP的话,按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应该在2020年左右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这里的条件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改变,中国经济每年超过8%速度增长,美国经济保持在2%到5%的增长。
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欧美以及日韩等户外用品市场已趋饱和的厂商业者来说,无疑就是巨大的诱惑.二、政治环境:中国国家商务部就曾提醒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奥运会前夕、中国运动市场火热的大背景下,抓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建议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能够尽快开展品牌国际化建设,进行标准化、技术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国际惯例对接的工作。
这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体育用品业谋求长远发展政府态度是支持鼓励的。
三、社会文化环境: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
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不同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分布分别占该人群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三;大学生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九;高中生占百分之二十七点四;初中生占百分之十六点六;小学生占百分之九点零。
在该项统计中,除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所占比例比一九九六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均有所上升,尤其是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的比例比一九九六年上升了二十点二个百分点。
李宁公司哈佛框架下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李宁公司哈佛框架下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第四篇:李宁公司哈佛框架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摘要: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在市场环境中呈现出了迅速发展的趋势。
作为中国领先体育品牌公司之一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了中国第一家在联交所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
但是在当今复杂社会经济背景下,李宁不仅经历着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的打压还被国内体育用品公司赶超,在发展前景上面临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因此对该公司财务方面的分析也变得十分重要。
据此,以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哈佛分析框架对其2016-201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不同于传统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而是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四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多方面分析。
关键词:哈佛分析框架;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1 公司简介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2004年6在香港地区上市。
29岁的它(0233.HK)同李宁本人一样经历了高峰和低估,2001年,公司营收高达百亿,但从第二年开始,公司的业绩呈现出了颓势,之后的三年更是连续亏损,李宁国内运动品牌第一的头衔也让给了安踏(02020.HK),差距也不断拉大。
危急时刻,李宁于2015年重新担任行政总裁(CEO)一职,使公司战略得到调整,经营状况也开始逐步好转。
变化首先在李宁的产品形象上得以体现,新产品线的四字logo中国李宁成为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上醒目的中国符号。
重新焕发青春的李宁公司不断提速,从巨亏31亿到营收破百亿,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33%,净利增长196%,正迎来近十年来的新巅峰。
2 哈佛框架下的财务报表分析2.1 哈佛分析框架的概述哈佛分析框架是在2002年由哈佛三位学者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主要从四个角度: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能够充分有效把握财务分析方向。
财务分析报告的参考文献(3篇)
第1篇1.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企业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邓明义,谢志华,陈信元. 财务分析原理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9.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0.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3.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4.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5.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6.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7.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8.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2.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5.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9.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0.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2.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3.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4.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5.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6.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7.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8.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9.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1.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3.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4.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5.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6.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陈信元,刘凤委,谢志华.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8. 邵鲁宁,杨新荣. 财务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9. 张守艳,张慧敏,张慧敏.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0. 王化成,谢志华,赵德武. 财务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以上文献涵盖了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案例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于李宁公司2013-2015年财务状况的分析
关于李宁公司2013-2015年财务状况的分析作者:彭琛仪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7期文/彭琛仪李宁公司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体操王子”李宁先生在1990年创立的体育用品公司。
李宁公司拥有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制造、经销及零售能力,产品主要包括运动及休闲鞋类、服装、器材和配件产品,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及分销和零售网络。
本文运用财务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基于李宁公司发布的2013—2015年的公司年报,通过图表和文字的方式展现关键的财务数据,并对李宁公司的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资产运营能力分析资产营运能力是指资产创造收入的能力。
主要用营业收入与资产之比来衡量资产营运能力。
本文将从存货周转率方面对李宁公司进行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李宁公司2013—2015年存货周转率的变化趋势呈现出“U”型,2014年的存货周转率最低,说明2014年存货管理环节出现较大问题,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较低,出现高库存危机;而后2015年采取了较为积极的销售策略,较好地缓解了库存积压问题,因此存货周转率趋于平稳,但仍低于2013年。
通过分析得出,李宁公司存货周转率2014年达到最低值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存货的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二是存货管理不规范,采购频繁,存货积压过多,从而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都会较高;三是存货内部控制不健全,领用原材料的时候缺乏相关的审批手续,未对亏损或报废的情况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导致采购部门无法根据存货数据制订正确的采购计划;四是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对存货的库存有不同的要求,缺乏必要的交流,不能及时对存货库存做出合理的调整。
而由于在2015年李宁公司通过工厂店、折扣店、临时特卖场等渠道大力推进旧品及尾货清理,以及大规模关闭门店等措施,整体库存数量明显减少,库存周转率提升;但2015年库存量仍高达9.59亿,这表明给公司带来亏损隐患的存货问题依然存在。
李宁2015—2021年财务分析报告
李宁2015—2021年财务分析报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阿迪达斯成为了官方合作伙伴,2022年的北京冬奥赛场,国产品牌安踏取代阿迪成为新的官方合作合伙;同时李宁、匹克等国产运动品牌跟随运动员频频出圈。
在历史的长河中,国产运动品牌的市场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2022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走势低迷,市场信心不断受到冲击。
根据数据显示,李宁、特步、安踏等品牌所在的体育用品板块,整体也呈现低迷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运动品牌李宁发布了其2021年的全年业绩:2021年营收达225.72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达40.11亿元,同比增长136%。
纵观近几年李宁的营收曲线可以看出,在近几年较为疲软的零售消费环境下,李宁仍呈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
从营收指标来看,2015年增长率为17%;2016年增长率为13%,2017年增长率为11%,2018年增长率提升到了18.4%,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了105亿元,李宁在2019、2020、2021的全年营收分别为138.7亿、144.57亿、225.72亿,同比增长分别为32.0%、4.2%、56%,整理来说实现了持续性营收增长,整体发展呈现向好趋势。
超越了2010年的95亿元的营收额,这应该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李宁迎来了全面性的复苏。
钱炜自2019年9月出任李宁集团联席行政总裁以来,就将零售放在了公司发展的最重要位置,并将单店销售设定为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
在今年1月的懒熊第五届体育产业嘉年华上,钱炜总结道,“2020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眼前的路,还有一条腿要为未来铺路”。
走好“眼前的路”,核心有两点。
第一,开源节流,保证毛利表现。
第二,确保库存健康。
疫情让线下零售受到严重影响。
要想开源,线上无疑变得更加重要。
钱炜也在发布会上直言,“2020年电商业务,以加强业绩增长为业务重点,同时推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
在零售行业非常重要的库存指标上,李宁总存货下降5%。
李宁库存案例分析
李宁库存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李宁库存》案例分析摘要:李宁公司在2008年奥运会后,由于迅速扩张导致了高库存问题,并连带引发了库存成本增高、现金流短缺及盈利变差等较为严峻的问题。
本报告分析了2012年以来李宁在清理渠道存货、优化产品上市流程和改善供应链三个方面所做的变革内容及影响,并给出今后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库存、现金流、供应链、库存周转天数案例正文:0 本案例的几个主要问题渠道存货的清理、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产品上市流程的优化。
1 本案例的背景分析李宁公司是中国“体操王子”李宁先生于1990年创立的体育用品公司,并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
公司主要生产运动及休闲鞋类、服装、器材和配件产品,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该公司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201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达到顶峰,李宁、安踏等体育用品公司加大马力生产运动产品,导致各大体育用品商都面临了高库存问题。
产业链过长造成李宁对终端消费者需求把握不足,而产业链终端的需求波动在上游被成倍放大;通过开设新店和压货带来的只是虚假繁荣。
高库存及其产生的问题导致了李宁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在2012年出现亏损。
2 公司的发展状况分析由表1、表2及表3可知,李宁公司在不断扩张过程中,随着库存及成本等问题的愈演愈烈,虽然零售店铺数量增加,但其营业收入却发生了减少,而其利润也由2010年的1333百万到2011年降至415百万,减少69%。
2012年,李宁公司迎来了创建以来的最大的亏损,总亏损将近20亿。
在渠道上,前期大规模扩张及采用传统的批发式订货,出现了大量的库存,这些库存占据了渠道上各相关者的现金流,导致存货周转率下降和流动资金减少。
同时,存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贬值,尤其是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差异化需求越来越高,贬值速度也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