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1-6年级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最新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课本古诗打印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课本古诗打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课本古诗一年级上册:1、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6、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年级上册11、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晴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15、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年级上册:20、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送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部编版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75篇【译文解析】

部编版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75篇【译文解析】

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1~6年级1.【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注释:【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

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

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

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

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2.【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夜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醒来只听到到处都是鸟儿的啼叫声。

想起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儿不知道被吹落了多少呢?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科举连个进士也没考中,所以回到故乡。

【春晓】就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却又悠远深厚。

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前两句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悦耳动听,是美的。

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第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最后一句又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释义、译文和鉴赏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释义、译文和鉴赏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带注释、译文、鉴赏) 【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 )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鉴赏】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下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

2.闻:听。

【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鉴赏】《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

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

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⑪村居:住在农村。

⑫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⑬醉:迷醉,陶醉。

⑭散学:放学。

⑮纸鸢:鸢:老鹰。

纸鸢:风筝。

【译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整理(全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整理(全面)

精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2019春期)一、宿建德江作者是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上,日暮/客/愁新。

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野旷/天低树,诗意: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清清的江水江清/月近人。

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人十分亲近。

思想感情:本诗刻画了秋江暮色,表达了诗人旅居在外思念家乡、孤独寂寞的心情。

注释:1、日暮:傍晚2、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3、野旷:空旷的原野。

4、近:靠近。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白雨/跳珠/乱/入船。

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诗意: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只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湖面水平映照,碧波如镜。

思想感情:本诗每一句仿佛都是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如在眼前。

注释:1、翻墨:打翻了的墨水。

2、白雨:白亮亮的雨点。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代辛弃疾。

西江月是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1、黄沙:黄沙岭。

2、别枝:横斜的树枝。

3、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4、社:社庙,土地庙。

5、社林:社庙从林。

6、见:同“现”。

出现。

词意:上片: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下片: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

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在座的山村风光,表达了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四、浪淘沙(其一)作者是唐代刘禹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114首一年级上册(6首) (4)1、咏鹅 (4)2、江南 (4)3、画 (5)4、古朗月行(节选) (6)5、风 (6)6、悯农(其二) (7)一年级下册(7首) (7)1、春晓 (7)2、赠汪伦 (8)3、静夜思 (9)4、寻隐者不遇 (10)5、小池 (11)6、池上 (11)7、画鸡 (12)二年级上册(7首) (13)1、梅花 (13)2、小儿垂钓 (14)3、望庐山瀑布 (14)4、登鹳雀楼 (15)5、江雪 (16)6、敕勒歌 (17)7、夜宿山寺 (18)二年级下册(7首) (18)1、咏柳 (18)2、村居 (19)3、赋得古原草送别 (20)4、绝句 (2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1)6、悯农(其一) (22)7、舟夜书所见 (23)三年级上册(9首) (24)1、所见 (24)2、夜书所见 (25)3、赠刘景文 (26)4、山行 (27)5、望洞庭 (28)6、饮湖上初晴后雨 (28)7、望天门山 (29)8、早发白帝城 (31)9、采莲曲 (31)三年级下册(9首) (33)2、惠崇《春江晓景》 (34)3、绝句 (34)4、忆江南(其一) (35)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6)6、清明 (37)7、元日 (37)8、滁州西涧 (38)9、大林寺桃花 (40)四年级上册(10首) (41)1、鹿柴 (41)2、题西林壁 (42)3、暮江吟 (43)4、雪梅 (43)5、嫦娥 (44)6、出塞 (46)7、夏日绝句 (47)8、凉州词 (48)9、浪淘沙.其七 (48)10、别董大 (49)四年级下册(10首) (50)1、清平乐.村居 (50)2、宿新市徐公店 (52)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53)4、卜算子.咏梅 (53)5、蜂 (54)6、独坐敬亭山 (56)7、墨梅 (57)8、塞下曲 (57)9、芙蓉楼送辛渐 (58)10、江畔独步寻花 (59)五年级上册(11首) (60)1、蝉 (60)2、乞巧 (61)3、已亥杂诗 (62)4、题临安邸 (62)5、示儿 (64)6、长相思 (65)7、枫桥夜泊 (66)8、山居秋暝 (68)9、渔歌子 (70)10、观书有感.其一 (70)11、观书有感.其二 (72)五年级下册(11首) (73)2、稚子弄冰 (74)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75)4、游子吟 (76)5、鸟鸣涧 (77)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8)7、凉州词 (79)8、乡村四月 (80)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1)10、从军行 (83)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5)六年级上册(10首) (86)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88)3、宿建德江 (88)4、过故人庄 (89)5、七律.长征 (91)6、春日 (92)7、回乡偶书 (93)8、书湖阴先生壁 (94)9、江南春 (95)10、浪淘沙 (96)六年级下册(17首) (97)1、寒食 (97)2、十五夜望月 (98)3、迢迢牵牛星 (99)4、长歌行 (101)5、竹石 (102)6、石灰吟 (103)7、马诗 (103)8、采薇 (104)9、春夜喜雨 (105)10、送元二使安西 (106)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7)12、江上渔者 (108)13、泊船瓜洲 (109)14、游园不值 (110)1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11)16、浣溪沙 (112)17、清平乐.春归何处 (114)一年级上册(6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新部编版小学3—6年级必背古诗词整理

新部编版小学3—6年级必背古诗词整理

新部编版小学3—6年级必背古诗词整理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凉州词》(必背)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必背)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必背)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回乡偶书》(必背)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凉州词》(必背)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鹿柴》(必背)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必背)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必背)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必背)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必背)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黄鹳楼送之广陵》(必背)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必背)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必背)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必背)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必背)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敕勒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敕勒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敕勒歌体裁:诗题文: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名字:佚名年代:未知描述:翻译:原文敕勒川,阴山下。

译文: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在阴山脚下。

原文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译文: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原文天苍苍,野茫茫。

译文: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原文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敕勒歌》成于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称为“敕勒川”。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黄色的牛、白色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赏析四:语言赏析诗歌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注释翻译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注释翻译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注释翻译赏析注释】⑴所见:看到的。

⑵骑:骑乘。

⑶振:震动。

⑷樾:林荫处。

⑸意欲:想要。

⑹捕:抓。

⑺蝉:知了。

⑻闭口:停止歌唱。

【译文】牧童骑着黄牛,在林荫处高声唱歌,歌声震动山林。

他想要抓住唱歌的知了,但突然间却停止了歌唱。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看到的一幅乡村牧童唱歌的画面。

前两句描写了牧童骑黄牛在林荫处唱歌的情景,用一个“振”字,一个“樾”字,把唱歌的声音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后两句叙述了牧童想要抓住唱歌的知了,但却突然停止了歌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瞬间美好的感受和珍惜。

全诗简洁明了,语言朴实自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译文】漫步在崎岖的寒山石径上,___升腾之处有人家。

停下车子,坐在枫林里享受傍晚时分的美景,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漫步于寒山之上的情景。

诗人以“石径斜”、“白云生处”等细节描绘了山的高远和险峻,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美景的热爱和赞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译文】悠悠的秋风吹动着江面和梧桐树叶,传来寒冷的声音。

这时,我想起了离家在外的旅客的思乡之情。

我听到有儿童在夜深人静的篱笆旁抓蟋蟀,只有一盏灯亮着。

鉴赏】___以深沉的思维和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景象和人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深刻的意境。

诗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表现出深秋的凄凉,而“江上秋风动客情”则表达了旅人思乡的心情。

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儿童抓蟋蟀和篱笆旁的一盏灯,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生活的朴素,使整首诗更具有生活气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潋滟:水面波光潋滟。

(2)空蒙:山色被雨雾笼罩,看不清。

(3)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泊之一。

(4)西子:杭州美女的代称。

(5)淡妆浓抹:形容山色淡雅、水色浓郁。

(6)总相宜:完全相配。

译文】湖水波光粼粼,晴空万里山峦若隐若现,雨后的山色更显得神秘莫测。

部编语文一-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译文+注释(PDF打印版)

部编语文一-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译文+注释(PDF打印版)

部编语文 1-6 年级上册古诗注释+译文【PDF 打印版】目录一年级上册 501咏鹅502江南503画 604悯农(其二) 605古朗月行(节选)706风8二年级上册901梅花902小儿垂钓903登鹳雀楼1004望庐ft瀑布1105江雪1106夜宿ft寺1207敕勒歌13三年级上册1501所见1502ft 行1503赠刘景文1604夜书所见1705望天门ft 1806饮湖上初晴后雨1907望洞庭2008早发白帝城2109 采莲曲21四年级上册2301鹿柴2302暮江吟2303 题西林壁2404 雪梅2505 嫦娥2606 出塞2707凉州词2808夏日绝句2909别董大29五年级上册3101 蝉3102 乞巧3103 示儿3204题临安邸3305己亥杂诗3406ft居秋暝3507枫桥夜泊3608长相思3709渔歌子3810观书有感(其一)3911观书有感(其二)40六年级上册4201宿建德江420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42 0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304过故人庄4405七律·长征4506菩萨蛮·大柏地4707春日4808回乡偶书4909浪淘沙(其一)5010江南春5111书湖阴先生壁51一年级上册0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0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层层叠叠繁茂葱翠,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一会在莲叶的东边游戏,一会在莲叶的西边游戏,一会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一会又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注释何:多么。

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03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远看高ft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部编语文1-6年级(下册)全部古诗文+注释+译文,

部编语文1-6年级(下册)全部古诗文+注释+译文,

部编语文1-6年级(下册)全部古诗文+注释+译文,建议收藏,可直接打印一年级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精品】1-6年级必背75篇古诗文

【精品】1-6年级必背75篇古诗文
6 / 68
学而思培优在线
【六】《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 剪裁的向?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 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 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 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这三句诗分写柳 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 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再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 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 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 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解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
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
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 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 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 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 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大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 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

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

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该版本语文课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我们特为同学们整理了新版语文书里的135首必背诗文,同学们赶紧收藏起来预习朗读吧。

篇幅有点长,但收藏好这个帖子,够用好几年啦!▼1~6年级《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解落三秋叶《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江南可采莲《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部编版小学教材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小学教材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小学教材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今年九月起,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科书”,这套教材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

其中的古诗词也有大幅度的变化,所以小编今天给大家收集了相关资料,快来看看吧!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统编版统编版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26篇

统编版统编版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26篇

统编版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26篇部编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我们从五年级开始学习统编版教材,学习内容上,1-4年级有一些古诗和文言文,我们还没有学过。

为了更好地衔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暑假进行学习。

老师给大家整理了1-6年级语文教材中的126篇古诗文,其中古诗词112首,文言文14篇。

请同学们根据安排,认真背诵默写。

有志者事竟成,相信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大家一定会熟练掌握!六年级上册古诗词(11首)7月15日《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月16日《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7月17日《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7月18日《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悯农(其二)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语文园地一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水中都不见。
语文园地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四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白云端。
古诗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语文园地六 前后பைடு நூலகம்右 东南西北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衍生注释:“沧海”:指大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点明观海的地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接着描绘草木繁茂,秋风中涌起巨浪,展现出大海的生机与力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和想象,把大海的气势和自己的壮志雄心融合在一起,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三、作者介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四、运用片段:周末,我和小伙伴们来到海边,望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不禁想起了曹操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眼前的大海不正如诗中所写的那般波澜壮阔吗?我们在沙滩上奔跑、嬉戏,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就好像曹操站在碣石山上,心怀壮志,豪情万丈!原文:《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衍生注释:“次”:停宿。

“客路”:旅途。

“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二、赏析: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出开阔宏大的画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作者介绍:王湾,唐代诗人。

他的诗风格壮美,意境开阔。

四、运用片段:春节将至,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望着远处的江水,脑海中浮现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多么希望能像诗中的大雁一样,带着我的思念飞回故乡啊!此时此刻,我深深体会到了诗人的那种思乡之愁,真希望能早点回家与亲人团聚。

原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精编本)人教部编版1-6年级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新)

(精编本)人教部编版1-6年级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新)

人教版古诗文鉴赏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小学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yōng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wǔ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qīzuò八九十枝花。

bājiǔshízhī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wú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huāháizài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jīng【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整理(全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整理(全面)

精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注释与意思(2019春期)一、宿建德江作者是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上,日暮/客/愁新。

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野旷/天低树,诗意: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清清的江水江清/月近人。

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人十分亲近。

思想感情:本诗刻画了秋江暮色,表达了诗人旅居在外思念家乡、孤独寂寞的心情。

注释:1、日暮:傍晚2、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3、野旷:空旷的原野。

4、近:靠近。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白雨/跳珠/乱/入船。

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诗意: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只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湖面水平映照,碧波如镜。

思想感情:本诗每一句仿佛都是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如在眼前。

注释:1、翻墨:打翻了的墨水。

2、白雨:白亮亮的雨点。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代辛弃疾。

西江月是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1、黄沙:黄沙岭。

2、别枝:横斜的树枝。

3、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4、社:社庙,土地庙。

5、社林:社庙从林。

6、见:同“现”。

出现。

词意:上片: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下片: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

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在座的山村风光,表达了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四、浪淘沙(其一)作者是唐代刘禹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古诗文鉴赏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小学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yōng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wǔ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qīzuò八九十枝花。

bājiǔshízhī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wú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huāháizài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jīng【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

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赏析】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

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

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

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仅仅是如此吗?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吗?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

徒留下多少悔恨?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而我们又将归往何方?去追寻什么呢?【链接】中国画:简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静夜思jìng yèsī【唐】·李白【táng 】lǐbái床前明月光,chuáng qiánmíng yuèguāng疑是地上霜。

yíshìdìshàngshuāng举头望明月,jǔtóu wàng míng yuè低头思故乡。

dītóu sīgùxiāng【注释】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

以为。

举:抬,仰。

【译文】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zèng liújǐng wén【宋】苏轼【sòng 】sūshì荷尽已无擎雨盖,héjìn yǐwúqíng yǔgài菊残犹有傲霜枝。

júcán yóu yǒu ào shuāng zhī一年好景君须记,yīnián hǎo jǐng jun1xūjì正是橙黄橘绿时。

zhèng shìchéng huáng júlǜshí【注释】(1)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品味】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

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

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山行shān háng【唐】杜牧【táng 】dùmù远上寒山石径斜,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bái yún shēngchùyǒu rén jiā停车坐爱枫林晚,tíng chēzuòàifēng lín wǎn霜叶红于二月花。

shuāng yèhóng yúèr yuèhuā【注释】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译文】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名句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

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回乡偶书huíxiāng ǒu shū【唐】贺知章【táng 】hèzhīzhāng少小离家老大回,shǎo xiǎo líjiālǎo dàhuí乡音无改鬓毛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