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学创作所体现的超然心态
论苏轼的“超然”
论苏轼的“超然”论苏轼的“超然”摘要:在中国⽂化史上,苏轼是⼀个传奇式的⼈物。
苏轼的⼀⽣是很曲折的,⽽这艰难的⼈⽣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命的⽆常,在现实⽣活中实现超越,他有儒家的忠义,有道家的洒脱,有佛家的空灵,超然于物外,真正地发掘到⼈⽣的真谛,形成了他的超然的⼈⽣态度。
他的“⼀蓑烟⾬任平⽣”道出了他的⼈格超然之美和他独特的审美风格。
苏轼超然的⼈⽣态度是在参透世间表象之后仍保持着对⽣命热情的思想超越。
苏轼的超然,是⼀种对现实⽣活苦难的超越,是⼀种对现实困顿的升华。
关键词:苏轼;超然;审美;⼈⽣态度⽼⼦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①这句话是说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
意思也就是说⼈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获得。
超然是什么呢?超然就是⼀种洒脱,不拘于名利,将个⼈得失置于度外的宽⼴⼤⽓之感,是⼀种极⾼的思想境界。
苏轼便是这类。
苏轼⼀⽣仕途坎坷,屡受贬谪,⾯对这世间⼀切的挫折,他以全新的⼈⽣态度对待接踵⽽来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态对待⼀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他随遇⽽安,乐观旷达,他的这种执着于⼈⽣⽽⼜超然于物外的⽣命范式蕴涵这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影响着⼀代⼜⼀代的⼈去超越现实物质世界的纷扰,去探寻永恒的⽣命价值。
⼀、苏轼的“超然”表现(⼀)苏轼“超然”的审美⼈⽣苏轼的⼀⽣坎坷不平。
屡次遭受多次打击,后半⽣的连续被贬以⾄于⽣活极其困窘,但他却并未被苦难困境打倒,⼆是⾯对这些不幸,从容对待,随缘⾃适,随遇⽽安,不为世俗的苦乐所影响,不因得失⽽烦闷,表现出坚定沉着的、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态度。
苏轼被贬⾄黄州、、儋州时,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但他的创作艺术却进⼊了⼀个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这贬谪的不幸却使苏轼更深刻的理解了⼈⽣,他能乐天知命,在这种⼀般⼈很难忍受的贬谪⽣活中寻得了闲适之趣,做到了胸⽆芥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死⽽悲观,正如他在《前⾚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尽,⽤之不竭,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苏轼哲学思想探析——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观
号,斤.将这些哲学思想融人]£文学创作rfl。
的人生观念,必须要学会超然自适。
苏轼在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米芾、黄多年迁徙贬谪的地方多达20处,经常居无导生活.这种人生观直接体现人生的美好,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苏轼8岁入私定所、食不果腹.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
在完全摆脱了世俗束缚,精神达到了绝对的门塾,师从眉山道人张易简.他天生聪颖,才能这样残酷的环境中,苏轼更加关注人生的悲南。
苏轼这种旷达的人生观受到士大夫阶层超凡,兴趣广泛,在琴棋书画等多方面具有剧意义,从个体推之于普遍人生.伴随着人的欢迎,他们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借用苏卓越的成就。
苏轼2l岁进京赶考,获得当时类永恒的忧患意识。
因此苏轼对人生的第一轼的人生观来引领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平衡。
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赏识,并在皇帝御试中个理解是人生就是悲剧。
首先,苏轼认为人三、苏轼超然自适人生哲学观的内涵高中状元,考中进士,从此名震天下。
生短暂本来就是悲剧。
人类始终都有对人生苏轼所倡导的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具苏轼几经箧海沉浮。
曾任凤翔府签判。
短暂,命途多舛的无奈与感慨。
在苏轼的诗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熙宁四年由于新党的打压.苏轼被任命为杭文中,经常可以看到人生悲剧的观点,例如下儿个方面。
州通判,从而远离京师。
熙宁八年,苏轼升迁“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2】。
苏轼1.乐观理性。
首先,乐观理性是苏轼超为密州太守,此时朝廷内新旧两派斗争很激从宏观上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的生命现然自适的人生哲学的内涵之一。
苏轼超然F1 烈。
熙宁十年,苏轼被调任为徐州太守.此时象,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显得理性而深刻。
适的人生态度与佛家摆脱红尘不同,与道家爆发十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湖州入其次,苏轼认为人类在短暂的人生中往往充追求成仙也有着根本的区别。
佛家主张人们狱。
元丰i年,苏轼被贬黄卅l,在这段时间苏满各种苦难。
人生短暂已经是一种悲剧了,想要摆脱人生的痛苦,就应该“跳出三界外,轼历经人间沧桑,其哲学思想逐渐走向r在短暂的人生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可预见的不在五行中”,以涅檠的境界回归西方极乐成熟,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逐渐形成。
超然台记心得(精选4篇)
超然台记心得(精选4篇)超然台记心得篇1《超然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
*表达了作者对于身世浮沉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
*中,苏轼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得失,通过描绘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经历和思考,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境界。
他强调了“超然”是一种精神境界,只有通过不断修行和自我提升,才能达到超越物质束缚、摆脱世俗束缚的境界。
在阅读这篇*时,我深深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和智慧。
他以超然物外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荣辱得失,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造诣,更在人生哲学上有着深刻的领悟。
此外,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超然”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因素所束缚,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只有通过超越这些束缚,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超然台记》是一篇令人深思的*,它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自由的决心。
超然台记心得篇2《超然台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
这篇*通过描述作者重游赤壁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篇值得品读的散文。
在我读这篇*时,我深深地被苏轼的洒脱和豁达所感染。
他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和困扰,能够超然物外,以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去面对。
他在文中写到:“吾将以吾之地之产,绥吾子弟,教养妻子,庶几得以优游卒岁。
”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另外,*中的景色描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轼通过对赤壁景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空灵、超脱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神秘的世界之中。
他对景色的描绘,既是对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畏挫折,不惧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种态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超然台记》是一篇值得品读的散文。
对苏轼旷与达的理解(答李端书)
对苏轼旷与达的理解(答李端书)摘要:一、苏轼旷达精神的来源1.苏轼的人生经历2.北宋文化背景的影响二、苏轼旷达精神的表现1.对人生挫折的乐观态度2.在文学创作中的旷达情怀3.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三、苏轼旷达精神的价值1.对于个人修养的提升2.对于文学发展的贡献3.对于后世的启示和影响正文: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旷达的风格闻名于世。
对于苏轼的旷达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苏轼的人生经历是形成旷达精神的重要来源。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曾多次被贬谪和流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将人生的挫折当作修炼自身的契机。
在流放期间,苏轼游历四方,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民性,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其次,北宋时期的文化背景对苏轼旷达精神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宋时期,儒家、道家、佛家三种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苏轼深受这一文化氛围的熏陶,他的作品既有儒家仁爱、忠诚、正义的精神,又有道家的逍遥、随和、自然的品格,以及佛家的慈悲、宽容、超脱的境界。
在苏轼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旷达精神的具体表现。
他的诗歌、散文、书法等作品都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息。
他以超然物外的心态看待人生,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用诗意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广阔。
在与朋友交往中,苏轼也表现出真挚的友谊和无私的帮助,他写信鼓励朋友,用诗句互相赠答,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苏轼的旷达精神具有极高的价值。
对于个人而言,旷达精神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心态,抵御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对于文学发展而言,苏轼的旷达精神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苏轼的旷达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要笑对人生,拥抱世界。
总之,苏轼的旷达精神是他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作品和人生故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崇高的典范。
浅析宋代词人苏轼的豪放词风
浅析宋代词人苏轼的豪放词风苏轼是最具盛名的宋代词人,所做的词为宋代词的发展画上了不朽的笔画。
豪放一派词风有着气象恢弘、视野广阔的特点,词语宏博、不拘一格。
苏轼开创豪放词风,是集大成者。
本文旨在浅析苏词旷达豪放的词风,详情如下。
标签:宋代;豪放派;苏轼;作词风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苏轼在诗、词、书法、散文、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所作的诗内容丰富,情感充沛;所作的词至理明确、令人深思。
苏轼认为诗词同源,并将两者结合,获取了莫大的成功,开创出豪放词派,因此有着“豪放诗人”的美称。
1、“豪放”词的定义“豪放”有着气魄恢弘、不受拘束的意思。
在《书吴道子画后》中,苏轼阐述了“豪放”的定义。
从“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一句中可知,“豪放”是一种创新、是不受文法的约束,虽然为极致豪放,却不脱离生活常规。
因此,“豪放”中包含风格与内容两方面。
风格指的是艺术的生动、形象性,表现出的是豪放不羁,气势磅礴;内容指的是艺术的真实磊落性,表述的是内在气势。
此外,苏轼认为“豪放”是作家与生俱来的气质。
从《王维吴道子画》中“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与“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两句描写可知,吴道子在落笔作画前就已经具备了“豪放”的性格。
由此可知,“豪放”是作家的内在气质,是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通过文字进行表述便形成了超凡脱俗的艺术特点。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气势磅礴的豪放派作词风格得以彰显。
在《苏东坡传》序言中,林语堂通过“元气淋漓”四字对苏轼的作词风格描写最为恰当。
根据上述讨论可知,苏轼创作的豪放词风有着洒脱豁达、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
2、苏轼豪放词风的特点2.1气势磅礴的英雄气魄苏轼既有着“豪放诗人”的美誉,定是有着让人称赞的豪放词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获取大家认可的第一首豪放词作。
此词抒发了苏轼对驰骋沙场的向往与壮志为国的豪情。
超然心态与苏轼黄州文学创作
2006年08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ug.2006第32卷 第4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 ocial Sciences) Vol.32No.4超然心态与苏轼黄州文学创作Ξ韩丽霞(内蒙古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 要〕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坎坷多艰,但他始终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心境。
苏轼在密州时期就已显示出安往而不适的乐观精神,但超然心态的最终形成还是在被贬黄州之后。
超然心态,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感受超越性的意义,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的过程中。
这种心态,直接影响到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使他的精神体现出无穷的人格魅力,使他的作品展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苏轼;黄州;超然心态;文学创作〔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15(2006)04-0027-03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坎坷多艰,但他始终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心境。
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尽情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他才能够充分实现自己在文学和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他的精神才能给天地众生以无尽的滋润。
苏轼在密州时期就已显示出“安往而不乐”的乐观精神,但超然心态的最终形成还是在被贬黄州之后。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经历了几乎丧命的牢狱之灾后,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因而他对人生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思考的过程就是他超脱的过程,在超脱过程中苏轼形成了独特的心态。
苏轼在密州所作《超然台记》,描写了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1〕超然心态,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感受超越性的意义,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的过程中。
他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与心境,直接影响到该时期的文学创作,使他的精神体现出无穷的人格魅力,使他的作品展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译文|赏析《超然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知足常乐、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也隐含了少许内心苦闷、失意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超然台记》原文宋代:苏轼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是谓求祸而辞褔。
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
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
从苏轼黄州之贬探其文学创作的三重境界
第41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1第1期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1,2021从苏轼黄州之贬探其文学创作的三重境界王紫骆(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摘 要〕 苏轼黄州之贬,历经重重困境之后,其创作心境日趋成熟,其转变也会及时地反映到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通过苏轼黄州时期的心境变化与王国维“三重境界说”比较分析,可见二者有诸多相合之处。
第一境是苏轼苦闷隐忍逆流而上的人生展望,第二境是其豁达淡然以苦为乐的恣意纵情,第三境是其旷达超然了悟禅理的通透顿悟。
黄州之贬从不安彷徨到洒脱超然是苏轼的成长亦是其文学创作的升华。
〔关键词〕 苏轼;黄州之贬;心境;三重境界〔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3130(2021)01 0044 06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1.01.008 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百余日后获释,死里逃生被贬至黄州。
“十二月二十三日,神宗传旨:‘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1]1苏轼自京都赴黄州之时曾写诗表明心迹:“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1]1此时的他如惊弓之鸟,谨小慎微,“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答李端叔书》)[1]357贬谪黄州虽是苏轼政治低谷时期,但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高产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黄州的山水成就了苏轼,苏轼心灵境界的不断成长亦成就了黄州“东坡”。
《人间词话》系王国维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中国旧文学进行审视和思考的结果,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说”最为人们熟知。
超然台记中超然的理解
超然台记中超然的理解
超然台记是唐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在超然台上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他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在这篇文章中,超然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超越尘世:超然台记中的“超然”指的是超越尘世,摆脱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厌倦,向往着超越尘世的自由和宁静。
2. 淡泊名利:超然台记中的“超然”还指的是淡泊名利。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权力、金钱和名利的淡漠态度,认为这些事物的存在并非至关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3. 轻视外物:超然台记中的“超然”还指的是轻视外物。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外物,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他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平静的重要性,认为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理解,超然还可以指苏轼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他认为自己应该超越尘世,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轻视外物,不要被物质世界所左右。
这种态度体现了苏轼的超脱和豁达,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扩展阅读:
超然台记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除了以上理解,超然还可以指苏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己的要求。
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实践,表达了他对自由、超脱和淡泊名利的追求。
此外,超然还可以指苏轼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他认为自己应该超越尘世,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轻视外物,不要
被物质世界所左右。
浅谈苏轼的淡泊超然心境的形成原因
浅谈苏轼的淡泊超然心境的形成原因作者:刘宇昕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5期摘要: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但他的一生却跌宕起伏,他屡遭贬谪,孤独、落魄、贫困几乎缠绕其半生,但他却能以一种淡泊、平静、积极乐观超然的人生态度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境界。
本文主要对苏轼淡泊超然心境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藉以洞察其人生境界的独特性,帮我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苏轼,淡泊超然,儒,释,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精通诗、词、文、赋,谙熟琴、棋、书、画造诣极高,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
但他的一生却跌宕起伏,他屡遭贬谪,孤独、落魄、贫困几乎缠绕其半生,但他却能以一种淡泊、平静、积极乐观超然的人生态度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境界。
是什么原因呢?一、儒家思想的影响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当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他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改善当时的状况。
他做事是根据实情和自己的内心来决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苏轼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
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的严苛政治,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
在被贬的各个时期,除了诗词以外,由于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主张写文章应该有自己内在的思想,不要写空洞浮夸的内容,使文章能够写到人得内心中去。
在苏轼被贬的各个地方,虽然不能主政一方,但还是心系朝廷,关心人民,为人民做了不少事。
在被贬到密州的时候,因为天气大旱,苏轼组织乡亲们救过旱灾。
在徐州的时候,黄河发生了水患,整治了水灾。
转任杭州时,当地发生了传染病,他设立了医院帮助人民渡过难关,还疏浚西湖,修建了“苏堤”。
在老年贬到惠州的时候,自己的生活虽然很困难,但看到人民过河过江非常困难,他有组织开始修建桥梁。
即使最后贬到最远的海南,他也在积极的帮助当地的土著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挖水井,引灌溉,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还改变了当地的好多陋习。
苏轼《超然台记》赏析
苏轼《超然台记》赏析
苏轼的《超然台记》是一篇流传千古的著名散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章记述了苏轼在密州时期,重新修缮超然台的经历,以及他在此过程中的内心感受。
文章风格典雅,用典颇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文章中,苏轼展现了他过人的文学才华。
他用三个对偶句组成的排比句组,描绘出移守胶西、初安生活的情形。
这既体现了苏轼的文学造诣,又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初到胶西后年成不好、政局动乱、生活艰苦的境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找快乐的乐观态度。
苏轼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超然物外、必得其乐的道理的理解。
他认为,只有超脱世俗的束缚,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快乐。
这种思想在文中多处得到体现,如他提到自己舍安就劳、去美就简的遭遇,以及他在此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忧与喜。
这种思想不仅是一种自我排遣、自我安慰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更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内心自由的哲学思考。
此外,苏轼在文章中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短暂,等到自己和朋友都不在了,还不知道这里会怎么样。
因此,他主张及时行乐,超然物外,不要做物质的奴隶。
这种思想体现了苏轼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苏轼的《超然台记》是一篇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作
品。
它不仅展现出苏轼过人的文学才华,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这篇文章所蕴含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超越物质追求内心自由的哲学思考以及珍视生命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感悟苏轼水调歌头豪放与洒脱中的人生态度
感悟苏轼水调歌头豪放与洒脱中的人生态度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他的诗文作品广泛传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苏轼的《水调歌头》被誉为传世之作,展现了他豪放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苏轼水调歌头中蕴含的人生态度,旨在从中挖掘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一、自由自在的豪放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放和洒脱。
他自由自在地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困境和人生辛酸的超然态度。
例如诗中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表达了人生短暂与无奈的体验,但苏轼并未沉溺其中,而是以豪放的心态超越了这些,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样,他选择了放下痛苦,敢于面对人生的现实。
二、心境超脱的洒脱苏轼在诗中借用了流水不绝的比喻,将自己的人生境遇与水流相对照,表达了一种洒脱的心态。
对待困境和逆境,苏轼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不畏挫折,不沉浸于失败和痛苦之中,而是以一颗洒脱的心去看待人生的种种,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展现了他超越生死的境界。
三、面对人生的态度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只愿当年长不老,河山永寿”、“明月随风转,轻云何处觅?”,他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展望未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不为社会的规条所束缚,敢于追求自我,敢于展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这种对自由和独立追求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不屈和坚持。
四、人生的教益和智慧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透露出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教益。
无论是面对人生的磨难还是享受人生的美好,我们都应该放下束缚和困扰,以豪放和洒脱的心态去面对,超越痛苦和困境,积极向上地生活。
犹如苏轼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生活中的困境并非不可跨越的难关,只要我们保持豪放和洒脱的心态,就能积极应对,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苏轼的《水调歌头》所表达的人生态度,是他对于生活境遇和人生困境的超然态度。
从苏轼诗词论其乐观豁达的人生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深受后人喜爱。
苏轼的诗词以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著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诗词中,也贯穿于他的一生。
苏轼的乐观豁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在苏轼的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他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谙世务终难明”等诗句表现了对自己命运的坦然接受,同时也象征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即使面对挫折和困难,苏轼也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会被挫折打倒,而是选择接受和享受生活。
二、对人生的热爱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人生的热爱。
他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等诗句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苏轼将生活比喻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将自己比喻为飞鸿踏雪泥,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欣赏。
三、对人与世界的包容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人与世界的包容。
他用“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诗句表现了对世界的包容和对人性的理解。
苏轼能够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这种包容和理解也体现了他的乐观豁达。
苏轼的乐观豁达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也贯穿于他的一生。
他虽经历过困顿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开朗豁达的心态,积极向上地面对各种困难。
他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世界的包容理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苏轼的诗词作品以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闻名于世。
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对人与世界的包容,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的乐观豁达精神不仅在他的诗词中流露无疑,在他的一生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苏轼的乐观豁达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启示,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够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超然台记表现苏轼的人生态度语句
超然台记表现苏轼的人生态度语句
苏轼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思想家,他的诗歌、文学作品和书法被誉为经典,他的思想更是影响深远。
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部是他的经典之作《超然台记》,它展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超然台记》中,苏轼记录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强调了他的主张:“静而致远,曲而不屈”,即“静坐而得道,曲解
而不屈服”,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认知:无论何时,都要保持静心,坚持自己的念,不被外界的挑战所影响。
苏轼还主张:“多行不义必自毙”,表明了他追求正义的态度,提醒人们要抵制邪恶,不让自己被邪恶的诱惑所控制。
在《超然台记》中,苏轼还强调了“行胜于言”的价值观念,他相,言语只能做到一定程度,行动才能改变一切,而不是空谈,所以他坚持自己的追求,不畏惧危险,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艰苦的实践中去。
苏轼还强调了“节俭”这一价值观念,他认为,节俭是一种贤德,是一种精神,能够增加人的财富,让人们不必担心穷困。
苏轼也主张“静观其变”,提倡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要学会放下,学会从容,学会把握时机。
从《超然台记》中可以看出,苏轼有着深刻的人生态度:静坐而得道,曲解而不屈服,多行不义必自毙,行胜于言,节
俭,静观其变,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可以说是苏轼追求人生自由与坦荡的基础。
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他给出的人生态度一直在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他的思想更是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传承。
可以说,苏轼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当时的经典,也是现代人的精神寄托。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李白曾经有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行路难》),它用简练散文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信念,另一位杰出的诗人,即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有一首经典诗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用一种超然、淡定的态度来感受人生之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自北宋末期传到当今,历经沧桑四百多年,其抒发的情感,及描绘的自然风景,仍能感染着如今的人,在人们心中有一种冥想般的感动,令人叹服苏轼淡定的气宇,无私的仁爱,以及不受现实的束缚的担当精神,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的自然精神,淡定而美好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此诗歌中描绘了一幅淡然而美好的自然风景,表达了一种宁静之美,这里没有什么动人的感伤,也没有什么深沉的哲理,只是一个简单的景象:“定风波,何须动容草色;空谷足音,何须横秋闻”。
这代表了当今社会的迷失,人们总想给自己的生活安排一种动感,而苏轼却诉说出淡定与安然的美感。
此诗描述的也不仅仅是自然风景,更多的是人文社会中苏轼淡定的态度,再次强调了沉静在盛世的气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表达了苏轼朝政治腐败、邪恶纷争,及旧日英雄所束缚的时代中,他如何从中抽离出来。
历史总是被仿效,而苏轼的超然态度,却足以给我们一种淡定的力量,以及一种高远的人生态度,用以面对今天的社会,甚至将来的未来。
苏轼的诗歌,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了一种淡定和安然的氛围,它传达出一种淡然对于生活和时代的宽容,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感受生活:不被政治作风所困,也不被小小的动荡所扰,全心投入到梦想与追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足与自信,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成就。
苏轼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只要人们在生活中能保持超然、淡定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生活的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拥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心境,获取一份快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是一首最经典的诗作,也是苏轼最能体现他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和不受现实束缚的精神的代表作品,勾起了无数人心中对生活的向往,无私的仁爱,让苏轼的诗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苏轼写的豁达心境的诗句
苏轼写的豁达心境的诗句苏轼,北宋文学巨匠,他的诗词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他的作品洋溢着豁达、清高的精神,很多诗句都可以体现出他豁达的心境。
本文将介绍两句苏轼写的具有代表性的豁达心境的诗句。
诗句一:世人见我世人见我仰首赞,无言以对而却看。
这是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
这两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其意境优美,豁达高远。
“世人见我仰首赞”,这里的“世人”指代的是旁观者、路人或其他的人们,他们对于苏轼的生活、行为等方面产生了赞赏或评价。
但是,苏轼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评价而骄傲自满或沾染浮华。
相反,他在“无言以对”之时,展现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而却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可以说是颇具修养、内敛的表现。
这种洒脱、从容的心态,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和追求,彰显出苏轼超然的个性与豁达的心境。
诗句二:山光悦鸟性山光悦鸟性,风月皆清欢。
这句诗出自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一篇,以自然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心境。
“山光悦鸟性”,苏轼就是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意境清新、自由豁达的诗意。
这里的“山光”是指阳光透过山峰洒在了大地上,这些温暖的光线带给小鸟们舒适的感觉,使它们变得更加善良可爱。
他通过对小鸟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和谐,也从侧面暗示了自己豁达的心境。
“风月皆清欢”,这里的“风月”是指景象的美,也是苏轼听从自然、追求美好的一种表现。
他将人的情感与风景、月亮结合在一起,传达出自己喜欢自由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豁达心境。
他的音韵虽然简练,却让人难以忘怀。
在苏轼的诗中,无数美妙的语句表现了他的世界观,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印记。
其豁达、清高的诗风深受后人喜爱,是中国文学的名人之一,他的诗句时常能给我们带来启示与思考。
苏轼和他的超然台乌台啸台
苏轼和他的超然台乌台啸台苏轼,字子瞻,号东篱,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官员。
他字子瞻,号东篱,与他的哥哥苏辙一同被誉为“苏门六一”。
苏轼的理想是“大好河山,未必公归有徒”。
苏轼的文学造诣非常高,他的诗文作品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好写新词,好描绘人物,特别是丽人和壮举。
同时,他也是一位兼具书法家和画家身份的文化名人,他的草书深受后人喜爱。
苏轼在政治上,曾被宋仁宗重用,并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但因为他的作风豪放、直言不讳,多次受到贬斥和批评。
不过,苏轼在人生的后期,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文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超然台苏轼那豪放奔放的性格,使得他经常被视为自由派。
有一次,苏轼被调到了顺天府,居住在燕山上的超然台上。
他喜欢在这儿写诗,享受山水之间的自然风光,并以此来表达自己“近而不俗,远而不媚”的文人风范。
超然台因其“拔山超地,与天相通”的巍峨气势,而被苏轼誉为“超然物外、山林竹径之中”。
超然台位于燕山南麓,地处山峦之间,因此不能直接到达。
苏轼和他的友人就在这座山峰上建了一个小屋,被称为“天下第一庐”。
超然台对苏轼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诗文创作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了他个人解脱的场所。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在这座山峰上创作的,如《石钟山歌》、《雨后题壁》、《题超然壁》等等。
乌台苏轼还有一座喜爱的山峰,那就是乌台。
乌台又叫乐游台,是在苏州市区的一座小山峰,被苏轼誉为“二郎山下,一盏清晨!深得我心,难舍难忘!”。
苏轼常在乌台吟诗作画,他在这儿游历吟咏、沉思写作,使其成为一座文化名山,也是他创作生涯中被冠以“乌台名士”之称号的重要地方。
苏轼在乌台的生活,是充满艺术情致和人文气息的。
他在此期间不仅完成了时代伟大作品《东坡乐府》,也有许多诗歌、书法、画作问世。
作为苏州市区内的一座文化胜地,乌台屹立不倒,至今仍是游客们喜欢的去处之一。
啸台与超然台和乌台不同的是,啸台并不是一座山峰也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种精神状态。
体现苏轼超然物外的诗句
体现苏轼超然物外的诗句1.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绳池怀旧》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将人生比作飞鸿踏雪泥,意味着人生的经历和轨迹就像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一样,瞬间即逝,不留痕迹。
这种比喻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认识,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超脱和淡然。
2.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述怀》这句诗展示了苏轼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他渴望归去,成为一个闲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只需要一张琴、一壶酒和一溪云,便能过上惬意的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苏轼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和对自由的追求。
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他回顾过去的萧瑟,无论是风雨还是晴天,都已经过去了。
他选择归去,不再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心境平静,不为风雨所动,也不为晴天所喜。
这种豁达和超脱的态度体现了苏轼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4.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这句诗展示了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他以新火煮新茶,享受诗酒之乐,不为世俗所累,趁年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种对生活的乐观和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积极面对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5.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诗表达了苏轼的豁达和超脱。
他手持竹杖,脚穿芒鞋,轻盈胜过骑马。
他不害怕风雨的侵袭,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凭风雨如何,都能从容面对。
这种豁达和超脱的态度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从容和对困境的勇敢面对。
这些诗句都展示了苏轼超然物外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自由的独特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2Feb.2012第33卷第2期2012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苏轼自小博学多才,22岁应进士科,答卷《刑赏忠厚之至论》[1]文中提到“依经立义”、“仁义爱民”的治国思想,充分体现其献身于祖国事业、济世安民的伟大志向,以及儒家忠恕仁爱的哲学思想,被当时的考官欧阳修、梅尧臣大为赞赏。
1079年,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从而上书反对新法的苏轼被何正臣、李定、舒亶、王硅等人上书指责,故意从苏轼的诗文中捏造罪状,如《湖州谢上表》中“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山村五绝》里“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苏轼在狱中被拘押130天,期间苏轼常常被审讯者辱骂,少年时代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苏轼哪里想得到能有今天如此凄惨的下场,在生死未卜的状态下,怀着悲伤之情写给其弟苏辙两首诀别诗,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从牢房出来的当天,苏轼就写了:“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究,窃禄从来岂有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如梦、世事难料让苏轼更加懂得了如何的潇洒乐观。
也就是在被贬黄州之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苏轼躬身自省,他的思想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以超然自适的心境创造出了流传千古的绝美诗词。
二、苏轼经历人生巨大落差后的脱胎换骨悲观、沮丧、忧郁不能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被“放大”和庸俗化了的乐观也不能,真正能给人幸福的是完全的理性。
苏轼正是用这大难之后顿悟的人生哲理去面对接下去的漫长人生路。
珍惜他拥有的,守得贫,耐得富,享受自己正在做和已经做好的事情。
在人生的长河中,人们总是生活在变化之中,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我们总会有些不同,主导这一切的便是我们的态度。
苏轼从少年得志到官场失意,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苏轼破茧成蝶,其精神魅力犹如喧腾奔涌的江水连绵不绝。
《庄子·知北游》中写道:“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就会把握住独一无二的人生。
苏轼能让负重的生命活得更加精彩。
诗人舒婷说:“我简单而幸福,所以我深刻;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不简单。
”苏轼正是保持一颗简单随适的心,走不简单的路。
他的这种情怀无不影响着后世的我们。
生活中少不了烦恼和忧愁,人胸怀宽广,善于做心情上的自我调节,只要用浩荡襟怀去拥抱生活,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耐得住漫长黑夜的寂寞,才能拥有早晨的朝阳。
苏轼在《宝绘堂记》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2]“寓意”是审美状态,“留意”是功利状态。
以“寓意”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无论是“微物”还是“尤物”,都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快乐。
苏东坡自云:“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从尔虞我诈的朝廷,狼狈地来到陌生的黄州,他需要周围善意、轻松的氛围来淡化他内心的悲伤,苏轼用一颗赤子之心广结朋友。
苏轼戏笑其好友陈慥《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有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3]苏轼是可爱的,在经历了大难之后,他仍然有一颗幽默风趣的心,实属难得。
苏轼文学创作所体现的超然心态冯俊楠(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辽宁兴城125105)摘要:少年成名、初入官场的苏轼对世事的认识是感性的;直言不讳、旷达率真的苏轼,历经仕途的坎坷、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仍然保持一颗超然自适的心。
他的潇洒幽默是可爱的;他的诗词创作是可赞的;他达观的态度、超然的内心、济世安民的情怀是可敬的。
他非凡的人生境界对宋以后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宦海沉浮;超然心态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2-0118-02118--苏轼在密州所作《超然台记》,描写了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超然心态,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它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感受超越性的意义,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他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与心境,直接影响到该时期的文学创作,使他的精神体现出无穷的人格魅力,使他的作品展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寄情与山水之中,以“中秋”这一具有深刻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写下了《西江月》: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4]。
作者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心灵融为一体,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宁静、淡泊,抒发了他潇洒、乐观、旷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春夜,词人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
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辽阔的旷野流过。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
“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
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绿杨桥上“少休”。
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描写杜鹃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
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苏轼的随笔、游记、杂记等叙事记游的散文,其写作手法更自由,常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分糅合起来,以胸中的感受、联想为主,信笔写去,气势雄放而又自然生动、韵味隽永。
其风格特点是轻松、自然、飘逸如行云流水。
语言上新颖自然,句式往往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
代表作有《超然台记》、《喜雨亭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凌虚台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借写赤壁之景反映苏轼在苦闷中从老庄和佛教哲学中求得解脱的思想。
在自夜及晨的时间流动中,贯穿了游览过程与情绪的变化,把纪事、写景、对答、引诗、议论水乳交融地汇为一体,完全摆脱了过去赋体散文呆滞的形式与结构。
主、客问答,抑客申主,要言不烦。
骈句、散句结合,声韵音调和美。
《在儋耳书》中写自己初到海南岛的心情,全文似庄似谐,在表面的诙谐中有深沉的悲哀,在深沉的悲哀中又有开朗的情怀,参透人和宇宙的关系,使人感慨万千。
苏轼超然心态的形成,有各方面的原因,除了宋代文化结构的转向内心,学习前代作家,本人乐观的性格以及坎坷的遭遇诸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儒道释三家思想的融合吸收。
他吸收了儒家执着现实的一面,扬弃了追求功利的一面,表现为积极用世,乐观旷达;吸收了道家追求心灵自由的一面,扬弃了懒散无为的一面,表现为随缘自适,顺其自然;吸收了佛家追求心灵超脱的一面,扬弃了否定人生的一面,表现为“静”和“达”,《答毕仲举二首·其一》,即精神境界的自由和愉悦。
尤其在贬官黄州期间,他更加深入地学习佛家思想,并以之作为使自己思想超脱的手段,逐渐形成了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这种境界,既是对世俗人生的超脱,又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此种境界中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无比广阔,从而能够得到一种愉悦和快乐,能够得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他在《黄州安国寺记》中所说的那种“私窃乐之”的“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然,无所附丽”[6]的境界,就是这种获得了极大自由的人生境界。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苏轼就如那傲雪寒梅,永远绽放在最美丽的春天。
———————————————————参考文献:〔1〕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3〕〔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6.〔4〕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5〕王文诰集注.苏轼诗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2.〔7〕王文诰集注.苏轼诗集(卷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2.(责任编辑张海鹏)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