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节《生物圈》说课稿
第一节《生物圈》教案(人教版初一上) (3)
第一节《生物圈》教案(人教版初一上)(3)设计人:实验中学孙绪芝学习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畴2、讲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差不多条件。
3、了解分析收集资料的一样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差不多条件。
难点:学生课下收集生物圈相关资料,课堂对相关资料的分析。
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就同学们所知,地球上哪里能找到生物呢?生物要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畴。
1、学生自学教材,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畴。
2、小组内讨论、讲解:生物圈的范畴。
3、影片展现:生物圈的三个圈层及相应的生物。
摸索:这三个圈层内的生物有什么不同呢?比较讲明。
学习任务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差不多条件1、学生展现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自己采纳的收集方法。
2、小组内探讨所收集的资料,分析所提供的条件。
3、小组向班级展现讨论成果。
4、通过课件师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图片资料,通过具体事例得出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差不多生活条件。
分析摸索:月球、火星等星球上什么缘故没有发觉生命?讨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差不多条件,对待那个所有生物的家,我们应当如何办?三:系统总结引导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四:尝试应用:1、假如养花,应当提供如何样的条件?2、宇宙旅行应当携带哪些坚持生命的物质?五、诊断评判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育的地点叫〔〕A 大气圈B 生物群落C 生物类群D 生物圈2、在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要紧有〔〕A 森林和草原B 陆生动物和人C 能够翱翔的昆虫和鸟类D 森林、草原、陆生动物、真菌和人类3、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显现萎蔫现象,是以下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A 空气B 水分C 阳光D 营养物质4、生物圈中最要紧的生产者是〔〕A 人B 生活在岩石圈的生物C 生活在大气圈的生物D 绿色植物5、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等。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要紧是、,还有等微小的生物。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说课稿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技术工具:利用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等,实现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供直观、形象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抽象的知识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探究式教学: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协作,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教具:地球仪、生物圈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物圈的结构和组成。
3.通过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圈?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讲解生物圈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2.利用生物圈模型和地球仪,直观地展示生物圈的层次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并解释各个圈层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生物圈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生物圈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个层次,并标注各个层次中包含的生态系统。板书的主要内容将包括关键词、概念、图表和实例,风格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2.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生物角色,模拟生物圈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提高对生物圈层次结构的理解。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生物教材《生物圈》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的作用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构成及其作用。
2.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圈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构成及作用。
难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地球仪、生物圈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生活在哪个圈层,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讲解生物圈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2)展示生物圈的构成,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组成。
(3)分析生物圈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视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生物圈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生物圈的随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 生物圈的作用4.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及构成。
(2)分析生物圈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看法,并提出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2. 答案:(1)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及附近空间,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圈层。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2)生物圈的作用:维持生物生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地球生态平衡;为生物提供生活空间等。
(3)个人观点及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圈相关的新闻和事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与生物圈》,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范围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和保护生物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
难点: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PPT、生物圈示意图。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提出问题:“生物在地球上是如何生存的?”2. 新课内容:① 生物圈的概念:教师讲解生物圈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② 生物圈的范围:展示PPT,讲解生物圈从海平面往上约10公里,往下约10公里的范围。
④ 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讲解与生物圈相关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范围3. 生物圈的特点4. 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森林火灾对生物圈的影响。
(2)海洋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
答案:(1)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影响生物的生存。
(2)海洋污染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或迁徙,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圈的平衡。
2. 拓展延伸: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生物圈中的其他重要生态系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思考、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及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拓展延伸,了解更多关于生物圈的知识。
《生物圈》 说课稿
《生物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圈》。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物圈》是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的第二章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和生物圈的关系,理解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生存和发展。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认识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物生存的环境,为后续学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圈的范围、组成以及其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强调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激发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对生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生物圈的概念和其重要性可能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观察和探索新鲜事物,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范围。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生物教案:生物圈
生物教案:生物圈生物教案:生物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对生命科学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难点:生物圈中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以及生物圈稳态的维持机制。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圈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生物圈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知识讲解:系统介绍生物圈的定义、结构层次和主要功能,同时辅以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生物圈中不同生物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或模拟实验,亲身感受生物圈的实际运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合实际案例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生物圈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业:布置与生物圈相关的思考题或调查报告,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和讨论。
评价方式: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软件:利用生物学相关的电子教材和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实验器材:为野外考察或模拟实验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装备,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结论通过对生物圈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第一节《生物圈》教案(人教版初一上)
第一节《生物圈》教案(人教版初一上)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畴。
②讲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差不多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那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差不多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那个家。
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预备
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现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预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课后作业
«同步训练»教学反思。
初中教案生物圈
初中教案生物圈教案目标:1. 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2. 掌握不同生物圈内生物的相互关系3. 能够描述不同生物圈内生物的特点和适应性教学重点:1. 生物圈的定义和组成2. 不同生物圈内生物的相互关系3. 生物在不同生物圈中的适应性教学难点:1. 生物圈的生态系统概念2. 生物圈内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准备:1. 讲义2. 生物圈的图片或地图3.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标本等)4.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生物圈的图片或地图,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发学生对于生物圈的兴趣。
二、呈现(15分钟)1. 讲解生物圈的定义和组成,介绍各个生物圈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展示不同生物圈内的一些典型生物,让学生了解生物圈内的生物多样性。
三、探究(20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生物圈中的生物,比较它们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讨论不同生物圈内生物的相互关系,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等,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依赖关系。
四、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理解生物圈内生物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性。
五、检测与评价(5分钟)通过布置练习题和让学生展示实验成果,检测学生对于生物圈的掌握程度,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拓展延伸(选做)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有关生物圈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周围的生物圈,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性。
但在实验环节的组织上可以细化实验步骤,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
同时,在评价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更全面地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一章《生物与生物圈》的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生物圈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生物圈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
难点: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生物圈结构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生物圈学习手册、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生活的,进而引入生物圈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生物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生物圈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 结构与功能:利用生物圈结构图,详细介绍生物圈的各个层次,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并讲解各层次的功能。
4. 生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如食物链、生态平衡等。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中的生物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6. 例题讲解: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 生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食物链生态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生物圈的知识,谈谈你对生物在生物圈中角色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能够准确表述生物圈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并阐述其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圈概念的理解,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生物圈的说课稿》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PPT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课程介绍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Part Four.
教学方法
Part Five.
教学资源
Part Six.
教学评价与反馈
Part Seven.
课程展望与未来 发展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动画制作软件: Flash、Animate 等
视频剪辑软件: Premiere、Final Cut Pro等
生物教学软件: BioDigital、 BioExplorer等
Part Six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 评价内容: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 反馈方式:教师反馈、学生互评、家长反馈等 反馈内容:学习效果、学习困难、改进建议等
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进行讨论,激发思考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 色,模拟生物圈的各种角色,
加深理解
合作与分享:让学生分组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分享成果,培 养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主题:生物 圈的组成、功能、 演化等
讨论方式:学生分 组,每组选择一个 主题进行讨论
合作学习:学生 之间互相帮助, 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是 否达到预期教
学目标
教学方法:是 否采用合适的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学 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
教学反思:对 教学过程中的 不足进行反思, 并提出改进措
施
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生物圈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生物圈学习手册课后练习题。
答案:见生物圈学习手册。
2.课后拓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圈,记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以下拓展延伸:
过程细节:教师展示地球图片,提问:“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生存的?”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
过程细节:教师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结合生物圈模型和图片进行直观展示。
3.实践情景引入:分析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过程细节:教师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物的适应性等。
三、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拓展知识。以下是详细的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题目1:生物圈学习手册课后练习题。
答案:见生物圈学习手册。
作业题目2:观察身边的生物圈,记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内容包括观察的地点、时间、生物种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课后拓展:
1.组织生物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活动形式可以为户外考察、实验研究等。
1.组织生物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结合环保主题,开展生物圈保护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
1.实践情景引入:分析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结构。
(2)掌握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3)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运用图像、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圈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结构。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联系。
2. 教学难点:(1)生物圈的范围和结构。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材、教辅。
(2)相关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
(3)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生物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圈?(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圈的范围和结构。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利用模型、图像等教学资源,讲解生物圈的范围和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联系。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测自己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
(2)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生物圈的结构图,标注各生态系统的范围。
2. 写一篇关于生物圈的小论文,阐述生物圈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圈的举措。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4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4篇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其次章《生物圈是全部生物的家》的第一节。
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连续和进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供应了根本的条件,生物圈是全部生物的共同家园,而且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惟一家园。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影响还具有破坏性甚至消灭性,所以爱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爱惜生物、爱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根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二、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学问,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很多生物学的学问。
他们能说出很多生物的名称、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供应了根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进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
他们不喜爱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看、分析图片,参加嬉戏,进展角色扮演,喜爱讲自己熟识的人或事等以表现他们的活力,针对此,教师可为他们供应一个适合共性进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育他们的制造性。
三、设计理念依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详细目标,转变课程过于注意学问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学习兴趣,在满意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制造力。
力求在整个教学中表达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熟悉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当积极、主动熟悉并爱护这个家;2.培育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敬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力量1.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看、分析、比拟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力量;2.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3.培育学生合作争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力量。
初中生物《生物圈》优秀说课稿
初中生物《生物圈》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这节课在本单元以至整个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立学生的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保护生物圈的理性认识,成为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
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已面临空前危机,因此了解生物圈,培养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对于保护生物圈、实现人类与生物圈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也是唯一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能力目标:1. 使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初步尝试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3.重点: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4.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中如何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述,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激情,通过思考、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说学法: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应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通过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生物和生物圈说课稿
生物和生物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和生物圈》。
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分析。
《生物和生物圈》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之后,进一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提高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提高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探究法: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最后,我来说一下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而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探究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以及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5. 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初中教案生物圈
初中教案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2. 掌握生物圈中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2. 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生物圈的概念。
2. 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图纸、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二、讲解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10分钟)1. 讲解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 讲解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从地表到大气层、水层和地下层。
三、介绍不同生态系统(10分钟)1. 森林生态系统:讲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的水源涵养等。
2. 海洋生态系统: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如大量的生物资源、全球气候调节等。
3. 草原生态系统:讲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如适应干旱环境、重要的食物链环节等。
4. 农田生态系统:讲解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如人工调控、粮食生产等。
5. 城市生态系统:讲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如高度人工化、环境污染等。
四、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水源、空气、药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3.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2.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从自己做起,保护生物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掌握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在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但在课堂中,对于一些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范围,明白生物圈包括哪些部分。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物圈的概念。
2. 生物圈的范围。
三、教学难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理解并掌握生物圈的范围。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观察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圈的概念图,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生物圈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 分析范围:讲解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并通过图片展示各个圈层的特点。
4.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生物圈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提升:强调生物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圈。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生物圈的范围图,并写一篇关于保护生物圈的小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绘制生物圈范围图的准确性和创作保护生物圈文章的深度。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生物圈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生物圈概念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拓展活动: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圈的不同层次和生态环境。
活动可以包括参观公园、自然保护区或进行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训练。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生物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生物圈概念图、范围图和相关视频资料。
七年级生物教学生物与生物圈的教学教案范文
七年级生物教学生物与生物圈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与生物圈》,内容包括: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
2.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3.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和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生物图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完成相关练习。
3. 讲解与互动(1)教师讲解生物的特征,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讨论生物的分类方法,分析实例,加深理解。
(3)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4)介绍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给定物体是否为生物。
(2)根据生物的分类方法,将生物进行分类。
(3)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的分类方法。
(3)谈谈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遗传。
(2)生物的分类方法:形态分类、生理分类、遗传分类。
(3)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使学生掌握了生物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
2024年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2024年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圈》,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及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范围和特点,了解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物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难点:生物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哪些特点?2. 教学新课(1)生物圈的概念讲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生物圈的范围和特点讲解: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生物圈的特点是生物种类繁多,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3)保护生物圈的意义讲解: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生物圈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 生物圈的特点4. 保护生物圈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生物圈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3)保护生物圈的意义是什么?2. 答案:(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其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生物圈的特点是生物种类繁多,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通过呼吸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节《生物圈》说课稿
临城中学王莲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这节课在本单元以至整个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立学生的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保护生物圈的理性认识,成为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
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已面临空前危机,因此了解生物圈,培养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对于保护生物圈、实现人类与生物圈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也是唯一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能力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初步尝试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3.重点:1.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4.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中如何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述,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激情,通过思考、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应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通过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通过展示课件,把美丽的夜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等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出问题:其它星球上也有生命吗?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然后从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引出课题:生物圈。
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开展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学习新知。
1. 学习“生物圈的范围”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说一说: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阅读教材第11、12页“生物圈的范围”。
引导学生概括出: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想一想: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呢?生物圈的每个圈层各有哪些生物?在生物圈的哪些地方生物分布最多?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圈的范围及分布。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议一议:生物圈的三个圈层是截然分开的吗?三者绝不能截然分开,如:水圈中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等。
2. 关于“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从地球上人口膨胀,能否将人类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想象,然后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设疑: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没有吗?你是否能看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分析课本第12-13页的图片资料,教师除了用课本上的6幅图片外,可多展示一些学生在课下收集的图片资料,并且思考资料后面的讨论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观察、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本节课收集和分析资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应加以重视。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也是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有机会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那么你必须从生物圈携带哪些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有氧、充足
的食物和水。
3.完成以上探究后,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和深化,使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设问:生物有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就一定能生存下去吗?当这些条件发生改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时,对生物有什么影响?人类应该怎么做?
4. 巩固与延伸:
指导学生对本节的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进行小结,布置学生课外收集“生物圈2号”的有关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生物圈的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