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公民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强调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通过对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的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而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鲜明的基础上,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政教育;教育改革
公民教育的历史悠久,其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
公民教育在西方发达的国家里有着坚实的根基,为西方国家培养出了一代代的高素质和强责任感的公民。
公民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小、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结合其实际情况实施公民教育之后,其经济和科技得到迅速的发展,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地提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教育对提升公民的素养和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民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家领导人早早地就认识到公民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积极地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社会事物、文化和经济。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公民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现阶段来讲,我国的教育领域仍然没有
一套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
我国的现在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仔细看来两种教育模式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区别。
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国内的学者各持所见。
第一种说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范围之内;第二种说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并不相互排斥,两者相互补充。
从理论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随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课本走进课堂中,为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积极地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主义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和公民的角色逐渐的发生着变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急需一批政治意识、民主意识、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公民,由此我国的公民教育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我国学者先前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时,虽然研究的建设性不强但是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由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进而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研究,并且还有可能影响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转型工作。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是包含的关系,不能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就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进行全面的否定。
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现代文化和意识冲击的时候,我们应当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强公民教育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
公民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基础性部门又是一个特殊的部门。
所谓基础性部门就是其与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各部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同;所谓特殊部门就是公民教育不仅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又要对其进行创新和扩展。
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公民教育的特殊性角度进行探析,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公民的综合素质。
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水平的提,同时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的建设。
怎样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开展公民教育工作中的一重要难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开展教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
这在为解决公民教育的学科性问题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公民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而两者皆依靠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开展而来。
公民教育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可以以“公民教育学”的身份走入到人们的视线之中。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开放,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为适应和解决社会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
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交叉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中的优势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加的丰富多样,进而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课程中开设公民教育课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重视教学的过程,忽视了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机械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却对其冷漠、厌倦。
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一般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这种毫无“营养”的教学模式致使本该学生主动接受的知识变的被动去学习,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消极的影响。
对于以上问题的分析,高校必须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将公民教育由虚变实,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具体来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的一重要基石。
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使他们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融入到社会中,逐渐成为一个精神自由、行为得体的合格公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的组成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逐渐走向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多元性和多变性也
逐渐增强。
在这种思想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时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而公民教育不仅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活力。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着中国公民教育制度的出现。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何贵英.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j].《理论观察》,2010年第03期.
[2]王智慧.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15期.
[3]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j].《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