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境和意象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描绘出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意境。
意象是指通过文字描绘出的形象,而意境则是通过这些形象在读者心中产生的情感和思绪。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建了诗歌的艺术美感和思想内涵。
本文将探讨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并通过几个实例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奇妙关系。
一、意象的力量意象是诗歌的独特之处,它可以通过文字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诗人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构建意象,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可感知。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这一意象通过诗人的描绘,使读者眼前似乎浮现出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的场景,产生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意象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可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具体和吸引人。
二、意境的构建意境是指意象所引发的读者的感情和思绪。
诗歌通过意象的构建,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反应,引发共鸣和共同体验。
意境可以是宁静、悲伤、欢乐、恐惧等各种情感,它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豪放不羁的意境,使读者体验到一种豁然开朗、振奋心灵的情感。
意境的构建不仅仅依赖于意象的选择和描绘,还需要诗歌的整体结构和节奏来支撑。
诗歌的韵律、押韵和格式都会对意境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宋词《声声慢》通过押韵和缓慢的节奏,构建了一种伤感、忧郁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思绪和秋意渐浓的寂寥。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紧密相连,它们相互补充,共同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需要通过意象来构建和表现,而意象则通过意境来获取更深层次的诗意和感受。
意境可以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构建,也可以通过一个真实而具体的意象来触发。
无论是哪种方式,意象和意境都是诗歌的核心要素,是使诗歌独具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
三、意象与意境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象和意境的关系,以下将通过几个例子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奇妙关联。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一)意象与意境的定义①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
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物象)。
②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③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二)常见的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详解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一、诗歌的意境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意象,在这里是个特殊的概念。
有人也称为“传统意象”、“固定意象”、“典故意象”等,名称不一,所指基本相同。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比如“东篱”这一艺术形象,最初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诗中的“东篱”,纯系实写,别无他意,但后来诗人反复使用,并渐渐赋予其特定意义,以至于一提到“东篱”,便产生超尘脱俗之感。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词中的“东篱”已不再是实指,但却有了特定的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
“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
“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
“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
“清秋”,是一个关乎“感伤”、“悲秋”的意象。
“大雁”,也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
“杜鹃”,因其叫声凄厉,又其声如言“不如归去”,最终成为一个关乎“思归”的意象。
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蕴
精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全国卷三---广西省等)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 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精品
(五)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的 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浮云 落日 杜鹃 流水 秋 月 落花 酒 雁
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禾黍秋风,浮云飞蓬; 羌笛悠悠,芳草萋萋; 雁阵惊寒,冷月无声; 徘徊小径,送别长亭; 风飘万点,浊酒飞红; 枫叶飞霜,细雨梧桐;
精品
•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 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 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 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 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精品
五、怎样体味诗歌的意境? 如何解读诗歌的意蕴?
(一)关注意象,也 要关注非意象词语。
二、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意 象、创设意境呢?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创境以尽意
精品
三、读懂意象,悟 透意境,是读 懂诗的关键。
精品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精品
人鸡 迹声 板茅 桥店 霜月 。,
四、意象的组合
精品
(一)意象之间可能 有主次之分
精品
旅夜书怀 杜甫
诗歌意象与意境
诗歌意象与意境一、意象与意境1.意象: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2.意境: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诗歌意象的特点⒈ 含蓄性。
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
有的以物喻人,有的以物寄情思。
⒉ 特定性。
在不同的诗人笔端,特定的意象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
⒊ 丰富性。
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物”与“我”的完美结合。
同样是美酒,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三、诗歌主题与意向①送别诗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②爱情诗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③哲理诗特征: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④边塞诗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⑤田园山水诗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⑥行旅诗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⑦咏史诗(怀古诗)特征:古迹、古人表现要点: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⑧咏物诗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⑨其它题材——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四、“柳”的特定意象⒈ 抒写离愁别恨。
“柳.留.惜别.依依不舍”。
⒉ 倔强的弱者形象。
白居易《有木诗八首》“枝弱不胜雪。
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一、内涵不同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
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
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
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二、范围不同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5种之多。
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三、获得不同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
①在唐宋诗词里,诗人常常用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来表现一幅悠远和清净平淡的意境。
如下列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同上)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传统的意象古代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
如“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宁静旷远的意境
【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 渊明《归园田居》)
• 意象:
• •
鸟、林、鱼、渊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 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 潭。表达了诗人渴望解脱束缚,回归自 然的心情。
• 意境: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 日暮① 杜甫 •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 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 ,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 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 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3、诗歌中一些固定内涵的意象例举:
•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 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 定寓意的常见意象。
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杨柳: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 竹:有节或虚心。 梅:忠贞爱情或高洁坚贞品行。 花: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 鸿雁、鱼、青鸟:信使,借以表达思念、 思归之情。
资料一:
•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丌同。 丌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意象的作用
• (1)对诗人而言,他必须通过意象来表达 主观情思。 • (2)对我们读者而言,必须通过意象去审 视诗人的主观情思。
二、意境
• 1.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 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里面凝 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 • 意境=图景 + 情思
三、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诗歌之“意象”与“意境”
【内容提要】一、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二、诗歌意境的创造示例三、诗歌意象举例解读一、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我们评论诗歌时,经常会运用“意象”与”意境”这两个文学理论词汇。
然而有些读者或作者,对这两个词汇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楚,有时甚至混为一谈。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1、什么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
如果分开来说,“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就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
用康德的话说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
”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中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
”在这里,童先生把意象与典型又联系起来,认为意象就是艺术典型,这好像有点牵强,其实,意象离艺术典型还有一段距离,不能划等号。
但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意象到底是什么。
意象一词,在中国古代已有,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
意象如果细分,还可分为:象征性意象,比喻性意象,描述性意象,通感性意象等。
2、什么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
但是西方国家的小说散文中有意境的创造。
比如《简爱》中,对桑菲尔德庄园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就是一种意境。
“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达到的境地,语出佛经,为南朝诗学借用。
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有“境玄思澹”之语,可见意境说初见端倪。
王昌龄的《诗格》首创了“意境”一词。
到了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即由境而来,由思而来。
司空图《诗品》提出“境生于象外”之说。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或漂泊流浪:
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
或身世浮沉: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
难。
(张可久)
或相见又别:
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 轼)
或时时相隔
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刘 安)
(3)不同物象可以有相同的表意功能
蓬草
浮萍
浪迹
流云
漂泊、流徙、客居
造句更有特色:意象组合回避动词,都是名 词铺排。(说意象)
(二)乐景和哀景
关乎情感生成的重要概念
四组情景关系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二)之 1、以乐景写乐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此诗用“寒水”、“山家”、“怪 禽”、“旷野”、“落日”等景物状 描出山村人烟稀少、寂静萧条的景象, 似乎要向读者传达一种悲凉的情绪, 但结尾笔锋陡转,一个“亲”字,诗 眼明丽,仿佛告知人们,这里正是一 片未受战乱而分外祥和山村乐土,表 现出诗人由惧转喜的心理变化和亲切 温馨的内心感受,流露出诗人对和平 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训练】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之 3、以乐景写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 艳明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 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 但作者偏偏拿暖色调的客观景 物与羁旅思归的主观感受形成 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如 此谋诗,诗人的归心殷切如何, 自不待言。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一、什么叫意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
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常见意象及其特定意义:(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
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白云:思友、思亲。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莼羹鲈脍。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 (鱼雁、青鸟、青鸾:代表书信、信使。
)5、捣衣”,也表达游子思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⑶咏史抒怀诗
1. 常见意象:诗人凭吊的古迹如京 口北固亭、赤壁、乌衣巷、武侯 祠、寺庙等。 2. 常用表达技巧:借古讽今,用典, 对比。
⑷忧国伤时诗
1. 常见意象:写故国故土如金陵、 零丁洋,写农夫行人等。 2. 常用表达技巧:含蓄,象征,直 抒胸臆。
⑸惜别送别诗
1. 常见意象:写离别之地的如长亭、 灞陵、楼阁、客舍、舟船等,绘 离别之景的如风雨、杨柳、酒 等。 2. 常用表达技巧:直抒胸臆,铺叙, 烘托,渲染。
3、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 一幅画面,这幅画面里面凝聚着作 者独特的情思。 意境=图景 + 情思
4、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 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 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 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而 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诗歌按题材的分类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1、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诗 人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情思 物象 意(抽象) 象(具体) 意象=物象+情思
2、意象的作用
(1)对诗人而言,他必须通过意象 来表达主观情思。 (2)对我们读者而言,必须通过意 象去审视诗人的主观情思。 因此,通过意象的分析能使我们快 捷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常见意象及常用表达技巧
⑴咏物抒怀诗
1. 常见意象:较宽泛,但就言志抒 怀而言,古人喜用竹、松、梅、 荷、树、水等意象。 2. 常用表达技巧:融情于景,即景 生情,托物言志。
⑵山水田园诗
1. 常见意象:山水景象如山、石、 泉、溪,田园风光如阡陌、村舍、 草稼、炊烟、鸡狗等,人文景观 如西湖、岳阳楼等。 2. 常用表达技巧:融情于景,即景 生情,虚实,动静,烘托。
高考诗歌意象与意境
• 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 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幽深、寂 静的月夜景色。
• 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 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
•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意境:多个相关的意象组合成特定的意境 。文学 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1、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开阔苍凉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高远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幽清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沉郁孤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和谐静谧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 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 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 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一
营造了清新明丽、富有生机的意境。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 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 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 而“感伤”。
规范格式:
• 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 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 (时间、地点、画面景象、画面特 点),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 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学习要点】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4掌握答题步骤,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
【知识铺垫】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一)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送李端》(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范例剖析】赏析意象与意境:【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一、什么叫意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
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 常见意象及其特定意义:(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
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白云:思友、思亲。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莼羹鲈脍。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 (鱼雁、青鸟、青鸾:代表书信、信使。
)5、捣衣”,也表达游子思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意象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意象和意境一.花草植物1.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赞它坚强,有人赞它清高。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也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高洁人格的象征。
因为它总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香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松------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以浓艳的桃李和攀附他人的藤萝反衬松的孤直耐寒与卓尔不群。
4.莲------或赞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或以莲表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运用美妙的语言表达,传递出深层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构建诗歌美感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探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探究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营造令人心旷神怡的阅读体验。
意象是诗歌中借助形象化语言描绘的事物或情感,是通过感官经验直观地呈现给读者的形象化表达。
通过意象,诗人能够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比如,"红红的太阳在蔚蓝的天空中升起"这句诗中,红红的太阳和蔚蓝的天空就是意象,通过这一意象,读者可以想象出明亮的早晨和令人愉悦的氛围。
意境则是指诗歌通过运用意象所创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或精神境界。
诗歌的意境往往是通过意象的联想和象征性运用来表达的。
通过意境,诗人能够在读者的心灵深处唤起共鸣和共情。
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斜阳照壁红,马影带花骑”这一描写,创造了一种豪情壮丽的意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遥远而壮美的画面。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在不同的诗歌创作中,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意象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诗人对于词汇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诗人能够丰富意象的表达,以及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意象和意境能够使诗歌更具艺术感和美感。
通过细腻而独特的描写,诗人能够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意象,以及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
其次,意象和意境是诗歌中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有效方式。
通过合适的意象和意境,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传递给读者,引发读者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思考。
对于读者来说,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诗歌阅读过程中的重要魅力所在。
通过意象和意境,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和抽象的思想,进而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启迪。
而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也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去解读诗歌,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命题形式
①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常见题型】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
②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常见题型】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③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常见题型】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观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答题套路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解释诗句)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形象类答题步骤:
第一步:摘句,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第四步: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答题步骤:
展观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出: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气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或估计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位: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3.实例分析
【实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第一步)。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第二步)。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第三步)。
【实例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参考答案】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被风的呼啸中海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第一步),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第二步)。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发而高挂起帘子,敞开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第三步)
【实例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大历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此诗。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参考答案】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第一步),表现了寂静清冷(第二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村寂静的图画。
(第三步)【实例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花绝句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问:诗中的梅花意象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梅花孤独一枝,在形象上高洁、寂寞,无人问津(第一步指出物象象征义)。
诗人采用了托物言志与象征手法(第二步指出运用的手法)。
由物及人,梅花即诗人自己罢官后不得起用的自身写照。
诗人想借梅花形象,表明自己跟梅花一样高洁寂寞、怀才不遇、无人赏识。
(第三步表达情感)
【实例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问:试分析本诗的颔联或颈联景物描写的特点。
【参考答案】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第一步)。
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第二步)。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第三步)。
或: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第一步)。
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第二步)。
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第三步)。
【实例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问: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第一步)。
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第二步)。
一个形单影只、陷人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第三步)。
【实例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②摩挲:用手抚摩。
问: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
【参考答案】写天空飞翔的鸥鸟,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意(第一步),组成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秋色图(第二步);成双的鸥鸟反衬了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第三步)。
【实例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醉花间
冯延巳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篷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问:作者通过“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
词句中春虽未到,但不远矣,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
【实例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问: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参考答案】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
【实例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金)王庭筠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问:诗歌前两句营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出诗人居处清幽的意境。
首句诗人用“瘦’’字将具有清瘦形象的竹和具有清瘦风格的诗联系起来,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第二句的“人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在月光中发出幽香,这香气浓郁、悠长,还伴随诗人进入梦乡。
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融合在诗句中,这就构成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高妙意境。
★思考与练习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上面这首宋诗中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