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方案教案第二课时
粤教版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 技术与设计1 教案 3.4 .2 第四节技术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第四节技术设计方案第二课时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及优化◎教材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四节技术设计方案。
本节内容紧扣产品、使用者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校庆广告宣传灯进行设计构思,从三方面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结合相应的构思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制订设计方案,教会学生对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决策,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并让学生知道,技术设计是动态过程,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可以对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与拓展。
◎学习目标1.能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和决策2.能对方案进行改进与拓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能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优化;了解常见的几种方案改进和拓展的思路;2.能力目标:通过不同设计方案和实例的分析过程,体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学生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态度和情感:学生提高合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加对设计的兴趣,增强进行设计的自信心。
4.核心素养技术意识:在设计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恰当处理产品与使用者、使用环境的关系,能从产品、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的关系对设计进行分析。
工程思维:尝试对设计方案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决策。
创新设计:尝试制订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并知道在制作、试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方案进行改图样表达:通过较为简单的技术设计实践,尝试绘制规范的设计图纸,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教学重点能对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分析,确定最佳方案,能对方案作进一步改进优化。
◎教学难点制订多个设计方案,通过比较、权衡,选出最佳方案。
◎教学准备收集辅助教学的相关案例、教学图片素材,设计好教学课件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技术设计方案的设计构思设计方案的制订相关内容,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请根据列举的光源产品的相关特点,请用线将二者连起来。
《第七课 1 立足职场有法宝》作业设计方案-高中政治统编版19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立足职场有法宝》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职场规则和人际交往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讨论身边的实际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中涉及到哪些职场法则和职业素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法则和素养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2. 撰写职业规划: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制定一份初步的职业规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3. 角色扮演:学生以模拟职场环境为背景,进行角色扮演,如面试官、客户、同事等,体验不同角色的需求和应对方式。
三、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每位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2. 职业规划:学生需认真思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字数不少于XX字。
3. 角色扮演:学生需尽可能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注意角色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4. 提交时间:请在XX月XX日前提交作业,作业应以电子版形式提交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方式:本次作业将采取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职场规则和职业素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职业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角色扮演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反馈与指导: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场知识和技能。
五、作业反馈请各位同学认真完成本次作业,并积极思考教师给出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本次作业,大家应更加深入地了解职场规则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为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共同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充分利用本次作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进一步理解政治课程中的职场知识和技能;2. 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地区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学会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 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并整理本地(或所在省份)近十年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数据。
- 通过文献查阅、网络资源搜索等方式,了解国内外典型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案例。
2. 案例分析- 分析本地或典型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历程和趋势。
- 探讨产业结构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具体影响。
3. 地图制作- 制作一张反映本地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的地图,标注主要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 结合地图,分析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4. 报告撰写- 撰写一份关于本地(或典型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报告,包括数据整理、案例分析、地图解读及个人见解。
三、作业要求1. 数据收集要准确、全面,案例分析要深入、具体。
2. 地图制作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确保空间分布的准确性。
3. 报告撰写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明确,语言规范。
4.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 地图制作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 报告的逻辑性、条理性和规范性。
评价将采用教师评阅、同学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措施: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同学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4. 根据作业反馈,学生需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并在下一课时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高中语文统编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教学方案〖《老子》四章第二课时示范教案〗
《四章》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和《道德经》概况,了解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文中表达的对待“有”“无”关系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3学习《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
4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5背诵这四章。
教学重点了解道家思想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理解所选章节的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老子》四章要义理解。
一、朗读四章内容二、逐章解读1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á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读】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
显然,“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
2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解读】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
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
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理,其重点在于人的完善,强调了谦下守中的价值与意义。
3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解读】中国有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
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更加重要。
“自知者明”,就是说,这才是;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知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
因为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如果不知道满足,那么他就会有跟缺乏财物的人一样苦恼;一般人认为一个人心里有长远打算就意味着他有志了,老子却说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才算得上有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 深入理解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能力。
- 能够仿照课文中的描写,进行简单的景物描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精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描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懂得珍惜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这需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中的相关描述,例如“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通过这段原文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草地颜色的变化与蒲公英花朵的开合状态密切相关。
- 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文中作者对草地的描述充满了好奇与喜爱,如“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种情感可以从作者对草地颜色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蒲公英花朵特点的生动描写中体现出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描写语句,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要像作者那样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还存在一定难度。
例如,作者不仅观察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深入探究了其背后的原因,这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并掌握这种观察的深度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身边常见事物的变化,如树叶的颜色变化等,来培养他们的观察意识。
初中数学《选择方案》教案
初中数学《选择方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组合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排列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组合和排列的计算方法。
2.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组合或排列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组合和排列的计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组合或排列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抽奖、排列组合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了解组合和排列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列举一些实际问题,如班级分组、参赛队伍排列等,让学生尝试运用组合和排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组合或排列问题。
5.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明确组合和排列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6.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7.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组合和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搜集一些生活中的组合和排列问题,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掌握了组合和排列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组合和排列的概念,避免混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实验选择专题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选择专题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生物研究的实验,并学习如何进行实验选择的基本
原则。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生物实验的种类和目的
2. 掌握实验选择的基本原则
3. 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4. 学会如何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实验材料:
1. 实验选择相关的文献资料
2. 实验方案比较表格
3. 实验结果评估表格
四、实验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物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2. 针对所选生物问题,分析可能的实验方案,并列出方案的优缺点。
3. 小组间互相讨论及比较不同实验方案,找出最适合的实验方案。
4. 根据选择的方案,设计实验流程并进行实验。
5.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结果评估表格,并讨论实验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会了解到生物实验选择的基本原则,能够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学会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实验方案。
同时,学生将会学会如何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
高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参考课程标准(2011版)二、教材分析《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五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第一单元主题是《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共分为三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学会沟通交流》和《主动拒绝研究与毒品》,这三课是并列的关系。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主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这一课包含三个框体:“课余生活我选择”、“课余生活助我成长”和“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第一框题主要告诉学生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他们的权利,同时自主选择也需要能力。
第二框题通过校内、校外课余生活两个方面来启发学生反思课余生活的意义。
第三框题通过实践告诉学生过好自己的课余生活,除了要选择有兴趣、有意义的课余活动,还要有合理地安排和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生活之余,更健康、更有序,使得课余生活既对自己有意义,也对社会有意义。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迈入了高年段的学习,他们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已经开始萌芽,课余生活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苦恼,比如说课余生活谁来安排、自己发展个人兴趣的时间和学习时间相冲突、在渴望自主安排课余时间的同时又还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
这一课可以说直面当前学生的生活现状,所涉及的都是孩子现在非常关注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1.通过求助热线解决困惑的活动初步学会自主选择。
2.懂得过好课余生活要遵守一定的活动准则,让课余生活健康安全。
3.通过自己制定业余生活计划提高规划业余生活的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五、教学重难点1. 知道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也是自我能力的体现。
2. 学会合理选择、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六、教学准备PPT、调查表等七、本课逻辑图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一:辩论擂台——课余生活谁选择1.还记得上节课丁丁的苦恼吗?究竟该怎么办?你们能给她建议吗? (1)出示辩论话题:课余生活谁选择?甲方:课余生活应该自己选择。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示范教学方案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掌握诱导公式一,初步体会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教学重点: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教学难点:对诱导公式的发现与认识.PPT课件.资源引用:【知识点解析】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知识点解析】对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引导语: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已有的学习函数的经验,你认为接下来应研究三角函数的哪些问题?预设的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发言.一般而言,学生会直接把问题指向“图象与性质”.教师可以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指出三角函数的特殊性:预设答案:因为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比值就是三角函数,而单位圆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反映到三角函数的取值规律上,就会呈现出比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更丰富的性质.例如,我们可以从定义出发,结合单位圆的性质直接得到一些三角函数的性质.设计意图:明确研究的问题和思考方向.一般地,学生不习惯于借助单位圆的性质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所以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二)新知探究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问题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所在的象限,你能发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值的符号有什么规律吗?如何用集合语言表示这种规律?预设的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资源名称:【知识点解析】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使用说明:本资源展现“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辅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合于教师课堂进行展示.注:此图片为“知识卡片”缩略图,如需使用资源,请于资源库调用.预设答案:用集合语言表示的结果是:当α∈{β|2k π<β<2k π+π,k ∈Z }时,sin α>0;当α∈{β|2k π+π<β<2k π+2π,k ∈Z }时,sin α<0;当α∈{β|β=k π,k ∈Z }时,sin α=0.其他两个函数也有类似结果.设计意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不难,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用集合语言表示,可以复习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等.例1 求证: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sin θ<0,①tan θ>0.② 预设的师生活动: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 预设答案:先证充分性.因为①式sin 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三或第四象限,也可能与y 轴的负半轴重合;又因为②式tan 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因为①②式都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只能位于第三象限.于是角θ为第三象限角. 再证必要性.因为角θ为第三象限角,由定义①②式都成立.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资源名称:【知识点解析】对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理解★使用说明:本资源展现“对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理解”,辅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合教师课堂展示.注:此图片为“知识卡片”缩略图,如需使用资源,请于资源库调用.2.诱导公式一问题2:联系三角函数的定义、象限角以及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你有发现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探究,发现诱导公式一.追问:(1)观察诱导公式一,对三角函数的取值规律你有什么进一步的发现?它反映了圆的什么特性?(2)你认为诱导公式一有什么作用?预设答案:(1)诱导公式一体现了三角函数周期性取值的规律,这是“单位圆上的点绕圆周旋转整数周仍然回到原来位置”的特征的反映.(2)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2π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时,由公式一可以发现,只要讨论清楚三角函数在区间[0,2π]上的性质,那么三角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就清楚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发现诱导公式一及其体现的三角函数周期性取值的规律,这是“单位圆上的点绕圆周旋转整数周仍然回到原来位置”的特征的反映.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发展直观想象等素养.例2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器验证:(1)cos 250°;(2)sin ⎪⎭⎫ ⎝⎛-4π; (3)tan (-672°); (4)tan 3π.解:(1)因为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 250°<0;(2)因为4π-是第四象限角,所以sin ⎪⎭⎫ ⎝⎛-4π<0; (3)因为tan (-672°)=tan (48°-2×360°)=tan 48°,而48°是第一象限角, 所以tan (-672°)>0;(4)因为tan 3π=tan (π+2π)=tan π,而π的终边在x 轴上,所以tan π=0.例3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sin 1 480°10′(精确到0.001);(2)cos4π9; (3)tan ⎪⎭⎫ ⎝⎛-6π11. 解:(1)sin 1480°10′=sin (40°10′+4×360°)=sin 40°10′≈0.645;(2)9πππcos cos(2π)cos 4442=+==;(3)11πππtan()tan(2π)tan 6663-=-==. 师生活动:以上都是教科书中的例题,难度不大,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作课堂展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变形方法得出答案.在用计算器验证时,提醒学生注意角度制的设置.(三)课堂练习教科书练习第1,2,3,4,5题.(四)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5.2第1,3,4,5,7,8,9,10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cos (-23π6); (2)tan 25π6. 设计意图:考查诱导公式一,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是Q ,点Q 的纵坐标是12,说出几个满足条件的角α. 设计意图:考查正弦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一.3.对于①sin θ>0,②sin θ<0,③cos θ>0,④cos θ<0,⑤tan θ>0与⑥tan θ<0,选择恰当的关系式序号填空:(1)角θ为第二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2)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设计意图:考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
14.4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3课时)
新余市十六中张余斌14.4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巩固一次函数知识,灵活运用变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有机地把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函数统一起来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建立函数模型。
2.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例题讲解引入情景做一件事情,有时有不同的实施方案。
比较这些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行动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在选择方案时,往往需要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涉及变量的问题常用到函数。
同学们通过讨论下面三个问题,可以体会如何运用一次函数选择最佳方案。
解决这些问题后,可以进行后面的实践活动。
小明家因种植反季节蔬菜致富后,盖起了一座三层楼房,现正在装修,准备安装照明灯,他和他父亲一起去灯具店买灯具,灯具店老板介绍说:一种节能灯的功率是10瓦(即0.01千瓦)的,售价60元.一种白炽灯的功率是60瓦(即0.06千瓦)的,售价为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是一样的.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父亲说:“买白炽灯可以省钱”.而小刚正好读八年级,他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说:“还是买节能灯吧”.父子二人争执不下,如果当地电费为0.5元/千瓦.时,请聪明的你帮助他们选择哪种灯可以省钱呢?问题节省费用的含义是什么呢?哪一种灯的总费用最少灯的总费用=灯的售价+电费电费=0.5×灯的功率(千瓦)×照明时间(时)问题如何计算两种灯的费用?设照明时间是x小时, 节能灯的费用y1元表示,白炽灯的费用y2元表示,则有:y1=60+0.5×0.01x;y2 =3+0.5×0.06x .观察上述两个函数若使用节能灯省钱,它的含义是什么?y1< y2若使用白炽灯省钱,它的含义是什么?y1> y2若使用两种灯的费用相等,它的含义是什么?? y1= y2若y1< y2,则有60+0.5×0.01x <3+0.5×0.06x 解得:x>2280即当照明时间大于2280小时,购买节能灯较省钱若y 1 > y 2,则有 60+0.5×0.01x >3+0.5×0.06x 解得:x <2280 即当照明时间小于2280小时,购买白炽灯较省钱.•若y 1= y 2,则有 60+0.5×0.01x =3+0.5×0.06x 解得:x =2280 即当照明时间等于2280小时,购买节能灯、白炽灯均可.解:设照明时间是x 小时, 节能灯的费用y 1元表示,白炽灯的费用y 2元表示,则有: y 1 =60+0.5×0.01x; y 2 =3+0.5×0.06x .若y1< y2 ,则有 60+0.5×0.01x <3+0.5×0.06x 解得:x>2280 即当照明时间大于2280小时,购买节能灯较省钱. 若y 1 > y 2,则有解得:x <2280即当照明时间小于2280小时,购买白炽灯较省钱. 若y 1= y 2,则有60+0.5×0.01x =3+0.5×0.06x即当照明时间等于2280小时,购买节能灯、白炽灯均可. 能否利用函数解析式和图象也可以给出解答呢?解:设照明时间是x 小时, 节能灯的费用y 1元表示,白炽灯的费用y 2元表示,则有:y 1 =60+0.5×0.01x; y 2 =3+0.5×0.06x . 即: y 1 =0.005x +60 y 2 =0.03x + 3由图象可知,当照明时间小于2280时, y 2 <y 1,故用白炽灯省钱;当照明时间大于2280时, y 2>y 1,故用节能灯省钱;当照明时间等于2280小时, y 2=y 1购买节能灯、白炽灯均可. 四、方法总结1、建立数学模型——列出两个函数关系式2、通过解不等式或利用图象来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案
5.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与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6.小结:有些课余活动我们起初不一定感兴趣,但是,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温暖、关怀和快乐,能够服务他人,有意义、有价值。
有意义。
(三)课余生活巧安排(合理规划)过渡:选择课余活动既要注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又要考虑活动的价值和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难点: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教法学法
教法:调查、访问、合作交流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2.学生准备:了解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部分
一、导入新课
1.话题导入:我们喜爱的课余生活。
2.揭示课题。
积极发言。
分享
2人组讨论。
观看、思考、总结。
义。那如何合理规划我们的课余生活呢?
1.小组讨论:你是怎么安排自己课余生活的?小组内分享。
2.汇报交流
3.小结: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要考虑的因素
(1)应该做的事情(2)最重要的事情(3)最紧急的事情(4)自己的计划能否按照时间安排进行。用四象限法来区分(1)(2)(3)
4人小组交流讨论
每个人动手做温馨提示卡。
三、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安全教育: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切勿打闹。
板书设计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作业设计
你是怎么过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和小伙伴分享。
教学反思
5.学生自由回答。
6.小结: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自己的兴趣,还要考虑是否有意义。
初中生选择教案
初中生选择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明白选择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教学内容:1. 选择与个人成长2. 选择与价值观3. 学会独立思考4. 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选择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对于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选择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选择会对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做出对自己有益的决定?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案例,案例中的人物在面对选择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做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决策过程,以及他们的选择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选择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自己在面对选择时,如何做出明智的决定。
2. 撰写一篇关于“我的一次选择”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课件)高中数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单元教学方案
P(0,4),D(-5,0),E(5,0).设这座圆拱桥的拱圆的方程是(x-a)2+(y-b)2=r2,于
a+10 2+b2=r2, 是有 a-10 2+b2=r2,
a2+ b-4 2=r2.
解此方程组,得 a=0,b=-10.5,r=14.5.所以这座圆
第二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问题1
追问 你认为接下来将研究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问题1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内容,为本节的应用做准备,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提出值 得研究的问题,接下来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第二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2)据气象台预报:在 A 城正东方 300 km 的海面 B 处有一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 40 km 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距台风中心 250 km 以内的地区将受其影响.从现在起经过 约______ h,台风将影响 A 城,持续时间约为______h(结果精确到 0.1 h).
第二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把点 P2 的横坐标 x 2 代入圆的方程,得 (2)2 ( y 10.5)2 14.52 ,解得
y 14.52 (2)2 10.5 14.36 10.5 3.86(m) .则支柱 A2P2 高度约为 3.86 m.
第二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问题2
追问 3 如果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P2 P
第二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问题3
师生活动:
五年级奥数教案-7统筹优化策略(第二课时)全国通用
师:偶数张,平均每张饼需要多少时间?奇数张饼平均每张需要多少时 间呢?
答案:
4宁2=2(分钟)
2X33=66(分钟)
答:煎33个饼至少需要66分钟。
(二)大胆闯关2
2.一本故事书售价24元。暑假期间,某书店搞促销活动,买3本送- 本。徐老师购得12本书,这样每本比平时便宜多少元?
本节例题难度不是很大,四个例题均为不同题型,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思考,听取学生不同建议,然后给予学生点拨,寻求最优方 法。拓展问题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够运用统筹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 最优方案。
(3X24)X3=216(元)
24-216-12=8(元)
答:这样每本比平时便宜8元。
(大胆闯关3〜大胆闯关5小组竞赛模式)
数学思考
1.使学生在解题中,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 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
1.让学生通过设计、交流、体会等活动,经历运用统筹思想合理安 排时间的过程,体验运用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1•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分析地非常好,那么如果要煎33个饼,你还会吗?
生:我觉得最后只要留出3块饼就行了,前面30块是偶数,不管怎么 煎,所用的时间都是15个4分钟。关键是处理后面的三块。
(3)师生小结。
租车问题教案
14.4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第二课时)租车问题堵城中学张科教学目标:1、巩固一次函数知识,灵活运用变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有机地把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函数统一起来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建立函数模型。
2.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课题:在生活中,做同样一件事情,经常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案例如运输,租车,购物等等.在选择方案时,往往需要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计算与比较,他们有助于我们在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选择方案.板书课题:选择方案(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幻灯片2今天老师这里正好有一件关于租车的事情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助分析:某校的部分师生要外出参加一次课外活动,王校长和两位老师一起去华兴公交公司联系车辆。
(出示王校长对话)王校长对此次租车做了如下要求:在总费用2300元的限额内,利用汽车运送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集体外出活动。
(出示陈小姐对话)而华兴公交公司接待我们是一位陈秘书,她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公司出租车辆的载客量和价格的情况。
(出示华兴公司的价格表)幻灯片3这时一同前往的李老师就提出疑问:为了保证安全每辆汽车上至少有1名教师跟车。
如果一次把全部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运走我们要租几辆车? (出示李老师对话)分析:(出示文本框)提问:要使每辆汽车上至少要有1名教师,客车总数最多几辆?要使一次把全部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运走,客车的总数最少几辆?综合起来便可知共租用汽车多少辆?幻灯片4而旁边的赵老师也提出了他的问题:我看到刚才陈小姐给的价格表,甲种客车每辆的租金为400元,乙种客车租金为280元。
甲乙两车总共6辆甲乙两种车怎样搭配,租车费用最节省?(出示赵老师对话)现在我们再分析赵老师提出的疑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甲乙两种客车共有6辆。
大学教案课时安排方案
课时安排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熟悉不同职业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 提高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 增强学生应对职业生涯挑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和兴趣。
- 增强学生面对职业选择的自信心和决心。
-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尝试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分析。
- 如何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和计划。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职业生涯规划概述1. 导入新课-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 课堂讲授- 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3. 互动环节-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职业生涯规划?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职业生涯规划步骤与方法1.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2. 课堂讲授- 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目标设定、行动计划。
- 阐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4. 互动环节-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进行自我认知?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课时: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与应用1. 导入新课- 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
2. 课堂讲授- 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
- 阐述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实践活动相结合。
3. 互动环节-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自身专业相结合?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课时: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析1. 导入新课- 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引出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析。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教案高中生涯规划
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教案--高中生涯规划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流程和原则。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大学专业。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决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涯规划意识。
四、教学内容:1.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流程和原则。
2.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
3. 大学专业选择: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4. 生涯规划:如何根据自己的长远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
5.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流程和原则,介绍自我认知、大学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互相借鉴和建议。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生涯规划?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高考志愿填报与高中生涯规划。
二、讲解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流程和原则(15分钟)1. 介绍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方式和注意事项。
2. 讲解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如梯度志愿、专业志愿等。
三、自我认知(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互相借鉴和建议。
第二课时:四、大学专业选择(20分钟)1. 介绍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
五、生涯规划(15分钟)1. 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长远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
2. 分析成功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六、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模拟进行高考志愿填报。
桥教案第二课时
桥教案第二课时桥教案第二课时桥教案是一套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案。
第二课时是桥教案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探讨桥教案第二课时的特点和价值。
一、课程设计桥教案第二课时的课程设计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话题。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等,或者选择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问题,如数学中的数列、物理中的力学等。
最后,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些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方法桥教案第二课时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生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和若干组员。
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总结,组员负责提出问题和发表观点。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其次,教师引入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政治家、商人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效果桥教案第二课时的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首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通过思辨性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其次,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交流和讨论,这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最后,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增强。
通过思辨性讨论,学生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合理地解释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第二课时(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事务的重要性,明白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 如何协调学生之间的分歧,达成共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班级事务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准备一些协商决定的工具,如投票箱、表决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班级事务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关注。
2. 提问:你们认为班级事务应该如何决定呢?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方法和步骤。
2. 讲解协商决定的定义和原则,让学生明确协商决定的意义。
3.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给出一些班级事务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2.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投票或表决的方式,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协商决定的方法和步骤应用到其他班级事务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积极参与协商决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分歧,及时进行协调和引导,帮助学生达成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4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一次函数知识,灵活运用变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有机地把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函数统一起来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建立函数模型。
2.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例题讲解
引入问题:有甲乙两种客车,甲种客车每车能拉30人,乙种客车每车能拉40人,现在有400人要乘车,
1、你有哪些乘车方案?
2、只租8辆车,能否一次把客人都运送走?
问题2;怎样租车
某学校计划在总费用2300元的限额内,利用汽车送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集体外出活动,每辆汽车上至少有1名教师。
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表:
(1)共需租多少辆汽车?
(2)给出最节省费用的租车方案。
分析;
(1)要保证240名师生有车坐
(2)要使每辆汽车上至少要有1名教师
根据(1)可知,汽车总数不能小于____;根据(2)可知,汽车总数不能大于____。
综合起来可知汽车总数为_____。
设租用x辆甲种客车,则租车费用y(单位:元)是 x 的函数,即
y=400x+280(6-x)
化简为: y=120x+1680
讨论:
根据问题中的条件,自变量x 的取值应有几种可能?
为使240名师生有车坐,x不能小于____;为使租车费用不超过2300元,X不能超过____。
综合起来可知x 的取值为____。
在考虑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你能得出几种不同的租车方案?为节省费用应选择其中的哪种方案?试说明理由。
方案一:
4两甲种客车,2两乙种客车
y1=120×4+1680=2160
方案二:
5两甲种客车,1辆乙种客车;
y2=120×5+1680=2280
应选择方案一,它比方案二节约120元。
3、学生练习
(2)根据市场调查分析,为保证市场供应,某蔬菜基地准备安排40个劳力,••用10公顷地种植黄瓜、西红柿和青菜,且青菜至少种植2公顷,•种植这三种蔬菜所需劳动力和预计
产值如下表:
问怎样安排种植面积和分配劳动力,使预计的总产值最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