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与《长恨歌传》中杨玉环形象之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与《长恨歌传》中杨玉环形象之比较
葛思荣
(河西学院文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本文对白居易《长恨歌》与陈鸿《长根歌传》中的杨玉环形象进行比较,得出杨玉环不仅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而且是一位善巧便佞、祸国殃民的宠妃。
关键词:杨玉环形象;《长恨歌》;《长恨歌传》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mage of Yang Yuhuan in the Song of Everlasting hatred and the Biography of the Song of Everlasting hatred
Ge Sirong
(Liberal Arts of College of He Xi University Gansu Zhangye 734000)
Absrt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image of Yang yuhuan in Bai Juyi's song of permanent hate with Chen Hong's song of long root,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Yang yuhuan is not only a beautiful woman of the great nation, but also a pet of the people who are good and clever.
Keywords: image of Yang Yuhuan; song of everlasting hatred; biography of song of everlasting hatred
元和元年(冬),白居易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触目伤怀,回忆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往事,皆慨叹不已。王质夫让白居易将李杨故事记录,加以润色,于是白居易作《长恨歌》,歌成,又使陈鸿作《长恨歌传》。
自这两部作品问世后,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全诗主人公之一——杨玉环自然也就陆续得到了各界的关注。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杨玉环形象的研究学术界取得了丰硕成果:张曼娣《<长生殿>剧中杨玉环形象再析》、汤斌《杨玉环形象演变研究》、邓光泉《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杨经国《唐宋时期关涉李杨题材小说研究》等,这些学术著作一部分塑造了杨玉环美艳华贵、妩媚动人、恃宠自信、痴情善妒的绝代佳人形象,另一部分作者从讽刺批判到赞美再到同情,对其进行红颜祸水、祸国的嬖宠——风姿绝代的佳人——楚楚可怜的柔弱女子的形象塑造。
纵观这些学术著作发现:他们只是注重研究某一领域、某一朝代单一或诸多作品中杨玉环的形象及其变化,并没有将《长恨歌》与《长恨歌传》这两部作品中杨玉环的形象进行过独立系统的论述,所以笔者在下文中将对两部作品中杨玉环的形象进行独立分析,展开细节对比,总结二者的异同点。
一、《长恨歌》中的杨玉环形象
1.纯洁美丽,艳压群芳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杨府有一位刚出落成人的女子,一直居于闺中还未被人认识,白居易开篇为杨玉环塑造了一个纯洁少女的形象。紧接着就对杨玉环艳压群芳的美貌展开描写,以“天生丽质”一词总体描述了她的美貌,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将她的美推到一个至高点,杨玉环的一回眸一浅笑都显得万种妖媚

、百分娇羞,六宫的女性在她的美艳之下,只能是黯然失色,同样她们的容貌也入不了李隆基的视线,得不到他的宠爱。
2.凝脂娇弱,多才多艺
“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杨玉环到御赐的华清池里沐浴,池里的温泉水流过她的肌肤,衬着她的肌肤更加细致光滑,出浴时身软无力,小厮扶起时姿态显得娇滴滴的。这一句写道了杨玉环凝脂般的肌肤,娇弱的体态。在这些先天条件的帮助下,杨玉环最终得到了李隆基的百般恩宠。当然这也离不开她的后天努力——习得出类拔萃的才艺,尤其是音乐和舞蹈方面。李隆基爱好音乐,并擅长演奏多种乐器,曾多次作曲,登基后更是在宫中设立了专门教习音乐、舞蹈的机构——梨园,并由他亲自教法习曲。杨玉环凭借着自己能够迎合李隆基兴趣的才艺,两人产生了共鸣,在音乐和舞蹈上两人一拍即合,杨玉环此后愈发得宠。
3.对爱情忠贞不渝
美好的恋情生活总是短暂的,霓裳羽衣曲骤然停止,杨玉环的舞姿不再轻扬,安禄山拥兵叛乱,战乱爆发。面对这种局面,李隆基开始带着杨玉环在六军护卫下仓促逃亡,向西南方向前行躲避战乱,众人在行至马嵬坡时,护驾的六军不肯再往前行进,要求当即处死杨玉环,李隆基被迫将其赐死,绝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损。“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被处死后,杨玉环头上佩戴的金银珠宝散落一地,竟然没有一个人前去拾取,此情此景更是将杨玉环之死映衬得更加凄清。杨玉环死后,李隆基夜夜不眠、对她的相思之情也愈来愈强烈,为解相思之苦、为能再见杨玉环一面,李隆基花费人力物力下令寻来了一位旅居长安、并且能够用虔敬的道术召回死者魂灵的临邛羽士,之后命令此道士为其寻找杨玉环的魂魄。在寻找杨玉环魂魄的途中,“忽闻海上有仙山……”道士上登九天,下入阴世,终于在东海的一座仙山上找到一位字太真的、貌似玉环的仙女,便立即前去拜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花颜金步摇,花冠不整下堂来。” 杨玉环听闻他是李隆基派来的使者后,开始激动地来回走动,也等不及梳洗化装,也没来得及扶正花冠,便急忙走下堂来,前去迎接使者。杨玉环这一系列焦急的动作,从侧面表现出杨玉环对李隆基的朝思暮想以及得到回应时无比激动、欣喜的迫切心绪。在使者面前,杨玉环回忆着二人美好的往事,并将金钗钿合作为信物,让临邛羽士转交给李隆基,用来表达自己对李隆基的的深情厚谊,最后重申着夙昔七月七日两人在长生殿中发出的誓言:希望可以像比翼双飞的鸟儿和枝叶相依

的花草一样缠绵依恋。这些画面都不得不让人认为杨玉环是一个对爱情无比忠诚的帝妃形象。
白居易全诗围绕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恋情悲剧,以玉环入宫得宠——安史之乱爆发,贵妃缢死马嵬驿——李、杨二人钿钗情缘为写作主线。无时无刻不在对杨玉环形象进行美化,杨玉环入宫前是纯洁的闺房少女,入宫后她是一位能歌善舞的绝色佳人,马嵬坡缢死后杨玉环是一个对爱执着、忠于君王的女性形象。
二、 《长恨歌传》中杨玉环的形象
1.倾国倾城
“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后宫所有女子在杨玉环的面前都显得“粉色如土”,不值一提,更是将杨玉环的鬓发,肌肤,举止这些方面描述成——“如汉武帝李夫人”。关于李夫人,李延年的《李延年歌》写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夫人是倾国倾城的,杨玉环形象自然也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的绝世美人。
2.善巧便佞,宠冠六宫
《长恨歌传》中直接叙述:“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益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这部作品在对杨玉环的丽质容貌进行赞扬的同时,又采用一些犀利的言语指责和批判了杨玉环利用自己聪慧的才智,谄媚、迎合皇帝圣意这一形象。杨玉环利用自己好看的皮囊和善巧便佞的才能,得到了李隆基的宠爱。与天子李隆基乘坐同一辆辇车出行;在同一个房间住宿;每次出席宴会只她一人跟在李隆基身侧;李隆基长时间只招她一人为其侍寝。后宫的夫人、嫔妃、世妇、御妻、才人、歌女居多且其中不乏倾国之姿,但杨玉环也能让李隆基对他们失去兴趣,不再让她们侍寝,一人得宠。作者将杨玉环的专宠体现在这一方面。
3.祸国殃民
“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而恩泽势力。”一荣俱荣,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幸使得杨氏家族受尽了恩泽,同时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也间接地决定了她命运的悲剧的开始。“六军不发,请以贵妃塞天下怨。”安史之乱爆发,杨玉环缢死马嵬驿,民众官兵认为这是由于李隆基受杨玉环这一美色诱惑, 从而懈怠了朝政, 之后更是感性用事,将朝权交由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来摆弄,最后杨国忠愚弄朝权造成的。这一事件的发生又从侧面描写出杨玉环祸国殃民的不利形象。
4.对爱情执着
安史之乱后, 杨玉环身死、魂归仙界,自此,后宫在没有能得李隆基青睐的美人,李隆基耐不住寂寞,日夜思念自己的爱妃,回忆着昔日两人美好的恋情生活。于是便寻得了一位有能力的道士为杨玉环招魂。在描写

这一阶段时, 陈鸿对杨玉环形象做了转变:从前文中祸国殃民的宠妃形象,将其转变塑造成对恋情执着的妃子形象。通过“悯然”与“茫然”这两个体现杨玉环心理和神情的词语,用穿插进去的情节来对杨玉环形象进行了转化塑造,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分表现了杨玉环对昔日她与李隆基的美好恋情的回忆, 也看到了她对自己马嵬坡之死的无奈,最后又通过“由此一念, 又不得居此”这样的心理挣扎过程之后, 做出了自己最终的选择,决定忘记马嵬坡之死带给她的痛楚和悲剧,希望能与李隆基好合如旧,能够再续夙昔殿前情缘。可见其对爱情的执着。
继白居易之后,陈鸿又为杨玉环塑造了一个新的形象:善巧便佞、祸国殃民的宠妃。
三、《长恨歌》与《长恨歌传》中杨玉环形象之异同
1.不同点
(1)杨玉环入宫之前的身份
《旧唐书·后妃上》卷五十一:“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荆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季父河南府士曹玄璬。”《新唐书·杨贵妃传》卷八十九“玄宗贵妃杨氏,……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卷二百一十五记载:玄宗让身为寿王妃的杨玉环,申请落发为道,再接入宫中,册封为妃。根据这些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杨玉环入宫前的历史形象为寿王妃。在《长恨歌》中则将这一关键点隐去,叙述其身份只为杨家女,一直身居闺阁,在被帝王选中之前无人能识,表明杨玉环早前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大家闺秀,而《长恨歌传》则是直接采纳史料所记载的,点明杨玉环入宫前出于寿王府,已经嫁人的事实。由此可见她在身为皇帝宠妃这一形象时并不纯洁,但符合史料中杨玉环的历史形象。
(3)为人处世
这点在《长恨歌》中没有提到,《长恨歌传》则是借鉴一些史料中的记录,用犀利简洁的言语指责和批判杨玉环谄媚、迎合皇帝圣意的反面形象。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借鉴《新唐书》和《旧唐书》这两部著作中的相关记载来解读:杨玉环两次面临失宠的危机,但是对其原因没有言明,但两次危机皆被杨玉环成功化解。第一次被遣回娘家,经由高力士的中间斡旋,才得以被召入宫。杨玉环见到玄宗时,立即伏地谢罪,玄宗怒气消散。第二次则是由宰相吉温出面谏言、斡旋,之后,李隆基将御膳菜肴作为礼物,命令一寺人送去杨府。到达杨府,寺人张韬光宣读皇帝旨意后,杨玉环立即说道:“妾忤圣颜,罪当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无可遗留,然发肤是父母所有。”说罢,杨玉环拿出了剪刀,剪掉自己的一绺头发,交给前来传旨的寺人,希望他能将其呈给李隆基。张韬光

回到宫中后,立马将杨玉环的这一绺青丝呈给李隆基并转达了杨玉环所说之话,片刻后,李隆基怒火消散,立即命高力士将杨玉环召回宫中。作为皇帝的妃子,杨玉环早就看清皇帝的恩宠不是给予自己一人的,不会一直持续,所以她在自己盛宠期间,不断笼络人心,为自己铺好后路,才能在今日的两次危机来临时得到高力士、吉温的相助并化解。同时,杨玉环“立即伏地谢罪”“立即呈青丝负罪”不假思索,谄媚迎合圣意的做法和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态度,这些都是自己在皇帝面前和后宫中得以生存的处世心机。
(4)杨玉环临死前的形象
杨玉环在被处死之前,白居易和陈鸿有不同的描写。白居易《长恨歌》简单写到“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用“无奈何”三个字道尽了杨玉环马嵬坡前缢死的辛酸,只是表达了作者对她悲惨遭遇的同情,再无其他意图,且杨玉环临死前形象一直处于美化状态。而陈鸿在《长恨歌传》中则用数百来字对这件事进行详细叙述,并且直接点明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杨玉环得宠,兄长杨国忠盗窃丞相之位,愚弄国家大权,天下人对她及她们家族早已怨恨不已,才导致的战乱爆发。杨玉环临死前的形象已然被塑造成了一位祸国殃民的宠妃。
2.相同点
(1)能歌善舞,貌美体弱
两部作品中杨玉环的容貌形象描述其实是很相似的,只是作者描写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体现杨玉环的丽质、体弱。《长恨歌》概括杨玉环的整体美貌特征用了“天生丽质”这一词,用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侍儿扶起娇无力”这几句间接映托出杨玉环绝代佳人的娇弱形象,《长恨歌传》用“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体弱力微”直接描写杨玉环的鬓发、行径、举止及软弱的体态,用“光彩焕发,转动照人”继续着对杨玉环容貌美的描写。其次,都没有忽视杨玉环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才艺,分别记载:“缓歌慢舞凝丝竹”“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看重杨玉环在舞蹈和音乐方面的特长对受宠的重要作用。
(2)对爱情忠贞不渝、执着
两部作品都表达杨玉环对君王的思念之情,希望与君王再续前缘的迫切心绪。都不计较马嵬坡之死对自己造成的伤害,都重申着两人当年的七夕誓言。
白居易《长恨歌》与陈鸿《长恨歌传》对杨玉环形象的描写异同归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尊者讳,《春秋谷梁传》中说“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意思就是让作传者少说尊者、贤者、亲者这三位有失体面的话,比如耻辱、偏差、不足这些不好的事,都最好少说,而且最好没人知道。故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