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Nmin

合集下载

(整理)柱的配筋计算

(整理)柱的配筋计算

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在该框架结构设计中,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使用对称配筋的方式,钢筋采用HRB335级, = f 'y =300N/2mm ,采用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14.3N/2mm ,轴心抗压强度 =1.43 N/,2mm .箍筋一律采用HPB235级钢筋,偏心受压的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取成0.80。

按规范规定当e0/h0>0.55时,计算时应考虑裂缝验算,对于本设计的框架结构,经过计算可知无须做裂缝验算,可以将验算过程忽略。

(1) 首先进行框架柱柱子轴压比的验算,为方便起见将其制作成表格如下: 各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表

(2) 接下来验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简便起见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

(附加说明,在工程上应尽可能避免短柱的出现,即,保证λ 2.0)

框架柱剪跨比验算表

(3)框架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

将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表格。(附加说明:经过计算知本设计的各层框架柱的受压情况都是大偏心受压。框架柱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的计算过程:

10

c N

f bh ξα=

()

()

2100'''0

0.5c s s y

s

Ne f bh h A A f

h

a

αξξ--==

-

如果经过计算得到'02x h a ξ

=<,须取'2x a =,然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设计和计算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

'

'

'

'0()

s s y Ne A A f h a ==- 。) 首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

(附注:上表中一般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1.25H,底层柱的计算长度1.0H。e0:截面重心偏心矩,ea: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矩:ei=e0+ea。曲率修正系数ζ1=0.5fcA/N或1.0,长细比影响系数ζ2=1.15-0.01L/h或1.0。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方法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方法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

方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方法

框架柱截面的一般估算方法框架结构是多次超静定结构,只有确定了构件截面尺寸后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框架柱截面怎么估算:框架柱截面的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μN=N/Acfc 式中μN-----框架柱的轴压比 Ac-------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γgQSNα1α2β 式中:γg-----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

q=12~14KN/m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1=,三~一级抗震时α1=~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角柱α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 框架柱轴压比μN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二级时,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三级时,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轴压比限值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 2。按柱截面最小尺寸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当然,结构做多了凭经验估计应该差不了多少

框架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框架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L0/h<15时取为1.0
1/ep」
续表
计算公式
层柱内力组合
层柱内力组合
层柱内力组合
第 组
第 组
第组
第组
第组
第组
第 组
第 组
基本项目
e/mm
0.3%/mm
Nbifcbho b/kN
大小偏心受压的判定
N Nb
e 0.3h as/mm
类型
b
e e 0.5h as/mm
大偏心受压的 计算
x N /1fcb / mm
l。1 0.15(u t) H
—l020.2minH
两者较小值
基本项目
asas/mm
h0/mm
eoM/N /mm
是否需裂缝宽度验算eo/ho;极限[0.55]
q Max 20,h /30/mm
ee0ea/mm
l0/h
是否考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
,0.5 fcA/ N
>1时取为1.0
21.15 0.01l°/h
框架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非抗震)
计算公式
层柱内力组合
层柱内力组合
层柱内力组合
第 组
第 组
第组
第 组
第组
第组
第 组
第组
内力
M /kN m
N / kN
V|/ kN

柱承载力计算

柱承载力计算

柱的承载力计算

建筑结构

柱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3%>ρmin > ρ =0.6%

柱的截面复核计算

【解】(1)求稳定系数φ

柱的长度为L 。=1.0H=1.0×6.4m=6.4m

L 。/b=6400/400=16

查表φ=0.87

一、公式

N ≤ 0.9φ (f cA + AS ’f y ′)

N —轴向力设计值

φ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 构件截面面积为矩形时A=b ×h

AS ’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式中A 应改用A- AS ’

f y ′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二、公式的适用条件

【例A 】已知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中柱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柱高H=6.4m,柱截面尺寸b ×h=400×400,轴向压力设计N =3000kN ,采用C30级混凝土(f c=14.3N/mm 2),已配箍筋Ф6@300,纵向钢筋8 Ф22( A s ′=3042mm 2,f y ′=300N/mm 2)。计算该柱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2)验算配筋率

ρ = A s ′ ×100%

b ×h

=3041mm 2 ×100%

400mm × 400mm

=1.9 %

3% > ρmin > ρ

=0.6%

配筋率符合要求

(3)、验算轴向力 Nu

Nu=0.9 φ(fcA+AS ’ fy ′)

=0.9x0.87(14.3N/mm 2x400mm 2 +3041mm 2x 300N/mm 2)

= 2505834.9N=2505.83kN

Nu=2505.83kN <N=3000kN

正截面承载力—受弯、受压、受拉

正截面承载力—受弯、受压、受拉
长细比很大在较小n作用下柱已经产生较大的关系曲线abcd前由微小的纵向力增量n可能引起不收敛弯矩m的迅速增加而告破坏即所谓失稳破坏截面内的钢筋应力未达屈服混凝土也未达到其抗压强度
第二章 正截面承载力
—受弯、受压、受拉
1
第一节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理论
一、基本假定
1、平截面假定;
2、钢筋: s~s为已知; 3、混凝土:c~c已知; 4、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作用。
x x0
0.80;

f cu,k
50MPa时 ;1
x x0
0.8 0
0.06 (
30
f cu,k
50)
我国港工规范JTJ267-98也考虑了混凝土强度对cu和
应力—应变图形的影响。
14
❖不同规范采用的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15
16
❖不同规范的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17
二、钢筋应力
一般情况:
9
由C′相等:C′= bx0 =bx00;
得: = x0/x= x0/ (2x0)= / (2) 只要、值确定,则确定,0也确定。 ▪ 1 值:试验证明,混凝土fcu ↑, ↓。因为高强
度混凝土的~ 曲线尖陡。
我国资料: =0.5-0.0022fcu (fcu的单位为N/mm2) ACI取:0.375≤=0.525-0.0036fc≤0.425 ▪ 2 值: 表示混凝土应力为曲线分布时,其平均 应力与最大应力0的比值,与fcu及0=x0/h0有关.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

(2)框架柱 柱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框架柱的控制截面一般在柱
的两端,柱的两端为弯矩最大值,剪力和轴力在同一层中无变化或 变化很小。
由于框架柱一般采用对称配筋,组合时要选择绝对值 最大的弯矩,柱最不利内力可归纳成以下四种:
① Mmax 及相应的 N 、V 。 ② N max 及相应的 M 、V 。 ③ Nmin 及相应的 M 、V 。 ④ M 比较大(不是绝对最大),但N比较小或比较大(不是绝 对最小或最大)。绝对最大或最小的内力不一定就是最不利 的,对大偏心受压构件,若 M 不是最大,而N较小,则 e0 M / N 最大,截面配筋可能最多;对小偏心受压构件, e0 越小截面配筋越多。
应注意调幅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调 整,必须在组合前进行调幅,然后和水平荷载 作用下内力进行组合。
(2)框架柱设计 框架柱属偏心受压构件,一般采用对称配筋,
在中间轴线上的框架柱,按单向偏心受压考虑, 边柱按双向偏心受压考虑,框架平面外尚应按轴 心受压构件验算。
框架柱除进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外,还 应根据内力组合得到的剪力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 力计算,确定柱的箍筋配置。
以上组合中前三组用来计算柱正截面受压 承载力,以确定纵向受力钢筋数量;第四组用以 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以确定箍筋数量。
进行内力分析时是以柱轴线处考虑的,实际 梁支座截面的最不利位
置在柱边缘处,在进行

(整理)柱的配筋计算

(整理)柱的配筋计算

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在该框架结构设计中,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使用对称配筋的方式,钢筋采用HRB335级, = f 'y =300N/2mm ,采用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14.3N/2mm ,轴心抗压强度 =1.43 N/,2mm .箍筋一律采用HPB235级钢筋,偏心受压的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取成0.80。

按规范规定当e0/h0>0.55时,计算时应考虑裂缝验算,对于本设计的框架结构,经过计算可知无须做裂缝验算,可以将验算过程忽略。

(1) 首先进行框架柱柱子轴压比的验算,为方便起见将其制作成表格如下: 各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表

(2) 接下来验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简便起见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

(附加说明,在工程上应尽可能避免短柱的出现,即,保证λ 2.0)

框架柱剪跨比验算表

(3)框架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

将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表格。(附加说明:经过计算知本设计的各层框架柱的受压情况都是大偏心受压。框架柱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的计算过程:

10

c N

f bh ξα=

()

()

2100'''0

0.5c s s y

s

Ne f bh h A A f

h

a

αξξ--==

-

如果经过计算得到'02x h a ξ

=<,须取'2x a =,然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设计和计算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

'

'

'

'0()

s s y Ne A A f h a ==- 。) 首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

(附注:上表中一般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1.25H,底层柱的计算长度1.0H。e0:截面重心偏心矩,ea: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矩:ei=e0+ea。曲率修正系数ζ1=0.5fcA/N或1.0,长细比影响系数ζ2=1.15-0.01L/h或1.0。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前言

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其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是结构

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公式、参数选择、计算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二、计算公式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一般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要求,其计算公式如下:

Nc=RbAc

其中,Nc为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单位为N;Rb为强度折减系数,根

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构件形状进行选择;Ac为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单位为mm²。

三、参数选择

1. 强度折减系数Rb的选择

强度折减系数Rb是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构件形状进行选择的,其取值范围在0.5~1.0之间。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混凝土强度等级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择相应的强度折减系数Rb,具体取值如下:

- C15:Rb=0.5

- C20:Rb=0.5

- C25:Rb=0.6

- C30:Rb=0.7

- C35:Rb=0.8

- C40:Rb=0.9

- C45:Rb=1.0

- C50及以上:Rb=1.0

(2)构件形状

混凝土柱的形状和尺寸对其受压承载力也有影响,根据构件形状选择相应的强度折减系数Rb,具体取值如下:

- 矩形截面:Rb=1.0

- 圆形截面:Rb=0.8

- 其他形状的截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取0.8~1.0之间。

2. 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Ac的选择

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Ac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采用截面面积法计算。对于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其截面面积分别为: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例题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例题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某现浇框架柱,截面尺寸为 300×300,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1400 kN ,计算长度 3.57 m ,采用 C30 混凝土、Ⅱ级(HRB335)钢筋。求所需纵筋面积。 解:9.1135700==b l ,查得ψ= 0.9515,

⎪⎪⎭⎫ ⎝⎛-=A f N f A c y s ϕ9.0'1'=⎪⎪⎭

⎫ ⎝⎛⨯⨯-⨯⨯3003003.14962.09.010*********=1159.5mm 2

,A A s ''=ρ=

3003003

.1159⨯=0.01288 > 006.0'min =ρ

2、已知某正方形截面轴心受压柱,计算长度 7.5 m ,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 = 1800 kN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采用Ⅱ(HRB335)级钢筋。试确定构件截面尺寸及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解:75.1840075000==b l ,查得ψ= 0.7875

⎪⎪⎭⎫ ⎝⎛-=

A f N f A c y

s ϕ9.0'1'=6.33454004006.97875.09.010*********=⎪

⎪⎭⎫ ⎝⎛⨯⨯-⨯⨯mm 2

, A A s ''=ρ=

4004006

.3345⨯=0.021>006.0'min =ρ

3、 已知一偏心受压柱,b ×h = 450×450,α=α′= 40,C30,HRB335钢筋,ξb = 0.55,承受纵向力 N = 350 kN ,计算弯距 M = 220 kN ·m 。柱计算长度为 l0= 3.0 m ,受压区钢筋A's = 402 (2#16),求受拉区钢筋面积。 解:

框架柱子力学计算公式

框架柱子力学计算公式

框架柱子力学计算公式

框架柱子力学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框架柱子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承载能力的

公式。框架柱子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其受力分析和计算是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框架柱子力学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 框架柱子受力分析。

框架柱子在建筑结构中起着承重和支撑的作用,通常受到垂直向下的压力和水

平向两侧的拉力或压力。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框架柱子会产生变形和应力,需要通过力学计算来确定其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

2. 框架柱子力学计算公式。

框架柱子的力学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柱子的稳定性计算、柱子的

受压承载能力计算、柱子的受拉承载能力计算等。

2.1 柱子的稳定性计算。

框架柱子的稳定性计算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柱子不会发生屈曲或侧向位移,保持稳定的能力。根据力学原理,柱子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欧拉公式来计算,即:Pcr = π²EI / L²。

其中,Pcr为柱子的临界压力,E为柱子的弹性模量,I为柱子的惯性矩,L为

柱子的长度。

2.2 柱子的受压承载能力计算。

柱子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产生压应力,当压应力超过柱子的承载能力时会发生

屈曲破坏。柱子的受压承载能力可以通过欧拉公式来计算,即:

Pn = A Fy。

其中,Pn为柱子的承载能力,A为柱子的截面面积,Fy为柱子的屈服强度。

2.3 柱子的受拉承载能力计算。

柱子在受到拉力作用时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柱子的承载能力时会发生拉断破坏。柱子的受拉承载能力可以通过拉力计算公式来计算,即:Pn = A Fu。

其中,Pn为柱子的承载能力,A为柱子的截面面积,Fu为柱子的抗拉强度。

21框架柱设计压弯承载力验算

21框架柱设计压弯承载力验算
按双向受弯构件设计)
? 计算偏心距、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 确定纵向钢筋面积
? 按配筋率要求最终决定配筋量As
? 按最小间距200mm的要求决定纵筋根数 ? 注:此过程种需要满足配筋率等抗震构造要求。
注:兰色字体部分是抗震与非抗震设计的区别
例题P.169 设计底层中柱
H
柱的组合弯矩 剪力设计值
框架柱最不利内力组合与最大内力
【注意】规范要求: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结 构的底层柱底截面弯矩设计值,应分别采用考虑地震作 用组合的弯矩值与增大系数1.5、1.25和1.15的乘积。
第三步:框架柱的承载力计算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 正 截面承载力、斜截 面承载力可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的 有 关 规定进行计算。
柱弯矩设计值的强柱弱梁调整 --原理
柱弯矩和=强柱系数×梁中弯矩之和 强柱系数: ? 一、二、三级框架分别取 1.4,1.2,1.1 夸大了柱端弯矩的设计值,使得柱端偏于安全。
框架柱截面设计- 强柱弱梁调整
除顶层和轴压比小于0.15的柱之外,节点处梁柱弯矩设计值应按下
? c: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级为1.4,二级为1.2,三级为1.1。 9度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
面的边长;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轴压比=平均压应力/砼抗压强度设计值
实验表明:随着轴压比 的增大,柱的极限 抗弯 承载力 提高 ,但是极限 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 量的能力都 降低。柱的 破坏由大偏心受压变成 小偏心受压破坏。轴压 比对短柱的影响更大。

框架柱正、斜截面配筋计算

框架柱正、斜截面配筋计算

第8章 框架柱正、斜截面配筋计算

§8.1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8.1.1框架柱截面设计 一. B 柱截面设计: 1. 轴压比验算:

底层柱:max 2392.28N KN =

[]

32/2392.2810/(14.3/600600)0.4650.8N c c N f A N N mm mm mm μ=⨯=⨯⨯⨯=≤则底层柱B 的轴压比满足要求。 2. 截面尺寸复核:

取060040560h mm mm mm =-=,max 114.35V KN =

因为/560/6000.9334w h b ==≤,所以

200.250.25 1.014.3/6005601201.2114.35c c f bh N mm mm mm KN KN β=⨯⨯⨯⨯=>

满足要求.

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由于柱同一截面分别承受正反弯矩,故采用对称配筋。 一层: B 轴柱:

21014.3/6005600.552642.64b c b N f bh N mm mm mm KN αξ==⨯⨯⨯=

从柱内力组合表可见:

最不利组合为:M=470.8KN.m N=2392.28KN

N=2392.28KN<2642.64b N KN =

0/470.8./2392.28196.8e M N KN m KN mm === (20,600/3020)20a e max mm mm mm === 0196.820216.8i a e e e mm mm mm =+=+=

0/4550/6007.68L h ==< ,考虑偏心矩增大系数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配筋构造:
◆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的直径d不宜小于12mm,且选配钢筋时 宜根数少而粗,但对矩形截面根数不得少于4根,圆形截面根 数不宜少于8根,且应沿周边均匀布置。
◆ 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见附表,且不小于钢筋直径d。
◆ 当柱为竖向浇筑混凝土时,纵筋的净距不小于50mm 。
◆ 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应按梁的规定取值 ◆ 截面各边纵筋的中距不应大于350mm。当h≥600mm时,在柱
即在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中,偏心距取计算偏 心距e0=M/N与附加偏心距ea之和,称为初始偏心 距ei
参考以往工程经验和国外规范,附加偏心距ea 取20mm与h/30 两者中的较大值,h是指偏心方
向的截面尺寸。
6、结构侧移和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内力
◆ 二阶效效应:轴向力在结构发生层间位移和 挠曲变形时会引起附加内力;
受压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
材料强度:
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强度,一般应采 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目前我国一般结构中柱的混凝土强 度等级常用C25~C40,在高层建筑中,C50~C60级混凝土也经 常使用。
钢筋:通常采用400/500级钢筋,不宜过高。
截面形状和尺寸:
◆ 采用矩形截面,单层工业厂房的预制柱常采用工字形截面。 ◆ 圆形截面主要用于桥墩、桩和公共建筑中的柱。 ◆ 柱的截面尺寸不宜过小,一般应控制在l0/b≤30及l0/h≤25 ◆ 当柱截面的边长在800mm以下时,一般以50mm为模数,边

框架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

框架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

实配钢筋/mm 2配筋率(%)1316.38845.72

1675.541738.3

1090.45

704.95563.091216.891272.27813.051256.05384.56274.12763.09806.36530.42802.3315.04340.46241.45354.257.9166667

7.9166667ei

5.5 5.55.5 5.5 5.5

7.9166667 5.55.5 5.55.5 5.55.5 5.5 5.55.5 5.5 5.5 5.55.5l 0/h

3.33.3

4.75 4.75 4.75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1

4.314.3

l 0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fc 600600600600600

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

h 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b 560560560560560

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0.210.21

h 0

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0.212 182 162 182 162 182 162 182 162 182 162 182 16

柱承载力计算

柱承载力计算

柱的承载力盘算【1 】

建筑构造

一.公式

N ≤φ(f cA + AS’f y′)

N—轴向力设计值

φ—轴心受压构件稳固系数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 构件截面面积为矩形时A=b×h

AS’全体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式中A应改用A-AS’

f y′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二.公式的实用前提

柱截面承载力的盘算公式

3%>ρmin>ρ =0.6%

柱的截面复核盘算

【例A】已知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底层中柱按轴心受压构件盘算,柱高H=,柱截面尺寸b×h=400×400,轴向压力设计N=3000kN,采取C30级混凝土(f2),已配箍筋Ф6@300,纵向钢筋8 Ф22(A s′=3042mm2,f y′=300N/mm2).盘算该柱是否知足承载力请求.

【解】(1)求稳固系数φ

柱的长度为L.×=

L./b=6400/400=16

查表φ

(2)验算配筋率

ρ = A s′×100%

b×h

=3041mm2×100%

400mm×400mm

=1.9 % 3% >ρmin>ρ =0.6%

配筋率相符请求

(3).验算轴向力 Nu

Nu=0.9 φ(fcA+AS’ fy′)

2x400mm2+3041mm2x 300N/mm2)

Nu=2505.83kN<N=3000kN

此中柱承载力不知足请求.

【例B】已知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首层柱轴向力设计N=2030kN ,截面尺寸b×h=400mm×400mm,,采取C20级混凝土(f c=N/mm2),已配箍筋Ф6@300,纵向钢筋8 Ф22(A s′=2513mm2,f y′=300N/mm2).按轴心受压构件盘算,盘算此柱是否安然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第7.3.1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箍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7.3.1):

N≤0.9φ(f

c A+f'

y

A'

s

) (7.3.1)

式中

N--轴向压力设计值;

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按表7.3.1采用;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采用;

A--构件截面面积;

A'

s

--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公式(7.3.1)中的A应改用(A-A'

s

)代替。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7.3.1

图7.3.1:配置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

第7.3.2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7.3.2):

N≤0.9(f

c A

cor

+f'

y

A'

s

+2αf

y

A'

ss0

) (7.3.2-1)

A ss0=πd

cor

A

ss1

/s (7.3.2-2)

式中

f

y

--间接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

cor

--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A

ss0

--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

d

cor

--构件的核心截面直径:间接钢筋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A

ss1

--螺旋式或焊接环式单根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s--间接钢筋沿构件轴线方向的间距;

α--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的折减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5,其间接线性内插法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 类 别
b*h 层次 (mm)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500*500
l0 (m) 4.5 4.5 4.5 4.5 5.2 5.2 4.5 4.5 4.5 4.5 5.2 5.2 4.5 4.5 4.5 4.5 5.2 5.2 4.5 4.5 4.5 4.5 5.2 5.2 l0/h 9.00 9.00 9.00 9.00 10.40 10.40 9.00 9.00 9.00 9.00 10.40 10.40 9.00 9.00 9.00 9.00 10.40 10.40 9.00 9.00 9.00 9.00 10.40 10.40 l0/i 31.18 31.18 31.18 31.18 36.03 36.03 31.18 31.18 31.18 31.18 36.03 36.03 31.18 31.18 31.18 31.18 36.03 36.03 31.18 31.18 31.18 31.18 36.03 36.03
ea (mm)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ei (mm) 212.16 212.16 81.53 81.53 48.42 48.42 155.49 155.49 85.25 85.25 51.94 51.94 105.26 105.26 84.54 84.54 44.38 44.38 257.69 257.69 113.31 113.31 56.99 56.99
顶层 A柱 二层 底层 顶层 B柱 二层 底层 顶层 C柱 二层 底层 顶层 D柱 二层 底层
弯承载力计算Nmin(表5-7) 是否考虑附加弯矩 M1 50.05 50.05 40.97 40.97 -0.72 -0.72 -43.57 -43.57 -58.74 -58.74 -78.37 -78.37 25.23 25.23 15.86 15.86 -36.92 -36.92 -54.06 -54.06 -60.00 -60.00 -63.43 -63.43 M2 50.87 50.87 44.14 44.14 -42.96 -42.96 -43.62 -43.62 -58.79 -58.79 -80.30 -80.30 28.52 28.52 56.84 56.84 -59.62 -59.62 -55.12 -55.12 -62.98 -62.98 -74.76 -74.76 N 264.73 264.73 717.49 717.49 2065.13 2065.13 321.94 321.94 901.11 901.11 2513.86 2513.86 334.51 334.51 880.72 880.72 2445.92 2445.92 231.90 231.90 674.93 674.93 2021.13 2021.13 M1/M2 34-12*M1/M2 -0.98 -0.98 -0.93 -0.93 -0.02 -0.02 -1.00 -1.00 -1.00 -1.00 -0.98 -0.98 -0.88 -0.88 -0.28 -0.28 -0.62 -0.62 -0.98 -0.98 -0.95 -0.95 -0.85 -0.85 45.81 45.81 45.14 45.14 34.20 34.20 45.99 45.99 45.99 45.99 45.71 45.71 44.62 44.62 37.35 37.35 41.43 41.43 45.77 45.77 45.43 45.43 44.18 44.18 判 断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考虑 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不考虑 Cmη ns 1.13 1.13 1.32 1.32 1.37 1.37 1.18 1.18 1.34 1.34 1.72 1.72 1.23 1.23 1.05 1.05 1.65 1.65 1.10 1.10 1.24 1.24 1.60 1.60 M 50.87 50.87 44.14 44.14 58.70 58.70 43.62 43.62 58.79 58.79 80.30 80.30 28.52 28.52 56.84 56.84 59.62 59.62 55.12 55.12 62.98 62.98 74.76 74.76 e0 (mm) 192.16 192.16 61.53 61.53 28.42 28.42 135.49 135.49 65.25 65.25 31.94 31.94 85.26 85.26 64.54 64.54 24.38 24.38 237.69 237.69 93.31 93.31 36.99 36.99
N-Nb (KN) -1438.97 -1438.97 -986.22 -986.22 361.43 361.43 -1381.76 -1381.76 -802.59 -802.59 810.16 810.16 -1369.19 -1369.19 -822.98 -822.98 742.22 742.22 -1471.80 -1471.80 -1028.77 -1028.77 317.43 317.43
框架柱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Nmin(表5-7) 组合内力 柱截面 M N (KN·m) (KN)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50.05 50.87 40.97 44.14 -0.72 -42.96 -43.62 -43.57 -58.79 -58.74 -78.37 -80.30 25.23 28.52 56.84 15.86 -36.92 -59.62 -55.12 -54.06 -62.98 -60.00 -63.43 -74.76 237.73 264.73 690.49 717.49 2026.13 2065.13 321.94 348.94 901.11 904.11 2474.86 2513.86 307.51 334.51 880.72 876.52 2406.92 2445.92 231.90 258.90 674.93 701.93 1982.13 2021.13
大偏压
大偏压 As=As' As=As' x-2a' ξ (mm) (mm) (x<2a') (x>2a' 0.08 -42.9748 4 0.08 -42.9748 4 0.22 20.34761 <0 0.22 20.34761 <0 —— —— —— —— 0.10 -34.9734 116 0.10 -34.9734 116 0.27 46.02943 <0 0.27 46.02943 <0 —— —— —— —— 0.10 -33.2154 232 0.10 -33.2154 232 0.27 43.17818 0.27 43.17818 —— —— —— —— 0.07 -47.5664 73 0.07 -47.5664 73 0.21 14.39609 <0 0.21 14.39609 <0 —— —— —— ——
选用钢筋 备注 (mm2)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4C18,As=1017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源自文库
-0.72 2026.13 -42.96 2065.13 11.17 -78.37 2474.86 -80.30 2513.86 34.30 -36.92 2406.92 -59.62 2445.92 22.36 -63.43 1982.13 -74.76 2021.13 29.37
e (mm) 422.16 422.16 291.53 291.53 258.42 258.42 365.49 365.49 295.25 295.25 261.94 261.94 315.26 315.26 294.54 294.54 254.38 254.38 467.69 467.69 323.31 323.31 266.99 266.99 ei-0.3h0 74.16 74.16 -56.47 -56.47 -89.58 -89.58 17.49 17.49 -52.75 -52.75 -86.06 -86.06 -32.74 -32.74 -53.46 -53.46 -93.62 -93.62 119.69 119.69 -24.69 -24.69 -81.01 -81.01
判断 破坏 类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小偏压 小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小偏压 小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小偏压 小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大偏压 小偏压 小偏压
小偏压 As=As' x=N/fc·b ξ (mm) ·α 1 —— —— —— —— 0.675 0.675 —— —— —— —— 0.759 0.759 —— —— —— —— 0.761 0.761 —— —— —— —— 0.653 0.653 —— —— —— —— 750 750 —— —— —— —— 750 750 —— —— —— —— 750 750 —— —— —— —— 750 750 37.03 37.03 100.35 100.35 288.83 288.83 45.03 45.03 126.03 126.03 351.59 351.59 46.78 46.78 123.18 123.18 342.09 342.09 32.43 32.43 94.40 94.40 282.68 282.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