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主题教学设计
高中艺术课教案模板
高中艺术课教学是一个注重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教案的编写也需要搜集各方面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本文将介绍一篇高中艺术课教案模板,以便有需要的老师能够更加简单、快捷地进行课程设计。
一、教学背景在教案的开头应该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学科要求以及教材内容进行简单概述,融入教学特点和理念,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二、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是指明本课期望达到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从高层次上明确教学定位,是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予以明确任务之前,应该先理清楚本课程的中心目标和其他子目标,确保任务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科知识、技能需求等情况而所设计的教材内容,是与教学任务联系最紧密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严格学科知识要求,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设计出有价值和实效的课程内容。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具体实现教学任务的方式和步骤,是落实教学任务和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具体方式。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操作法等。
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要根据任务要求和学生需求,为每个环节选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指按照教学方法所提出的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节、编排、整合,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具体步骤。
在需要设计教学步骤的时候,要注意步骤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对学生学科认识和承受能力的考量。
六、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学生提供必要支持,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互动方式。
在师生互动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表现,了解学生态度和动机,以便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并保持与学生的良好交流。
七、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指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老师营造和维持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教学设计实践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一个方向。
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从情感层面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搜集能力。
人文素养教学设计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与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等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做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决策。
7.实践活动资源:准备与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资源,如文化遗址参观、文化节庆活动等,以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体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和实践能力。
8.学生反馈工具:准备学生反馈工具,如问卷调查、评价表格等,以收集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④文化与社会:阐述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社会对文化的影响,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可以采用以下板书设计:
①人文素养:
-定义:综合素质
-包括: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审美情趣、社会责任
②传统文化:
2.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作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文化修养,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当堂检测:
1.选择题: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符合人文素养的定义?
A.道德修养
B.文化知识
C.审美情趣
D.社会责任
2.填空题:人文素养包括()、()、()、()等方面。
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教学设计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設計設計者:林于琳、徐璧君、藍家蕙一、基本能力: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二、能力指標主題軸:「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
三、統整模式:領域內統整。
四、主題:話說布袋戲。
五、子題:布袋乾坤、鑼鼓聲響看戲去、布袋戲DIY。
六、融入議題:家政教育、資訊教育。
七、教學對象:國小五、六年級。
八、教學節數:三節(120分鐘)。
九、課程設計理念:布袋戲是台灣的傳統戲曲,透過布袋戲配樂的認識與學習,將音樂視覺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與統整,讓學生體會到布袋戲這種傳統戲曲由傳統後場音樂到現代配樂的演變過程,更透過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文化藝術與生活密切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可以欣賞與接納不同文化的藝術表現方式。
經由鄉土戲曲的欣賞與探索,感受到鄉土音樂的特質,再由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配以布袋戲偶的造型,引導學生發現角色類別、人物性格與配樂之間的關係。
十、分段能力指標:○探索與表現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
1-3-5 結合科技,開發新的創作經驗與方向。
○審美與理解2-3-6 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實踐與應用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艺术之美”组织选文。
主要由两篇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一篇略读课文《京剧趣谈》。
课文文质兼美、情真意切,包含着一定的想象意境和联想空间,吸引读者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从而体会艺术形式之美以及艺术家的人格之美。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编排了一组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词语,“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与各种艺术相关的成语。
这些内容紧扣单元主题,穿越时空,选取了古今中外的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带领学生开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学习本单元,既加深了学生对艺术之美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审美、品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提高“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表达能力。
本单元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相关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不足,在理解文本,审美、品鉴能力方面有一定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真实生活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更好地体会“艺术之美”,教学时可以调整原有的教材顺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补充相关资料。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我是艺术传承人”。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2.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京八写具伙。
教学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把头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
从书本到生活,,人阅读到习作,从艺术到语言,既激发了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更让学生在想象中只味艺术。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是小学阶段阅读、表达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训练。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从中年级开始就进行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阅读文本、品鉴语言的能力,能够借助词句的表达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这个单元里则需要引导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行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从而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和情感之美。
第三章 艺术课程的教学设
艺术课课堂教学设计应该能够直接使用 于课堂教学,适宜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 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实 施的方案,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计划等。 这不仅是那种单一的教案式文本,而是 一个对课题教学整体的规划和思考。
(二)艺术课课堂 教学设计的性质与任务
主要任务是解决艺术教师面对艺术课时, 能够在自己学科背景和知识、文化素养 的基础上,用一种联系的、整合思考的 方法进行建构课程的能力,这实际上也 是一个艺术教师对艺术课课堂教学的控 制与开启学生潜能的方法。
3、听赏美国作曲家梅森的交响序曲《雄 鸡》,或海顿的交响曲《母鸡》等作品 ,在乐曲听赏的过程中着重进行对学生 听觉感官的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所不熟 悉的外国音乐作品有所感受和体验。
4、在听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讨论, 将对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说出来,可以是 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5、学唱歌曲《小公鸡》。
独特之二是:组曲由多达十四个乐章组 成, 独特之三是作者大量采用通常被认为最 不足取的单纯音响模仿手法,可是却富 于美感,逗人喜爱。 独特之四也是最为独特的一点:作品中 不仅用了他本人以前的音乐主题,而且 还引用了其他作曲大师的许多旋律,并 加以夸张、变形、漫画化。
1、序奏及狮王的行进 2、母鸡和公鸡 3、野驴 4、乌龟(4.15)5、大象(6.35) 6、袋鼠(8.15) 7、水族馆(9.25) 8、长耳 人(12)
5、大象 (The elephants)
低音提琴作为主奏乐器,演奏出较轻快的 圆舞曲,低沉的声响加上舞曲的节奏,一 听便可想象大象扭动着那笨重庞大的身躯 ,显得即滑稽可笑又形象生动。取自伯辽 兹的戏剧传奇《浮士德的沉沦》中轻盈飘 逸的《仙女之舞》。
教师文化艺术教育方案
教师文化艺术教育方案概述在当今社会,教师的职业责任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递知识的范围。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应该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
文化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具备相关的文化艺术知识和教育技巧。
本文将探讨教师文化艺术教育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教育方案。
提高学生创造力文化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学习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释放内心的想象力,并且实现个人才艺的发展。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文化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至关重要。
学生通过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可以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观看音乐会等活动,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从而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传承文化遗产文化艺术教育是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传统艺术形式,如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让学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地乡土文化,通过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文化特色。
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文化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需要动手操作、认识自身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艺术作品的评比、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培训和发展要实施有效的教师文化艺术教育方案,教师培训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培养教师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教育技能。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教育家来指导教师,帮助他们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专门的课程体系为了系统地推动文化艺术教育,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课程体系。
课程可以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艺术课程。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艺术特长班,为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培训。
教师艺术与文化活动方案
教师艺术与文化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艺术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艺术与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活动内容:1.艺术展览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增长审美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展览的策展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历史渊源。
-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手工艺,如剪纸、皮影戏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组织学生学习民族舞蹈、音乐等,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3.艺术创作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组织学生参与戏剧表演、舞台剧创作等,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比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三、活动计划:1.第一期活动:艺术展览活动-时间:每年春季学期-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展览,同时开展学校艺术展览活动。
-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第二期活动:文化体验活动-时间:每年秋季学期-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古迹,学习传统手工艺和民族舞蹈等。
-目标:加深学生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3.第三期活动:艺术创作活动-时间:每学年末-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绘画、摄影、戏剧表演等艺术创作活动。
-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活动评估:1.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展览后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展览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2.观察学生在文化体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评估活动的效果。
3.对参与艺术创作活动的学生进行作品评选和演出评估,鼓励优秀表现。
五、活动宣传:1.在学校网站和广播中宣传活动内容和时间,提前通知学生和家长。
2.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公告栏上。
【单元统整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统整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一、单元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艺术之美”为主题,分别编排了展现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之美的《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此外还编排了展现书法魅力的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以及语文园地。
单元内容既有文言文、传说故事、短文组合,也从不同的方面折射了艺术之美,引领学生感受艺术背后的文明之光、精神之美。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是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
放眼统编教材对于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编排:中段年级引导学生聚焦想象小试牛刀,进入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时能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围绕“想象”这一支点,从三年级对童话作品的想象,过渡到四年级通过文字想象与之对应的现实生活画面,再到六年级穿梭于现实与抽象之间,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聚焦本单元课文对于想象能力培养的要求:《伯牙鼓琴》需要学生对音乐艺术展开想象,完成文字到声音的转换。
《月光曲》引导学生朗读文字,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学生通过文字、画面、情景、情感、乐曲的不断交替、联结和转化,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振,体会文字背后蕴藏的音乐艺术。
《书戴嵩画牛》《京剧趣谈》《聊聊书法》通过感观不同的斗牛图、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实现由直观画面到动态联想的过渡。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
翻看教材习作,从拿手好戏举例到习作内容梳理,再到示例提纲呈现,最后给出修改和评价方法,重点聚焦“写具体”“列提纲”两个方面。
从写清楚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能力培养的进阶目标清晰可见;而对于列提纲,五上第四单元首次提出列提纲,六上册第五单元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列提纲,本单元则要求学生借用范本学习列结构提纲,这也是学生搭建文章骨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重要思维外显载体。
文化艺术教育方案
文化艺术教育方案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艺术是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提高民众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文化艺术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标艺术是一种情感和创造力的表达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品位和创造力,文化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教育目标应当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育内容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领域。
通过综合艺术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体验不同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此外,文化艺术教育还应当融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育途径为了保证文化艺术教育的有效性和广泛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教学。
学校课程是最主要的途径,应当重视开设综合艺术课程,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
此外,还可以利用社区机构、艺术团体和文化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四、教育方法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艺术技巧,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提供学生与艺术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创造。
五、教师力量文化艺术教育需要专业教师的支持和指导。
因此,需要加强对文化艺术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同时,还需要鼓励教师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以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
六、教育资源文化艺术教育需要借助各种资源的支持和保障。
学校应当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包括艺术工作室、音乐教室等。
此外,还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提供更多的艺术资源和机会。
七、评价体系为了推动文化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对成绩的简单评判。
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比赛和展览,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艺术领域认识教案设计
艺术领域认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艺术领域认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在艺术实践中发挥出创新精神和个性特点。
具体来说,艺术领域认识的教学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知识,了解与掌握各种艺术门类的基本形式、构成元素以及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其个性化的审美视野。
2、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对艺术领域进行创造性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3、促进学生跨学科运用。
通过艺术领域认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将艺术与社会、科学、历史等领域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艺术领域认识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美学、艺术史、文化艺术、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美学基础知识。
包括对美学概念、美感、美学思想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美学特征和美学创作原则,掌握美学实践技巧。
2、艺术史和文化艺术。
通过艺术史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学习,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构成和表现技巧。
3、艺术教育。
通过艺术教育方面的学习,了解艺术教育的内涵、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如何进行想象、创造、表达方面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艺术领域认识的教学方法包括全面的认识教学的方法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认识教学的方法。
教师应该采用一些具备整合课程的方法,整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使用跨学科的方法学习。
2、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和释放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好奇心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3、演示教学方法。
通过演示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艺术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四、教学手段艺术领域认识的教学手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毕业作品展览等。
《拾穗者》联想画
的部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画出创新的图画。 5. 学生可以完全颠覆改变作品的主题、风格、
构图,色彩表现等,进行大改造。
2
(四)综合应用---作品赏析: 教师展示学生“贴一半,画一半”的改造作品,引 发学生创意思考与讨论。
1. 展示学生将《拾穗者者》改造后创作的作品。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与发表
从作品中认 (1)这些作品有什么特色?他们如何运用联想 学生作品
小朋友,请你以此作品作联想,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的改造吧! 1. 我的联想是:
三位妇人在
捡拾
2 .拿起笔,将你的想象力 画下来吧!
4
附件二
名画的联想--“贴一半,画一半”改造作品
教学领域 艺术与人文(视觉艺术)
教学单元 《拾穗者》的联想
教学年级 四年级
教学者
图1
图2
1.改造的主题:插秧真辛苦 2.创作的灵感:稻米是延边特产,爷爷奶奶 是农夫,下田插秧真辛苦。 图3
创作的灵感:天上掉下来好多钱币与钞票,
要努力的捡 捡 捡。 (3)图 3.改造的主题:发现宝藏
创作的灵感:发现好多珍奇的宝藏与玩具,
永远捡不完。 (4)图 4. 改造的主题:夜市捞鱼趣
创作的灵感:最喜欢逛夜市,捞鱼真有趣。
垃圾别忘了捡起来丢进垃圾桶。
20 分
附件二
3
走进米勒的田园世界
年 班 姓名
附件一
◎小朋友,听完老师的介绍,现在写一写,看看你对米勒的认识有多少?
1.米勒是哪一国人?( 2. 米勒出生的年代?公元(
) )世纪
3. 他的画作多以什么题材为主?(
)
4. 通常将米勒归属于(
)画派
5. 写出米勒两幅最有名的画作?(
深化人文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深化人文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1. 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文精神的缺失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人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深化人文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2.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3.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4. 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5.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视频观看、分享交流等。
6. 活动流程6.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文教育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6.2 案例分析(10分钟)向学生提供几个关于人文教育的案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文教育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6.3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 什么是人文教育?2. 人文教育为什么重要?3. 如何在学校中深化人文教育?6.4 分享交流(10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评论。
6.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深化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践行人文精神。
7. 活动准备1. 准备关于人文教育的短片或视频。
2. 准备几个关于人文教育的案例。
8. 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或口头报告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深化人文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
《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参考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艺术——(美术)》9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徐青澜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有个性的艺术家是指具有自己独特见解,善于创新,并对艺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了解艺术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依然不懈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能够结合艺术家的人文观点及其不平凡的人生来解读他们的艺术作品。
尝试描绘有个性的自画像。
过程与方法:用艺术家的人文精神来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艺术作品。
通过思考、设问、视听、读图、实践等方法学习欣赏有个性的艺术家的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家丰富的心灵世界与人文观,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单元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用艺术家的人文精神来理解、欣赏艺术作品,即:观其人、赏其作。
了解艺术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依然不懈努力、不忘回报人民的精神,能够结合艺术家的人文观点及其不平凡的人生来解读他们的艺术作品。
单元教学难点:能够结合艺术家的人文观点及其不平凡的人生来解读他们的艺术作品。
能为自己画一幅有个性的自画像。
第一课时:一代大师(——梅兰芳、齐白石)成就、深厚的师生情谊、爱国表现等感受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品味其优秀的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感受梅派的唱腔特点。
感受齐白石绘画中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技术的使用与学习资源的组织:教学软件:ppt(结合文字、视频、声音文件)参考书籍:《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齐白石》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互相问候2.导入新课:(2分钟)师:欣赏一段京剧片段《霸王别姬》,猜猜虞姬的演唱者是谁?提示一下:是四大名旦之一。
生:梅兰芳!师:京剧大师梅兰芳创立了“梅派”艺术,是京剧旦行中影响极其深远的京剧流派。
那么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大师呢?是不是仅仅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够了呢?3.认定目标:(2分钟)出示课题:《一代大师——梅兰芳、齐白石》4.教学活动(33分钟)什么样的人可称为“大师”?学术博大精深,博古通今;有创造性的贡献;学派首领,桃李满天下;人品道德高欣赏梅兰芳京剧唱段《穆桂英挂帅》,体会梅派的唱腔特点。
艺术领域教案范文
艺术领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艺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畴;2.熟悉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幅艺术作品或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和魅力。
2.导入向学生介绍艺术的定义和范畴,并让学生讨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3.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学习难点: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学习过程(1)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
(2)讲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空间等,并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各个要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3)通过分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运用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雕塑或手工制作等活动。
(4)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5)通过艺术创作的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5.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关注艺术,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三、教学资源1.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2.几幅绘画、雕塑或手工制作的示例作品;3.绘画、雕塑或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评价1.教学设计反映了艺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适应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2.教学过程注重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艺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活动。
4.学生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艺术素养。
五、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艺术的不同类型和流派,通过参观美术馆、音乐会等进行艺术欣赏和学习。
人文社会科学教案设计: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文社会科学教案设计: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教学目标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人文素养。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包括:1.帮助学生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文关怀意识,关心并尊重不同文化、种族和性别的人群,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考能力,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4.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学、哲学等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人文社会科学包含众多学科,因此教学内容可根据目标的不同而灵活调整。
以下为具体的内容建议:1.文化多样性教师可以设计文化多样性的讨论话题,帮助学生了解各国家、各民族、各信仰的不同传统、宗教、礼仪,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社会性别社会性别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可以选定一个社会性别问题作为班级讨论话题,鼓励学生以理性思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历史教育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影片、优秀历史小说、史诗等形式来带领学生感悟历史的人文气息。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参与采访、实地调查、观察等志愿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现状,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三、教学策略为达到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采用特定的教学策略来有效引导学生。
1.探究式问答探究式问答是指教师通过特定问题和提示,带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疑惑。
2.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教学素材,展示案例的事实和影响,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现象。
3.课外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文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增加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了解和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4.听讲与讨论教师的讲解和互动讨论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课堂氛围活跃、互动色彩浓厚时,学生自然而然更容易被人文社会科学所吸引。
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情感和人伦,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
文学艺术主题班会教案
文学艺术主题班会教案标题:文学艺术主题班会教案引言:班会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引发学生们对各种领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
本教案旨在通过文学艺术主题班会,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文学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文学艺术主题班会,我们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加深学生对文学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2. 准备文学艺术的相关资料和展示物品;3. 提前联系相关文学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邀请他们做客班会,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活动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文学艺术作品,引发学生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分享:请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到场,与学生们分享他们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经验和见解。
可以邀请作家、艺术家、编剧等。
3. 学习:对于一些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组织学生们阅读欣赏,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们探究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4. 创作:鼓励学生们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可以是诗歌、散文、绘画、音乐等形式。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为他们展示创作的平台。
5. 展示:组织学生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参观。
可以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展板上或举办小型展览。
四、活动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创作评估:对学生们的创作进行评估,可以由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评审;3. 学习成果评估: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反馈,评估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活动延伸将本次班会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1. 语文课:深入学习文学作品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2. 美术课:学习文学艺术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创作;3. 音乐课:学习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创作文学艺术相关的音乐作品。
高中历史文学艺术教案
高中历史文学艺术教案一、引言历史文学艺术是高中历史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和人文精神。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如何设计高中历史文学艺术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历史文学艺术课程应融入历史课程,形成有机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时代背景、人物生活和思想动态。
2. 师生互动原则: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多媒体资料原则:利用多媒体资料,如音频、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感受历史和文学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三、课程设计1. 选取适当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如纪实文学、历史小说、历史画作等,通过阅读或观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电影、音乐、舞蹈等形式,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习。
2. 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分析作品,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艺术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呈现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艺术鉴赏能力。
4. 学生展示与表达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可以设置学生展示与表达的环节。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演讲、小品、歌曲、绘画等,进行作品的表达和展示。
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5. 反思和评价教学结束后,要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
学生可以回顾学习的过程,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和讨论,提供相关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在历史文学艺术领域的持续学习和进步。
高中美术_中国艺术中的文人精神——中国文人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中国艺术中的文人精神——中国文人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中国艺术中的文人精神——中国文人画》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文人画的基本含义2.能力目标:1、能清晰的对文人画的含义进行简单表述。
2、能大致了解文人画的发展,及其重要人物与作品。
3.情感目标:1、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乐于观察的意识、善于思考的态度和敢于评价的勇气.2体验中国传统瑰宝文化的魅力,加深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教学重点:文人画的内涵,历史发展以及精神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清晰的了解文人画含义和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视频播放引导课题第二环节:课堂讲解细致分析第三环节:课堂提问总结提升第四环节:总结全课引发思考教学环节:一、视频导入:以视频《水调歌头》诵读引导课题,吸引学生兴趣。
通过结合大文学家苏轼的身份来揭示课题——《中国文人画》。
二、课堂讲解:展示六张图片让学生从其中选出那些是文人画,通过对比让学生自感受文人画和其他绘画的不同。
初步感受中国绘画,激发学生兴趣。
1.提出问题“什么是文人画?”总述文人画的含义。
从五个方面用对比分析什么是文人画。
分别是从名称,技巧,画面,表达思想意境及其代表人物来得到文人画所代表的字面以及其深刻的含义。
既从名称看, 文人与画匠画家在身份、地位、学识、涵养的不同。
所以文人绘画区别于装饰性较强的院画以及大多以实用性为目的民间绘画。
从技巧看,并不注重精细“像”的表现,更在意其表达的神似。
从画面看,一则多留白,在其意境也为后诗书画印结合在空间上提供条件。
二则南宗之后注重于意向的抒发,而北宗重绘画功力,重形似的不同。
从意境看,更加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心情品性,修养与性情。
也能变相反应出作者当代的社会情况。
2.简述文人画的发展(既从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近现代)的顺序。
魏晋南北朝出现其创作思想。
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当时文人画的中心;宋文人画运动:苏轼提出“士人画”一词,文人画运动开始,宋徽宗翰林图画院把文人画从运动提升为制度,画家地位提升到一定高度;元文人画复古风气。
人文领域教案
人文领域教案教案:关于人文领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人文领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思辨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以人文领域课程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与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艺术、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的认识与理解;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素质;4.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与组织:1.选取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历史事件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析事件的背景与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开展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绘画、舞蹈等领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感;5.开展小组讨论与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研究、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展示评价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理解与创意,通过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可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作品创作等方式参与评价,互相学习、交流、提供反馈。
教学资源:1.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2.历史事件案例(如鸦片战争、五四运动等)3.艺术创作素材(音乐、绘画、舞蹈等)4.社会实践资源(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拓展延伸: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在人文领域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从而培养出具有人文关怀与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幼儿园文化艺术教案
幼儿园文化艺术教案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文化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文化艺术教育,可以开发幼儿的审美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美感和情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通过十二个小节,探讨如何设计一份幼儿园文化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在设计文化艺术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音乐欣赏能力、绘画技巧等等。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选择教材为了实施文化艺术教育,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教材。
可以选取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故事、歌曲、音乐、绘本等资料,以丰富幼儿的文化艺术经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例如设计幼儿剧目、手工制作等。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法、示范演示法、游戏教学法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儿歌或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在绘画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物,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应当有机地融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使之更加亲切和具体。
五、课堂活动为了使文化艺术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课堂活动。
例如,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歌曲创编、艺术品制作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文化艺术经验。
六、评价方式为了准确评价幼儿在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表现,教师需要确定评价方式和标准。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展示幼儿的作品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评价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
七、家园合作文化艺术教育不仅仅在幼儿园内进行,还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作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幼儿文化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據教師先前講解的要領,請學生一個一個起來講解、討論作品的優劣。
四、結束活動:
a.教師綜合柴山自然美景的特色。
b.學生都能產生愛惜柴山的情懷。
1- 4-1
1- 4-2
3- 4-9
3- 4-10
2- 4-5
◎發現學生在描寫方面有問題(例如:物體描寫的太小、取景或構圖有問題、、、等等),應立即給予正確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正確的表現方式。
教學活動
能力
指標
說明
時
間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1)紙4K一張、鉛筆(3B、5B各一支)2支、軟橡皮一塊。
(2)將圖畫紙固定在黑板上。
(3)上課地點:美術教室或一般教室。
2.學生準備:(1)柴山相關的圖片或資料(3~5張)。
(2)一般圖畫紙(8開)一張。
(3)鉛筆(3B、5B各一支)2支、軟橡皮一塊。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主題教學設計
學習領域
藝術與人文
學科
視覺藝術
主題
Cest La vie高雄
子題
山之巡禮
單元名稱
美中之美—柴山之二
時數
90分鐘(一節45分鐘)
設計者
黃昭雄
服務單位
高雄市立龍華國中
教學目標
1- 4-1瞭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 4-2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各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二、導入活動
1.詢問學生是否帶圖片或資料。
2.提醒學生描寫需要把握那些要點?
3.老師示範素描(局部)
2- 4-5
◎1.指導學生如何取捨可以入畫的照片。
◎2.指導學生認識「素描」?
素描:用單純的色彩或用具去表現(描寫)物體的形象或神韻。
◎3.畫素描的目的是什麼?
a.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狀、光線、構圖、質感、空間感、完成度。
1- 4-2b.培養學生的基本描寫和表達能力。
3- 4-9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習慣。
先備知識
1.柴山之美(景點、生態、植物)有那些?
2.注意那些安全問題及環保概念。
設計理念
透過本單元的教學,使學生認識高雄市唯一的寶山---柴山,若不好好珍惜,破壞了,則想要再恢復原貌,恐怕很困難,因此冀學生好好愛護它、保護它。
2- 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 4-5a.培養學生以美的眼光欣賞、關懷生活周遭的景物。
1- 4-2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各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 4-2a.培養學生重視生態及環保概念。
b.培養學生的基本描寫能力。
◎4.用具介紹:a.筆的認識---鉛筆、簽字筆、毛筆、、、
b.紙---普通圖畫紙、MBM、仿MBM、粉彩紙、宣紙、、、。
c.軟橡皮
15分
三、發展活動:
1.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圖片和用具,以素描的表現方式來加以描寫。
2.教師在教室來回巡視學生的描寫情形,發現
問題,適時給予指導。
◎教師挑選六張學生的作品(優、中、劣各二張),
依照先前提供的觀念(形狀、光線、構圖、質感、空間感、完成度)講解作品的優缺點,然後再請學生一一上台報告,說出作品的優缺點。
30
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5分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