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Y 原子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Z<Y<XB.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C.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Z>WD.W、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参考答案:C【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故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第ⅣA族,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处于第ⅢA族,原子序数X大于W,故W为C元素,X为Al元素,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故Z的核外电子数为17,则Z为Cl元素,Y的原子序数大于铝元素,小于氯元素,故Y为Si或P或S元素,Y原子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可知Y为Si或S符合,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Al,Y为Si或S,Z为Cl,A.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X、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X<Y<Z,故A错误;B.CS2分子的结构式为S=C=S,双键中含1个σ键、1个π键,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1:1,故B 错误;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Z>W,故C正确;D.W、Z形成的分子为四氯化碳,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故D错误;故选C.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苯和苯的同系物均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甲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一定条件下溴乙烷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参考答案:D略3. 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B.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D.如由右图所示的能量变化判断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参考答案:A4. 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0.10mol·L-1NH4Cl溶液中:c(Cl-)>c(H+)>c(NH+)>c(OH-)B.0.20mol·L-1Na2CO3溶液和0.20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a+)+c(H+)=c(OH-)+c(HCO3-) +c(CO32-)C.向0.10mol·L-1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得到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D.0.10mol·L-1醋酸钡溶液中:c(Ba2+)=c(CH3COO-)+c(CH3COOH-)参考答案:C略5. 以下做法达不到目的的是()A.蚊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在叮咬处抹些肥皂水(弱碱性),可减轻痛痒症状B.多吃海带,可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C.对生活中的塑料垃圾进行填埋,可防止“白色污染”D.将碗、筷高温蒸煮,可杀菌消毒参考答案:C略6.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A B C D参考答案:A7. 现有某天然有机物,拟对其进行研究,一般采取的研究步骤是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D.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参考答案:B略8. 1 mol某气态烃最多可与2 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 mol Cl2,由此可知该烃结构简式可能为A.CH≡CH B.CH3—C≡CH C.CH3—CH===CH—CH3D.CH3—C≡C—CH3参考答案:D 9. 将洁净的金属片甲、乙、丙、丁分别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并压紧(如下图所示)。

四川省双流县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new)

四川省双流县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new)

四川省双流县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可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Zn—〉65 Fe—56 Cu-64 Br-80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

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第三周期第ⅠA族 B。

第三周期第ⅡA族C。

第四周期第ⅠA族 D。

第五周期第ⅠA族【答案】C【解析】同位素镤-239的质子数为239—148=91,A元素的质子数为91-54=37,与第4周期36号元素相比,多一个电子,或37—2-8-8-18=1,所以A位于第5周期第IA族,故选C。

2。

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I>HBr>HCl>HF B. 元素非金属性:Si>P>S>ClC. 沸点:正丁烷>异丁烷>丙烷D. 碱性:NaOH>KOH>Ca(OH)2>Ba(OH)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因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但HF分子中有氢键,沸点最大,则沸点HF>HI>HBr>HCl,故A错误,元素非金属性:Cl>S>P>Si,B错误。

碳原子相同的同种物质,支链越多,沸点越低,C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等相关知识。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丙烷的球棍棋型: B。

CO2的比例模型:C。

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丙烷为CH3CH2CH3,其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氢原子的,如上图所示,故A正确;B.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碳和氧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碳的原子半径较大,故B错误;C.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氢氧根离子应该加括号写成离子的形式,故C错误;D.次氯酸的结构式应为氧在中间,H-O—Cl,故D错误;故选A。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Ba(OH)2·8H 2O 与NH 4C1反应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A .H 2SiO 3. H 2S CO 2B .H 2O NH 3·H 2O HClO HFC .H 2SO 3. Ba(OH)2 BaSO 4D .Cu(OH)2 CH 3COOH C 2H 5OH CH 3COON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图2表示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 -1CH 3COOH 溶液所得到的曲线 C .图3表示KNO 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 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 3的不饱和溶液 D .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 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4.向饱和BaSO 4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aSO 4的溶解度增大,Ksp 不变 B .BaSO 4的溶解度、Ksp 均增大 C .BaSO 4的溶解度、Ksp 均不变D .BaSO 4的溶解度不变,Ksp 增大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配制FeCl 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B .加压有利于N 2与H 2反应生成NH 3C .往醋酸溶液中加少量碱,有利于CH 3COO -的增多D .加入催化剂能加快NH 3转化为NO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若2H 2(g)+O 2(g)===2H 2O(g)ΔH =-483.6 kJ·mol -1,则H 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1B .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4 kJ·mol -1,则20.0gNaOH 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 的热量D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7.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500 ℃时在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1 mol N 2和6 mol H 2,则达到平衡时,NH 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A .0.1 mol·L -1B .0.2 mol·L -1C .0.05 mol·L -1D .0.15 mol·L -18.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 3(g) N 2O 5(g)+O 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0~3s 内,反应速率为="0.2" mol·L -1 ·min -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仅改变,则为9.反应mA(固)+nB(气)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不变B .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C .化学方程式中n <e+fD .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质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B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D .K 2CO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水电离出的c(H +)=1.0×10-13mol/L 的溶液中:Na +、NH 4+、Cl -、SO 42-B .滴入甲基橙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Cl -、AlO 2-、HCO 3-、NH 4+C .加入少量KSCN 后变为红色的溶液中:K +、Mg 2+、I -、NO 3-D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H 3COO -、CO 32-、K +、Na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将减小B .常温下,pH 相同的NaOH 溶液和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所得溶液的pH 不变D .常温下,2NO(g)+2CO(g)=N 2(g)+2CO 2(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O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铁片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用98%的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 .向氯水中加入少量的AgNO 3溶液,可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刚洗干净的酸(或碱)式滴定管在加入酸(或碱)溶液之前,要用所要盛装的酸(或碱)溶液润洗2~3次D .常温下,向饱和硫酸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会有沉淀生成14.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相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 .0.1moI·L -lCH 3COOH 溶液中:c(CH 3COO -)<c(H +)B .0.1moI·L -l NH 4Cl 溶液中:c(NH 4+)+c(H +)=c(Cl -)+c(OH -)C .0.1moI·L -l Na 2CO 3溶液与0.1moI·L -lNa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 3-)+c(CO 32-)+c(H 2CO 3)=0.1moI·L -lD .浓度均为0.1moI·L -l的NH 4C1、CH 3COONH 4、NH 4HSO 4溶液中,c(NH 4+)的大小顺序为:CH 3COONH 4>NH 4Cl>NH 4HSO 415.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A .氨水 B .NaOH C .Na 2CO 3 D .MgCO 316.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 .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C .X 、Y 、Z 的速率之比1:2:2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 ,同时消耗n mol Y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C .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它们都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D .常温下,FeCl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一定大于1×10-7mol/L18.下列水解反应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 .CO 32-+H 2O HCO 3-+OH -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B .Al 3++3H 2O 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 .TiCl 4+(x+2)H 2O (过量)TiO 2·xH 2O+4HCl 用TiCl 4制备TiO 2 D .SnCl 2+H 2O 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应加入氢氧化钠19.在等体积、等pH 的Ba(OH)2、NaOH 和NH 3·H 2O 三种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V 3>V 2>V 1 B .V 1>V 2=V 3 C .V 3>V 2=V 1 D .V 1=V 2>V 32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 合成甲醇:CO(g) + 2H 2(g)CH 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 .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从T 1变到T 2,达到平衡时增大C .平衡常数K =D .该反应在T 1时的平衡常数比T 2时的小21.在图1所示密闭容器中充满红棕色的NO 2气体,当迅速将活塞向右推一段距离后保持活塞不动时,色度计测出颜色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含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蒸干灼烧最终得到该固体是 A .只有碳酸钠 B .只有氯化钠 C .一定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D .碳酸铵2.化学家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

在常压下,用多孔钯多晶薄膜的催化将氢气和氮气转化为氮气。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增加氮气的量能提高氢气的转化率B .升高温度有利于氨的合成C .采用冷水降温的方法将合成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D .此法与哈伯法合成氨工艺相近3.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 溶液的pH ,比较氨水和NaOH 碱性强弱B .将氨水缓慢滴入AlCl 3溶液中,研究Al(OH)3的两性C .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D .加热除去NH 4C1中的少量NaHCO 34.与右边图像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表示1molH 2 (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吸收241.8 kJ 热量B .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 )+1/2O 2(g)=H 2O(g) △H =" -241.8" kJ/molC .表示2mol H 2(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2 mol 气态水所具的能量多483.6 kJD .H 2O(g)的能量低于H 2(g)和O 2(g)的能量之和5.关于由37C1原子组成的氯气叙述正确的是 A .71g 该氯气样品含1摩尔氯气 B .22.4L 该氯气样品质量是74gC .37.g 该氯气样品与足量NaOH 完全反应生成Na 37Cl 和Na 37ClO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5:1D .0.l 摩尔氯气分子溶于水形成l000mL 溶液,溶液中c(Cl -)+ c(ClO -)=0.lmol /L6.C 、N 、S 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B .三者的单质直接与氧气反应都能生成两种以上氧化物C .同温度、同浓度的Na 2CO 3、NaNO 3、Na 2SO 3溶液的pH: NaNO 3< Na 2SO 3< Na 2CO 3D .CO 2、NO 2、SO 2都能与H 2O 反应,其反应类型相同7.工业上采用NH 3作还原剂脱氮原理为:NO(g)+NO 2(g)+2NH 3(g )2N 2(g)+3 H 2O(g),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效率,右图是两种不同催化剂的脱氮效率曲线,判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C .曲线①、②最高点表示此时平衡转化率最高D .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氦率没有影响8.M 和N 两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二种离子中的五种和七种离子:K +、Na +、H +、NH 4+、Fe 3+、Al 3+、Cl -、OH -、NO 3一、S 2-、CO 32-、SO 42-。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20高一下·淮北期中)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一步均能实现的是()A . NaCl(aq) Cl2(g) FeCl2(s)B . MgCl2(aq) Mg(OH)2(s) MgO (s)C . S(s) SO3(g) H2SO4(aq)D . N2(g) NH3(g) NO2(g)2. (2分) (2018高二上·惠州期末)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 CaCO3H2SiO3酒精B NaCl NH3BaSO4C Fe CH3COOH蔗糖D HNO3Fe(OH)3H2O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8高二上·巴彦淖尔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N2(g)+3H2(g) 2NH3(g) ΔH<0,达到甲平衡。

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改变的这一条件是()A . 加入适当催化剂B . 升高温度C .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 . 增大压强4. (2分) (2015高二上·宁波期末)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NH4)2CO3 ③(NH4)2SO4 ④NH4HSO4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 ②③①④B . ④①③②C . ③②①④D . ③②④①5. (2分) (2018高一下·肇庆期末) A、B、C、D 均为气体,对于A+ 3B 2C + D 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0.4 mol/(L•s)B . v(B)=0.8mol/(L•s)C . v(C)=0.6 mol/(L•s)D . v(D)=0.1mol/(L•s)6. (2分) (2017高二上·河北期中) 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H+=Cu2++H2↑,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B . 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C . 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D . 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7.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 .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 (2分) (2018高一上·武清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aCl晶体中含有Na+、Cl-,所以NaCl晶体能导电B . 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 . BaSO4难溶于水,BaSO4是非电解质D . Cl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Cl2不是电解质9.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末) 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 ,可采用的方法是()A .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 .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 .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 . 用湿润的有色布条10. (2分)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分散质粒子半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B .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的布朗运动C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将导致配制结果不变D .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11.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图),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A . AB . BC . CD . D12. (2分)(2015·和顺模拟) 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 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A . 9.6gB . 6.4gC . 3.2gD . 1.6g13.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 pH等于13的溶液中:Ca2+ , Na+ , SO42- , HCO3-B . c(H+)/c(OH-)=1012的溶液中:Fe2+ , Cu2+ , NO3- , Cl-C . 无色透明溶液中: Al3+ , K+ , HCO3- , SO42-D . 使pH显红色的溶液中:NH4+ , Cu2+ , NO3- , Cl-14. (2分) (2018高一上·包头期末) 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 . Fe3+B . Mg2+C . Fe2+D . Al3+15. (2分) (2019高二上·太原期末) 室温下,设 1L pH=6 的 Al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物质的量为n1;1L pH=6 的 HCl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物质的量为 n2.则 n1/n2的值是()A . 0.01B . 1C . 10D . 10016. (2分) (2016高一下·舒城期中)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分别进行了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出现沉淀所需时间最短的是()A . AB . BC . CD . D17. (2分) (2016高二上·鄂尔多斯期中)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 . 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己烯B . 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己烯C . 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D .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己烷和苯的混合物18. (2分) (2018高一下·汕头期末)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X中试剂Y中试剂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水浓硫酸C用Na2SO3和浓硫酸制取收集SO2并检验其性质品红溶液浓硫酸D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A . AB . BC . CD . D19. (2分) (2019高三上·西安月考)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 浓硝酸、浓盐酸均为易挥发的强酸,两者混合配成的“王水”具有强腐蚀性B .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检验运送氯气的管道是否发生泄露C . 石墨具有导电性、稳定性,可用作电极材料D . 氯化铝是电解质,可以用于电解法冶炼金属铝20. (2分) (2018高二上·大港期中)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 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Na+)>c(H+)>c(OH-)B . 浓度为0.1 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c(Na+)+ c(H+)=c(HCO3-)+c(OH-)C . 浓度为0.1 mol·L-1的(NH4)2CO3溶液:c(NH4+)=2c(CO32-)+2c(HCO3-)+2c(H2CO3)D . 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c(OH-)=c(H+)+c(CH3COOH)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21. (4分) (2019高二上·桂林月考) 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O2 (气体)和N2O4 (无色气体),二者之间可相互转化,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1.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C.所有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2.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乙炔的结构式:HC≡CHB.苯的比例模型:C.氯化铵的电子式:D.Na2S的形成:3. 用3070Zn高能原子轰击82208Pb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生成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中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B.此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科学家合成的112号元素是金属元素D.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ⅡB族4. 化学反应总伴随着多彩的颜色变化。

下列对化学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呈蓝色B.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并微热4∼5分钟,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C.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溶液变黄D.将硬脂酸甘油酯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的红棕色褪去5.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和Y同族,X和Z同族,X的简单离子和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和X、Z能分别形成分子式为XW3、ZW3的共价化合物,这两种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均呈碱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C.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W>YD.化合物YW与水反应能生成还原性气体6. 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C.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图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7. 对10mL 1mol/L的盐酸与一小块大理石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A.降低温度B.增加大理石的量C.增加盐酸的浓度D.加入5mL H2O8.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O2⇌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和SO3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mol⋅L−1、O2为0.2mol⋅L−1B.SO2为0.3mol⋅L−1C.SO3为0.4mol⋅L−1D.SO2、SO3均为0.1mol⋅L−19. 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四川省双流县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四川省双流县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四川省双流县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可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Zn->65 Fe-56 Cu-64 Br-80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

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第ⅠA族 B.第三周期第ⅡA族 C.第四周期第ⅠA族 D.第五周期第ⅠA族2.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稳定性:HI>HBr>HCl>HF B.元素非金属性:Si>P>S>ClC.沸点:正丁烷>异丁烷>丙烷D.碱性:NaOH>KOH>Ca(OH)2>Ba(OH)2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丙烷的球棍棋型:B.CO2的比例模型:C.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4.下列说法正确的()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定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定是离子化合物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将16gO2与32gSO2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0.5NAC.lmol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4NAD.44g丙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2NA7.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

高二化学上学期入学试卷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高二化学上学期入学试卷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入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词汇里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联系的是()A.赤色海潮B.绿色食品C.白色污染D.棕色烟气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ClB.乙醇的分子式:C2H4O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异丁烷的结构简式:CH(CH3)3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39 g Na2O2含有2 N A个离子C.状况下,22.4 L 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 AD.18 g D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4.下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有()①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②干馏和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③单质钠加入氯化镁溶液中制取镁;④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⑤用电解法制铝时,原料是氯化铝⑥石英、玛瑙、水晶、玻璃、水泥、陶瓷、太阳能电池和光纤都是硅酸盐产品.A.②③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从上到下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金属性逐渐减弱B.化合价逐渐升高C.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6.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A.酸性:HNO3>H2CO3>H2SiO3B.稳定性;H2S>H2O>HFC.还原性:Cl﹣>Br﹣>I﹣D.碱性:NaOH>Mg(OH)2>Ca(OH)2 7.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8.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NaCl和CO2B.HCl和H2O C.NaOH和H2O2D.C12和CaCl29.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SO42﹣向X电极移动10.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状况下,每消耗5.6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2mole﹣②通过甲烷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 ﹣﹣8e﹣=CO32﹣+7H2O③通过甲烷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通过氧气的电极为负极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1.已知断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431KJ 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A.吸收183KJ B.吸收366KJ C.放出183KJ D.放出366KJ12.对于反应4NH3+5O2=4NO+6H2O,下列为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用v表示),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v (NH3)=0.2 mol/(Ls)B.v (O2)=1.4mol/(Lmin)C.v (H2O)=0.25 mol/(Ls)D.v (NO)=9 mol/(Lmin)13.在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14.下列化学式或名称一定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H2F2B.油脂C.C4H10D.(C6H10O5)n15.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D.(CH3)3CCH2CH316.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①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②由乙烯制乙醇③乙烯使溴水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⑤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⑥苯与液溴在三溴化铁催化下反应⑦苯的硝化反应⑧由乙烯制备聚乙烯.A.①⑤⑥⑦B.①③④⑦⑧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能与Na、NaOH、NaHC03等物质反应B.它能发生酯化、氧化、加成等反应C.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5H8O3D.它是乙酸也是乙醇的同系物18.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有()A.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2HClO+CaSO3↓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C.少量的Na2SO3溶液滴加到足量稀盐酸中:SO32﹣+2H+═H2O+SO2↑D.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SiO32﹣+CO2+H20═H2SiO3(胶体)+CO32﹣19.用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气体 a b CA 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 SO2浓硫酸铜片酸性KMnO4溶液C NH3浓氨水生石灰浓硫酸D CO2稀硫酸Na2CO3固体浓硫酸A.A B.B C.C D.D 20.11.9g Mg、Al、Fe组成的合金溶解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反应后产生状况下的6.72L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恰好使金属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为()A.22.1 g B.27.2 g C.30 g D.14.6 g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21.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28的物质是(写结构简式).(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 B(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①写出C的结构式:;D的电子式:.②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③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写出B转化为A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化学反应:.22.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正极:②若正极质量增重12.8g,则该原电池转移了mol电子.23.请写出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时,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溶液的pH将(升高、不变或减小)24.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③改变下列条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A、升高温度B、减小物质X的物质的量C、减小压强D、增加物质Z的物质的量E、加入某种催化剂.25.已知:①A是一种烃,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结构式.(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④.(3)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他们在试管A中按顺序加入碎瓷片、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然后加热制取.请回答:①实验中,加入的浓硫酸的作用是.②小试管B中的液体是;小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下,原因是.26.海洋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得多种物质.(1)工业上进行海水淡化有多种方法.①蒸馏法是历史悠久,技术和工艺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1是海水蒸馏法装置示意图,仪器B的名称是②如图2是膜分离技术进行淡化的原理示意图,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右侧海水中减少的是(填字母)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C.溶剂质量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2)碘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而在地壳中主要以IO3﹣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①途径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如以海水为原料制取I2,通入的Cl2要适量,如过量就会发生途径Ⅲ的副反应,则途径Ⅲ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③如以途径Ⅱ在溶液中制取I2,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中,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C中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5)有同学提出将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进行探究实验,请预测二者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写出你的理由可能的反应;你的理由.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入学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词汇里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联系的是()A.赤色海潮B.绿色食品C.白色污染D.棕色烟气【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从赤潮的形成原因、危害、颜色方面来解答;B.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环境、生产技术、卫生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据此解答;C.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白色垃圾”;D.根据烟气呈棕色进行解答.【解答】解:A.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微生物大量繁殖,有些微生物如藻类呈现红色,故名赤潮,故A错误;B.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无颜色无关,故B正确;C.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白色垃圾”,故C错误;D.棕色烟气有可能是碳氧化物,也可能含有大量的氧化铁粉末,颜色呈棕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赤潮、棕色烟气、白色污染、绿色食品等知识,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ClB.乙醇的分子式:C2H4O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异丁烷的结构简式:CH(CH3)3【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B.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H原子;C.四氯化碳分子中,Cl原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异丁烷为2﹣甲基丁烷,据此判断其结构简式.【解答】解:A.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1737Cl,故A错误;B.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C、6个H和1个O原子,其正确的分子式为:C2H6O,故B错误;C.Cl的最外层有3对孤对电子,则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异丁烷中含有1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CH(CH3)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元素符号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39 g Na2O2含有2 N A个离子C.状况下,22.4 L 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 AD.18 g D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氧气和臭氧中只含有氧原子,32g氧气和32g臭氧中都含有32g氧原子,含有2mol氧原子;B.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C.状况下,乙醇为液体;D.D2O的分子量为20.【解答】解:A.32g氧气和32g臭氧中都含有32g氧原子,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原子数均为2N A,故A正确;B.39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0.0×3=1.5 N A个离子,故B错误;C.因状况下,乙醇为液体,则无法利用体积计算其分子数,故C错误;D.18 g 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分子数为0.9N A,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的方法,关键是过氧化钠的构成离子.4.下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有()①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②干馏和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③单质钠加入氯化镁溶液中制取镁;④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⑤用电解法制铝时,原料是氯化铝⑥石英、玛瑙、水晶、玻璃、水泥、陶瓷、太阳能电池和光纤都是硅酸盐产品.A.②③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电解原理;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钠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①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②干馏属于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③单质钠加入氯化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镁、氢气、氯化钠;④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生成金属钠和氯气;⑤用电解法制铝时,原料是氧化铝;⑥石英、玛瑙、水晶、光纤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是晶体硅,玻璃、水泥、陶瓷是硅酸盐产品.【解答】解:①焰色反应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干馏属于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故②错误;③单质钠加入氯化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镁、氢气、氯化钠,故③错误;④Na性质活泼,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故④正确;⑤用电解法制铝时,原料是氧化铝,故⑤错误;⑥石英、玛瑙、水晶、光纤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是晶体硅,玻璃、水泥、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综合性较强,熟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从上到下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金属性逐渐减弱B.化合价逐渐升高C.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根据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1.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为1,最高化合价都为+1;2.递变性: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解答】解:因碱金属元素的具有相似性与递变性可知:A、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故A错误;B、因碱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最高化合价都为+1,故B错误;C、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C正确;D、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6.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A.酸性:HNO3>H2CO3>H2SiO3B.稳定性;H2S>H2O>HFC.还原性:Cl﹣>Br﹣>I﹣D.碱性:NaOH>Mg(OH)2>Ca(OH)2【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气态氢化物越稳定;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D.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解答】解:A.非金属性N>C>Si,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2SiO3<H2CO3<HNO3,故A正确;B.非金属性F>O>S,对应气态氢化物为HF>H2S>H2S,故B错误;C.非金属性Cl>Br>I,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为Cl﹣<Br﹣<I﹣,故C错误;D.金属性Ca>Na>Mg,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Ca(OH)2>NaOH >Mg(OH)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明确物质的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碱性与非金属性、金属性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7.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则Y为第ⅥA族元素,则X可能为H、Li、Na等元素,Y可能为O、S等元素,以此进行解答题中各问.【解答】解: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则Y 为第ⅥA族元素,则X可能为H、Li、Na等元素,Y可能为O、S等元素:A、当X为H、Li等元素,Y为S元素时,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故A错误;B、X为Na时,其对应离子为Na+,离子有10个电子,Y为O元素时,其对应的离子为O2﹣,离子有10个电子,二者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B错误;C、化学式为X2Y的有H2O或Na2O或Li2O,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为1:1的有H2O2或Na2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主要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应用.8.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NaCl和CO2B.HCl和H2O C.NaOH和H2O2D.C12和CaCl2【考点】化学键.【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族、第IIA族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NaCl中只含有离子键,CO2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A错误;B.HCl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H2O是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分子,所以化学键类型相同,故B正确;C.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O与H之间存在共价键,H2O2中只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D.CaCl2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而氯气是单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根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分析解答即可,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题目难度不大.9.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SO42﹣向X电极移动【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原电池,根据电子的流向判断正负极,电流的流向正好与电子的流向相反;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A、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从X电极流向Y 电极,电流的流向与此相反,即Y→外电路→X,故A错误;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Y为碳棒,X为Fe,故B错误;C、X是负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Y是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原电池中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X是负极,SO42﹣向X电极移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会根据电子的流向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解本题的关键,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正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类型、电子和电流的流向即可解答本题.10.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状况下,每消耗5.6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2mole﹣②通过甲烷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 ﹣﹣8e﹣=CO32﹣+7H2O③通过甲烷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通过氧气的电极为负极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碱性甲烷燃料电池,具有还原性的甲烷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①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则每消耗5.6L CH4,即0.25mol,可以向外电路提供2mole﹣,故①正确;②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失电子反应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故②正确;③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故③错误;③电池反应式为:CH4+2OH﹣+2O2=CO32﹣+3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不断减少,溶液pH不断减小,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碱性甲烷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把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正确判断两极的化学反应,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电子、电流、离子的流向.11.已知断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431KJ 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A.吸收183KJ B.吸收366KJ C.放出183KJ D.放出366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解答;【解答】解: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生成物的键能减反应物的键能=436kJmol﹣1+243kJmol﹣1﹣2×431 kJmol﹣1=﹣183kJmol﹣1,故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放出热量为183KJ,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12.对于反应4NH3+5O2=4NO+6H2O,下列为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用v表示),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v (NH3)=0.2 mol/(Ls)B.v (O2)=1.4mol/(Lmin)C.v (H2O)=0.25 mol/(Ls)D.v (NO)=9 mol/(Lmi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反应速率与对应化学计量数的比值来比较反应的快慢,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反应速率与对应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 =0.05,B. =0.0047,C. =0.042,D. =0.0375,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利用比值法或转化为同种物质的速率均可比较反应的快慢,但比较法较快,注意单位要统一,题目难度不大.13.在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解答】解:此题列出了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各种可能情况,应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①符合特征(1);②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方向;③说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④NO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⑤中若是恒容条件,则ρ始终不变;若恒压条件,则ρ随反应而变;故①④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分析时要从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特征判断,平衡状态的本质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4.下列化学式或名称一定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H2F2B.油脂C.C4H10D.(C6H10O5)n【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子式相同有机物无同分异构体的才是纯净物.【解答】解:A.CH2F2只有一种结构,无同分异构体,是纯净物,故A正确;B.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故B错误;C.C4H10有2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异丁烷,可能是混合物,故C错误;D.(C6H10O5)n中n值不同,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难度不大,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15.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D.(CH3)3CCH2CH3【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根据等效氢原子来判断各烷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就有几种不同的沸点.。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化学开学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A .111 B .161 C .272 D .4332.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Cl>HBr>HIB .酸性 HClO 4>H 2SO 4 >H 2CO 3C .粒子半径 S 2-<Cl -<K +<Ca 2+D .沸点 I 2>Br 2>Cl 2>F 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金属Na 投入水中:Na +2H 2O =Na ++2OH -+H 2↑B .在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至中性: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C .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醋酸:HCO 3-+H +=CO 2↑+H 2OD .碳酸钙中滴加盐酸:CO 32--+2H +=CO 2↑+H 2O4.现有下列反应,据两式判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1)2Fe 3++2I — 2Fe 2++I 2 (2)Cl 2+2Fe 2+ 2Fe 3++2Cl —A .Cl —>Fe 2+>I —B .I —>Fe 2+> Cl —C .Cl —>I —>Fe 2+D .Fe 2+>I —> Cl—5.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24LCH 4所含的分子数为1N AB .46gNO 2和46gN 2O 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 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氦气与22.4L 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 AD .0.5mol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6.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①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②可以将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④高炉炼铁的反应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A .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H 2OH ,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该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C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D .1mol 该有机物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0.5mol H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9.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说明A 的金属性比B 强的是( ) A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参与反应时1 mol A 失去的电子比1 mol B 失去的电子多D .常温时,A 能从盐酸中置换出氢气,而B 不能反应10.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入学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Ⅰ卷(选择题,共20题,40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词汇里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联系的是( )A.赤色海潮 B.绿色食品C.白色污染D.棕色烟气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B.乙醇的分子式:C2H4O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 Cl D.异丁烷的结构简式:CH(CH3)3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39 g Na2O2含有2 N A个离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 A D.18 g D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4、下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②干馏和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③单质钠加入氯化镁溶液中制取镁; ④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⑤用电解法制铝时,原料是氯化铝⑥石英、玛瑙、水晶、玻璃、水泥、陶瓷、太阳能电池和光纤都是硅酸盐产品A.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5、按原子序数递增,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金属性逐渐减弱 B.化合价逐渐升高C.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6、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A.酸性:HNO3>H2CO3>H2SiO3 B.稳定性;H2S>H2O>HFC.还原性:Cl->Br->I- D.碱性:NaOH>Mg(OH)2>Ca(OH)27、 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 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D.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8、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NaCl和CO2 B.HCl和H2O C.NaOH和H2O2D.C12和CaCl29、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 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 SO42-向X电极移动10、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电池的总反应为CH4+2OH-+2O2=CO32-+3H2O,下列说法①在标准状况下,每消耗 5.6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2mole-②通过甲烷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③通过甲烷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通过氧气的电极为负极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1、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 )A.吸收183kJ B.吸收366kJ C.放出183kJ D.放出366kJ12、对于反应4NH3+5O2=4NO+6H2O,下列为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用v表示),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 v (NH3) = 0.2 mol/(L·s)B. v (O2)= 1.4mol/(L·min)C. v (H2O) = 0.25 mol/(L·s)D. v (NO) =9 mol/(L·min)13、可逆反应:2NO2(g) 2NO(g)+ O2(g)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O2的同时消耗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③④ B.②③⑤C.①④D.①②③④⑤14、下列化学式或名称一定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H2F2 B.油脂 C.C4H10 D.(C6H10O5)n15、下列烷烃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 2 D.(CH3)3CCH2CH316、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①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②由乙烯制乙醇③乙烯使溴水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⑤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⑥苯与液溴在三溴化铁催化下反应⑦苯的硝化反应⑧由乙烯制备聚乙烯A. ①⑤⑥⑦B. ①③④⑦⑧C.②③④⑤⑥⑦D. ①②③④⑤⑥⑦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能与Na、NaOH、NaHC03等物质反应 B.它能发生酯化、氧化、加成等反应C.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5H8O3 D.它是乙酸也是乙醇的同系物18、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有( )A.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 2ClO-+ SO2+ H2O = 2HClO + CaSO3↓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C.少量的Na2SO3溶液滴加到足量稀盐酸中:SO32- + 2H+ = H2O + SO2↑D.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SiO32- + CO2 + H20 = H2SiO3(胶体)+ CO32-19.用右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6.72L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恰好使金属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为()A.22.1 g B.27.2 g C. 30 g D.14. 6 gⅡ卷(非选择题,共5题,60分)21、(12分)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28的物质是(写结构简式) 。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 B(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C的结构式: ;D的电子式: 。

②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由A 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

写出B转化为A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1)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_____;正极:______②若正极质量增重12.8g,则该原电池转移了________mol电子.(2)请写出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时,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_________ ;溶液的pH将______(升高、不变或减小)(3)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据此回答: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L•min);③改变下列条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_________A、升高温度B、减小物质X的物质的量C、减小压强D、增加物质Z的物质的量 E、加入某种催化剂23、(13分)已知:①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

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 _________;②_________ _________;④_________ _________.(3)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他们在试管A中按顺序加入碎瓷片、试剂B、浓硫酸和试剂D,然后加热制取。

请回答:①实验中,加入的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小试管B中的液体是_________;•其作用作用是_________;小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下,原因是_________。

24、(9分)海洋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得多种物质。

(1)工业上进行海水淡化有多种方法。

①蒸馏法是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

下图是海水蒸馏装置示意图,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右图是膜分离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的原理示意图。

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加压后,右侧海水中减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2)碘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而在地壳中主要以IO3-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①途径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以海水为原料制取I2,通入的Cl2要适量,如过量就会发生途径Ⅲ的副反应,则途径Ⅲ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③如以途径Ⅱ在溶液中制取I2,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中,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C中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5)有同学提出将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进行探究实验,请预测二者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写出你的理由可能的反应;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