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及其防范研究

合集下载

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安徽省寿县炎刘中学王和彬2007.1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一、背景与意义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波动和发展之中,受生理急剧变化的影响,心理上也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断奶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自主性增强、但是叛逆性也随之增强,如若教育引导不慎、任由其发展,则可能导致其发展成为心理封闭、性格孤僻、行为偏执的不良青年。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认知和价值取向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我们构建此课题并立项开展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通过加强和改进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探索实施行为干预,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教育途径;推动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与实践和素质教育工作中去。

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的作用下成长为具备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共分三个阶段实施,时间为两年(2003年3月——2005年3月)。

第一阶段(2003年3月——2003年6月)为调查研究阶段。

课题组分别组织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题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两次问卷调查,并及时作了认真、细致、全面的分析总结,概括出现代中学生普遍心理现状,进一步提出学生心理健康指向。

第二阶段(2003年7月——2004年6月)为心理矫治和心态调整阶段。

课题组设计了十四次心理咨询活动,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主动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第一阶段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选取师生代表参与,会议听证的形式制定了《教师课堂内外行为准则》,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目标导向和动力支持。

设立三个跟踪管理班级,旨在及时反馈教师良性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营造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

教育教学中心理惩罚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教育教学中心理惩罚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教育教学中心理惩罚的危害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育教学中心理惩罚是指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一些精神上的惩罚手段,如批评、嘲讽、羞辱等,来惩戒学生在学习或行为上的不当行为。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心理惩罚已被证明是一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

在一些教育机构和学校中,心理惩罚仍然存在,并可能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教育系统中心理惩罚的现象也逐渐受到关注。

一些教育工作者可能出于对学生的好意或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而采取心理惩罚手段,但未意识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心理惩罚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更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终身发展。

有必要对教育教学中心理惩罚的危害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本文中,将探讨心理惩罚的定义、危害、应对对策以及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善和提升。

1.2 问题提出教育教学中心理惩罚的危害及对策研究引言心理惩罚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格发展,也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学生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心理惩罚的危害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引导教育教学实践,建立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心理惩罚的定义、危害,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推动教育教学中心理惩罚问题的解决。

2. 正文2.1 心理惩罚的定义心理惩罚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使用言语、态度、行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负面指责、责备、威胁或伤害,从而达到惩罚、批评或镇压学生行为的目的。

心理惩罚通常不涉及身体上的伤害,而是通过言语或行为对学生的自尊、自信心造成伤害和打击,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压力、自卑等负面情绪。

心理惩罚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口头训斥、羞辱、威胁、恐吓、无视、批评等,这些方式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伙伴,课堂上的言行往往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有些教师的不良言行会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让学生感到恐惧、沮丧、无助等不良情绪,对小学生的心理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粗暴的语言和行为会让学生感到恐惧和不安。

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采用了过分强硬、霸道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压抑和恐惧。

例如,当学生犯错时,教师直接斥责或打骂,长时间处于这种紧张恐惧的环境下,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极大影响,产生紧张、恐惧、压抑等负面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次,言语的不当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是小学生批评和表扬的重要人物,如果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采用了过分严厉的措辞和伤人的言语,会让学生感到被打击和无助,觉得自己不够优秀,降低自尊心。

不仅如此,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说一些讽刺、挖苦学生的话,这些话语直接伤害了学生,让他们在同学中生出孤立和排斥的感觉。

最后,教师不良的行为会产生消极示范作用,对学生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教师是小学生的榜样和指引,如果教师的言行不当、品德不高,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让学生在行为上产生不良模仿和学习。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玩游戏或者浪费时间,或者明目张胆的吸烟喝酒等行为,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理念和道德风尚。

因此,教师不良的言行会对小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教育素养和情商,做好自身的言行以及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言行,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使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下成长和发展。

教师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的伤害

教师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的伤害

教师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的伤害教师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的伤害,班务论坛,陈春岚约2442字教师行为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晴雨表”,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调节自我情绪,具有心理状态的相对稳定性,均衡性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如果一个教师不尊重学生心理,而自我满足、自以为是,视学生为奴隶、居高临下,肆意渲泄个人情绪,就会严重地摧残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在他们心灵上留下终生难以愈合的伤痕。

一、评价不公,学生委屈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他们自我实现和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非常强烈,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称道,是学生最大的愿望。

因此,在学习上,他们总是尽其所能,希望取得好的成绩甚至全班第一,以期老师在念考分时第一个念到自己的名字,作文时,总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老师当范文朗读;在班级活动中,他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做好事,老师一声嘱咐,他们总是满口应承并立刻就办,把老师交给的任务看成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但是,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总是不强的,难免贪玩、调皮,因而学习成绩往往不如期望的好。

这时,老师一定要公正评价,不能因一时成绩不好而抹杀学生以往的成绩和一切优点,认为“朽木不可雕”,甚至说“从你进校起,就没取得一次好成绩”,那样学生会很伤心,更会觉得委屈,老师怎么忘记了我那次考了九十分呢?至于学生好心办了坏事,更应当慎重对待,首先要肯定他们的良好动机,鼓励他们继续做好事,然后指出问题和不足。

以求改正。

在这方面,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很有效的。

学生与学生发生矛盾时,不公正地批评和指责某一位同学,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容易形成师生的对立情绪,不公正的评价,是对学生人格的歪曲,会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二、表扬过分,学生自卑树立典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学生中树立典型应恰到好处,不能过分强调或拔高。

过分地表扬一个或几个同学,对于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学生,容易滋长个人主义和骄傲情绪,在事情的另一面,可能使大面积的学生感到失落和被遗忘,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教师言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而不良的教师言行则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甚至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言行不当,可能会贬低学生的自尊心。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常常用批评的语言对待学生的错误答案,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能力不够,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一些教师经常使用侮辱性的言辞对待学生,比如骂人、嘲笑等,这些言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感。

教师不良的言行可能会加重学生的焦虑和压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各种考试和评价,一些教师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对学生的评价过于严厉,并不断向学生施加压力,这可能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焦虑。

一些教师通过嘲笑学生的低分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只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进而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的不良言行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情绪不稳定和抑郁症状的产生。

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使用过于严厉和威胁性的措辞,让学生感到害怕和绝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稳定。

长时间的负面情绪积累会导致学生出现抑郁的症状,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一些教师的暴力行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教师的不良言行也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

一些教师对学生过于严格,以至于言行上出现了霸道和专横的现象。

这种权威式的教师风格容易让学生感到压抑和不受尊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们可能会采取反抗的方式来应对,例如不听从教师的指令、故意迟到早退等。

逆反心理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教师的言行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师应该关注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使用贬低和威胁的言辞,注重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们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健康成长。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作者:刘畅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22期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言行对学生的伤害还是存在的,这种熟视无睹的现象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持之以恒,在细微之处和临危之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好榜样。

关键词:教师;不良言行;小学生心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往往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学生。

教师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是学生重要的观察学习对象。

课堂上,学生在认真观察着老师,从老师那学到各种技能;课堂外,学生还是观察着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小学是人生开始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必需过程。

小学教师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没有自主的意识,主要是向老师模仿学习,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言行的标准,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久就会成为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

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真正确立起“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对学生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心,少一些斥责,多一些鼓励,尊重爱护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别让自己的不良言行伤了学生的心。

教师不良言行造成学生心理伤害的事件,从伤害的成因来看有不重事实,胡乱猜测;不顾场合,乱摆事实;随心所欲,宽严无度;粗言秽语等几种。

一、主觀臆断的言行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有一女生,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上学后喜欢自己读一些课外书。

一向作文很好,曾经很喜欢作文课,在每次的作文课上,这个学生的作文都被选在范读之列,可惜每次等老师开始读这位学生的作文时,下课铃就响了。

突然又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先常规地念了优秀作文的名单,接着就开始读被选中学生的文章了,第一个读的就是她的作文,文章写得很优美,文笔流畅,且引用了一个小故事。

这个小女孩一直坐得笔直,昂首挺胸,显然是等着老师的点评。

文章读完了,可老师的点评是“抄袭”!这个学生当场就站起来说,“那不是抄的,是自己写的!”但老师没有理会。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环境。

一些教师的不良言行却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更加脆弱,对不良言行更为敏感。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教师的不良言行会给小学生造成心理创伤。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一些不负责任、严厉、漠视学生感受的教师却常常使用一些刺耳的语言和尖锐的批评,甚至侮辱和伤害学生。

这些不良言行不仅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和压抑感,还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学生通常会变得消极、自闭,甚至产生逃避学习的想法,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的不良言行会影响小学生的情绪和行为。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大声责骂或者粗暴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模仿教师的方式,变得躁动不安、暴躁易怒。

这种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与他人的相处能力,导致学生出现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教师的不良言行会影响小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深远影响着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如果教师总是以否定和负能量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种不良言行的影响下,学生会逐渐变得消极、悲观,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失去信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教师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让教师认识到不良言行对学生心理的危害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修养。

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告知他们如何应对教师的不良言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学校还应建立健康的学校文化和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教师言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不良的言行则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较为脆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教师的不良言行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更为明显。

本文将结合一些案例和心理学理论,就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具体影响进行探讨。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导致学生自信心减少。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之一,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发展。

如果教师经常对学生发表贬低、否定的言论,或者以嘲讽、挖苦的态度对待学生,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降低自信心。

王老师经常在班上批评小明“你就是个笨孩子”,“你做不了,还是不要参加了”,这些言论可能会使小明觉得自己确实是“笨孩子”,自信心逐渐下降,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情绪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假如教师经常使用负面词语,对学生进行恶语相向,或者抱有消极的态度敷衍学生,这些做法都可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良久情绪,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李老师总是批评小芳“你怎么就是做不来这个题呢?你简直就是个学渣”,小芳可能会因此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极大的厌学情绪。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消极的人际关系观。

教师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他们的做法会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人际交往中采取不友好的态度,或者对学生进行恶语相向,这会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小明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指责和批评,可能会形成对人际关系的消极观念,并且可能在与同学交往中采取与其它同学保持距离的态度。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候教师的言行举止尤为重要,他们的反应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教师是孩子在学校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的暴力言行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例如,教师在教学或管理中出现过度惩罚、侮辱或威胁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压抑和自卑,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此外,教师的过度批评和评价会让孩子感到心理压力增加,甚至会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如退缩、逃避、挑战和反抗。

其次,教师的语言暴力和情绪失控会对孩子的情感产生影响。

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对学生发脾气、凶恶批评,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压力增大。

这样的言行容易让孩子对教育产生反感,并建立起负面情绪对教育的态度,包括学习、团队合作和情感沟通等方面。

最后,教师的不诚信行为会危害孩子的价值观和人格心理。

例如,教师在评分、考试等方面不公平,会让孩子产生失望和不信任。

这种行为容易让孩子对道德和责任产生懒惰和消极心态,甚至放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

为了避免教师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在言行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二、教师应该避免近乎暴力的批评和惩罚,对孩子的行为应该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三、教师应该保持情绪稳定和平和,避免情绪失控;四、教师应该保持诚信,遵循教育规则,公正公平地评价和考察学生。

综上,教师是小学生心理成长和道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教师应该严格遵守教育规范,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为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良的言行会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造成小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

教师如果经常贬低学生,批评他们的能力或无视他们的努力,小学生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自信。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这种心理状态会阻碍他们积极学习和自信发展,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以及对学习的兴趣丧失。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引发小学生的焦虑和抑郁。

教师如果经常以严厉的语气对待学生,过度批评或使用伤害性的言语,小学生会感到压力巨大,丧失自信和安全感。

他们可能会变得焦虑、抑郁,对学校和老师产生恐惧感。

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导致小学生的自尊心受损。

如果教师以歧视或讽刺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权益,小学生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被认可和尊重,会变得自卑和沉默。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在班级和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可能导致孤立和社交困难的问题。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阻碍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表达意见。

如果教师经常以威胁或批评的方式对待学生,不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小学生可能会变得退缩和消极。

他们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可能不敢向老师提问或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种心理状态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动力,阻碍他们全面发展。

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注重言行的积极性和尊重性,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健康的心理发展。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关爱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然而,在教师队伍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言行不当的教师,他们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师言行不当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首先,教师言行不当会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阶段,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非常敏感。

如果教师缺乏自律,言行不当,经常发脾气、吵闹、用语不当、甚至歧视学生,会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创伤,甚至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自信心。

此外,一些未成年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全面,不够理性,教师不当的言行甚至可能会引导学生产生消极或不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教师言行不当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学校是他们获取知识和成长的场所。

如果教师言行不当,心态不良,态度不端正,会使学生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习环境产生质疑,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言行上的不规范不仅容易引起学生模仿,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表现。

然而,应该承认教师也是人,也可能会犯错,但当教师言行不当的时候,教师应该更加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动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在家长、同事及其他方面寻求帮助,寻求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身心素质,给学生更有质量的教育。

同时,教师应该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学生心灵的导师,言行上要以学生的心理和教育为中心,以自身言行的规范为出发点,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绪管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诚信、责任、敬业等优秀素质。

总之,教师言行上的不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身言行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做到真正做到身心健康,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扩大师范教育和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能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师德问题导致的学生心理困扰

教师师德问题导致的学生心理困扰

教师师德问题导致的学生心理困扰教师辅育学生,关乎着青少年的心智成长和社会价值的传承。

然而,一些教师的师德问题却在悄悄地滋生着,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困扰。

这些师德问题可能包括对学生身心的怠慢、言传身教的偏差、以权谋私的行为等。

下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师德问题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首先,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怠慢和忽视是导致学生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师生关系是塑造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而教师如果对学生缺乏关爱、缺乏尊重,就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孤独的感受,甚至心生逆反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会受到较大的抑制,甚至出现抑郁、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其次,一些教师言传身教的偏差也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困扰。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如果教师言行不慎、偏离道德标准,甚至言传身教出现严重的虚伪、偏见,就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

学生很容易对教师信任产生怀疑,对道德标准产生混淆,这对学生成长的方向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最后,一些教师以权谋私的行为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隐患。

教师作为学生的权威,应该以身作则,做到公正、廉洁。

但是一些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以职权谋取私利、搞权色交易等问题,这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更让学生感到无奈和绝望。

学生看到了这些负面行为,产生了对社会的负面看法,对自己的前途和将来感到迷茫和焦虑。

综上所述,教师师德问题不仅是对教师自身的挑战,更是对学生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威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从源头上加强对教师师德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加强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对师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的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有些教师存在不良言行,不仅会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教师的不良言行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自尊心。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发展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有很强的需求。

如果教师以挖苦、嘲笑或贬低的语气对待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长期下去,他们可能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和积极参与学校生活的意愿。

教师的不良言行可能造成小学生心理的压抑和抑郁。

小学生在心理上较为脆弱,对外界的评价和态度敏感。

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恶言相向,威胁恐吓甚至体罚,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恐惧和压力,产生负面情绪。

进而,他们可能出现焦虑、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教师的不良言行还可能给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教师的言行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他们会将教师的行为作为行为准则。

如果教师存在言语暴力、指责态度等不良言行,那么孩子们很有可能将其视为正常的行为方式,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以致用。

这样一来,他们可能缺乏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冲突和矛盾。

教师的不良言行会削弱小学生对学校和教育的信任。

小学生最初对学校和老师是充满信任和依赖的,他们将教师视为知识的源泉和充满爱心的人。

当教师的不良言行频繁出现时,他们可能产生对学校和教育系统的怀疑和失望。

这种怀疑和失望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教师言行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良的言行则会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注重言行的举止,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发展。

警惕源自教师行为的心理伤害

警惕源自教师行为的心理伤害

警惕源自教师行为的心理伤害
近日北京市教科院披露的《师源性心理损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老师的教育行为不当,引发了同学的心理困扰,如厌学、留意力障碍、焦虑等。

争论显示,打骂同学、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被列为同学不宠爱的行为,正是这些不被同学宠爱的行为会给同学心理造成损害,即师源性心理损害。

老师行为对同学造成心理损害缘由有二,一是老师工作的特性,使他们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往往在傲慢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

二是社会变革中的压力,如上级要升学率、同学难管、收入不高、负担不轻等,导致许多老师的心态经常处于不平衡中。

若不能准时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老师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损伤,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询问争论会贺淑曼教授认为,目前对中学校老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往往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阶段,对老师形成健康人格的指导意义并不大,也有一些老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健康爱惜的必要。

摘自《文汇报》
------------------------------------------------------------------------------------。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议教师的不良言行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行为和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教师在工作中可能出现不良言行,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良言行给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教师的不良言行会对小学生的自尊心产生消极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批评和指责是很常见的,但如果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侮辱性和伤害性,就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破坏。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给予他们负面评价,就会使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严重影响到自尊心的建立。

教师的不良言行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有些教师在激励学生学习时会采取批评和威胁的方式,这种做法可能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而且,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让学生觉得在学校是一种痛苦和折磨,就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这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的不良言行还会影响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的权威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给学生传递了负面情绪和价值观,就会使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敌视和孤立,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不良言行还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在学生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教师是他们心灵成长的引导者和榜样,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给学生带来了消极情绪和心理创伤,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在长时间内承受负面情绪和心理创伤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抑郁、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对学校和学习的彻底厌恶,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师的不良言行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切实做到言行举止的规范和正面。

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及其避免

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及其避免

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及其避免导读:本文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及其避免,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心理伤害的表现形式心理伤害,是指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心理伤害。

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心理伤害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1.班主任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形式,多以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或作业、放学后留校、打骂为代表的形式,在传统教育中一直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广泛地使用。

直到今天,尽管有关教育法规早已明确禁止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但这种不良现象仍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程度的存在。

据《中国青年报》刊登,一位小学生因为写错了17个生字而被老师惩罚倒立30分钟,此后几天该生一直觉得头疼、恶心,经常呕吐,然而却什么也不对家长说,怕老师加倍惩罚他。

其母亲这样描述儿子的变化:“原来淘气出了名,现在蔫得像变了个人,一个暑假都很少找伙伴玩,总爱躺着。

”可见,来自教师的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2.班主任的心理惩罚心理惩罚是一种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使他们不敢违背老师的任何规定。

班主任的心理惩罚一般包括讽刺、挖苦、嘲笑、责骂、冷落、孤立、排斥,将学生赶出教室,对学生的个人隐私或秘密加以宣传、渲染,任意公布、肆意评说学生的考试成绩。

与体罚相比,心理惩罚给少年儿童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更大,其影响也更深远。

来自班主任惩罚时的不当处理,如讽刺、挖苦学生,刻意贬低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给学生起一些侮辱性、有损其自尊的绰号,使学生处于一种被轻视、被侮辱的无助状态,往往会造成学生自我评价偏低或不正确,因而自暴自弃,有时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师不良言行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及对策研究

教师不良言行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及对策研究

教师不良言行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及对策研究本文共16556字因教师不良言行而导致幼儿心理伤害,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

心理伤害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指出:“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在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

因为心理上的伤害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他们有苦只能往肚里咽,如果他们受到心理伤害就会整天郁郁寡欢,烦恼不安,时间长了可能会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而对于外向的孩子而言,如果心理上经常受到伤害,他们就会以攻击性行为、残忍性行为、报复性行为、破坏性行为、恶作剧等行为来向外界发泄内心的不满。

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言行对幼儿的心理伤害问题。

教师不良教育言行对幼儿的心理伤害一、由于教师的不良评价导致幼儿的心理伤害。

新《纲要》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从而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而在平日教育过程中我们的许多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反而常带有先入为主,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的心理倾向。

例如:面对一个平时表现特别不好的、调皮、捣蛋,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的幼儿。

我们的许多教师便有着一些抹不去的阴影,假设今天他与别的小朋友吵架或发生矛盾了,那我们的许多教师在处理时就会带有偏见,潜意识里认为一定是他先错了,有的则不分清红皂白,马上在集体面前批语指责一番,如“XX你怎么回事,什么坏事都轮到你,你倒不倒霉哦!小朋友,你们说该怎么处理?”此时,下面的孩子一定是积极的拥护老师。

有的会说:“把它送到小小班”有的会说:“我们不要和他一起玩。

”有的会说:“他是个坏蛋,老是打人。

”还有的会在此嗤笑。

到最后,我们的有些老师还会来个总结:“你呀,看看谁,他多乖,你该怎样向他学习”。

我们都知道,这位老师是想通过集体让他的行为有所改变,这样的教育有没有效果,在此我们暂且不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教育肯定对那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并且这样的教育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他们——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 育研 究
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必须 注意如下几点 :
1 . 精心准备。作 为班主任 ,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 准备 好发 言稿 ,最好将其 当作一节 “ 公开课 ”积极备课 ,严格确定 主题内容。 每学期的家长会,我都会事先思考了 一些家 庭教育 存在 的薄弱环节,选取 了 “ 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 ,同 家长们共 同 探讨 了有关教 育子女的方法、经验 。 2 . 精彩发 言。有 了充分 的准备,还得有呈现 ,老师精彩的 发 言,往往 能树立 自己在家长面前的威信 ,给 自己赢取更多的 家长支持 票。 3 . 充分挖掘 家长资源。 可 以会前事先征得个别家长的 同意, 轮流请个别家长 交流 自己 在 家族教育方面的经验与 困惑,让所 有家长参与进来,变单一的老师讲为大家讲。 家校合作并不难,只要我们班主任有信心 ,有耐心,就一 定能打动家长 ,让家长信服我们 ,从 而 使我们的教育教 学工作
“ 百年 大计, 教育为本。教 育是 民族振兴、 社会进 步的基石 , 是提 高国民素质 、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 ,寄托 着亿 万 家庭对 美好生活 的期 盼” 。教育 问题一直是被推到社会 的风 口 浪尖,从事教育工作 也成 为各 大媒体 的焦点人物 ,隔三差五就
会 出现 某学校 出现什 么问题 ,某老师范 了什 么错误 !出现此类 问题 ,往往是 因为教 师的不良行为所造成 的。 教师的不 良行为对学生心理伤 害的表现


( 一 )体 罚 和 变形 体 罚
教 师体罚和变相体罚 的现 象在教 学中比较普遍 ,而相体罚 方 式也五花 安徽某小学一学生 因忘带课本 而跪着 上课 ; 辽宁某初 中生 因违纪在寒冷的冬天里抱 着电线杆子半小 时。有 的拿 个扳 子打 大拇 指关节 ; 还有 的拿着小棍敲 击头部 。 而发生在我身边 的体罚学生的事例有 : 某教 师为防止学生上课 说话影响上课效率 ,用封 口 胶把 学生 的嘴 巴 封住 ; 学生接 受能 力差 ,教师一怒之下用尺子打 了学生 的头一下 ; 更有夸张的就
是,班上部分学生
( 二 )歧视 和轻视 学生 .
他们长期处 于负螺旋状 态。 “ 差生 ”常 常是课 堂上的看客 ,拉 全班教 学成绩 的罪人 ,是与排 斥、错误相联 系的符 号,是教师 随意斥责和 宣泄的 出气筒,是教 师 “ 杀一儆百 ”的道具 , 是教 学过程 中的被遗忘者和 受歧视者 。 二、教师不 良行为的防范和对策 ( 一 )提 高法律意识 ( 《 中华人民共扣 国教师法》 ) “ 《 中华人 民 共和 国教师法》 第二章第八条 列明教 师的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 师表 ; 2 、贯彻 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 章制度 ,执行 学校 的教 学计 划,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 务 ; 3 、对 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 则的教育和 爱国主义、 民族 团结 的教 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 、科学技术教 育,组织、带领 学生开展有益 的社 会活动 ; 4 、 关心、 爱护全体学生 , 尊重学生人格 , 促进学生在品德 、 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5 、制止有 害于学生的行 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 行为 ,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 象 ; 6 、不断提 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 学业务水平 。
德育研究
家访 时, 目的就为 了了解 学生在 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 家长 的支 持 ,若班主任个人单独进行 家访的话 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 ,若 集体 家访会 给 家长 一定的心理压 力,并且会给 家长 不 良的感 觉一一这只不过是学校 工作的一种 形式。因此,得 不到应有的 效果 。通过班主任单独 的家访,能够与 家长建立私人感情 , 从 而取得 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 ③ 家访时宜树立 家长对孩子的信心 。在 家访 中班主任宜与 家长共 同商洽教 育学生的方法,树立 家长对教育子女 的信 心。 不宜过多地指 出学生 的错 误,而削弱 家长对 子女 的信 。 二 、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般来说 ,每 学期将会召开两次 家长会 。好好利用家长会 的时 间,可以大面积地争取 家长对班主任工作 的信任和支持 。 家长会是一次集 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 好,可使 家长在短时 间内了 解 学校的各种教 育意 图和 家长应 配 合学校 工作 的各个方面, 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 育。 当然,若组织不好 ,会提供让 家长们 集体发 牢骚 的机 会。
达到事倍 功半的效果 !
教 师的不 良行为对学 生的心理伤害及其防范研 究
陈福 明
( 广 州市番 禺区洛 溪新城 小学 广 东 广 州 5 1 1 4 0 0 )
【 摘要】 教师在学生的一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会遇到很多老师,有的教师受学生尊重、爱戴,有的憎 恨和厌恶,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有 自己的想法, 教师的好坏, 学生都 可以判断。教师的行 为有 的 给 学生带来正 面的动力, 有 的带来负面的影响,教 师不当行 为对 学生的心理健 康发展 带来危害。而教 师不当行 为往往是 由于教师错误 的教 育观念 ,或者 教师 自 身的问 题造成。因此,必须让广大的教师认识本身的不良 行为会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和对教师不良 行为的对策。 【 关键词 】 不 良行 为 心理伤害 【 中图分类号 】 G 4 5 1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7 ) 3 2 . 0 2 0 9 .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