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2溶解度(2)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mg水中溶解某物质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g。
自我评价


合格
不合格
第二
学段
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通过数学计算并用数学的方法理解溶解性的意义
5分钟

学习过程与
学段测评
【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
⑦从甲溶液中获取甲晶体(即提纯甲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⑧从乙溶液中获取乙晶体(即提纯乙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⑨除去甲中的泥沙用法;分离甲与乙(含量少)的混合物,用法。
⑩在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为什么?。
【资料阅读】银制器皿可以防腐的原因:。
学习过程与
学段测评
【阅读】课本P36表9-1。查找:20℃时,NaCl的溶解度g;60℃时,KNO3的溶解度g。
【讨论】分析“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不足之处。
温度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表9-1是用“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但该表还是不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的溶解度(用S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讨论】通过溶解度(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用S表示)。同时得到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有、。
【小结】溶解度曲线的涵义:“三线、两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精品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精品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溶解度的概念、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以及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掌握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并能够运用溶解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题前,已经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和制备方法,对溶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溶解度方程式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单位。

2.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溶解度变化。

3.学会溶解度的测定方法,能够进行溶解度实验并处理实验数据。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溶解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

3.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4.溶解度方程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探究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使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溶解度知识。

3.利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4.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设计好实验方案和数据处理表格,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和记录数据。

3.准备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4.制作好PPT和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溶解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溶解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解释溶解度的单位和范围。

通过PPT 和教学课件,展示溶解度的图像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2课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2课时)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目标知识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方法3.结晶的概念4.判断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课时:2课时导学方法:学生阅读→教师总结→问题讨论→讲解总结→随堂练习→巩固提高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二、课堂导学:1.提问: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2.活动与探究(1)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归纳总结:叫做饱和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结晶:3.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或升高温度[随堂练习]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g,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A.加水B.不断搅拌C.升高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D.减少溶剂课外练习: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增加B.不变C.减小D.无法确定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中的溶质是酒精B.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

对一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4.下列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课题2溶解度

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课题2溶解度

课题2 溶解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进程与方式:运用科学探讨的方式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讨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增进社会发展的踊跃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成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药品:NaCl(s)、KNO3(s)、H2O(l)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相关课件及幻灯片教学方式:讲解法、讨论法、探讨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进程:板书设计课题二溶解度第一课时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必然温度下,向必然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取得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彼此转化: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第二课时二、溶解度1.概念:在必然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必然温度下100g水中2.溶解度四要素: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3.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必然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附:课堂练习1.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最靠得住的方式是()A.升温B.降温C.加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2.下列因素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其无关的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高低D.溶液的质量3.从冰箱里掏出含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

课题2 溶解度(解析版)

课题2 溶解度(解析版)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了解物质的溶解性;2·认识常见物质的溶解度特征;3·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4·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其特征。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国北方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固体物质溶解度一、阅读课本,观看PPT,完成学案。

1、根据探究,明确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相同温度、等量的同种溶剂、溶解达到饱和状态。

2、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溶解度的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3)溶液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质量(克)。

4、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根据探究总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5、思考:我们在学习中常常遇到“易溶”“难溶”等概念,表示什么意思呢?溶解性易容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g(20 ℃) >10g 1-10g 0.01-1g <0.01g溶解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当的,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6、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表格法、列表法:(2)溶解度曲线。

7、溶解度曲线含义(1)溶解度曲线中点的含义:①曲线上的点:该温度某物质的溶解度;②两条线的交点: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③曲线上方的点:该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④曲线下方的点: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2)曲线的含义: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8、溶解度曲线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导学案)-wor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导学案)-word

课题: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形成》,现在我们先来回答下面几个问题:①什么叫做溶液;②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③什么叫做溶质、溶剂。

④蔗糖溶液中,它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⑤氯化钠溶液中,它的溶质、溶剂又分别是什么?我们知道氯化钠能溶于水中,但是否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题2《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33页,快速阅读活动与探究的第一个实验。

二、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阅读教材33—34页,完成下列表格)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5g氯化钠,搅拌再加15mL水,搅拌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再加5g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5g硝酸钾,搅拌冷却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大部分固体物质)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三)浓溶液与稀溶液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

(四)溶解度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的质量。

1.固体溶解度(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一般指水)状态:饱和单位:克【讨论】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含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课本P36上的资料卡片)2.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查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还有可以知道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通过观察这两图可以知道有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

只有少数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少,例如氯化钠。

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例如熟石灰3.气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2《溶解度》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2《溶解度》导学案

9.2.2 溶解度学习目标;1能说出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2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能利用相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4初步学习运用数据、表格、图象等定量研究的方法。

5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分析现象,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信息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信息。

学习导航诊断补偿:填空:在常温下,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为止,得到硝酸钾的溶液,再加入硝酸钾现象是。

若给试管加热,现象是,再将试管冷却,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硝酸钾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有关。

1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或硝酸钾,会有什么区别?2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糖或食盐,会有什么区别?3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一固体溶解度阅读: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____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_______。

讨论:“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学以致用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A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 B 20°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6 C 20°c时50g 水中溶解了18g食盐,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18g D 20°c时100g水里溶解了15g蔗糖,所蔗糖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5g2 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20°c时食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溶质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阅读:阅读课本第36页资料部分,找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和溶解度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 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 导学案

课题2 溶解度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本节重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本节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本节知识概览图溶解度溶液的分类不限定条件(含溶质多少) 浓溶液稀溶液给定温度下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加溶剂蒸发溶剂、加溶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固体溶解度定义: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素:温度气体溶解度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下,气体溶解在 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影响因素:温度、压强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和溶解性表新课导引有这样一则谜语:“生在大海,走在岸边,太附一晒,身体全白.”请猜一生活用品.我们很容易猜到:食盐.为什么海水经太阳一晒,就变成食盐了呢?原来,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海水里溶有大量的食盐、氯化钙、氯化镁等许许多多的物质.食盐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所以,当水分蒸发的时候,它很容易从溶液中析出.这就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蒸发结晶.不论是用海水晒盐,还是用盐湖水、盐井水来煮盐,都是利用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性质,采用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的.但是,这种方法得到的食盐含有许多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等步骤,就可以制得精盐了.你知道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吗?物质能无限地溶解在水里吗?像食盐水这样的物质可采用蒸发溶剂法获得食盐,而KNO3溶液则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使KNO3结晶出来;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里,当温度不变时,一定量的水中所能溶解的某种物质的量是一定的.教材精华知识点1 饱和溶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探究实验【提出问题】物质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吗?【设计实验】向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钠,搅拌,直至氯化钠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少量水,搅拌,观察现象.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药匙、蒸馏水、食盐等.【实验过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 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 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0 mL水,观察现象(如图9-8所示).【解释与结论】 如下表所示.操 作加入5 g NaCl ,搅拌 再加入5 g NaCl ,搅拌再加入10 mL 水,搅拌现 象溶解部分溶解,烧杯底有未溶解的NaCl剩余NaCl 固体溶解 结 论溶解现象与溶质和溶剂的量有关,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探究实验【提出问题】 20 mL 水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固体,固体未完全溶解,之后加热,硝酸钾能完全溶解吗?【设计实验】 硝酸钾能溶解于水中,向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分几次加入一定量硝酸钾,观察现象.待烧杯中有硝酸钾固体时,加热该烧杯,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溶解,冷却后再观察现象.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实验用品】 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硝酸钾固体、蒸馏水等.【实验过程】 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探究实验,每次加入5 g 硝酸钾,看加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如图9-9所示,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 g 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观察现象.【解释与结论】 如下表所示.操 作现 象结 论加入5 g 硝酸钾,搅拌 溶解①溶解的最大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②溶解的最大量与温度有关再加5 g 硝酸钾,搅拌 溶解,但有硝酸钾固体剩余加热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再加5 g 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固体有剩余冷却剩余的硝酸钾固体增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过程可表示如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通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叫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叫稀溶液. 网hslx3y3h √结晶的方法 (1)结晶.热的溶液冷却或溶剂的量减少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2)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一般适用于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大致过程如下: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如从KNO 3饱和溶液中得到KNO 3晶体,就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知识点2 溶解度 √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准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内因是溶剂和溶质的性质,而外因则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2)标准:“在100 g溶剂里”.为了确定标准,人们规定“在100 g溶剂里”.需要强调和注意的是:100 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只有准确理解这个标准,才能正确应用溶解度的概念.(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表示的是同一条件下的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4)单位:“溶解度表示……所溶解的质量”,通常用“克”作为单位.√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即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的溶解度是指在20℃时的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得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如图9-10和图 9-ll所示).√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的溶解度的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压强为101 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2)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和压强.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B.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C.饱和溶液不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l0 g 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 g水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可能是饱和溶液3.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水B.不断搅拌C. 升高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4.根据如图9—12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 l℃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C. 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有晶体析出D.t2℃时,80 g硝酸钾溶于100 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5.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要打嗝,如图9—13所示的曲线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6.图9-14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 g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相同D.t2℃时50 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解在100 g水中7.如图9-15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 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D.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8 .如图9—16L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分别将20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Ⅱ所示的现象.则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克.体验中考1.图9-26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3℃时,将60 g乙加入100 g水中可得160 g溶液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2 .图9-27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各60 g后,再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1℃时,所得a、b两种物质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60C. 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两烧杯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b物质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3 .根据如图9-28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4.图9-29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学后反思附: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课堂检测1.答案: D2.答案: AD3.答案: D.4.答案: D.5.答案: B.6.答案: A.7.答案: B.8.答案:115体验中考1.答案: B.2.答案: C.3.答案: CD.4.答案:(1)< (2)a (3)B;A。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2)

课题2 溶解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练习、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

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学生活动][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学生发言]1.能2.不能[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投影]活动与探究1.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操作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5g“氧化钠,搅拌再加5mL水,搅拌现象结论│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再加“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硝酸钾,搅拌冷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

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能。

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

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熔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化学导学案:课题2 溶解度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化学导学案:课题2 溶解度

4、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1);(2);(3);(4)。

5、气体溶解度是指在时,气体溶解在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等。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随压强增大而。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2.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欲将某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KNO3晶体B.加水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水分4.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5.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

原溶液是()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无法确定6.20℃时,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其中易溶物质是()A.1g 物质溶解在100g 水里B.15g 物质溶解在1000g 水里C.20g 物质溶解在150g 水里D.100g 水里溶解0.5g 物质7.“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100g 水溶解36g 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B.200C 时,100g 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 食盐C.200C 时,把136g 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 食盐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9.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第2课时溶解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第2课时溶解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溶解度【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学习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一、固体溶解度1.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________,如_______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

二、溶解度曲线3.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三、气体溶解度4.在压强为101 kPa和________时,某气体溶解在________水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叫做该气体的溶解度。

5.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 。

答案:1.温度100克饱和质量 2.增大硝酸钾变化不大氯化钠减小熟石灰 3.溶解度温度 4.一定温度1体积饱和 5.温度压强减小增大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二、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1 :溶解度实验:(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克20℃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溶解度(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明确点的含义。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在上一节课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习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并利用溶解度的知识试着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议论纷纷)
教师: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新知探究:
一、溶解度涵义
1.读课本P36。

在理解固体物质和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时,你认为应分别抓住哪些关键要素?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讨论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3.小结
1. 。

2. 。

4. 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1).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 ,6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 g。

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
36.0 g
C.20 ℃时,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5.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2)、30℃时,100 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 g,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二: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1.探究: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
2.讨论交流:教材中图9-12
(1).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
(2).从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10℃、65℃时的溶解度?
(3).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50℃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归纳:通过溶解度曲线,
(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①;
②;
③。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时溶解度的大小;
(3)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三、气体溶解度
1.讨论
(1).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有关;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3).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2.归纳
气体的溶解度受和的影响。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压强减小,溶解度;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3.阅读课本P38“气体的溶解度”及P39“资料”,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4℃时,溶质N 的饱和溶液120g 中含N 20g ,所以4℃时,溶质N 的溶解度为20g
C.一定温度下,物质M 的饱和溶液100g 中含M 物质30g,则物质M 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
D.20℃时,50g 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 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
2、10℃时,50g 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 ,20℃时,100g 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 ,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比较
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在t1℃时,10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 喝下汽水时,容易打嗝
C 打开啤酒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跃
12
出水面
5、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10℃含l00 g水的澄清氢
氧化钙饱和溶液。

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仍饱和 D.溶质质量变小
6、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
(1)A物质在温度为t1℃时的溶解是;
2)欲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________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生活在盐湖
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据此我认为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4)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
结晶的方法(填“蒸发”或“降温”)
(5)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只须答一条)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