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静脉通道建立方法PPT课件
骨髓腔注射
方法:使用硬质的金属针或电动驱动器。
美国心脏协会( AHA )、欧洲复苏委员 会( ERC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 ( ILCOR )、美国急诊医师委员会 ( NAEMSP)指导方针
• 1、在急诊的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时应该尽早考 虑使用IO。成人在外周静脉穿刺2次不成功后马上 建立IO通路,儿科病人首选IO。
a. CVP监测 b Swan-Ganz导管监测 c 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 a. 放置起搏器电极 b 急救用药
优点 :能保证较足够的输液速度。
不但适合于治疗更利于监测和急救 多用于重症病人、化疗和静脉营养 能留置较长时间
缺点 :穿刺难度大
并发症最多 只允许医生操作 费用高
四、PICC导管
优点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特别适合于老年人、输入刺激性药物
所存在的问题
方法的选择不恰当 选择的时机不合适 病情的判断不准确 应用的目的不明确 对患者的告知不到位 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 医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某些操作未及时培训和授权
问题的原因
方法的掌握不全面 思维的方式不正确 缺乏对病情进展的准确判断 担心对病人增加经济负担 过多的拘泥于言传身教 技术掌握不到位 缺乏系统的规范培训
– 提高医护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 减少病人痛苦 – 提高技术水平 – 科室的经济增长点 – 良好的社会效益
和进行静脉营养。 可长期留置。 对病人的活动影响小。 导管的维护方便。 血栓及感染的发生率低。 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少。 护理人员操作。
静脉通道建立方法ppt课件
所存在的问题
方法的选择不恰当 选择的时机不合适 病情的判断不准确 应用的目的不明确 对患者的告知不到位 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 医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某些操作未及时培训和授权
问题的原因
方法的掌握不全面 思维的方式不正确 缺乏对病情进展的准确判断 担心对病人增加经济负担 过多的拘泥于言传身教 技术掌握不到位 缺乏系统的规范培训
和进行静脉营养。 ❖可长期留置。 ❖对病人的活动影响小。 ❖导管的维护方便。 ❖血栓及感染的发生率低。 ❖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少。 ❖护理人员操作。
缺点
❖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只限于肘部血管,偶可以用于颈外
静脉或大隐静脉 ❖费用稍高 ❖输液速度受限。 ❖不宜用于监测。
适应症
PICC一般用于长期输液治疗 或刺激性药物、液体的反复输入 治疗。
缺点 :输液速度慢 容易渗漏 不能监测不适合急救
二、静脉留置针
又称“套管针”, 分为直型和“Y”型。
适应症 :多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静脉通道建立 方法。能保证较足够的输液速度, 容易掌握。
优点 :能保证较足够的输液速度,易掌握。
病人痛苦小 并发症较少 能留置较长时间
缺点 :输液速度慢
肘正中静脉 手背诸静脉
大阴静脉
普通头皮针
建
静脉留置针
立
中心静脉置管
方
PICC导管
急救静脉通路流程
急救静脉通路流程
急救静脉通路是指在急救过程中,通过建立静脉通道,以便给予患者输液、药
物等治疗措施。以下是急救静脉通路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该流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简介
急救静脉通路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术,用于在急救过程中迅速给予患者所需的
液体和药物。建立静脉通道可以提供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严重受伤或病情危急的患者尤为重要。
2. 准备工作
在进行急救静脉通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 检查急救设备:确保静脉穿刺针、输液管、输液器等设备完好无损。
- 洗手和戴手套: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并戴上无菌手套。
-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常用的包括外周
静脉通路和中心静脉通路。
3. 外周静脉通路建立流程
外周静脉通路是最常用的静脉通路之一,适用于一般急救情况下。
- 选择穿刺部位:通常选择手背、前臂或肘窝等部位,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 固定针头:将静脉穿刺针插入皮肤,找到静脉后,将针头固定在皮肤上。
- 连接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针头上,并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液现象。
- 开始输液:调整输液器的滴速,开始给予患者所需的液体或药物。
4. 中心静脉通路建立流程
中心静脉通路适用于需要大量液体输注或急救药物给予的情况。
- 选择穿刺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等,在选择穿刺部位前,需要进行局部麻醉。
- 穿刺导管插入:将穿刺导管插入静脉,通过导丝引导插入到合适的位置。
- 确认导管位置:通过X光或超声等检查手段,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急救静脉通路流程
急救静脉通路流程
急救静脉通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建立静脉通路,将药物或液体输注至患
者体内,以迅速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以下是急救静脉通路的标准流程:
1. 确定适当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静脉通路。通常情
况下,肘部静脉、手背静脉或颈内静脉是常用的通路。
2. 准备所需材料:在进行急救静脉通路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消毒剂、手套、注射器、静脉针、输液管、药物或液体等。
3. 洗手和穿戴手套: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务必洗手并穿戴手套,以减少感
染的风险。
4. 选择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静脉通路。通常情况下,
肘部静脉、手背静脉或颈内静脉是常用的通路。
5. 消毒:用消毒剂彻底清洁所选择的静脉通路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 固定静脉针:将静脉针插入选择的静脉通路,确保静脉针稳固地固定在患者
体内。
7. 连接输液管:将输液管与静脉针连接,确保连接处紧密无漏。
8. 开始输液:根据医嘱,将药物或液体通过输液管缓慢地输注至患者体内。在
输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
9. 监测:在输液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
患者的病情稳定。
10. 完成操作:输液结束后,关闭输液管上的阀门,并将输液管与静脉针分离。
11. 处理废弃物:将使用过的材料和废弃物妥善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12. 记录:在急救静脉通路操作完成后,及时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如通路选择、输液药物和液体的种类和剂量、输液时间等。
以上是急救静脉通路的标准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在急救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静脉通道建立方法PPT课件
不能监测不适合急救
三、中心静源自文库置管
可为单腔、双腔和三腔,亦有 小儿型和成人型。
临床治疗
适 应 证 监测
急救
a.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b. 长期输液治疗
c. 大量、快速扩容通道 d. 胃肠外营养治疗 e.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f.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和进行静脉营养。 可长期留置。 对病人的活动影响小。 导管的维护方便。 血栓及感染的发生率低。 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少。 护理人员操作。
缺点
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只限于肘部血管,偶可以用于颈外
静脉或大隐静脉
费用稍高 输液速度受限。 不宜用于监测。
适应症
PICC一般用于长期输液治疗 或刺激性药物、液体的反复输入 治疗。
缺点是:只能选
择肘部的血管,输液 流速受限,一般不能 监测CVP。
静脉的选择
成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 小儿: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或大隐静脉。要 根据小儿的体型 和发育程度选择 最合适的静脉。
五、静脉切开置管
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静脉切开, 从近心端置管,将远心端结扎。常 选择大隐静脉。
所存在的问题
方法的选择不恰当 选择的时机不合适 病情的判断不准确 应用的目的不明确 对患者的告知不到位 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 医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某些操作未及时培训和授权
1.静脉通路的建立原则和方法
1.静脉通路的建⽴原则和⽅法
急诊静脉通路建⽴的原则和⽅法
何忠杰
解放军总医院第⼀附属医院急救部
摘要:临床急诊⼯作中静脉通路的建⽴是临床医师⾮常重要的基本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具有⾮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临床上如何建⽴急诊静脉通路,建⽴急诊静脉通路的原则和⽅法是什么,本⽂将详细介绍。
关键词:急诊静脉通路原则⽅法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
㈠、建⽴静脉通路的⽬的
1静脉通路
2中⼼静脉压监测
3改良氧利⽤率的监测
具体到临床⼯作中的常规患者,静脉通路的建⽴有以下⽤途:建⽴患者的液体通路,给药通路,建⽴抢救时的⽤药通路,泵⼊药物及透析患者的通路,鉴别⼼衰及呼吸衰竭,指导临床⽤药,指导全⾝⽤药,了解全⾝氧代谢情况,评估全⾝情况,由此可见建⽴静脉通路在临床具有⾮常重要的意义。
㈡迅速建⽴以中⼼静脉为主的静脉通路
对于创伤病⼈,建⽴以中⼼静脉为主的数条⼤静脉通路,确保液体的迅速输⼊,要求快速,简便,可靠,有效。⼤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尤其在创伤病⼈的抢救当中,建⽴3~5条静脉通路和⼀条动脉通路是必要的。对于静脉的使⽤,第⼀条为快速补液和/或监测中⼼静脉压;第⼆条为快速补⾎或胶体液;第三条为补液和⽤碱性药或针对脑⽔肿的脱⽔药等;第四条为⾎管活性药物。建⽴⼀条动脉通路⾏有创⾎压监测和抽取⾎⽓或其它⾎标本。在有穿刺置管的条件下,静脉切开已经不做为⾸选。
迅速建⽴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全⾝静脉穿刺有“8个部位---16点”(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下静脉上⼊路、锁⾻下静脉下⼊路、头静脉、贵要静脉、股静脉、⼤隐静脉共8个部位,双侧共16点)可以做为穿刺放置套管、置⼊导管。只能做⼀个部位的⼤静脉穿刺不能满⾜严重和复杂病情病⼈的抢救,对多部位不同⼿法的穿刺置管技术均要全⾯掌握,以适应特殊条件下病⼈的急救需要,故在此做全⾯、详细的介绍。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解放军三O四医院急救部xx
由于急诊医师通过实践的积累和验证而总结的急诊情况下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和原则已经不同于数年前的静脉穿剌常规了。
作者对于急诊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概括为“16个部位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的要求”:
迅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
是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只能做一个部位的大静脉穿刺不能满足严重和复杂病情下患者的抢救,只有对多部位不同手法的穿刺置管技术均要全面掌握,以适应特殊条件下病人的急救需要。所谓16部位是指:1双侧的大隐静脉、2双侧的股静脉、3双侧的头静脉、4双则的贵要静脉、5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下入路、6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上入路、7双侧的项外静脉、8双侧的颈内静脉,共16个部位。应据伤员伤情决定了可选择的部位、抢救时操作者可选择的位置、抢救的特殊要求等选择上述恰当部位,建立静脉通路。
一、导管的种类及性能:
中心静脉的优点:
建立快捷、简单、实效、可靠。一定程度代表了创伤抢救的水平;中心静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力指导液体治疗;中心静脉给药对心肺复苏效果有积极影响。可选用不同品牌的产品。产品的进步是中心静脉穿刺普及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导管性能的认识和比较也很重要,国内外产品的质量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有些国内产品甚至比进口产品还在好。
常见导管种类及特点表
产地公司品牌用途优点缺点
中国舒贝康单腔,双腔,多腔操作精细,导入钢丝方便
中国益心达单腔,双腔操作精细,尤其儿童更佳
xx天地和协单腔,双腔,多腔同上
xxxx单腔,双腔,多腔同上
xxArrow单、双腔静脉管优点同上
德国贝郎Cavafix深静脉快捷,操作步骤少进入气体的风险大
静脉通道建立方法
急救
b 急救用药
优点 :能保证较足够的输液速度。
不但适合于治疗更利于监测和急救 多用于重症病人、化疗和静脉营养 能留置较长时间
缺点 :穿刺难度大
并发症最多 只允许医生操作 费用高
四、PICC导管
优点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特别适合于老年人、输入刺激性药物 和进行静脉营养。 可长期留置。 对病人的活动影响小。 导管的维护方便。 血栓及感染的发生率低。 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少。 护理人员操作。
骨髓腔注射
方法:使用硬质的金属针或电动驱动器。
美国心脏协会( AHA )、欧洲复苏委员 会( ERC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 ( ILCOR )、美国急诊医师委员会 ( NAEMSP)指导方针
1、在急诊的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时应该尽早考 虑使用IO。成人在外周静脉穿刺2次不成功后马上 建立IO通路,儿科病人首选IO。 2、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血管通 路 3、骨髓腔内血管通路与中心静脉插管达到血药浓 度值的时间相同,而且并发症少 4、成人心搏骤停时,首选骨髓腔内血管通路 5、建立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的 标准方法。
股静脉
手背诸静脉 大阴静脉
大阴静脉
足背诸静脉
普通头皮针
建 立 方 法
静脉留置针
中心静脉置管 PICC导管
急诊抢救室的抢救原则
急诊抢救室的抢救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评估病情:在进入抢救室之前,医生会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意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同时,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危及生命,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大出血、严重创伤等。此时,其他非紧急治疗应暂时推迟,以抢救生命为主。
3. 早期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药物、血液和营养物质等,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或昏迷的患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偏向一侧的姿势,并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如呕吐物、痰液等,以防止窒息。
5. 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等情况,需要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以增加患者生存的机会。
6. 合理用药:在抢救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合理使用药物,包括急救药物、抗生素、镇痛药等,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7. 营养与水分的补充:患者如有大量出血或严重创伤,会导致营养与水分的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患者的身体机能。
8. 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在急诊抢救室会经历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急诊抢救室的抢救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快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诊病人静脉通路课件
急诊病人静脉通路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儿重症肺炎的静脉通路建立与治疗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小儿重症肺炎的静脉通路建立与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挑战 。
小儿重症肺炎常常需要紧急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快速补液 、给药和监测病情。然而,由于小儿血管细小、穿刺难度 大,加上病情危重,给静脉通路建立带来很大困难。针对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如超声引导下的静 脉穿刺和深静脉置管等。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同一部位的反复穿刺会增加血管损伤和感染的风险。
考虑病人的活动度
选择活动度较小的部位可以减少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工具的选择
1 2
根据血管大小选择针头
根据血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针头可以减少对血管 的损伤。
选择可靠的输液器
选择可靠的输液器可以保证输液的质量和安全。
3
选择适当的固定方式
适应症
对于需要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 、给予药物治疗等紧急情况的病 人,建立静脉通路是必要的。
禁忌症
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静脉血栓 形成等不宜进行静脉穿刺的情况 ,应避免建立静脉通路。
02
急诊病人静脉通路建立流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初步评估和准备
评估病人情况
感染预防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一、方法与步骤:
1.选择静脉:一般选择上肢的外静脉、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作为急诊静
脉通路。选择部位应干净且静脉直径较大,较易穿刺。
2.准备材料: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稳定固定装置(如胶布、压脉带等)及相应的静脉导管。
3.解剖定位:确定穿刺部位,通常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确定静脉位置,并进行局部消毒。
4.穿刺技术:将穿刺针插入静脉,使针尖进入静脉腔,通过观察出血、见血回流等判断穿刺是否成功。
5.固定导管:将静脉导管插入静脉内,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导管,防
止导管脱出或移位。
6.检查确认:确保通路顺畅,并通过检查判断是否建立成功。
二、原则:
1.快速建立:急诊情况下,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尽快建立静脉
通路,以便进行紧急治疗。
2.选择静脉: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一般应选择直径较大的静脉,如外静脉、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如果患者肢体严重受伤或静脉距离较远,
可选用股静脉或颈内静脉。
3.消毒准备:在建立静脉通路前,应进行充分的消毒准备,以减少感
染的发生。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4.穿刺技术:穿刺针应插入静脉易于穿刺的部位,穿刺时应注意角度
和深度,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以减少出血和损伤。
5.固定导管:建立静脉通路后,需要使用稳定的固定装置将导管固定
在正确的位置上,以防止导管脱出或移位。
6.监测通路:建立静脉通路后,需要连续监测通路是否通畅,观察血
液回流情况,以确保正常输液。
7.防止感染:建立静脉通路后,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持通路清洁、定期更换导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急救静脉通路流程
急救静脉通路流程
引言概述:
急救静脉通路流程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建立静脉通路,迅速给予患者输液或药物治疗,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静脉通路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准备器材和药物、建立静脉通路以及后续处理。
一、准备工作:
1.1 确定急救场所:首先要确保急救场所的安全,将患者转移到一个安静、干燥、明亮的地方,远离任何危险因素。
1.2 评估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体温等方面的观察,以确定是否需要建立静脉通路。
1.3 通知医疗团队:及时通知医疗团队,确保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参与急救过程。
二、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
2.1 外周静脉通路:外周静脉通路是最常见的选择,适用于大多数急救情况。常用的外周静脉通路包括手背静脉、前臂静脉和股静脉等。
2.2 中心静脉通路:中心静脉通路适用于需要大量输液或药物治疗的情况,如休克和严重创伤。常用的中心静脉通路包括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等。
2.3 快速建立通路技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心脏骤停,可以使用快速建立通路技术,如骨穿刺或浅表静脉穿刺,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三、准备器材和药物:
3.1 器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包括静脉穿刺针、导管、注射器、消毒液、敷料等。确保器材的清洁和完整。
3.2 药物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药物,如输液、抗生素、止血药物等。注意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适应症。
3.3 预防感染:在建立静脉通路前,务必进行严格的手部消毒,并采取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静脉通路
颈外静脉穿刺优点
(1)颈静脉较其它浅静脉明显,粗大笔直,提高 了穿刺成功率。 (2)一次穿刺可同时进行采血和输液,即减轻病 人的痛苦,又为抢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3)留置针因其柔软性好不会在用药过程中轻易 滑脱。 (4)穿刺并发症少,不会损伤肺尖。
注意事项
(1)有凝血机能障碍者不宜采用颈外静脉穿刺。 (2)若穿刺失败不宜同一侧血管多次反复穿刺, 以免形成血肿,须使用俩侧血管交替穿刺,以减 少对血管的破坏。 (3) 穿刺后要严密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如有不 适及时处理。
颈外静脉
正常人站立或坐位时,
颈外静脉不显露,当心脏
疾病或上腔静脉阻塞时, 该静脉怒张。
枕 静 脉 下颌后静脉 耳后静脉 胸锁乳突肌 颈外静脉
穿刺点:下颌角与锁骨上
缘中点连线的上、中1/3 交点。
颈静脉怒张
u/ml
备物
穿刺部位及方法 1、穿刺部位 选择左 侧、右侧均可。但 插管多选右侧,除 了有可能损伤胸导 管外,右侧无名静 脉比左侧短而直, 所以多选右侧。
4)颈外静脉留置,尤其是对于那些昏迷、病危病 人只要固定好后,不影响翻身及大小便,有利于 长时间的静脉输液治疗。 5)颈外静脉相对其它四肢静脉,更显而易见,只 要方法得当,穿刺成功率高。 6)为危重、急诊、急救、晚期癌症患者的抢救、用 药提供了方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通路。
1.静脉通路的建立原则和方法
急诊静脉通路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何忠杰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
摘要:临床急诊工作中静脉通路的建立是临床医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临床上如何建立急诊静脉通路,建立急诊静脉通路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本文将详细介绍。
关键词:急诊静脉通路原则方法
一、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
㈠、建立静脉通路的目的
1静脉通路
2中心静脉压监测
3改良氧利用率的监测
具体到临床工作中的常规患者,静脉通路的建立有以下用途:建立患者的液体通路,给药通路,建立抢救时的用药通路,泵入药物及透析患者的通路,鉴别心衰及呼吸衰竭,指导临床用药,指导全身用药,了解全身氧代谢情况,评估全身情况,由此可见建立静脉通路在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㈡迅速建立以中心静脉为主的静脉通路
对于创伤病人,建立以中心静脉为主的数条大静脉通路,确保液体的迅速输入,要求快速,简便,可靠,有效。大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尤其在创伤病人的抢救当中,建立3~5条静脉通路和一条动脉通路是必要的。对于静脉的使用,第一条为快速补液和/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第二条为快速补血或胶体液;第三条为补液和用碱性药或针对脑水肿的脱水药等;第四条为血管活性药物。建立一条动脉通路行有创血压监测和抽取血气或其它血标本。在有穿刺置管的条件下,静脉切开已经不做为首选。
迅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全身静脉穿刺有“8个部位---16点”(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入路、锁骨下静脉下入路、头静脉、贵要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共8个部位,双侧共16点)可以做为穿刺放置套管、置入导管。只能做一个部位的大静脉穿刺不能满足严重和复杂病情病人的抢救,对多部位不同手法的穿刺置管技术均要全面掌握,以适应特殊条件下病人的急救需要,故在此做全面、详细的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解放军三O四医院急救部何忠杰
由于急诊医师通过实践的积累和验证而总结的急诊情况下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和原则已经不同于数年前的静脉穿剌常规了。
作者对于急诊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概括为“16个部位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的要求”:迅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只能做一个部位的大静脉穿刺不能满足严重和复杂病情下患者的抢救,只有对多部位不同手法的穿刺置管技术均要全面掌握,以适应特殊条件下病人的急救需要。所谓16部位是指:1双侧的大隐静脉、2双侧的股静脉、3双侧的头静脉、4双则的贵要静脉、5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下入路、6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上入路、7双侧的项外静脉、8双侧的颈内静脉,共16个部位。应据伤员伤情决定了可选择的部位、抢救时操作者可选择的位置、抢救的特殊要求等选择上述恰当部位,建立静脉通路。
一、导管的种类及性能:
中心静脉的优点:建立快捷、简单、实效、可靠。一定程度代表了创伤抢救的水平;中心静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力指导液体治疗;中心静脉给药对心肺复苏效果有积极影响。可选用不同品牌的产品。产品的进步是中心静脉穿刺普及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导管性能的认识和比较也很重要,国内外产品的质量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有些国内产品甚至比进口产品还在好。
常见导管种类及特点表
产地公司品牌用途优点缺点
中国舒贝康舒贝康单腔,双腔,多腔操作精细,导入钢丝方便
中国益心达益心达单腔,双腔操作精细,尤其儿童更佳
中国天地和协单腔,双腔,多腔同上
中国艾贝尔单腔,双腔,多腔同上
美国 Arrow 单、双腔静脉管优点同上
德国贝郎 Cavafix 深静脉快捷,操作步骤少进入气体的风险大
英国 B.D Hydrocath 深静脉亲水涂层抗菌、抗凝要熟悉导管特点
图1――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示意图
二、中心静脉穿刺方法:
(1)、颈内静脉穿刺法:临床上常从此部位穿刺导入临时起搏器进行心脏起搏;单、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静脉通路;Swan-Ganz导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穿刺点:
在以锁骨为底、胸锁乳突肌内侧头为内侧边、胸锁乳突肌外侧头为外侧边所围成的动脉三角为顶点进针(图1中A点)。与皮肤呈30~50度角朝向同侧髂前上棘或乳头方向试穿刺,一般进入4cm左右,如轻盈回抽见暗红色回血,拔除注射器后穿刺针回血为非喷射性,即表示进入颈内静脉。可先由穿刺点朝向同侧髂前上棘进针,如未穿入血管,再朝向同侧乳头方向进针。如果均不成功,需检查体位,重新确定正确的穿刺部位再操作。
(2)、锁骨下静脉下入路穿刺方法:在大静脉穿刺部位选择上,锁骨下静脉有解剖变异少、易于显露和护理、对病人限制少、使用时间可长可短、立位或卧位携带均可等优点。由于导管器具的进步,国内医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了下述穿刺方法:
锁骨内三分之一交点入路法:于锁骨内1/3与中1/3交点处,朝向胸骨上凹进针4~5cm刺入血管。此处进针角度较大,在30~45度,成功率亦较高,但须经锁骨下穿过,难免刺激骨膜引起疼痛,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隙常挤压导管造成管路不畅,甚至不通;不能置入粗的透析导管,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锁骨外三分之一交点入路法:于锁骨外1/3与内2/3交点处,朝向胸骨上凹进针4~5cm刺入血管。此处进针角度为20~30度,即可成功,成功率稍低。肩关节会限制理想的进针方向和角度,体位要求高。尤其在躁动病人使用本方法,极不安全,易出现气胸。此处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通路、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
锁骨中点进针法:于锁骨中点下2~3cm进针,与皮肤成15~30度角,朝向胸骨上凹与甲状软骨的中点进针4~5cm可达血管,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进针后针尖要触及锁骨、转向、变化进针角度寻找静脉,故体位要求高,常引起疼痛,易发生导丝打折,导入导管困难等,增加血管损伤风险。此处适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通路、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
三中点法:由于上述方法上的不足,笔者在工作中尝试寻找新的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由外侧向内、向上走行与锁骨相交这点距中线距离为6.5~7.0cm(成年),尽管有体型上的差异,但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交叉点到中线的距离变异不大,故选择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交叉点开始向外3cm段做为穿刺入血管的部位(见图二血管阴影部分)。经过700多例病人的穿刺实践,较其它方法为佳。亦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通路、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亦可用于插入Swan-Ganz导管。穿刺的体表定位方法:①选锁骨中点下缘A点,②A点与胸壁和上臂形成的腋窝皱褶B点之连线中点C,C点为穿刺进针点。如腋窝皱褶点因皮下脂肪多而确定困难者,可以该处胸大肌肌腱定位。
三中点法穿刺点示意图
进针时与胸壁呈30~40度,进针方向朝向锁骨中点A。浅可在2~3cm,深可在4~5cm进针后找到血管,理想部位为图中阴暗部分,(见图4-10),由于三次提到“中点”一词,简称之为三中点法。三中点法也可以和其它的方法相结合,在由C点进针朝向A点刺入时,在角度和深度均正确而不成功时,可由C点朝向胸骨上凹与甲状软骨之中点进针,其成功率也高于其它方法。该方法一针见血率高,易掌握,体位要求不高,平卧即可;可减少其它穿刺方法入血管点靠近纵隔,可能致纵隔血肿或气肿的风险;此点可导入扩张器和静脉鞘,插入Swan—Ganz导管也较方便。
(3)、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方法: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通路、临时起搏器、Swan-Ganz导管;透析导管等。
锁骨下静脉上入路内1/3点穿刺法:穿刺部位为锁骨上缘,于锁骨内1/3与中1/3交界处、锁骨后3cm处、与矢状面呈45度,在额状面进针3~5cm,可穿刺入锁骨下静脉,如果未成功,可退针,调整稍向后的方向进针,此方法在颈部肥胖,软组织解剖不易触清楚时,以锁骨为解剖标志。
锁骨下静脉上入路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刺法:穿刺部位为锁骨上缘,胸锁乳突肌外侧头的外缘后1~2cm处(见图4-9中B点),进针方向与中线呈45度,向身体前方,朝向胸骨角的中央进针3~4cm,即可穿入锁骨下静脉。不成功退针,然后逐步向后倾斜进针,找到该静脉。此方法在消瘦病人,颈部肌肉解剖清楚者多用。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方法进针区域内的血管比邻近,还有气管,胸腔和肺等组织,故该方法要求解剖要准确,否则,副损伤的风险要大。该处损伤动脉,止血较其它部位要困难,要注意血肿引起压迫气管导致病人窒息。
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时在选择哪一侧上稍有不同:左侧偏内会损伤胸导管,导致乳糜外漏。右侧则无此风险。左侧颈内静脉与左侧锁骨下静脉的下入路穿刺时,由于操作不熟练,反复操作,均有可能损伤胸导管。但该侧并非不能穿刺,在其它部位不能使用时,应该选用。在操作中注意提高一次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胸导管的损伤的。
(4)、斜位或坐位锁骨下静脉的上下入路穿刺法:对于一些特殊的濒危病人,如严重的心包填塞,需要检测中心静脉压;常常出现患者不能平卧或斜卧而只能而耐受坐位的情况。笔者采用斜卧位(大于45度角)或坐位进行了28例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均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于建立中心静脉为目标的病人采用斜位或坐位的锁骨下静脉“三中点法”穿测置管,即病人斜卧或坐位依靠在摇起的靠背上,操作者立于病人前面进行锁骨下入路穿刺;或在病人背后进行锁骨下静脉的上入路穿刺,方法同上述。
(5)、股静脉穿刺法:在上述部位不宜选用时,股静脉穿刺法也可选择。穿刺部位:在股动脉搏动内1.0cm,腹股沟韧带下3~4cm处,与水平面呈20~45度,方向沿股静脉的走行方向,即针具的垂直投影在股静脉走行上;进针3~5cm即可进入股静脉,插入导管35cm左右即达到右房位置。股静脉穿刺方法的注意点有:1穿入股静脉的位置不能高于腹股沟韧带,以免发生腹腔内、腹膜后出血,难以控制。
股静脉与股动脉的确定:依靠触摸搏动的方法确定股动脉的位置,只适用于那些有心跳且血压不太低、心率不要太快病人。但对于室颤、心动过速、心跳停止的病人这种方法就不可靠了,可用下面的方法:股动脉一般处于腹股沟的中点,股静脉在其内侧1.0cm左右,假若穿刺到两条血管时其相距大于1.0cm,内侧即为股静脉;两条血管血液颜色,颜色暗者为股静脉;若两处的颜色、位置情况均有差异,则判断更准确。这种带有盲穿特点的方法在心肺复苏时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三、非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1)头静脉:可在前臂外侧见到,亦可插入导管,特点为:头静脉在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有一个静脉瓣,导管不易插过它而到达中心静脉部位;
(2)贵要静脉:既可导入短的静脉导管,亦可导入长的导管到达中心静脉,贵要静脉的特点是无静脉瓣;
(3)颈外静脉:从耳后下降下胸锁乳突肌交叉后于锁骨后,乳突肌后进入静内静脉。其位置表浅,易于显露。小静脉针穿刺后不易固定;由于有静脉瓣不易导入长的导管;留置套管针较好,但一定要固定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