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复习
勾股定理全章综合复习
勾股定理全章综合复习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2)已知a, b, c为厶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 0,则它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的三边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2 2 2A. a: b: c=8 : 16 :仃B. a - b =cC. a2=(b+c)(b-c)D. a: b: c=13 : 5 : 12(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 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6)若厶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 b2+c2 +200 = 12a + 16b + 20c,试判断△ ABC的形状。
例3:求最大、最小角的问题(1)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7,24,25,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度。
(2)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为1 : 3 : 2,则其最小角为。
考点三:勾股定理的应用例1:面积问题(1)下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 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 B 、C 、D 的边长分别是3、 3)(2)如图,△ ABC 为直角三角形,分别以 为直径向外作半圆,用勾股定理说明三个半圆的面积 关系,可得( ) A. S 1+ S 2> S 3B. S 1+ S 2= S 3C. S 2+S 3< S ID.以上都不是 (3 )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三个 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 S 、S 、S,贝陀们之间的关 系是( )A. S 1- S 2= S 3B. S 1+ S 2= S 3C. S 2+Sv S 1D. S 2- S 3=S 5、2、3,则最大正方形ED.(图AB, BC47 2)例2:求长度问题(1)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 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复习
初二数学 勾股定理复习一、知识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数学式子:∠C=900⇒222a b c +=2、神秘的数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数学式子:222a b c +=⇒∠C=900满足a 2+b 2=c 2三个数a 、b 、c 叫做勾股数。
要点回顾【知识点 1】 勾股定理内容: 〖基础回顾〗1、 在Rt △ABC 中, a ,b ,c 分别是三条边,∠C =90°,已知,a b 则c = ; 已知,a c 则b = 。
2、在Rt △ABC 中, a ,b ,c 分别是三条边,∠B =90°,已知a =6,b =10,则c= 。
3、在ABC Rt ∆中,,4,3cm b cm a == 则=c 。
4、在Rt △ABC 中,已知两边长分别是6和8,则其面积为 。
【知识点 2】 勾股数 回忆常见的勾股数 〖基础回顾〗1、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 .72425a b c === B . 1.52 2.5a b c === C .111345a b c === D .15817a b c === 2、、判断a 、b 、c 是否是勾股数。
(1)a=7,b=24,c=25 (2)a=5,b=13,c=12 (3)a=4,b=5,c=6 ⑷Aa【知识点 3】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 〖基础回顾〗1、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
2、已知a 、b 、c 为三个正整数,如果a +b +c =12,那么以a 、b 、c 为边能组成的三角形是:①等腰三角形;②等边三角形;③直角三角形;④钝角三角形.以上符合条件的正确结论是______.3、在△ABC 中, AB=15,AD=12,BD=9,AC=13,求△ABC 的周长和面积。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知识要点】1. 勾股定理的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3. 勾股数:①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8,15,17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4.命题、定理、证明⑴ 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⑵ 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⑶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⑷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⑸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⑹ 证明的一般步骤①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② 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③ 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AB C a b c 弦股勾A BD 5.判断直角三角形:(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总复习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总复习: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cbaHG F EDCB A方法二:bacbac cabcab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a bcc baE D CBA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6.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 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 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 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8.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常见图形:ABC30°D CB A ADB CCB DACA B D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全章类题总结类型一:等面积法求高【例题】如图,△ABC 中,∠ACB=900,AC=7,BC=24,C D ⊥AB 于D 。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知识点总结1. 勾股民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b a ,,斜边是c ,则222b a c +=。
2. 勾股数:满足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三个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c b a ,,,且满足222b a c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C 是直角。
4. 特殊三角形三边的比:①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例为(从小打大):2:3:1。
②4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例为(从小到大):2:1:1。
5.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点()11y x A ,与点()22y x B ,,则线段AB 的长度为:()()221221y y x x AB −+−=。
练习题 1、(2022•攀枝花)如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的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够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 .若OC =,BC =1,∠AOB =30°,则OA 的值为( )A .3B .23C .2D .1【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OBC=90°,OC=,BC=1,∴OB===2,∵∠A=90°,∠AOB=30°,∴AB=OB=1,∴OA===,故选:A.2、(2022•荆门)如图,一座金字塔被发现时,顶部已经荡然无存,但底部未曾受损.已知该金字塔的下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且每一个侧面与地面成60°角,则金字塔原来高度为()A.120m B.603m C.605m D.1203m【分析】根据底部是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求出BC的长,再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A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底部是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BC=×120=60m,∵AC⊥BC,∠ABC=60°,∴∠BAC=30°,∴AB =2BC =120m ,∴AC ==m . 故选:B .3、(2022•百色)活动探究: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已知△ABC 中,∠A =30°,AC =3,∠A 所对的边为,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我们发现其中如图的△A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A .23B .23﹣3C .23或3D .23或23﹣3【分析】根据题意知,CD =CB ,作CH ⊥AB 于H ,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H ,AH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H ,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CD =CB ,作CH ⊥AB 于H ,∴DH =BH ,∵∠A =30°,∴CH =AC =,AH =CH =,在Rt △CBH 中,由勾股定理得BH ==,∴AB =AH +BH ==2,AD =AH ﹣DH ==, 故选:C . 4、(2022•荆州)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通过尺规作图得到的直线MN 分别交AB ,AC 于D ,E ,连接CD .若CE =31AE =1,则CD = .【分析】如图,连接BE ,根据作图可知MN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得到AE =BE =3,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 ,AB ,最后利用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连接BE ,∵CE =AE =1,∴AE =3,AC =4,而根据作图可知MN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3,在Rt △ECB 中,BC ==2,∴AB ==2, ∵CD 为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上的中线,∴CD =AB =.故答案为:. 5、(2022•广元)如图,在△ABC 中,BC =6,AC =8,∠C =90°,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与AB 交于点D ,再分别以A 、D 为圆心,大于21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C 、AB 于点E 、F ,则AE 的长度为( )A .25B .3C .22D .310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 即可.【解答】解:在Rt △ABC 中,BC =6,AC =8,∴AB ===10, ∵BD =CB =6,∴AD =AB ﹣BC =4,由作图可知EF 垂直平分线段AD ,∴AF =DF =2,∵∠A =∠A ,∠AFE =∠ACB =90°,∴△AFE ∽△ACB ,∴=, ∴=,∴AE =,故选:A .6、(2022•湖州)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图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B ,BC 上的格点,BM =4,BN =2.若点P 是这个网格图形中的格点,连结PM ,PN ,则所有满足∠MPN =45°的△PMN 中,边PM 的长的最大值是( )A .42B .6C .210D .35【分析】在网格中,以MN 为直角边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使PM 最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BM=NC=4,BN=CP=2,且∠B=∠C=90°,∴△BMN≌△CNP(SAS),∴MN=NP,∠BMN=∠CNP,∵∠BMN+∠BNM=90°,∴∠BNM+∠CNP=90°,∴∠MNP=90°,∴△NM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PM最长,在Rt△BMN和Rt△NCP中,根据勾股定理得:MN=NP==2,则PM==2.故选:C.7、(2022•金华)如图是城市某区域的示意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学校和体育场的坐标分别是(3,1),(4,﹣2),下列各地点中,离原点最近的是()A.超市B.医院C.体育场D.学校【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点O到超市、学校、体育场、医院的距离,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如右图所示,点O到超市的距离为:=,点O到学校的距离为:=,点O到体育场的距离为:=,点O到医院的距离为:=,∵<=<,∴点O到超市的距离最近,故选:A.8、(2022•舟山)如图,在Rt△ABC和Rt△BDE中,∠ABC=∠BDE=90°,点A在边DE 的中点上,若AB=BC,DB=DE=2,连结CE,则CE的长为()A.14B.15C.4D.17【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先作出合适的辅助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和BC的长,根据等面积法可以求得EG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EF的长,最后计算出CE的长即可.方法二:延长ED到F,使得DE=DF,连接CF,B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可以求得CE的长.【解答】解:方法一:作EF⊥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F,作E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DB=DE=2,∠BDE=90°,点A是DE的中点,∴BE===2,DA=EA=1,∴AB===,∵AB=BC,∴BC=,∵=,∴,解得EG=,∵EG⊥BG,EF⊥BF,∠ABF=90°,∴四边形EFBG是矩形,∴EG=BF=,∵BE=2,BF=,∴EF===,CF=BF+BC=+=,∵∠EFC=90°,∴EC===,故选:D.方法二:延长ED到F,使得DE=DF,连接CF,BF,如图所示,∵BD=DE=2,∠BDE=90°,∴∠BDE=∠BDF=90°,EF=4,∴△BDE≌△BDF(SAS),∴BE=BF,∠BEA=∠BF A=45°,∵∠EBA+∠ABF=90°,∠ABF+∠FBC=90°,∴∠EBA=∠FBC,∵BE=BF,BA=BC,∴△EBA≌△FBC(SAS),∴∠BEA=∠BFC=45°,AE=CF,∴∠CFE=∠BFC+∠AFB=90°,∵点A为DE的中点,∴AE=1,∴CF=1,∴EC===,故选:D.9、(2022•成都)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是.【分析】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b=6,ab=4,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斜边长.【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a+b=6,ab=4,∴斜边c====2,故答案为:2.10、(2022•南充)如图,在Rt△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DE ∥AB,交AC于点E,DF⊥AB于点F,DE=5,DF=3,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F=1B.DC=3C.AE=5D.AC=9【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和勾股定理,可以求得CD和CE的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E的长,从而可以判断B和C,然后即可得到AC的长,即可判断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BF的长,从而可以判断A.【解答】解:∵AD平分∠BAC,∠C=90°,DF⊥AB,∴∠1=∠2,DC=FD,∠C=∠DFB=90°,∵DE∥AB,∴∠2=∠3,∴∠1=∠3,∴AE=DE,∵DE=5,DF=3,∴AE=5,CD=3,故选项B、C正确;∴CE==4,∴AC=AE+EC=5+4=9,故选项D正确;∵DE∥AB,∠DFB=90°,∴∠EDF=∠DFB=90°,∴∠CDE+∠FDB=90°,∵∠CDE+∠DEC=90°,∴∠DEC=∠FDB,∵tan∠DEC=,tan∠FDB=,∴,解得BF=,故选项A错误;故选:A.11、(2022•通辽)在Rt△ABC中,∠C=90°,有一个锐角为60°,AB=6,若点P在直线AB上(不与点A,B重合),且∠PCB=30°,则AP的长为.【分析】题中60°的锐角,可能是∠A也可能是∠B;∠PCB=30°可以分为点P在在线段AB上和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同时借助勾股定理求得AP的长度.【解答】解:当∠A=30°时,∵∠C=90°,∠A=30°,∴∠CBA=60°,BC=AB=×6=3,由勾股定理得,AC=3,①点P在线段AB上,∵∠PCB=30°,∠CBA=60°∴∠CPB=90°,∴∠CP A=90°,在Rt△ACP中,∠A=30°,∴PC=AC=×3=.∴在Rt△APC中,由勾股定理得AP=.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PCB=30°,∴∠ACP=90°+30°=120°,∵∠A=30°,∴∠CP A=30°.∵∠PCB=30°,∴∠PCB=∠CP A,∴BP=BC=3,∴AP=AB+BP=6+3=9.当∠ABC=30°时,∵∠C=90°,∠ABC=30°,∴∠A=60°,AC=AB=×6=3,由勾股定理得,BC=3,①点P在线段AB上,∵∠PCB=30°,∴∠ACP=60°,∴△ACP是等边三角形∴AP=AC=3.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PCB=30°,∠ABC=30°,∴CP∥AP这与CP与AP交于点P矛盾,舍去.综上所得,AP的长为,9或3.故答案为:,9或3.12、(2022•武汉)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ABHL,ACDE,BCFG,连接DF.过点C作AB的垂线CJ,垂足为J,分别交DF,LH于点I,K.若CI=5,CJ=4,则四边形AJKL的面积是.【分析】过点D作DM⊥CI于点M,过点F作FN⊥CI于点N,由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CJ≌△CDM,△BCJ≌△CFN,可得DM=CJ,FN=CJ,可证得△DMI≌△FNI,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I=FI=CI,由勾股定理可得MI,NI,从而可得CN,可得BJ与AJ,即可求解.【解答】解:过点D作DM⊥CI,交CI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F作FN⊥CI于点N,∵△ABC为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CDE,BCFG为正方形,过点C作AB的垂线CJ,CJ=4,∴AC=CD,∠ACD=90°,∠AJC=∠CMD=90°,∠CAJ+∠ACJ=90°,BC=CF,∠BCF=90°,∠CNF=∠BJC=90°,∠FCN+∠CFN=90°,∴∠ACJ+∠DCM=90°,∠FCN+∠BCJ=90°,∴∠CAJ=∠DCM,∠BCJ=∠CFN,∴△ACJ≌△CDM(AAS),△BCJ≌△CFN(AAS),∴AJ=CM,DM=CJ=4,BJ=CN,NF=CJ=4,∴DM=NF,∴△DMI≌△FNI(AAS),∴DI=FI,MI=NI,∵∠DCF=90°,∴DI=FI=CI=5,在Rt△DMI中,由勾股定理可得:MI===3,∴NI=MI=3,∴AJ=CM=CI+MI=5+3=8,BJ=CN=CI﹣NI=5﹣3=2,∴AB=AJ+BJ=8+2=10,∵四边形ABHL为正方形,∴AL=AB=10,∵四边形AJKL为矩形,∴四边形AJKL的面积为:AL•AJ=10×8=80,故答案为:80.13、(2022•内江)勾股定理被记载于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如图①所示的“弦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图②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4,则S1+S2+S3=.【分析】由勾股定理和乘法公式完成计算即可.【解答】解:设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为a,短直角边是b,则:S1=(a+b)2,S2=42=16,S3=(a﹣b)2,且:a2+b2=EF2=16,∴S1+S2+S3=(a+b)2+16+(a﹣b)2=2(a2+b2)+16=2×16+16=48.故答案为:48.14、(2022•永州)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赵爽弦图”,极富创新意识地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如图所示,“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则AE=.【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B=BC=CD=DA=5,EF=FG=GH=HE=1,设AF=DE=CH =BG=x,结合图形得出AE=x﹣1,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答】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AB=BC=CD=DA=5,EF=FG=GH=HE=1,根据题意,设AF=DE=CH=BG=x,则AE=x﹣1,在Rt△AED中,AE2+ED2=AD2,∴(x﹣1)2+x2=52,解得:x1=4,x2=﹣3(舍去),∴x﹣1=3,故答案为:3.15、(2022•湖北)勾股定理最早出现在商高的《周髀算经》:“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观察下列勾股数:3,4,5;5,12,13;7,24,25;…,这类勾股数的特点是:勾为奇数,弦与股相差为1.柏拉图研究了勾为偶数,弦与股相差为2的一类勾股数,如:6,8,10;8,15,17;…,若此类勾股数的勾为2m(m≥3,m为正整数),则其弦是(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分析】根据题意得2m为偶数,设其股是a,则弦为a+2,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m为正整数,∴2m为偶数,设其股是a,则弦为a+2,根据勾股定理得,(2m)2+a2=(a+2)2,解得a=m2﹣1,∴弦是a+2=m2﹣1+2=m2+1,故答案为:m2+1.16、(2022•常州)如图,将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活动框架(边框粗细忽略不计)扭动成四边形ABCD,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其拉伸长度达到36cm时才会断裂.若∠BAD=60°,则橡皮筋AC断裂(填“会”或“不会”,参考数据:3≈1.732).【分析】设AC与BD相交于点O,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C=2AO,OD=BD,AD=AB=20cm,从而可得△AB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BD=20cm,然后再在Rt△ADO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从而求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答】解:设AC与BD相交于点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C=2AO,OD=BD,AD=AB=20cm,∵∠BAD=60°,∴△ABD是等边三角形,∴BD=AB=20cm,∴DO=BD=10(cm),在Rt△ADO中,AO===10(cm),∴AC=2AO=20≈34.64(cm),∵34.64cm<36cm,∴橡皮筋AC不会断裂,故答案为:不会.17、(2022•常州)如图,在Rt△ABC中,∠C=90°,AC=9,BC=12.在Rt△DEF中,∠F=90°,DF=3,EF=4.用一条始终绷直的弹性染色线连接CF,Rt△DEF从起始位置(点D与点B重合)平移至终止位置(点E与点A重合),且斜边DE始终在线段AB上,则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面积是.【分析】如图,连接CF交AB于点M,连接CF′交AB于点N,过点F作FG⊥AB于点H,过点F′作F′H⊥AB于点H,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求出梯形的上下底以及高,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连接CF交AB于点M,连接CF′交AB于点N,过点F作FG⊥AB于点H,过点F′作F′H⊥AB于点H,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在Rt△DEF中,DF=3,EF=4,∴DE===5,在Rt△ABC中,AC=9,BC=12,∴AB===15,∵•DF•EF=•DE•GF,∴FG=,∴BG===,∴GE=BE﹣BG=,AH=GE=,∴F′H=FG=,∴FF′=GH=AB﹣BG﹣AH=15﹣5=10,∵BF∥AC,∴==,∴BM=AB=,同法可证AN=AB=,∴MN=15﹣﹣=,∴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的面积=×(10+)×=21,故答案为:21.18、(2022•泰州)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中,各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马”从图中的位置出发,不走重复路线,按照“马走日”的规则,走两步后的落点与出发点间的最短距离为.【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第一步到①,第二步到②,故走两步后的落点与出发点间的最短距离为=,故答案为:.。
期末复习(二) 勾股定理
解:根据题意,得 , .又 , .又 , .
(2) 的度数.
[答案] , , , , 为直角三角形, .由(1)得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重难点3 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3】如图,高速公路的一侧有 , 两个村庄,它们到高速公路所在直线 的距离分别为
(1)你认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解: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 , . .又 , , . .
(2)求这个零件的面积.
[答案] 由(1)知 , ,∴这个零件的面积为 .
19.(12分)给出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该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
A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5题图
5.如图,“赵爽弦图”是吴国的赵爽创制的.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得到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间的小正方形组成,在一次游园活动中,数学小组制作了一面“赵爽弦图锣”,其中
C
A. B. C. D.
第7题图
7.图1是由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所示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的顶点 , 在图2围成的正方体中的距离是( )
C
A. B. C. D.
8.如图,在 中, 于点 , , , ,则 的为( )
B
A. B. C. D.
3.图1是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可折叠式护眼灯,其中底座的高 ,连杆 ,灯罩 .如图2,转动 , ,使得 成平角,且灯罩端点 离桌面 的高度 为 ,求 的距离.
解:过点 作 于点 . , ,∴四边形 为矩形. , . , ,
∴在 中, . 的距离为 .
勾股定理复习与提升
0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面积公式、向量等不同方法证
明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变形
0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勾股定理进行变形,如$(c-
a)^2 + b^2 = c^2$等。
勾股定理的应用范围
03
勾股定理不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推广到任意三角形和
多边形中。
勾股定理的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勾股定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力学分析
光学分析
在力学分析中,勾股定理可以用来确定物 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以 确保物体的运动状态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的正确性。
在光学分析中,勾股定理可以用来确定光 的传播路径、折射率和反射率等参数,以 确保光的传播特性和行为的正确性。
电磁学
在电磁学中,勾股定理可以用来确定电磁 波的传播方向、幅度和相位等参数,以确 保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行为的正确性。
02 勾股定理的拓展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指,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的关系,那么这个三 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具体来说,如果$a^2 + b^2 = c^2$,其中$a$和$b$是直角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是斜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方法:假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且角C是直角。那么根据勾股定理,我们 有$a^2 + b^2 = c^2$。如果$a^2 + b^2 neq c^2$,则说明角C不是直角,与 假设矛盾。
勾股定理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在几何图形中,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角度或边长;在 等腰三角形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就是高线;在矩形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 等。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一 勾股定理本章常用知识点: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斜边的 。
如果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勾股定理可以表示为: 。
2、勾股数:满足a 2+b 2=c 2的三个 ,称为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如下:3、常见平方数:121112=; 144122=; 169132=; 196142=; 225152=;256162=289172=; 324182=; 361192=; 400202=;441212=; 484222= 529232=; 576242=; 625252=; 676262=;729272=专题归类:专题一、勾股定理与面积1、、在Rt ▲ABC 中,∠C=︒90,a=5,c=3.,则Rt ▲ABC 的面积S= 。
2、一个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米,斜边长为5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3、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和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4、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
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 则S 1+S 2+S 3+S 4等于 。
5、三条边分别是5,12,13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满足:a 2+b 2+c 2+50=6a+8b+10c,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7、如图1,︒=∠90ACB ,BC=8,AB=10,CD 是斜边的高,求CD 的长?7、如下图,在∆ABC 中,︒=∠90ABC ,AB=8cm ,BC=15cm ,P 是到∆ABC 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求点P 到∆ABC 三边的距离。
8、有一块土地形状如图3所示,︒=∠=∠90D B ,AB=20米,BC=15米,CD=7米,请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
(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9、如右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2,CD=1,∠A=6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完整word)勾股定理经典复习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经典复习题一、基础达标: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 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 B.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C.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A ,则a 2+b 2=c 2; D.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C ,则a 2+b 2=c 2. 2. △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c b a =+B 。
c b a >+ C. c b a <+ D 。
222c b a =+ 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1B .120C .90D .不能确定4.△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 或 32 D .37 或 33 5.斜边的边长为cm 17,一条直角边长为cm 8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6.假如有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三边a 、b 、c 之间应满足 ,其中 边是直角所对的边;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222b c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其中b 边是 边,b 边所对的角是 .7.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6:8:10,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8.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3:2:1,最短边长为cm 1,最长边长为cm 2,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9.如图,已知ABC ∆中,︒=∠90C ,15=BA ,12=AC ,以直角边BC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10. 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cm 3,面积为212cm ,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 二、综合发展:11.如图,一个高4m 、宽3m 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的顶点间加固一个木条,求木条的长.ACB3m4m 20m 1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cm 15,cm 20,cm 25,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13.如图,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m,高3m ,长20m ,棚的斜面用塑料薄膜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课
详细描述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和斜边的高来计算。面积 = (1/2) × 直角边1 × 直角边2 = (1/2) × 斜边 × 高。
示例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直角边a=3和b=4,斜边c=5,斜边上的高h可以通过面积公式计 算为h=12/5。
等。
05 勾股定理的易错点解析
勾股定理适用条件的误解
总结词
理解不准确
01
总结词
应用范围限制
03
总结词
忽视前提条件
05
02
详细描述
勾股定理适用于直角三角形,但学生常常误 以为它适用于所有三角形,导致在解题时出 现错误。
04
详细描述
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 非直角三角形,需要使用其他定理和 公式进行计算。
06
详细描述
勾股定理的前提是三角形必须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忽视这个前提,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勾股定理计算中的常见错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计算错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学生在使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时,常常因为粗 心或对公式理解不准确而出现计算错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单位不统一
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总结词
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之间存在密 切关系,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求 解相关问题。
详细描述
在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三角 函数问题时,勾股定理常常被用 来计算边长或角度。例如,在求 解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时, 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相关物 体的长度或距离。
示例
在解决与航海、测量和几何学相 关的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使用 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来求解角度 和距离。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勾股定理单元复习课件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一章 C.10或14
No 勾股定理(ɡōu ɡǔ dìnɡ lǐ)。C.a2+c2=b2 D.c2-a2=b2。A.100 D.100或28。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B.28。 D.等腰三角形
Image
12/13/2021
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解:作AD⊥MN于点D,并作AB=AC=200 m交MN于点B,C.因为AD=120 m,所以BD= 160(m),BC=160×2=320(m)=0.32(km),t=0.32÷72×3600=16(s).答:A处受噪音影响 的时间是16 s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16.如图,一根长度为50 cm的木棒的两端系着一根长度为70 cm的绳子,现准备在绳子上 找一点,然后将绳子拉直,使拉直后的绳子与木棒构成一个(yī ɡè)直角三角形,且 木棒所在边为直角边,这个点将绳子分成的两段各有多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a2+c2=b2 D.c2-a2=b2
第二页,共十九页。
2.已知一个(yī ɡè)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D
A.100
B.28
C.10或14 D.100或28
第三页,共十九页。
3.(郑州二中月考)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在△ABC 中,若∠C=∠A-∠B,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B.在△ABC 中,若∠A∶∠B∶∠C=5∶2∶3,则△ABC 为直角三 角形 C.在△ABC 中,若 a=35 c,b=45 c,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在△ABC 中,若 a∶b∶c=3∶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复习要点知识点一:勾股定理要点:⑴.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 +b 2 =c 2 ,⑵.历史文化: 勾股定理在西方文献中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为弦。
⑶格式: a=8 b=15 解:由勾股定理得 c 2 =a 2 +b 2 =82 +152 =64+225=289 ∵C >0 ∴C=17【典例精析】1.一架2.5m 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脚0.7m .那么梯子的顶端距墙脚的距离是( ).(A)0.7m (B)0.9m (C)1.5m (D)2.4m2.如图,为了求出湖两岸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 设桩,使三角形ABC 恰好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得到AC 长160m ,BC 长128m ,则AB 长 m .3.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 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因而 c2= + .化简后即为 c 2= .知识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别要点;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c 为最长边,只要符合a 2 +b 2 =c 2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典例精析】1、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5、6、7 B.1、4、9 C.5、12、13D.5、11、12A C 160bc图1-1 2、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b 2=c 2-a 2B.a ∶b ∶c=3∶4∶5C.∠C=∠A -∠BD.∠A ∶∠B ∶∠C=12∶13∶155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5,36,39,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同时扩大4倍后,得到的三角形为(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5.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 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多少米?知识点三: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典例精析】1、如图1-1,在钝角ABC 中,CB =9,AB =17,AC =10,AD BC ⊥于D ,求AD 的长。
勾股定理知识点及复习题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 S = 4 - ab c^ 2ab c 22大正方形面积为 S =(a - b)2=a 22ab - b 2化简可证方法三:S 弟形=-(a b) (a b)2S 弟形1 1=2S ADE • S ABE =2 — ab — C 2,化简得证3 .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 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 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 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勾股定理的复习—、勾股定理的内容1、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亠b 2 =c 23、 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思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4 1 ab (b -a)2=c 2,化简可证: a? - b =c 22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4 .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AABC 中, /C=90,贝V c = . a 2■ b 2, b = ,c 2—a 2, a = .c 2-b 2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注: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 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 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5、在数轴上作出表示、n (n 为正整数)的点.ab易错点:(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边长,求第三边长,要弄清哪条边是斜边,哪条边是直角边,不能确定时,要分类讨论.(2)另外不论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就用勾股定理;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是直角三角形;(2)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常列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例3.若(二)、例题解析 考点一: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例1 .在 ABC 中,.C =90 . ⑴已知 AC =6, BC =8 .求AB 的长 ⑵已知AB =17, AC =15,求BC 的长例4:在Rt △ ABC 中, a , b , c 分别是三条边, 求边长c . 剖析:由于审题不仔细,容易忽视了/B=90°错把c 当成了斜边.温馨提示:运用勾股定理时,一定分清斜边和直角边,不能机械套用 c2=a2+b2例2.如图,由Rt △ ABQ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cm,则正方形M 与正方形N 的面积之和为 ______________ cm 2a 、b 、c, a 2 =144,b 2 =25,则c 2 二 ______________例5:已知一个Rt △ 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我们已知的边长 4一定是直角边,而4有可能是斜边,因此要分类讨论.温馨提示:在用勾股定理时,当斜边没有确定时,应进行分类讨论.例6:已知a,b,c 为/ ABC 三边,a=6, b=8, b<c ,且c 为整数,则c= 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你/ ABC 为直角三角形,因此不能乱用勾股定理.正解:由b<c ,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得 8vcv6+8,即8vcv14,又因c 为整数,故c 边 长为 9、10、11、12、13.温馨提示: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才能用勾股定理,因此解题时一定注意已知条件中 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例2.已知两线段的长为6cm 和8cm 当第三条线段取 ___________________ 时,这三条线段能组 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复习
好相齐,则河水的深度为( A)
1、在△ABC中,AC=6,BC=8,则AB的长为( ) (A)10 (B)2 (C)4 (D)无法确定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
长为
。
3、以线段a=0.6,b=1,C=0.8为边组成的三角形是不 是直角三角形?
比一比,看谁快!
1、在Rt△ABC中,∠C=900
①若a=6,b=8, 则c=_1_0_;
33
B
D
C
6
1、如图,在△ABC中,AB=AC=17, BC=16,求△ABC的面积。
(2)求腰AC上的高。
A
17 15 17
88
B
D
C
16
2 、 如 图 6 , 在 △ ABC 中 , AD⊥BC , AB=15,AD=12,AC=13,求△ABC的 周长和面积。
A
15
13
12
B 9 D5 C
考点4
勾BC,为了
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距离AB
为6米,问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
解: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 62 + 82
=36+64
=100 即:AC=10(-10不合,舍去) 答:梯子至少长10米。
C
8m
A
6m
B
1、 印度有一数学家婆什迦罗曾提出过“荷花问题”
x米 (X+1)米
C 5米
B
例题:一个长5m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这时
梯子顶端离地面4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m,
那么梯子的底端也外移2m吗?
解: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 A
得:OB AB2 A02
勾股定理考前总复习
【勾股定理】考点一:勾股定理的直接应用例1(1)△ABC中,c=3,a2+b2+c2=(2)△ABC中, a2+b2+c2=50,c=例2.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均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几倍?()A、2B、4C、3D、5例3.正方形的面积是2,它的对角线长为()A、1B、2 C D、2例4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右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h cm,则h的取值范围是()A、h≤17cmB、h≥8cmC、15cm≤h≤16cmD、7cm≤h≤16cm例5.有两棵树,一棵高8cm,另一棵高2cm,两树相距8c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数的树梢,至少飞了m例6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多少例7: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例8如图(1),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__米.例9、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若BE=12,CF=5.求线段EF的长。
考点二:勾股树例1.如图,由Rt△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 为8cm ,则正方形M 与正方形N 的面积之和为2_____cm例2.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 垂直于BE ,且AE =3,BE =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例3、(2009·湖州中考)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Rt ACB ∠=∠,4AB =,分别以AC ,BC 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1S ,2S ,则1S +2S 的值等于 .例4、(2009·宜宾中考)已知:如图,以Rt △ABC 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 =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例5(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1234S S S S ,,,,则1S考点三:求第三条边长的双解问题例1.若Rt ABC 中,90C ︒∠=且c=37,a=12,则b=( ) A 、50 B 、35 C 、34 D 、26例2.已知两线段的长为6cm 和8cm ,当第三条线段取 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总复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即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为斜边最长,c>a,c>b )注释:(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而不适用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 c2=a2+b2,a2=c2-b2, b2=c2-a23.图形解释:4.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成为勾股数.例如:(3,4,5),(6,8,10),(5,12,13),(7,24,25)注释:勾股数的每一项的整数倍的组合也是勾股数,例如(3,4,5)的二倍(6,8,10)同样也为勾股数。
知识点一:已知两边求第三边1.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①若a=5,b=12,则c=________;②若c=41,a=40,则b=________;③若∠A=45°,a=1.则b=________,c=________ ,a:b:c= .2.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 ,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3.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是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ABC中,AB=AC,∠BAC的角平分线交BC边于点D,AB=5,BC=6,则AD= 。
5. 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总结:在应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时,一定要分清哪条是直角边哪条是斜边。
【同步训练一】1. 在Rt△ABC中,∠C=90°(1)已知a=6, c=10,求b;(2)已知a=40,b=9,求c;(3)若∠A=30°,a=1,则c=________,b=_________;(4)若∠A=45°,a=1,则c=________,b=_________2.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 ,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8,则另一条边长是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Rt△ABC中,∠C=90°,若BC=3,AC=4,则A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复习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勾股定理
一、知识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即:a 2
+b 2
=c 2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满足22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典型题型
题型1、求线段的长度
例1、如图,在△ABC 中,∠ACB=90o , CD ⊥AB ,D 为垂足,AC=6cm,BC=8cm. 求① △ABC 的面积; ②斜边AB 的长;③斜边AB 上的高CD 的长。
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5,底边长14,则底边上的高是 24 ,面积是 168 。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它的各边长为 6、8、10 。
3、一根旗杆在离地9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为 15 。
4、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那么斜边上的高是 ( D )
A 、6厘米;
B 、 8厘米;
C 、 80/13厘米;
D 、 60/13厘米;
5、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之比为3:4,且斜边为20cm ,求(1)两直角边的长(2)斜边上的高线长
题型2、判断直角三角形 例2、如图己知13,12,4,3,====⊥AD CD BC AB BC AB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练习
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C )
A .2,3,4
B .3,4,6
C .5,12,13
D .4,6,7 D
B
A
C
2.
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 ,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A .a :b :c=8∶16∶17
B . a 2-b 2=c 2
C .a 2=(b+c)(b-c)
D . a :b :c =13∶5∶12 3.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
(22
+=+,则这个三角形是( C )
A . 等边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锐角三角形. 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0,BC=15,CD=7,AD=24,∠B=90°, 求证:∠A+∠C=180°。
题型3、求最短距离
如图,A 、B 两点位于过圆柱体中心轴的同一纵切面
上,一只蚂蚁从点A 沿圆柱表面爬到点B ,如果圆 B 柱的高为cm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π
6
cm ,那么最短 的路线长是( C )
A. 6cm
B. 8 cm
C. 10 cm
D. 10πcm A
三、主要解题思想
1、方程思想
例题3、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中AB=8 cm,BC=10 cm,在边CD 上取一点E ,将△ADE 折叠使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 ,求CE 的长.
例题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15,BC =14,AC =13.求△ABC 的面积.
练习
C ’1、如图,把矩形ABC
D 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点D 处,点C 落在处,折痕EF 与BD 交于点O ,已知AB=16,AD=12,求折痕EF 的长。
A
B
C
D
C '
F
E
O
D
C
B
A
2、已知:如图,△ABC 中,∠C =90o ,AD 是角平分线,CD =15,BD =25.求AC 的长.
2、分类讨论思想(易错题)
例题5、 在Rt △ABC 中,已知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的长为 5,√7
例题6、已知在△ABC 中,AB=17,AC=10,BC 边上的高等于8,则△ABC 的周长为 . 练习
1、在Rt △ABC 中,已知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的长为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和12,则周长为 ,底边上的高是 ,面积是 。
四、巩固练习
1.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第三边一定为10
B. 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 三角形的面积为48
D. 第三边可能为10
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 ,两条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D )
A . 27cm B. 30cm C. 40cm D. 48cm
3.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b)(a 2+b 2-c 2
)=0,则△ABC 是 ( D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A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
5.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
ABE 的面积为( A )cm 2 A 6 B 8 C 10 D 12
6.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中四边形的面积为( B )
A. 25
B.
C. 9
D.
7.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边长分别为3,4,且第三条边长为整数,那么第三条边长应该是( A ) A. 5
B. 2
C. 6
D. 非上述答案
8.已知x 、y 为正数,且│x 2-4│+(y 2-3)2
=0,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C )
A 、5
B 、25
C 、7
D 、15
A
B
E
D
第5题
9.
在Rt △ABC 中,∠C=90°,(1)若a=5,b=12,则c= 13 ;
(2)b=8,c=17 ,则ABC S ∆= 60
10.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它的高是____3√3____
1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 和12c 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 m 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12. 在△ABC 中,点D 为BC 的中点,BD=3,AD=4,AB=5,则AC=____5___ 1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 m,底边长是6c m,则底边上的高是____2√10 ______ 14. 已知:如图,△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E 是高,且AB>AC,
(1). 若AB=12,BC=10,AC=8 求DE (2). 求证: 2
2
2AB AC BC DE -=⋅
15.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底边BC =20,D 为AB 求(1) △ABC 的周长 (2) △ABC 的面积
五、相关单元知识点:
1、三角形中,三边的基本关系: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
2、三角形中,两条线垂直的判断条件与性质
(相关单元:七年级上:第四单元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 三角形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证明(一))
B
A
C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