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古诗两首预习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语文课前预习课件-第22课古诗两首_苏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课前预习课件-第22课古诗两首_苏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课前预习 课件-第22课古诗两首_
苏教版
2020/9/20
第一步:朗读课文,纠正语调( 扫《点拨》二维码听范读,纠 正读音) 第二步:边读边画,理解字词( 在教材上找到生字标读音,画 出新词查字典)
1.(1)辨字组词。
鉴( 鉴别 ) 非( 非常 ) 徊( 徘徊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签( 竹签 ) 徘( 徘徊 ) 回( 回家 )
3. 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是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 _定__要__通__过__实__践__才__能__变__成真正的学问 _________做__学__问__一__定__要__有__孜__孜__不__倦__、__持_,之给以我恒们的的精 启神发,是一:个_既__有__书__本__知__识__又__有__实__践__精__神__的__人__,__才__是__真__ _正__有__学__问__的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__像__源__源__不__断__的__活__水__ 。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 4新.的《知观识书,有心感智》才给能你更的加启开示阔是,:更加敏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用__冬__夜__读__书__生__发__的__感__想______ 来教育儿子子聿的,题目中的“示”的意思是: __指__示__、__训__示____。诗的体裁是__七__绝____。
2. 《观书有感》是__宋____代____朱__熹______的作品,借 _半__亩__池__塘__清__澈__明__净__的__形__象___来比喻__读__书_体__会___,题目 中“观”就是_读___的意思。直接点明题目中“感”字 的诗句是__问__渠__哪__得__清__如__许__?__为__有__源__头__活__水__来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古诗两首-(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古诗两首-(1)

课题22 古诗两首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鉴”“徘”“徊”三个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绝”“躬”“渠”“为”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会生字,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 能解释诗句中“绝”“躬”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 感受古诗文字,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一、谈话导入、沟通回顾1.我们曾学过陆游的《示儿》,还记得“示”是什么意思?2.揭示课题。

解释“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3.观察课文插图。

从插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交流)你能结合插图说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吗?4.陆游会怎样教育子聿呢?结合插图进行想象。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指名读诗,正音。

(准确,能读出诗歌的韵味来。

)三、自学古诗、小组探究1.合作探究:陆游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 到底想教育子聿什么?2.学法提示:默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哪些诗句,想一想,陆游在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

不明白的地方,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四、品词析句,体会情志1.探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4)即便“学无遗力”也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获得成功。

这是诗人在告诫儿子什么?你联想到哪些人?出示: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年才名动全国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国榷》(板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过渡:那么,到底什么是“学问”,“学问”应该从哪儿来?仅仅从书本上吗?2.品悟——怎样的“绝知”,怎样的“躬行”。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诗两首 配套教案(精品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诗两首  配套教案(精品文档)

22诗两首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学习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

3、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2、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教法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语言赏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天上的街市》一、导入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象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神奇可爱的小星星。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能说说原因吗?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四川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等。

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6年参加北阀战争,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展示图片如椽巨笔郭沫若故居三、朗读指导体会音乐的美: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

朗读要求:一、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请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 街灯/ 明了,好像是/ 闪着/ 无数的/ 明星。

天上的/ 明星/ 现了,好像是/ 点着/ 无数的 / 街灯。

我想那/ 缥缈的/ 空中,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

街市上/ 陈列的 / 一些物品,定然是/ 世上没有的/ 珍奇。

苏教小学语文六上《22古诗两首》word教案 (2)

苏教小学语文六上《22古诗两首》word教案 (2)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22、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鉴、徘、徊”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一鉴开、绝知、躬行、徘徊、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两首诗的内容及其蕴含的道理,进而熟能成诵。

3.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探究式的学习,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的内涵,并背诵这首诗。

4.借助图画,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诗中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2.能解释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情况及正确、流利的读书情况。

通过联系古诗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读懂诗句中的重点词句。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诗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边读边想象的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交流探讨、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情境。

3.结合课后第5题,指导学生联系诗文说说《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为什么?4.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做到口诵心惟,逐渐体会到吟诵古诗的乐趣。

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困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教师:《古诗两首》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搜集有关陆游和朱熹两位诗人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教学预案:课前三分钟:诵读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近古诗,复习曾经背诵过的古诗,在朗朗诵读声中,酝酿学习古诗的情感。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2古诗两首-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2古诗两首-

22.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本学期你曾学过陆游的什么诗,你对陆游有哪些了解?2.解题①师生一起读题目②讨论:题中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

“示”可作什么理解?他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二、自学1.自由读背⑴领读、齐读。

⑵分组读(会读的则背)⑶学生闭目轻诵⑷指名背、齐背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略谈感悟: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三、导学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1.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

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播放《悬梁刺股》,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2.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板书:有所成就)3.指名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

4.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

综合3﹑4两句得出“实践出真知”。

出示口头填空题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

学生自由组合,创意地演练。

推选同学登台表演。

四、小结看板书,明道理。

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从医生、驾驶员、厨师……等人身上总结: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六年级语文 22《古诗两首》指导教学案

六年级语文 22《古诗两首》指导教学案

语文学科指导教学案课题:22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目标及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诗人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1、可以询问预习情况。

2、可以直接导入。

)二、互批作业(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预习课文并完成相关的内(一)、根据给出的读音写出词语:yí lì gōng fū zhōng jué qiǎn jué zhī gōng xíng (二)、比较并组词:遗状工始纸觉此躬遣壮功殆邸绝些鞠馈妆攻冶抵诀呲恭三、自主学习1、拿到一首诗,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会些什么?2、你会学习古诗吗?你以前都是怎么学习古诗的?方法提示:先把诗句读正确,再理解字词,然后把所有的词语的意思串起来,接下来想想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最后练习诵读古诗。

明确学习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诗人所揭示的道理。

完成学习任务:1、了解作者:陆游2、理解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3、理解字词:学问无遗力工夫始纸上终觉浅绝知此事躬行4、理解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感悟道理:你从诗中明白了什么呢?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小组合作)(1)、《》是南朝诗人()的作品,是用()来教育儿子()的。

这首诗告诉人们()。

(2)、本课的这首诗是围绕()生发出的道理,诗的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内容是:6、感情朗读:诗人用简简单单的28个字告诉我们如此深刻的读书道理,真是了不起啊!大家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呢?根据提示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精品【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教案) 古诗两首1

精品【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教案) 古诗两首1

20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解释课后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背诵古诗导入我们经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

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三、作业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new)

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new)

22 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解释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3.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明白从读书中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能解释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2。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意境的优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明白从读书中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两课时1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①读了这两句,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想到了谁?]诗意: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②读了这两句,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想到了哪些名言?]4诗意: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1知识点详解2①书籍资料浩如烟海,做学问必须日积月累,在年轻时就要肯下工夫,不能妄想一蹴而就,轻易成功。

这两句可以让我们想到凿壁借光的匡衡、牛角挂书的李密、悬梁刺股的苏秦、孙敬……3②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深刻地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启示我们,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陶行知4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费尔巴哈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

——达·芬奇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5[③这两句只是在写方塘吗?]诗意: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观书有感,诗人有何感想?]诗意: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是因为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一诵读古诗,导入课文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积累了哪些?请同学们先来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5③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诗二首》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诗二首》学案

22 诗二首【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2、【助读资料】关于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

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

意象:意象即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意”与外在之“象”的结合体。

例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

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常见意象自然景物:月亮——思乡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飘渺()隔.着()镀.金()卸.下()闪烁.()白昼.()焚.起()溅.起()2、解释下列词语飘渺:__________定然:___________闪烁:____________子午线 :______________3、《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4、吴望尧,笔名________,________现代派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教案 (3课时).doc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教案 (3课时).doc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目标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按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尝试借助图表把实验的过程说清楚并完整记录下来。

2.学会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有序地表达。

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师提问:杯子里的水会流出来吗?芹菜放在蓝墨水中一会儿,会有什么变化?2.明确习作主题与要求介绍本单元习作主题:“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圈画出书上习作要求,按照写之前、写的时候、写完后的顺序理清楚不同时间段的不要求。

回顾本单元课文《蜜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先介绍了实验目的,再写了实验过程,最后写了实验感受)。

问:这篇课文在写实验过程的时候,还有哪些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使用表示步骤、时间的词语)1、做实验并完成表格。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说一说。

3、思考:除了将实验过程写清楚,这篇习作里我们还可以写些什么呢?回顾《蜜蜂》,指出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心理活动以及人物语言。

4、试着将刚刚那段话自己加入以上写作手法,自己说说。

生:加入联想与想象,先将尺子放到一个平整的桌面上,让它三分之一在桌面外,然后我在上面盖上一张白纸,真像给尺子盖上了一个被子。

生:加入心理活动,这时候我真担心,尺子会在我的拳头下跳起而掉到地上吗?生:加入人物语言,我对尺子说:“别慌,我给你盖上被子。

”总结:(1)开头: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准备(2)中间:实验过程(强调实验过程是重点)•先……接着……然后……最后……•加入自己的想象、心理活动、人物语言(3)结尾:实验结果、实验感受第2课时课时目标1.写作的时候准确地把实验过程中新奇的发现、自己的心情写清楚。

苏教版小学语文6上教案22古诗两首 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6上教案22古诗两首 教案

22、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本课有两首古诗,都围绕着怎样读书进行的,通过暗喻的手法把深刻的道理表达的很透彻,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首古诗,了解暗喻的手法把深刻的道理表达的很透彻。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一、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

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歌)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三、品——还原诗情(一)、出示:自学要求: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做上记)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七年级语文上册22诗二首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2诗二首学案新人教版

22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情,理解诗意。

2.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培养适度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象(虚写)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操。

2.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具有健康向上、奋发乐观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象(虚写)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培养适度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学展示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飘渺..()隔.着()镀.金()卸.下()闪烁.()白昼.()焚.起()溅.起()2、解释下列词语飘渺______________定然闪烁______________3、《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二、合作学习: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

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质疑导学1、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古诗两首_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古诗两首_苏教版

22.《古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领悟知与行的关系。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读准古诗,理解题意。

1.反复朗读《冬夜读书示子聿》:①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②想想诗题的意思。

2.组内活动:①轮读诗歌,互相纠错。

②交流诗题的意思。

3.汇报交流。

活动二:读懂诗意,感悟道理。

1.根据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

①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毫无保留。

②始:才。

③终:到底、毕竟。

④绝:表示程度,极、最。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⑤躬行:亲自实践。

2.组内活动:①说说古诗大意。

②讨论:陆游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来教育儿子的?3.全班交流。

活动三: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试着背一背。

2.组内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导入:简介陆游,齐背《示儿》活动一:读准古诗,理解题意。

1.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

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2.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3.展示,点评。

活动二:读懂诗意,感悟道理。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行3.班级展示。

【检测反馈】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的精神;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活动三: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试着背一背。

2.组内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3.班级展示。

完成【检测反馈】教后反思:22.《古诗两首》第2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2 古诗两首教案(3)

22 古诗两首教案(3)

22古诗两首教案《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材简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

后两句是进一步地告诫儿子,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这首诗告诉人们,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哲理性较强的诗,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理解诗意,明白诗中蕴含的道理,还要让学生感受诗歌文字与意境的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课力求落实以下理念:以读促悟,营造诗歌氛围;拓展积累,引导想象,丰富诗歌内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思路: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实以上的教学理念,本课努力设计出一节诗的课堂,全课主要分为三个版块:(1)走近陆游,导入新课。

通过读陆游的诗,走近爱国的陆游,再导入他关爱孩子,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2)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提供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3)细读品味,赏读古诗。

以这首诗为本,扩散开去,用更多的诗句等帮助学生感受诗意,体会哲理,使这首简短的诗变得丰富起来,并教会学生学诗的方法,让其在自主的感悟中享受学诗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走近陆游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背诵许多古诗,能给大家背一两首你喜欢的吗?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明珠,这几天,老师读到一位诗人的诗作,摘抄了几句,想和大家一起欣赏出示陆游的名句,师生一起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苏教版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我们经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

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六上 22 古诗两首 教案

六上 22 古诗两首  教案
(二次备课)
2.理解题意。 ①师生一起读题目。 ②讨论: · “冬夜” 从 可以知道什么? (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
· “读书”呢?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 “示”可作什么理解?(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 人知道。 )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备阅资料,见后注二) 。 ③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 ④教师导思:陆游在(宁宗庆元五年,即 1199)冬日寒 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 逼人,诗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 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 8 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 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 3 首。那么陆游在冬 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或者说 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 ⑤学生猜测、交流(备阅资料,见后注三) 过渡: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 800 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读熟诗歌。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 ③教师激励:会读诗的人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 着感觉舒服,你再读读。 ④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 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只有掌握了关 键词语的意思,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 的主旨(出示全诗,点击关键词) 。 三、品读感悟。 1.出示目标: 1.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 例讲出自己的理解,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 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2.提示任务:你对这些关键的字词理解吗?你是通过什 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3.自主阅读:学生思考,或者小声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县第一实验小学练习案
阅读精彩人生,思考成就梦想!
1 22、《古诗两首》练习案
主备人:王恩昌 班级: 姓名:
一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
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
有源头活水来。

二 说说下面诗句什么意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三 说说诗句中包含的哲理
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
成。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