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精选幻灯片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ppt演示课件
.
11
在任何情况下,血小板输注都必须对 可能的临床获益与风险进行权衡13
补充血小板 预防出血
输血反应 感染 诱发自身抗血小板抗体 保存时间短 来源紧张 费用较高 ------
长期以来,血小板输注一直是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治疗方法,其对骨髓 抑制性化疗所致的一过性血小板减少疗效肯定。但血小板输注带来的不良 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临床实践中需平衡治疗的风险与获益。
1. 欧阳锡林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4) 319-321.
.
10
SPRINT研究显示79%的患者输注血小板 并未降低出血等级12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后出血等级评估
10%
21%
69% 等级降低 没有变化 等级增加
•在SPRINT研究中,对186例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并对输注前后出血等级 进行评估。 • 结果显示,79%的患者输注血小板并未降低出血等级(69%出血等级并没有降低,10%等级 增加)。
.
耐受良好,在心肌 方面避免毒性叠加
7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选择
直接补充血小板 促进巨核细胞和 血小板生成
宋丽楠. 现在肿瘤医学. 2007. 15.(2):281-283.
.
8
对抗巨核细胞的凋亡: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在治疗观念上的变迁10
2008年FDA批准血小板生 成素受体非肽激动剂做 为孤儿药上市
.
3
血小板减少影响化疗缓解率
COX回顾性分析85例新诊断的AML或MDS患者,评估血小板计数对化疗结果的影 响。化疗≥21天时,血小板<30,000与≥30,000患者的缓解率。结果显示,血小板 ≥30,000组有更多的患者获得CR。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内容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7
3. 治疗方法
1. 血小板生长因子停药指征:血小板≥100×109/L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 X 109/L。
2. 需做手术者,应根据需要使用血小板生长因子,提高血小板到需要的水平。如100 X109/L>血小板>75×109/L
的无出血者,需使用rhTPO和(或)rhlL-11以达手术要求。
3. 对于既往有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不齐或冠状动脉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推荐
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8
3.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主要为:
9
3.药物治疗
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 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 ~24 小时皮下注射,剂量为300U/kg/d,每日一次,连续应用 14天;
(2)rhTPO最佳用药时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尝试。 对于采用GC或GP方案上一个周期血小板最低值 <50×109/L者,可以在本周期化疗第2、4、6 、9天使用rhTPO,300 U/kg·次。
18
小结:
CIT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其 病因为化疗药物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所导致的血 小板生成不足及过度破坏。血小板输注是对严重血 小板减少症患者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 而血小板输注会带来感染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等获得 性传染病毒疾病的问题,所以合理使用升血小板药 物十分重要。
19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
1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汇报
内容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2023版CSCO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PPT课件
定义与发病制
定义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 量异常减少的一种病症。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 坏过多和血小板分布异常等。其中, 肿瘤治疗(如化疗、放疗等)是导致 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肿瘤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 率较高,尤其是接受化疗的患者 。
预防性药物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可考虑使用预防性药 物治疗,以降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率。
长期随访和监测计划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确保 患者得到持续关注和照顾。
定期监测血小板水 平
通过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定期 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评估治疗效果及调 整方案
《2023版CSCO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 少症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血小板减少症概述 • 肿瘤治疗与血小板减少症关系 • 2023版CSCO指南更新要点总览 • 诊断与评估方法更新 • 治疗方案调整与优化策略 • 患者管理与教育改进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02
肿瘤治疗与血小板减少症关系
化疗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
化疗药物作用机制
化疗药物通过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 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增加血小板 破坏,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症。
影响因素
化疗药物的剂量、给药方式、联合用 药等都会影响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和发 生率。
常见化疗药物
如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等,这些 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容易导致 血小板减少。
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等都可能影 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和严重程度。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及研究进展 上传ppt课件
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
疗药物
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减轻或血小板计数恢复
正常
排除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血液病
或非化疗药物)
伴或不伴出血倾向
重新使用该化疗药后再次出现血小板减少症
共识一:CIT的诊断与评估分级
病情评估 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 化疗所致血 小板减少症 血液学 检查
Clinical Therapeutics/Volume 31, Theme Issue, 2009
Clinical Therapeutics/Volume 31, Theme Issue, 2009
本研究CIT发生率高于国内的可能原因有 •国外化疗方案剂量更大;跟踪更严密(CIT发生常在第一次出院后,第二次入院前) •可能与人种有关
血,不能承受手术治疗和侵袭性操作检查
PLT低于20×109/L有自发出血的高危险性
(器官出血和脑出血)
PLT低于10×109/L有自发出血的极高危险
性(器官出血和脑出血)
Clin Oncol. 2001 Feb 15;19(4): 1137-46.
CIT的诊断标准
血小板计数<100×109/L
1级(75.0-150.0×109/L),2级(50.0-75.0×109/L) 3级(25.0-50.0×109/L),4级(PLT<25.0×109/L)
Clinical Therapeutics/Volume 31, Theme Issue, 2009
Clinical Therapeutics/Volume 31, Theme Issue, 2009
在rhIL-11作用下,体内发育成熟的巨核细胞在超微结构上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防护措施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概述 • 预防措施 • 治疗与护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临床案例分享
01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是指接受化 疗药物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低于 正常范围,导致血液凝固障碍和 出血风险增加的病症。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和皮肤 破损。
避免使用锐器
避免使用刀、剪等锐器,以防划伤 或刺伤皮肤。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黏膜破损 和感染。
03
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包括促血小板生成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 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增加血小板 数量,减轻出血症状。
症状
轻度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出血、鼻 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 血尿、颅内出血等症状。
发生机制
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 干细胞的毒性作用, 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
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 坏增加,导致血小板 计数下降。
化疗药物对血小板的 功能产生影响,导致 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碍 。
,化疗顺利完成。
总结
预防措施对于化疗后血 小板减少症至关重要, 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
案例二:治疗与护理的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因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接受化疗,出现严
重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与护理
采用药物治疗、输注血小板和 护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
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回升,未 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病情得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医药界 2020年03月第06期—147—中西医结合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冯海英 张晓萌 德艳艳(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河北 黄骅 061100)【中图分类号】R 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6-147-01化疗是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常用方式之一,但是化疗药物针对所有生长活跃的细胞,具有无选择性杀伤的特点,因此往往会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造成骨髓抑制,从而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
PLT 低于100×109/L 时即支持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若血小板低于20×109/L,则会出现组织脏腑器官出血,甚至能够危及生命[1],因此对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临床诊疗活动中疗效理想,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脾论治从脾论治的医家观点有二。
一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化疗后的患者体虚乏力,气血不足,正合脾虚之象.如危锦山[2]认为,本病的产生主要责之于化疗损伤脾胃中气,导致脾胃不调,气血不足,他以益气健脾法对化疗患者进行中药干预,取得理想疗效。
李宏良等[3]行补中益气之法,对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以含有黄芪提取物的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拮抗血小板下降的临床疗效。
王莉等[4]将6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加用口服参芪十一味颗粒,疗程结束后观察血细胞计数,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等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二者脾主统血,脾胃虚弱则血液妄行,正合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血倾向的表现,如王希胜等[5]认为化疗药物攻伐脾胃,耗气伤血,气血生化乏源、血失统摄而有出血倾向是本病的病理机制,其中脾气虚弱是主要病机,因此要以健脾益气摄血为法。
他以龙花胶囊对30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治疗,在血小板计数的提高、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三个方面均不弱于(P>0.05),或有效于(P<0.05)白细胞介素11。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策略 PPT
内容目录
国外的对于CIT发生情况的调研
• 一项47,159例美国癌症门诊患者(2000-200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 • 乳腺癌(19.5%),非小细胞肺癌(14.9%),肠癌(11.9%),卵巢癌
(3.1%),和头颈部癌(2.5%) • 包括铂类、蒽环类、吉西他滨、紫杉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 共统计75,243个化疗周期
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
• CSCO委员会联合肿瘤科、血液科 及药学相关专家于2012年3月首次 提出,制定中国CIT共识,经多次 修改,于2014年11月发表于《中 华肿瘤杂志》,正式形成“肿瘤化 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 共识 “
• 目的是为了提高CIT临床诊疗水平, 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的合理用药。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策略
CIT的基本概念
•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化疗药物抑制骨髓巨核细胞分裂、分化和增殖, 导致的血小板增生低下,末梢血中血小板水平低于100×109/L。
• 通常发生于化疗后3-14天。
共识一:CIT的诊断与评估
PLT<100 ×109/L
化疗所致血 小板减少症
血液学 检查
病情评估
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 ➢Ⅰ度 (PLT>75.0×109/L) ➢Ⅱ度 (50.0-75.0×109/L) ➢Ⅲ度 (25.0-50.0×109/L) ➢Ⅳ度 (PLT<25.0×109/L) ➢Ⅴ度 死亡 出血严重程度 ➢有出血症状 ➢无出血症状
共识三:CIT的二级预防
是否有出 血的高风 险因素
是 化疗结束后6-24小时内开 CIT出血的高风险因素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研究进展作者:梅琳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12期目前国内患肿瘤的人数逐年增长,每年新增各种肿瘤患者约有数百万人,而化疗是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通常80%—9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白细胞降低、20%—30%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小板减少的情况[1]。
随着粒/粒巨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得到了有效治疗。
而血小板减少却难以有效缓解。
因此,化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成为近年来限制肿瘤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对近年来CIT的中西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CIT的机制健康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机体每天必须消耗约(5—7)×109/L的外周血血小板,用于不断修复人体庞大的血管内皮,从而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避免血液流出血管外。
血小板在外周血中的寿命仅为7—10 d,是一种寿命短且消耗快的血液细胞。
所消耗的血小板被骨髓不断新生的血小板替代。
卡铂、吉西他滨、紫杉醇等大多数常用化疗药物及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增生、分化功能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和原始巨核细胞也无选择性地杀伤,对巨核细胞生产血小板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随着化疗药物剂量的增加,从而导致骨髓血小板生成显著减少甚至停止。
研究表明,明显的CIT通常出现在化疗开始后1周,10 d左右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即可达到最低点,2—3周后才又逐渐回升[2]。
祖国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又主统血,若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血为精所化,若肾虚则髓不得满,血不能化。
脾肾在气血化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化疗药物为攻伐之品,具热毒之性,可耗气伤阴、损伤脏腑功能,尤其脾、肾、肝等脏腑功能,使先后天之源枯竭而出现气血损伤、肝肾亏损、脾胃虚弱等证候。
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出现血小板下降等现象时,往往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四肢酸软、纳呆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皮下出血点,甚至重要脏器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ppt课件
>10%,10-14天出现最低点,21天恢复 可能出现重度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于白血病
22-41%(3度4度占1-20%),9-16天最低点,20天恢复
剂量依赖,6000mg/m2/每周期(20%);10000-12000mg/m2/每周期(严重占 8%)
肺间质
血小板减少症 感染/炎症?
造血 巨核 未成熟 成熟 干细胞 祖细胞 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
造血 巨核 成熟 干细胞 祖细胞 巨核细胞
Lefrançais et al. Nature, 2017, 544(7648):105.
血小板
血小板的来源学说
穿梭中的巨核细胞
在肺血管穿梭的巨核细胞在生产血小板
0.7
生 存 率
无复发00..5600..67 生0.40.5
存率00..3200..34
对照组
<65%标准剂量 65-84%标准剂量 >85%标准剂量
记中,血小板计数<50x109/L的患者发生出血的可能性增加 3.37倍。因此血小板数≥50x109/L通常被认为是治疗性抗凝
的最低安全阈值。
Decousus H,et al. Chest, 2011, 139(1):69-79.
四化、疗化所疗致所血致小血板小减板少减症少的症全的程管理
目前有哪些临床处理方式? 放化疗剂量降低或延迟、中止
肉瘤/白血病/淋巴瘤/成神经细胞瘤/眼癌
白血病/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成神经细胞瘤/肉瘤
成神经细胞瘤/肉瘤/肾母细胞瘤/睾丸肿瘤
ALL/AML 脑瘤/白血病/淋巴瘤 ALL/AML/肉瘤/成神经细胞瘤/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护理课件
目 录
•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概述 •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现状 •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护理要点 •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教育
contents
01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 少症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持续改进
根据临床实践反馈,不断完善和 更新共识内容,提高诊疗效果。
04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 少症护理要点
CHAPTER
预防与观察
预防
。
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预防出血 健康宣教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情况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出血症状
注意患者有无皮肤出血点、瘀斑、牙 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及时记录并 报告医生。
02 疲乏无力
03 其他症状
02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 少症诊疗现状
CHAPTER
诊疗流程
01
诊断标准
02
病情评估
03
治疗建议
04
随访监测
诊疗方法
药物治疗
输血治疗
其他治疗
诊疗效果评估
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 出血症状改善情况 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03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CHAPTER
共识形成背景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现状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并发症处理
出血 感染 血栓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需做手术者,应根据需要使用血小板生长因子,提高血小板到需要的水平。如100 X109/L>血小板>75×109/L
的无出血者,需使用rhTPO和(或)rhlL-11以达手术要求。
3. 对于既往有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不齐或冠状动脉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推荐
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小板生成不足及过度破坏。血小板输注是对严重血
小板减少症患者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
而血小板输注会带来感染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等获得
性传染病毒疾病的问题,所以合理使用升血小板药
物十分重要。
ppt课件.
1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课件.
8
3.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主要为:
ppt课件.
9
3.药物治疗
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 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 ~24 小时皮下注射,剂量为300U/kg/d,每日一次,连续应用 14天;
当患者伴有粒缺及贫血时,可与重组人粒细
(2)rhTPO最佳用药时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尝试。 对于采用GC或GP方案上一个周期血小板最低值 <50×109/L者,可以在本周期化疗第2、4、6 、9天使用rhTPO,300 U/kg·次。
ppt课件.
18
小结:
CIT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其
病因为化疗药物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所导致的血
rhlL一11的用药方法:推荐剂量为25~50μg/kg,皮 下注射,1次/d,至少连用7—10 d,至化疗抑制作用 消失或达到共识停药标准。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 d及化疗中不得用药。于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开始或 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皮下注射。
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程度,缩短血 小板减少症的病程,减少血小板的输注。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ppt课件.
1
汇报 内容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ppt课件.
2
1.CIT的概念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是由某些抗肿瘤 药物所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 常范围(<100×109/L)引起以出血为主 要表现的疾病。严重者血小板计数可 <5.0×109/L。
(3)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 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 功能亢进等;
(4)排除使用了同样能够引起血小板伴出血倾向,如皮肤上有瘀点、紫癜或原因 不明的鼻出血等表现,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内脏出血迹象;
目前,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已成 为限制化疗剂量强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ppt课件.
3
汇报 内容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ppt课件.
4
2.CIT的诊断标准
(1)外周血血小板<100×109/L;
(2)发病前应有确切的应用某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 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血小板恢复正常;
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或重组人红细胞生
成素(rhEPO)合并使用。
ppt课件.
10
rhTPO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T1/2Ka3.2±2.6h,Tmax分别为 10.8±2.4h。rhTPO消除比较缓慢,体内半衰 期较长。40.2±9.4h。 即无时间依赖性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多次皮下 注射rhTPO,血药浓度升高的水平与给药的累 积剂量正相关,在给药14次内,药物在体内无 蓄积倾向。
(6)重新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ppt课板件. 减少症再次出现。
5
2.CIT的诊断及分级
ppt课件.
6
汇报 内容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ppt课件.
7
3. 治疗方法
1. 血小板生长因子停药指征:血小板≥100×109/L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 X 109/L。
贮藏:2~8℃,避光保存和运输。
ppt课件.
11
hTPO用药注意事项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应隔日1 次,密切注意外周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达到所 需指标时,应及时停药。在用药前、用药中及 用药后的随访中,应监测包括血小板和外周血 涂片在内的血常规。
ppt课件.
12
白介素-11(rhlL一1)
4. 蒽环类药物可以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 毒性等毒副反应。
5. 应在化疗后24-48小时开始使用,不宜在化疗 前或化疗过程中使用。
ppt课件.
15
汇报 内容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ppt课件.
16
4.CIT的预防
CIT出血的高风险因素: (1)既往有出血史; (2)化疗前血小板<75 X 109/L; (3)接受含铂类、吉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
肾脏是主要的药物清除途径。
贮藏:于2-8℃低温环pp境t课件.中
14
白介素-11用药注意事项
1. 肾功能受损患者须减量使用。
2. 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脏病史者慎用。
3. 美国肿瘤护理学会指南重点提示,对于既往 有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 不齐或冠状动脉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老年 患者,应慎重使用rhlL—11。
类等药物的化疗; (4)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 (5)体能评分>12分; (6)既往接受过放疗,特别是
长骨、扁骨(如骨盆、胸骨等)接受过放疗。
ppt课件.
17
CIT二级预防的注意事项:
(1)对于上一个周期血小板最低值<50×109/L 、已知血小板最低值出现时间者,可在血小板最 低值出现的前l0~14 d注射rhTPO,300 U/kg ,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7~10 d.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 1在血液病实体瘤血小p板pt课减件. 少症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肿13 瘤杂志,2010。32(12):948-950.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 (Cmax) 为 17.4±5.4ng/ml达峰时为3.2±2.4小时,终末 半衰期为6.9±1.7小时。
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65%-80%,未观察到药物 体内蓄积或清除率降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