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城市化

合集下载

城镇化与城市化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区别城镇化和城市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经常被混淆使用。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和其他形式的城市社会过渡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而城市化则更加专注于城市这个具体的概念,包括城市所涵盖的地区和其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城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和小城镇两个维度。

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泛的服务。

城镇化还带来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机会进入非农部门的就业机会。

城市化则是更加集中于城市的概念,涵盖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交通、污染和住房等问题。

城市化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更为宜居、便利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居民可以享受更多的文化和娱乐活动、更好的公共交通和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

两个概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城镇化强调了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以及对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而城市化则更关心城市建设和发展,包括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设施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以促进城市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而从历史来看,城镇化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更具重要性,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贫困和资源不足,导致大量劳动力亟待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机会。

而城市化则在发达国家和高度城市化地区更加重要,这些地区需要应对全球化和城市化增长的挑战,包括人口增加、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环境破坏以及社区健康和公共安全等问题。

总的来说,城镇化和城市化都是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但是两者有着不同的目标和重点。

在解决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两个概念,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城市化上课用

城市化上课用

城市化阶 段
水 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 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30%以下, 30%以下, 以下 缓慢 低
缓慢
各功能用地混杂 布置, 布置,功能区分 异不明确 交通拥挤、环境 交通拥挤、 恶化、 恶化、住房紧张 等 出现逆城市现象, 出现逆城市现象, 大城市的中心空 洞化等
中期阶段
30%~70%, 30%~70%, 迅速 较高
海阔天空
/space-uid-10035
四川省双流县籍田中学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8 世 纪 中 叶
19世纪晚期 19世纪晚期
二战结束


发达国家 开始发展 起步) (起步)
加速发展(发 加速发展( 达国家) 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慢
发达国家水平 高;发展中国 家水平低, 家水平低,但 发展迅速。 发展迅速。


中期

城市化问题突出
海阔天空
/space-uid-10035
四川省双流县籍田中学
海阔天空
/space-uid-10035
海阔天空
/space-uid-10035
四川省双流县籍田中学
一、什么是城市化 什么是城市化
3、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标志: 4、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化的意义: 意义 形态的变化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带来聚落形态 (2)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 )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 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原因(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原因(动力机制) 原因 (1)推力因素: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推力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②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农村受自然灾害影 响大 (2)拉力因素:①城市就业机会多;②城市社会福 )拉力因素: 城市就业机会多; 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利保障程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城市交通便捷

城市化用英语怎么说

城市化用英语怎么说

城市化用英语怎么说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那么你知道城市化用英语怎么说吗?下面来学习一下吧。

城市化英语释义:urbanization城市化英语例句:在快速城市化的今日中国,他的作品因极具美感和环境可持续性而饱受赞誉。

His work was commended for being aesthetically striking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t a time of fast-paced urbanization in China.非洲的城市化进程为成千上万人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前提是基础设施能保持建设力度。

The urbanization of Africa offers great hope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if the infrastructure can keep up.以纽约为案例的城市化对落叶阔叶林死地被层重金属含量的影响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deciduous forest floor in study case of New York City 我们应当重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换句话说,这届世博会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我们有信心能应对城市化时代日益涌现的挑战。

In other words, this Expo offers hope hope for tackling the growing challenges of our age of urbanization.全球各地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城市化的挑战。

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

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

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化是指人类集聚在城市地区,并且城市地区不断扩张、人口增长的过程。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引擎。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并为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发展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城市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为了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我们首先需要发展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

这包括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以便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发展现代化的电力、水供应等公用事业设施,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建设现代化的住房、商业、医疗、教育等社会设施,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培养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城市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为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鼓励人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勇于尝试,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推动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该搭建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创新平台,吸引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进驻城市,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三、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城市规划和有效的城市管理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制定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乱占土地资源和随意扩张,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通过加强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城市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宣传,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四、促进城市间的合作与互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积极推动城市之间的合作项目,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

通过建立城市间的友好关系和合作平台,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和资源,推动城市经济的互利共赢。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机遇。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城市化对就业机会的提供和城市化对创新与科技进步的促进三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城市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促使经济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加速。

首先,城市作为人口、资源、资本等要素集聚的重要场所,为经济主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集聚带动着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推动了商业活动的蓬勃发展,进而带动了各类产业的快速增长。

其次,城市化为经济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交通、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改善和扩建,同时城市内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提升。

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最后,城市化为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城市化进程中,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为经济的创新和升级提供了支撑。

二、城市化对就业机会的提供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就业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支持。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劳动力规模得以快速扩大。

这不仅为各类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为城市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经济活动。

同时,城市化带动了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创新型企业的涌现,为就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城市化还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薪资待遇,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涌入城市。

三、城市化对创新与科技进步的促进城市化有助于创新与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产业集聚的形成,为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各类创新要素更容易在城市中相互结合和交流,推动了创新的迅猛发展。

城市化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进。

城市化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促进了资源的集聚与优化配置,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与专业化分工,加快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城市化促进了资源的集聚与优化配置。

城市作为集中人口和资源的地区,具备较高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企业和机构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聚合效应。

城市化可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城市还具备便利的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其次,城市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与专业化分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其中包括许多年轻、富有活力的劳动力。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才聚集,形成了多元化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城市的多元就业机会和较高的薪资水平,吸引了大量人才从事各类工作,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此外,城市化加速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的进程。

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有利于人才的交流与创新。

城市中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元的社会环境,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了文化创新与艺术发展。

比如,伦敦的金融中心、硅谷的科技创新、巴黎的艺术氛围等,都是城市化带来的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由于资源和机会的不平衡分配,容易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公平的出现。

一些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的人们,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资源不足,面临着较高的生活成本和经济压力。

其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扩张,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紧缺等问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城市化带来的危害

城市化带来的危害

城市化的危害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城市环境—-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城市郊区或公园中能看到一点点自然环境的景象:如田野、池塘、自然生长的树木等.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改造后的人工环境,如街道、楼房等。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环境。

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辐射、手机的危害、噪光污染等。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由于人口过分集中,导致住房拥挤(90年底,我国城镇共有无房户、困难户800多万户,1988年统计,全国人均居住面积在2m2以上一特困户尚有55万户).2002年统计,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居住面积21.3m2。

交通堵塞,是城市的另一大难题,据统计世界295个城市公共汽车行驶速度,天津倒数第一,北京第二,我国各大城市速度逐年下降,水源紧张、环境污染(大气、噪声、垃圾、卫生、绿地).究其原因,均为人口膨胀,市区人口过密所造成的.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下岗失业现象的存在,既是历史遗留的老问题,更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

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是造成失业人数增加的原因。

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未来5~10年,全国新增的劳动适龄人口不会低于1000万,加上现有的1400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1、5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构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难度。

4、其他的社会问题。

贫困问题:总的来说,国家越富裕,他的国家贫困线越高。

据统计,世界上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主要在中国和印度支那,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中国除外。

城市化的发展,造成贫富差距拉大,贫困人数增加。

内城衰落问题:城市化的发展,使不喜欢城市中心区嘈杂而拥挤的生活的富有居民不断迁往郊区。

什么是城市化进程?

什么是城市化进程?

什么是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是在一个地区的农村地区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都会有显著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那么,城市化进程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1.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一种特定的城市发展趋势,它是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人口、产业、土地和城市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通常,城市化是通过新建城市、扩大城市规模或者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的方式来实现的。

2. 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和农村地区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支持城市的产业和商业发展。

城市化还会带来更好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条件。

然而,城市化也会导致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过度开采和用水等。

3. 城市化的驱动力城市化的驱动力有许多,其中包括扩大城市规模,鼓励城市产业、就业和住房发展,以及政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

这些因素都可以推动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4. 城市化的挑战尽管城市化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城市化可能导致土地和资源短缺,造成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此外,城市化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城市化必须谨慎考虑和规划,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发展的好处,同时最小化其负面影响。

5. 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城市化进程正在继续进行,并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将继续重塑以城市为中心的世界。

然而,在促进城市化的同时,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城市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只有综合考虑城市化的各种因素,才能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公平和有益的发展。

总结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的驱动力有许多,包括城市规模和产业的扩张、人口和资源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具有许多好处,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只有通过谨慎规划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公平和有益的发展。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容易被与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部门所接受,并可较好地体现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城镇化”便于与城镇人口增长和城镇体系发展直接相联系,且有助于防止忽视发展小城镇的倾向。

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不能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主要发展现有大中城市,也不能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重点发展小城镇,这都是对“城市化”或“城镇化”本意的扭曲。

狭义上来理解,“城镇化”与“城市化”是有区别的。

“城镇化”着重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致城镇人口增加、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初级产业相对发达、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城镇景观逐步推进的过程;“城市化”则指与大中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进一步优化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出现逆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发展成地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城镇化一般指发展成县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没有过去的城镇化,就没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我们比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直接原因是我们的城镇化步伐快。

因此,对于有人提出的“能否不去大力推进城镇化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区别城市化与城镇化有所区别,分别代表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城市化(城镇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混为一体。

农村城镇化作为整个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侧面,是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

从实践角度看,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相同点是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农村地域到城镇地域,农业活动到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到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到城镇生活方式的多层面、宽领域、纵深化的综合转换过程。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扩大。

然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城市化导致机动车和工业排放不断增加,严重污染空气。

大量的尾气排放和烟囱排放使得城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2. 水污染城市化过程中,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废水排入河流和湖泊,使得水质恶化,很多水资源已无法使用。

3. 垃圾处理问题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垃圾问题。

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垃圾堆积成山,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解决方案1. 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为了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应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例如,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加强工业与企业的环保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行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引导企业采取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善工厂污染。

3.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确保城市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鼓励居民使用低污染的生活用水,并宣传环保的生活方式。

4. 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推广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5. 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主题活动、举办宣传讲座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总结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然而,通过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强对工业的环保监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以及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化对能源使用的影响是什么

城市化对能源使用的影响是什么

城市化对能源使用的影响是什么?
城市化,在巴西、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中急剧加速,大片新建筑在商业区内雨后春笋般地矗立了起来。

在印度,商业建筑每年规划增长7%。

目前,它的总建筑面积仅为2亿平方米,而到2030年,预计其城市新增商业建筑面积达869亿平方米。

全世界大约70%的能源是被城市所消耗的,即使大约只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面。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居民由于收入高,其能源消费量约为全国平均消费量的2倍。

在美国和欧盟国家,居民收入较为平均,城市中的能源消费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为城郊和乡村地区更为富有,房屋更大,小汽车和卡车的使用都比城市频繁。

在城市地区,相对单个消费者或技术产品的特征来说,系统的特征一般是决定能源利用效率更为重要的因素。

例如,对城市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来说,实载率高的公共交通方式和非机动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中所占的份额,是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

建筑法规以及建筑标准与规范的日益严格,是推动建筑施工甚至城市向更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的一个根本性因素。

不过,法规和标准也会导致被淘汰的技术和观念存在“锁定”的风险,因此,让建筑法规处在动态的、不断采用最先进技术的水平上,则是很有必要的。

用案例说明身边的城市化

用案例说明身边的城市化

用案例说明身边的城市化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以牺牲乡村为代价的。

长期的社会改造,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土地流失污染、伦理秩序瓦解、信仰价值崩塌、道德行为失范。

这也是今日中国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所在。

反观今日的“城镇化改造”与“新农村建设”,还是以疯狂的现代化推进加剧乡村的萎缩。

乡村建设面临着进一步被权力和资本裹挟的命运。

所以,乡村的复兴,首先是精神和文明的复兴,如果继续以现代化的理想和城市化的手段建设农村,那只能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的附庸,无法用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来填补心灵的空白和盲点,也不能以自己文化母体来滋养中国式的现代乡村社会。

中国的乡村振兴不同于资本景观技术与一体化的官僚审美意识形态。

相反,乡村振兴应被视为深嵌在地方社会中的一套观念体系、行为习惯、情感模式与社会实践,以及链接当地历史、社会关系、信仰世界、情感世界和审美世界的共同体重建。

也就是说,乡土文化生态、社会秩序、传统文明精神与“在地”主体尊严的修复才是乡村振兴核心。

总之,乡村振兴是社会、文化与精神“三位一体”的整体实践。

青田是广东的一个普通乡村,在强势的工业化冲击和城市化裹挟中幸免于难。

青田呈现出特殊的地域风貌和独有的乡村形态,传统线索清晰可见,历史遗存有迹可循。

它既是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展现出水乡特有的独特魅力。

既保留了完整的村落物质形态,也延续了鲜活的生活现场,呈现了完整的乡村形态与文明秩序。

青田同样也遭遇了现代化发展的蚕食和影响,乡村伦理和秩序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瓦解和破坏。

我们从青田可以接续依稀可辨的历史线索,点燃奄奄一息的文明余烬,与多主体的在地社会实践中,尝试重现中华精神文明的乡村现场。

青田计划将采用文艺复兴的方式,找回失落的文明。

当代艺术具有超强的时代引导性和广泛的文化辐射性,为乡村注入精神和灵魂,使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得以激活。

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创意,不但可以提升本地的文化价值,还可以有效地带动与延伸相关的文化产业链,并将民俗文化保护、文化旅游、有机农业、休闲度假等一系列经济产业联系起来。

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使用方法

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使用方法

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使用方法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更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化这一强大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和产业支持等方面,探讨如何利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使用方法。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合理的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多个因素,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人口规模控制。

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增长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既能带动经济增长,又可能加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因此,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确保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化需要大量用地,因此优化土地利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分配土地资源,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促进城市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产业布局规划。

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的集聚,还需要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不同产业在城市中的分布,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交通运输建设。

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建设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

2.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建设。

稳定可靠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投资充足、布局合理的公共设施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力的支持。

3.信息通讯建设。

在信息时代,高效畅通的信息通讯系统是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城市化城市化,也叫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

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郊区化包括三种外迁:一是人口外迁,主要是因城市中心的巨大人口压力,以及这一压力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引发的。

二是工业外迁,主要原因在于市中心以外有大面积的价格低廉的土地,以及能更好地与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相互配置。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及其使用的前因后果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及其使用的前因后果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及其使用的前因后果田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城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Urbanization,最早源于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这一概念被用来大致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至20世纪,这一名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多数学者所接受。

197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引入Urbanization一词,并广泛流传。

但在国内还有一个词与其对应——城市化。

虽然两个词的英文译法都是urbanization,其含义也本应一致,但在实际应用中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涵义逐渐出现了分化,由此形成的混乱,对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一、城镇化研究发端及概念分歧目前无法查清楚“城镇化”或“城市化”这两个词在中国何时出现的。

但是,城镇化所涉及内容引起的重视由来已久。

解放前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 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 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1958年左右,“城市化”一词在公开出版物上多次出现。

但是,当时中国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即使从1949年到1957年三千多万农民进城,也是因为国家有计划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增加劳动力。

决策层思想上还没有完整的城镇化概念,理论界也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

不过,这不代表城镇化或城市化一词还没有出现,也不能否定有很多人对城镇化这一过程有一定的认识。

这种认识往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以及城乡融合的四阶段理论一脉相承。

马克思指出消灭“城乡差别”的途径是“把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

基于这样的经典论述,当时乡村“城镇化”是通过在农村发展工业进行工农结合的方式来推动,通过乡村工业化消灭城乡差别,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

雅思写作之城市化优缺点话题写法

雅思写作之城市化优缺点话题写法

雅思写作之城市化优缺点话题写法一、优点:1.经济发展: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因为城市通常是商业和工业的中心。

2.就业机会: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那些与技术和服务行业相关的职业。

3.教育资源:城市通常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大学和图书馆等,这些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4.文化多样性:城市通常有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这为城市带来了多元性和活力。

5.创新和科技发展:由于城市是人才和创意的集中地,因此它们往往是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发源地。

二、缺点:1.交通拥堵:城市化导致人口密集,交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

2.房价上涨:随着城市的发展,房价往往也会上涨,这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一个挑战。

3.环境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和交通排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

4.社会压力和孤独感:城市化可能导致人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产生孤独感和压力。

5.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扩大,对农村的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写作要点:1.明确观点:在文章开头明确你的观点,是认为城市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组织结构:使用适当的段落结构来组织你的观点。

通常,你可以按照“引言-主体-结论”的结构来写。

3.使用证据:为了支持你的观点,可以使用相关的证据或例子。

例如,提到某个城市因为城市化而带来的经济增长,或者因为交通拥堵而带来的问题。

4.使用恰当的连接词:使用连接词来连接段落和句子,使文章更流畅。

例如,“此外”、“然而”、“举例来说”等。

5.语法和拼写:确保语法正确,拼写无误。

这会给考官留下好的印象。

6.字数控制:虽然不必写得太长,但要确保你的观点得到充分表达。

一般建议字数在250-300之间。

7.结论:在结尾处再次强调你的观点,并简洁地总结全文。

城市化对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的影响

城市化对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的影响

城市化对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化已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现实情况。

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的规模扩大,城市面积不断增加的过程。

然而,这股城市化的浪潮给资源利用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扰。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利用的影响1. 土地资源城市化导致城市的扩张,为了建设住宅、商业区和基础设施,大量的农田被占用,以致农产品供应减少。

另外,城市规模的增加还需要大量的工业用地和道路建设,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

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滥用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2. 水资源城市化加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

人口增加、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城市建设所需的大量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短缺。

一些城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只能通过远距离引水、地下水开采等手段来获取淡水资源,这些手段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不规范,城市污水排放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3. 能源资源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尤其是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猛增。

这导致了能源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

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和二氧化碳排放严重,加剧了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二、环境污染的影响1. 空气污染城市中大量机动车辆的使用和工厂的排放使空气质量下降,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还对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雾霾、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

2. 噪声污染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交通和人口,噪声污染成为城市环境中常见的问题。

噪声对人体的健康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也干扰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长期暴露于噪音中,人们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问题。

3. 土壤污染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导致土壤污染的加剧。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一用的)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一用的)

雨岛:城市降水量一般比郊区多5%~ 10%。 原因: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多。
小结
1. 有利影响: 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 是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及保护耕地 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给居民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
4.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
阅读P36知识
窗及右图探究: 1、城市热岛 与郊区的气候 差异及产生的
原因是什么?
2、城市化对 生物圈、水圈、
岩石圈分别产
生哪些影响?
热岛: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 6℃以上。 原因: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 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 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复习提问
1.城市化的含义、表现、标志? 2.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 起步 发展 中国 家 发达 国家 阶段 城市化表现(迁移方向) 速度 (目前)


低,差 异较大
大部分在 加速阶段


乡村→城市
城市→郊区、城镇和 乡村(郊区化和逆城 市化)
较高,一般 一般在成 在70%以上 熟阶段
2.不利影响
(1)生态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地面 下沉,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绿化面积减少等。 (2)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 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3)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 混乱。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
城市的对外交通是城市向外伸出的触角, 城市的对外交通是城市向外伸出的触角,交通干线延伸的方向 是城市地域拓展的主要方向。 是城市地域拓展的主要方向。 城市的对外交通干线与城市内部的交通线在具体功能上有所区 别: ① 组织交通 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 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其客货流 主要原因来自域外。 主要原因来自域外。 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 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主要强调安 全性、时效性、联结性。 全性、时效性、联结性。 ② 划分景区和街区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
居住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中, 居住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中,住 宅扩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宅扩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量地、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量地、 导致城市住宅大量地 经久不断地兴建,这是住宅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原因所在。 经久不断地兴建,这是住宅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原因所在。 住宅扩散有两种形式:自由扩散和附属扩散。自由扩散指居 住宅扩散有两种形式:自由扩散和附属扩散。自由扩散指居 住区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附属扩散指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 住区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附属扩散指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 扩散出去,如商业服务、中小学校、医疗保健、 扩散出去,如商业服务、中小学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设施等 等。在它们的参与下,街区才会慢慢繁华起来,城市的气氛才会 在它们的参与下,街区才会慢慢繁华起来, 慢慢浓起来。 慢慢浓起来。
曼 哈 顿
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个是我国城市中心区大多为旧市区,人口高度密集, 第一个是我国城市中心区大多为旧市区,人口高度密集, 城市中心区大多为旧市区 基础设施老化,大量高层商业楼、 基础设施老化,大量高层商业楼、住宅楼的兴建使城市各项基 础设施的负担更为加重。 础设施的负担更为加重。 第二个是我国很多城市具有悠久历史, 第二个是我国很多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市中心区保留有传 统的建筑风格,如盲目兴建现代化高层建筑, 统的建筑风格,如盲目兴建现代化高层建筑,势必破坏原有的 风貌。 风貌。 因此,对我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 因此,对我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 控制。 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表 现
衡量城市化 水平的标志
探究4:
城市化的新特点
图1 城市化发展趋势
探究4:
城市化的新特点
图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探究4:
城市化的新特点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温润、土壤肥沃、丰富的灌溉水源
①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②农业较发达
总结1: 城市起源的条件
地势平坦 气候温暖温润 土壤肥产品的出现 2、社会分工 3、社会组织
农业发达 使农产品有所剩余
部分人可以从事非农业劳动 出现社会分工 商业出现、集市发展
你以为这是东京吗
这是中国的青岛
你以为这是香港吗
这是中国的重庆
你以为这是伦敦吗
这是中国的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梁山第一中学
陶爱苹
探究1: 城市起源的条件
请同学们根据P32页图2-1-2和P31页的文字 分析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概括分布 规律。
1980
2000
2020 年份
1750年之前,城市人口比重只有1%~2%,1900年提高到13.3%
探究1:
特 大 城 400 市 个 数 300
世界


200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100

1920 1940
年份 1960 1980 2000
1900
世界大城市数量增长很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趋势更加明显
(2)思考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共同点?(从地形、 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
地印 度 域两 河 地尼 河 谷 罗 流 河 B C 谷
A
原黄 河 、 长 江 中 下 D 游 平
美中
E
思考: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分布地区:A、B、C、D、E 城市分布的规律? 北半球中低纬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3、这些地区的共同的自然条件?
总结3: 城市化的概念及表现
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
懂了吗? 这样的变化 过程就是
城市化
总结3: 城市化的概念及表现
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上 升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 扩大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化
逆城市化
探究1:

100 世 界 城 80 市 化 水 60 平 ( %) 40

发达国家 世 界


发展中国家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20
发展中国家速度快
1960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 农业是社会经济 的基础 大机器工业取代手 工业,生产力水平 空前提高 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科 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 平的迅速提高
二战以 后
探究3: 城市化的概念及表现
【材料】深圳市城市的变化
从人口的性质、土地利用、经济活动三个方面 分析深圳这30多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宁静的渔村生活
流水线上的机械化生产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 平方千米,城里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 人。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发展到101平方千米,特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工业化迅速推 进城市建设,建成区的扩展速度很快,到1999年深圳特区建成区面积为140.59平方千米,特区外 宝安、龙岗两区1999年建成区面积也达到262.16平方千米。 据了解,2004年,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区18个镇将全面撤销镇的建制,建立街道办事处和社 区居民委员会。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全部从“村里人”转成“城里人”,深圳市成为无农村 的城市。 2010年深圳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
城市 社会组织
重要条件
重要条件
探究2: 城市的发展阶段
请同学们根据P32页文字完成下表:
时间
产业革 命以前 产业革 命以后
特点
原因
二战 以后
总结2:
时间
产业革 命以前
产业革 命以后
城市的发展阶段
特点
数量少、规模小; 功能较单一,多以 政治职能为主;城 乡相对独立 数量增加,规模扩 大;功能扩展,成 为区域经济中心, 城乡差距扩大 发展迅速,出现了 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带以及专业化城市
探究1:
总结归纳3: 3、城市化的表现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城市数量增加 (4)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 平高低的标志
1982年的深圳
2014年的深圳
1996年的深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