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_1
曾巩真诚待人的故事
曾巩真诚待人的故事
曾巩是中国唐代文学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儒学代表人物之一。
他有一颗真诚待人的心,经常和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智慧。
从年轻时开始,曾巩就非常注重待人接物的真诚。
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学者,刚到门口就碰到了一个蒙蒙细雨的老太太。
曾巩不仅帮老太太撑起了伞,还主动送她回家。
当他到达那位学者家时,学者很惊讶地问曾巩为什么会晚到这么久。
曾巩微笑着说:“我遇见了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我不能放弃真诚和同情。
”
曾巩的真诚待人也体现在了他的行事风格上。
据史书记载,他曾经和一位朋友商定了一个赌约,谁先死了,另一个就要在自己的墓前立起一块石碑,纪念彼此的友谊。
后来这位朋友不幸先逝,曾巩依旧认真地履行了这个承诺,在他朋友墓前竖立了一块石碑并写上了纪念文字。
曾巩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也非常注重与人分享智慧和品德。
有一次他跟一位贵族交流,对方很惊讶他作为儒家学者如此谦虚。
曾巩回答说:“真正的智者不是高人一等,而是懂得仁爱和谦虚。
我不是什么高人,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认真学习和实践儒家的道德伦理。
”
曾巩的真诚待人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我们可以从他的故事中看到,真正诚实待人不仅是一种个人品格,也是一种文化和传统。
诚实待人可以带来长久的友谊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
都应该像曾巩一样保持真诚的心态,并用智慧和品德去影响并帮助身边的人。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墨池记》原文及翻译《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品。
文章从记叙墨池遗迹人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这就使得这篇短文超出了记叙古迹的范畴,成为一篇寓意深长的“劝学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池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原文: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翻译: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
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
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
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
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
曾巩《凝香斋》赏析
曾巩《凝香斋》赏析曾巩《凝香斋》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巩《凝香斋》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凝香斋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作品赏析:曾巩于1071年(熙宁四年)由越州通判改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
到任后曾改善邑政,“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未期,囹圄多空,而枹鼓几息,岁又连熟,州以无事。
”(曾巩《齐州杂诗序》)因而得以悠游湖山,赋诗娱情。
王士祯说:“曾子固曾通判吾州,爱其山水,赋咏最多,……而于西湖尤惓惓焉。
如鹊山亭、环波亭、芍药厅、水香亭、静化堂、仁风厅、凝香斋、北渚亭、历山堂、泺源堂、阅武堂、下新渠、舜泉、趵突泉、金丝泉、北池、郡楼、郡斋,皆有作。
”(《带经堂诗话》卷十四)该篇为1072年(熙宁五年)游大明湖而作。
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大明湖畔,取韦应物“燕寝凝清香”句意而命名。
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都是“西斋景最幽”的具体说明。
“不知官是古诸侯”,紧承首句,形容诗人自身的悠然自得,物我两忘。
“诸侯”,指封建朝廷委派的州郡长官,类似于古代诸侯,故诗人幽默地自称为“古诸侯”。
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连自己地方长官的身份仿佛都忘记了,故说“不知”。
这也正见出西斋景致“最幽”,使诗人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不知官是古诸侯”,并不是曾巩忘记了地方官的职责,而是他善于治邑,游刃有余,能使地方政通人和,因而才有游逛湖山的余暇和雅兴。
三、四句由第二句来,也是第二句的具体化。
齐州境内,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人心安定;故而官衙中政简讼息,诗人身闲无事,只消手持酒杯,临风赏月。
诗中一句是就诗人个人生活说的,“一尊风月”,表示悠闲之趣;一句是就社会环境说的,“千里耕桑”,充满丰饶气氛。
王安石的三位朋友
王安石的三位朋友◆Fra bibliotek远王安石一生交过很多朋 友 ,其中有三位非常独特 ,他 们之间的友情到现在依然让人 津津乐道 。
和而不同的曾巩
王安石和曾巩是亲戚 ,两 人都欣赏对方的才学和人品 , 惺惺相惜 。曾巩因为多次参加 科举而没有考中 ,被人嘲笑 , 王安石主动站出来安慰他 、鼓 励他 。王安石个性鲜明 ,有一 段时间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 , 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 ,曾巩坚 定地支持王安石 ,替王安石说 话 。然而他们在一起 ,从不无 原则地奉承对方 ,而是敢于直 言 ,正 如 曾 巩 诗 中 所 写 :“ 绸 缪指疵病 ,攻砭甚针石 。”后 来 ,王安石推行变法 ,曾巩却 认为王安石操之过急 ,不认同 他的变法 。王安石希望曾巩帮 自己 ,曾巩主动提出到地方上 去做官 ,远离了王安石 。但是 他们并没有因为政见不同而影 响了彼此的友情 ,经常有书信 往来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 , 逐渐淡出了政坛 ,曾巩和他恢 复了昔日的密切往来 。
从王安石与三位朋友的相 处当中 ,我们能看到他们之间 真挚的友情 ,也能看到他们对 他人 、对自己的尊重 ,这样的 友情如水般清淡 ,却令人甘之 如饴 。
语言是科学的工具 ,词汇是思想的符号 。
1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和而不同 ,意思是两个人 可以和睦地相处 ,却不会无原 则地附和对方 。当两个人观点 相同时 ,可以相互唱和 、彻夜 长谈 。当两个人观点不同时 ,我 绝不会因为彼此之间的感情 ,
曾巩和王安石是什么关系 曾巩当官时的政绩有哪些
[键入文字]曾巩和王安石是什么关系曾巩当官时的政绩有哪些曾巩出生在一个世代都是学者的家庭中,祖父曾经做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亲是太常博士,受家中长辈影响,曾巩耳濡目染从小就能够读书写字。
而且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
十二岁时,曾巩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
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
曾巩18 岁时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与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
曾巩20 岁入太学,此后曾巩和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
之后曾巩任太平周司法参军。
后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整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等大量古籍,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
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
致力于平反冤狱、维护治安,深受群众拥戴。
1080 年,曾巩受到宋神宗的召见,采纳了他的简介,留任在了京城。
朝廷认为曾巩的史学能比得上士大夫,适宜掌管五朝史事。
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后来朝廷让他做中书舍人,但是曾巩书自己年纪已经大了,希望朝廷另选贤能。
1083 年四月,曾巩在江宁府去世,终年65 岁。
曾巩的故事有很多,1071 年,曾巩调任齐州知州。
知州可是地方上的一把手,曾巩深知责任重于泰山。
自古以来,齐鲁便以民风强悍著称,曾巩这个知州,绝对不好当。
他清醒地认识到其难治之处,决定重拳出击,打击豪强,树立威信。
当时有一周姓富户,其子周高为富不仁,横行乡里,民愤极大,但周家却是那种财大气粗,权能动权贵的人家,和地方的官员们都沆瀣一气,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
曾巩初搜集证据,迅速将周高法办,百姓拍手称快。
章丘一带有一伙叫做“霸王社”的土豪,杀人越货,无恶不做,曾巩就派兵把他们全部都给抓了起来,一举铲除了这个犯罪团伙,将1。
曾巩写给王安石的诗
曾巩写给王安石的诗
哎呀,你知道吗?曾巩和王安石这俩大文人之间的故事可有意思啦!曾巩还专门给王安石写过诗呢!
曾巩和王安石,那可都是北宋文坛上响当当的人物。
就好像两颗璀
璨的星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曾巩的文字,犹如山间清泉,清
澈又甘甜;王安石的作品,则像狂风骤雨,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曾巩写给王安石的诗里,满满都是对王安石才华的赞赏和对他们友
情的珍视。
比如说,在某一首诗中,曾巩写道:“……”(这里假设具
体的诗句),这难道不是他发自内心的对王安石的肯定吗?这就好比
我们看到好友取得了巨大成就,忍不住为他欢呼喝彩一样。
他们之间的交流,可不是那种平平淡淡的。
想象一下,两人相聚一堂,谈古论今,激烈争论着对世事的看法,那场面得多热闹啊!曾巩
写诗给王安石,不就是在说:“兄弟,我懂你的抱负,我支持你!”吗?
在我看来,曾巩写给王安石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心灵
的契合,是真挚友情的见证。
它们就像跨越时空的桥梁,让我们能感
受到古人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
你说,这样的情谊难道不值得我们羡
慕和传颂吗?。
同学一首别子固原文及翻译
同学一首别子固原文及翻译出自:王安石【题解】这是王安石写给曾巩的一篇文章,后面还附《同学》诗一首,此文以作者与曾巩、孙正之三人“既相似又相信不疑”,勉励三人一起遵守中庸之道。
同时,文末还对三人不能经常聚首表示遗憾和感慨。
【原文】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1],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2],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3]。
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
曰:学圣人而已矣。
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
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
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4],以至乎中庸而后已。
正之盖亦尝云尔。
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5],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6],会合不可以常也。
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注释】[1]子固:曾巩,字子固。
[2]正之:孙侔,字少述,与王安石、曾巩交游,名倾一时。
他曾有志于禄养,故屡举进士。
及母病危,自誓终身不求仕,客居江、淮间。
[3]辞:相互往来的书信文词。
币:礼品。
[4]扳:通“攀”,援引。
[5]轥(lìn):车轮碾过。
[6]系:牵累,束缚。
【翻译】长江之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当今世俗所谓的贤人,我仰慕他并且和他交上了朋友。
淮河之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当今世俗所谓的贤人,我仰慕他并且和他交上了朋友。
这两位贤人,没有走在一起过,没有相互说过话,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
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是相同的吗?我考察过他们的言行,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是这样的少啊!回答说:学习圣人罢了。
学习圣人,那么他的老师和朋友就一定都是学习圣人的人。
圣人的言行,会有两样吗?那么他们言行相似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
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简介:曾巩和王安石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杰出人物,均青史留名,有趣的是王安石甚至预言到曾巩政治上不会有什么建树,但将以杰出的文章在历史留名。
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交往几十年,从最初的惺惺相惜到最后的疏远分离,是他们各自遵崇的“儒家”和“法家”思想分歧,还是因为王安石“非前人过多”呢?本文将为你一一讲述。
曾巩和王安石是同乡,两家还有姻亲关系。
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母曾氏,是曾巩祖父曾致尧的女儿。
曾、王两家有着密切来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曾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研习学问。
但两人童年、少年并无接触。
直至景佑三年(1036),曾巩赴京赶考,才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彼此倾慕,结成挚友。
这年曾巩18岁,王安石才16岁。
庆历元年(1041),曾巩入太学。
写信给欧阳修,受到欧阳修的赏识。
但他科场并不顺利。
转年,王安石先登进士第。
庆历四年,曾巩祖母卒,就州学。
作《上欧阳舍人书》推荐王安石。
庆历六年,曾巩作《再与欧阳舍人书》,言:“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
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王安石者上少也。
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
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
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
”再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
这期间,王安石在《同学一首别子固》和《答段缝书》,也高度评价曾巩的文章,说:“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
”这一时期,王安石已在地方任职。
庆历七年起知鄞县,很有政绩。
皇佑二年,30岁的王安石知鄞三年,秩满离任。
皇佑五年、通判舒州。
至和元年,王安石自舒州赴京,特授集贤校理,辞不受,九月除群牧司判官。
而曾巩则多次参加科考都不顺利,感叹自己“多难而贫且贱,学与众违,而言行少合于世。
公卿大臣之门,无可藉以进,而亦不敢辄有意于求闻”,但这也是他也“用心于载籍之文,以求古人之绪言余旨,以自乐于环堵之内”,在学业上大有进展。
而且文章名气也越来越大。
总之,这段时间王安石作为一个成功的地方官员,积累了行政经验,名声也越来越响,而曾巩科场、仕途不如意,但却得以潜心于儒家经典的研习,两个人各有收获。
友情篇——王安石、曾巩相互寄赠之诗作译注
,
、
过 于迁 执的 , 但从 其力 也并非 全 无 可取 之 处
,
,
,
他 们能把 政 治斗争 和 个人交往 区 分 开 来
。 。
,
政见 的分 歧并 未妨碍 他们 友情 与 王 安石 同时
。
从 而 表 现 了 双方 容人 的 气 度 和 坦 荡 的襟 怀
”
这 没 有什 么 可 以 奇 怪的 北宋 以 来
一
“
优石 何 日得 相 从 讲 字切 ` 心 厉未及
“
,
” 而 尽 其 所 可 乐 龙 衰 杯之 岁 和 元
一
,
子 固 移 沧 州 过 阅上 殿疏 中称 道
。
吾 君 石 旧之 美
,
,
相 与有成
”
作 为推 倒
“
始合 终 摇
”
说 的 有力 佐 证
通观 王
、
曾 二 人相 互 寄 赠 之 作
。
我 认 为 蔡 上 翔的 这 一看 法确 为 炸 合实 际 情 况
”
(
义与 王 介 甫 第 二 书 沙 )
, 一
企 图 通 过 长期 的教
。
化 来达 到解 决当 时 重 重 的社会矛 着的 目的 乡这 种 思 想 确是偏 于 保 守 戒 王 安 石 在革 新 政治 的 方法和 步骤上 不 要 操之 过 急 这一 着眼 点来 说 还有 一 点 可 贵 的 是 的保 持 所谓
,
,
他们 ` 直书 信 往来 不 断
一
,
诗作 寄赠频 繁
品格
、
从而 留卞 了为 数
。 ,
可观 的友情 的 动人 纪 录 从 中也 真实 地 表 露 了 他们 的 思 想 度在推 行 新法的 问题 上政见 各异 曾巩 持 中庸 之 道 犷主 张
写作素材: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_3000字
写作素材: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_3000字2019-10-17 22:51:54简介:曾巩和王安石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杰出人物,均青史留名,有趣的是王安石甚至预言到曾巩政治上不会有什么建树,但将以杰出的文章在历史留名。
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交往几十年,从最初的惺惺相惜到最后的疏远分离,是他们各自遵崇的“儒家”和“法家”思想分歧,还是因为王安石“非前人过多”呢?本文将为你一一讲述。
曾巩和王安石是同乡,两家还有姻亲关系。
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母曾氏,是曾巩祖父曾致尧的女儿。
曾、王两家有着密切来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曾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研习学问。
但两人童年、少年并无接触。
直至景佑三年(1036),曾巩赴京赶考,才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彼此倾慕,结成挚友。
这年曾巩18岁,王安石才16岁。
庆历元年(1041),曾巩入太学。
写信给欧阳修,受到欧阳修的赏识。
但他科场并不顺利。
转年,王安石先登进士第。
庆历四年,曾巩祖母卒,就州学。
作《上欧阳舍人书》推荐王安石。
庆历六年,曾巩作《再与欧阳舍人书》,言:“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
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王安石者上少也。
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
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
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
”再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
这期间,王安石在《同学一首别子固》和《答段缝书》,也高度评价曾巩的文章,说:“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
”这一时期,王安石已在地方任职。
庆历七年起知鄞县,很有政绩。
皇佑二年,30岁的王安石知鄞三年,秩满离任。
皇佑五年、通判舒州。
至和元年,王安石自舒州赴京,特授集贤校理,辞不受,九月除群牧司判官。
而曾巩则多次参加科考都不顺利,感叹自己“多难而贫且贱,学与众违,而言行少合于世。
公卿大臣之门,无可藉以进,而亦不敢辄有意于求闻”,但这也是他也“用心于载籍之文,以求古人之绪言余旨,以自乐于环堵之内”,在学业上大有进展。
而且文章名气也越来越大。
《曾巩》文言文翻译
《曾巩》文言文翻译
原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
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
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
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
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
”
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
”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注释:委废:家境衰败。
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宦:出仕。
工:擅长。
行义:行为道义。
同学一首别子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同学一首别子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同学一首别子固》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散文。
散文开篇简约地介绍贤人曾巩和孙侔;中间叙述曾巩和孙侔虽然素不相互交往,但是都学圣人,所以能相似,又相信不疑,彼此勉励,最后说明回赠《同学一首别子固》的意图,是为了互相告诫和互相慰勉。
同学一首别子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同学一首别子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同学一首别子固文言文原文同学一首别子固作者:王安石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
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
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
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
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
正之盖亦常云尔。
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
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同学一首别子固文言文翻译译文1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
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
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
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
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
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
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
曾巩王安石异同论
1 0 1 9 一一 1 0 5 3
)
,
字子 固
,
,
江西
情
。
两 人 相见 恨 晚
一见 如 故
,
。
后来
曾巩
王安 石 (
。
1 0 2 1 一一 1 0 8 6 )
字介
,
又 写 了 《 怀 友 》 一 首寄 王 安 石
,
追述 了 自 己
。
,
,
江 西 临川人
,
曾
,
、
王两 人 年岁 相若
南
。
和 王 安 石 的结 交 情形 渴落
,
之 江汉 星 之 斗 均一 口
挟 才乘气 不 媚 柔
,
群 儿铸 伤
。
吾 语群 儿 勿谤伤 岂有 曾子终 皇 皇 ? 后 日犹 为班 与扬
”
早 沙时 世
,
其间虽 也 回 临川 多年
1041
,
,
却未
借 令不幸 残且 死 价很 高 曾
。
王安
能与 曾次 结 识 娜试
,
。
石 在 诗 中将 曾巩 比 作汉 代 的班 固 与杨 梅
.
但 这并 不 能 说 明 两
,
相来往 唱 酬 扬
。 ,
同时
,
曾
、
王 两 人还 相 互 榆
,
王 安 石 为 人 固执 刚 惶
王 安 石 青年 时鲜 为人 知
,
“
勇 于 毛为 吝 于 改 过 ” ( 《 宋
。
不 第 却 因 深 得欧 阳 修 的 奖 掖而 声 誉 鹊 起 庆 历 四年 曾巩 多 次上 书欧 阳 修 等 当 世 名人
【诗歌鉴赏】宋史王安石传原文翻译
【诗歌鉴赏】宋史?王安石传原文翻译宋史?王安石传原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父益,都官员外郎。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
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
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通判舒州。
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寻召试馆职,不就。
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
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管,请知常州。
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俾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
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
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
遂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
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少年追杀之。
开封当此人死,安石驳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
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
"遂劾府司失入。
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
曾巩和王安石是同乡,两家还有姻亲关系。
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母曾氏,是曾巩祖父曾致尧的女儿。
曾、王两家有着密切来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曾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研习学问。
但两人童年、少年并无接触。
直至景佑三年〔1036〕,曾巩赴京赶考,才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彼此倾慕,结成挚友。
这年曾巩18岁,王安石才16岁。
庆历元年〔1041〕,曾巩入太学。
写信给欧阳修,受到欧阳修的赏识。
但他科场并不顺利。
转年,王安石先登进士第。
庆历四年,曾巩祖母卒,就州学。
作?上欧阳舍人书?推荐王安石。
庆历六年,曾巩作?再与欧阳舍人书?,言:“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
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王安石者上少也。
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
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
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
〞再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
这期间,王安石在?同学一首别子固?和?答段缝书?,也高度评价曾巩的文章,说:“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
〞这一时期,王安石已在地方任职。
庆历七年起知鄞县,很有政绩。
皇佑二年,30岁的王安石知鄞三年,秩满离任。
皇佑五年、通判舒州。
至和元年,王安石自舒州赴京,特授集贤校理,辞不受,九月除群牧司判官。
而曾巩那么屡次参加科考都不顺利,感慨自己“多难而贫且贱,学与众违,而言行少合于世。
公卿大臣之门,无可藉以进,而亦不敢辄有意于求闻〞,但这也是他也“用心于载籍之文,以求古人之绪言余旨,以自乐于环堵之内〞,在学业上大有进展。
而且文章名气也越来越大。
总之,这段时间王安石作为一个成功的地方官员,积累了行政经验,名声也越来越响,而曾巩科场、仕途不如意,但却得以潜心于儒家经典的研习,两个人各有收获。
王安石长期的官员经历,让他对当代政治现实有更深刻的了解。
而曾巩那么缺乏这种了解。
此间,王安石作?赠曾巩?:“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王安石变法时写给曾巩的表明心迹诗
王安石变法时写给曾巩的表明心迹诗《赠曾子固》: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曾子的文章学问是众人没有的,他的学问如长江汉水那样博大,又如北斗之星那样耀眼。
他凭借才气,纵横驰骋,而不柔顺奉承,一帮小儿却都在背后重伤他。
我劝你们这些小人不要再毁谤他了,曾子不会受你们影响,不会心神不安的。
就算他以后真的不能功成名就,贫穷而死去,他的文章也足以让他流芳百世。
当时的人们诋毁曾巩,王安石看不下去,写了一封《答段缝书》,用事实驳斥了对曾巩的诋毁,他认为这是愚者对贤者的妒忌和毁谤。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对曾巩的文章作了高度的评价,把曾巩与汉代的班固和扬雄相提并论,这既是王安石对于逆境中的曾巩的鼓励,也是对曾巩的理解和关怀,同时也看出两人友谊的深厚。
虽然两人友谊深厚,可是后来却越行越远。
王安石力行变法,而曾巩虽然没有对王安石变法发表过具体意见,但在《过介甫归偶成》诗中提过,表达了自己对变法的一些意见,而王安石没有接受,两人在变法上有了分歧。
之后,曾巩被外放,两人也慢慢疏远。
很多人将两人疏远的原因归结于王安石性格原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王安石和苏轼也是在变法上有分歧,最后苏轼自求外任;还有王安石和
苏辙,王安石就变法的细节去询问苏辙,苏辙给了中肯的建议,最后王安石也没有接受。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老高考旧教材) 主题群文练10 温暖人间(小说 散文)
主题群文练10温暖人间(小说+散文)(限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
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
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
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
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
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
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
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
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
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
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朦朦胧胧。
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
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
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
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
”“我怕你呢。
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去去去……别说了。
”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
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
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
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
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
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
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
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
曾巩《上元》赏析
曾巩《上元》赏析曾巩《上元》赏析《上元》是北宋诗人曾巩的一篇诗作。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上元》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上元曾巩金鞍驰骋属儿曹①,夜半喧阅意气豪②。
明月满街流水远③,华灯入望众星高④。
风吹玉漏穿花急⑤,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低心逐年少⑥,只寻前事捻霜毛⑦。
《上元》注释:①儿曹,儿辈、年轻入。
②喧阗(tian),哄闹声。
④流水,月光如水。
④望。
阴历十五日。
众星,华灯密如繁星。
⑤穿花急,根据玉漏(计时器)而报时的更鼓声穿过花丛,频频传来。
⑥低心,勉强。
逐,追赶。
此句意为年老体力不如年轻人,勉强跟着他们夜游。
⑦霜毛,白发。
《上元》赏析:诗人曾巩登高楼,临朱栏,放眼远眺,月光如水,繁灯似星。
少年们驰骋嬉闹。
这些景象诚然很美,但毕竟是前人多次描写过的,仅限于此,就不免落前人窠臼,而成为一般的诗作了。
《上元》妙在曾巩笔锋急转直下,面对少年人的豪气意兴,诗人自叹勿如,笑话自己步入老年,脑子里专爱搜索往事,感叹头发已白,年华易逝了。
一首背普通通的传统节令诗于是迸发出耀目的理性光彩。
它婉转地告诉人们:年龄大的人不要向后看,应当追赶年轻人的步伐,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作者介绍生平概述曾巩,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
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十个妹妹(其中一人夭折),父亲被罢官,身体也不好,所以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
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
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
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
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
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曾巩评安石的文言文翻译
以下是《曾巩评王安石》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予顷从市上得文集五十卷,乃往时所闻于人也。
读之至终,始得其为人深者矣。
盖知确于仁义,行不违道,与物多忤,独与是相得,发之于文辞,见于议论。
明白正大,峭洁精厉,务尽其理,词无遁意。
当官任职,勤而不懈。
所至而为,顺而有成。
明于当世之务,习于古之制度。
其学始乎博,而终乎大。
其道始乎素封之家,而终乎霸王之国。
所谓志也。
译文:
我最近从市场上得到王安石的五十卷文集,这是我过去听说的。
读完之后,才开始了解到他的为人和思想之深邃。
他深知仁义之道,行为不违背道德,与世俗多有抵触,却独独与这种思想相契合。
这在他的文章和议论中都有所体现。
他的文辞明朗正大,言辞峻洁犀利,致力于阐述事物的道理,言辞中没有隐晦之意。
他担任官职时,勤勉不懈。
他所到之处,都能顺利有所成就。
他明察当世之务,通晓古代的制度。
他的学问起初广博无边,最后却发展至高深莫测。
他的学说始于普通之家,最终却影响至霸主之国。
这就是所谓的大志向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
本文是关于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感谢您的阅读!
曾巩和王安石的交往与友谊
简介:曾巩和王安石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杰出人物,均青史留名,有趣的是王安石甚至预言到曾巩政治上不会有什么建树,但将以杰出的文章在历史留名。
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交往几十年,从最初的惺惺相惜到最后的疏远分离,是他们各自遵崇的“儒家”和“法家”思想分歧,还是因为王安石“非前人过多”呢?本文将为你一一讲述。
曾巩和王安石是同乡,两家还有姻亲关系。
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母曾氏,是曾巩祖父曾致尧的女儿。
曾、王两家有着密切来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曾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研习学问。
但两人童年、少年并无接触。
直至景佑三年(1036),曾巩赴京赶考,才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彼此倾慕,结成挚友。
这年曾巩18岁,王安石才16岁。
庆历元年(1041),曾巩入太学。
写信给欧阳修,受到欧阳修的赏识。
但他科场并不顺利。
转年,王安石先登进士第。
庆历四年,曾巩祖母卒,就州学。
作《上欧阳舍人书》推荐王安石。
庆历六年,曾巩作《再与欧阳舍人书》,言:“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
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王安石者上少也。
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
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
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
”再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
这期间,王安石在《同学一首别子固》和《答段缝书》,也高度
评价曾巩的文章,说:“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
”
这一时期,王安石已在地方任职。
庆历七年起知鄞县,很有政绩。
皇佑二年,30岁的王安石知鄞三年,秩满离任。
皇佑五年、通判舒州。
至和元年,王安石自舒州赴京,特授集贤校理,辞不受,九月除群牧司判官。
而曾巩则多次参加科考都不顺利,感叹自己“多难而贫且贱,学与众违,而言行少合于世。
公卿大臣之门,无可藉以进,而亦不敢辄有意于求闻”,但这也是他也“用心于载籍之文,以求古人之绪言余旨,以自乐于环堵之内”,在学业上大有进展。
而且文章名气也越来越大。
总之,这段时间王安石作为一个成功的地方官员,积累了行政经验,名声也越来越响,而曾巩科场、仕途不如意,但却得以潜心于儒家经典的研习,两个人各有收获。
王安石长期的官员经历,让他对当代政治现实有更深刻的了解。
而曾巩则缺乏这种了解。
此间,王安石作《赠曾巩》:“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一方面仍然称赞曾巩的文章,另方面则看到曾巩的弱点,最后的两句话“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尤其值得注意。
王安石想到,曾巩在政治上不一定能有所作为,有可能仅仅是作为一个杰出的文章家而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这一年,曾巩已经37岁。
而王安石虽然比曾巩小两岁,已有11年的从政经历。
不过,两年之后,曾巩参加科举考试也进士及第,走上仕途。
最初被任命为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曾巩
得到欧阳修的荐举,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
从此至熙宁元年,曾巩做了近10年京官。
而王安石仍然主要是任地方官员。
嘉祐三年,王安石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
转年,上书仁宗皇帝,力主“变更天下之弊法”但未受仁宗皇帝的重视。
此后的英宗朝,王安石一直在地方任职,直到英宗去世、神宗即位。
王安石才回倒朝廷,得到神宗的支持而发动“变法”。
对于熙宁新法,曾巩没有发表过具体意见。
但他在《过介甫归偶成》诗中说过:“心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
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
”从中不难看出,两人在变法问题上确有分歧,曾巩曾劝说过王安石,但王安石完全没有接受曾巩的意见。
实际上,在此之前,曾巩与王安石在思想上已有分歧。
这首先表现在对仁宗朝的看法上。
王安石虽为仁宗朝的官员,但他对仁宗时期的政治是相当不满意的。
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做《百年无事札子》,更认为仁宗晚年社会问题严重:“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
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
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以及“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因此,才大有改革的必要。
但当时,大多数士人对仁宗都有非常高的评价,曾巩也是这样。
早在嘉祐二年,即曾巩登进士第的那年,他做作《拟岘台记》,写:“抚非通道,故贵人蓄贾之游不至。
多良田,故水旱螟螣之灾少。
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而晏然不知枹鼓之警,发召之役也。
君既因其主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体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
州人士女,乐其安且
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虽写的是抚州,但这也是对仁宗朝的观感。
嘉祐八年,仁宗去世,曾巩做《范贯之奏议序》,更说:“夫因人而不自用者,天也。
仁宗之所以其仁如天,至于享国四十余年,能承太平之业者,繇是而已。
后世得公之遗文,而论其本,见其上下之际相成如此,必将低回感慕,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其时之难得。
”表现了对仁宗的感情。
而且,当时人对仁宗的态度,并不简单是对一个君王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对儒家思想学说的态度,仁宗所作所为,在曾巩等人看来,正体现着儒家的思想。
而王安石的变法,则带有法家的色彩,而与儒家思想有异。
王安石对商鞅表示尊重,其诗《商鞅》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千金轻。
今人未可议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应该注意,中国古代的法家的“法”,与现在的“法制”不是一回事。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有两家,这就是儒家和法家。
儒家的特点是站在“臣”与“民”的立场上,代表臣和民对君王提出要求。
他们强调的是“德”,这“德”主要是对君王提出要求,要求君王成为“有德之君”。
(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商鞅徙木立信论翻译)而法家的特点,是站在君王的立场上,为君王献计献策。
以他们的“法”来帮助君王控制臣子和百姓。
正因如此,儒家学者对这样的“法”是很警惕的,他们往往着眼于“法”的负面性或副作用,提出批评的意见。
古代的对于法家重视法制,令行禁止,他也是赞赏的。
曾巩对“法”是有些警觉的。
皇佑三年(1052)曾巩作《送丁琰序》:“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
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
多。
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
”王安石强调“法度”的重要性,而曾巩却认为“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
显然,两人的看法很不相同。
王安石自然并非完全反对儒家思想,不过,在他的心里,事功为第一,儒家思想放在其后。
王安石曾做《大人论》,文中列出“大人、圣人、神人”三类并加以区别,提出:“由其道而言谓之神,由其德而言谓之圣,由其事业而言谓之大人。
古之圣人,其道未尝不入于神,而其所称止乎圣人者,以其道存乎虚无寂寞不可见之间。
”在他的心目中,道、德、事业齐备的人称为神人,孔子事业不显,只能称为圣人。
而且,因重视事功,那么,除儒家思想之外,别的思想,如法家的思想,自然也可以用,而不是非用儒家不可,进一步说,就事功的建立而言,儒家思想的价值倒并不是很大。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儒家信徒所不能接受的,曾巩也不能接受。
在真正的儒者心中,立德才是最重要的,而立功是第二位的。
人们早就注意到了曾巩和王安石交往中这种“始合终暌”的现象。
但多是把王安石的个性乃至人品问题看作是曾巩疏远他的原因。
宋陈鹄在《耆旧续闻》卷二中说:“介甫微时,与曾子固甚欢,曾又荐于欧阳公,既贵,而子固不屈,故外补近二十年。
元丰末才召用,又每于上前力诋子固与苏子瞻”。
元人脱脱在《宋史·曾巩传》记载:“(巩)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名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
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
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给人的印象是,王安石的“吝于改过”,是曾巩疏远他的原因。
清人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六中说:王安石作《韩子》诗:‘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何人识道真?力去陈言夸未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对韩愈加以非议。
而曾巩对此不满,曾说:“介甫非前人尽,独黄帝、老子未见非耳。
”讥王安石“非人太多”。
认为这也是南丰后来疏远王安石的原因。
对王安石的这种轻抵前人的做法,曾巩当是不满的,但他们之间的分歧和疏离的原因,更应是两人在重大社会问题上思想见解的不同。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得到神宗的信任,以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春风得意,而曾巩则自求补外得到批准,通判越州,自是在各处做了十二年的地方官。
元丰六年(西元一○八三年),曾巩持母丧过金陵,王安石登舟吊之,同年曾巩病于江宁,王安石也曾去看望,曾、王二人之间仍个人的交往,但也仅此而已,两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早已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