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镜头的再现性和表现性

合集下载

《影视鉴赏》第三章教案.doc(可编辑修改word版)

《影视鉴赏》第三章教案.doc(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宜宾学院教案《影视鉴赏》课程第页《影视鉴赏》第三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课主讲:郭五林副教授2006 年9 月精制第1 版块:结合现场,引入话题。

(1 分钟)第2 版块:总体介绍,把握大概。

(2 分钟)•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第二节声音•一、人声•二、音响•三、音乐•四、声与画•第三节蒙太奇•一、蒙太奇的功能•二、蒙太奇的类型和特征•三、长镜头第3 版块:基础理论,从头说起。

(23 分钟)•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第一节画面•一、影视艺术画面•(一)什么是影视艺术画面?•通过电影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记录在感光胶片或磁带上,最后在银幕或屏幕上还原出来的视觉形象。

第一节画面(二)影视画面的特性1、再现性:影视画面是对现实时空的一种再现。

2、表现性:通过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对现实的重新表现。

第一节画面•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一)影视画面从内容上看:主要由人物形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物质状态等构成。

•(二)从形成上看:影视画面则由镜头运用、空间造型所创造。

第一节画面•(三)对影像效果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四个元素:景别、焦距、运动、角度。

•1、景别:镜头与被拍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

•景别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第一节画面•2、焦距:镜头外射入的光通过透镜以后会被聚合成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被称为焦距。

•焦距记录和复制现实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它参与影像造型、气氛营造、人物刻画、思想和情感表达,成为影视作品风格形成的有机元素。

第一节画面•焦距分类•(1)标准镜头:焦距为40—50 毫米的镜头(接近于人的肉眼感觉和视野)•(2)短焦距镜头:焦距<40 毫米的镜头,又称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拍摄对象被横向夸张,强化横向场面的宏伟性,增强纵向运动的速度感),可以达到180度的视角范围。

论电视新闻画面的再现性和表现性

论电视新闻画面的再现性和表现性

论电视新闻画面的再现性和表现性摘要:画面是电视新闻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它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屏幕影像,还包括字幕、特技、同期声等非摄录影像因素,因此具有丰富生动的表现性,而电视画面在表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新闻再现。

本文旨在分析电视新闻画面的表现性与再现性的作用、方法等,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电视新闻节目服务。

关键词:电视新闻画面表现性再现性关系一、电视新闻画面的作用电视新闻,作为当代三大传播媒介中的主力军,以其特有的信息传播魅力,成为电视台的第一语言。

电视新闻传播为何备受青睐?因为电视新闻可以图文组织,可以声画并茂。

而在电视新闻的诸多传播符号中,画面语言是体现电视特性的最重要符号。

可见,画面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一)叙事功能简单说来,叙事是对事件序列进行记叙之意。

在电视新闻画面的编辑上,可以按照事件发展的序列将事件展示出来,以体现画面在新闻性节目中的叙事能力。

近年来,一些画面叙事空间很少的消息类节目,其叙事功能也被巧妙地挖掘、利用。

如1992年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北京二环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记者巧妙地把一个通车典礼性质的新闻转化为对一个过程的记叙——记者坐上一辆车跑完二环路全程,边跑边用画面和同期声介绍行车时速、道路情况等重要信息。

显然,在这里,画面展开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叙事过程。

(二)造型功能电视新闻性节目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一样,依然要靠造型手段完成信息传递的任务。

在电视新闻中,只有正确、规范地使用造型手段,画面造型才能更好地为报道内容、报道主题服务,达到预期效果。

(三)表意功能在一定条件下,电视新闻性节目的画面可以具有某种象征性、思想性、哲理性,这就是画面的表意功能。

二、电视新闻画面的表现性电视新闻画面的作用实际上正体现了电视新闻画面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性。

电视画面是反映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是体现电视新闻特点、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手段,因而自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影视艺术特性

影视艺术特性

第四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影视画面这种艺术符号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两个基本特征:1.再现性2.表现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1.景别大特写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大远景2.焦距3.镜头运动推、拉、摇、移、跟是镜头运动的5种基本形式4.角度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1.构图构图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主体--构图的中心、陪体——主体的陪衬物、环境——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构图类型构图原则2.光光的质量光的方向光的亮度光调3.色彩色彩的配置:色彩的变化:色调:四、场面调度第二节声音一、人声1.人声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塑造2.人声与影视作品整体艺术风格的创造3.人声与画外空间的创造二、音响1.音响还原逼真感2.音响刻画人物3.音响表达情思4.音响创造空间三、音乐1.抒发感情2.参与叙事3.展现环境4.创造节奏四、声与画声画同步和声画分离声画同一和声画对位“静默"第三节蒙太奇一、蒙太奇的功能1.叙述故事2.表达情感3.阐述思想4.创造风格二、蒙太奇的类型和特征1.平行蒙太奇2.交叉蒙太奇3.重复蒙太奇三、长镜头1.叙述的完整感2.表意的丰富性3.画面的开放性第四章影视艺术特性影视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简单到复杂、从幼稚到成熟,用声音和画面的运动组合所形成的视听语言将观众带进了逼真与想象合一的审美世界.因此,如果说文学的艺术特性体现在文字上,绘画的艺术特性体现在静态的画面造型上,那么,影视的艺术特性则体现在运动着的画面、声音以及完成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组合的蒙太奇之中。

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影视画面是指通过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记录在感光胶片(电影)或磁带(电视)上,最后在银幕(电影)或屏幕(电视)上还原出来的视觉形象。

影视画面利用人类的视觉心理及生理特征(视觉暂留原理和透视原理),将一个二度的由静止画面构成的平面视觉形象转化为具有三维立体感的运动图像。

影视填空答案

影视填空答案

一、填空题1、1895 年12月28日,在法国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由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

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2、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 年12月28日。

3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则是1913年摄制的《难夫难妻》。

4一般认为,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乐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

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可以称为是一部完全的有声片。

5、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6、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是1935 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浮华世界》。

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彩色影片才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7、电影大踏步进入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时代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

著名影片有《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侏罗纪公园》和《玩具总动员》等。

8、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9、美国于1954年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0、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出,同年6月15日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我国电视艺术从此诞生。

11、综合性与逼真性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性;兼容性与及时性也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

12、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和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13、影视艺术具有的三个积极作用是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

14、影视既是艺术,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如美国1993年拍摄的影片《找乐》就是很好的证明。

15、二十世纪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11时》,而当时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则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两个人的电影阅读答案

两个人的电影阅读答案

两个人的电影阅读答案【篇一:影视鉴赏课答案】895 年12月28日,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中国电影诞生于 1905 年。

2、一般认为, 1927 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

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可以称为是一部完全的有声片。

3、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 1931 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4、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1936 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5、美国于 1954 年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6、 1958 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出,同年6月15日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我国电视艺术从此诞生。

7、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和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8、二十世纪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教材提到的有《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11时》,而当时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则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8、纪实性风格的道德题材影片,教材中提到的主要有美国影片《克莱默夫妇》、《普通人》、《金色池塘》和《母女情深》等;悲喜剧风格的道德题材影片,教材中提到的主要有前苏联影片《命运的嘲弄》、《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被称为“ 爱情三部曲”;抒情诗风格的道德题材影片,教材中提到的有日本影片《绝唱》和《远山的呼唤》等;9、美国最富有特色的类型电影是“ 西部片”。

其第一部是1904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

10、二十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中的优秀影片有《锡鼓》、《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和《莉莉?玛莲》等。

二、简答题1、简析《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影片的社会内涵与时代色彩。

答:《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中国传统的传奇叙事与西方的现实主义相结合,通过一个跌宕起伏的家庭伦理故事,概括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而具有史诗气概。

电影中善恶关系与镜头的再现与表现——以圣女贞德和狗咬狗为例

电影中善恶关系与镜头的再现与表现——以圣女贞德和狗咬狗为例

善恶关系与镜头的再现与表现——以《圣女贞德》和《狗咬狗》为例谈到镜头的再现和表现,首先我们要明确镜头的再现性和表现性分别是什么。

镜头的再现来自于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的记录。

尽管这种客观现实本身可能是被有意识创造的,如画面中的人物是由演员按照剧本的规定扮演的,场景是由人工建造的等等,但胶片或磁条上的影像都来自于摄影机和摄像机对这些客观物像的记录。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影像在再现现实时,比任何艺术载体都更为逼真。

镜头具有透视机制,导演可以充分调动镜头对拍摄主体进行推、拉、摇、移、跟,形成远、全、中、近、特不同的景别,配合着故事的内容以及导演想突出的重点、传达的思想,设计镜头、再现人物、场景、故事。

但是,镜头组成的画面并不是对现实物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有目的的重新建构,是电影创作者根据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做出的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阐释。

因此电影画面并不是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对现实的重新表现。

这种主观目的性就体现了电影影像作为一种符号所具有的表现性。

电影的创作者们在对镜头表现性的践行上可谓见仁见智,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却也出现了不少典型的或者说是中规中矩、约定俗成的表现性镜头的运用,例如:在拍摄英雄人物经常使用低机位的仰拍来表现人物的高大、气质的不凡;在表现美的人物、景色时,光线变趋于柔和镜头变得平缓,带给观众一种美的眩晕感。

所以,我们可以说镜头组成的电影画面是一种“缺席的在场”,他可以让观众产生一种逼真的在场感,但同时观众面对的又只是一种经过艺术和技术处理的光影图像,真正的现实是“缺席”的。

说到人性,人性是极其复杂难以捉摸,世界上不会存在极度善良或者极度邪恶的人,当然善良和邪恶也只是多样人性表现出的两种极端化的特质罢了,由于人性的复杂多样,表现人性之善,揭示人性之恶,亦或是善恶二元对立到转化甚至融合的过程,是导演们愿意尝试的主题。

文明开放的时代,电影的创作者们更倾向于探讨被大众忽视的人性禁区,善与恶的交界地带,借此达到更深刻的探讨人性,更犀利的阐明观点。

电影赏析

电影赏析

第一章电影影像一画面表现性和再现性再现性:电影画面来自于对存在的客观现实的记录,它比其它任何艺术载体都更为逼真。

表现性:电影画面并非对现实物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有目的的重新建构,是创作者对现实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二景别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和被摄对象的距离的远近不同,而造成画面上影象的大小变化。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作用•1、介绍环境、渲染氛围、展现场面。

•2、抒情。

主要是空镜头: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大雁南归……•远景应该有魂和张力大远景适于表现更加广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全景是指表确的表现中心,现人的全身或一个场景全貌的画面。

有比较明一般有两个结构元素:人物与背景。

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近景是表现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是一种近距离观察人物与物体的景别。

特写特写是表现人头部或物体某个局部的画面。

大特写是表现人的面部的某一器官或物的某一细部的画面三镜头运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运动,它不仅能够记录动态的真实,而且能够让摄影机在动态中去记录那些运动或者静止的真实。

电影的动不仅体现在物象上而且体现在摄影机上。

EG镜头的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构图的含义:影视作品中,运用镜头成像特性与造型手段,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和意图赋予相关的造型因素(如光影、线条、色彩)。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陪体、环境、景别1、构图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

可以是一个(组)对象;可以是人或事物;可以是主角或配角。

总之,是要表达的中心。

主体陪体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景物或人物具突出主体、说明主体、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处在与主体相应的次要位置,既与主体相呼应,又不能喧宾夺主。

环境是指影视画面里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

姜文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再现与表现

姜文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再现与表现

058《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叙事手法在国际影坛上备受瞩目。

以著名导演姜文的电影作品为例,探讨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再现与表现。

通过对姜文电影的分析,可以看到他巧妙地将魔幻元素融入现实情境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影像世界。

姜文电影中的魔幻元素常常与社会现实相互交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夸张和扭曲,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

通过对姜文电影中的视觉效果、叙事结构和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独特魅力,并对其在当代中国电影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探讨。

通过对姜文电影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点和内涵,为中国电影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 键 词] 中国电影;魔幻现实主义;姜文;再现;表现;叙事结构姜文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再现与表现孙铭泽近年来,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崭露头角。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不仅探索了现实与幻想的边界,还深入思考了人性、社会与文化的问题。

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影像语言和美学表现,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

在展现幻想世界的同时,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文化意义。

它通过现实和幻想的交织,探讨了人类对真实与虚幻、理性与感性、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这种电影类型不仅令观众沉浸于一个充满奇迹和惊喜的世界,还引发了观众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重新审视。

从姜文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表现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方面的独到之处:他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风格特点,将现实与幻想、理性与感性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他善于运用幻想的元素和夸张的形象表达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给观众带来一种奇幻的视觉体验。

他运用细腻而富有张力的镜头,通过独特的摄影和视觉效果,创造出富有诗意和艺术感的画面。

影视鉴赏平时作业2015年复习资料

影视鉴赏平时作业2015年复习资料

影视鉴赏平时作业1、1895年12月28日,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

2、一般认为,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

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可以称为是一部完全的有声片。

3、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4、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5、美国于1954年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6、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出,同年6月15日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我国电视艺术从此诞生。

7、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和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8、二十世纪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教材提到的有《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11时》,而当时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则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8、纪实性风格的道德题材影片,教材中提到的主要有美国影片《克莱默夫妇》、《普通人》、《金色池塘》和《母女情深》等;悲喜剧风格的道德题材影片,教材中提到的主要有前苏联影片《命运的嘲弄》、《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被称为“爱情三部曲”;抒情诗风格的道德题材影片,教材中提到的有日本影片《绝唱》和《远山的呼唤》等。

9、美国最富有特色的类型电影是“西部片”。

其第一部是1904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

10、二十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中的优秀影片有《锡鼓》、《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和《莉莉•玛莲》等。

1、影视艺术的创作流程一般要经历前期筹备、正式拍摄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

2、正式拍摄也称为实拍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摄制组要将所有镜头分场景集中拍摄。

影视画面特征

影视画面特征
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造型即指在特定视点上,通过形、光、色等空间元 素来表现人、景、物、塑造视觉形象。造型是通过 摄影造型、美术造型和演员造型来完成的。
最重要的造型元素包括构图、光与色。
影视艺术特性-画面
构图 ✓ 构图的组成:主体、陪体、环境 ✓ 构图类型:
✓ 构图原则
叙事性原则 表意性原则 修辞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景别焦距镜头的运动角度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构图光色彩四场面调度u所谓场面调度原为戏剧专有名词意味着在具有宽度高度深度的场景之中对舞台上人物景在三维空间中的安排
一 、影视画面的符号性 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 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画面
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
影视画面并不是现实的一种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艺术符 号,既是对现实的记录,又是对现实的超越,是被人赋予 了意义的现实。
影视艺术特性-画面
不同焦距的镜头
影视艺术特性-画面
镜头运动:运动镜头主要包括5种形式
推:镜头逐渐接近被拍摄物的运动。 拉:镜头逐渐离开被拍摄物的运动。 摇:镜头借助三脚架做出的上下、左右或者旋转 运动。 移: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时所做出的左右、上下运动。 跟:摄影或摄像机镜头与运动着的被拍摄物体保持基本相
各种景别示意图
影视艺术特性-画面
焦距:人们通常将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 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
标准镜头:指焦距为40~50毫米的镜头。用该镜头拍摄 的画面,接近于人的肉眼感觉和视野,其影像效果更 强调对现实物象的还原。 短焦距镜头:指焦距小于40毫米的镜头,又称广角镜 头或鱼眼镜头。该镜头视野广,可以达到180°的角, 被拍摄对象横向扩张,近景有明显的变性感。 长焦距镜头:指焦距大于50毫米的镜头,又称望远镜 头,可以将远距离物象拉到近处。 变焦距镜头:指焦距可以发生变化的镜头,这种镜头 在拍摄中根据需要随时变焦,可以产生推拉镜头的效 果。

二电影影像

二电影影像

电影画面中的影响既是对现实物象的再现, 同时也是对现实物象的重写。因而,电影 画面并不是现实的一种简单的复制,而是 一种艺术符号,既是对现实的记录,有时 对现实的超越,使被人赋予了意义的现实。
电影画面这种艺术符号的本质决定了它的 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再现性。电影画面是对现实时空的 一种再现。 第二,表现性。电影画面又并不是对现实 物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有目的的重新 建构,是电影制作/ 建构,是电影制作/创作者根据自己对世界、 人生、艺术的理解做出的对现实的认识、 理解和阐释。
中景:指由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画面, 例如由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所构成的画面。“ 例如由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所构成的画面。“犹抱 琵琶半遮面” 琵琶半遮面”的画面就属于中景的表现效果。在 这种景别中,被拍摄主体成为画面构图的重心, 环境成为一种背景,更加淡化。主体与环境的关 系更加密切和直接。这种景别主要用来表现处在 特定空间环境中被拍摄主体的状态。观众通过中 景将注意力指向被拍摄主体。中景通常有两人中 景、三人中景和过肩镜头的中景,分别用来表现 不同的人物关系
2.镜头运动 2.镜头运动 运动是电影的特性,并且这种运动不仅体现在拍 摄对象上,而且体现在摄影机的运动上。电影的 运动是双重的运动。 同一位置中镜头运用的改变(包括焦距、方向、 角度等的改变)和摄影机位置的改变(镜头的运 动)被称为运动镜头。运动镜头是相对固定镜头 或者静止镜头而言的,它造成画面空间关系和空 间内容的变化,产生一种运动感引导观众注意力 的变化。 运动镜头包括5 运动镜头包括5种基本形式,其他运动方式则是这 些形式的组合变化。
电影影像是一种“缺席的在场” 电影影像是一种“缺席的在场”:、它让 观众产生了一种逼真的“在场” 观众产生了一种逼真的“在场”感,但同 时观众面对的又只是一种经过艺术和技术 处理的光影图像,真正的现实是“缺席” 处理的光影图像,真正的现实是“缺席” 的。这正是电影画面最本质的特征,借助 这一特征,一方面电影艺术比任何其他艺 术样式都具有更逼真的复制再现能力,另 一方面它也比任何其他艺术样式都具有更 潜在的主观表现力。

第三讲 影视艺术的语言

第三讲 影视艺术的语言

第四讲 影视艺术的构成
1. 蒙太奇的涵义和构成依据 2. 蒙太奇的分类 3. 蒙太奇的主要功能 4. 长镜头
一、蒙太奇的涵义和构成依据
1.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本是 建筑学上的一个用语,意为装配、安装, 后被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指影视作品 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现已成为影视 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 三层含义:a. 是影视艺术的基本构 成手段,根据一定的创作目的对画面和 声音进行有机组合;b. 是影视剪辑的具 体技巧和技法;c. 是影视艺术的一种独 特的思维方式,贯穿于影视作品的始终。
2. 蒙太奇的依据:
a. 依据人们视觉感知的规律; b. 依据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
c. 依据影视的物质条件;
d. 依据人们思维活动中的联想习惯。
二、蒙太奇的分类
1. 平行蒙太奇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蒙太奇
3. 隐喻蒙太奇
4. 重复蒙太奇 5. 心理蒙太奇 6. 杂耍蒙太奇 7. 叫板式蒙太奇
三、蒙太奇的功能
2. 音乐
影视音乐的作用:
a. 抒发情感 b. 深化主题 c. 推进剧情 d. 展示环境
3. 音响
音响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a. 还原和创造逼真的环境效果
b. 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c. 交代行为过程,推动剧情的展开
d. 产生象征、隐喻等意蕴
三、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1. 声画合一 2. 声画分立 3. 声画对位
3. 色彩: 不只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和还
原,而是能在内容和情绪的表达上深刻 感染观众的重要画面造型元素。它主要 通过色彩的配置组合和色调的设计确定 方面产生造型作用。 色彩的基调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 是在镜头前加滤色镜;二是在画面中有 意以某种色彩为主或突出某几种色彩的 面积、位置和使用频率。

影视鉴赏填空题

影视鉴赏填空题

一、填空题1、1895 年12月28日,在法国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由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

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2、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 年12月28日。

3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则是1913年摄制的《难夫难妻》。

4一般认为,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乐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

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可以称为是一部完全的有声片。

5、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6、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是1935 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浮华世界》。

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彩色影片才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7、电影大踏步进入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时代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

著名影片有《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侏罗纪公园》和《玩具总动员》等。

8、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9、美国于1954年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0、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出,同年6月15日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我国电视艺术从此诞生。

11、综合性与逼真性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性;兼容性与及时性也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

12、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和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13、影视艺术具有的三个积极作用是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

14、影视既是艺术,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如美国1993年拍摄的影片《找乐》就是很好的证明。

15、二十世纪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11时》,而当时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则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的概念及本体界定第一节影视艺术的概念与范畴【影视】通常指包括电影,电视以及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电影为表现形态的“电视电影”。

定义:影视是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运用摄像和录音手段,将摄像和声音摄录下来,保存在胶片或磁带上,通过放映或远距离传输,在银屏或屏幕上形成连续运动的摄像,从而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科技手段段。

(一)影视成为艺术1.乔治•卡努多在《第七艺术宣言》首次提出电影为”第七门艺术“2.雷蒙•威廉称电视为【影像流】两种倾向:(1)传播信息新闻节目,体育赛事等(2)文艺创作电视成为“第八门艺术”(二)影视艺术概念【影视艺术概念】是指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遵循艺术规律并运用审美思维,在运动的银屏空间里创造形象,从而再现和表现生活的时空艺术。

(三)影视艺术范畴1.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好似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所组成】由此推导电影也是一种活动【观众,世界,影视创作者,影视作品】(1)四要素两两双向作用(2)世界就是现实生活,包括外在的社会生活和内在的精神生活,他说影视艺术创作的源泉(3)经过影视创作者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式美”(4)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只有被观众所观看,其价值和意义才能彰显。

第二节影视艺术的本体属性(一)艺术性(1)再现性。

影视再现了现实世界包括外在社会生活和内在精神世界。

(2)表现性。

影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创作者的志趣,情感,感悟和理想,创作者也试图以此呼唤观众同样的感受。

⑶形式美。

(二)综合性1.艺术的综合。

影视是在各种已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2.创作力量的综合。

(三)技术性1.影视艺术的诞生,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2.影视艺术的发展,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四)大众性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受众接受。

1.影视艺术作品的受众面广量大,人数众多。

2.影视艺术的大众性与影视的工业化生产与产业化运作有关。

(完整版)《影视鉴赏》第三章教案.doc

(完整版)《影视鉴赏》第三章教案.doc

宜宾学院教案《影视鉴赏》课程案。

第页《影视鉴赏》第三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课主讲:郭五林副教授2006年9月精制第1版块:结合现场,引入话题。

(1分钟)第2版块:总体介绍,把握大概。

(2分钟)•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第二节声音•一、人声•二、音响•三、音乐•四、声与画•第三节蒙太奇•一、蒙太奇的功能•二、蒙太奇的类型和特征•三、长镜头第3版块:基础理论,从头说起。

(23分钟)•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第一节画面•一、影视艺术画面•(一)什么是影视艺术画面?•通过电影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记录在感光胶片或磁带上,最后在银幕或屏幕上还原出来的视觉形象。

第一节画面(二)影视画面的特性1、再现性:影视画面是对现实时空的一种再现。

2、表现性:通过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对现实的重新表现。

第一节画面•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一)影视画面从内容上看:主要由人物形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物质状态等构成。

•(二)从形成上看:影视画面则由镜头运用、空间造型所创造。

第一节画面•(三)对影像效果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四个元素:景别、焦距、运动、角度。

•1、景别:镜头与被拍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

•景别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第一节画面•2、焦距:镜头外射入的光通过透镜以后会被聚合成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被称为焦距。

•焦距记录和复制现实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它参与影像造型、气氛营造、人物刻画、思想和情感表达,成为影视作品风格形成的有机元素。

第一节画面•焦距分类•(1)标准镜头:焦距为40—50毫米的镜头(接近于人的肉眼感觉和视野)•(2)短焦距镜头:焦距<40毫米的镜头,又称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拍摄对象被横向夸张,强化横向场面的宏伟性,增强纵向运动的速度感),可以达到180度的视角范围。

影视构成要素

影视构成要素
声画分离
✓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相互分离,声音不是 由画面中的人或物所产生的。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 挂》中运动了大量的声画 分离的表现手法。
二、声音
声画同一
✓指画面和声音无论是采用同步或是分离的方式出现, 它们在内容、情绪、节奏等方面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影片《集结号》中,紧张的 战斗场面和激烈的枪炮声就是用 声画同步的方式来营造扣人心弦 的搏斗效果。
声画同步 声画分离 声画同一 声画对位
二、声音
声画同步
✓指画面中的视觉影像与出现的声音处于同步关系中, 也即指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环境所产生的。
全球第一支现代MTV-迈克尔·杰克逊 《Thriller》中,声画同步把音乐视 频从宣传工具转换成一种带有音乐故 事情节的艺术表达形式 。
二、声音
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 恩》中,“静默”用来 表现惨烈的战争场面。
三、 蒙太奇
蒙太奇 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安装、组合。在影视 艺术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蒙太奇是按照特定的创作目的和遵循一系列艺术规则对镜头 与镜头、画面与声音进行有机组合的基本手段,通过这种手 段,创造出影视作品空间和时间的完整性、统一性,完成对 人物、环境和事件的叙述,表达具有内在逻辑的思想和情感 ,创造和谐的节奏和风格。
画面的开放性
长镜头利用场面调度、镜头以及摄影机或摄像机的运动使画面产生运 动感,这种运动由于其画框边缘的不确定,反而使观众能够对画框以外的 空间进行想象和补充,从而使长镜头具有比普通镜头更开放的空间容量。
四、长镜头
影片《400下》中, 著名的奔跑长镜头, 被后来诸多作品模仿。 长镜头常常用来表现 高难度动作,以此来 证明表演的真实性。

影视鉴赏2013版第二课

影视鉴赏2013版第二课

摄影技巧 镜头下摇
定义 摄像机俯摄
含义 观众的力量
镜头上摇 推摄
淡入
摄像机仰摄 摄像机向里推进
画面出现在屏幕上
观众的弱势 观察
开始
淡出
切换
画面从屏幕中渐逝
结束
由一个画面转换另一 兴奋 个画面
五、镜头的角度 摄影机与被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被称为镜头 角度。 • 平拍 :与被摄镜头保持基本相同水平
• 谢泼德桌 面:这两 个桌面的 大小、形 状完全一 样。如果 你不信, 量量桌面 轮廓,看 看是不是 。
• 长度与透视: 线AB和线CD 长度完全相等 ,虽然它们看 起来相差很大 。
• 德国视觉科学家 迈克尔· 施若夫和 E.R.威斯特于 1997年发现闪烁 的网格幻觉。
• 曲线幻觉:竖 线似乎是弯曲 的,但其实他 们是笔直而相 互平行的。
俯拍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年代农民起义领袖 “冲天大将军”——的黄巢
3、镜头的运动 推 :镜头逐渐接近被拍摄物的运动。 作用:引导观众的观赏注意 力,强化视觉的冲击效果。 拉 :镜头逐渐离开被拍摄物的运动。 作用:陪衬物增多,画面中心淡化,环境氛围突现。
大远景——特指那些被拍摄主体与画面高度 之比1:4的构图形式
远景 • 主体在画面中 所占的比例大 致呈现1:2的 高度
要求展示 人物动作 方向、行 为、和位 移活动等
全景镜头
• 大全景人物主体大约占画面的四分之三的 高度 • 全景中人物与画面的高度比例几乎上没有的东西(运动)” ——周传基
声画结合的视听产物
视觉感受原理
• 1、似动现象
• 2、间歇运动 • 3、心理补偿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5)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5)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我们正处在一个影像的时代,电影是影像文化的精华,它是人们重要的心灵伴侣,深刻地影像着人们的知识、情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影响着社会,甚至影响着历史。

作为艺术的电影电影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艺术与电影没接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紧密联系。

其次,电影是创作与制作的结合,它不仅需要人们的创意能力和创意水平,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合作。

再次,电影是时空和视听的结合,提供一种时空合一、视听合一的艺术样式。

最后,电影是逼真性和虚拟性的结合,为电影带来真实性、感染性和主观性,从而创造一种“缺席的在场”感觉。

电影影像电影思维意味着用具有声音感的画面来思考和想象,即用一个镜头、或者一组镜头或者一个一个场面来表现。

电影画面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表现性,而画面的再现性和表现性首先是通过如何使用镜头来体现的。

景别包括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运动镜头的五种基本形式有推、拉、摇、移和跟,拍摄角度包括: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和倾斜镜头,焦距有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速率包括升格镜头、降格镜头、抽格镜头和定格镜头。

电影的造型和构图非常重要,构图由中心、陪体和环境组成,构图的类型包括平衡构图和非平衡构图,构图原则包括叙事性原则、表意性原则、修辞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最后,电影的光线包括观点质量——柔光和硬光、光的方向、光的亮度和光调,电影的色彩注重色彩感、色彩的表现和构图功能、色彩配置、色调和黑白与彩色。

判断画面的品质,除了上面所提的因素外,还包括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

电影声音声音的美学功能包括叙事信息传达、环境再现和主观表意,声音的美学特性前景与背景、声音透视和声音连续性。

其次,人声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电影作品整体艺术风格的创造和画外空间相结合;音效具有积极的艺术表现力,它还原逼真感、刻画人物、表达情思和创造空间;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它创造情感体验、参与叙事进程、展现环境氛围和创造叙事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视镜头的再现性和表现性
【摘要】:在电视节目创作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运用电视镜头来表达情感。

电视镜头语言是通过一组或一系列客观形象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具有丰富的表现性,而电视画面在表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再现。

本文旨在分析电视镜头的表现性与再现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电视节目服务。

【关键词】:电视镜头表现性再现性关系
一、电视镜头的概念
电视镜头这个概念来自“电影镜头”,它有两个概念:一是指摄像机用来成像的镜头,我们通常用“光学镜头”来表示,它是摄像机上的一个部件;二是“电视镜头”,它是电视艺术范畴的专用术语。

美国电影理论家斯坦利·梭罗门在《电影的观念》一书中对电影镜头界定为“一段连续放映的影片中的形象,看来是由一台摄影机不间断的一次拍摄下来的,无论这段多么长都叫做一个镜头”。

有的书上把镜头定义为“从摄影机启动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里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称为一个电影镜头”这种说法缺少准确性。

例如,特技摄影中的停机再拍镜头,就是多次开、关摄影机,但银幕上看来却是一次拍摄的效果,我们却称它为一个镜头。

这个定义同样适用于电视镜头概念。

电视镜头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

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二、电视镜头的表现性
表现性是摄影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看,所谓的表现性是指影视画面是一种有目的的重新建构,是影视创作者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做出的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阐述。

从本质上才量,再现只是手段,而表现才是艺术创作的目的。

摄影艺术并不是对现实生活机械的记录,而是以纪实为手段,表现生活中本质的美。

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作品比起任何未经心灵渗透的自然产品要高一层。

例如一幅风景画是根据艺术家的情感和识见描绘出来的,因此,这样出自心灵的作品就是要高于本质的自然风景。

”同样,摄影作品也是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现性作品。

我们平时观看的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其镜头画面真正打动我们的心灵的,是它所展示的那个世界,那些熟悉、或陌生、或未曾经历却渴望感知,或无法预见却心中神往的人生。

这就是电视镜头的表现性所呈现给我们的魅力。

三、电视镜头的再现性
再现性同样也是摄影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所谓的再现性就是指影视画面对现实时空的一种再现,它来自于对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的纪录。

摄影艺术以其明显的纪实性特点,可以最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人物、事物、景物。

由于照相机独有的还原客观事物影像的功能,因而拍摄的影像与人物、事物、景物的外部形态完全一致,充分凸显出真实感。

正因为如此,许多摄影作品被视为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成为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审美和认识的双重重要价值。

近年来,一些新闻专题类节目也经常利用电视画面的再现性,展现出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或某一细节的画面。

这种镜头的再现性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如临其境”的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真实般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

至于普通百姓生活的摄影作品,也成为家庭和个人生活历程中的真实记录,其再现性审美特征同样十分鲜明,而且显得那么必不可少。

四、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关系
镜头语言具有再现性和表现性两个特征,可以说摄影的发展是在摄影的再现性和摄影的表现性两个层面上起步的,再现尊重客体(拍摄对象),表现尊重主体(摄影者)。

在摄影的早期,摄影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使摄影师的表现欲望受到限制。

摄影的再现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摄影的这种再现具有史实的意义。

摄影的再现性发展出了新闻摄影、试验摄影、纪实摄影、报道摄影等尊重现实客体的摄影类别。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科技给摄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摄影者的意念图像已由原来的蠢蠢欲动发展到用自己的实际创作行动来完成。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对图像的操纵更加随意,人的表现欲望进一步膨胀,人们不仅用摄影来展示社会、展示自然、展示自身。

还用摄影来揭示人的思想、理念、意识形态、及对他们的扭曲与颠覆。

各种超现实的图像纷纷产生,摄影的表现性开始了突飞猛进。

摄影的真实是有限真实,一张图片、一个摄影师所呈现给人的都是有限的信息,都是人、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部分。

是对客体的再现,这种再现是包含了摄影者的审视角度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图像真实性。

表现性是所有艺术具有的共同特征,摄影艺术是用再现的形式“表现”客观现实生活,即借助于客观景物影像来表达作者的主观认识及主观情感,完成这一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艺术品便是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

一幅摄影作品就是创作主体创造出来的一件有意味的具有表现性的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去欣赏的,而它所表现的内容之所有能引发我们的审美活动,首先是因为它“表现”看人类最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活动。

从形式上看,一幅摄影作品是一种生活情景或者是一种自然情景的“再现”,是对客观的某一瞬间的记录,其运用的原素材是客观的,运用的手法是“还原”而不是“再造”,但我们认为艺术品本身是“创造品”而不失现实的复制,这是因为创作活动是一
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在这中间既渗透着作者理性的思考,又是作者情感外化的某种表征,是作者情感和客观的原素材相互交流、相互融化并达到“我”“物”统一的过程。

摄影艺术的表现性体现在具体的创作活动中,也体现在作者所完成的作品之中。

五、总结
通过以上对电视镜头的表现性和再现性的探讨,可以发现,在电视镜头的表现手法中,二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概括说就是:生动直观地“表现”需要“再现”,而“再现”又是为了更好地“表现”。

我认为,“表现”与“再现”是相依相存的,很多时候是必须同时出现,这样才能更好的创造出优秀的电视片。

电视镜头语言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艺术,要正确处理好再现性和表现性的关系,综合运用电视镜头语言的表现手法,并巧妙利用再现手法来丰富电视画面的表现力,从而使电视节目更客观,更真实,更生动,更具有说服力。

注释:
【1】张丹青、吴黎中.电影镜头画面[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
【2】任金洲、马莉.电视新闻摄影[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3】康大荃.《摄影美学原理(新世纪高等学校摄影及相关专业通用教材)》.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
【4】高坚、高红艳.电视摄影创作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5】任远.镜头前的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