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校内纪念雕像
(西南交通大学)爱国爱校专题

学生在北京 街头示威和游行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 《新青年》创刊号在上海出版
《新青年》第7卷第6号 刊出我校许元启 撰写的调查报告《唐 山劳动状况》
毛泽东给我校寄来他主编的 《湘江评论》,请我校学生会代销
1921年许元启 等人加入了李大 钊、邓中夏发起 组织的马克思主 义学说研究会, 开始在我校宣传 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 集会,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的“合约”上签字。
上个世纪初的唐山火车站
上个世纪初的唐山火车站
1881年运行在唐胥铁路上的自制简易火车头
唐山机车车辆厂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生产的蒸汽机车
唐山在上个世纪初是个开放的城市
1912年9月24日孙中山先生 在唐山广东会馆会见唐山各界人士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先生
詹天佑先生捐赠给我校的学生宿舍
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
雄伟壮丽的钱塘江大桥
正在修建的钱塘江大桥
乘坐列车通过钱塘江大桥的难民 乘坐列车通过钱塘江
大桥前往前线的抗日将士
1937年12月31日,
因日军逼近杭州,茅以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亲手炸毁了钱塘江大桥 1937年9月 竣工的钱塘江大桥
黄万里教授
长征时任红四方面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
长。到达延安后,任西路军总参谋长。
1938年初,由于党内左倾路线被杀害,时
年36岁。1996年6月5日,解放军总政治
部为其平反,追认为烈士。
曾涌泉,解放后任外交部副部长。
李温平校友获得的美国“自由勋章” 和民国政府颁发的“光华一等奖章”
1909 年 12 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 川汉铁路宜昌至万县段开工,共划分 为10 个工段,其中有 6 个工段的主 管工程师都是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的第一届学生,他们是张鸿诰、耿瑞 芝、苏以昭、王国勋、周良钦、周琳 等。
梁锦堂参观西南交大校园,聆听百年交大校史心得

梁锦堂参观西南交大校园,聆听百年交大校史
心得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园,并聆听了关于百年交大校史的讲座。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交大所秉持的理念和悠久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交通运输类高等学府之一。
校园位于美丽的四川省成都市,占地广阔,环境优美。
步入校园,我被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景象所吸引。
校园内散发着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仿佛激励着每一位学子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热爱。
在讲座中,我了解到西南交大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摇篮之一,始建于1896年。
百年来,学校始终秉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和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同时,学校还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校史讲座中,我还了解到西南交大校园内有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和纪念馆。
例如,亲子楼是学校最早的校舍之一,见证了百年风雨和发展的历程。
此外,学校还建有交通运输学院创始人邓希贤铜像纪念馆和交通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等。
这些建筑和纪念馆不仅让人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学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通过参观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和聆听百年交大校史的心得,我对这所学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深深感受到西南交大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更是一所为实现中国工程技术和交通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知名高等学府。
作为一名学子,我倍感荣幸能够踏入这片土地,接受这所学府的教育熏陶,并立志成为西南交大的一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游记】西南交大故地重游_故地重游的经典诗句

【出游记】西南交大故地重游_故地重游的经典诗句
我的家乡在峨眉山市,结婚也结在了本地,是一个县级市,很小但是却特别的干净,园林绿化也特别的好,所以从来没有想过会去其他城市定居,刚好老公是我的高中同学,所以就更有理由定居在本市了,西南交大是峨眉山市唯一一个本科学院,因为和老公不在一个大学,所以每个寒暑假,我们去的最多的就是西南交大!
西南交大的峨眉校区是老校区了,不得不说里面的园林绿化特别的好,整个校园都是大树环绕,还有两个特别大的荷花池,校外也是一条小吃街,汇集了峨眉所有的特色小吃,好吃又不贵,所以是很多年轻人约会的首选!里面的楼梯也是出奇的陡和长,因为有很多小山坡,所以只能修又长又陡的楼梯吧,每次上课可能得提前半小时从宿舍出门吧,有点费时,但是却可以锻炼身体!
而且出了后校门就是著名的峨眉山风景区的前大门!又能读书又能旅游,好几年没有去过了,所以趁着假期带上宝宝一起去交大的校园走走,宝宝最爱这种长楼梯了,跑跑跳跳,上上下下,宝爸还一本正经的给宝宝说,闺女,以后你就在这里读大学了,离家近,我说你还真想的远,那你当初怎么不上这个大学,还想去远点摆脱父母获得自由,世界那么大你还想走出去看看呢!
一草一木还是那样的美,只是我们都老了几岁,还多了个宝宝,还好我们还是在一起了,虽然爱情长跑不容易,不过上天还是眷顾我们的,在亿万人群中遇见你并爱上了你!虽然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不如意,不过你对我们好就足够了,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感谢您的阅读!。
参观西南交大观后感

参观西南交大观后感
《参观西南交大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观了西南交通大学。
这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走进校园,我就被它的美丽景色所吸引。
校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湖泊和溪流点缀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
校园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式和西式的建筑元素,彰显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西南交通大学在交通领域的卓越贡献。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此外,我还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和一些重要的实验室。
在校史馆中,我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实验室中,我看到了学生们正在进行各种创新实验和研究,他们的专注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参观让我对西南交通大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高等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学生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来参观这所优秀的学府,感受它的魅力和活力。
作文三篇:参观西南交大有感

作文三篇:参观西南交大有感【篇一:参观西南交大有感】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都早了些。
正午后的时光最是惬意,阳光不骄不躁,柔柔地洒在大地上,人们的脸上,像似恋人轻柔的一吻。
在这样一个好天气里,我们全班来到了西南交大,也为揭开了那大学的一层神秘面纱。
初进大学校园,内心毫无疑问是十分激动的,与初中高中都不一样的是,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汽车、自行车,因为大学里面真的很大,与想象中的大学不一样的是,那里面就像一个街区,什么都有,但不同的是,那里随地都可闻见浓厚的学术气息。
随着参观的进行,也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开拓了眼界。
比如我们所先参观到的牵引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是以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以高速、重载列车为核心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研究。
我们在那里粗略了解了机车车辆设计理论,机车车辆耦合系统动力学以及摩擦学理论及应用。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悬浮列车技术。
我们亲眼目睹了超高速真空管道,领略了悬浮所带来的力量。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坐上真正的磁悬浮列车,去感受科技与高速所带来的震撼,以高达6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穿梭在城市与田野之间。
后来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列车的驾驶,在驾驶舱里,感受到了列车的加速与减速时的状况。
列车在不同天气中所对应的不同操作方式以及车灯的开闭,我们了解到,这看似简单的驾驶操作也很有讲究,列车以一个极高的速度在铁轨上行驶,最重要的便是不能超速。
列车在超速情况下会发出警报提醒,提醒驾驶员及时减速。
其实每个驾驶员的选取都是十分严格的,他们必须要有高达五年的列车驾龄以及最熟练的操作技巧,除了这些更要做到的是拥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心志,以去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半天的参观下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那些高科技设备工具,更是那些一直以来献身研究的科学工作者。
他们拥有着对科学研究的最高热爱,以及永远炽热的心,无论研究的道路再苦,他们始终在那里,不离不弃且没有一丝怨言。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解析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是中国重要的纪念碑文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 该碑文是为纪念西南联大的创办和发展而建立的,下面是对该碑文的解析:
1. 碑文的背景: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一所重要的大学,成立于1937年,是由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南农学院等四所大学联合创办的。该大学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 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解析
3. 碑文的意义: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是对西南联大的一种纪念和表彰,体现了联大在中国教 育史和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该碑文通过描述联大的创办和发展,展示了联大对 于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联大对于国家振兴和教育事业 发展的追求和承诺。这对于激励学校师生,传承和发扬联大的优良传统,推动学校的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2. 碑文的内容:碑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碑文的题记、主体部分和尾联。
西南联大纪念碑文解析
- 题记:碑文的题记写着“西南联大纪念碑”,表明了该碑文的主题和目的。 -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创办、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联大的 创办宗旨、教育理念、学科设置、教职员工和学生情况等。同时,还介绍了联大在抗日战争 期间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以及在战争胜利后为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努力。 - 尾联:碑文的尾联写着“振兴中华,教育先行”,表明了联大的使命和愿景,即通过教 育来推动国家的振兴和发展。
优秀校园雕塑作品

优秀校园雕塑作品
1.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碑: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由该校77、78
级校友捐赠,以纪念母校建校100周年。
该雕塑以水滴为造型,寓意饮水思源,表达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2.华南理工大学卓越之树雕塑: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海河园,由该校师生共同
设计完成。
该雕塑以树为造型,寓意卓越之树常青,表达了学校对培养优秀人才的追求和期望。
3.西安交通大学追梦人雕塑:位于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由该校师生共同
设计完成。
该雕塑以奔跑的人为造型,寓意追梦人不断追求梦想和奋斗的精神,激励着师生们不断前行。
西南交大校内纪念雕像

1972 年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发生大地震,死亡 一万多人,许多建筑倒塌,而由林同炎公司设 计的美洲银行 (18 层框筒结构 ) 在一片倒塌废墟 中一楼独立,成为当时世界工程界的美谈,也 使林同炎及其公司的工程设计能力与水平得到 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
代表工程项目
哥斯达黎加的里尔卡罗拉多桥
1972年建成、由林同炎主持设计哥斯达黎 加的里尔卡罗拉多桥,该桥梁为跨度146米 的上承悬索桥,桥塔倾斜30度,在两侧悬 吊拉索之间铺设预制混凝土板,该悬索与 平板所构成的组合结构是桥梁的主要承重 结构,又充当桥面的施工平台,同时也加 强了桥梁的横向刚度。其设计科学合理, 构思巧妙,是世界桥梁工程的精品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克楚基桥梁设计方案
闻名遐尔的鲁克楚基桥梁设计方案,结构形式是 岩锚式弯梁斜拉桥,该桥梁方案被美国内政部选 中。虽然该设计方案从未付诸实施,但却被世界 桥梁界公认为最适合地形环境、造型优美、受力 合理、富有创新意义的桥梁设计方案,由此1979 年荣获美国建筑设计比赛第一名、美国建筑学会 芝加哥分会荣誉奖、《进步建筑》杂志建筑设计 作品首奖(有923件作品参赛),该杂志还将此桥梁 设计方案作为封面图案。
1967年,他当选第一位亚裔的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2年当选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 1969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将该学会的“预应力混凝土奖”改名为“林同炎奖”,这是美国科技史上 第一次以一个华人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项; 1974年,他获得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弗雷西涅奖”(每4年一届),这也是第一位美国工程师、第一位亚裔工程师 获得此奖项; 1986年,他荣获美国里根总统在白宫颁发的“国家科学奖章”,在他的奖状上写着:“他是工程师、教师和作 家。他的科学分析、技术创新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不仅逾越科学与艺术的鸿沟,而且也打破技术与社会的隔 阂”; 1987年,美国咨询工程师学会(ACEC)授予林同炎“杰出成就奖”,对他的评价是,“林同炎是工程界的先驱, 他高瞻远瞩,他所设计的工程具有的创造性和优美造型,是一份使全人类都能受益的国际性遗产,也使所有工程 界人士都能分享到职业的荣誉感”; 1995年,他获得法国建设协会(AFGC)“艾伯特﹒卡克特奖”,这是第一位欧洲以外的工程师获得此奖项;2000 年,他荣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首届设立的“杰出工程与领袖(OPAL)奖(设计类)”;
国父——孙中山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 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 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 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 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 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概 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儿, 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 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 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 他 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 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 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 “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 “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 中山笑著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林同炎
林同炎(1912—2003),福建福州市人。原名林同棪,后接受茅以升老师的建议将 “棪”改为“炎”。茅老师说:这样改了“既好懂,又代表炎黄子孙”。1927 年, 他同时考取了清华大学和交通部唐山大学,未满 15 岁的林同炎选择了唐山交大土木 工程科。唐山交大成为哺育这位世界知名学者的摇篮。茅以升、罗忠忱、伍镜 湖、……对他的启迪是很大的。饮水思源,他说:他个人的事业成就在国外,而他 的学术基础在中国,在唐山交大。1931 年,他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土 木工程系读研究生,1933 年获硕士学位回国。他的硕士论文《力矩分配法》 (1934年发表),一鸣惊人,被命名为“林氏法”,受到美国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林同炎
。
林同炎
世界工程界无法忘却他的思想与理念,无法忘却他对世界工程科学技术、对人类和平 事业的追求与杰出贡献,也无法忘却他所获得的崇高荣誉…… 他被尊称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预应力先生”和“美国的预应力混凝土之父”, 被誉为“极具幻想力的工程师”、“在预应力混凝土的开创性工作对现代结构设计具 有世界性的深远影响”、“他的精神将永存于他那些革新性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而设 计出来的桥梁与建筑之中;
代表工程项目
林同炎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致力于大量的工程设计、施工和咨询等 实际工作,特别是在他主持或主导“林同炎工程事务所”和“林同炎国际咨询 公司”期间,他身体力行地从事包括桥梁、高层建筑、大跨场馆、核反应堆、 海洋平台、煤液化与气化的高压容器、海港码头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 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程成就。
1972 年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发生大地震,死亡 一万多人,许多建筑倒塌,而由林同炎公司设 计的美洲银行 (18 层框筒结构 ) 在一片倒塌废墟 中一楼独立,成为当时世界工程界的美谈,也 使林同炎及其公司的工程设计能力与水平得到 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
代表工程项目
哥斯达黎加的里尔卡罗拉桥
1972年建成、由林同炎主持设计哥斯达黎 加的里尔卡罗拉多桥,该桥梁为跨度146米 的上承悬索桥,桥塔倾斜30度,在两侧悬 吊拉索之间铺设预制混凝土板,该悬索与 平板所构成的组合结构是桥梁的主要承重 结构,又充当桥面的施工平台,同时也加 强了桥梁的横向刚度。其设计科学合理, 构思巧妙,是世界桥梁工程的精品之作。
国父——孙中山
不断地奋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 ——[励志·激励|奋斗] 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 [事 业·理想|事业]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 [治学·成才|人才]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人 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 生活。 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 能进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