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湖心亭看雪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76eb4fad6195f302ba60c.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崇.祯(chóng)拏.(náo)长堤.(dī)B.张岱.(dài)更.定(gèng)铺毡.对坐(zhān)C.强.饮(qiǎng)雾凇.(sōng)沆.砀(hàng)D.毳.衣(máo)炉正沸.(fèi)余舟一芥.(jiè)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湖中人鸟声俱.绝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凇沆.砀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拥.毳衣/蜂拥.而来B.客.此/客.死他乡C.是日更.定矣/三更.半夜D.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4.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C.人不知而.不愠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从听觉角度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创造出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湖心亭看雪习题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湖心亭看雪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066712453610661ed9f464.png)
C(2o)用py听r觉ig写h冰t 天2雪0地04,-呈2现0出11一股A肃s杀po、s冷e寂P的寒ty意L的t句d.子是: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
界,天这与个云句与子山是与:水_,__上__下__一__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 构上有何作用?
写出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7)文中开头说“独往湖E心v亭a看lu雪a”ti,on后来o又n写ly到. “舟中人两三粒”,况 ted with Aspose.Slides且f文o章r 末.N尾E舟T子还3出.5现C了,lie这n是t不P是r矛of盾il?e 5.2
Copyrig8h.t找2出0文0中4写-2景0的1语1句A,s并p概o括s这e是P一ty幅怎L样td的. 景象。
写景的句子是: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描绘出一幅阔大、纯净的冰雪图。
K12教育资料
16
9.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_绘__雪__景__,__表__现__作__者__清__高__自__赏__、__高__雅__脱__俗__的__情__怀_________________。
独往湖心亭看雪。
K12教育资料
2
雾.凇.( 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而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 沆.砀.( 白汽弥漫的样子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全 )白。
湖上影子,惟.(只有 )长E堤v一a痕lu,a湖ti心o亭n一o点n,ly与. 余舟一芥.( 微小的 ), ted w舟ith中C人Ao两sp三pyo粒rsi而g.e已h..St( 罢2li了0d0e)。4s-f2o0r1.1NEATsp3o.s5eCPliteynLt tPdr.ofile 5.2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59c2f074b35eefdc8d3336a.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余/饮三大白/而别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二、字词书写2.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强饮崇祯喃喃拏正沸更定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一芥长堤毳衣雾凇铺毡沆砀三、文言文阅读3.解释下列子句中划线的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绝:________②是日更(gēng)定矣是:________③雾凇沆砀沆砀:________④焉得更有此人焉得:________ 更:________4.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
①余住西湖古义:________今义:剩下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________今义:白色5.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大雪三日________②与余舟一芥________6.写出含有与划线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②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③一童子烧酒,炉正沸________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⑤惟长堤一痕________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d06f35964bcf84b9d57bcf.png)
12 湖心亭看雪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更有此人( )(2)湖中焉得..(3)及.下船( )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5.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是金陵人,客.此(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人、鸟都不敢外出的环境,写出了大雪后的森然寒意,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C.作者写作此文时,明朝已经灭亡,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湖心亭看雪》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湖心亭看雪》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719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4.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湖心亭看雪》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崇祯(chóng)拏(náo)长堤(dī)B. 张岱(dài)更定(gèng)铺毡对坐(zhān)C. 强饮(qiǎng)雾凇(sōng)沆砀(hàng)D. 毳衣(máo)炉正沸(fèi)余舟一芥(jiè)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余拏一小舟,拥毳(máo)衣炉火。
B. 雾凇沆(hàng)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 是日更(gèng)定矣。
D.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fú)。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惟长堤一.痕B.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 余拏一.小舟5.下列句子,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A. 更有痴似相公者B. 见余大喜C. 是金陵人6.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崇祯五年”采用年号纪年法,“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B. 古代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28af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6.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测试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崇祯.(zhēn)更.定(gēng)拏.一小舟(ná)B.雾凇.(sōng)沆.砀(hàng)毳.衣炉火(máo)C.一芥.(jì)长堤.(dī)更.有此人(gèng)D.强.饮(qiáng)喃.喃(nán)铺毡.(zhā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及.下船②过犹不及.B.①上下一.白②长堤一.痕C.①是.日更定矣②是.金陵人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哀转久绝.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1)()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3)()是金陵人,客()此。
4.为句子选择恰当的翻译。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B.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A.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B.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B.“祟祯五年”是采用皇帝年号纪年,“元丰六年”“丙辰中秋”都是如此。
C.“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是晚上八点左右。
D.“相公”是旧时对士人的尊称,“令尊”“仁兄”“高明”等都是对别人的尊称。
6.下列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交代作者住在西湖的特定时间与环境,暗含着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B.第一段通过描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和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舟,两三粒舟中人,展示了雪中西湖的壮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37b99807375a417866f8fff.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伶俐(líng)恐吓(xià)崽子(zǎi)赔偿(cháng)B . 酷栗(lì)混蛋(hún)逮住(dǎi)戳穿(chuō)C . 蔑视(miè)叫嚷(rǎng)咳嗽(sou)契诃夫(kē)D . 乞丐(gài)魁梧(kuí)模样(mò)畜生(chù)2. (2分) (2017七下·林甸期中)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太祖常劝以读书(拿)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品尝)B . 卒用其人(终于)普少习吏事(学习)C . 虽多忌克(虽然)太祖乃悟(才)D . 复奏如初(又,再)尝驾黄鹤返憩于此(在)3. (2分)下列各组加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 . 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二、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35分)4. (7分) (2019七上·芜湖期中) 学校开展经典读书活动,请你一起参加下列活动。
(我阅读我朗诵)(1)小明在朗诵冰心的《荷叶·母亲》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②朗诵这节诗应采用的语调是(________)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我阅读我分享)(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我的父母一直喜欢读书,①在他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
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②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fefe444afe04a1b171de5f.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是日更.(gēng)定拥毳.(cuì)衣炉火B.崇祯.(zhēn)五年雾淞沆砀.(dàng)C.余拏.(nǎ)一小舟与余舟一芥.(jiè)D.铺毡.(zhān)对坐莫说相公痴.(ch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余挐.一小舟[撑(船)]B.是日更.定矣(更多)上下一.白(全)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勉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D.大雪.三日(雪花)拥.毳衣炉火(裹、围)3.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雾淞沆砀:(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4.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明末清初文学家,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文笔简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口口口”“口口口”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
(用原文句子填写)二、能力提升全练1.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酒逢知己千杯少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君向潇湘我向秦2.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于茫茫天地间的深沉感慨。
C.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3.张岱《自题小像》有云:“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练习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1baf8af524ccbff1218435.png)
湖心亭看雪.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更.定( ) 毳.衣( ) 崇祯.( )雾凇.( ) 沆砀..( ) 一芥.( )铺毡.( ) 强.饮( ) 拏.(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湖中人鸟声俱绝.()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客.此()及.下船.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上下一.白.余拏一.小舟.一.童子烧酒.湖心亭一.点.下面是清朝王士祯的题画诗《题秋江独钓图》,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仔细揣摩,写出你的发现。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西湖(一)》][注] 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湖心亭看雪习题讲义 新人教版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湖心亭看雪习题讲义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89960b5901020207409c71.png)
一、课内阅读 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 作用?(3分)
写出作者的孤傲清高和脱俗的雅致,也暗示了作 者的“痴”,为下文偶遇知音做铺垫。
2.本文在描写手法及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特点?(4分)
在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了白描,西湖的奇 景和游湖人的雅趣互相映照;在表达情感上,本 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情怀和淡淡的愁绪。
11.下列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余道/镇江往兖 B.月光/倒囊入水 C.盛张/灯火大殿中 D.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戏演完了,天将要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 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沸腾。
5.课文名句默写。(6分)
(1)文中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
的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大雪三日
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景“奇”在:万籁寂静,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 “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 情雅趣异于常人。
三、课外阅读 金山夜戏 张岱①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②。日晡③,至 北固,舣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 吸之,噀⑤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 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 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 蕲王⑥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 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 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 知是人是怪是鬼。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bff2a23481c758f5f71f6700.png)
(河北专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专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专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2*湖心亭看雪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词注音.崇祯.(zhēn)拏.(ná)更.定(gēng)一芥.(jiè) 毳.衣(cuì) 雾凇.(sōng)铺毡.(zhān)沆砀..(hàng dà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余拏.一小舟拏:撑(船)(2)拥.毳衣炉火拥:裹、围(3)雾凇沆砀..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4)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3.指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古义。
(1)余.住西湖古义:人称代词,我今义:剩下(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今义:白色4.指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2)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 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A.湖中人/鸟声俱绝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6.写出含有与加着重号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湖中人鸟声俱.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人声鼎沸)(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5)惟.长堤一痕(惟命是从)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 第12课 《湖心亭看雪》练习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 第12课 《湖心亭看雪》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27e98e6ce2f0066f53322bf.png)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湖心亭看雪》练习人教部编版2018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余拏一小舟B. 雾凇沆砀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 是金陵人,客此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室中更无人B. 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客此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D. 上下一白/一览众山小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5.莲花洞①袁宏道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
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②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③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余尝谓吴山、南屏④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
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
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⑤搜出者甚多。
噫!安得五丁神将⑥,挽⑦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选自《四部丛书》)【注释】①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岸,净慈寺旁。
②须眉:指男子。
这里指作者自己。
③六桥:西湖苏堤上有六桥相连,自南而北:映波、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④吴山:在杭州南郊,西湖东南岸上。
南屏:在西湖正南岸。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习题16271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习题16271](https://img.taocdn.com/s3/m/19f179936137ee06eef91856.png)
11
课内阅读 2019年7月24日
3.重点句子翻译。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我___划__着__一__条___小__船__,__穿___着__细__毛__的___皮__衣__,_______ ____守___在__火__炉__边___,__独__自__前___往__湖__心__亭___去__看__雪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步,金榜 题名!
9
课内阅读 2019年7月24日
2.文言词汇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 相• 同• 的一项 是( D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 哀转久绝• B.上下一• 白 / 而或长烟一• 空 C.及• 下船 / 及• 鲁肃过寻阳
D.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 / 溪深而• 鱼肥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步,金榜 题名!
10
课内阅读 2019年7月24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 同• 的一项是( A ) A.是• 日更定矣 / 是• 谓大同 B.上下一白• / 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
C.客• 此 / 太守与客• 来饮于此 D.问其• 姓氏 / 其• 真无马邪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步,金榜 题名!
课内阅读 2019年7月24日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 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 “绝”字的妙在何处? __①__路___无__行__人__,___天__无__飞__鸟__,___天__寒__地__冻___,__万__籁__俱___寂__的____ __意__境___。__(_这__句__话__写___出__了__大__雪___过__后__一__片___寂__静__,__湖__山___封___ __冻__,___人__、__鸟__都___瑟__缩__噤__声__,___连__空__气__也___仿__佛__冻__结___了__。__)__ __②__作___用__:__为__下___文__“__独__往__湖___心__亭__看__雪___”__作__铺__垫___。__③____ __一__个___“__绝__”__字___,__从__听__觉__入___手__,__描__绘___了__一__幅__人___鸟__受____ __冻__,___悄__然__无__声___,__不__敢__外__出___的__寒__冬__静___默__图__。__写___出__了____ __冰__天___雪__地__、__万___籁_遇_上无_你_是声_我_们的的_缘_分题森_,名_祝!_然你_学_寒习_进_步意_,_金。_榜_______________1_7 _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习题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73aa23ce2f0066f4332269.png)
12* 湖心亭看雪1累积与运用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崇祯 (zh ēn)拏(ná)更定(gēng)...一芥 (jia)毳衣(cuì)雾凇(sōng)...铺毡 (zh ān)沆砀(hàng dàng)...2.解说以下加点的词语。
(1) 余拏一小舟拏:撑 ( 船).(2) 拥毳衣炉火拥:裹、围.(3) 雾凇沆砀沆砀:白汽洋溢的样子..(4)湖中焉得更有这人焉得:哪能更:还...3.写出以下加点词的古义。
(1)余住西湖.古义:人称代词,我今义:剩下(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先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今义:白色4.指出以下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大雪三日 ( 名词作动语,下大雪 )..(2)与余舟一芥 ( 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细小 )..5.模仿示例,写出含有与加点词意义同样的成语。
例:湖中焉.得更有这人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 湖中人鸟声俱.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熙熙攘攘 )(3)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不鸣则已,一举成名 )(4)惟长堤一痕 ( 唯命是从 ).6.依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详细描绘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令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描绘西湖的诗句好多,比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白居易眼中的早春西湖;“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季西湖。
西湖确实是个迷人的地方。
7.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逝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日夜晚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单独前去湖心亭赏识雪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a990a70242a8956bece4e6.png)
12 湖心亭看雪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更有此人( )(2)湖中焉得..(3)及.下船( )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5.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是金陵人,客.此(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人、鸟都不敢外出的环境,写出了大雪后的森然寒意,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C.作者写作此文时,明朝已经灭亡,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e2a5b6b8f67c1cfad6b86d.png)
12 湖心亭看雪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更有此人( )(2)湖中焉得..(3)及.下船( )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5.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是金陵人,客.此(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人、鸟都不敢外出的环境,写出了大雪后的森然寒意,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C.作者写作此文时,明朝已经灭亡,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