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讲义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四章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学习的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管理道德的概念、特征及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理解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掌握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明确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理解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管理道德概述一、管理道德的概念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和原则。
一般来说,道德是社会基本价值观一个约定俗成的表现,人们一般都会根据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社会认同的形态,形成与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道德观,大多数人能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
道德一般可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类。
其中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或履行行为标准和要求,以及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可以说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发展之源;对企业而言,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价值导向,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所需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源泉,可以说管理道德是管理者与企业的精神财富。
二、管理道德的特征(一)普遍性管理道德是人们在参与管理活动中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为指导而提升、概括出来的管理行为的规范,它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
无论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文化管理,还是单位、部门、家庭和邻里的人际关系管理,都应当遵守管理道德的原则和要求。
(二)特殊性管理道德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所调整的关系是管理关系,规范的行为是管理行为。
第6章-领导(管理学第三版讲义)
“通过三个方面,达到一个目的”
广义的领导职能,就是通过建立组织内外通畅的沟通渠道, 采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办法,以及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作风等方 面的工作,以营造出一个人人愿意作出贡献的工作环境氛围,使 组织目标得到顺利的实现。
2007年8月
版权所有,版未权经所允有许,不未得经翻允版许不得翻版
早期研究领导行为的学者主要是以领导者如何运用其职权 的角度来划分领导方式、风格或形的。
2007年8月
版权所有,版未权经所允有许,不未得经翻允版许不得翻版
王凤彬、李东 编著
第 18 页
管理学(第三版)
第3节 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及有关的领导理论
1. 最基本的领导风格分类
V X X
2007年8月
X? X
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直线管理者都应该是领导者。
2007年8月
版权所有,版未权经所允有许,不未得经翻允版许不得翻版
王凤彬、李东 编著
第6 页
管理学(第三版)
第1节 领导的本质与内容
三、领导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关系
-- 职能的内涵和性质不同 领导职能只是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人能够影响别 人这一事实并不表明他同样也能够计划、组织和控制。
领导特质理论对领导行为和现象的解释显然是不完善的。这 表现在:一是对有效领导者所应具备特质的内容及相对重要性的 认识很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二是认为领导者是先天的,这有片 面性。三是忽视了被领导者及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2007年8月
版权所有,版未权经所允有许,不未得经翻允版许不得翻版
王凤彬、李东 编著
第1节 领导的本质与内容
2. 激励 激励与领导是密切相关的。领导者要取得被领导者的追随与 服从,首先必须能够了解被领导者的愿望并帮助他们实现各自的 愿望。 3. 沟通 沟通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进行交往的不可或缺的活动。通过 沟通,领导者不仅可以使所发布的命令、指示得到下属准确理解 和贯彻执行,而且还能更好地察觉下属需要什么以及他们为什么 会如此行事。虽然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沟通,但在
斯蒂芬_P_罗宾斯第九版《管理学》讲义.pdf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一章
第一篇基础篇本教材共五篇,十三章。
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二篇:计划篇,包括第五章决策;第六章计划;第三篇:组织篇,包括第七章组织;第八章人员配备;第九章组织变革;第四篇:领导篇,包括第十章领导;第十一章激励;第十二章沟通;第五篇:控制篇,包括第十三章控制;管理学原理课程重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管理、管理者、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的内容、方法及原理。
重要的章节:基础篇在考试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试重点在:第二篇计划和决策;第三篇组织和变革;第四篇领导、激励和沟通。
第五篇:控制经常在考试中会出现案例。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管理产生的原因,明确有关管理及管理者的基本内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层次、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区别,熟悉管理学的特点及学习管理学的方法。
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罗宾斯《管理学》原版讲义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1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
LEARNING OUTLINE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The Organization’s Culture cont’d
❖ Values; symbols; rituals; myths; and practices
➢ Implications:
❖ Culture is a perception ❖ Culture is shared ❖ Culture is descriptive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The ability of managers to affect outes is influenced and constrained by external factors
❖ The economy; customers; governmental policies; petitors; industry condi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actions of previous managers
管理学原理讲义范文
管理学原理讲义范文管理学原理是指一套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是指导和规范管理活动的理论体系。
它涉及到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决策、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等等。
下面将从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以及管理学原理的发展等角度进行论述。
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的基本职能等。
管理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对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解释,它是管理学的基石。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管理活动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指管理者需要履行的职责,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
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如何运用管理学原理来进行管理。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管理学原理,并且需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例如,在制定组织计划时,管理者可以运用目标管理理论来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在领导员工时,管理者可以运用领导理论来培养和激励员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管理学原理的发展是指管理学原理的理论发展和演变。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从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人际关系学和系统管理学等,管理学原理不断丰富和完善。
例如,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和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强调工作分工、标准化和效率等概念。
而人际关系学强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强调员工的参与和沟通。
系统管理学则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从整体角度来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管理学原理是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内容。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管理学原理,并且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管理学原理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从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人际关系学和系统管理学等。
对于管理者来说,了解和运用管理学原理是提高管理能力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管理学讲义》word版
《管理学原理》讲义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目的学完本章后,你应该掌握:1. 定义管理2. 区分效率与效果3. 明确管理的特征、性质4.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5. 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6. 了解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本章提要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特点与内容典型案例分析一、管理的概念㈠、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没有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㈡、管理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管理学研究的特点、范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2、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活动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而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也才存在和有必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
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在组织内部,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泛。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周三多《管理学》讲义(全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三:管理的概念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
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管理与管理学讲义(PPT 58页)
1997年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高达 2000亿美元,是福特、通用、克莱斯 勒三大汽车公司市场价值的总和。 1998年2月,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跃 居全球股市第二。
比尔 盖茨本人连续数年稳坐世 界首富的交椅,据《福布斯》统计, 2001年他的个人财富为587亿美元。 他的16000名雇员中,有2000多人是 百万富翁。
第一篇 总论
走进管理
海尔的腾飞
1、崛起与发展:
1985年海尔只是一家600多名员工、亏损 累累的小家电厂,到今天,海尔已成为我国家 电第一品牌,产品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1991年前, 海尔只有一个品种----冰箱,到现在已发展为 58个系列,9200多个品种。而这一切主要归功 于其CEO张瑞敏的管理创新。
《商业周刊》称其为 “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 《经济学人周刊》更称其为 “大师中的大师”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 (1909年 ---2005年)
“只要西方文明本身还能生存下去,那么管理 人员就始终是基本的和支配性的力量.”
——彼得•德鲁克
开篇案例
例1.微软公司和比尔 盖茨
电脑神童比尔 盖茨创建了微软 公司。
综合各家学说,管理都强调了过程, 过程包括管理者所执行的职能和主要 活动,这些职能可概括为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同时强调了效率 (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 一、管理的职能 • 1、计划 • 2、组织 • 3、领导 • 4、控制 • 5、创新
• 为什么人类的管理实践有如此悠久的历史?
• 一、人类的活动特点 • 1、目的性
• 人类是唯一有智慧能思维的动物,活动具有目的 性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36张)
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 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 (2)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
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 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 5)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 (1)指令性计划 • 指令性计划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 的计划。指令性计划一经下达,各级计划执行单位必 须遵照执行,而且尽一切努力加以完成。
• • • • •
4)评估选择方案 5)拟定政策和支持计划 (1)拟定政策 (2)拟一个食品公司的计划
• 问题:评析这家食品公司 的计划程序
3.2.2影响计划工作的因素
• 1)组织的层次
•
2)组织的生命周期
• • • • • •
3)环境的不确定性 (1)经济环境 (2)政治环境 (3)社会环境 (4)技术环境 4)组织文化
• (3)计划工作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 高效率的方法 • (4)计划工作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 • (5)计划工作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3.1.2计划的类型
• • • • • • •
1)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2)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 (1)综合计划 (2)项目计划 3)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4)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 (1)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
3.4计划制定的方法
提高计划工作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科 学的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法、 计划评审技术等是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
3.4.1滚动计划法
• 滚动计划法就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
化的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 进,使短期计划和较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 1) 滚动计划法的编制方法
管理学课程讲义-管理决策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需要经过制造和
装配两道工序,有关资料如下:
甲 乙 可利用时间
在制造工序上的时间 2小时 4小时 48小时
在装配工序上的时间 4小时 2小时 60小时
单位产品利润
8元 6元
——
21
解: 目标函数:R = 8Q甲 + 6Q乙
×8-200=400 E(部分)=(90×0.3+65×0.5+45×0.2)
×8-140=408
27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 特点:方案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且
各状态发生的概率无法预先估计,选择一 个方案无法得到明确的结果。 • 决策原理: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决策时将
根据决策者所持有的不同决策准则进行决 策,不同的决策者将会选择不同的方案。
=单价×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17
• 求盈亏平衡点 图解法:
金额
盈利区
·
亏损区
·
·
·
·
·
盈亏平衡收入
·
盈亏平衡产量
销售收入 总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产品数量
18
公式法:
盈亏平衡产量 =
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价格
=
固定成本 产量
+单位可变成本
全套引进 200万元 120万元 70万元 20万元
部分引进 140万元 90万元 65万元 45万元
26
解:1.作图
400
畅销0.3 一般0.5
滞销0.2
408
畅销0.3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义
管理学基础知识教材目录课题一管理学概论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作用三、管理的特征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的原则第二节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一、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管理者的分类与要求一、管理者的分类二、对管理者的要求三、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二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一、产业革命前管理思想的萌芽二、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古典管理思想一、泰勒的科学管理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三节近代管理思想一、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第四节现代管理思想一、管理理论丛林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三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一、计划的含义二、计划的性质三、计划的作用四、计划的表现形式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按时间跨度分类二、按计划的层次分类第三节制定计划的步骤一、环境分析二、确定目标三、拟定各种可行性计划方案四、对各种可行必方案进行评估五、选择最优计划方案六、拟定政策七、制定引申计划第四节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定义二、目标管理的性质三、目标设立的原则四、目标管理的程序五、目标管理的分析第五节计划方法一、滚动计划法二、盈亏平衡分析法三、网络计划技术四、线性规划法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四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及组织工作二、组织工作的原理三、组织工作的理论第二节组织结构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二、部门的划分三、组织结构的类型第三节组织关系一、授权二、职权三、集权与分权第四节组织协调与变革一、组织协调二、组织变革第五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二、组织文化的类型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五控制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二、控制的特点三、控制的作用。
管理学辅导讲义
第一篇管理的基础本章的总体框架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者四、管理学一、 管理的内涵五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以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方式实现组织组织的目标。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具体活动借助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功能实现。
(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两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须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表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与生产力相联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自然属性——分工与协作过程(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一种不随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存在。
这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①它是一种对人、财、物等资源加以整合与协调的必不可少的过程②它是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人的分工协作都离不开管理③管理有许多的客观规律,必须遵守的客观事实。
)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社会属性——监督与指挥过程(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是一种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才能进行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为谁管理”的问题,它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过程)(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客观规律和必须遵守的相应法则,这是指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管理的实践性,是指灵活运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变通)2.管理的一般特征(1)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的知识:任何职能所特有的知识,技能的职能、商业的职能、 财政的职能、管理的职能,等等。
经验:从本职工作中获得的知识,这就是把个人从工作中吸取的 教训加以整理。
注: 1、“做事具有均衡感是管理人员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2、“对一个企业(组织)而言,一个管理能力不错而技术(专业能力)上
直理 接者
作业人员: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工作的人;
关是 系组 着织
基层管理人员:第一线管理者,处于作业人员之上 的管理层次中,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工作;
组的 织心
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
的脏 兴,
其工作的人;
衰其 成工 败作
高层管理者:处于组织的最高层次,主要负责组织 战略管理,并在对外交往中代表组织的“官方”身
组织的效率与效果;
“高效率是追求正确地做事,好效果这是保证做正确的事。”
组织的终极目标;
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 标;
2020/10/5
张永清
9
管理的作用
2020/10/5
张永清
10
管理者的分类和技能
管理者的分类与职责
坏 管 管理者分类(管理者的经验说明,见注2)
—雷恩
“管理就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 成的更有效率。”—《管理学》罗宾斯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
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的目标。”——《管理学》哈罗得·孔茨
2020/10/5
张永清
6
管理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管理的认识
“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 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周三多等
12
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
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法约尔:管理人员具
技 思 备的品质和能力,见注3) 能 考 人际技能:就是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 比 : 交道的能力;
例 三 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
分 类 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
布管
力;
? 理 正确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目的:实现预期目标; 本质:协调;
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 协调中心是人; 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理论和经验,也需要专门技术;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完成既定 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学》,李凤彬,人大出版社,P6
六卿: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太筮——政 务、宗族谱系、起草文书、编写史书、策命大夫、祭祀、卜 筮;
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土地、军赋、工 程、群臣爵禄、刑罚;
管理思想:明德慎罚;
管理信息系统:驿站
2020/10/5
张永清
4
管理的由来
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人 类活动特点所决定。
。绩 效
份出面;
的
好
“如果一个企业运转不动了,我们当然要去找一个新的总经理,
而不是另雇一批工人。”——德鲁克
2020/10/5
张永清
11
注2:管理者的经验说明
民 意 压 力 ( 释 放 )
2020/10/5
高层管理者 (决策层)
基层管理者 (执行层)
员工 (利润源泉)
张永清
执 行 压 力 ( 贯 彻 )
组织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共 同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注: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这样管理就应运而生了。 ——《管理学》,李凤彬,人大出版社,P4
2020/10/5
张永清
3
管理的由来
奴隶社会:国家机器的出现
商朝(公元前17世纪)
政务官
宗教官
事务官
周朝(公元前11世纪)
三公:太师、太博、太保——国家总管;
人 技术技能:就是从事自己范围内工作所需的技 员 术和方法; 的 概念技能: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
2020/象10/5和概括能力;
张永清
13
注3:法约尔:管理人员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身体条件:健康,精力充沛,谈吐清楚;
智力条件:具有理解和学习的能力,判断能力,精神饱满和有适 应能力;
精神条件:有干劲,坚定不移,愿承担责任,主动,忠诚,刚毅, 有尊严;
范围:社会组织; 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方法: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力、物力资源; 目标: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见注1); 性质:过程;
2020/10/5
张永清
8
注1:管理的目标
“管理就是要促使组织有效地利用资源达成组织的 目标。”
组织的产出目标;
产量与期限; 品种与质量; 成本花费
管理是为了组织目标服务的; 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
标; 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 2020/10/5管分理考工虑作组是 织在 内一 外定 的的 特环 定境 条张条 件永件 ;清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 7
管理的概念
本教材的认识
“管理是在社会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 领导、控制等职能,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 人力、物力资源,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活动 过程;
平庸的领导人一般要比一个技术上出色而管理能力平庸的领导人要有价 值得多。”
2020/10/5
张永清
14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最早研究此问题的西方管理学 者是法约尔。
法约尔其人:见注1
注1:法约尔其人
亨利·法约尔(1841-1925),“一般管理理论之 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目的性; 依存性; 知识性;
2020/10/5
张永清
5
管理的概念
国外学者对管理的认识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
约尔
管理定义的基础
“行的定义,可把它看成 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 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第一章:概论
有共同的劳动,就有了管理。 主讲人:张永清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对管理的准确认识是形成管理 理念的根本。
管理由来
原始社会
生存——群体——领导人
生存——群体——氏族和部落——自然分工— —组织——管理
公元前5000年,幼发拉底河——闪米尔人开始 了最原始的记录活动——是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 最早的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