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课件

合集下载

《诫子书》PPT课件

《诫子书》PPT课件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4岁,临终之时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
下。
拓读,启迪“子”心
六年冬,魏国征西将军邓艾 伐蜀...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赐 琅琊王。”瞻怒,斩艾使。遂战, 大败,阵前死。时年三十七岁。瞻 长子尚幼,与瞻俱没。
从诸葛瞻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读出“君”意
(原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改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
双重否定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 诲与无限的期望: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不学习就无从增长才识,不立志就不 能成就学问。而肯定句就削弱了语气。
请在《诫子书》中选择一 个字,为诸葛亮补写“一字箴 言”寄给诸葛瞻。你会选择哪 一个?
说说你的理由。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静,审也。从青, 争声。”自审、内省,以求内心的安静
《说文解字》中解释俭为:“俭,约也。”段玉裁在注 释“约”字时说:“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 意”。俭字本义就是对自己加以约束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用作动词,立志)
1.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 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读出“君”意
诸葛亮的这封家书虽仅有86字,却充满了智慧 之语,这些智慧之语寄托了自己对儿子的无限期望:希 望能儿子勤学励志,能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不要淫 慢险躁,从而修身养德,治学做人,同时还希望能珍 惜时光,最终成为一名胸怀大志的君子。

语文第15课《诫子书》(30张PPT)

语文第15课《诫子书》(30张PPT)
A
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2分)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4、请概括【甲】【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2分)
有德行(品德)的人都是由勤俭(而)培养来的(获得的),勤俭就可以减少欲望(欲求)。
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乙文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诸葛亮不仅是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同时他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慈父。诸葛家族三代忠臣正式源于对良好家风的传承。
探讨:《诫子书》对我们现代生活,学习启示和借鉴意义。
生活上: 修身养德,培养节俭习惯,提升品德修养。内心宁静,专注自我,在快节奏生活中不迷失。珍惜时光,不虚度人生。
学习上:淡泊明志,确定目标,为学习提供动力。静心专注,排除干扰,提高学习效率。勤奋学习,增长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猜猜这首诗写的是谁?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诫子书》简介
诸葛亮一生为国事操劳,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在他晚年,深感时日无多,为了劝勉儿子诸葛瞻修身立志,遂写下这封家书。此时,诸葛亮已到暮年,对人生、事业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希望通过此信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授给儿子。
提出论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证明论点
治学:(静)
修身:(躁)
( 面)
告诫儿子:
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静-学 才-学非学-无才 非志-无学
淫慢-不励精 ( 面)险躁-不治性
诫子书

《诫子书》详解PPT课件

《诫子书》详解PPT课件

政治影响。
想象与创造力,积淀着已有几千年的历
史和文化养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及其人民。
3
现代价值
《诫子书》虽已不再是现代教育的标准 教育经典,但其传承下来的教育哲学和 根本理念,仍深植在中国人的骨髓里, 且被人认为有很高的现代数值意义。
总结和展望
《诫子书》自成篇章,虽然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在教育呈现出了强大的现代价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 速发展,如何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融合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体系和现代教育方法并且实现新的教育方 式与差异化,是未来的方向。
《诫子书》详解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件!我们将详细探讨中国古代著名经典《诫子书》的教育思想 和价值。让我们开始一段富有启迪性的旅程吧!
诫子书简介
字义解析
“诫子”即为慈父对儿子的谆谆 告诫,教诲其行为做人之道。
成书年代
《诫子书》成书于东汉末年, 其作者、成书时间和地点均 已无从考证。
受众对象
《诫子书》主要目的是为当 时的读者,即家长,讲述如 何教育子女,如何培养出具 备丰富素质和高尚品德的人 才。
《诫子书》鼓励孩子勇于探究、实践和创新, 锻炼其独立思考和创造力,这也是现代教育 体系中的基本理念之一。
《诫子书》与现代教育的关联
家庭教育
如今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仍然在 家庭中进行,而《诫子书》对 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改 变。
• 家长应注重自我提升, 从而给孩子更多更好的 教育体验。
• 家长的言传身教尤为重 要,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 康成长。
• 注重提倡自主性,让学 生不断尝试实践,尝试
• 创提作倡。互动性,鼓励学生 在互动中开发创新思维 和团队协作精神。
《诫子书》的独特之处和影响

《诫子书》课件(48张PPT)公开课获奖课件

《诫子书》课件(48张PPT)公开课获奖课件

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对本 次公开课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 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06 课件使用指南及 建议
适用对象及场景介绍
适用对象
本课件适用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 师及学生,特别是对于需要深入 了解《诫子书》的人群。
场景介绍
适用于课堂教学、公开课、研讨 会等场合,旨在通过多媒体手段 ,生动形象地展示《诫子书》的 背景、内容、意义及影响。
案例分析与思考
课件中提供了与《诫子书》相关的 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05 现场教学演示环 节
教师现场授课展示
引入课题
通过故事、案例或问题等方式 ,激发学生对《诫子书》的兴
趣和思考。
讲解背景
介绍作者诸葛亮及《诫子书》 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 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俭以养德,静以修 身
诸葛亮提倡节俭以培养品德,保持内心的宁静以修养身心 。
勤学励志,立志为 学
诸葛亮认为学习是成才的关键,鼓励子女勤奋学习,树立 远大的学术目标。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理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是国家治理、天下太平的基础 。
仁爱之心,推己及人
儒家倡导仁爱之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文字简洁明了
课件中的文字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方便学生快速把握关键信 息。
动画效果,增强互动性
自定义动画
课件中运用了多种自定义 动画效果,如文字飞入、 图表展开等,使得课件更 加生动有趣。
交互式练习
通过添加交互式练习题目 ,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参 与答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和学生参与度。
视频和音频素材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38张ppt)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38张ppt)

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

谆 谆

分析观点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
子 情
能治性(反)
殷殷告诫: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反)
积累拓 展
积累关于“立志”“学习”“惜时”的名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头悬梁锥刺股 囊萤夜读
梳理文意
句首发 语词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行为、操守
连词,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来”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 养,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内心恬淡, 不慕名利
明确志向
梳理文意
达到 远大目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表:(议论文)奏议的一种。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2、说:(议论文)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 ,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记:(记叙文)杂记。包括: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4、铭:(称颂功德,记叙文)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5、序:(记叙文)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6、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7、传:(记叙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 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ppt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ppt

疏通文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行为操守。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翻译: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来修 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疏通文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课文 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生字词
夫( fú ) 淡泊(dàn bó ) 淫慢( yín ) 遂( suì ) 穷庐( lú ) 险躁( zào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做名词,远大的目标 )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
即“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课文解读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 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 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中心句: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课文解读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俭:节俭、俭朴、不过分追求物质和外在
(1)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志无以成学。
课文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 静以“明志”,即时时将 “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 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 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志和学都很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既要立志,又要学习。

《诫子书》-课件

《诫子书》-课件

互动:提出问题,引导观 众思考
感谢:感谢观众的聆听和 参与
制作技巧
如何设计封面页
标题:《诫子书》
副标题:诸葛亮
背景图片:选择与主题相关 的图片,如诸葛亮画像、古 代山水画等
颜色搭配:选择与主题相符 的颜色,如黑色、白色、灰 色等
字体选择:选择与主题相符 的字体,如楷书、行书等
布局设计:合理安排标题、 副标题、图片和文字的位 置,使页面整洁、美观。
如何制作背景介绍页
背景图片选择: 选择与主题相关 的图片,如诸葛 亮的画像、历史 场景等
背景颜色搭配: 选择与主题相符 的颜色,如黑色、 灰色等
背景文字排版: 文字大小、字体、 颜色、位置等要 合理,保证清晰 易读
背景动画效果: 适当添加动画效 果,如淡入淡出、 旋转等,增加视 觉效果
如何展示主要内容页
标题醒目:使用大号字体,突出显示主要内容 内容清晰:将主要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或背景区分 图文并茂:使用图片、图表、动画等元素,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互动性强:设置问答、投票等互动环节,增加观众参与感
如何呈现名言警句页
设计简洁明了的背景,避 免分散观众注意力
使用醒目的字体和颜色, 突出名言警句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适当添加图片或动画,增 强视觉效果
确保名言警句与PPT主题 相符,避免偏离主题
如何制作结尾页
总结全文:回 顾全文要点,
强调主题
感谢观众:感 谢观众的聆听
和参与
联系方式:提 供联系方式, 方便观众提问
或交流
结束语:结束 语应简洁明了, 如“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文字排版和字体选择
文字排版:保 持清晰、整洁, 避免过于拥挤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18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18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今义:多指环境上的安静, 不嘈杂。 )
(4)一词多义
非学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学业 )
3.积累闯关
【温馨提示】
学习任务单上每道题能收集到相应的星星数量,明确自己的文言学习能力

0-10颗星是学农, 11--20颗星是学霸, 21--28颗星学神。
任务我来分
小组合作讨论: 就领读、男读或女读、合读划分 朗诵任务,并说明理由。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任务我来分
1.请四人小组结合课下 注释、疏通文意,圈画 出自己小组不会翻译的 句子,一会我们全班解 决疑难,时间3分钟。
2. 开火车的方式, 检测小组合作翻译 成果。
3.积累闯关 完成导学案任务清单,时间3分钟
【温馨提示】 学习任务单上每道题能收集到相应的星 星数量,明确自己的文言学习能力。
背景链接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 不上亲自教育儿子。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第 五次率师北伐,八月病逝于五原的管中。 北伐中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了 言辞谆谆的《诫子书》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与兄瑾言子瞻书》
拟写开场词
请同学结合主题和背景, 为我们的诵读拟写两句开 场词。(20字左右)
• (请将理由工整的书写在任务卡上)诫告诫、劝勉。 Nhomakorabea子
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信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 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蜀 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 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合作探究
作者又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静”与“明志”“成才”分 别有怎样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强调了“明志”“致远”是“淡 泊”“宁静”的目的,即作者认为明确志向和达到目标是目的,其途径是“淡 泊”“宁静”,并用双重否定句的句式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读出情韵
我们如何读出文中这位慈父拳拳爱子之心呢?
这封书信虽历经千年,闪耀 着不仅是一位智者的谆谆告 诫,也是一位慈父殷殷叮嘱 与期望。所以这不仅是一封 告诫书,也是一封爱的遗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父亲是充满智 慧、立意深远、用心良苦的, 应该读得字字铿锵,读出慈 爱柔和、语重心长的语气。
合作探究
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 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 是成才的关键。

明事理,读情韵

知家训,抒胸臆
读出情韵
除了本文,还有哪些家训的力量鼓励着你呢?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家训资料。 2.以书面的形式推荐你们小组喜欢的名家家训,谈谈你的理 解并阐述推荐的理由。 3.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
古人家训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子家训》。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贾昌朝家训》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司马光《训俭示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辞》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示子》

《诫子书》课件 (共25张PPT)

《诫子书》课件  (共25张PPT)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 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 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对比鲜明。
积累字词
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行:操守、品德。 ⑶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⑷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⑹广才:增长才干。 ⑺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 ⑻励精:奋勉,振奋。 ⑼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⑾驰:消失、逝去。 ⑿日:时间。 ⒀遂:于是,就。 ⒁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破房子。 ⒃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⒄才须学也:才:才干 ⒅意与岁去:意:意志 (19)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 (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 (21)夫:大丈夫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写作思路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理解每层的内容。
一、提出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二、论证——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
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 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 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 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 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 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 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 世,享年 54 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 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 田 15 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 “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 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 死 而 后 已 , 深 为 后 人 传 诵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3.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2、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3、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生词)(8分钟)师:圈画出生字词,标出字音师:下面,我们把着几个生字齐读两遍。

竺可桢玄奘戈壁戳穿万顷海市蜃楼生齐读生字生词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分清层次)师: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构思全文?讨论交流。

时间4分钟。

师点拨:1、描述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5)2、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第二次“先学后教”默读4-5小节,文中描述了哪些奇怪的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奇怪现象:(1)“魔鬼的海”海市蜃楼——“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又叫海市蜃楼“(2)“鸣沙”——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作者想告诉我们: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三、当堂测试:基础训练第一课时四、作业:1.字词抄写三遍2.填写基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通过学习,激发自己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继续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通过学习,激发自己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思考问题)自学指导:1课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的现象,而要引用古代典籍里的亲身到过沙漠里的人的故事,这有何作用?2解放后,穿越沙漠的科学工作者为何没有碰到“鬼怪离奇”的东西?(5分钟)点拨: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的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明确作者写作目的)自学指导:1.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用是什么?2.作类比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引用3.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赏析五、当堂训练:课后练习题六、教学反思:十一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2、过程与方法:培养语言能力及对其所运用的生动语言进行正确说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及作者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事物隐秘的愿望。

教学难重点:1、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探索未知世界。

2、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3、层层设疑,安排巧妙。

教学方法:讲解法点拨法谈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斜塔上的实验》导入,请学生谈谈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在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科学精神。

这样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说出了一句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震撼力的话——《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作者简介: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

他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二、出示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2.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及作者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事物隐秘的愿望。

三、检查自学情况:啁啾( zhōujiū)喈喈(jiē)翌( yì)日彗huì )星宽宥( yòu )弥( mí)补臆 ( yì)度窒 ( zhì )息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臆断:凭臆测来断定。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嗣然:以后。

(书面语) 愕然:形容吃惊。

宽宥:宽恕,饶恕。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阅读课文,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再小组内交流。

1.结合“探究?练习一”,讨论为什么“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明确:随着个人知识的增多,他所意识到的未知世界的问题也增多了,知识愈多愈发现自己无知。

2.细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明确: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第二段:以“从前有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知识愈多愈感到自己的无知。

第三段:以不知蝉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阅读第二段,思考:课文第二段详细叙说了一个人知识愈益增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 找出文中的几个事实?又表明了什么?学生阅读第二段,讨论、交流:明确:起先生活于“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这个人,喂养了许多鸟,能够欣赏鸟类美妙的歌喉,“聊以自娱”,并对“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大为佩服。

可见此时此刻,他是自得的,愉悦的。

后来他听到牧童吹笛发出的“十分悠扬”的声音,本以为是一只小鸟,便“出去捕之”,待到发现真相,惊诧不已,表明这个人对笛的无知。

“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这一个“意识”,表明这个人已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惭愧过去的自得自满。

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主动地进行探求。

接着,文章写第二天这个人发现了提琴的演奏也能发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并竭力让读者去想像他的“惊愕”之情,表明这个人进一步发现了新的天地,也越发认识到自己过去知识的贫乏。

“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遂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这名话总结了上两次的发现,指出笛声、琴声都是“偶然见识”,“意想不到”,他的思想已经解放,相信还会有其他发出声音和乐音的方法,似乎对于这个已经有了一定思想准备的人来说,不会再有什么让他惊讶的声音了。

但文章下面又写了“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开门之际门框和铰链也会“奏乐”,“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也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昆虫与鸟雀相比,发声的原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人原有的声学知识完全不能用来解释昆虫的发声原理,他更有了无知之感。

渐渐地,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对声音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蟑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可见知识愈多,愈显无知,愈加惊愕。

这个人研究蟑发声的方法,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影响蟑的发声,充分表明蟑的发声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于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他认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发声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却有“上百种”之多。

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随着已知部分的增加,未知部分也进一步增大。

全段文字,一次次写他知识的增加,一次次转折开去写他愈感自己的无知。

六、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自学讨论。

(1)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本段中写了哪些乐音?讲到了哪些发声原理?明确:第二段是叙述和描写,第三段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明确:鸟儿的叫声。

牧童的笛声。

小提琴演奏声。

门枢和铰链的摩擦声。

指尖敲杯子的杯口。

黄蜂、蚊子、苍蝇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声,蟋蟀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声,风琴、喇叭、笛子、弦乐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铁簧片。

靠气息发声,靠翅膀快速振动发声到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作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2)、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多,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他为什么遇见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明确: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3)、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发声方法?明确:吹口哨、吹树叶。

(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4)、本文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明确: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

能力训练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

八、总结归纳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九、布置作业写一篇随笔,谈谈你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板书设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表明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类比)教学反思:十二统筹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活泼的语言;2.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3.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泼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你需要做些什么事?你是如何安排这些事的?二、结合课后注释,简介作者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1958年华罗庚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和统筹学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他全心全意投入到数学普及工作中去,义无反顾地干了近2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大兴安岭到珠江两岸,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曾到过二十多个工矿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传授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优选法和统筹学的推广与传播十几年来从一个车间、一个村庄迅速传遍了全中国。

1964年写出《统筹方法平话》和《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

1967年著有《优选法》和《优选法平话》。

《统筹方法平话》和《优选法平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方法使得妇孺都能明白、掌握应用,取得了增加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效果。

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三、出示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检查预习1.注音并解词统筹(chóu):统一筹划。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引子: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

淤塞(sè):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