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教案
主题:空气中的氧气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知道氧气在生命中的作用,学会用简单的实验
验证氧气的存在。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及重要性;
2. 氧气的性质及作用;
3. 用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将要
学习的内容。
2. 学习(15分钟):讲解空气的组成及重要性,氧气的性质及作用,通过图片、视频等
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实验(20分钟):进行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具体步骤如下:
a. 实验材料:烧杯、火柴、蜡烛、水
b. 实验过程:将一支蜡烛放在烧杯内并点燃,然后将另一只空瓶子倒立放在蜡烛上,观
察蜡烛熄灭后玻璃瓶内部的状况。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5. 拓展(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或实践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氧气的作用及重要性。
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检验学生对氧气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烧杯、火柴、蜡烛、水
3. 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实验结果及分析能力
教学时长:50分钟
备注: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案内容进行调整和适当修改。
初二八年级科学下册 空气与氧气--复习教案
学生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
②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适宜时刻和方法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若某同学取了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来做这个实验。
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
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BA. B. C. D. E.(1)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收是 ;部位不变蓝色。
______ 。
(2)双氧水(H2O;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D.组织液【试题答案】1~5、ABCBD 6~10、DCADD 11~15、DBCBC 16~20、BBBBB 21、a+b-c ;c-b22、若在存放易挥发可燃物的仓库内抽烟,会使空气的温度升高,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就会燃烧。
23、BD ;CD ;A24、MnO 2;H 2O 2;H 2O ;O 2;P ;P 2O 525、(1)吸收二氧化碳(2)有无蚱蜢;进行对照实验26、(1)C (2)B27、水和空气;在铁制品外面镀一层油漆等保护膜;将铁制品放在干燥之处等28、(1)4.8g ;(2)KCl ,MnO 2;7.45g 2.75g29、(1)4.4g(2)设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钙溶质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111 44x 4.44.444111=x x=11.1g 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2.5×(1-20%)+34.4-4.4=40gCaCl 2%=%8.27%100401.11≈⨯。
初中化学空气与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与氧气教案
主题:空气与氧气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氧气的生成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空气与氧气的概念,与学生探讨关于空气与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无臭、不可压缩;
3. 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燃烧性质;
4. 氧气的应用:用于呼吸、燃烧等。
三、实验展示与讨论(15分钟)
1. 实验一:用火棉放在试管里点燃,然后用一根玻璃管吹氧气入试管内;
2. 实验二:用小苏打粉末添加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气体的产生;
3. 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现象。
四、练习与应用(10分钟)
1. 空气中主要成分是什么?
2. 氧气的性质有哪些?
3. 氧气主要用于什么?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空气与氧气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探索更多有关空气与氧气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空气与氧气》相关习题;
2. 收集有关氧气的信息,做一次小研究。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1《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教案
板书
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氮气(78%):冲入灯泡延长使用寿命,用于食品防腐、保鲜,液态氮可作冷冻剂,是制作化肥、炸药的原料。
氧气(21%):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的燃烧。
其它气体(1%):
2.氧气(O2)的检验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熄灭后插入氧气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空气中和氧气集气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现象:在氧气中木条燃烧更剧烈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3.水(H2O)的检验
试剂:无水硫酸铜(白色)
现象: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解释:CuSO4+5 H2O=CuSO4.5H2O
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活动,得出实验装置以及实验原理。
3、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图片展示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其他实验装置。
资料:19世纪末,科学家又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杂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1)风——空气的流动
(2)一塑料袋的空气难以压缩——空气有体积
重点
空气的成分
难点
用实验证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空气
讲述:你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证明你身边确实有空气存在吗?空气中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的体积比是多少几个方面展开。
学生思考
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思考与讨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如何证明空气存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3.1《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
课题
空气与氧气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空气与氧气作业设计方案》
《空气与氧气》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作业设计方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与氧气的相关知识,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空气与氧气是中学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空气和氧气的性质、组成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和氧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强化对空气质量的重视。
三、作业设计内容1. 实验设计:学生将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操作步骤,设计一项有关空气和氧气的实验。
实验内容可以包括氧气的制备、氧气的性质以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
2. 实验操作:学生将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4. 实验报告: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标、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四、作业要求1. 实验设计要切实可行,操作步骤清晰明了。
2.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实验结果要客观分析。
3. 实验报告要结构完备,内容详尽,语言通顺。
4. 作业提交时间为一周后,逾期不接受。
五、评分标准1. 实验设计:10分2. 实验操作:20分3. 数据分析:20分4. 实验报告:30分5. 完成度:20分六、教师评语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空气和氧气的相关知识,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对环境珍爱的认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为《空气与氧气》作业设计方案,希朓能够对学生们的进修有所帮助,谢谢!。
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的利用,教材与小学教材想衔接,也为后续的章节,如物质燃烧,金属的氧化以及空气污染与保护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很强烈,对新知的求知欲也很强,但他们对知识的认识还处于浅显状态,不够全面,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想让学生掌握本节内容,必须要做好每个实验,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促进思维的发散和提升,增强分析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了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验证过程,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过程,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发展对实验现象解释的能力,并学会一定的误差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分析,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通过对空气成分和利用的学习,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空气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水的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学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实验误差分析及实验的改进五、教学设计1、猜谜导入,唤醒旧知猜谜: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提问:空气十分常见,你能举例说明它确实存在吗?学生交流,各抒己见追问:空气确实存在,它里面可能有哪些成分,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通过猜谜,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问题交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2、实验活动,新课教学(1)空气的成分活动一: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生:……介绍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体验并观察: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吹气,用针筒将空气压入到石灰水中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了,压入空气的变浑浊速度较慢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存在,不过含量较少活动二: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药品:无水硫酸铜现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空气中有水?生:……活动三:我们知道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支持,现在我们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装有空气,氧气的集气瓶中,请大家仔细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氧气中:木条燃烧更加剧烈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也有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科学史介绍: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组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最早发现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空气中的氧气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空气中的氧气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小班的幼儿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存在。
2、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探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让小班幼儿爱护环境,保护身体健康。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一个直口玻璃杯、一截蜡烛、火柴。
2、教学素材:氧气小贴纸、手提式氧气检测器。
3、拓展活动:翻译氧气名字的由来、DIY“聪明眼”游戏。
三、教学流程1、引入(1)老师经过悄悄的准备,给好奇的幼儿一份惊喜。
老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内的几个地方放置氧气贴纸,引导幼儿去寻找、观察、发现。
(2)将氧气小贴纸拍摄下来,放到PPT上,引导幼儿看到氧气贴纸。
(3)让幼儿了解:“氧气在空气中,你常常呼吸的新鲜空气里就含有它呢!”2、实验(1)老师让幼儿知道如何使用手提式氧气检测器,然后将其放在各种不同的位置:近空气净化器、液化气炉、电动机器、大自然。
(2)老师让幼儿释放自己内心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亲自去感受氧气存在的位置,并辨别四种不同的氧含量水平。
(3)让幼儿把火柴点燃,将蜡烛熄灭,之后检测残余空气中的氧含量,让幼儿明确察觉到,烛火需要氧气呼吸才能燃烧,如果没有氧气,烛火就熄灭了。
3、拓展活动(1)介绍氧气名字的由来氧气在拉丁文中的名字是“oxygenium”,由两个单词组成:oxys (尖端)、genes(来源)。
这是因为氧气在期间被认为是一种微小而极其尖锐的物质。
(2)DIY聪明眼游戏准备一些小罐子或普通塑料容器,并在每个容器内放置不同种类的水果。
穿着眼罩或没有眼罩的幼儿将触动到容器的标记位置,并用嗅觉、口感、观察颜色、形状等感官综合判断内容的水果种类。
这个自制游戏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到氧气在空气中的存在。
四、实践体验(1)幼儿园师生首先通过专用检测器,坚定肯定空气中有氧气的存在。
(2)老师指导幼儿把火柴点燃,将蜡烛熄灭,并检测其残余空气中的氧含量水平。
之所以烛火需要氧气呼吸才能燃烧,如果没有氧气,烛火就熄灭了。
《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下册第三章【主题】空气的成分【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成分及检验方法,知道空气是混合物;(2)知道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及测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检验空气成分的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2)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过程,提高设计实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空气的成分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2)通过学习过往的历史,体验科学发展的艰辛与不易。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的成分检验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三、教学准备四、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空气与氧气》的第一节。
该节内容较多,难度较大,需要花4~5个课时来落实。
该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空气的成分。
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并且知晓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在学习本节课时将更加水到渠成。
本节课的内容也为之后具体学习空气的利用以及氧气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因而,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级中学的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实验十分感兴趣。
但是由于学生目前处在形式运算阶段初期,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总体较薄弱,需要教师耐心辅导和帮助。
本节课前,学生曾学习过物质的分类,也在做题时接触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因而,本节课的引入是水到渠成的,学生更容易接受。
但是,学生对科学中的化学部分实验接触较少,在实验时,不能够明确重点,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启发。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关注时事政治的习惯,请几位来说一下自己知道的一些政治新闻【学生】……【教师】前不久两会结束了,在两会上提出了不少与民生相关的词语,比如:……老师在这里重点要提及的是“蓝天保卫战”。
想一想,这个词会与哪个主题有关?【学生】大气污染【教师】对。
初中化学空气和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和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成分和性质;2. 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以及其重要性;3.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4. 能够用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5.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和性质;2. 氧气的含量和重要性;3. 氧气的制备方法;4. 氧气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 氧气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空气的成分和性质:(1)呈现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并让学生进行讨论。
(2)解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讨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
3. 氧气的制备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制备方法,讲解化学反应原理。
(2)展示氧气的制备实验过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 氧气的实验验证:(1)讲解氧气的性质,提出实验验证的方法。
(2)进行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并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五、课堂练习:1.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氧气的重要性并展示成果。
六、课堂总结:复习课堂内容,强调空气和氧气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
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作业,包括对空气的认识和氧气的实验验证。
八、板书设计:1. 空气的成分和性质;2. 氧气的含量和重要性;3. 氧气的制备方法;4. 氧气的实验验证。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了解空气和氧气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空气与氧气教案
空气与氧气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空气和氧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学习如何制备氧气- 理解氧气的用途和意义- 掌握安全使用氧气的知识2. 教学准备- PowerPoint演示文稿- 活动材料:氧气制备实验器材、氧气面罩、酒精灯等- 学生实验材料:试管、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等3.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 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气体的图片,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气体是什么吗?”- 让学生分享对空气和氧气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对氧气的认识。
步骤二:空气的组成- 通过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其中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 提醒学生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是不稳定的,但氧气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步骤三:氧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通过演示文稿介绍氧气的特性,如无色、无味、不可燃等。
- 强调氧气对于生物的重要性,包括维持呼吸、产生能量等方面的作用。
步骤四:氧气的制备- 介绍氧气的制备方法,包括氧气电解、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等。
- 进行氧气制备实验,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论。
步骤五:氧气的用途和意义- 通过演示文稿向学生展示氧气的广泛应用,如医学、工业和实验室等方面。
-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并讨论相关的实际案例。
步骤六:安全使用氧气- 强调使用氧气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远离明火、避免高压和密闭环境等。
- 分发氧气面罩,并向学生演示正确佩戴和使用面罩的方法。
4. 实验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进行氧气制备实验。
- 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和注意实验安全。
5. 总结与评价-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结果。
- 提问学生关于氧气的问题,并评价他们对氧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扩展活动- 邀请专业人士或访客讲解氧气在特定行业的应用案例,如气象、潜水、航空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探索氧气在保护环境、治疗疾病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7. 参考资料- 氧气的制备与应用,教材或参考书籍- 相关网络资源和视频资料,如科学实验视频和科普文章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实验器材和氧气面罩时遵守安全规定。
空气中的氧气教案
空气中的氧气教案教案:空气中的氧气一、教学目标:1. 理解空气中的氧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 掌握氧气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3. 了解氧气的来源和循环;4. 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形式;3. 氧气的来源和循环;4. 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5. 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空气中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2. 掌握氧气的来源和循环;3. 理解并提出保护大气环境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空气中有什么成分吗?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2. 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0分钟)介绍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释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作用。
3.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形式(10分钟)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形式,包括自由氧气和结合氧气,通过实例演示氧气的两种形态。
4. 氧气的来源和循环(15分钟)阐述氧气的来源和循环,包括光合作用、水分解、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氧气等过程,通过图示和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氧气的循环。
5. 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介绍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医疗、工业、航空航天等方面,阐明氧气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展示。
6. 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和方法(15分钟)讲解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和方法,强调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开展相关拓展活动,如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讨论和个人表演等方式,对学生对氧气的理解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形式3. 氧气的来源和循环4. 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5. 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和方法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观察和实验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氧气空气教案设计意图
初中化学氧气空气教案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氧气和空气的特性,让学生了解氧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掌握氧气和空气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验和示范,学生可以亲自感受氧气和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与用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和空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氧气与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3. 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化对氧气和空气的认识;
4.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 空气的成分及性质;
3. 氧气和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1. 讲解
通过讲解氧气和空气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氧气和空气的认识。
2. 实验
通过实验展示氧气和空气的存在,让学生亲身体验氧气和空气的性质与特点,深化对氧气和空气的理解。
3. 讨论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氧气和空气的认识和看法,引导他们思考氧气和空气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
1. 讲解氧气和空气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 展示氧气和空气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
3. 组织学生讨论氧气和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4. 针对氧气和空气的保护与利用,展开相关主题讨论。
教学评估:
1. 利用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氧气和空气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积极性;
3. 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希望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与空气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空气与氧气教学设计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空气与氧气【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核心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空气的利用。
学生对空气、氧气等概念都已经有所了解。
然而这些仅仅是学生头脑中的概念,不一定与科学知识相符。
空气到底由什么组成?为了促进学生从科学理性的高度去认识空气,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和一个“思考与讨论”来定性检测空气的成分“空气通入石灰水的实验“证明少量二氧化碳的存在,“木条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的存在。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思考与讨论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教师也可演示“无水硫酸铜实验来进一步证明水蒸气的存在,为了进一步探索空气的成分,教材安排了一个定量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个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更是难点,它涵盖了实验的设计原理、装置的选择,操作技巧以及误差分析等实验思想,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通过对这个实验原理的分析误差的分析,可引导学生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空气的利用,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安排学生先说说氧气的用途并加以归纳,另可安排学生分组阅读教科书内容来归纳得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2.了解空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利用,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3.通过探究空气中含有氧气、水、二氧化碳的活动理解气体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成分的实验实验证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过程,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规范的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实验观察力和对实验现象解释的能力,掌握实验误差的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的探究,实验现象的记与分析,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通过误差分析增强严谨治学的态度。
空气与氧气教案
空气与氧气教案教案标题:空气与氧气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和氧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实验器材:酒精灯、蜡烛、玻璃瓶、水、磁铁、纸张等。
3. 实验记录表格。
4.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球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大气层是由什么组成的,并引出空气的概念。
Step 2:讲解空气和氧气(1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向学生讲解空气和氧气的概念、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强调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Step 3: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15分钟)3.1 实验一:燃烧需要氧气将一只蜡烛点燃后,用一个玻璃瓶迅速罩住蜡烛,观察蜡烛熄灭的过程。
解释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所需的氧气被玻璃瓶中的空气消耗完了。
3.2 实验二:氧气对磁铁的影响将一个磁铁放入一个玻璃瓶中,用一个塞子将瓶口密封。
将瓶子倒置后,观察磁铁是否会移动。
解释磁铁移动的原因是氧气的存在使得磁铁被吸引。
Step 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学一起讨论实验现象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以及氧气对磁铁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
Step 5:小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拓展知识,如氧气在医学中的应用、氧气的制取方法等。
Step 6:实验报告撰写(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及讨论等内容。
鼓励学生用图表和文字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实验过程和结果。
Step 7:课堂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实验报告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空气与氧气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博才实验学校吴凤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能了解氮气、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
过程与方法:亲身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物质的存在,并对实验结果的误差会作出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培养在科学知识面前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空气成分的鉴定。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1/5。
二、教学过程:引入:空气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那么空气中有些什么成分供我们人类利用呢?我们该如何证明他们的存在呢?新课:(一)、空气的成分1、水蒸气的存在:学生举例说明2、二氧化碳的存在:实验一——学生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实验二——教师演示往石灰水中充气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氧气的存在:实验一——木条在纯氧中燃烧实验二——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4、拉瓦锡的实验:介绍装置、原理、现象、结论瑞利的实验:氩气的发现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师演示:介绍书本上的装置、教师改进后的装置;实验;现象;结论;讨论6、科学家大量实验测得的空气成分及体积含量情况(二)、空气的利用1、氧气的利用:供给呼吸;助燃2、氮气的利用:作保护气,用于灯泡、食品包装;制作化肥、炸药;作冷冻剂3、稀有气体的利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作电光源,闪光灯、霓虹灯;激光技术;麻醉剂;氦气球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五、作业布置。
初中化学氧气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空气教案
主题:氧气与空气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氧气与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氧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3. 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氧气与空气的区别;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氧气和空气的模型;
2. 实验器材:集气瓶、分液漏斗等;
3. 教材:化学教科书。
五、教学流程:
1. 引入:通过展示氧气和空气的模型,让学生猜测它们的组成及性质;
2. 学习氧气的组成和性质:讲解氧气主要由氧分子组成,具有支持燃烧和生命的特性;
3. 讨论氧气的制备方法:介绍电解水法和过氧化银法等制备氧气的方法;
4. 实验操作:让学生实验制备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
5. 探讨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讨论氧气在呼吸、燃烧等方面的重要性;
6.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强调氧气的重要性。
六、作业:
1. 完成课堂笔记,包括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 思考氧气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写一篇有关氧气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与空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节空气与氧气
谢塘镇中学黎松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能用实验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的组成,掌握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
实验准备:
试管、针筒、打气筒、锥形瓶、集气瓶、水槽、燃烧匙、橡皮塞、烧杯、导管、止水夹、酒精灯、红磷、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火柴。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驿亭风景图片,教师感觉空气清晰。
讨论1:收集一瓶驿亭清晰空气的方法。
(请同学收集)
讨论:空气有哪些成分组成。
新课探究:
一、空气的组成成分及性质
1、演示实验: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
引导学生思考:1、将这一现象应用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根据平时的观察,生活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
学生:1、冰过的瓶子外面有水珠 2、冬天教室窗上有一层水雾
3、置于空气中的饼干会受潮
2、演示实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3、演示实验: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两个集气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
4、探究: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大比例
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正好填补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
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讨论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红磷的量不足;(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讨论2: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
(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讨论2:我们能否用碳来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
红磷燃烧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中空气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二、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三、空气的利用(学生自主学习)
四、课堂练习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