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2
高中语文《修辞立其诚》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修辞立其诚》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修辞立其诚”,虽是两千年以前讲的,①,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
诚者,实也,真也。
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
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
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
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
浅言之,②。
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③。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摘编自《修辞立其诚》)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然而也明确地显示了事物现象的本质,才能使文学感动人心B.但事物现象的本质也能够在文学中显示,使文学能感动人心C.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D.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文学也应有所显示,以至能感动人心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
材料一“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
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
诚者,实也,真也。
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
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教材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第4课教学设计第4课《修辞立其诚》目录一、素养目标二、教学素养三、预习任务四、作者背景常识五、鉴赏活动六、文本研读第4课《修辞立其诚》一、素养目标1.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梳理作品的论证思路,学习引证法、例证法的运用。
二、教学素养潜能无限,青春的脉动催人奋进;高山仰止,德行的力量感染心灵。
我们人人都是一块璞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修辞立其诚》关注“真”,《怜悯是人的天性》关注“善”,两篇文章蕴含着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深刻的人生智慧,体现出深挚的人文关怀,富有理趣。
三、预习任务(一)给下列加点(红色)的字注音。
损.益(sǔn)顺风转舵.(duò)(二)辨析下列词语,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违反·违犯[辨词] 二者都有违背的意思。
“违反”着重于“反”,常用于规章、制度、规定等。
“违犯”的“犯”有“侵犯和触犯”的意思,所以“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令等,情节较为严重。
[运用] ①追求自由是好事,可如若违反了规则,那就不对了。
②国家的法律与纲纪,我们不能任意违犯。
2.曲解·误解[辨词] 二者都指认识不合原意,不合客观实际。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误解:理解得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完全是无意的。
[运用] ①新一轮宏观调控特别是土地政策的调整,被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曲解,从而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②普通民众对于房产税有诸多误解,认为房产税就是要把房价彻底摁住。
3.哗众取宠·夸大其词·言过其实[辨词] 都含有浮夸、不切实际的意思。
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行动迎合众人,骗取众人的信赖和支持。
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
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单元写作学案语文版.doc
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学会分析训练目标在议论文写作中学会使用四种分析方法: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辩证分析。
学习写议论文,尤其是要学习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总的来说,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同时也有多种的分析方法,今天重点探讨四种分析方法: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辩证分析。
文本借鉴总评本文用了两个事例,但不是平面铺陈,用朱东润老先生的事迹突出一个“倔”字,用江衍振老先生的事迹突出一个“笨”字,最后收束到“智慧”上,颇现逻辑张力。
技法总结写好议论文的真谛在于会分析,尤其要用好下列分析方法:(1)概念分析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文章的重要概念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界定。
如以“悲悯”为主题写作,可以对其内涵与外延加以界定:悲是哀怜,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对整个自然界所有生命因怜悯而充满人性关怀的高尚情感。
表达形式为“××就是……”。
(2)比较分析(正反对比分析)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或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发现不同点,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正反对比分析的标志性词语为:相反,而。
思路经常是找出两个事例的相同点,先予以正面事例分析,再以反面事例进行分析,最后正面强调。
(3)因果分析这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或结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概述事例后,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材料进行分析,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因果分析是一种探究本质的方法。
表达形式:“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因此”。
析事说理的一般思路是从结果推原因,或从原因推结果。
(4)辩证分析具体而言有:①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4.1《修辞立其诚》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
5.“修辞立其诚”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
本来面目。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
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
而改变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说真话、讲
实话。
主题归纳:
首先明确“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却没有提到“诚伪”,是否偏题?
感的载体,通
不偏题。承接上文对“立其诚”三层含义的论述,为 过精读文章
前一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所领起 内容,细读准
。作者阐述做到“诚”的必要条件,从反面理解,也就是 确精炼逻辑
阐述了克服或避免“伪”的必要条件。因此,虽然作者在 严密的语言
文中并未提到“诚伪”,但内容是紧紧围绕“诚伪”而展 把握主旨情
并解释了“诚”就是“真”。然后阐述了“修辞立其诚”的
三层含义及其包含的端正学风的问题,最后由修辞到为人,提
倡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并指出这是唯物主义的原则。
6.如果你是教材的编者,把这篇文章编入教材的时候,你想
对青年学生写一两句“编者的话”寄语青年,你会写什么?
老师借用饶宗颐先生《澄心论粹》的一段文字来寄语青
张岱年著述丰富,硕果累累。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真与善的探索》《中国 伦理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等,有《张岱 年全集》(八卷本)行世。
张岱年先生在评析儒家“五常”伦理说,“五常”之中 最单纯的是“信”。张岱年先生说:“诚的本义是信。《说文 》云:诚,信也。’说话符合事实谓之诚。”“修辞立其诚” 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 为根据,要真实可信。
《修辞立其诚——写真话,抒真情》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修辞立其诚——写真话,抒真情》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写出真挚、感人的文字。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运用3. 写实与抒情的区别和结合4. 真情实感的表达技巧5. 写作实践:以写实为基础,融入抒情,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真情实感的表达。
2. 难点:如何将修辞手法与真情实感有机结合,写出有感染力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概念、手法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真情实感。
3.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给予个别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修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修辞的基本概念、手法和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分析:分析优秀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写实为基础,融入抒情,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5. 指导: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6. 讨论: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7.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是否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是否能够将写实与抒情有机结合文章是否具有真挚、感人的情感2. 评价方法:个别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详细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小组评价:学生相互评价,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分享。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我分析,总结优点和不足。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总结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阅读一篇优秀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真情实感。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
4.1《修辞立其诚》(导学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领悟经典论著 提升思辨思维04《修辞立其诚》同步学案 *夯实基础知识 1.解释重点词语 经师:曲学阿世:顺风转舵:哗众取宠:任务活动二梳理内容,分析结构手法 任务活动三细读文本,探究文本内容 任务活动四跳读文本,明确说理技巧 任务活动五 再读文本,探究艺术特点任务活动二 梳理内容,解读方式结构【情境设计】《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同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请同学们从文本内容和结构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交流。
1.《修辞立其诚》内容和结构示意图《修辞立其诚》具有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文章的本论部分是怎样的结构,又有什么论证手法,请同学们依据下面的资料,进行分析交流。
2. 《修辞立其诚》本论部分结构及论证方法:任务活动三 细读文本,探究文本内容【情境设计】文章内容深刻,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在思考中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提升自身思维辩证能力。
接下来,请同学们细读文本,完成下列问题。
1.诵读课文第一段,解释“立其诚”的含义,括号中的内是不是多余?2.作者解释“立其诚”的三段文字(2、3、4段),在论述方法上有何相同点?论述效果有何不同?3.怎样理解《修辞立其诚》第68段内容与“修辞立其诚”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1.梳理作品的论证结构手法,明确文本内容。
2.运用多种阅读手段,探究说理技巧和艺术特点。
3.联系实际,思考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预习检测,筑牢知识基础学习目标 课上学习任务4.古人曾说:“为人要直,为文要曲。
”而《修辞立其诚》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
二者在为文的要求方面是否矛盾?为什么?任务活动四跳读文本,明确说理技巧【情境设计】《修辞立其诚》内容深刻,思想深邃。
我们通过跳读文本,可以从不同维度明确文章的说理技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更需要从整体把握,跳读文本内容,掌握其中的说理技巧。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行文、认识、内容、本质等四个维度分析《修辞立其诚》。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单元检测试卷语文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单元检测试卷语文版必修单元检测试卷(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
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
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
父义当慈,子义当孝。
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
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
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
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
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1《修辞立其诚》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修辞立其诚》测试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4.1《修辞立其诚》测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
"檀传宝提醒,“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
”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
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
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
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他强调说。
(节选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人民网)材料二: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乍一看,不免惊诧,我们不是早步入以机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了吗?提倡劳动教育,学生需要从事怎样的劳动?我不禁想起儿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我的身份就从学生转化为家里的劳动力,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
《修辞立其诚》 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修辞立其诚》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学案【学习指引】《修辞立其诚》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关键概念,了解作者的立场与历史背景,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
在把握文章观点的同时,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和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
2.理解文章的关键概念,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理念。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4.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梳理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张岱年(1909—2004),字____________,河北献县人,著名。
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
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2.了解“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
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
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92年4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2
2单元测试(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单元测试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消遣.(qiǎn) 撮.唇(cuō)喑哑..(yīn yǎ) 瘦削.(xuē)B.湖沼.(zhǎo) 漱.口(sù) 后裔.(yì) 班驳.(bó)C.咆哮..(páo xiào) 猝.然(cù) 挟裹..(róu lìn)..(xié guǒ) 蹂躏D.莴苣..(yōng jū) 歉疚..(qiàn jiù) 杀戮.(lù) ..(wō jù) 痈疽答案:B提示:B项,“漱”应读“sh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咆哮罅隙行殇海市蜃楼B.哀恸回溯骨碌无与轮比C.班驳坟莹尘寰不可言喻D.桅灯滑稽骐骥身无长物[答案:D提示:A项,“殇”应为“觞”;B项,“轮”应为“伦”;C项,“莹”应为“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我的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幅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
B.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刚才的一切几乎让人疑为海市蜃楼,南柯一梦....。
C.南京的小吃,多种多样,风味独特,耐人寻味....,令很多外地游客赞不绝口。
D.联大师生跑警报时没有什么可带,因为身无长物....,一般大都是带两本书或一册论文的书稿。
答案:C提示:安贫知命:安于贫穷的生活,知晓自己的命运。
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耐人寻味:事情值得人久久思考,形容意味深长。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18岁的李林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唯一入选的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B.有人认为蜀汉亡国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其实这也是过分苛求。
1415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2+学案+单元检测: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4份)(4份打包)3.8 箱子岩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第8课 箱子岩学案1 文本研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生字注音①崭削.( ) ②高矗.( )③烘炙.( ) ④罅.隙( )⑤回溯.( ) ⑥感慨.( )⑦膘.壮( ) ⑧践.踏( )⑨蹂躏..( ) ⑩杀戮.( )○11嘈.杂( ) ○12镀.银( )○13瘦削.( ) ○14萎.落( )○15停泊.( ) ○16角隅.( )○17乱搅.( ) ○18辜.负( )○19跛.脚( ) ○20行.市( )○21抚恤.( ) ○22痈疽..( )○23跳踯.( ) ○24醴.州( )○25青黛.( ) ○26屏.障( )○27强弓硬弩.( ) ○28长枪大戟.( )○29火光煜.煜( )(2)多音字注音①⎩⎪⎨⎪⎧ 唱和.( )和.牌( )和.面( )和.药( ) ②⎩⎪⎨⎪⎧ 湖泊.( )停泊.( ) ③⎩⎪⎨⎪⎧ 削.面( )剥削.() ④⎩⎪⎨⎪⎧折.腾( )断折.( )折.本( ) ⑤⎩⎪⎨⎪⎧什.么( )什.物(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①⎨⎪⎧ 灸( ) ②⎨⎪⎧戮( )③⎩⎪⎨⎪⎧ 篷( )蓬( ) ④⎩⎪⎨⎪⎧辨( )辩( )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①蹂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煜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抚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跳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流传·留传二词都有传下去的意思,动词。
(新人教版)新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提分必备】
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单元检测试卷(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
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
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
父义当慈,子义当孝。
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
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
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
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
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
高中语文:《修辞立其诚》教案
高中语文《修辞立其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见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示例。
3. 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1. 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四、教学难点:1.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2. 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常见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实例。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练习运用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修辞立其诚》相关内容。
2. 辅助材料:修辞手法案例库、文学作品样本。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修辞实例,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修辞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修辞的定义、目的和分类,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讲解常见修辞手法:详细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含义、结构和运用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修辞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动手练习运用修辞手法,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八、课程作业:2. 修辞手法的创意运用:让学生创作一个短文,尽量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九、课程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修辞分析能力和创意运用水平。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修辞的试题,测试学生对修辞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掌握。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修辞立其诚》教学简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共3篇
《修辞立其诚》教学简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共3篇《修辞立其诚》教学简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1修辞学是一门研究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图的学科。
它作为语言学的分支,探究的是如何用丰富的语言手法打动人心,引导读者思想情感的改变。
而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修辞学则是一门必修课程,培养学生丰富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思维能力。
《修辞立其诚》教学简案设计,是一份针对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的教案。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该教案的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
一、设计思路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于课程主题《修辞立其诚》中各个章节内容的深入探究,培养高中学生的修辞意识和修辞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具体的设计思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多元教学手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法,如拓展阅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修辞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经典。
2.情境化教学针对具体情境,如商务、政治、社交等,设计相关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学术语,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3.课程整合设计将本门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比如化学、历史等学科,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修辞学对其它学科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1.修辞学概述通过学习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础语法知识,介绍修辞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启发学生对于修辞学的兴趣。
2.修辞手法详细介绍常见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比喻、夸张等,逐一剖析其文学价值及运用情景。
3.样例文本的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运用,让学生深入理解修辞手法的文学价值、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为什么要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同时,也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文化渗透。
4.情境化修辞学采用情境化教学,将修辞手法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如政治演讲、广告文案、社交场合等,使学生明确修辞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旨在检测学生对于修辞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心得和想法,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讨论的情况进行重点的教学。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本文质朴、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掌握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中书写真情,养成“求真”“求实”的文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引导学生注重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论证思路,掌握层进式论证结构。
教学难点品读鉴赏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教学方法批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读1.阅读下面三个片段,谈谈你的感受。
●片断一:(以“待人和善”为话题的开头)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的;对待朋友,我选择最和善的方式。
●片断二:一天,我患了重感冒,发烧至四十度,早饭后独自骑着自行车去医院看病。
骑着骑着,正面开来一辆大卡车,眼看就要轧着一位拄着棍蹒跚着正要横穿马路的老大爷。
”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的头脑里思想斗争很激烈。
去救吧,要耽误自己看病,不救吧,眼看着悲剧就要发生。
正在这时,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掠过我的脑海。
我想,自己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为人民做好事。
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车,用尽全力一推,老大爷得救了。
这时的老大爷激动万分,热泪滚滚,握住我的手说:“娃啊,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你的行为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啊,你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我为我们国家有你这样高尚的学生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我代表人民感谢你。
”●片断三: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
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
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
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单元测评:第3单元 修辞立其诚 (B)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B)(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15分,每小题5分)文质论陶东风“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
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
“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
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
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
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
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
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
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
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修辞立其诚》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修辞立其诚》课堂实录--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一、导入新课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修辞立其诚》。
在开始之前,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故事,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广为人知,因为他在生活中始终坚守着“修辞立其诚”的原则,为人民无私奉献,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楷模。
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位名人是谁,他是如何体现“修辞立其诚”的?学生A:这位名人就是雷锋同志。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修辞立其诚”的含义。
他不仅在工作上勤奋努力,诚实守信,还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真诚和善良的品质感染了很多人。
教师:非常正确,学生A,雷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修辞立其诚”不仅仅是一种写作原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深入学习这一重要概念。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教师:现在,请大家独立阅读这篇《修辞立其诚》,然后思考一下以下问题:1.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2.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观点?请各位同学思考一下,并做好准备。
学生B: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论部分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主题,本论部分分析了这个主题的含义和重要性,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教师:非常好,学生B,你对文章结构的理解非常准确。
现在,让我们来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
在回答问题2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
问题二: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观点呢?请同学们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以丰富我们的理解。
学生C:我认为,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修辞与诚实、真实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想告诉我们,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修辞都应该服务于真实,而真实则需要建立在诚实和诚信的基础上。
教师:学生C,你的回答点出了文章中的关键观点,强调了修辞与真实的关系。
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现在,让我们鼓励其他同学也分享自己的观点。
问题三:有其他同学对文章中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吗?学生D:我认为,作者通过文章告诉我们,真实不仅仅是指内容要真实,还包括写作的真诚和情感要真实。
高中语文第3单元修辞立其诚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2
第三单元测评(A)(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焙.烧/蓓.蕾整饬./炽.热模.样/模.范B.沸.腾/吹拂.愤慨./气概.劲.头/干劲.C.贻.误/怠.慢回溯./宿.愿字帖./服帖.D.羸.弱/赢.利蹊跷./骁.勇稽.首/滑稽.解析:A项,bèi,chì,mú/mó;B项,fèi/fú,kǎi/gài,jìn;C项,yí/dài,sù,tiè/tiē;D项,léi/yíng,qiāo/xiāo,qǐ/jī。
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是该国第一位女总理,身材高挑,穿上高跟鞋后身高超过1.70米,在该国女性中称得上。
(2)明清书法家的书法都很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流利美观,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的精神气象。
(3)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数量极丰的各类中国文物精品,其中有上千件中国古代青铜器,之作至少百件。
A.卓尔不群鹤立鸡群出类拔萃C.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卓尔不群B.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卓尔不群D.鹤立鸡群卓尔不群出类拔萃解析:“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开始从饱受争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手了。
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厉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压之势。
B.现在住房虽然比过去只多了六平方米,老少三代可以不再挤在一个房间里,自己也可以有个读书写字的地方了。
C.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将对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做出详细部署,而眼下海内外最急于知道的是,今年中国政府会找到哪些良策来应对经济日益加剧的下行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模式”蕴含的价值理念辛鸣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西方社会对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
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
因为“中国模式”决不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
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中国模式”的价值理念,不仅可以为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还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首先,和谐发展是以“不同”为前提的。
“中国模式”告诉世界,发展模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成为了不同社会的当然选择。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和实生物,同则不济”。
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社会僵化衰落,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
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模式”的“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模式的突破与超越。
在西方模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展,但难有大作为。
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在这个意义上,“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有的人担心,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多地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要低调一些,甚至不主张提“中国模式”。
其实恰恰相反。
有道是“和而不同”,旗帜鲜明地表明“不同”,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和谐相处;大大方方地表明“不同”,才能更好地和谐相处。
其次,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各取所需”的。
“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互利的。
这种互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合作,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借鉴。
比如,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各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西方某些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为了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现有国际秩序,以所谓“国际公理”“人类普遍价值”,向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乃至宗教观,其他民族和群体稍有不接受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进行大肆讨伐,这当然是不能为其他民族和群体所接受的。
再次,和谐发展不希望也不主张“一花独放”。
“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发展模式是会长期存在并长期和谐相处的。
有人会问,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不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呢?有的西方学者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
但我们的回答是,在可预计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模式”的成功,不是消除了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
(摘自2010年1月4日《深圳特区报》)1.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模式”是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而形成的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B.“中国模式”不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
C.“中国模式”蕴含着自己的价值理念,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中国更进一步地发展赢得良好空间。
D.“中国模式”突破并超越了西方的发展模式。
30多年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2.下列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不同”。
B.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利,不是你死我活,各国和谐发展要着眼于“各取所需”。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
D.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中国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要“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
B.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都不能强求一律,各国只有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才不会使人类社会僵化衰落。
C.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不会消除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
D.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各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在文化政治领域与世界各国做更多的交流借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
延祐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
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
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
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
”制可其奏。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
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
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
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
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
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
”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
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
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
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
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
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
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
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
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
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省臣及诸郡长吏。
独镛无预。
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
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
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
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
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
(选自《元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除:清除,铲除B.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罢:被罢免官职C.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劝:勉励D.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细:琐碎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韩镛优于治郡的一项是(3分)( )①所至郡县,为之肃然②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③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④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⑤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⑥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从进士做官,韩镛就是从进士做官的。
B.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盗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
D.朝廷外派的使臣,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他们到了饶州,韩镛只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有美堂暴雨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此诗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
有美堂位于西湖东南的吴山之上。
8.这首诗境界宏阔,气势奔腾不羁。
请结合颔联中的动词进行赏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