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后殖民理论
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意识形态: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意识形态: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意识形态: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引言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中,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扩张的方式对世界各地进行了控制和统治。
殖民主义给被殖民地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压迫和经济剥削,更严重的是文化侵略和心灵奴役。
随着殖民主义的逐渐衰落,一股反殖民主义思潮逐渐兴起,并且后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开始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并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一、反殖民主义的诞生反殖民主义的诞生既是对殖民主义的拒绝,也是对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剥削和文化抹杀的反抗。
纵观历史,从第一次抗拒西班牙的印第安人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一直在持续壮大。
以非洲国家为例,始于20世纪的非洲独立运动为全球反殖民主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这一运动秉持着自决、独立和民族主义的原则,将反殖斗争与国家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后殖民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后殖民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反殖民主义思想基础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理念:1. 反对文化侵略:后殖民意识形态强调文化多样性与平等,拒绝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在此背景下,后殖民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强调保护个体和社群的文化权益,推崇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2. 探索新的话语权:后殖民意识形态鼓励殖民地和被殖民地的人民自主发声,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它试图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对知识体系的占主导地位,重塑全球知识的平等和多样性。
3. 反对经济剥削:后殖民意识形态强调经济的公正与平等,主张改变旧有的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经济控制局面。
它要求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体系,分享资源和利益,并将殖民地的人民纳入发展的主体。
三、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优越性、知识权威性、经济霸权等。
然而,随着反殖民主义和后殖民意识形态的兴起,这些价值观开始受到质疑和解构。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看法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看法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对于殖民主义的批判性思潮,强调在殖民主义结束之后,殖民地国家所面临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
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当时亚非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殖民主义给予殖民地国家的影响并没有在独立后完全消失,而是延续了下来,并且对于殖民地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还表现在文化、社会和心理层面。
后殖民主义强调,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仍然面临着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剥削,而且这种剥削往往以经济援助、文化输出和政治操控的形式存在。
在经济方面,后殖民主义认为,殖民主义留下了严重的经济不平等问题。
殖民地国家在殖民主义时期被迫为殖民国家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且他们的经济结构也被殖民国家所控制。
独立后,这些国家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剥削,他们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无法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在政治方面,后殖民主义指出,殖民主义留下了严重的政治不平等问题。
殖民地国家在殖民主义时期被迫接受殖民国家的统治和法律体系,他们的政治权利和自主权被剥夺。
独立后,这些国家虽然摆脱了殖民国家的统治,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干预和控制,他们的政府和政治制度往往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和操控。
在文化方面,后殖民主义认为,殖民主义留下了严重的文化依赖问题。
殖民地国家在殖民主义时期被迫接受殖民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他们的文化被压制和边缘化。
独立后,这些国家虽然开始重建自己的文化,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和文化霸权的影响。
他们的文化产业往往被西方国家所垄断,他们的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受到外部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对于重新审视殖民主义的历史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我们,殖民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影响在今天仍然存在。
后殖民主义呼吁我们要关注殖民地国家的发展问题,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还他们应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保护他们的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在现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后殖民主义这一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后殖民主义被定义为一种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试图解决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殖民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概念
后殖民主义起源于20世纪后期,被视为对传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击。
它强调反对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压迫和文化侵略,试图建立一个更为平等和多元化的世界秩序。
后殖民主义批评殖民主义的种族主义、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张尊重多样性、平等和民族自决。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历程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声音逐渐增加,后殖民主义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后殖民主义,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一些学者强调后殖民主义是一个文化运动,强调跨文化对话和文化认同;而另一些学者则将后殖民主义视为一种政治运动,强调反对殖民主义的政治实践。
后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后殖民主义的影响日益显著。
许多国家开始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此外,国际社会也开始重视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试图建立更加平等和多元化的全球秩序。
总之,后殖民主义的兴起标志着对传统殖民主义模式的挑战和反思。
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后殖民主义的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世界。
反殖民与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反殖民与后殖民主义的兴起殖民主义是指一国或一民族以武力或其他手段占领和统治其他国家或地区,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殖民地,通过剥削资源和人力、推行种族主义等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殖民主义运动逐渐兴起,积极抵制和反对这种殖民主义的行为。
后殖民主义则是在殖民主义时代之后形成的思潮和理论,试图将过去殖民主义造成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解决或改变。
一、殖民主义下的剥削与压迫殖民主义的兴起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强制性地控制和组织起其他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殖民国家依赖于殖民地提供的资源,并将他们视为自身的私人财产。
殖民国家对殖民地的经济进行剥削,大规模掠夺资源,导致殖民地资源匮乏、经济崩溃、人口减少。
同时,殖民国家通过殖民地内的种族歧视和社会阶级划分,巩固殖民统治,使得殖民地居民遭受来自殖民国家的压迫和剥夺。
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主义带来的剥削和压迫引发了殖民地居民的强烈反抗。
他们开始组织起来,形成了反殖民主义运动。
这些运动旨在恢复殖民地的独立和自主权,并摆脱殖民国家的统治。
反殖民主义运动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抗争,包括武装斗争、示威游行、抵制殖民国家的商品等。
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反殖民运动包括印度的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三、后殖民主义的思潮与理论殖民主义的结束并没有消除其带来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
后殖民主义思潮应运而生,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后殖民主义思潮认为,殖民主义的思想和结构依然潜藏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产生着种族主义、文化霸权和经济不平等等问题。
因此,后殖民主义思潮强调需要重新评估历史,反思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并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世界。
四、后殖民主义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殖民主义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也深深地渗透到了当地的文化中。
后殖民主义关注并探讨了文化认同的问题。
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国家对殖民地的文化进行了强制性的改变和批判。
后殖民主义:理论、文化与全球视角
• 回应批判,强调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历史和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关注 • 反思全球化,关注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 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实践中的局限性
• 后殖民主义理论难以解释全球化背景下的所有文化现象 •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可能过于强调文化因 素 •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策略和途径有待探讨
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 分析后殖民主义对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 探讨后殖民主义对南南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倡导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05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后殖民主义理论面临的批判及其回应
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批判
• 批判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历史的简化和过度政治化 • 质疑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全球化的乐观态度 • 批评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文化多样性的过度强调
• 分析电影中的后殖民主义元素 • 揭示电影对印度教育制度和全球化的批判 • 倡导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意识
中国文学作品《活着》
• 分析作品中的后殖民主义元素 • 揭示作品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 倡导文化抵抗和政治抵抗
04
后殖民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对国际政治权力的挑战
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探讨
全球化
• 强调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抵抗和政治抵抗 • 倡导全球公民意识和国际正义
本土化
• 强调本土化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探讨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抵抗和政治抵抗 • 倡导本土文化传统和全球公民意识
03
后殖民主义文化分析的方法与策略
后殖民主义:理论、文化与全球视角
后殖民理论
霍米·巴巴所提出的质疑却完全不同,在他看来,萨义德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既没有涉及西方内部的反殖传统, 也完全没有涉及东方,而在于没有从殖民者/被殖民者,自我/他者关系的角度来论述殖民主义话语,没有看到殖 民话语构成的复杂性,也看不到由此衍发的反殖民话语的可能性。霍米·巴巴试图打破这种主体/客体、自我/他 者、本质/现象的辩证关系,而代之于“杂交”(Hybridity)、“模拟”(Mimicry)、“第三空间”(Third Space)、“模棱两可”(Ambivalence)等术语。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作為導讀書來說已經非常不錯,清晰易讀。 作为写于中文的后殖民理论入门书籍,此书既大致地理清了历史和当下的相关研究,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不 同的方向,书本最后亦运用理论去尝试理解中国,与港台的情况,虽然篇幅不多,但亦具参考之处。 发现作者是安徽同乡,选读了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特别是有关文学理论的部分,对斯皮瓦克 的庶民研究和后殖民批判很感兴趣。 比较系统,不过感觉作者似乎一直在说车轱辘话,另外感觉,作者经常处于一种奇怪的uneasy的状态,对 于很多理论家似乎觉得必须得批判,但是又不知道怎样一针见血,于是便不痛不痒地说xxx没有注意到什么,总 觉得在避重就轻了。 梳理了后殖民理论相关,印象最深的是各位理论家们对萨义德批评的再批评,霍米巴巴一章看得好费劲。 我看的为数不多的理论书中,为数不多的试图讲清楚,而不是搞复杂的理论书。 本书的作者将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内部殖民主义的概念进行梳理,并列举了重要的人物和 著作,可以看出作者读书非常认真。 作者尽力了,那些涉及德里达之类的东西不是他说不清,可能罗伯特杨们本人也说不清。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谈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批评
谈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批评邵 建内容提要 本文在辨析“后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的基础上,以第五代电影为例,从“民族寓言”和“东方主义”两个方面对我国一度流行的“后殖民批评”进行反批评。
文章还就“后殖民批评”的实践运作指出其本身的后殖民性,并剖析了批评界“问题进口”的现象。
关键词 后殖民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批评 民族寓言 东方主义作者简介 邵建,1956年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教师。
所谓“后殖民”乃是在“后现代”之后涌现出的一种新学术话语。
它从遥远的太平洋东岸“传真”过来,很快就在大陆形成自己的翻版。
一批才华横溢的学者挟后殖民“来如汹涌须挥剑”之势,率先进行批评冲浪,问难本土文化现实。
在他们的指陈下,我们的语境成了全球性的后殖民语境,我们的文化也成了这种语境中的后殖民文化,典型如张艺谋等人的“第五代电影”。
面对这样一种批评潮势,我们有必要弄清下列有关问题:什么叫后殖民,它的学术内涵是什么?它在本土的实践状况如何?又,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话语,它的理论意图是什么、走向如何,我们怎样评价?本文拟就上述诸端对“后殖民”作一些多边探讨,以求在论述过程中逐步廓清问题。
一、后殖民及后殖民理论“殖民”的概念对我们这个有着一百余年半殖民地历史的民族是不难理解的,但在它前面加上个“后”字,理解起来却要费一番周折。
所谓“后殖民”并不是什么殖民的终结,而是殖民之后的殖民。
两种殖民之间存在着亦反亦正的关系。
就“后殖民”而言,它和前殖民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殖民”。
十九世纪的帝国主义殖民是军事殖民,它以枪炮开道,在铁与血的洗礼中,完成其经济与政治的殖民任务。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亚—51—非拉各民族国家的诞生,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但殖民帝国和原殖民地民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消除。
经济的落差、政治的区异、文化的不同,使得双方依然保持着一种内在的紧张,它表现为杰姆逊所说的第三世界民族与第一世界国家之间的“生死搏斗”。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文学理论中的后殖民主义研究
文学理论中的后殖民主义研究引言后殖民主义是一种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以研究和理解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社会、文化和文学产生的影响为重点。
本文将以探讨后殖民主义对文学理论的影响和应用为主线,分析后殖民主义在文学领域中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以及相关批评。
第一部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背景在讨论后殖民主义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殖民主义的历史背景。
殖民主义是指一国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延伸到其他地区,并对其进行控制和剥削的一种制度。
殖民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导致了大量欧洲国家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地进行了殖民统治。
20世纪中叶,随着殖民地群体的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殖民主义逐渐受到质疑和批判。
后殖民主义即从这一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兴文学理论,旨在揭示和分析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社会、文化和文学产生的影响,并促进民族解放和文化复兴。
第二部分:后殖民主义的研究方法后殖民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学批评、历史考察和社会学调查等多种手段。
通过对殖民主义历史的分析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后殖民主义试图还原被殖民地社会的历史真相,揭示被殖民地人民的遭遇和反抗。
其中,文学批评是后殖民主义研究方法的核心之一。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意象、语言和叙事结构等进行详细解读,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试图探究殖民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对文学作品中的殖民主义观念进行批判和颠覆。
第三部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构建在后殖民主义理论构建方面,以法国学者菲利普·福活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了“他者”和“文化认同”的概念。
“他者”是指那些在殖民主义统治下被视为“异类”的个体或群体。
后殖民主义将“他者”视为文化多样性的核心,主张尊重差异和平等待人。
通过对“他者”的理解和包容,后殖民主义试图消除殖民主义带来的文化剥削和排斥。
而“文化认同”则是后殖民主义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后殖民主义主张每个个体都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文化认同。
他们反对文化上的强加和一元化,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定稿版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
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
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
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
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
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
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
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
代表人物法农,其着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
2.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它并结合“文化研究”的成果对东西方关系进 行再认识,从文化角度解读殖民,对“边缘” 、“他者”、“属下”、“少数”等予以特别 的关注,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反话语”、“颠 覆性”、“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的 倾向。
殖民主义 -- 旧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 --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政治
新殖民主义 -- 二战后,冷战期间的第三世界国家 -- 阿明的“依附”理论:经济
霍米.巴巴: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力的单向运 作,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区分的。被 殖民者通过带有差异的重复模拟殖民话语,使之变得不纯,从而进一 步解构、颠覆殖民话语。巴巴强调被殖民者的能动性(agency), 认为唯有混杂的状态才能使能动性成为可能。
比尔·阿什克劳夫特:混杂性是“由殖民行为所带来的两种文化接触地 带所产生的跨文化形式”。在后殖民话语中,混杂现象既不完全属于 殖民者一方,它也不完全属于被殖民者一方,它一方面重复现有文化 的起源,另一方面也在殖民压迫下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实 践,以新的文化来抵抗旧的文化。
关注的理论主题之一 , 就是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中的民族 文化身份认同、民族文化重建以及东西方的关系问题 。
后殖民理论【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后殖民理论【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摘要:翻译伦理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要求对翻译实践进行文化考古式的实地考察,并发现了影响翻译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权力差异,从而证明了“语言学实验室”里的翻译研究关于“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的理论预设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民族主义”同样是一种信念,认为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拥有某一共同的遗产,如文化、语言、历史、意识形态、遗传或种族背景等等,同时认为:(1)那些不具备这些特征的“群体内成员”应该被清除、放逐或剥夺其投票及其他权力;(2)所有外国的影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有害的,理应抵制;(3)任何种族、人种、文化或语言的混合或杂合都是不纯洁的,理应清除摘要: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流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把翻译当作一种语言行为或文本行为。
后殖民翻译理论戳穿了语言乌托邦的神话。
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暴力政治” 翻译伦理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该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
后殖民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
后殖民主义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中国后殖民理论是以20世纪以来中国自身发展为背景,考察和讨论中国社会思想重塑过程的一门新学科。
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的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后殖民理论的研究着重于中国历史的重塑。
从中国社会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近代史以及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都与殖民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面临殖民主义压力,不仅接受了欧洲和美国文化与政治价值观的影响,也使中国政治与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
由此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伴随着中国近代史的不断发展,已构成了中国的再殖民地研究的研究内容。
其次,中国后殖民理论的研究还着重于对中国社会文化特色的重新诠释。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从社会文化角度,着重关注在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
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以全球化时代中国自身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异化、融合等特点为切入点,客观考察她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全球发展的关系,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行重新诠释,把握未来文化发展趋势。
此外,利用中国后殖民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另一层面是从政治社会化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后殖民”时代中地缘政治现象的影响,探究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国际秩序的变革模式。
它既考察中国的内在发展,也考察中国的外部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地位。
最后,中国后殖民理论在研究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同时,也能反思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探究中国当下的思想与文化现象,从而帮助人们对中国今日政治文化历史发展有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
综上所述,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的现状可以归纳为多层面、综合性的内容,其研究重点包括:研究中国历史的重塑;对中国文化特色的重新诠释;从政治社会化角度研究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国际秩序的变革模式;以及反思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后殖民理论既注重中国内部发展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注重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发展及其影响国际秩序。
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意识形态: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意识形态: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反殖民主义及后殖民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意识形态展开讨论,探究其在当代世界中的意义及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反殖民主义的概念。
反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运动,主张反对殖民主义及其衍生的文化、经济、政治剥削。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将殖民地视为资源来源和势力范围。
然而,随着殖民主义的衰落和独立运动的兴起,反殖民主义力量逐渐壮大,呼吁恢复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后殖民意识形态则是对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和影响展开的思考和批判。
尽管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但其残留影响仍然存在于社会结构、文化认知和意识形态中。
西方中心主义作为殖民主义的一个核心理念,一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
后殖民意识形态的出现,正是对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挑战和反思。
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依然显著。
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得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断传播和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然而,这种单一化的文化输出和认知模式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和质疑。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西方中心主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探索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共生共存的可能性。
在这一背景下,反殖民主义及后殖民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现实,保护本土文化传统,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
在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反殖民主义和后殖民意识形态不仅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更是探索和建构新型全球秩序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实践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推动反殖民主义和后殖民意识形态的发展。
首先,教育是提升人们意识和认知的有效途径。
法学视角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法学视角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后殖民主义理论逐渐成为法学界的研究热点。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对传统殖民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提出了一种以平等和多元为核心的新型思维方式。
在法学领域中,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引入能够为我们审视和重构某些已有的法律制度提供全新的视角。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术运动,被认为是西方学界对殖民主义时代遗留问题的回应。
后殖民主义理论主张将权力视为非中心化的,质疑西方中心主义和现代性的普遍性,提出了对权力关系、身份政治和文化认同的全新思考。
该理论极大地挑战了以往以西方为中心的法律思维方式,并通过关注被压迫和边缘化群体的权益,提出了更加多元和包容的法律视角。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法学的启示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法学带来了许多启示,其中之一便是对权力关系的重新审视。
在过去的殖民主义时代,殖民者通过控制和管理殖民地的法律制度来实现其统治目的。
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了这种一元化的权力结构,并强调被压迫群体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在法学领域中,我们应该以被压迫群体的视角来审视法律制度,并通过多元和包容的方式来重构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框架。
同时,后殖民主义理论还提醒我们重视文化认同和身份政治。
在殖民主义时代,殖民者通过强加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来剥夺被殖民地的文化认同。
后殖民主义理论呼吁重建被压迫群体的文化认同,并确保其在法律和社会制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法律制度中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使每个个体都能在法律保护下实现自由发展。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法学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
它使我们反思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之间的关系,并打破了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
后殖民主义理论强调法律应该从被压迫者的视角来审视,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需要在法学教育中引入多元化、包容性和后殖民主义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的全新思考能力。
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角度考察文学作品中的去殖民化进程和反殖民反思
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角度考察文学作品中的去殖民化进程和反殖民反思第一章:引言随着殖民主义的逐渐消退,后殖民主义批评成为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后殖民主义批评强调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批判,并呼吁恢复和重建被殖民地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文学作品中,去殖民化进程和反殖民反思成为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角度考察文学作品中的去殖民化进程和反殖民反思,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第二章:去殖民化进程的呈现去殖民化进程是指被殖民地回应和抵抗殖民主义压迫的过程。
在文学作品中,去殖民化进程常常通过复兴和弘扬本土文化来体现。
例如,印度作家阿鲁恩达蒂·罗伊的长篇小说《上帝的小孩》就展现了印度社会在去殖民化进程中对自身文化的重拾和重建。
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研究印度传统的教义和哲学,对抗殖民主义带来的文化侵蚀,最终实现了自我解放。
去殖民化进程还可以通过解构殖民时期建立起来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来实现。
例如,尼日利亚作家奇奥马·恩迪奥迈的小说《周转站》揭示了在殖民时期,殖民者通过控制语言和教育体系来维持统治。
而在去殖民化的进程中,主人公通过反抗和拒绝这些殖民者的规范和权威,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第三章:反殖民反思的表现反殖民反思是指对殖民主义历史和殖民地经验进行反思和批判。
在文学作品中,反殖民反思常常通过对殖民主义的描写和解构来实现。
例如,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威尔·库泽的小说《等待暴风雨》通过讲述南非黑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与殖民者的关系,揭示了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和压迫。
小说通过描绘殖民地社会中的族群冲突和种族歧视,引发读者对殖民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反殖民反思还可以通过重述历史、修正历史记载来实现。
例如,加勒比作家迪伦·托马斯的诗集《从欧洲到黑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诠释,揭示了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人民的侵略和奴役。
诗集中的形象化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得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殖民主义的历史,并提出反思和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1期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No.1 Vol.21 2005年3月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Mar.2005* 收稿日期:2004-09-10 作者简介:王建珍(1963— ),女,河北沧州人,沧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
・31・反观后殖民理论王建珍(沧州师专 中文系,河北 沧州 061001) 摘 要:后殖民主义是一种不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现象,后殖民理论以此为参照系,它于90年代进入中国,中国学界开始真正思考中西文化互动对中国文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有不同注释,但这一独特视角,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民族文化在新情境下文化认同和文化制造等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文化认同;文化制造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62(2005)01-0031-02一、后殖民理论的兴起 殖民主义对于中国学界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中国在1840年后的近百年的历史中,无不在为反抗殖民主义而斗争着。
殖民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幸与耻辱,作为历史记忆已经深深刻在了无意识之中,从理论上讲,殖民主义是指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于弱小、落后民族的一种侵略政策,而后殖民主义与之不同了,丛郁指出:“如果说早期殖民主义表现为武力征服的形式的话,那么后殖民主义所呈现的则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是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落后国家和民族所实行的一种文化侵略政策。
后殖民主义所秉承的是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
不妨说,后殖民主义的实质是欧美列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刀光剑影之后由非武力对峙,到友好外交的文化侵略政策。
”因此,我们可以将后殖民主义看作是一种不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现象。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建立,就是以发达的西方世界与“落后”的东方世界的政治文化不平等关系作为参照系的,巴勒斯坦人后裔,现为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著名文学文化批评家萨伊德于1978年出版了他的理论巨著《东方主义》,在这部书中,萨伊德用“东方主义”这一术语概括地表述了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之间的后殖民关系,萨伊德认为:“‘东方’几乎是欧洲人的一个发明,自古以来一直就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与异国情调的地方,一个充满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与风光的地方”。
“东方主义”隐约地表现出了西方对于东方的宰割、重建和话语垄断的关系。
因此,后殖民理论所关注的主要课题是“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有着强力的批评和解构“西方中心说的倾向。
萨伊德曾经这样说过“如果 们用一个词永远与批评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词就是‘对抗’”,对萨伊德来说,对抗首先意味着道义的反抗。
他写道:“批评的本质就是反抗各种形式的暴政、统治和滥用权力。
” 二、后殖民主义进入中国 对于今日的中国学界来说,后殖民主义也不是陌生的名词了,早在1993年,中国颇有影响的《读书》月刊第九期登载了两篇介绍东方主义和萨伊德的文章;张宽的《欧美眼中的“非我族类”》和钱俊的《议萨伊德论文化》,对萨伊德的两部著作《东方主义》(1978)和《文化和帝国主义》(1993)及其思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
一种新的话语已经在中国学界面前确定无疑地展露出来。
之后,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进行专门介绍的有北京学者王宁、罗钢,旅美学者徐贲和南京学者丛郁等人。
他们的介绍迟至90年代中期才陆续出现。
在他们之前,一些学者如张颐武、陈晓明、戴锦华、邵建等人,已经开始试着把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这一话题植入中国当前的批评语境。
可见,后殖民主义话题在中国的出场是在90年代。
80年代,中国处于“殖民主义”的失觉状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时的中国学界在国门洞开、从西方大量进口新理论、新学说之时,还没有对这种引进行为本身及其后果作任何形式的思考,更不可能从国际战略关系和文化影响的意识形态意义上来做任何评判,一种乐观情绪持续地弥漫其间,面对西方经济和文化制造的精致而富于先进色彩的话语形态“拿来”为我所用,恐怕是中国学界当时的唯一想法。
随着90年代的到来,情况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即中国学界对西方理论,由原先的热衷引进到进一步反思,由一味认同到挑剔批判,并开始寻找已失落多日的中国文化理论的自己的话语。
张颐武在1990年《文艺争鸣》第一期发表了《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一文,文间标题非同一般地把第三世界作为一个主题引入中国文学批评,此文可以说是这一变化的强有力的信号。
中国学界的这种变化,这种新的思考,为什么出现在90年代初呢,徐贲认为,中国学界的批评方向、批评话语之所以在90年代初发生重大转型,从以往的政治性很强的文化、思想的讨论,转移到诸如商品文化、人文精神失落、东方主义、第三世界等一些无风险或低风险话题的讨论,是商品大潮兴起和对政治普遍冷淡的结果。
此外,就中国知识分子个人而言,当时的身份危机也是促使这一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所谓身份危机,一是政治身份危机,二是经济身份危机,这种根本性的双重危机,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必然要为自我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寻找新的定位,于是“本土”这一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的思想,开始在知识分子中流行,1989年以后,知识分子身份调整中出现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一些知识分子发现了“本土”这个民族身份对于处于身份危机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增势”作用,并有意识地运用这种身份来提升他们的自尊和社会地位,“他们利用‘本土’这一新归属来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利益’的代言人身份”(徐贲《从后现代走向后殖民》P199),而借“本土”确立知识分子地位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对立的“他者”存在,在当时的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个“他者”不可能是国内的官方话语,而只可能是“西方”,后殖民主义作为一根救命稻草在90年代初,必然地莅临中国学界。
此外,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除了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促成因素外,在文化领域中,中国学界在吸纳西方理论话语的同时,也渐渐感到了外来他者咄咄逼人的威胁,中国学界的“失语”症也开始在隐隐约约的后殖民主义氛围中日益显露出来,此时中国学界不能不生出一种对西方文化的警觉来。
可以说,恰恰是这种来自于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上的“警觉”情绪,把中国学界的眼光从国内推到了国际,中国学界似乎终于意识到了中国十几年来,力图建构的理论话语所暗含的危机,意识到了西方文化本身的问题以及中国与西方的不平等性。
从这一前提出发,中国学界也才有可能真正思考中西方文化互动,对当前中国文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意味等问题。
后殖民主义就这样在中国学界的警觉和惊醒中进入了视野。
三、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不同诠释与思考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批评述语和崭新的批评视角,已经被文学评论界炒得沸沸扬扬。
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有两种倾向:一种表现为“本土主义”。
强调固守本土文化的纯真性与自足性。
代表人物是张颐武。
丛郁、杨乃乔、罗钢等人也基本倾向此观点,他们认为定义“后殖民文学”或者说是具有“后殖民性”的文学,不应只考虑作品产生的地域和作者身份,把它简单定义成、所有产生于前殖民国家的文学,所有与反映遭受过殖民统治的经验有关的文学,而是认为,大凡其主题旨在表现“冷战”以来西方文化对其他文化渗透的作品,无论其作者身处何地,属何种族,皆可算作是后殖民文学。
于是,中国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往往把矛头指向那些在他们 看来是展览民族的旧日风情、以扬国丑、挖祖坟来满足西方人猎奇心理的作品(包括音乐、绘画),在电影界,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在音乐界,谭盾的《风・雅・颂》;在文学界,张戎的《鸿》、亚丁的《小周天》、郑念的《上海生死劫》、苏童的《妻妾成群》等都被视之为后殖民文学。
因此,他们也在思考艺术的“民族性”问题,他们认为“民族性”本应是一个民族艺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特色,但在80—90年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民族性”这一概念,被上述一系列作品的创作赋予了新的含义,也就是潜在定义为:东方传统文化丑陋的旧日风情是民族化风格最为浓厚与鲜明的表征。
这种理论倾向的极端表现往往是草木皆兵,不仅把《霸王别姬》这样的电影指责为以“寓言”式的表述赢得西方观众的兴趣,是投“西方市场”之所好,而且把国学研究说成是一种具有“后殖民”式特点和为西方汉学加工半成品,他们对来自海外的对当今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批评,则更是认为是臣属于西方话语,甚至认为,不需要对这些批评的具体论点做出分析就可以断定它们的“西方中心论”思想立场。
另一种倾向的代表人是徐贲,他说本土理论自称是以“第三世界”的视点从事理论工作,自称是“完全改变了八十年代在‘启蒙’话语中沉溺的知识分子对西方话语无条件的臣属位置”。
然而,它时时以揣测西方对中国人的所进行的文化活动的可能“反应”来评断这些文化活动的全部意义,好像没有了西方的“反应”,这些文化活动在中国具体环境中已毫无其它的意义和作用可言,他认为对西方“反应”的极度敏感不仅表现了一种惊恐不安、缺乏自信的文化困守心态,而且还实际上暗示了:无论中国人如何需要自己的文化活动,只要他们可能被“西方利用”,就应加以谴责和舍弃,这样的本土主义理论在文化批判和理论建设上完全无自己的独立章程,其目的策略全然地以被动地逆反所谓“西方价值”和“西方控制”为准绳,就在本土主义理论无时无刻不以第三世界特殊性相号召的时候,它恰恰接受了西方的牵制,这种对西方的“念念不忘”,使得本土主义理论在反对一种臣属的时候,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臣属的地位。
的确,后殖民主义批判这一独特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它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新情境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创造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向先进国家学步的困境,走出“西方中心论”,但也不能因此而拒绝接受先进国家的可取之处,将本土民族文化抬高到绝对本体和本质的层面,若把对先进国家的学习,简单理解成受殖民话语的压迫,就可能导向盲目的关门主义,这点我们中国人应有深刻教育。
但是当殖民话语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制造第三世界形象,并左右第三世界文化的时候,也必然迫使第三世界文化去摆脱殖民者的文化控制,来进行反制造或自我制作。
后殖民理论目前只能算作一种文学的文化批评观,尚未形成一种独立的、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
但这一思潮的出现给予文学批评者,特别是文学创作者的启示也应该是十分深刻的。
[责任编辑:商隶君] The Objections to Post-colonialismWANG Jian-zhen(Chinese Department,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Cangzhou 061001, Hebei)Abstract:Post-colonialism is a kind of unfair cross-culture phenomenon. This is for reference only. Chinese intellectual world began to take seriously the effect that the interactive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rings to the Chinese culture since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90s. The criticism of post-colonialism has a different definitions, but its unique perspective impedes us to think over the cultural recognition and cultural creation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situation.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 national culture; cultural creation・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