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诊疗规范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一、麻醉科医师应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
必要时,应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二、术前准备:在术前访视患者时,应掌握病情,进行评估,行ASA分级,预测麻醉危险程度。
同时,介绍麻醉方案、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并进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进行麻醉前谈话并签字。
还应进行术前用药。
三、麻醉前准备:1.按照手术间麻醉准备工作常规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插管器具、吸引器等器具。
2.准备所需药品,包括诱导药、肌肉松弛药、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急救药品。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并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
5.核查病历。
6.查对:由麻醉医生主持与巡回护士主刀医生三方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诊断、手术方式及部位、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等。
同时进行药品查对,包括名称、剂量等,以及麻醉机等器械的再次检查。
四、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按以下顺序进行:1.进行手部消毒,打开一次性全麻包并检查喉镜、一次性气管导管。
2.让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气道通畅。
同时,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辅助呼吸。
3.维持输液管道通畅,缓慢静注一定浓度、剂量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
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剂量的肌松药。
右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左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进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肌松完善。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
自病人右口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托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露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界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
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气管内,退出管芯,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应以满足镇痛、唾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辅助麻醉剂;(4)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禁忌证:(1)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严重低血压休克;(5)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注意事项:(1)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 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哨/1^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内入睡,约可维持30Y5min.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l∕3-l∕2o(3)静注硫喷妥钠速度不可过快(开始5ml可稍快),诱导时应注意呼吸和循环的变化。
静脉复合麻醉诊疗常规
静脉复合麻醉诊疗常规引言静脉复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多种手术和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麻醉需求。
本文将介绍静脉复合麻醉诊疗的常规流程和注意事项。
静脉复合麻醉的定义静脉复合麻醉是指在手术或诊疗过程中,通过静脉给药的方式,结合局部麻醉技术或其他麻醉方法,使患者处于有效的全身麻醉状态。
静脉复合麻醉的常规流程1.术前准备:–患者的麻醉前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体重、身高、心肺功能、麻醉史等。
–集中监测和设备准备:包括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监测仪、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等。
2.麻醉诱导:–静脉通路建立:通过静脉置管或静脉穿刺方式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药。
–麻醉诱导药物的给予:常用的药物有巴比妥类药物、吸入麻醉药物等。
3.维持麻醉:–静脉麻醉药物的输注: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要,持续输注静脉麻醉药物,以保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监测参数的监控: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参数的监测,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
4.麻醉恢复:–麻醉药物的停止:手术或诊疗结束后,逐渐停止静脉麻醉药物的输注。
–观察恢复过程: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清醒程度、呼吸情况、血压稳定性等。
5.麻醉结束:–患者的转运: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其转移到恢复室或病房继续观察和治疗。
–麻醉记录的填写:完整记录患者麻醉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用药剂量、监测数据、并发症等。
注意事项1.患者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在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确保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2.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需谨慎: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疾病情况等因素,精确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注意用药剂量的控制。
3.监测参数的及时调整:在麻醉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参数,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药物输注速度。
4.麻醉药物的停止和恢复观察:手术或诊疗结束后,应逐渐停止静脉麻醉药物的输注,并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5.麻醉记录的完整性:记录患者麻醉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对麻醉效果和患者反应的评估。
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配合
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配合吸入麻醉是将吸入麻醉药通过机械回路进行通气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入血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配合静脉用药,从而产生全身麻醉效应。
吸入麻醉易于调控,因而安全、有效,能满足各种手术需要。
静吸复合全麻有一定时间的诱导期。
由于诱导期用药剂量大,机体状态的变化及麻醉药对心血管的作用影响剧烈,易出现躁动、喉痉挛等并发症。
因此,做好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十分重要。
1.静吸复合全麻前的护理1.1术前一日访视患者及其亲属手术患者非常需要有一位了解、参与手术全过程、熟悉并信任的护士守候在身旁,并获得关心和照顾,因此,术前访视的巡回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术前须知、术前注意事项、进出手术室的过程、要求、手术方式及麻醉的选择、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麻醉方式的优点及并发症等,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减少陌生感和恐惧心理。
如去手术室前要去除饰物、手表、义齿等,讲解镇痛与麻醉与术手肠蠕动恢复的相互关系,讲解术中留置各种引流管道对康复的影响,访视过程中,对于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尽量保持与手术医生口吻一致,必要时让主管医生解释,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同时避免伤害患者自尊,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让患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1.2用物的准备术前30min准备好术中需要的各种器械、物品,麻醉前协助麻醉医生备齐各种物品及用物,备物尽量齐全。
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连接好负压吸引装置。
1.3入室后的护理患者入手术室后,要根据手术通知单进行必需的查对制度,严格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手术时间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
接待患者要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了解术前一日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如有义齿的患者,协助取出义齿。
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2.麻醉诱导期的护理(1)建立静脉通道,连结输液用的三通接头,有利于静脉给药。
(2)遵医嘱静脉给药,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如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麻醉医师报告。
静脉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麻醉
【适应症和禁忌症】不需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一般仅用于不需肌肉松弛的短小手术。
【麻醉前准备】参见“吸入麻醉”
【常用药物】参见“静脉复合麻醉”
【操作方法】
1. 记忆缺失和基础麻醉药多半采用咪唑安定、地西泮、硫贲妥钠或丙泊酚。
2. 镇痛药以氯胺酮为首选。
【并发症及其防治】参见“静脉复合麻醉”
【注意事项】
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用药。
2. 静脉缓慢注射(最好采用输注泵给药),谨防呼吸抑制。
3. 常规吸氧。
4. 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测,备好人工呼吸和气管插管器材。
市中医医院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XXX市中医医院麻醉科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利用1%普鲁卡因,通过与神经安定药,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镇痛药和(或)肌肉松弛药复合,采用静脉点滴方式用药,即为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
【适应证】本法适用范围广,头颈、脊柱、四肢等全身表浅性手术均可采用;与肌松药复合亦适用于胸、腹腔等需要肌肉松弛和行控制呼吸的大手术。
【禁忌证】1. 普鲁卡因过敏;2. 严重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动脉硬化;3. 休克;4. 恶液质;5. 婴幼儿;6. 颅内压过高或肾衰需限制输液量者;7. 重症肌无力病人慎用。
【剂量和用法】1. 术前药:常规应用抗胆碱药和镇静药;2. 诱导:麻醉诱导应常规用硫苯妥钠或其它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再辅以肌松药施行气管插管;3. 维持:在麻醉诱导后可开始静脉滴注1%普鲁卡因复合液;其复合液的成分可根据病人状况和手术情况有不同复合,如:可与0.1%司可林或0.1%氯胺酮复合,也可分次静注冬眠合剂、氟芬合剂、氯胺酮、羟丁酸钠、安定、度冷丁、芬太尼、异丙酚、非去极化肌松药或与吸入麻醉复合。
静脉滴注普鲁卡因的初速为60~100 滴/min,进入外科麻醉期后需及时逐步减慢滴速至20~40 滴/min 维持之。
【注意事项】1. 必须在足够的基础麻醉下静滴普鲁卡因,严禁在清醒状态下用药;2. 维持麻醉中应经常保持病人有浅麻醉征象存在而又不妨碍手术进行为原则,如果病人对手术刺激已无反应时,应认为麻醉过深,需进一步减慢滴速;3. 维持麻醉中普鲁卡因的滴速,一般只能逐步减慢而不能随意增快,更忌骤快骤慢的频繁调整。
若遇麻醉减浅,应给予其它静脉麻醉药、肌松药或吸入麻醉药,禁忌企图以单纯增快滴速来加深麻醉;4. 必须始终保持满意的呼吸交换量及氧供,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5. 麻药过量时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脉压缩小,心动过缓,应立即停药,严重时可用麻黄素和阿托品加以纠正。
若出现惊厥,应立即吸氧并静注硫喷妥钠等其它抗惊厥药或肌松药进行控制,待血压、脉搏恢复至正常范围后可继续麻醉至术终,但滴速需减慢,亦可改换成其它全麻方法完成手术。
全身麻醉(静吸复合)诊疗常规
全身麻醉(静吸复合)诊疗常规一麻醉前准备:检查电源,气源,麻醉机,监护仪,挥发罐,吸引器,药品及应急设备。
准备喉镜,气管导管,牙垫,吸痰管,检查钠石灰是否失效。
监测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二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1、面罩给氧:给氧去氮,给予镇静,镇痛及肌肉松弛药物,行气管插管。
芬太尼2-4ug/kg, 异丙酚 1.5-3mg/kg维库溴胺0.06-0.1mg/kg,阿曲库胺0.3-0.6mg/kg。
,三全麻维持期操作常规全醉维持可采用吸入复合,静—吸复合和静脉复合等方法。
1、熟悉各种全麻药品的药理作用,作用时效和副作用以及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麻醉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2、密切观察心电、血压、呼吸、SpO2和EtCO2的变化,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情况不稳定时要缩短记录时间。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有梗阻现象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迅速排出。
应按EtCO2和SpO2调节通气参数。
使用呼吸机时呼吸频率10~14次/分,潮气量8~10ml/kg。
4、术中密切注意麻醉深度是否满足手术要求,按病人体征及麻药浓度和剂量综合判断,以能满足手术需要的最浅麻醉为安全。
老年、小儿、休克、病重患者,静脉全麻药、吸入麻醉药和肌松药应适当减量。
5、气管插管病人,维持肌松以非去极化肌松药为好,最好使用肌松监测。
6、仔细观察术中出血和尿量,依据生理指标,调整输血、输液的种类和速度,必要时监测CVP。
四气管插管拔管常规1、必须具备拔管指征方可拔出气管插管:Bp、P平稳;呛咳吞咽反射恢复;潮气量足够;SpO2不低于术前3~5%或接近术前水平;呼之能应或完全清醒。
吸引不足以引起呛咳反射时无论其它体征如何,不得拔管。
2、先将气管内分泌物吸除干净,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20秒,再将口腔内分泌物吸除干净,充分吸氧后边辅助呼吸边拔管,拔管后迅速将口腔内残留分泌物吸4、拔管前应备好加压面罩及气管插管等器械,以备不测。
5、初学者须在上级医师协助下进行。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诊疗规范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诊疗规范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是复合应用吸入性全麻药、静脉全麻药、麻醉镇痛药或结合肌松药对病人同时或先后实施静脉全麻和吸入全麻技术的麻醉方法,简称静吸复合全麻。
其利用药物各自优点取长补短,降低药物间的个体差异,减少各种麻醉药用量及不良反应,使麻醉易于调控和更加平稳。
静吸复合全麻是平衡麻醉的典型代表,较单纯的静脉全麻或吸入全麻具有更多的优点,适应证相对扩大,今已成为国内临床广泛采用的全麻方法。
1、麻醉原则:(1)静吸复合麻醉系静脉药物和吸入药物合用,对每种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才能灵活掌握,以避免不必要的药效相加或相减。
(2)药物的选配应以能满足手术基本要求,即镇痫、睡眠遗忘和肌肉松弛为原则,并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手术需要确定麻醉药的配伍方案和用量,尽可能以最小量的麻醉药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并将各种麻醉药的毒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药物选配要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更不能凭主观愿望任意加用。
(3)静吸复合麻醉期间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除短小、不需肌松的手术外,均应在气管插管下施行。
(4)严格监测术中麻醉深度,遵循药物的个体化原则, 适当增加或减少不同麻醉药的用量,合理调节静脉麻醉药的输注速度和吸入麻醉药的吸入浓度。
(5)肌松药可以提供满意的肌肉松弛,并减少麻醉用药量,但本身无麻醉作用,不能代替麻醉药。
因此应用肌松药必须要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以避免术中知晓和痛苦。
2、麻醉实施: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 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最常用的是静脉麻醉诱导后采取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1)麻醉诱导: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麻醉药物和给药方式,可以用单次静脉全麻药来实现,也可用TCI技术来完成,但常需辅以麻醉镇痫药和肌松药。
小儿可用单纯吸入挥发性麻醉药(七氟瞇)来完成麻醉诱导。
整个诱导过程应力求平稳迅速,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并尽可能降低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全身麻醉药使用规范
全身麻醉药使用指南为加强我院全身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根据《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
按照作用范围,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通常是大型手术,都会使用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是指患者机体暂时失去知觉与痛觉的药物,根据给药方式,全身麻醉药又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两种类型。
一、吸入性麻醉药吸入性麻醉药多为挥发性液体(如乙酸、氟烷等),少数为气体(如氧化亚氮),均可经呼吸道迅速进入体内而发挥麻醉作用,其麻醉的深度,多随脑中麻醉药的分压而变化;麻醉的诱导和苏醒的速度,取决于组织中麻醉药张力的变化速度。
在药物方面,其在血中的溶解度则是影响麻醉作用的主要因素,因其血/气分配系数影响血中药物的分压,也影响在脑中的分布,终至影响进入麻醉的速度和深度。
七氟烷:为含氟的吸入麻醉药。
其最小肺泡内浓度(MIC),在氧及氧化亚氮的混合气体中为0.66%;在纯氧中为1.7%;与恩氟烷者相似,为氟烷者的l∕2o其半数致死浓度(LC)/MAC比恩氟烷者大。
诱导时间比恩氟烷、氟烷者短,苏醒时间三50者无大差异。
麻醉期间的镇痛、肌松效应与恩氟烷和氟烷者相同。
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氟烷者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异氟烷者小;对脑血流量、颅内压的影响与异氟烷者相似。
本品不引起过敏反应,对眼黏膜刺激轻微。
以2%-4%浓度进行诱导麻醉、以3席维特时,吸人后10-15分钟血药浓度达稳态,约360umol∕L;停药5分钟后则约为90umol∕L,停药60分钟后为约15umol∕L o血浆消除t 呈三相,分别为2.7分钟、9.04分钟、30.7分钟。
血/1/2气分配系数为0.63(恩氟烷者为1.9,氟烷者为3.2)。
本品主要经呼气排泄,停止吸入1小时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
它在体内可被代谢为无机氟由尿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2.89%,比恩氟烷者(0.96%)高,比氟烷者(15.7)低。
麻醉学吸入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技术
麻醉学吸入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技术吸入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又称为静吸复合麻醉,如前所述,具体方法有多种。
由于静脉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患者舒适易接受,而吸入麻醉的深度易于控制和管理,故临床上常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术前准备与一般的全身麻醉相同。
随着七氟配等新型吸入麻醉药的出现,吸入麻醉诱导或静吸复合诱导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一、麻醉诱导1静脉诱导一般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复合,静脉全身麻醉药多为丙泊酚 1.5~2.51^/1^或咪达嗖仑0.02〜0.05mg∕kg0麻醉性镇痛药以芬太尼为主,诱导剂量一般为2〜4ug∕kg,也可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阿芬太尼以及依诺伐等。
肌肉松弛药除经典的琥珀胆碱外,维库澳锭、泮库溟锭、罗库溪铁、阿曲库锭等用于静脉麻醉诱导也逐渐增多。
这些新型的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不仅起效快、效果好、没有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还具有中时效的肌肉松弛效果,因此在临床中逐渐被广泛使用。
2.吸入、静吸复合诱导由于经济费用高、操作复杂、患者不易接受等原因,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相对有限,前者主要用于小儿麻醉,后者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
有研究者观测意识消失时间、诱导期间呼吸暂停发生率、诱导并发症、第一次喉罩插入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对七氟醒和丙泊酚的诱导效果进行比较,经Meta分析后可以发现,七氟酸和丙泊酚具有相似的诱导效应,但由于七氟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较频繁,患者不满意倾向稍多,丙泊酚作为理想的麻醉诱导药仍然更具优势。
二、麻醉维持1.吸入麻醉维持气管插管后,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
一般吸入1~2MAC的挥发性麻醉药,常用恩氟烷和异氟烷,吸入浓度为2%~3%,可同时吸入50%~66%的氧化亚氮,麻醉效果更好。
目前,已有麻醉效能更强、不良反应更小的挥发性麻醉药七氟烷和地氟烷用于临床。
2.静脉麻醉维持在麻醉诱导成功后主要依靠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肌肉松弛药维持麻醉。
静脉麻醉诊疗规范
静脉麻醉诊疗规范可以使用单一药物,亦可几种药物复合静脉注入,适用于各类手术的麻醉。
麻醉前准备同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药】(一)硫喷妥钠2.5%硫喷妥钠溶液呈强碱性(PHlo.5~11),以镇静催眠为主,镇痛作用弱,对循环、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引起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
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和组织氧耗量,有抗惊厥作用。
该药用于全麻诱导,作用迅速,舒适。
剂量全麻诱导3~5mg∕kg;短小手术静脉分次注入一般成年不超过0.5g;小儿基础麻醉15~20mg∕kg深部肌肉注射。
适应证:全麻诱导,基础麻醉,解痉和治疗局麻药中毒惊厥。
禁忌证:休克,心功能不全,哮喘,严重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血紫质症(口卜咻症,porphyria)(二)丫-羟丁酸钠丫-羟丁酸钠是一种毒性很低的催眠性全麻药,对循环、呼吸、肝肾功能很少影响,时效较长。
单独用药在诱导期和苏醒期可引起肌肉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伍用地西泮类药可预防或治疗。
适应证: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但苏醒期延长。
禁忌证:严重低血压,癫痫,低钾血症,严重心律失常。
临床剂量:50~80mg∕kg,小儿最高100mg/kg。
(三)乙咪酯(依托咪酯)乙咪酯较硫喷妥钠催眠性能强,起效快,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小,较大剂量或注速过快偶有呼吸暂停,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长时间给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单一用药易引起肌阵挛,氟哌利多和芬太尼可减少其发生。
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适应证:全身麻醉诱导和静脉复合全麻,尤适用于老年、危重及心功能减退病人。
禁忌证:潜在性紫质症病人。
临床剂量:0.3mg∕kg o(四)异丙酚(丙泊酚)异丙酚是一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静脉麻醉药。
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而完全,即使长时间静脉注射,苏醒亦快。
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心排出量轻度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
周围血管扩张,阻力下降的程度大于等效剂量的硫喷妥钠。
呼吸抑制明显,可降低眼内压,颅内压。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复合全身麻醉诊疗常规
复合全身麻醉诊疗常规一、临床应用由于静脉与吸大麻醉药品种的日渐增多,以及麻醉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单一静脉麻醉施行麻醉的方法日渐减少,现今复合全身麻醉居多。
目前复合全身麻醉的技术尚未统一,有的方法用药种类接近甚至难以绝对分开。
对于复杂手术单一静脉麻醉的效果与时间均受限,肌肉松弛也难以达到要求,故均需采用多种药物的复合。
二、麻醉方法分类(一)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1术前药:抗胆碱药和镇静、镇痛药。
2.诱导:可采用硫喷妥钠或其他的苯巴比妥类静脉麻酹药,辅以肌松药施行气管内插管。
3.维持:麻醉诱导后方可开始静脉滴注1%的普鲁卡因复合液(平衡液或5%葡萄糖盐水500m1+普鲁卡因5g+哌替咤IOOmg为一单元),需肌松者加肌松药(去极化或非去极化)滴注,或单次静脉注射非去极化肌松药,第二、三单元内哌替咤剂量需酌减。
复合液开始滴速为60—100滴/分,根据麻醉深浅适当调整滴速,但要低于120滴/分,必要时静脉注射哌替陡50mg或25%硫喷妥钠5m1加深麻醉。
术毕前15—30min即可停滴复合液。
4临床常用普鲁卡因复合液配方:普鲁卡因、哌替噬;普鲁卡因、氯胺酮、司考林;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普鲁卡因和氟芬合剂复合。
5.适应症:本法适应范围广,头颈、脊柱、四肢等手术均可采用,复合肌松药的应用可施行胸腹等需要肌松的控制呼吸的大手术。
6.禁忌症:普鲁卡因过敏者;严重心功能不全,颅内压升高等限制液体输入者;休克和恶液质病人;重症肌无力者(新斯的明可延缓普鲁卡因水解)。
7.注意事项:呼吸抑制;惊厥(普鲁卡因中毒);药物配伍的合理性。
(二)全凭静脉麻醉(全凭静脉麻醉的复合多种多样,此处以丙泊酚与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为例):1.术前药:麻醉性镇痛药和抗胆碱荃芍。
2.麻醉诱导:胃长宁5ug∕kg (预防芬太尼和丙泊酚合用时心动过缓)。
芬太尼5一10gg∕kg,丙泊酚1一2mg∕kg3.麻醉维持:芬太尼3ug∕kg∙h—1丙泊酚IOmg∙/kg∙h一1,10分钟后8mg∕kghT,再10分钟后改6mg∕kghT维持。
静脉复合部位麻醉术中管理技术规范
静脉复合部位麻醉术中管理技术规范
由于小儿配合性差,几乎所有的部位麻醉均需在静脉复合麻醉(监测、镇静麻醉)下施行。
1. 方案:推荐常规用药方案为:咪达唑仑0.05~0.1
mg/kg( 以总量不超过2mg 为宜 ) 、长托宁0.01~0.02 mg/kg 、舒芬太尼 0.1~0.2 g/kg(μ或芬太尼 1~2μg/kg) 、丙泊酚2~3 mg/kg依次静脉缓慢推注。
2. 患儿入睡后摆放体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入氧气。
3. 术中持续给予丙泊酚3~6mg/kg.h 静脉泵注维持
镇静。
4. 镇痛不全时可予以追加舒芬太尼0.1~0.2 μg/kg( 或
芬太尼1~2μg/kg),同时密切注意是否发生呼吸抑制。
5.无论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实施此类麻醉访视时,
应妥善准备好所有全身麻醉物品,包括麻醉机、药品、
喉镜、各种型号气管导管、吸引器等。
6.若部位麻醉失败,不应盲目追加镇痛药或其他全身
麻醉剂,应果断做出决定,改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策
安全。
7.手术结束后,送复苏室,至患儿完全恢复意识状态,达到
相应标准后再回病房。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全凭吸入麻醉操作规范
全凭吸入麻醉操作规范诱导:1、面罩吸氧去氮1分钟后预充呼吸环路,堵住呼吸环路病人端(用手套住面罩端或用手堵住堵住呼吸环路),开启挥发罐至8%,流量8L/min预充,约2分钟等呼气囊膨胀起来,证明已经预充好了8%的喜保福宁。
(注:气囊膨胀不是已经预充完善的标志)预充期间和患者交流,告之吸入诱导过程,消除紧张,并练习深吸气-憋气-深呼气的方法2、将面罩放在患者面部,嘱病人行深吸气-憋气-深呼气动作,大约1分钟意识消失,可根据肌肉松弛剂的作用时间、剂量确定给药时机(绝对不可以在意识消失前给予肌松药)根据麻醉深度也可给适量芬太尼(芬太尼一般在气管插管前给予)3、再等2分钟后即可插管(确定插管的时间由预估的肌松药起效时间决定,此时可以人工通气)。
插管时关掉氧流量,喜保福宁挥发罐关闭。
维持:1、插管后把挥发罐刻度开到2 ~4%,氧流量开到1-2 L/min,氧流量开得越小挥发罐就得开得越大,同时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脉搏氧饱和度2、由于吸入麻醉的在三期时就有肌肉松弛作用,插管后的肌松药维持可根据手术的需求医生自己判断给药,(如甲状腺,四肢手术无需肌松可不给药,如腹部手术可使用微量泵给药或单次注射给药,可相应减少肌松药量)3、术前应适量补液扩容,若血压不低于基础值30%,心率不低于50bpm暂不用处理,切皮后一般可自动恢复,患者的合并其他心血管变化的状态由麻醉医生自行判断处理。
在开始切皮或探查时有麻醉深度不足的表现,可加深吸入麻醉或给适量镇痛药芬太尼。
4、手术期间根据手术刺激大小调整麻醉深度(吸入麻醉药浓度)维持喜保福宁在2-4%,氧流量1-2 L/min。
适当的时候补充镇痛药。
苏醒:1、手术结束前10-15分钟(或开始缝合切口时、或开始缝合腹膜时),逐步调节挥发罐浓度先减到2%,再减至1%,氧流量保持维持时1-2 L/min。
手术结束挥发罐浓度0,氧流量>4 L/min。
2、洗肺后拔管前注意与术后镇痛衔接,需要时非常慎重给芬太尼(1μg/kg一般不影响苏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诊疗规范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是复合应用吸入性全麻药、静脉全麻药、麻醉镇痛药或结合肌松药对病人同时或先后实施静脉全麻和吸入全麻技术的麻醉方法,简称静吸复合全麻。
其利用药物各自优点取长补短,降低药物间的个体差异,减少各种麻醉药用量及不良反应,使麻醉易于调控和更加平稳。
静吸复合全麻是平衡麻醉的典型代表,较单纯的静脉全麻或吸入全麻具有更多的优点,适应证相对扩大,今已成为国内临床广泛采用的全麻方法。
1、麻醉原则:
(1)静吸复合麻醉系静脉药物和吸入药物合用,对每种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才能灵活掌握,以避免不必要的药效相加或相减。
(2)药物的选配应以能满足手术基本要求,即镇痛、睡眠遗忘和肌肉松弛为原则,并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手术需要确定麻醉药的配伍方案和用量,尽可能以最小量的麻醉药达
到完善的麻醉效果,并将各种麻醉药的毒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药物选配要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更不能凭主观愿望任意加用。
(3)静吸复合麻醉期间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除短小、不需肌松的手术外,均应在气管插管下施行。
(4)严格监测术中麻醉深度,遵循药物的个体化原则,适当增加或减少不同麻醉药的用量,合理调节静脉麻醉药的输注速度和吸入麻醉药的吸入浓度。
(5)肌松药可以提供满意的肌肉松弛,并减少麻醉用药量,但本身无麻醉作用,不能代替麻醉药。
因此应用肌松药必须要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以避免术中知晓和痛苦。
2、麻醉实施: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最常用的是静脉麻醉诱导后采取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1)麻醉诱导: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麻醉药物和给药方式,可以用单次静脉全麻药来实现,也可用TCI技
术来完成,但常需辅以麻醉镇痛药和肌松药。
小儿可用单纯吸入挥发性麻醉药(七氟醚)来完成麻醉诱导。
整个诱导过程应力求平稳迅速,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并尽可能降低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2)麻醉维持:麻醉诱导完成后,应安全、平稳地过渡到麻醉维持阶段。
处理措施包括:静脉诱导时予以充足剂量的药物并包括适量镇痛药;插管后如果出现应激反应,要积极处理;增大新鲜气流量和挥发性麻醉药的吸入浓度;诱导时选择作用时间稍长的静脉全麻药或应用低血气分配系数的吸入药以利于快速建立有效的肺泡浓度。
术中维持麻醉应以满足手术的基本要求,即以镇痛、睡眠、遗忘和肌肉松弛为原则,一般采用低流量吸入挥发性麻醉药(新鲜气流量<2L/min),并合用麻醉镇痛药、肌松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