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认识三角形3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3)》参考教案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3)》参考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课题
认识三角形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会判断三条边能否构成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分析及
思考:如果一根木棒能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那么它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五、巩固练习
1、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的长可以是8吗?可以是2吗?说说你的理由。
2、在△ABC中,a=4,b=2,若第三边c的长是偶数,求c的长。
六、小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2、若△ABC的三边为a,b,c,则化简 的结果是

教学后记
七、课堂检测
有长度分别为4cm、8cm、10cm、12cm的四根彩色木条,任取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有()种不同的组法。
A. 2 B.3 C. 4 D题1.3,知识技能,问题解决。
选做题: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7cm,求这个三角形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议一议:
元宵节的晚上,房梁上亮起了彩灯,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哪根长呢?说明你的理由。(ppt课件出示)
AB+AC>BC AB+BC>AC AC+BC>AB
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专题4.1认识三角形(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讲解)-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北师大版)

专题4.1认识三角形(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讲解)-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北师大版)

专题4.1 认识三角形(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2. 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3.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及重心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及简单应用;4. 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识,知道这个性质有广泛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1. 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特别说明:(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2)三角形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 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 、BC 、AC 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边BC 用a 表示,边AC 、AB 分别用b 、c 表示.2.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特别说明: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2)按边分类:特别说明:①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②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要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特别说明:(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要点三、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高,或AD 是ΔABC 的BC 边上的高,或AD⊥BC 于D ,或∠ADB=∠ADC=∠90°.注意:AD 是ΔABC 的高∠ADB=∠ADC=90°(或AD⊥BC 于D);特别说明:(1)三角形的高是线段;(2)三角形有三条高,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3)三角形的三条高:(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的交点也在三角形内部;(ⅱ)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且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ⅲ)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的顶点.2、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中线或AD 是ΔABC 的BC 边上的中线或BD =CD =BC. 特别说明:(1)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2)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内部; (3)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三角形的重心; (4)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或∠BAD=∠CAD 且点D 在BC 上.注意:AD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BAD=∠DAC=∠BAC (或∠BAC=2∠BAD=2∠DAC) . 特别说明:(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21⇔21(2)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的内部;(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4)可以用量角器或圆规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要点四、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不变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特别说明:(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门框未安好之前,先在门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典型例题】类型一、与三角形有关线段??三角形的边段??概念??分类1.如图所示,(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2)说出CDE ∆的边和角.(3)AD 是哪些三角形的边?C ∠是哪些三角形的角?【答案】(1)图中有:ABD ∆,ADC ∆,ADE ∆,EDC ∆,ACB ∆,共5个;(2)CDE ∆的边:CD ,CE ,DE ,角:C ∠,CDE ∠,DEC ∠;(3)AD 是ADB ∆,ADE ∆,ADC ∆的边;C ∠是ABC ∆,ADC ∆,DEC ∆的角.【分析】(1)分类找三角形,含AB 的,含AD (不含AB )的,含DE (不含AD )的三类即可;(2)根据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一一找出,利用三角形两边的夹角即可找出;(3)观察图形,找出含AD 的三角形,先找AD 左边的,再找AD 右边的即可,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定义,角的两边是三角形的边,找到第三边,在∠C 的内部在线段看与角的两边是否相交即可解:(1)图中有:以AB 为边的三角形有∠ABD ,∠ABC ,以AD 为边的三角形有∠ADE ,∠ADC ,再以DE 为边三角形有∠DEC ,一共有5个三角形分别为ABD ∆,ABC ∆,ADC ∆,ADE ∆,EDC ∆;(2)CDE ∆的边:CD ,CE ,DE ,角:C ∠,CDE ∠,DEC ∠;(3)AD 是ADB ∆,ADE ∆,ADC ∆的边;C ∠是ABC ∆,ADC ∆,DEC ∆的角.【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的识别,三角形的基本要素,三角形个数,观察图形找出图中的三角形,三角形的组成,找以固定线段的三角形,和固定角的三角形,掌握利用分类思想找出所有的图形,三角形的边与角,共线段三角形以及共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以BD 为边的三角形有哪些?分别写出来;以∠1为内角的三角形有哪些?分别写出来.【分析】先根据BD 边找三角形,再根据∠1找三角形.解:以BD 为边的三角形有:∠BDC ,∠BDO ,以∠1为内角的三角形有:∠EOC ,∠ACD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边的概念,学会分类的方法找三角形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满足22()()0a b b c -+-=,试判断ABC 的形状.【答案】ABC 的形状是等边三角形.【分析】利用平方数的非负性,求解a ,b ,c 的关系,进而判断ABC .解:∠22()()0a b b c -+-=,∠0a b -=,0b c -=∠a =b =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拨】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熟练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点,例如三边相等为等边三角形,含90︒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等,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1)∠ABC 中,∠A =30°,∠C =∠B ;(2)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答案】(1)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角的分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即可.解:(1)∠∠A =30°,∠C =∠B ,∠A +∠C +∠B =180°,∠∠C =∠B =75°,∠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2) ∠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可求得每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90°,∠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问题.类型二、与三角形有关线段??构成三角形条件??确定第三边取值范围3.判断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拼成三角形?为什么?(1)3cm 、8cm 、4cm ; (2)5cm 、6cm 、11cm ; (3)5cm 、6cm 、10cm ;【答案】(1)不能,因为3cm +4cm <8cm ;(2)不能,因为5cm +6cm =11cm ;(3)能,因为5cm +6cm >10cm【分析】略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 ,b ,c 能组成三角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判别的?【答案】三条线段a ,b ,c 能组成三角形,理由见分析【分析】只需要利用作图方法证明b a c b c -<<+即可.解:三条线段a ,b ,c 能组成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所示,根据线段的和差可知b a c b c -<<+,∠三条线段a ,b ,c 能组成三角形.【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线段的尺规作图,证明b a c b c -<<+是解题的关键.4.己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7,第三边的边长a .(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为整数,当a 为何值时,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最大值是多少?【答案】(1) 212a << (2)当11a =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大为23【分析】(1)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由(1)取最大值即可得到答案.(1)解: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7575a -<<+,即212a <<,∠a 的取值范围是212a <<;(2)解:由(1)知,a 的取值范围是212a <<,a 是整数,∠当11a =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此时周长为:571123++=,∠周长的最大值是23.【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ABC 中,5AB =,21BC a =+,12AC =,求a 的范围.【答案】38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解:∠AB BC AC 、、是ABC 的三边,∠AC AB BC AC AB -<<+,即:a -<+<+12521125,解得:38a <<,故答案为:38a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不等式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解不等式组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与三角形有关线段??三角形的高??作图??求值(等面积法)5.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点B ,点C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 画出ABC 中BC 边上的高AD ;(2) 直接写出ABC 的面积为___.【答案】(1)见分析 (2)8【分析】(1)结合网格图,直接利用三角形高线作法得出答案;(2)结合网格图,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得出答案.(1)解:如图所示:AD 即为所求;1【变式】如图:(1) 用三角尺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ABC ,直角三角形DEF 和钝角三角形PQR 的各边上的高线.(2) 观察你所作的图形,比较三个三角形中三条高线的位置,与三角形的类型有什么关系?【分析】(1)根据三角形高的画法画图即可;(2)根据(1)所作图形进行求解即可.(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由(1)可知,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为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高线的交点,正确画出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高,3cm AE =,26cm ABD S =△.求BC 和DC 的长.【答案】8cm BC =,4cm CD =ABD S =是ABC 的中线,得到解:由题意,得:BD AE ⋅4cm ,是ABC 的中线,12BD BC =∠4cm,28cm CD BC BD ===.【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线和中线.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是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中点所连线段,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 BE ,分别是ABC 的高,若465AD BC AC ===,,,求BE 的长.2ABC S =分别是ABC 的高,1122ABC S BC AD AC =⨯=⨯45AD BC AC ===,,,462455BC BE ⨯==24BE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等面积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ABC 中()2AB BC AC BC BC >=,,边上的中线AD 把ABC 的周长分成70和50两部分,求AC 和AB 的长.【答案】5636AC AB ==,【分析】先根据2AC BC =和三角形的中线列出方程求解,分类讨论7050AC CD AC CD +=+=①,②,注意答案是否满足条件,即是否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是否满足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设BD CD x ==,则24AC BC x ==,BC 边上的中线AD 把ABC 的周长分成70和50两部分,AB BC >,①当7050AC CD AB BD +=+=,时,470x x +=,解得:14x =,441456AC x ∴==⨯=,14BD CD ==,50501436AB BD ∴=-=-=,36AB ∴=,36286456BC AB AC +=+=>=,满足三边关系,5636AC AB ∴==,;②当5070AC CD AB BD +=+=,时,450x x +=,解得:10x =,441040AC x ∴==⨯=,10BD CD ∴==,70701060AB BD =-=-=,60AC BC AB +==,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所以舍去,5636AC AB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三边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中线9cm,12cm AB AC ==,15cm BC =,90BAC ∠=︒.试求:(1) ABE 的面积;(2) AD 的长度;(3) ACE △与ABE 的周长的差.2ACE △的周长-ABE 的周长)解:ABC 是直角三角形,2191254(cm )2ABC =⨯⨯,AE 是BC 上的中线,BE EC ∴=,ABE ACE S S ∆∆∴=,2127cm 2ABE ABC S S ∆∆∴=; )解:BAC ∠=,AD 是BC 1122AD BC ∴⋅=AB AC AD BC ⋅∴=)解:AE 是BC BE CE =,ACE 的周长-ABE 的周长和ABE 的周长差是3cm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如图,ABC 中,90C ∠=︒,8cm AC ,6cm BC ,10cm AB =.若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 →A →B →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 当t =___________时,CP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 当t =___________时,CP 把ABC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3) 当t 为何值时,BCP 的面积为12?【答案】(1)6(2)6.5(3) 2或6.5秒先求出ABC的周长为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12cmBC+=速度即可求解;)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点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进而求解即)分两种情况:∠P在AC1)ABC中,∠8cmAC,6cmBC,10cmAB,∠ABC的周长861024cm=++=,∠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212t=,解得6t=.故答案为:6;)当点P在AB中点时,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此时213t=,解得 6.5t=.故答案为:6.5;)分两种情况:∠当P在AC∠BCP的面积16 2CP⨯⨯4CP=,24t=,t∠当P在AB∠BCP的面积=12=ABC面积的一半,∠P为AB中点,213t=, 6.5.故t为2或6.5秒时,BCP的面积为12.【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三角形的中线,难度适中.利用分【变式】已知ABC的面积为S,根据下列条件完成填空.图1图2图3(1) 1AM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如图1,则1ACM 的面积为 (用含S 的式子表示,下同);2CM 是1ACM 的边1AM 上的中线,如图2,则2ACM △的面积为 ;3AM 是2ACM △的边2CM 上的中线,如图3,则3ACM △的面积为 ;…… )中的求解可得规律,利用规律即可求解.是ABC 的边上的中线,ABC 的面积为11122ACM ABC S S S ==; 2CM 是1ACM 的边AM 2, 12111244ACM ACM ABC S S S S ===;3AM 是2ACM △的边2CM 上的中线,如图3,231128ACM ACM S S S ==, 故答案为:12S ,14S ,1)解:∠112ACM SS =,211124ACM ACM S S S ==2312ACM ACM S S ==,以此类推,可得12n ACM S ⎛⎫= ⎪⎝⎭2022=2022ACM S故答案为:202212⎛⎫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熟记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是9.如图,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EF BC ∥,交AC 于点F ,已知64AFE ∠=︒,求FEC ∠的度数.【答案】32︒ ACB AFE ==∠是ABC 的角平分线,12BCE ACB =∠FEC BCE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变式】如图,点E 为直线AB 上一点,B ACB ∠=∠,BC 平分ACD ∠,求证:AB CD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求解即可.解:BC 平分ACD ∠,ACB BCD ∴∠=∠,B ACB ∠=∠,B BCD ∴∠=∠,∠AB CD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BC 中,按要求画图:(1) BAC ∠的平分线AD ;(2) 画出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E ;(3) 画出ABC 中AB 边上的高CF .【分析】(1)画出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即可;(2)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中线AE 即为所求;(3)过点C 作CF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F ,CF 即为ABC 中AB 边上的高.(1)解:如图,AD 即为所求;(2)解:如图,中线AE 即为所求;(3)解:如图,高CF 即为所求.【点拨】本题考查了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举一反三:【变式】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1)画出ABC沿CB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的A B C'''的重叠部分面积为多少?(2)ABC与A B C重叠部分面积为'''即可;)根据题意画出ABC沿CB个单位后的A B C)正方形的边长为,根据图形进行求解即可.'''如图所示:解:(1)ABC沿CB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的A B C(2)∠正方形的边长为1,9.下列图形中哪些具有稳定性?【答案】(1)(4)(6)中的图形具有稳定性.【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可直接进行求解.解:具有三角形稳定性的有(1)(4)(6).【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是;(只填图形序号)(2)对不具有稳定性的图形,请适当地添加线段,使之具有稳定性.【答案】(1)∠∠∠;(2)图见分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只要图形分割成了三角形,则具有稳定性.解:(1)具有稳定性的是∠∠∠三个.(2)如图所示:【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因此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通过连接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变式2】如图(1)扭动三角形木架,它的形状会改变吗?如图(2)扭动四边形木架,它的形状会改变吗?如图(3)斜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形状会改变吗?为什么?归纳:∠三角形木架的形状______,说明三角形具有______;∠四边形木架的形状______说明四边形没有______.【答案】图(1)扭动三角形木架,它的形状不会改变,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图(2)扭动四边形木架,它的形状会改变,四边形不稳定;图(3)斜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形状不会改变,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归纳:∠是三角形,稳定性;∠四边形,稳定性.【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解答即可;∠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进行解答即可.解:图(1)扭动三角形木架,它的形状不会改变,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图(2)扭动四边形木架,它的形状会改变,四边形不稳定;图(3)斜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形状不会改变,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归纳:∠由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三角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这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答案为:是三角形,稳定性;∠四边形木架的形状是四边形,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故答案为:四边形,稳定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比较简单.。

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1 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课件(新版22页)

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1 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课件(新版22页)

的中线,若△ABD 的周长比△ADC 的周长大 2 cm,
则 AB=__7__cm.
A
提示:将△ABD 与△ADC 的周长
之差转化为边长之差.
B
D
C
例2 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CE 是△ACD 的
中线,S△AEC = 3 cm2,则 S△ABC =___1_2__cm2.
解析:因为 CE 是△ACD 的中线,
D
B
E
C
5. 在△ABC 中,CD 是中线,已知 BC-AC = 5 cm,
△DBC 的周长为 25 cm,求△ADC 的周长.
解:因为 CD 是△ABC 的中线,
A
所以 BD=AD.
D
因为△DBC 的周长为
BC+BD+CD=25 cm,
B
C
所以 BD + CD=25-BC.
所以△ADC 的周长为 AD+CD+AC =BD+CD+AC
北师版数学七下课件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这里有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如果兄弟两个想要
平分,该怎么办呢?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 问题吧!
三角形的中线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
A
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
个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若 BE
= EC,则 AE 是 △ABC 的 BC B
A
B
所以∠BAC = 180°-∠B-∠C = 180°-45°-60° = 75°.
所以∠BAE = 37.5°.
因为∠B +∠BAE +∠AEB = 180°, 所以∠AEB = 180°-45°-37.5° = 97.5°.

4.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5篇)

4.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5篇)

4.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4.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4章三角形 4.1.1 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

2.掌握一类图形中的三角形计数方法,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及其应用。

4.培养分析、归纳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材分析〗教材从观察小木屋屋顶框架图入手,要求学生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并说明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用动画“画”三角形,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出三角形定义。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为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个教学内容力图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并通过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多层次、多通道的主体信息交流,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设计〗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学生都认识,但是对定义的理解不够准确。

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教师给予引导、明晰,再得到定义。

“三角形的计数”是本节难点,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经历数学思考的体验,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个性化的学习。

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作课件,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认识三角形吗?生:认识。

师:在生活中见过应用三角形的例子吗?师:哪一位同学能举一些例子?生1:三角形的屋顶。

生2:自行车的三角架。

师:很好。

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屏幕显示自拍照片:学校篮球架,建筑工地塔式吊车,加油站大跨度屋顶等。

)师:这些例子说明了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为什么三角形具有这么多应用呢?等我们学完这一章后,同学们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4.1.3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

4.1.3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

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经过小学学段以及本单元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和它们之间关系的直接学习,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中线和角平分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在老师引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因而老师有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

二教学任务分析“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角分线”是北师大七年级(下)第三章3.1.3认识三角形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以及刚刚接触到三角形边边关系的基础上,又具体介绍了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中两条——中线和角平分线,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

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有效的开展教学,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

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会做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想象、动手做、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问题的发现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1.3认识三角形

4.1.3认识三角形

4.1.3认识三角形413 认识三角形三角形,这个在数学世界中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奥秘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建筑结构到机械设计,从艺术创作到科学研究,三角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认识三角形。

首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这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它们的长度决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是这三条边的交汇点。

三角形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始终是 180 度。

无论这个三角形是大是小,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其三个内角相加的总和都不会改变。

这是三角形一个非常稳定且不变的特性。

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三类。

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 90 度时,它被称为锐角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看起来比较尖锐,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如果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恰好等于90 度,那么它就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房屋的墙角、桥梁的支撑结构等,都常常会用到直角三角形的稳定性。

而当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大于 90 度时,它就是钝角三角形。

除了内角的大小,三角形的边也有一些有趣的特点。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不相等,我们称之为不等边三角形。

而如果有两条边长度相等,那就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如果三条边长度都相等,那就是等边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也都相等,均为 60 度。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自行车的车架通常是三角形的结构,这使得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固,不容易变形。

还有起重机的起重臂、电线杆的支架等等,也都采用了三角形的结构,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数学解题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经常需要利用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等来求解各种问题。

例如,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就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求出第三条边的长度。

在艺术领域,三角形也常常被运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三角形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三角形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三角形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三角形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青岛版五四学制的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学习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具体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并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角形,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三角形的模型、三角形的图片以及三角形的分类卡片。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分类,我会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关于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的题目,比如:请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并说明它们的分类。

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回答,主要是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一、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具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它的特性包括: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我会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的这些特性,并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二、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角形可以根据边的长度和角度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1认识三角形是初中学段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以及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线段、射线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性以及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特性以及分类。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线段、射线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1)介绍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三角形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从而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

(2)探讨三角形的高: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计算三角形高的方法。

(3)介绍三角形的分类: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类。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学的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三角形有更清晰的认识。

4.1认识三角形(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课件+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4.1认识三角形(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课件+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所以∠DAC=∠BAD= ∠BAC=34°.

在△ABD中,∠B+∠ADB+∠BAD=180°,
所以∠ADB=180°-∠B-∠BAD=180°-36°-34°=110°.
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DE过点
F且平行于BC.∠DBF与∠DFB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A.30°
B.40°
C.50°
D.60°
6.(2023·云浮新兴县期中)如图,BD是△ABC的中线,CE是△DBC
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12,则△EBC的面积是( D )
A.8
B.6
C.4
D.3
7.如图,在△ABC中,∠A=40°,∠B=72°,CE是△ABC的角平分
74
线,CD⊥AB于点D,DF⊥CE于点F,则∠CDF=________°.
7.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中线,AE是△ACD
的中线.
(1)若DE=4,求BC的长;
解:因为AE是△ACD的中线,所以DC=2DE=8.
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C=2DC=16.
(2)若△ABC的周长为37,BC=12且△ABD与△ACD的周长差为3,
求AC的长.
8.如图,在△ABC中,BO,CO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
(1)若∠A=50°,求∠BOC的度数.
解:因为∠A=50°,
所以∠ABC+∠ACB=180°-∠A=130°.
因为BO,CO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
所以∠OBC=

∠, ∠

=

∠ACB.


所以∠OBC+∠OCB= (∠ABC+∠ACB)=65°.

4.1.1认识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ocx

4.1.1认识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ocx

第三章三角形3.1.1 •认识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在三角形内角的基础上了解三角形的外角,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掌握三角形外角与其邻角的关系。

2)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住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推理论证,学以致用的能力。

2.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利用拼图让学生猜想,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而再验证外角性质。

2)通过老师耐心指点,学生猜想,然后合作探索,添加辅助线,运用转化思想进而验证定理。

3)学习到了人胆猜想,动手操作,积极探索,一步步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体验数学的魅力, 还可以与各科知识相联系,有效激发学牛学习兴趣。

2)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思考,互动研讨,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论证的过程,推导结论,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加深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习题练习,巩I古I重点内容,最后进行变式训练,从而熟练应用并突破难点。

3)在本节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逻辑,严密,科学美,对学生培养严谨认真的态度有积极意义;同时通过解决牛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牛活味,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大脑去认识世界,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并大胆提问,善于发现问题,并从屮发现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动手操作,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外角性质。

教学难点:添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性质,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计算时能准确表达推理过程和方法,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师:展示课件图片,地板可以用正方形密铺而成,蜂巢可以用正六边形密铺而成,那么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形呢?生:能师:通过课件展示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镶嵌成平面图形的过程, 其依据是什么?生: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师:小学和初一阶段又是如何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的呢?生:通过度量和撕角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师:展示课件,演示三角形撕角(即搬角)形成平角的过程,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师:用几何画板验证很多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能不能作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依据?生:不能。

北师大版七年级初一上册 第四单元 4.1《认识三角形》课件(重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初一上册  第四单元 4.1《认识三角形》课件(重要知识点)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
知识点 1 三角形的内角和
知1-导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知1C=54°, 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交AC于点 E,则∠ADE的大小是( C ) A.45° B.54° C.40° D.50°
(来自《教材》)
总结
知4-讲
通过多个条件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方法:
已知两边
第三边的范围
第三边小于已知两边的 和而大于已知两边的差
附加条件
确定第 三边
知4-练
1 【2017·淮安】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
8,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B )
A.14
B.10
C.3
D.2
知4-练
4 【2016·岳阳】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 形的是( D ) A.2 cm,3 cm,5 cm B.7 cm,4 cm,2 cm C.3 cm,4 cm,8 cm D.3 cm,3 cm,4cm
知4-练
9 【2017·白银】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
长,化简|a+b-c|-|c-a-b|的结果为( D )
A.2a+2b-2c
B.2a+2b
C.2c
D.0
1 知识小结
判断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的方法: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判断三
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依据,利用该性质时,通常 我们只比较较短的两边的和与最长边的大小关系,若 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可以组成三角形,否则不能组成 三角形.
知3-练
3 △ABC的三边长a,b,c满足关系式(a-b)(b- c)(c-a)=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蓉城学霸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4.1 认识三角形 第三课时

蓉城学霸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4.1  认识三角形  第三课时

因为 AD⊥BC,所以∠CAD=20°.
所以∠DAE=∠CAE-∠CAD=35°-20°=15°.
蓉蓉城城学中霸考
同步中演考练解·A读级
第一第讲四章实数
(3)因为∠B+∠C+∠BAC=180°,所以∠BAC=180°-∠B-∠C.
因为 AE 平分∠BAC,
所以∠BAE=21∠BAC=21(180°-∠B-∠C)=90°-12(∠B+∠C). 因为 AD⊥BC,所以∠ADE=90°.
蓉蓉城城学中霸考
4.如图.
同步中演考练解·A读级
第一第讲四章实数
(1)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 BAD =∠ DAC =12∠ BAC ;
(2)AE 是△ABC 的中线,则 BE = EC =12 BC ;
(3)AF⊥BC,则∠ AFB =∠ AFC =90°.
蓉蓉城城学中霸考
同步中演考练解·A读级
而∠ADE=∠B+∠BAD,所以∠BAD=90°-∠B.
所以∠DAE=∠BAD-∠BAE=90°-∠B-[90°-12(∠B+∠C)]=21 (∠C-∠B).
因为∠C-∠B=α,所以∠DAE=12α.
蓉蓉城城学中霸考
同步中演考练解·B读级
第一第讲四章实数
11.如图,在△ABC 中,AD⊥BC,AE 平分∠BAC,若∠1=30°, ∠2=20°,则∠B= 50° .
又因为∠AEB=∠ABC,所以∠EFD=∠ADC.
蓉蓉城城学中霸考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加分网
因为∠EFD=∠DAC+∠AEB,∠ADC=∠ABC+∠BAD,
又因为∠AEB=∠ABC,所以∠EFD=∠ADC.
(2)(1)中结论仍成立.理由如下:
因为 AD 平分∠BAG,所以∠BAD=∠GAD.

4-1 认识三角形(第三课时)-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4-1 认识三角形(第三课时)-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三角形高的特点:
1)一端是顶点
2)与底边垂直
3)是一条线段
A
画锐角三角形三边的高?
F
1)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O
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2)剪一个锐角三角形,你能通过其他
B
方法做出三角形的高吗?
对折。作法:使折痕过顶点,且所过顶点的对边边缘重合
E
C
D
A
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三角形的分类:
1)按 角 分:分为 锐角 三角形、 钝角 三角形、 直角 三角形。
2)按 边 分:分为 三边都不相等 三角形、 等腰 三角形。
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大于 第三边,
1)两边之和
2)两边之差
小于
第三边 。
学习目标
1)通过画图与观察的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①BG是△EBF的高;②CD是△BGC的高;③DG是△AGC的高;④AD是△ABG的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详解】
解:∵BD是△ABC的高,
∴BD⊥AC,
∴∠BDC=∠BDA=90º,
∴DG是△AGC的高,CD是△BGC的高,AD是△ABG的高;
∵EF∥AC,
∴BG⊥EF,
∴BG是△EBF的高,
试求:(3)△ACE和△ABE的周长的差;
(3)∵AE为BC边上的中线,
∴BE=CE,
∴△ACE的周长-△ABE的周长=AC+AE+CE-(AB+BE+AE)
=AC-AB=8-6=2(cm),

4.1.3认识三角形(教案)

4.1.3认识三角形(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它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类工程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三角形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了解三角形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分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学生参与度: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三角形实例。但仍有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方法: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同学在难点部分仍然存在理解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三角形的定义:使学生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课认识三角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课认识三角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1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求三角形内角问题;3.理解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4.会按角的大小关系对三角形分类;能从所给出的已知角中,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5.数学思考目标:通过测量、操作、想象、推理、交流活动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6.问题解决目标:尝试用第二章所学知识来确定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7.情感态度目标: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及其表达,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和内角和定理。

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来推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观察探究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图:自学三角形的概念自学课本81页,要求:(1)弄清三角形的定义(2)认识三角形的符号表示(3)认识三角形的基本要素(1)请你从图4-1 中找出4 个不同的三角形。

(2)请大家讨论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讨论1:观察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说一说什么叫三角形?讨论2:三角形中有几条线段?有几个角?小结: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三角形”可以用符号“△”表示,如图中顶点是 A,B,C 的三角形,记作。

边: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边,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 .角:∠A,∠B,∠C叫作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要点小结:三角形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②联接方式:首尾顺次相接.〖第二环节〗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自学课本81页“做一做”,思考(2)(3)题中的问题1、做一做我们知道,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呢?(1)如图所示,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2 和∠3. (2)观察拼接结果:小明只撕下三角形的一个角,也得到了上面的结论,他是这样做的:(1)如图4-4所示,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2和∠3。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初一数学--第四单元 4.1《认识三角形》课件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初一数学--第四单元 4.1《认识三角形》课件

直 角
斜边
与斜边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hypotenuse) 它的两个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B 直角边 (leg) C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任一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⑤ 锐角三角形
③⑤
⑥ 直角三角形
① ④⑥
⑦ 钝角三角形
②⑦
2、在下面的空白处,分别填入“锐角” “钝角”或“直 角”:
认识三角形
忆一: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a
b
c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
2
3
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1、∠2、∠3是它的三个内角。 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2突然不高兴, 发起脾气来,它指着∠1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 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弟”∠1说:“这是不可能的, 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不成家了……”“为什么?”∠2
2.如图线段DG ,EM ,FN两两相交于B ,C ,A三 点 则 ∠D+ ∠E + ∠F+∠G+∠M+∠N的度数 是( )
N
M
A
D
B
C G
E
F
很纳闷。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学了今天的知识 以后你们就会知道三兄弟之间的关系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
小学里,用什么方法得到三角形内 角和的结论的?
请同学们动手验证一下!
2 1
你能用什么方法得到 三角形内角和1800
的结论?
练1:
1、在△ABC中,∠C=900 , ∠ A=300 求∠B

4.1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二课时

4.1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二课时

长l的取值范围是

4 < c < 10 4+3+7 < c+3+7 < 10+3+7
14 < L< 20
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cm和 4cm,求三角形的周长。
分类思想:见有关“等腰三角形的边” 的问题,就考虑腰和底的分类。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
3cm,则这三角形的周长为 (B )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特别提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底边和 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按边分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长度为6cm, 4cm, 3cm三条线段首尾相接能否组成 三角形?
解:∵6+4>3
∵ 6-4<3
6+3>4
6-3<4
4+3>6
4-3<6
∴能组成三角形 ∴能组成三角形
解: ∵最长线段是 6cm
4+3>6
∴能组成三角形
判断步骤:
(1)找出最长线段 (2)比较大小:较短两边之和与最长线段的大小 (3)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进而得到: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1)3㎝,4㎝,5㎝ (2)3㎝,12㎝,8㎝ (3)6㎝,6㎝,6㎝ (4)100㎝,200㎝,300㎝
则这三条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C
b
a
Ac B
a+b>c b+c>a c+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定案 4.1认识三角形(3)
主备人:蔡慧杰 执教者:
【学习目标】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会做三角形的中 线和角平分线。

【学习重点】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学习难点】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 现实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的顶点、三边、内角、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

同学们现在看老师利用一支铅笔就可以支起一个三角形,(演示),你能做到吗?
第二环节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
活动一:复习线段的中点定义和确定线段中点的方法,类比得出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和三角形中线的作法。

(1)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2)三角形中线是条线段。

如图线段AD (3)几何表达: ∵AD 是三角形ABC 的中线
∴BD =DC =2
1BC (4)三角形ABD 和三角形ACD 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性质(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中分别讨论)。

(1)在纸上任画一个锐角三角形,并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A B
C
D
(2)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也有同样的位置关系吗?动手画一画。

(3)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三角形一条中线吗?你能折出它的三条中线并探究其位置关系吗?
结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再探新知
活动内容:
活动三:类比角平分线定义以及三角形三条中线位置关系的探究过程探究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以及位置关系。

(1)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条线段,如图线段AE。

(注:角平分线是条射线,而三角形角平分线是条线段)
(3)几何表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1=∠2=∠BAC(或∠BAC= 2∠1= 2∠2)(4)分组画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并探究其规律。

(5)用折纸的方法探究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位置关系。

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第四环节基础巩固
练习册P44课堂验标1、2、3、4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1 A
B
E 2
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

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体会,教师给予鼓励。

主要是让学生熟记新知能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练习册P44课后补救1、2、3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