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研究中的文化与制度分析范式——兼谈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中的
中国文化对公和私的解释
中国文化对“公”和“私”的解释“公”“私”观念是人类基本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任何一个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组织架构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历史样态,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前进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因此,“公”“私”观念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神因素。
然而,在不同历史发展、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民族境况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形成不同的“公”“私”观念;相应地在不同的知识语境和不同的文明模式中,“公⋯‘私”观念的理论意涵及旨趣也不同。
因此,有必要首先探讨和确切“公”“私”观念其特殊语境和言说对象。
一、“公”“私"观念的多维意涵当人们用“公”与“私”来形容和描述某种事物或事务的时候,如“公共”、“公家”、“公务员”、“公德”等等,我们都能很容易理解他所指的“公”和“私”是什么;但是当被问到什么是“公”以及什么是“私”的时候,人们却感到难以回答。
原因就在于公私观念中的“公”和“私”分别有多种意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作为世界观的“公”与“私”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其中的周围世界的看法,总是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表现出来。
其中,“公”与“私”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对重要范畴。
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总是可以从相对的意义上划分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然而,从绝对的意义上讲,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公共领域”。
近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世界是共同的世界,人在世界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
⋯汉娜·阿伦特更是明确地指出:“‘公共’一词表明了世界本身。
”旧1在东亚文化圈中,先后形成了以中国哲学中的“理”、韩国哲学中的“气”和日本哲学中的“场”为代表的公共世界观。
他们都认为,人们生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共锄体”(“恸”是日语所创造的汉字,更加强调人所进行的带有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劳动与活动。
而“共恸”则是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与心灵达成一致的条件下的具有公共性的创造活动与共同劳动)。
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一、最新政治社会学论文选题参考1、交换关系的断裂与重塑--关于"民工荒"的政治社会学分析2、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争论的背后: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3、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政治社会学的观察与分析4、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 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5、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 : 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6、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政治社会学两种基本理论模式述评7、当代中国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8、政治社会学: 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9、信访治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诠解10、“国际政治的秘密”:对马克思国际政治观的政治社会学重读11、公众舆论的政治社会学解析12、信息决策的政治社会学原理思考13、现代性与大众的逻辑——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4、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15、都市大开发 : 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16、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及其中国语境——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17、政治社会学:主题、取向与学科18、政治社会学概论19、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20、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二、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1、论决策信息与信息决策的政治社会学原理2、政治社会学走向善治的理由--社会资本在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渊源、成长及意义探析3、“欧洲化”与政治社会学——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理论研究的新视角4、政治共识: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视角5、问题与根源: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社会学思考6、家长参与教育的政治社会学分析7、利益博弈与体制创新:“两个大局”思想的政治社会学分析8、利益博弈与体制创新: “两个大局”思想的政治社会学分析9、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对土改时期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0、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政治社会学遗产11、和谐社区治理主体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2、国外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基于高校环境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3、国家、社会与官僚机器三维视野中的乡镇机构——以水利站与司法所为例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4、的后果与自由的条件——托克维尔的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15、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学思考16、政治社会学教程17、刑事判决合法化的手段解读——在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分析18、精英与群众的辩证法: 的政治社会学19、国家与农村社会的权力与交换关系--对村民自治的政治社会学考察20、现代化进程中的威权政治——政治社会学研究范式述评三、热门政治社会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政治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2、政治社会学:对象·界限·意义3、权力、统治与正当性--简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4、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及贡献——以政治社会学为研读新视角5、异化与矫正: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社会学思考6、政治社会学导论: 第4版 : 英文7、冲突与秩序——拉尔夫·达伦多夫的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述评8、政治社会学 : 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9、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10、社会稳定的增压阀:对居住隔离现象的政治社会学解读11、泰国街头政治运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2、“项目下乡”发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阐释——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13、论社会官能征——现代性与微观的爱之政治社会学片论14、多元主体、思想资源与制度创新——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社会学理解15、乡村社会个体化:春节流变的叙事与隐喻——基于一个鲁东南乡村春节的政治社会学考察16、“过渡型社区”治理问题的政治社会学解析——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17、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村民素养与村民政治参与关系略论18、试论转型语境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期——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19、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件的政治社会学解析20、青年“湖南共和国”构想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四、关于政治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1、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2、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3、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4、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5、政治社会学导论6、"民工潮"的政治社会学分析7、政治社会学导论8、温州商会的兴起:温州模式研究的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9、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10、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1、利益、博弈与养老金改革对养老金制度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2、网络时代的“扒粪运动”——网络反腐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3、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14、政治资源配置与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5、中国农村基层 :生成、价值与运作——村民自治运行的政治社会学变迁16、政治社会学: 政治学要素17、中国农村基层 :生成、价值与运作——村民自治制度运行的政治社会学思考18、政治社会学 : 政治学要素19、新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还是理论补充?20、权威型合作与型合作——合作治理的政治社会学类型分析五、比较好写的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1、选举制度、社会分歧与台湾政党政治新形态的形成——台湾第七届“立委”选举案例的政治社会学分析2、对民法调整对象法定化的政治社会学检讨——以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3、爱国卫生运动中小营巷的变迁——一项政治社会学的解读4、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政治社会学思考5、政治社会学理论范式下的农村教育分析6、政治社会学: 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7、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8、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9、《新星》及《夜与昼》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0、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以上海市为例11、农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2、1949—1960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3、政治社会学导论14、“自媒体”革命的政治社会学意义15、科层管理与精英的矛盾紧张——韦伯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16、出版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7、作为政治社会学议题的集体行动——从结构主义到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18、新农村建设需要“天平”——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19、马克思·韦伯的政治社会学思想简述及其启示20、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路径解读--在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分析。
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信任及其理论探究
〔收稿日期〕2006-05-30〔作者简介〕姜晓秋(1959-),女,北京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陈德权(1975-),男,辽宁辽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信任及其理论探究姜晓秋 陈德权(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关键词〕信任;政府信任;政治合法性;公共管理理论 〔摘 要〕信任是人际之间的一种心理预期。
政府信任是公众对政府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一种心理期待和信念。
在现代社会,提升政府信任成为一个诚信政府不可或缺的能力和责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政府信任危机连续发生,有的甚至导致了政权的更迭。
这些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加深了对政府信任问题的认识。
从政府信任问题的机理和规律来看,政府信任问题都是因为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不符合公众的意愿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因此,探析政府信任包含的深刻涵义,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府信任理论为指导,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中涉及政府信任的理论观点进行扬弃,对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巩固政府政治合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6)04-0041-04 信任(trust )从人际的层面看是一种心理预期。
正如郑也夫所说:“信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主观愿望,表示愿意相信包围他的环境、周围的世界以及与他合作的人及其行为。
”信任即对人或事物的特性、能力、力量的一种依赖。
奥弗(Claus Offe )认为:“信任是一种建立在对他人特征的感觉或想象基础之上的信念。
”因此,信任是关于期望他人行为和能力的一种信念。
同时,信任是基于利益基础上的心理期待。
哈丁(Hurdin )认为,信任暗含着利益,一个人信任另一个人,就意味着关于这件事我有理由期望你为了我的利益行事,即A 信任B 去做X ,所以信任通常包含了许多预期。
信任可以划分为人际信任和组织信任,政府信任属于组织信任的一种。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摘要】政治信任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治理实践和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洞察力,它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话题。
论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政治信任政府绩效社会资本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政治信任的研究以来,政治信任逐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利维和斯托克(Levi& Stoker,2000)概括了推动政治信任研究在美国兴起的三重因:一是1965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和1968年盖森《权力与不满》的公开出版;二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包括种族关系和公民权利运动,也包括越南战争;三是关于美国全国选举调查(National ElectionSurvey)政府信任问题的调查中,美国公民的信任百分比长期急剧下滑,尤其是1964-1972年间。
这些因素都使得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对政治信任的大量研究。
政治信任的研究因此在西方政治学界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一、何为政治信任?当代社会政治信任的学术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是,政治信任的涵义到底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看待公民对政府的这种政治信任?(一)政治信任的涵义对政治信任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政治信任的概念。
政治信任首先是信任的一种。
政治信任只是信任的一种,它和所谓的信任文化(福山, 2001;尤斯拉纳, 2006;佩雷菲特, 2005)及其引起的信任社会(佩雷菲特, 2005)、社会资本(帕特南, 2001)等概念的涵义截然不同。
2024年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壹、單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l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佪备选项中只有壹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講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野应代码涂黑。
金昔涂、多涂或未涂均熊分。
1. 【题干】侧重徙公关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毕者是[]。
【选项】A. 雷克斯·哈罗B. 弗兰克·杰夫金斯c.詹姆斯·格鲁尼格D. 蔡尔滋【答案】B【解析】公共关系的定义分扁: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专家、征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舍1978年刊登【墨西哥宣言】、社舍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皋蔡尔滋专家。
2. 【题干】公关的行扁主体是[]。
【选项】A. 有关公众B. 组织机构c.传播沟通媒介D. 佪人【答案】B【解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的形扁主体是组织机构。
公共关系的沟通野象是有关大众;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公共关系的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帣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3. 【题干】国际公关协鲁成立的峙间是[]。
【选项】A . 1955年B .1985年C . 1986年D .1987年【答案】A【解析】国际公关协舍是公共关系的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非盈利的群众社团组织,成立于1955年。
4. 【题干】决定公众性质的是公众的[]。
【选项】A.群体性B. 共同贴的性质c.多样性D. 变化性【答案】B【解析】公众,是指和公众关系主体利益有关并互相影响和作用的佪人、群体或组织的继和。
决定公众性质的是公众的共同性。
5. 【题干】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勤的目的射象是[]。
【选项】A. 佪人B. 群体c.公众D. 组织【答案】C【解析】公众,是指和公众关系主体利益有关并互相影响和作用的佪人、群体或组织的继和。
即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勤的目的射象。
6. 【题干】目的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
saytam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例分析2009年1月7日,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的领军企业、行业排名第四的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萨蒂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马林加?拉贾突然宣布辞职。
在长达5页的辞职信中,他承认曾在“几年”间操纵公司账户,大幅夸大公司的利润,虚报资产。
这一欺诈案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最大的公司丑闻,负责萨蒂扬财务审计的普华永道也随之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场由次贷危机直接引发的审计失败案件引起了会计、审计界的反思,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应对审计失败又重新被提上日程,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一、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件的成因分析(一)社会经济背景方面的原因1.次贷危机蔓延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整个欧美,印度外包业也被迅速殃及。
据印度国家软件协会估计,印度IT产业40%的年盈利来自于全球金融服务商,其外包产品的61%售往美国,30%的市场在欧洲,印度信息产业的外包业务自然成了金融海啸的重灾区。
到2009年1月,印度软件外包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了6%。
于是,经济形势的持续走低使萨蒂扬的财务粉饰再难维持,拉贾只能选择自首来结束公司的尴尬局面,次贷危机的蔓延成为使萨蒂扬案件浮出水面的直接原因。
2.社会监管不力印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还很不完善,一些重要信息披露要求的缺失给企业的风险操作提供了机会。
萨蒂扬案件发生后,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强制实施了新的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也纷纷公开了一些以前没有公布过的信息。
随着各家公司披露消息的增加,人们发现,其实印度的一些大型集团已将它们在上市公司的大量股权抵押给银行,而萨蒂扬案之所以得以曝光,就是因为拉贾在暗地里将其家族手中约8%的股份抵押给银行,而在该公司股价随全球市场一起暴跌之时,银行出售了这些股份。
在目前印度公司的市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这种股权抵押状况引发了人们对印度公司隐性债务的担忧。
(二)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1.“质疑文化”的缺失印度企业多属家族企业,具有家族企业的优势,也难逃家族控制与家族管理的弊端。
公共关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软实力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由约瑟夫奈提出,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公关之父:艾维李(选择)艾维·李的重大贡献是将公共关系引上职业化轨道,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是“说真话”,信条是“公众必须被告知。
”,坚持“门户开放”原则,其公关技巧和实践的成功,对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被尊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公关三要素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
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和行为者。
公关主体类别多样。
2.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经过传播沟通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任何组织在计划和实施自己的公关工作的时候,都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公众对象,分析研究自己的公众对象,根据公众对象的特点去制定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计划并随着公众对象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公关政策和行为。
3、传播沟通--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联系和交流,促成相互间的了解、共识、好感与合作。
运用现代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沟通手段来建立和完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就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实质性内容。
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声誉,以取得理解、支持的合作,从而有利于促进组织自身目标的实现。
公关的三个理念第二章公关历史上几个关键的人物和他们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作品《修辞学》堪称最早的公共关系理论书籍古罗马恺撒大帝的《高卢战记》,被誉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巴纳姆的“凡宣传皆是好事艾维·李1906年发表《共同原则宣言》姆斯·格鲁尼格的公共关系理论•提出了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等四种模式理论•1998年他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全球化的问题提出了“普遍原则,特殊运用”公关的职业化时期艾维·李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艾维李的四大贡献•第一,企业应该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利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第二,开展公关工作要与最高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沟通,以推进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第三,保持与新闻媒介畅通的信息交流;•第四,强调工作中的人情味。
信任研究综述
信任研究综述(摘自本人书稿《信用体系演化的经济学分析》)信任是社会学的传统研究对象,近年来经济学的信任研究异军突起。
一、信任的社会学研究除了对信任内涵、信任种类细分的研究,社会学还深入研究了信任的作用或功能、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提出,没有信任,任何一种社会生活都不能展开和持续。
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多依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实验研究,该模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的信任研究升温并先后有多部专著诞生。
尼克拉斯·卢曼(1967)在《信任》中提出,信任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
郑也夫(2003)进一步诠释了卢曼的学说,他认为这种机制“没有帮助我们消除风险,但是它帮助我们下定决心做出决策,下决心跳进不确定性里面,去行动”。
1995年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阿兰·佩雷菲特的《信任社会》相继问世,1999年福山又推出了《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他们从信任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信任研究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林南(2001)的《社会资本》提供了信任和信用研究的新视角。
福山认为建立在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之上的信任程度构成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一个国家的信任度高低又直接影响企业的规模,进而影响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尹继佐、乔治·恩德勒主编的《信任与生意:障碍与桥梁》,郑也夫主编的《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较集中地介绍了国外信任研究的前沿成果。
马克·E·沃伦主编的《民主与信任》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国内外不少学者评价了我国的信任状况。
史密斯(1894)的《中国人的性格》和孟德斯鸠(1895)的《论法的精神》都提出中国人可信任度不高的观点。
1990、97年Inglehart为了完成世界价值研究计划,先后在40多个国家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认为大多数人值得信任的比例分别为60%、50%,居于被调查国家的前列1。
地方治理研究:范式、理论与启示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6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37 卷
regimes to steer governance ; t hird , we examine social interp retative t heo ries t hat loo k how interest s are articulated , co mmunicated and co nditio ned by a governance disco urse and how identities and t rust might be built . A nd al so we discuss t he co ncept of regime analysis and social capital .
地方治理研究 :范式 、理论与启示
[英国 ]杰瑞 ·斯托克
(南安普敦大学 社会科学系 , 南安普敦 海菲尔德 SO17 1BJ )
□楼苏萍 译 , 郁建兴 校
[ 摘 要 ]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以来治理理论的兴起 ,可以看作是对当前世界各国在回应新的治理 挑战中所采纳的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公共管理方式的总结 。治理理论的支撑性论点和概念包括 : 网络管理理论 ,即将治理的核心任务看成是管理网络 ;授权理论 ,认为有效治理的关键是恰当的授权 机制 ;社会解释理论 ,以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差异为研究起点并认为这种差异是治理所面临的最大 挑战 ;侧重于合作如何达成的伙伴关系概念和社会资本概念 。治理理论的启示在于 :首先 ,治理要求扩 大地方决策的范围并重新定义地方政府的角色 ;其次 ,面对新的挑战 ,公共管理者需要掌握新的管理 技能 ;最后 ,治理理论及其对应的管理方式提供了全球比较的框架 。
文化维度理论
Hofstede Culture Dimensions文化维度理论在商学院上学的时候就和Hofstede打了好一阵子交道,围绕着他的文化五维度,着实做了几篇关于国际管理和国际的论文;当时由于年轻,总把自己放在所谓的学术框框里,不敢越雷池一步,就觉得文化维度理论宏观性很强,实用性却不高,真做管理的时候恐怕没什么用; 时隔很多年了,前两天终于有个机会帮一个朋友搞论文,重温了Hofstede,忽然觉得它的应用性其实比想象的要强,大可以作为分析和架构的指导性理论;在这里,想把一些想法记录下来;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是由他在全球40多个国家的IBM分支中调查收集的数据分析而成,有很多学者因此质疑其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但这并不影响文化维度成为跨文化管理的经典和持续的焦点;依照他的理论,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可以被归纳为5个不同的维度,分别为: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个人/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男性度/女性度Masculinity-femininity,时间导向性Time OrientationPower Distance权力距离:指的是社会中对于“权力分配不均等”的接受程度,或是说,在社会之中权利分配的分散或集中程度;Uncertainty Avoidance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社会中其成员对于风险和未知性的容忍程度;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个人/集体主义:指的是在社会中成员们倾向于以个人或是集体来定义自己的程度;Masculinity/femininity男性度/女性度:指的是社会成员对于“决断力和物质成功”或“感性和人际关系”的偏好程度;Time Orientation时间导向性:指的是社会对于短期收效或长远效果的偏好程度;比如,所谓长期目标对于美国人来说最多只是个10-20年计划,而对于日本人来说或许意味着百年计划;Hofstede的这五个文化维度几乎是所有商学院的必修课,并且也在诸多种类的培训中时常涉及,但多数专家都把它看作是分析不同国家文化和跨文化管理的有力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多数不从事国际管理操作的经理人对其失去了兴趣;其实,对于本土企业的管理,这五个维度也应当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因为任何形式的企业文化也基本上都囊括了这五个维度,而且以这五个维度为着力点,作用于组织的运行与发展;文化维度理论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权力距离:权力距离其实是在任何的企业文化中都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一个维度;所谓企业文化,无非是企业长期形成并标榜的价值观、信念及工作方式的集合,它是企业的意识系统和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权力分配方式决定着这种意识的趋势,并随时抑制着与之相反的趋势;比如,在一家权力高度集中的企业里,形成一言堂的文化似乎是必然的,而与此同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现象必然会偃旗息鼓,因为企业的思维方式不标榜这种行为;在这样的企业中,往往执行力很好,而人们却绝对不能对创造力做太大的幻想;这对于一些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的企业来说也许是滞后的文化,但对于员工水平差异较大的精英管理模式却是很适合的;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时,经理人们大可以先从权力分配维度入手,先理清自己想要塑造的文化是什么样子,然后看看安装的权力分配架构合适与否;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造成文化与组织不匹配的现象;不确定性规避:不难证明,不确定性规避也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共性维度;它决定着一个企业对于失败的态度;在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企业,其文化往往是保守的,但通常不乏精益求精;很多推行零差错,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企业似乎可以归为此类零差错,本就意味着不确定性是不可容忍的;但有些企业文化会推动员工成为风险承担者risk taker,比如Richard Branson的维珍,鼓励几乎每一个人去尝试新想法,不怕不确定,不怕失败,而相对应的,这样的企业在权力分配结构上也是分散的;所以,在设计和塑造企业文化时,计划好要鼓励员工拥有多强的不确定性规避心理,也是实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个人/集体主义:个人/集体主义维度,更是普遍存在于企业文化之中,这意味着企业在一致性和差异性间的取舍;虽然集体主义是中国的文化根性,但有些组织是需要“突出差异性的个人主义文化”的,比如:以创新为本的科研企业,大学等,如果人人不求差异,不做出头鸟,其实从市场生存角度上来考虑是很危险的;在塑造企业文化时,找到“一致”和“差异”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到企业能不能将人力资本效率最大化;男性度/女性度这一维度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人情关爱和效率成绩所占的比重,同样,能够找到黄金分割点的企业文化设计是最有效的;许多国企延续下来了很浓重的女性度文化,致使团队间人情泛滥,潜规则诸多;而许多外资和民营企业又过于追求效率说话的实效文化,最后也在人才和核心竞争力一起流失的痛苦中徘徊;时间导向性每一家企业的文化中都有关于时间导向性的概念,追求短期目标的企业文化自然会让员工快马加鞭,但也会同时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最后很可能会造成当今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机会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而时间导向过于长远的企业文化又会让员工不紧不慢,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在这个维度中找到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点,也是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的一条必经之路;。
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方式的概念及关系辨析
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方式的概念及关系辨析∗毛明明;刘青峰【摘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方式有多种,由于对这些方式的本质特点理解不够深刻,在实际运用中它们往往被混淆或替代使用。
从它们的实然关系出发,在对公私合作、服务外包、特许经营、政府购买这四种最常用的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方式进行内涵概念综述的基础上充分厘清各种合作供给方式之间的应然关系,是对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根本前提。
%Under the a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there are many cooperation models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in China.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se model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often confused in practical use. Starting from their actual relationships, as four cooperation models on public service supplying i. 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service outsourcing, franchised operation and government purchasing are often be used,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of their connotation and concept, to clarify all kinds of cooperation models’ ought⁃relationship is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ies on the 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 supplying in China.【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8页(P44-51)【关键词】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服务外包;特许经营;政府购买【作者】毛明明;刘青峰【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方式的概念及关系辨析*毛明明1,刘青峰2(1.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2.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方式有多种,由于对这些方式的本质特点理解不够深刻,在实际运用中它们往往被混淆或替代使用。
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
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第九章治理理论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治理理论既是一种重新定位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策略,也是一种重新审视公共部门再造和转型的学术旨趣治理理论的重点不在于分析公共部门内部的公共预算、政策制定等问题,而在于分析公共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大量复杂关系治理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组织架构,可以据以求得对变化中的统治过程的了解一、治理1.含义:治理是个人和机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管理它们的共同事务的所有方式的总和,是一个容纳冲突和利益分歧、采取合作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的要点在于,目标定于谈判和反思的过程之中,且要通过谈判和反思加以调整2.特征:斯托克总结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①治理主体的多样化②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③主体间权力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动性④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⑤公共部门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3.善治:善治就是治理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八点:①参与;②法治;③透明④回应;⑤共识;⑥平等⑦效能;⑧问责二、治理理论1.治理理论内部虽复杂,但都基本认同以下三个观点:①在治理过程中,网络在事实上已经存在②治理本身可以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并符合一定的社会逻辑③治理理论热衷于总结好的治理模式和特征2.治理理论可以分为两大路径:网络治理和元治理①网络治理:1.含义:网络治理视角中的行政世界是一个网络,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并不是被公共部门完全垄断的,而是不同程度地分散在大量网络中,并由网络中的大量相关公共、私人和非政府组织所共同影响和推动的2.网络研究的`三个传统:贝瑞等人区分了网络研究的三个传统,包括社会网络、政策网络和公共管理网络:3.政策网络:定义:政策网络是由于资源相互依赖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群组织或若干群组织的联合体治理路径的政策网络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领域内的组织间关系上政策网络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于非等级制协调之上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定治理形式或治理结构,是与市场、科层制三足鼎立的第三种社会结构形式与国家治理模式作为处理公共问题,供给公共服务的治理路径,政策网络主要是通过在组织间,群体间的政策网络进行资源交换、共同合作、最终解决公共问题特征:①主体间相互依赖②政策网络是一个过程③政策网络的活动受到制度制约分类:以罗茨的分类最为瞩目,根据利益团体的分布、成员、垂直的相互依赖、资源的分配、平行的相互依赖五个标准,罗茨把网络分为五种类型:①政策社群;②专业网络③府际网络;④生产者网络⑤议题网络续上表罗茨依据成员资格、整合程度、资源分配与权力关系四个面向,将政策社群与议题网络作为两大极端类型:政策社群在一端:组织稳定,资格限制严格,内部有纵向的权力等级关系议题网络处在另一端:成员资格开放,组织不稳定,纵向的权力等级和权力支配很少形成:韦伯分析了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①政策制定者对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②政策制定者对资源,信息共享的需要③结盟的需要④追逐权力的需要⑤协调的需要政策网络路径瓦解了传统政策研究的政治行政二分模式。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信任问题研究【分享】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信任问题研究摘要:信任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
随着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政府信任逐渐成为重要议题。
政府信任是整个社会最大的信任,整个社会信任基于政府信任来推动和发展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立法和司法的监督与制约,以确保行政责任的忠实履行。
如何认识和化解中国政府信任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信任;诚信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曾指出,“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1]。
信任的存在有助丁•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提高社会运行的效率。
一、政府信任的理论阐释1. 作为政权合法性来源的基础。
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与信任,是任何政权合法性来源的重要基础,当然也是任何政体顺利运作的重要保障。
当政治权威的能力以及操守得到民众相当程度的信任时,民众就会相信权威当局会了解其需要,能够为其谋福利并且依法行政而无贪污腐败之事。
2. 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或信任(张维迎,2001)。
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也就有着较大的影响。
信任作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其运作效果如何,与政府的诚信直接相关。
3. 降低行政过程的交易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的经济意义在于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合作的双方必须相互信任,否则达成合作协议及监督合作协议实施的交易成本太高,合作行动就难以发生。
合作者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以及相互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作效率的高低。
二、中国政府信任问题的现状1. 社会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
当前中国个别地区的政策制定却缺乏严肃性和连续性,导致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陷入混乱的状态,减损既得利益者现有的合法利益,也对政策的目标群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2. 个别官员缺乏基本的行政道德。
个别官员的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恶化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导致民众对政府不满,加剧了政府的信任危机。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理论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理论一、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背景:1、公民社会理论 2、治理理论二、非营利组织的起源: 1、契约失灵(市场失灵)2、政府失灵 3、第三方政府三、非营利组织的弊病:1、志愿失灵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理论:1、多元主义2、法团主义 3、分类控制理论一、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公民社会”在西方是一个源远流长、历经流变的概念。
中国学界在80年代下半叶开始引入公民社会理念,它在大陆的经典译名是“市民社会”,在台湾则被译作“民间社会”。
其实它们是同一英语词源civil society的三个不同的中文译名,不少学者实际上交叉使用公民社会和市民社会两种用法,前者强调其政治学意义,后者着重其社会学意义。
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公民社会是指社会中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是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的所有社会秩序和社会过程。
其显著特征在于它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非官方的社会结构和过程,诸如各种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中介组织、社会运动等均属于公民社会的范畴。
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在古典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政治社会”、“文明社会”三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
古希腊罗马学者往往用“市民社会”概念描述城市或城邦的生活状况。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Politike Koinonia"(Political Society/Community)的概念(拉丁文译为“Societas Civilis")。
古罗马政治理论家西塞罗在公元前一世纪明确了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含义。
1)城市文明 2)政治文明3)道德的集体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完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坚持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分法,强调市民社会系由非政治性的社会所组成。
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
市民社会概念在当代西方的新发展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如柯亨、阿拉托等人提出用国家——经济——市民社会的三分法来代替国家——市民社会的二分法。
国内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研究综述_评估_问题与对策_沈梁燕
第27卷第1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7No.12013年2月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Feb.2013国内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研究综述———评估、问题与对策沈梁燕(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摘 要:非营利组织的失信行为严重影响了非营利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神圣形象,打击了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心,也严重影响到了非营利组织的长远发展。
因此,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研究成果较丰富,主要集中于公信力的内涵、失信的表现及成因、公信力的评估、公信力提升路径等四个方面。
但是,学者的研究还需在基础性理论、实效性和研究方法上有待改进。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失信;评估;提升路径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3)01-0129-07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redibilit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in China:Eval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SHEN Liang-ya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Abstract:The dishonest behavior of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seriously affects the sacred im-age of the NPO in the public.It injures the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NPO and is also harmful to the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NPO.Therefore,the study o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P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paper reviews the abundant related researches made in recent years from four aspects,namely the meaning of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PO,its evaluation criteria,the causes of incredibility,th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PO,etc.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ersshould be more focused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effectiveness and approaches of the research inthe future.Key words:credibilit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incredibility;evaluation;measure for im-provement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重大的变化和调整,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和合理定位。
文化治理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文化治理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作者:范婕黄磊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2期【摘要】文化治理具有对象与工具的双重属性,本文主要讨论作为工具的文化治理。
从福柯的“治理术”到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再到本尼特提出的“文化治理”,系统地描绘了文化治理的理论源流。
国内各学者从文化治理的理论出发,也提出不同的思想主张,各学者从不同维度阐述了文化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来治理社会、教化人心。
接下来讨论文化治理的应用,通过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案例进行说明,展现文化的治理功能。
【关键词】文化的治理性;社会治理;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治理具有对象与工具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文化治理是对文化本身的治理,另一方面是基于文化的治理。
文化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新范式,它是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文化治理作为配置文化资源、调适文化权力的过程,其概念内涵具有两重意义。
第一,从文化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重要性来定义文化治理,将文化理解为治理功能发挥的场域与对象,即对“文化本体”的治理,其目的在于通过现代化治理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增强文化责任。
第二,将文化视为发挥更加高效治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即以文化功能治理客体,是对文化工具价值的关注。
这种理解是基于文化的规则引导与道德教化功能,使之对治理行为产生观念意义上的影响,从而实现治理目的。
一、中国文化治理理论模型构建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策略之一是启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改革总布局,即在强调“改革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突出协调性与协同性”。
①纵观世界各国的治理模式,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社会管理” 到“文化治理”模式的转型,特别是欧美,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明确提出了文化治理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文化治理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主体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治理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时出现的“社会转向”与“文化转向”,而其中的“文化转向”是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变迁的必然选择。
浅析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
浅析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作者:柳玉琳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6期摘要:公共性是哈贝马斯的行动理论体系中的基石性概念。
他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著作甚多。
他对公共性的含义、发展历程、内在矛盾等问题研究的广泛深刻。
尽管其表达偏于晦涩。
但是对于我们研究分析民主法治的诸多现象很有价值。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性;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其著作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
其中,“公共性”是哈贝马斯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我们理清哈贝马斯有关“公共性”的研究,对于我们日后研究“公共性”的相关内容,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性的基本含义“公共性”是由“公共”一词派生而来的。
公共一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思。
哈贝马斯对“公共性”范畴的理解集中于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本身。
他认为,公共性与公众舆论、专制或开明的公共领域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公共性本身就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
哈贝马斯把“公共性”作为核心范畴来研究公共领域的复杂结构。
古希腊是一个公私分明的时代,那时候的人们会公开讨论公和私。
但是,到了欧洲中世纪,仍然没有独立性的公共领域存在。
近代,随着现代国家的发展和公共领域相关概念的兴起,公共领域取得了法律和技术的意义。
表现的公共性在等级权利取消的背景下逐渐暗淡,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逐渐明晰起来。
此外,它通过常设的行政机构和军队等手段取得了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以前在家族框架中完成的经济活动,伴随着“行政行为越来越趋向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而露面于公共领域经济私化的同时,却因为对在政府公共监督和指导下的商品市场的需求,而且有了公共的意义。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在形式上和古希腊存在关联与相似之处,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涉及的范围和意义更为深刻,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它和真正属于人性活动场所的家庭,是有天地相连性,具有强烈私人性;第二,公共领域中的生命往往凭借内在私人领域中生成的经验,反抗公共权威,此时的公共领域有鲜明的挑衅色彩。
社会信任文化建立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信任文化建立机制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在信任是否涉及经济交易中的理性算计方面存在分歧。
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信任产生的机制尚未明晰。
本文借用产业集群的声誉模型进行分析,认为信任文化建立机制是信息的披露与传递。
传统社会靠长期稳定的乡邻关系和乡间的“闲言碎语”(gossip)来解决信息的披露与传递问题,现代社会则靠新闻媒体监督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信任声誉模型信息不对称信息的披露与传递对信任的理解信任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稳定社会关系的基本因素”(P•布劳,1964),是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彼此寄予的期望——期望另一方履行其信用义务和责任”(B•巴伯,1989),信任有助于行动者消减社会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K•海默,1976)。
因而,信任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
(一)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信任上的分歧迄今为止,人们对信任的理解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其分歧点在于:信任是否涉及经济交易中的理性算计。
众所周知,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是:人是自利和理性的。
这也意味着,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人总是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谋取自己的利益(Williamson,Oliver,1985)。
在现实的交易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获得额外的收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可能因此而遭受损失,至少是增加监督对方的交易成本。
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如果存在声誉受损、道德约束、第三方强制执行机制(主要包括政府、司法体系和行业协会)等约束条件,交易双方的成本与收益就有可能被改变,这使得当事人诚实地履行事前承诺比食言更加有利可图。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任不能超出自我利益的算计,否则,就是盲目的、无条件的信任,而盲目的、无条件的信任使得行为主体难以在市场中生存(Williamson,Oliver,1993)。
如此说来,信任是经济人在面临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前提下,经过理性算计之后的一种行为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是政府职能的转变[1]。
正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政府的职能将发生新的转变和政府履行职能的形式将发生全新的变化,其中表现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种变化,是要推动和建立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
这种公共非营利的合作关系、表达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的策略性安排,及其落实这一策略性安排的“外包制”的市场机制[2],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将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事实上,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政府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部署,出台了一些文件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象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山东省民政厅还印发的《关于确定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条件的社会组织指导意见》等。
这些规范性文件,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运行路径;也更明确地表明了政府转变公共服务职能的形式、路径和机制的信任研究中的文化与制度分析范式——兼谈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中的信任问题葛忠明内容提要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然而要发展健康的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信任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
有研究显示在三种主要的信任研究范式中,理性主义的研究范式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但理性主义信任研究需要其他的研究范式,特别是制度/文化取向的信任研究范式的补充和配合,才能帮助人们形成对信任行动和信任关系的完整理解。
因此,在政府与社会组织形成委托人/代理人的关系中,用制度/文化取向的信任研究视角观察与分析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任研究公共服务非营利社会组织葛忠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250100[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葛忠明:《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外包制”理据、原则与社会条件解析》,〔北京〕《残疾人研究》年第3期。
DOI:10.13858/32-1312/c.2015.03.01322014决心。
毫无疑问,要成功地落实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除了政府出台规范性的指导文件用来规范政府招标购买即“外包”公共服务的程序、规范社会组织的建设及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规范第三方评估等专业活动之外,还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社会条件,如要有一个热心于公共参与的市民社会,因为在这样的市民社会中,才会发展出真正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是可以盈利的组织,但盈利不是其提供服务的最终目标;真正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是以服务供给本身为目的的;而通过服务所获得的盈利,最终将用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如购买更多更好设备、聘请更多更专业服务人员,动员和组织义工从事公民参与活动,以扩大服务内容和范围等等。
因此,在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中,政府是否能选择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以便形成良好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事项。
合适的合作伙伴需要具备一些独特的品质,如专业化或职业化的品质、非营利的品质,但更为重要的一种品质,则是值得信任的品质。
二、文化/制度取向的信任研究纵观信任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领域主要的研究范式大概能整理为三种,即理性主义的范式(ra tio nalist theo ries of trust),文化/制度的信任理论(culture/institutio nal theo ries of trust),及“权当”取向或过程取向的理论(as-if or process appro ach to trust)[1]。
理性主义的信任研究事实上将信任归结为可信性,归结为一种理性的能力,即获取信任对象可信性的理性能力;但明显的是,不管理性能力有多强,任何人都无法穷尽信任对象可信性方面的所有信息与知识。
信任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无法依靠理性能力完全排除互动关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悬置这种不确定性的能力,并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相互信任的互动关系中,便成为了“权当信任”(as-if trust)[2]或过程取向的信任研究范式中最为重要的概念。
与理性主义信任研究和“权当”信任研究或过程取向的信任研究不同的是,文化/制度取向的信任研究,试图用文化或制度取代人类的理性能力或悬置能力,强调的不是行动者个体的理性算计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获得有关互动对象可信性的知识作为信任及信任关系的基础;相反,这种取向的信任研究侧重行动者身临的文化与制度因素在信任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说,信任研究的理性主义取向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在文化/制度取向这一解释框架这里,转换成了方法论上的集体主义——行动者身处的文化/制度/脉络这种非个人的属性,为行动者提供了相互信任的信心。
文化/制度取向的信任研究,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机制,表明文化、制度的因素,如何为行动者提供信任的基础。
1.“自上而下”的文化/制度取向的信任研究对自上而下的文化/制度取向的信任研究所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是那些发端于效仿自然科学的社会理论,即孔德、涂尔干的学说,以及后来接受了韦伯、涂尔干影响,并最终倒向涂尔干主张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其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最为典型地说明了作为行动系统的社会,以及构成社会系统的成员,即行动者——在帕森斯那里被称为“角色”——的行动,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在解释社会结构这个概念时,帕森斯把所有的社会角色都化约为两种,即“我”和“他/她”。
每个[1]M llerring,G.2003.Trust:S ocial S cience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Organizations,Cam bridge:C 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2Hardin.199.he street-level epistemolog o trust Politics ociet214pp.0-29.[],R3T y f,&S y,(),555角色都有权利和义务,权利指“我”对互动对象,即“他/她”发生某种特定行动的期待;而义务则指“我”对互动对象的权利——“他/她”对“我”的某种特定期待——的反应。
在夫妻关系中,如果丈夫的权利与妻子的义务是对应、互补的——他/她们在互动过程中就会形成稳定的模式化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
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即占据不同社会地位因此扮演着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如师-生、医-患之间,都有显著的互补关系,社会整合、社会秩序就是可能的、现实的;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在帕森斯那里被定义为角色之间的模式化关系也就实现了。
因此,重要的是,模式化的角色行为需要相关的规则、规范等角色脚本(script;scenario),对社会规范的合理化证明需要价值来承担,而特定的价值取向,在帕森斯看来,只会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中。
因此,角色的行动,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在终极意义上都是由文化支配、决定的。
因此,有学者称帕森斯的角色行动理论乃是“文化傀儡”的理论,可以说点到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关键穴位[1]:社会成员在微观层次上开展的日常活动,都是由宏观文化所决定的[2]。
明显地,这种对行动的理解,是自上而下的——由高到低,这个顺序可以安排如下:文化、价值、规范、规则、角色扮演(行动)。
按照帕森斯及其他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信任和信任关系的根据和原因,必须在该社会特定的文化、制度中寻找。
就是说,如果社会中存在着与信任相关的文化、制度,这些文化/制度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使行动者对其所处的环境和脉络、对他人在特定脉络中的互动方式和性质,具备足够的信心,并由此促发信任及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形成。
总之,行动者的行动总是由文化来说明的。
福山[3]的信任研究把信任这种社会美德当作了自变量,用来解释特定社会的经济表现和成就这一应变量。
他区分了高信任文化(high trust culture)和低信任文化(low trust culture)两类社会,把德国和日本归为高信任社会,把中国、意大利南部、韩国和法国归为低信任文化社会,而把美国归为由高信任文化转变为低信任文化的一个特例。
在他看来,采用专业管理制度的大规模现代公司只能在德国、美国和日本出现,是因为在这些社会里存在着一种珍贵的社会美德,即信任;而在中国、韩国、意大利南方及法国,由于低信任文化的存在,因此绝无可能自发地出现大规模经济组织;仅有的大企业也需国家的强力介入才有可能出现。
可以发现,在福山那里,他把宏观上的信任文化当作了既存事实,而没有具体解释这种信任是如何产生的。
但是可以推论的是,如果要解释在微观层面上的人际信任的话,则可用信任文化做最后的依据。
而普特南(Putnam)[4]谈及的信任,是被当作社会资本的一个要素来看待的。
在他看来,合作、互惠和信任等社会资本,是意大利北方摆脱集体行动困境的有效途径,而意大利南方正缺乏这样的社会资本,因此政府绩效和经济表现,都不如意大利北方。
在解释信任的时候,他借用了合作这个因素,而形成合作的前提条件,在他看来,是在北方存在着一种所谓的公民传统(civic tradition),或说合作的文化。
因此在他看来,摆脱集体行动悖论的有效途径,不见得是霍布斯主张的第三方,即国家的强力介入——依靠国家强制,使在个人层面上原本无法实现的相互信任成为可能。
按照普特南的想法,传统文化产生了合作,合作导致信任的形成;因此,鼓励人们参与社团的活动就成为信任形成的有效途径。
由于普特南强调了合作对信任的作用,参与自愿社团这类合作活动就被视为信任的源泉。
由[1]Doubt K.1989.Garf inkel before ethnomethodology,The Am erican S ociologist,Volum e20,Num ber3,pp.166-195.[2]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解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理论走向》,《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Fukuyam a,F.1995.Trust;The S ocial Virtues and the Cr eation of Prosperity,London:Ham ish Hamilton.[4]Putnam,R.D.1993.M aking Dem 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 odern Ital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utnam,R.D.1995.Turning in,turning out: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 erica,Political S cience and Politics,28,pp.1-20;Putnam..2000.owling Alone:he Collapse and evival o American Communit.ew ork:imon and chuster.,R D B T R f y N Y S S于普特南把基层的社团活动视为信任、互惠得以形成的机制,因此,有学者把普特南的解释框架当作是“自下而上”的(bo ttom-up model)模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