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宽容》序》word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宽容》序言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宽容〉序言》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浓缩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无数事实,强调了宽容精神对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那么,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哪里?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又将怎样呢?让我们还是深入研读《〈宽容〉序言》吧。
二、人物分析(学生再读课文,重点关注有关人物形象描述的句子,思考有关人物形象的问题)1、课文中涉及的人物都有谁?(课件展示)2、人物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明确:1、守旧老人、村民、漫游者。
2、人物是抽象的、类型化的。
守旧老人:把古书和律法变成至高无上的权力宝杖,借此愚弄和统治百姓。
他们是新事物、新思想的绊脚石,代表着顽固不化、冷酷无情的统治阶级。
村民:被自身的惰性销蚀得既愚弱又麻木,屈从于强权统治,甚至成为守旧老人的帮凶。
只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才被激发了生命的活力。
他们是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被唤醒的主力──人民群众。
漫游者:有着超乎常人的血性和责任感,率先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即使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何等可悲的结局,也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传播新世界的声音。
他代表着有强烈开拓精神与历史使命感的革命先驱者形象。
三、重点探究(学生三读课文,思考,讨论,总结)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句子的含义。
(1)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2)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3)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4)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的曙光。
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
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他地方。
(5)他停住了,人群里发出了一声恐怖的吼声。
(6)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总结明确:(1)“知识的小溪”,要紧扣住一个“小”字,反映出了无知山谷的文明程度,浅陋贫乏。
小溪虽小,毕竟是流动的,还有一定的活力。
“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古老守旧、没有知识的更新,古老的律法束缚着新知识的汇入。
《宽容》序言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宽容》序言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宽容》序言简案教案教学设计1《宽容》序言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序言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不断推进,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和谐、和睦、和平已经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境界。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许多人却看不到这样的和谐。
因为我们习惯于采取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这种方式就是压制、嘲笑、挑起战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宽容》便呼之欲出。
《宽容》一书暴露出人性的丑恶面,但又揭示了宽容的美好。
这本书对于我们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启示。
在学生中,非常的热衷于胜利,总是想要展示自己的实力,赢得更多的表扬和成就。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忽略他人的权益,忽视爱和呵护的力量。
《宽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范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解释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含义,以及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2.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宽容的品质,同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宽容这一品质。
3.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和道德素养的人类。
二、教学内容1. 容忍和宽容的概念2. 宽容的意义3. 宽容的价值4. 如何运用宽容三、教学方法由于这门课程的重点是关于人类心理运作的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一些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1.故事法通过不同的故事,如《互相竞争的学生》《解决不同的意见》等,引导学生积极交流自己对宽容的理解,鼓励他们品尝宽容的价值、精神和美。
2.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4-5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如「理解宽容的含义」、「如何宽容地看待别人的错误」等。
老师可以将它们展示给大家观察、评论和增进。
这种方法可以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思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案例分析法利用现实生活的各种案例说明宽容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宽容的品质处理各种争端。
四、教学评估由于宽容涉及到人们的心理及道德品质,这些很难用测试的方法来评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小测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情境题或者是其他的小测验,以衡量学生了解宽容的程度以及能否将其应用到生活中的程度。
《宽容》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理解宽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和含义。
1.2 教学内容:解释宽容的定义,探讨宽容的重要性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1.4 教学活动:1.4.1 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含义,让学生分享对宽容的理解和观点。
1.4.2 分析案例,让学生讨论宽容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1.4.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宽容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章:宽容他人的差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和接纳。
2.2 教学内容:探讨个体差异,强调尊重和接纳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故事分享,反思写作。
2.4 教学活动:2.4.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分享自己的故事。
2.4.2 分享关于接纳和尊重差异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4.3 让学生进行反思写作,鼓励他们表达对他人差异的宽容态度。
第三章:宽容错误和失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他人的错误和失败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错误和失败的意义,学习从错误中成长。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3.4 教学活动:3.4.1 引导学生讨论宽容他人错误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4.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宽容他人错误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宽容的力量。
3.4.3 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鼓励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展现出宽容的态度。
第四章:宽容自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宽容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失败。
4.2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自己的意义,学习自我接纳和自我宽容。
4.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小组分享,心理咨询。
4.4 教学活动:4.4.1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对自己的宽容程度。
4.4.2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互相学习和鼓励。
4.4.3 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或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作者:潘红胜张志琦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9期教学设想房龙先生的《序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悲剧英雄——先驱者的形象,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因为它完全不像一般序言那样说明写作的经过和宗旨,而是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
它以叙事为依托,巧妙地暗示了《宽容》一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在写法上大胆创新,为序文写作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本篇序言共分10个小节,根据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开篇部分,房龙先生为读者虚构了一个无知山谷,多角度写了无知山谷的平静与幸福。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则集中笔墨塑造了一位先驱者形象,他用自己的生命给黑暗的无知山谷带来了一线希望,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章最后,作者劝诫世人,这样的事情过去有,现在有,但愿将来不会再发生。
文章脉络清晰,主旨深刻,可读性强。
鉴于此,应把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作为教学重点;把学习本文别具一格的构思及扩展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作为教学的难点。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包括:自读课文,整体感动;重点探究,分析理解;借鉴吸收,发散思维三个环节。
本文是自读课文,虽然自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展示能力的舞台,但是也需要必要的引导。
自读前,我们通过导语和资料使学生了a解房龙及《宽容》一书;自读中就文章内容、主旨设计若干个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自读后,向课外延伸,提供相关的对比阅读资料,促使学生结合现实,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尝试作深层次的思考。
以上三个环节有机配合,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序言”文体知识,理解本篇序言的独创特点;2、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先驱者”与“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2、培养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1、理解课文中倡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对分子镇压新思想的内容;2、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先驱者精神。
《宽容》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品质,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
3.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自己,面对挫折与失败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与意义2. 宽容他人的重要性3. 宽容自己的必要性4. 宽容与尊重、理解、爱的关系5. 宽容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定义、意义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宽容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他人。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宽容自己、宽容他人的方法与经验。
4. 情景剧:编排一场关于宽容的小品或情景剧,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宽容的力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宽容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讲解宽容的意义:阐述宽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价值。
3. 分析宽容他人的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宽容他人,增进人际关系和谐。
4. 讲解宽容自己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宽容自己,面对挫折与失败保持积极心态。
5. 探讨宽容的实际应用:分组讨论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检验学生对宽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是否能展现出宽容自己和他人的品质。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宽容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他们和他人的影响。
2. 分享感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引导全班学生对宽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宽容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宽容行动计划,如在校园内倡导宽容文化,或在家中实践宽容家人。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宽容与放任的区别:讲解宽容不是放任,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予他人理解和支持。
《宽容》序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宽容》序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宽容》序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1《宽容》序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引言: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宽容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是如此重要。
然而,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道德困扰中,他们难以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宽容与宽容的意义。
普及宽容教育方式已成为留给我们的最大的任务。
本文结合青春期学生的学习特点,以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宽容》序为例,设计一份责任与感性共存的教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内容“宽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现代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格、道德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学生现状八年级下学期同学们进入到了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和心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他们也还存在一些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成长中的问题。
如:作为青春期的学生,不免有时会存在比较强的个性冲突、考试压力、家庭问题等诸多问题,由此也伴随着一些消极情绪的产生,如消极情绪、抑郁等等。
这就为我们落实宽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他人的宽容心理。
2. 让学生明确宽容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升他们的宽容的思想意识。
3. 让学生熟悉当代文化中的宽容,让他们对世界有更宽阔的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1. 宽容心理的培养2. 理解宽容的意义及其价值四、教学方法1. 关注学生的情绪,创设良好的情境2.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
3. 引导学生深化理解,思考和交流,帮助他们发现宽容与品德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内容和具体安排第一课:课题名称:让我们拥有一颗宽容之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宽容概念、宽容的重要性以及宽容的实践,学生们能理解宽容的意义,了解“宽容是美德”的说法,能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化解矛盾及意见分歧,增强宽容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宽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宽容与品格的关系、宽容的具体实践方法教学难点:宽容的实践,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如何化解矛盾和分歧。
《宽容》序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宽容》序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宽容》序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2、掌握寓言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从而体会本文主题。
3、掌握一般序言的写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从中选取并归纳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灵性,善于围绕主题进行想象和联想。
3、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宽容》一书召开读书讨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同时围绕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宽容的真正含义,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报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诗句),问学生这首诗写的含义可以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申]在人类的历史上,好与环、恩与怨总是同时存在,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差异、阶级的矛盾等都会带来种种不理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林则徐的诗句告诉我们,只有宽容才会摆脱隔阂的阴影,真正走向相融一体。
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勇气、魄力、博大的胸怀,今天让我们倾听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在作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中体验宽容。
(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并进而体会本文主题。
三、整体感知请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对作家和作品有个整体的了解。
[掌握]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
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
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宽容序言》的基本内容。
引发学生对宽容主题的思考。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3 教学内容介绍《宽容序言》的作者和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宽容序言》并讨论其主题。
第二章:宽容的定义与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定义和内涵。
让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2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意义。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宽容的看法。
2.3 教学内容介绍宽容的定义和内涵。
分析宽容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价值。
第三章:宽容与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与道德的关系。
让学生学会在道德层面上宽容他人。
3.2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宽容与道德的关联。
采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宽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3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与道德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在道德层面上宽容他人。
第四章:宽容与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宽容与沟通的关系。
让学生学会通过沟通实现宽容。
4.2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宽容与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4.3 教学内容介绍宽容与沟通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沟通实现宽容。
第五章:宽容与和谐社会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
5.2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宽容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宽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3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
第六章:历史上的宽容故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了解宽容的实践。
激发学生对宽容行为的敬佩之情。
6.2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生动介绍历史上的宽容事例。
引导学生进行事例分析,理解宽容的精神内涵。
6.3 教学内容讲述历史上的宽容故事,如圣方济各与穆斯林的故事。
《宽容》序言的语文教案
《宽容》序言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宽容》序言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能够分析并阐述序言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序言的意义和价值。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2)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1)让学生阅读《宽容》序言,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序言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
2. 知识点梳理:(1)介绍序言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
(2)阐述序言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事例,引起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引导学生关注宽容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2. 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阅读序言,理解课文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序言的理解和感悟。
3. 分析与思考:(1)引导学生关注序言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
(2)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估其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作业与测试: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序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宽容》序言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幻灯片等。
3.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教具,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事例,引起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序言,理解课文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分析与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序言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2篇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preface to tolerance《宽容》序言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宽容》序言教学设计2、篇章2:《〈宽容〉序言》教学设计篇章1:《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人教版选修《宽容》序言word教案
1、复习前两课,讲了什么故事?想表达什么思想?这思想就是主题。
应该说每篇小说都应该有它的主题,但侧重点不同。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丹柯这篇小说不知道它究竟要讲什么。
3、速读课文,划出难字词,并说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泥沼、虬枝、黏泥、龌龊、疙瘩、轧轧的响声、应该包括:时、地、人、事情的发展与结局,如果能提到主题,当然更好。
但不是主要要谈的。
4、从丹柯身上,你读出了什么?找到有关他的话、心理、行动的语言,读读并感受。
(信念、行动、牺牲、带头大哥……)5、在描绘丹柯掏出心带领大家奔向前方的时候,用了什么手法?6、从丹柯身上,你能联想到哪些人?(鲁迅精卫秋瑾)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论鲁迅这篇小说想告诉我们什么?可能有:族人们也是勇敢的,但他们的勇敢是为自己,而丹柯的勇敢是为了集体,是一心为公。
到这里小说主题也呼之欲出了。
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颂怎样一种精神?:歌颂了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7、比较阅读:房龙的宽容序言:有何异同:《宽容》序言房龙(美国)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象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荫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
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的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宽容》序教案
《宽容》序教案
【编者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
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
《宽容》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主旨。
2.引导学生鉴赏本文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把文中蕴涵的哲理运用于学生身边熟悉的真实例子,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
2.把握并评价故事中蕴涵的哲理,并把它应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课时安排
1 课时。
《宽容》序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doc
《宽容》序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邱龙涛教学目标1、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 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与评价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难点1、在整体感知全文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
2、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
教学设想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分析评价、鉴赏吸收”,故教师拟以点拨为主,采用cai(电脑辅助教学)的手段提高课堂密度,引发学生自主性。
本课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辅助课件采用powerpoint编写。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明确文章特点及学习要点。
1、导语:唐朝的唐太宗曾经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如一面见兴替,知得失的镜子,它折射出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房龙的《宽容》序言。
介绍房龙及其作品《宽容》。
房龙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
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
且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
介绍这些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
介绍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2、学习“自读提示”明确: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cai 显示)。
本文学习要点是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在预习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二、细读课文,思考问题,归纳故事蕴含的哲理。
1、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提示: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宽容》序言教学课例(教师中心稿)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宽容》序言教学课例(教师中心稿)《宽容》序言教学课例一、教学设计一、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高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提出了“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改革旧的耗散性讲析模式,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突出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突出学生的文化背景积淀,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
二、课文特点《〈宽容〉序言》是房龙为他的《宽容》一书所作的序言,该序言的写法很特别,是一篇散文诗式的寓言。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宽容》一书的精髓。
三、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先驱者”与“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2、领会文章主旨,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3、引导学生养成宽容的品格,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教学重点:1、理解“先驱者”与“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2、领会文章主旨,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领会文章主旨。
四、总体构思1、此篇序言很特别,像散文诗,又像是寓言。
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虚构的故事中包蕴着怎样的深刻意味,学生不容易做到透彻理解。
所以通过分析“先驱者“守旧老人”“村民”的形象,来引出文章的主旨。
2、语文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内容的拓展与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传统的封闭型的课堂教学转变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式的教学互动模式,把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时空上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更深远的学习环境中,拓宽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创造能力,为终身学习和适应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宽容》序言教学目的-、把握文章大意,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充分理解宽容的内容。
二、深入思考文中为什么不能够“宽容”的原因?品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分析文体的特点,注重写作文体的创新。
教学设想本文是--篇自读课文,且又是一篇序言.在讲渎这篇课文时,充分体现它自读课文的特点,让同学了解,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它不同于-‘般的自序,而是以一种新颖的形式,以诗化的语言通过叙述一个寓言故事来表明《宽容卜-书的主旨,它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让同学们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同时,赏析、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其内在含意。
同时,展开思想的翅膀,以具体可感的历史知识来丰富文章的内涵,来阐释课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体味诗化般的语言美,理情思路,把握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第二课时:再次朗读课文,揣摩、分析文章的语言,理解其内在含义。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配乐朗诵课文。
二、理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三、联系历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把握宽容的内涵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请同学们用“宽容”造一句话。
“宽容”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导入作者介绍)“宽容”一词的含义是宽大有气量,计较或追究。
作者房龙用《宽容》为书名,详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畅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了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
这本书.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在1940年准备出版此书第二版时,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日,这是对他的“宽容”理想的严重打击。
由此也看到,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是多么地需要宽容。
房龙,荷裔美国人,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喜爱。
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宽容》序》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本篇寓言的独特写法,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道理。
2.训练学生对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
2.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先驱者精神。
教学难点对文中隐喻色彩浓厚的句子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真理最终往往把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也正是这些“少数人”的执著与坚韧,才催生了真理。
他们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先驱英雄,那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呢?请看房龙的《〈宽容〉序》。
二、作者与作品。
1.房龙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人,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一生中出版了三十余种作品,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
他的著作有《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漫话圣经》《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作品的题材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
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
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类所皆知的常识。
2.关于《宽容》《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
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
课文就是这本书的序言。
三、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情节,概括内容。
文章主要写在一个宁静而无知的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世界,打破了山谷的平静,然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
后来死亡威胁到山谷的生存,人们终于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进入新的世界,又过上幸福的生活,并纪念先驱者。
这是一个先驱者因发现了真理并因敢说出真相而被处死,但最终得到认可的故事。
故事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宽容》一书的精髓。
四、研读课文。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地点——无知山谷。
人物——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
2.探讨“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们”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物。
(提示:寓言中的人物大都有其象征意义,这些人物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守旧老人: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杀害漫游者的罪魁祸首,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
他们是守旧、顽固的势力象征。
漫游者:与守旧老人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
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探寻外面的世界。
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的发现。
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
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他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他是革新、新生力量的象征。
村民们:在无知山谷里死守着愚昧的人群。
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于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双手沾满了漫游者的鲜血(如同鲁镇中的人们杀害祥林嫂;流言飞语导致阮玲玉自杀一样)。
他们是一群沉睡麻木的人,如同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
3.漫游者为什么是悲剧的结局?(1)生活在沉寂、保守、愚昧、闭塞中。
(2)面对的是律法的严惩、守旧老人的镇压。
(3)无知山民的愚昧麻木、助纣为虐。
(4)先驱者太少、孤军作战。
(提示: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不够全面,概括不够到位,可以用一系列小问题进行铺垫和追问。
如: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这些因素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具体的语言来得出结论。
)4.人类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的结局如漫游者一样被石头砸死?商鞅变法被车裂,王安石变法遭贬谪,谭嗣同变法被杀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布鲁诺捍卫真理被烧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遭到嘲笑,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论遭到一致反对。
(提示:教师此时可以布鲁诺坚持日心说为例,来设想漫游者被宽容之后的结局,来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
布鲁诺的日心说,在当时是革新思想,我们现在知道,日心说也是错的,如果布鲁诺到老还坚持日心说,他就会由革新派变为守旧派,由漫游者变成守旧老人。
可见,守旧老人年轻时有可能也走过漫游者的路,漫游者老了也有可能变为守旧老人!)五、重点语句分析。
(这篇序言跟一般序言不同,它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写法,因此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及含蓄内容的解释很重要。
组织学生讨论下列语句的意义。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
试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
2.如何理解“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知识的小溪”指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
“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走向衰落。
“小溪”“缓缓地流着”是说无知山谷的发展非常缓慢。
3.为什么说“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这里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镇压;二是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三是“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
这样,悲剧就形成了。
4.“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人们为什么“恐惧”“失望”?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人们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因此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
由于特大干旱使得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只能寄托在山脚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
为了求得生存,人们终于产生了叛乱的勇气。
5.“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要想事后不内疚,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不应该盲从守旧老人,紧跟他充当打手。
对于先驱者的新知,即使一时觉得无法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6.“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这句话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这是因为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至多发生得少一些。
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有些善良的人们为认识所限,有意无意地难免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人们的心愿。
六、归纳文章。
1.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大家觉得《宽容》序言里的寓言故事蕴涵了怎样深刻的道理?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2.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1)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2)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3)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七、课堂练习。
请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宽容”或者你对“宽容”的理解。
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精神,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只有胸襟开阔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
宽容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心情。
宽容的效应也许不在眼下,却在将来,不论怎样都是美好的。
所有的民族都需要对一切保持宽容的心态。
八、总结。
让我们共同以汪国真的一首诗共勉吧: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
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
如果你还要想宽容别人,就不要等到别人来乞求,记住一句老话: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
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
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九、开拓思维。
郁达夫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分析总结其“魔力”何在。
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作者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虚构成一个寓言式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比实际的历史事件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强烈,因而更带普遍性。
读这个故事能唤起许许多多联想,觉得那些专制主义者的嘴脸跟守旧老人何其相似,那些愚民的嘴脸跟山谷中村民何其相似,而历史的演变跟这个故事又何其相似。
故事富有文学性,形象生动地阐述了道理,不仅不枯燥,反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例如:在语言表达上,语言如诗,含义隽永,富有哲理。
“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山谷为什么“无知”?因为它封闭、古老,象征着保守不开放;小溪为什么是“知识的”?因为在无知山谷里只有它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它是流动的,象征着创新与开放;而溪谷又为什么是“深邃破败的”?因为它有千年历史,有古老的律法,但随着新生事物的崛起,它被冲刷得一天天走向衰败了。
当然,新生事物在兴起之时总是比较弱小的,尤其是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所以小溪只能“缓缓地流着”。
课文中像这样耐人寻味的句子很多很多,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分析、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十、布置作业。
1.学习本文的语言,结合你的理解和感悟为漫游者写一则墓志铭。
(提示: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以漫游者的悲剧故事来唤醒学生的“大爱”——对人类前行中的苦难的悲悯,强化人文精神,加强文化底蕴。
)2.课下阅读《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