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犬类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小动物的普通病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第七章小动物的普通病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2019
-
27
2019
-
28
2019
-
29
2019
-
30
2019
-
31
2019
-
32
2019
-
33
2019
-
34
▪ 以脊髓炎为主 初期也可出现感觉过敏,疼痛不安。 ⑴ 局灶性脊髓炎:相应皮肤感觉减退和局部肌肉萎缩 ⑵ 横贯性脊髓炎: 初期不全麻痹,数日后陷入完全麻痹。 颈部:前后肢麻痹; 胸部:后肢、膀胱和直肠括约肌麻痹; 腰部:坐骨神经、膀胱和直肠括约肌麻痹,形成截 瘫。 荐部:尾部麻痹和大小便失禁。 ⑶ 蔓延性脊髓炎:上行性或下行性发展。 ⑷ 散布性脊髓炎:表现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狂犬病病毒引起的脊髓炎多属于此类。
-
11
诊断
▪ 症状和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 ▪ 脑脊液检验有助于进一步确诊。
颅内压升高,脊髓穿刺时脑脊液混浊,容易流出。
细菌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和白细胞 数目显著增加。
颗粒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除蛋白质含量和白细 胞数目增加外,可见大的退形发育样单核细胞,在 哈巴犬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可经头部邻近部位感染蔓延或其它部位 感染经血液转移引起继发性化脓性脑膜脑炎。
③原虫感染:
弓形虫和犬新孢子虫,在幼龄动物可出现神经症状。
④霉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在机体免疫低下时偶尔可
发生感染。
2019
-
9
▪ 非感染性因素
(1)中毒: 氟乙酸钠、杀鼠剂、汞、铅等
(2)粒状增生性脑膜脑炎(炎症性网质细胞增多 症):
化脓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除中性粒细胞增多外, 还可见病原微生物。

犬猫的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宠物医生课件

犬猫的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宠物医生课件
当发生痉挛、抽搐或兴奋不安时,应给予苯巴比妥钠、氯丙 嗪或水合氯醛等镇静剂。当合并感染、体温升高时,应给予 抗生素。 ,
晕车症
前 言
晕车症是犬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 工具时,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等为主要 特征的病症。
【病因】
晕车是由于受到持续颠簸震动,前庭器官的功能发生变化而 引起的。如果犬高度紧张或恐惧,更易发生晕车症。
【诊断】
脑积水单凭临床症状不能作出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和釆集脑 脊髓液检査。必要时用X线检査具有毛玻璃样外观;超声检査、 CT或MRI检查可见脑容扩张,脑电图检查呈高电压,慢波。
临床上应注意与慢性脑炎、脑软化、脑脓肿、脑震荡等进行 鉴别。
【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只有加强护理,降低颅内压,促进脑脊 髓液吸收,缓和病情。据报道,使用维生素A或多种维生素复 合剂,改善营养和利尿,对个别病例可能有效。还可釆用小 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地塞米松0.25mg/kg体重,口服, 每日1次。一般用药3日,症状缓解,1周后药量减半,第3周 起每隔2日,服药1次。具体治疗方法参照脑挫伤的治疗。
【病因】
癫痫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癫痫又称真性癫痫或自 发性癫痫,是犬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占犬癫痫的绝大多数。 病犬的脑结构正常,但脑功能不正常。首次发作通常出现在 德国牧羊犬、黄毛猎犬和拉布拉多猎犬。其原因可能是由于 长期的近亲繁殖,导致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对外界刺激过 敏,容易感受外界极轻微的刺激;也可因偶然的声响、光线 照射或受到惊吓等而发病。病犬一般表现为成年性运动癫痫, 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作有更频繁和更严重的倾向。
【症状】
主要表现为流涎、干呕和呕吐,也有不停地打呵欠的。
【治疗】
下车后,将犬带到清静环境下休息症状即可减退。也可用氯 丙嗪lmg/kg体重,肌肉注射。切不可贸然用5%碳酸氢钠溶液 等碱性药物。

犬生理结构—神经系统的(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犬生理结构—神经系统的(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突触(LM)(银染)
突触(EM)
二、神经生理
3、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冲动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叫做突触传递; 其本质是突触后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发生了变化;
静息电位:指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生物电位差; 表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
二、神经生理
(1)化学性突触的传递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
(一)中枢神经
1.脊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位置:位于椎管内、前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荐椎; 形态:脊髓呈背、腹向略扁的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颈胸交界处形成颈膨大,腰荐交界 处为腰膨大,在腰膨大之后脊髓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
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脊髓横断面的模式图 1.硬膜 2.蛛网膜 3.软膜 4.硬膜下腔 5.蛛网膜下腔 6.背根 7.脊神经节 8.脊神经
神经系统是有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可接受和传 导体内器官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调节机体内环境 的相对平衡,适应环境的变化。
中枢神经中常用术语
灰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胞体的聚集,呈灰暗色。 皮质(皮层):在脑中覆盖在脑表层的灰质。 神经核:在脑内部聚集成团块状的灰质。 白质:神经元突起的聚集,呈较为白亮色。 联合纤维、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为脑中白质不同传导方向的神经纤维的高度聚集。 上行传导束和下行传导束:为脊髓中白质不同传导方向的神经纤维的高度聚集。 神经节:外周神经中神经元胞体的聚集。 神经干:外周神经中神经元纤维的聚集。
烟碱受体 (N受体 )
二、神经生理
3、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
②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在周围神经系统,至今尚未发现释放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肾上腺素能纤维:凡是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在植物性神 经系统中,还有少量的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中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凡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动物医学《临床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动物医学《临床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 概括地说,可以将症状分为两类:一类是 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另一类是 破坏症状,表现为瘫痪。
• 由此可见,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畴 的两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 均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这 两种概念搞清楚。
•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衰弱和神经病、精 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为一谈。
第七章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 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 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 “傻子”。
• 所以,不少文艺刊物和电视、电影中常常出现 将精神病称为神经病的错误叫法。其实,精神 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 一谈。
• 第一节 精神状态的检查
1.精神兴奋
是中枢神经机能亢进的结果。 临床表现:不安、易惊,对轻微的刺激产生强 烈反应,甚至挣扎脱疆,不顾一切地前冲,后 退等。 提示:脑膜充血、脑炎、颅内高压、代谢障碍 及中毒病。
• 2.精神抑制
中枢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乃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 占优势的表现。 ①精神沉郁 特征:病畜对周围事物注意力减弱、反应迟钝、离群呆立、头低 耳耷、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尚有意识反应;
• 见于:各种热性病、脑水肿、脑损伤、贫血、脑炎等。
• ②嗜睡 特征:病畜中度抑制,将鼻唇抵在饲糟上或倚墙或躺卧而沉睡, 只有给予强烈的刺激才能产生轻微的暂时的反应,但很快又陷入 沉睡状态。 ③昏迷 特征:患畜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驰,意识完全丧失, 仅保留植物神经活动,心博动和呼吸变慢而节律不齐。 重度昏迷常提示预后不良。
•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凡是能 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 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犬猫的神经系统疾病(外周神经疾病)-宠物医生课件

犬猫的神经系统疾病(外周神经疾病)-宠物医生课件

腓神经麻痹
【症状】
全麻痹时,患肢关节下沉,附关节过度屈曲,并以爪前壁接 触地面,患肢好像变长。被动地将趾关节伸直,尚能负重; 一旦行进,则球、冠关节又复屈曲。运动时,由于趾关节不 能伸展,而以爪前壁接地拖拉前进。后退时,屈曲的球关节 被拉直,爪踵接触地面,呈拖拉样后退。触诊时蹈关节的屈肌 和趾关节的伸肌弛缓无力,有时小腿前外侧感觉消失,腓神经 支配区内的反射消失,肌肉萎缩。
犬猫的神经系统疾病: 外周神经疾病
舞蹈病
前 言
本病是头部或四肢躯干的某块肌肉或肌群 剧烈地间歇性痉挛和较规律无目的地不随意 运动。因痉挛发生于颈部和四肢,行走时呈 舞蹈样步态,所以称为舞蹈病。
【病因】
主要为脑炎所致。见于犬瘟热、一氧化碳中毒、脑肿瘤、脑 软化、脑出血等。
【症状】
患病肌群多为颜面、颈部、躯干等,严重的可波及全身各肌 群。多伴以癫痫样发作、运动失调、麻痹或意识障碍,很快 进入全身衰竭。
病变局限于脊髓腹侧脊髓神经和末梢神经。神经纤维出现节 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静脉周围有白细胞浸润。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史可以诊断。肌电图测定诱发的肌电位变 化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了防止肌肉萎缩,每日按摩2次,也可用 TDP治疗仪照射促进血液循环。有呼吸麻痹证候时,可使用 人工呼吸装置。
【治疗】
目前还没有理想的缓解抽搐症状的治疗方法,可参照犬瘟热 的治疗原则,对犬瘟热的治疗釆用免疫血清皮下或肌肉注射, 用免疫犬全血进行静脉注射效果更好。血清以2~5ml/kg体重, 连用3~40O应用抗病毒注射剂或口服剂,如病毒唾、中草药、 干扰素、特异性转移因子等,静脉输注复方生理盐水、葡萄 糖、维生素C和抗菌药物等;应用各种对症疗法,如止吐、止 泻等。加强护理,对不食者进行人工灌食。

兽医内科学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兽医内科学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26
应激性疾病
一.概述
感觉机能:压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等 病畜站立不动或倒地张口喘气,两鼻孔流出粉红色、带小泡沫的鼻液。
应激综合征是动物遭受各种不良因素或 其它:脑血管病、高热惊厥、超强刺激、应激等。
血液学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脑脊液浑浊等。
应激原(stressor)的刺激时,表现出生长发育 应激综合征是动物遭受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原(stressor)的刺激时,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免疫力下降,严
应激等。
23
三.症状
癫痫发作的三大特征:突然性、暂时性和反复性。 l 1.大发作:意识突然丧失,全身痉挛性抽搐、口吐
白沫、双眼上翻、大小便失禁。 l 2.小发作:活动当中突然停顿,一时性意识丧失和
局部肌肉轻度痉挛。 l 3.局限性发作: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抽搐或强直,
不伴有意识障碍。 l 4.精神运动性发作:表现为情感异常、烦躁不安或
l 1.问诊:发病史、行为变化 l 2.视诊:精神状态、运动姿势 l 3.触诊:肌肉紧张度 l 4.反射机能的检查:针刺反应 l 5.感觉反应的检查 l 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积液穿刺 l 7.特殊检查:脑电图、X光、CT、核磁共振
4
五.治疗
l 1.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l 2.解痉镇静 l 3.恢复神经系统机能 l 4.对症治疗
突发性,病初精神沉郁,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突然倒地,四肢游泳状。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资料和体温急剧升高,心肺机能障碍和倒地昏迷等临床特征,容易确诊。
以短暂反复发作的意识丧失、感觉障碍、肢 大发作:意识突然丧失,全身痉挛性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大小便失禁。
中医采用开窍熄风、安神理气、定惊止痛、镇静解痉的治疗原则

兽医内科学第七章神经系统疾病2015年

兽医内科学第七章神经系统疾病2015年
兽医内科学第七章神经系 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是兽医的重要课题。本章将会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病理 学以及如何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
疾病分类
1 神经源性疾病
如脊髓炎。
3 脑部疾病如癫痫和脑瘤。2 周围神经和肌肉疾病
如肌无力症。
4 自主神经和肥大细胞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和多发性神经炎。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
手术治疗
1
脑瘤切除术
可以切除良性肿瘤。
2
脊髓疾病手术
如椎间盘突出和脊髓肿瘤手术。
3
肌肉疾病手术
如择期手术和紧急手术。
新的研究与发展
3D影像扫描技术
可以更准确地检查脑部和骨骼结 构。
虚拟现实技术
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新型治疗的 测试。
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营养治疗和心理 治疗等。
如瘫痪和癫痫等严重后果。
诊断与治疗原则
物理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观察病情等。
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和尿液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和MRI检查等。
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疗法、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
• 苯妥英钠 • 氟硝西泮
镇痛药物
• 阿司匹林 • 吗啡
抗生素药物
• 头孢菌素 • 青霉素
脊柱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之一, 尤其在犬、猫等动物中更为常见。
包括脊髓炎、脊椎畸形和脊椎间 盘突出等。
脑部疾病
常见的包括脑瘤、中风以及感染 性疾病。
周围神经和肌肉疾病
如肌肉萎缩和肌无力症。
病理学与临床表现
1
轻微症状
如肌肉无力、轻度瘫痪等。
2

犬猫神经系统疾病

犬猫神经系统疾病
移除瘢痕组织可能有效果; • 长期康复治疗,绷带和夹板可保护患肢; • 化学性损伤,神经功能无法恢复。
• 机械性打击、 骨折、 压迫、伸展 、 撕裂和注射药物进入神经或与其相 邻组织。
• 外伤性桡神经麻痹、整个臂神经 丛完全撕脱和坐骨神经病变在犬 和猫最为常见。
病例
• 主诉:患犬右前肢突然出现 麻痹,不能负重;
• 诊断:外伤引起的X神经损伤;
• 治疗:采取保守治疗,活血 化瘀;
• 预后:2月后追访,病情无显 著改善;
检查所见 患肢比对侧长 针刺无反射
不能提举,呈脱垂状 不能负重
犬臂内侧有淤血斑
桡神经麻痹
• 病史:肱骨骨折、肘关节外侧损伤 • 临床表现
– 患肢肘关节下沉 – 腕关节形成钝角 – 球节呈掌屈状态 – 不能提举,呈脱垂状 – 桡侧腕伸肌、屈肌反射减弱/消失 – 选择性感觉消失
诊断
• 临床表现+神经学检查→初步诊断。 • 肌电图检测显示受侵害神经弥散性去神经化和运动神经传
导速度↓; • CSF中蛋白浓度↑,白细胞不升高; • 腹侧神经根和脊神经病的病理变化最显著,以发生白细胞
浸润、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为主要特征。 鉴别诊断 • 壁虱性麻痹、腐肉中毒、假麻痹性重症肌无力
治疗和护理
治疗与护理
• 治疗原发病! • 按摩,热疗; • 激光疗法:冷激光 cold laser( 低水平光线疗法,光生物
调节作用) • 若症状无改善(> 6 months),预后不良; • 使用深容器给予饮用,饲喂潮湿大块的糊状物,可能需要
用手饲喂。
三叉神经麻痹
Trigeminal nerve paralysis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兽医临床诊断》课件:第十一章神经系统检查

《兽医临床诊断》课件:第十一章神经系统检查
中枢性瘫痪——上位运动神经原损伤所产生, 多为脑和脊髓发生某些器质性病变,上位运 动神经原控制下位运动神经原的能力下降或 丧失,而使下位运动神经原的反射活动增强 所致。
外周性瘫痪——下位运动神经原损伤引起, 多为脊髓腹角和脑神经运动核被破坏或因外 伤引起外周神经损伤所致。
中枢性瘫痪与外周性瘫痪的鉴别表
⒊瞳孔对光反应检查
◇检查瞳孔活动功能 ◇瞳孔扩大、瞳孔缩小、瞳孔大小不等
五、反射机能检查
部位 主要部位为耳、鬓甲、肛门。
方法 间接触诊(以草棍轻触被检部)、针刺检查。
正常情况及诊断意义 临床上通常检查的反射检查为:
耳反射 用草棍轻触耳内皮肤,健康家畜应立即摇耳。耳反射障碍见
于延脑疾病。
譬甲反射 用草棍或手指指尖轻触马属动物的髻甲部被毛,健康家
见于脊髓损伤、外周神经麻痹。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病畜显示有痒感,频频用牙啃咬患部。 见于某些皮肤真菌病、外寄生虫病、伪狂犬病等。
⒉深感觉检查
◇皮下深处肌肉、关节、骨、腱 和韧带等处的感 受器机能.深部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为对人为的肢 体异常姿势,在一定时间内不知纠正。见于马的慢 性脑水肿。
1岁小吉娃娃偷吃安定和降高血压的药物
Hale Waihona Puke (2)昏睡(stupor)
是皮质机能中等度抑制的表现。 表现:患病动物陷入沉睡状态,头部常
抵在饲槽或墙壁上,或躺卧入睡,只在 给以强烈的刺激(如针刺)时才能使之 觉醒,但反应极为迟钝,并很快又陷入 沉睡状态。 见于脑炎及颅内压增高等。
昏睡的病猫
(3)昏迷(coma)
收缩,被毛抖动,回头,竖耳或作踢、咬的反抗动作。
➢ 深部感觉 人为的使被检动物的四肢摆成不自然的姿势。检

兽医内科学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详解演示文稿

兽医内科学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详解演示文稿
各种物理学疗法
5.其它的对症疗法和非特异性疗法
第11页,共47页。
第一节 脑及脑膜疾病
一、脑充血(cerebral hyperaemia)
脑及脑膜充血是指脑及脑膜血管内的血液 流入量增多(称主动性充血)或流出量减 少(称被动性充血)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以兴奋不安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第12页,共47页。
均因大量出汗,水盐丢失过多,引起肌 肉 痉挛性收缩,又称热痉挛(heatcramp). 实际上,日射病、热射病及热痉挛,都是由 于外界环境中的光、热、湿度等因素对动物 体的侵害,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一系列 病理现象,故可称为中暑
(heat exhaustion; heat prostration).
第7页,共47页。
1.麻痹 2.运动失调 3.强迫运动 4.痉挛 5.感觉障碍
第8页,共47页。
三、诊断
症状诊断容易,病因学诊断相对较难. 1.视诊 2.触诊 3.脑脊液检查;结合血液常规、血液生化
和尿液检查 4.特殊诊断技术:脑、脊髓造影;脑超声
波;脑扫描;脑电图(EEG)、脑电阻
第9页,共47页。
第24页,共47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病因
第25页,共47页。
(二)发病机理
第26页,共47页。
(三)表现
第27页,共47页。
(四)治疗 原则是迅速降温,维持心肺功能,纠正水 盐代谢和酸碱平衡,降低颅内压,密切注 意心肺功能。
1.降温疗法 2.缓解心肺功能障碍 3.降低颅内压 4.自体中毒
第28页,共47页。
第18页,共47页。
(一)病因 原发性脑膜脑炎: 继发性脑膜脑炎:
第19页,共47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醒后往左转圈,尖叫。术后第2天,视觉好转,能直向 行走。吃犬粮时可听到清脆咀嚼声。但术后第4天 又恢复术前状态。X线摄影又见脑积水影像。多次 放脑脊液无效,决定实施安乐死。
第四节 肝性脑病
(Hepato-encephalopathy)
肝脑病是指肝脏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一种 脑病综合症,以行为异常、中枢性失明 和精神高度沉郁为特征。本病犬常见。
3.先天性尿素循环酶缺乏: 氨代谢为尿素的过程受阻,致使血液 中氨大量蓄积,造成脑组织损害。
二. 症状
1.肝脏机能异常:动物表现为消化障碍,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重减轻,生长停滞,异嗜,黄疸,烦渴,伴有门脉高压 或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出现腹水、腹围膨胀。
2.神经症状:精神沉郁,行为异常、运步缓慢、步样踉跄、 盲目运动、肌肉震颤、转圈运动、癫痫样发作、昏睡以至 昏迷及视力障碍,等等。
第三节 脑积水 (Hydrocephalus)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流动受阻,吸收减 少或生成过多,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积聚 大量脑脊液,致使脑室扩张的一种慢性 脑病。以意识、感觉和运动障碍为特征。
一. 病因
1.先天性脑积水主要与中脑导水管缺陷、 蛛网膜颗粒异常、小脑发育不全等有关。
2.后天性脑积水由脑膜脑炎、脑肿瘤、蛛 网膜下出血等导致脑脊液流动受阻而引 起。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蛛网膜绒毛对脑 脊液的重吸收,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第五节 热射病和日射病 (Sun stroke and heat stroke )
日射病和热射病是由于急性热应激引起的体温调节机能障碍 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日射病是指在炎热季节,日光直接照射动物头部,引起脑 膜充血和脑实质急性病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 的现象。
热射病指在潮湿闷热环境中,动物机体产热多而散热少、 体内积热,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现象。 临床上日射病和热射病统称为中暑。本病以体温显著升高、 呼吸和循环障碍、神经症状为特征。
二.临床症状
3. 脑膜刺激症状:是以脑膜炎为主的脑膜脑炎,常伴发 前数段脊髓膜炎症;由于脊神经背根受刺激,病畜颈、 背部皮肤感觉过敏,轻微的刺激或触摸即可引起强烈的 疼痛反应和肌肉强直性痉挛,头颈后仰。
单纯性脑炎,体温升高不常见,但化脓性脑膜脑炎体 温升高,有的达41C。犬瘟热脑炎的神经症状则常见嘴 角、头部、四肢、腹部单一肌群或多肌群出现阵发性的 有节奏的抽搐。
3.机能性神经病:如癫痫、膈痉挛等。
三.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症状可概括为4类: 1.全脑症状 2.局部脑症状 3.脊髓症状 4.外周神经症状。
1. 全脑症状
又称一般脑症状,是脑及脑膜的实质发生病理变化时, 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脑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 为: (1)精神状态异常,如兴奋或抑制,沉郁或昏迷,意识 紊乱等; (2)运动行为异常,如无目的徘徊,不顾障碍物,强迫 运动或圆圈运动等; (3)器官功能异常,如呼吸、脉搏次数和节律改变等; (4)反射机能异常,如反射亢进、减退或消失等。
3. 脊髓症状:有明显的节段性,主要表现 为截瘫,运动和感觉异常,排粪排尿障 碍,腱反射消失或亢进等。
4. 外周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个别外周神 经所支配的肌肉张力减退,肌肉迅速萎 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皮肤反射减弱 或消失。
犬后肢瘫痪
四.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1.神经系统检查 2.临床病理学检查(脑脊液检查) 3.辅助检查:X光片, 脊髓造影, CT, MRI扫描,
狂犬病 rabies
2.局部脑症状
又称灶性症状,是脑的特定部位损伤所引起特异 性的病征,如特定的中枢、神经束、神经核、神 经根等的损伤。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眼球震颤、斜 视、瞳孔大小不等、鼻唇部肌肉痉挛、牙关紧闭、 舌肌纤颤、口唇歪斜、耳下垂、舌脱出、吞咽障 碍、听觉减弱、视觉减退、嗅觉和味觉错乱等。
一. 病因
感染性因素: 1. 病毒感染:见于犬瘟热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狂犬病
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犬疱疹病毒、犬细小病毒、猫 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猫免疫缺陷病毒等。 2. 细菌感染:李氏杆菌,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 3.原虫感染:主要是弓形虫和犬新孢子虫,在幼龄动物 可出现神经症状。
非感染性因素
(3)CT和MRI: 能识别颅内病变的大小和位置
五.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常采用对症疗法。一般的治疗原则包括 控制感染,降低脑内压,镇静,解痉, 解除昏迷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脑膜脑炎 (Meningoencephalitis)
脑膜脑炎是指脑膜和脑实质的一种炎症 性疾病。以伴有一般脑症状、灶性脑症 状和脑膜刺激症状为特征。
受到中等强度暴力的作用,可在较长时间内陷入浅 昏迷或深昏迷状态,意识丧失,肌肉松弛无力,瞳 孔散大,反射减退或消失,呼吸变慢,脉搏细数、 节律不齐,排粪排尿失禁。肉食动物常发生呕吐。
轻度脑挫伤,或脑震荡,有的动物在意识丧失恢复 以后,会呈现局部脑症状(灶性症状),如运动失 调、一侧或两侧性瘫痪、视力丧失、口唇歪斜、吞 咽障碍及舌脱出等。
三.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脑脊液检验对 诊断本病意义非常重要。 由于颅内压升高,脊髓穿刺时脑脊液混浊,容易 流出。 细菌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和白细 胞数目显著增加。 粒细胞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白 细胞数目增加,并见大量的单核细胞。
四. 治疗
治疗原则为降低颅内压、抗菌消炎、对症治疗。 降低脑内压可用20%甘露醇液,1g/kg,静脉注射。 抗菌消炎应早期选用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如 头孢菌素、磺胺、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对免疫反应引起的脑膜脑炎,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有较 好的疗效,泼尼松,4mg/kg/d,维持1~2周 狂躁不安的病例可用苯巴比妥 2.2mg/kg,po,bid.。
神经系统疾病
一.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
1.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 2.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中毒; 3.营养物质缺乏及代谢障碍; 4.有遗传缺陷; 5.肿瘤形成; 6.有外伤、电击、中暑等。
二.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
1.中枢神经疾病:如脑的疾病、脊髓的疾 病等;
2.外周神经疾病:如外周脑神经疾病、外 周脊神经疾病等;
3.泌尿系统症状:肾脏肿大,多尿。有的伴有泌尿系统尿酸 铵结石。
三. 治疗
本病为不治或难治之症。 为减少肠道氮代谢产物的吸收,以减轻肝负担,可 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 为抑制消化道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过量的氨,使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口服或灌肠。 如有神经症状,建议用抗癫痫药,如溴化钾;
(2) 颜色和外观
(清亮/无色)
(3) 细胞总数:小脑延髓池<8个,腰膨大部<12个,为小淋巴细 胞
(4)总蛋白质:小脑延髓池<25mg/dl, 腰膨大部<40mg/dl
采集猫脑脊液的部位
3.辅助检查
(1)X线照片和脊髓造影:适于确定脊髓受损部 位
(2)神经取样: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或对神经做抽 样检查, 用于诊断某些外周神经疾病(运动 神经, 感觉神经)
神经活体检查以及血清中特异抗体的测定.
1.神经系统检查
(1)远距离观察:精神活动水平(从精神沉郁 到昏迷),姿势(歪头)
(2)观察运动姿势, 步态 (3)脊髓反射、感觉
2.脑脊液(CSF)检查
CSF异常说明神经系统疾病存在, 多见于动物的炎性 疾病.检查项目包括:
(1) 比重
(正常1.004-1.012)
二. 症状
脑积水多为慢性经过,其临床症状与颅内压升高的程度及 脑组织受压的部位有关。临床上可出现: ①意识障碍:精神沉郁,嗜睡,呆立,痴呆,癫痫发作; ②感觉迟钝:皮肤敏感性降低,轻微刺激无反应;听觉障 碍,微弱的声音不引起任何反应,但有较强的音响时,往 往引起高度惊恐和战栗;视力减退; ③运动障碍:无目的地行走,或作圆圈运动,间歇性痉挛, 后躯麻痹。
叶晓敏等. 犬脑积水病例,中国兽医杂志, 2006,42(1):39~41
临床检查
患犬消瘦,体形较正常同龄同品种犬小,但头颅却不成比例的 大。体温38.8℃。 盲目运动,不停往右绕圈,严重时几乎以两后肢为圆心,向右做 圆周运动。 触诊囟门未闭合(不规则缝隙),头顶右侧与囟门同一横断面上 有凹陷。头颅叩诊破罐音。 听觉尚可,视觉迟钝,眼球上部巩膜外露出现“落日征”。瞳 孔大小未见异常,但对光反射不敏感。耳根、下颌及眼角有渗 出性结痂。 延髓池穿刺:脑脊液清亮,脑脊液压力为127mm。
颅骨缺损,颅缝增大,且骨板薄。 颅腔扩大,几乎未见额窦,颅腔 密度增大、均一,影像模糊呈 磨砂玻璃状。
抽脑脊液后
静脉滴注20%甘露醇20 ml/天,连用3天。皮下注射地 塞米松2 mg/天,连用3天。5%拜有利注射液0.15 ml/ 天,肌肉注射连用5天。未见好转,仅在第1次输甘露 醇之后半天内,犬由向右转变为向左转,但以后仍向 右转。
三.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应加强护理,降低 颅内压,促进脑脊液吸收,以缓和病情。 皮质激素:泼尼松0.25~0.5mg/kg,据报 道,其治愈率可达60%。 利尿剂:速尿1~2mg/kg,po,TID. 抗惊厥:苯巴比妥2.2mg/kg,po,BID.
2004年11月中旬,我院接诊一玩具贵妇犬, 雌性,3月龄,未免疫,体重1.4 kg。主述为犬 不停往右绕圈,怀疑摔伤,饮食及大小便正常。
二. 治疗
治疗颅内压升高 地塞米松,2~4mg/kg,IV,6~8h后重复给药。可舒张
血管,降低颅内压。 同时应用止血剂,如止血敏、安络血等。 为防止和消除脑水肿,可静脉注射脱水剂,如20%甘露 醇液,1g/kg,20min内输完,4~8h后重复给药。 为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药,以及输液和营养支 持。
第二节 脑震荡及脑挫伤 (Concussion and Contusion of Brain)
脑震荡及脑挫伤是由于钝性粗暴的外力 作用于颅脑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 性脑机能障碍。脑组织具有肉眼病变或 组织学病变的称为脑挫伤;缺乏病理学 变化,而脑机能出现障碍的称为脑震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