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在山的那边

合集下载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精选20篇)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精选20篇)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精选20篇),欢迎大家分享!《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品味诗歌语句的深层含义。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的哲理。

【教学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对“山”与“海”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大山的画面。

找一位同学口头描述怎样才能看到海景。

现在我们和山里的孩子一起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请打开课本。

板书课题:在山的那边二、检查预习1、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连成一段话。

2、抽同学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问:山那边到底有什么?1、教师朗读课文。

2、配上音乐有感情地齐读: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与情感的关系,重读与词语意思的关系。

朗读要求:放声朗读,正确流利,充满感情。

达到效果:与诗人的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示。

3、默读诗歌,思考问题:⑴第二节中,山还仅仅是山,海还仅仅是海吗?提示:“山”象征困难,”海”象征理想。

⑵诗歌两部分各写什么内容?⑶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只有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第一节:我的童年;我的向望和困惑。

第二节:我长大后;拼搏和奋斗。

四、研读与赏析“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这种理想是怎样表达出来的?1、请你把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找出来,细细品味。

(自读课文)揣摩诗歌语言的凝练而有丰富的内涵。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引导)⑴“铁青着脸”:拟人。

颜色(表面);心情不好(实际)。

⑵“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

⑶“飘”:轻(意思);童年认识肤浅。

⑷“扎”:深(意思);不懈努力。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抓住细小关节部分来理解,由表及里的领会作品的意思。

1在山的那边1课时

1在山的那边1课时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19 在山的那边(第一课时)班级:学生姓名:自学——质疑——解疑学习目标:1 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4、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自学.小组合作自测——互查——互教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凝.成()____________诱惑.()____________一瞬.间()___________隐秘.()____________喧.腾()____________痴.想()____________2、听读课文录音,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3请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展示——反馈——导学探究课文内容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⑴“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⑵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⑶“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⑷“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⑸“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⑹“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巩固——测试——扩展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练习:《乡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构成四节诗的核心,而这一切无不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出了“乡愁”的底蕴,最难抑、最伤感的“乡愁”,莫过于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作者以_______、_______象征祖国,又充分运用了强烈的_______手法,含蓄、委婉地把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9 .在山的那边》优质课课件_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9 .在山的那边》优质课课件_1

比喻一个信念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理想和信念使我不畏长途 跋涉,“一次次鼓起信心 向前走去”,所以说扎下 了深根。
经过这样反复的朗读,你们 明白了诗中的“山”、“海” 和爬山的深刻含义了吗,它 们象征什么?
思考讨论: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 、“海” 和“爬山”的 含义是什么?
山——困难; 海——理想/信念
爬山——坚持不懈的奋斗
从这首小诗中认识到了一个 怎样的生活哲理?
人生哲理
要不怕困难,坚持奋斗,才能实现 人生理想。
试模仿例子,从语气、语调、重音、 停顿、感情等方面选择喜欢的诗 演绎出来!
示例:哦,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字重音,句子呈升调。要读 出充满疑惑和向往的语气。
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 那个山顶(音量适中,声调略上扬) 可是(要
立即体现出孩子委屈、沮丧的心情),我/却几 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延长), 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语调上扬,声音延
长),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连读略快)/打 (重读)了/一个/零分!(语速放慢,声调延 长,体现出挫折感)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 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 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 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 邮递员。
初读课文,辨识字音, 把握朗读节奏,读准读 畅
再读课文,知大意
请给诗歌另拟一个小标 题___________________
• 妈妈(轻声),那个海呢?(要充满疑 惑) (第一段主要要能够体现出孩子的 纯真,对希望的想象憧憬,去追寻希望 时的兴奋心情和遇到挫折的极度沮丧懊 恼的心情。)
•二

张佳佳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张佳佳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在山的那边

(重重)困难
理想(的境界)
爬山
艰苦奋斗
事情往往是这样,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达 到目的地的,要翻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境界。 失望是因为对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认识深化了, 就可以战胜失望,乃至不再失望,就能够“一次次鼓 起信心向前走去”。
你知道“海”和“山”还有其他 的象征意义吗? 山:巍峨、高大、雄伟、沉稳――成熟、 稳健 曲折陡峭、封闭堵塞――愚昧狭 隘、贫穷落后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4)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5)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 来的”? (6)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 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 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7)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 情?
自学检测三:走近作者

王家新,1957年出生于湖北 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 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 毕业,分配到湖北师专任教。 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 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 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 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 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 年)、《游动悬崖》(1997年) 等。
自学指导二



1﹑自学内容:第19课课文内容 2﹑自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时间时间:5分钟 4﹑自学要求:(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 知课文基调。 (2)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19课.在山的那边(44张PPT)

七年级上册第19课.在山的那边(44张PPT)

语句欣赏
三、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这是拟人手法。“铁青着脸”是“我” 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受。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 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 所以望见山那边青色的山,好像铁青着脸冷 冰冰地拒绝“我”。
语句欣赏
四、“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 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 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 说幻想全然落空。
主题归纳
这首诗通过借助“山”和“海”两个意 象,表达了一种信念与哲理:要达到理想境界, 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 挠,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信念坚定 坚持奋斗 实现理想
名人名言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 只 有不畏艰险 , 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 才 能达到科学的顶点。
语句欣赏
十、“在一瞬间照亮了你的眼睛……”在这 里“照亮”是什么意思?
写出了“全新世界”的光辉灿烂,同时表 达了梦想成真后的惊喜心情 。
诗歌朗读
朗读诗歌,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并 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 试与同学一道,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并尝试朗读。
诗歌朗读
1、哦,山那边是海吗? 山那边的新天地,是“我”童年的遐想。 妈妈的回答更激起“我”的幻想,这句话表 达了“我”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要读出那种惊奇、半信半疑和向往 情绪的交织,语气要缓慢。
山!
追求与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 艰难险阻和困难。
语句欣赏
朗读第一节诗
语句欣赏
一、“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是什 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作者神往大 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 作者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向 往外面的世界。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在山的那边》课后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在山的那边》课后题

《在山的那边》课后题及答案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的愿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山色是青的,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7.“用信念凝成的海”这句话中的“海”具有什么含义? 这里的“信念”指得是妈妈给我的信心,而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断追求的目标.扩展资料 一、基础部分 1.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伏在窗口(fú) 痴想(chī)B.隐秘(bì) 凝成(nínɡ)C.诱惑(xiù) 漫湿(màn)D.枯干(ɡū) 一瞬间(shùn) 2.下边四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幻想 凝成 诱惑 宣腾 B.海潮 攀登 朦胧 痴想 C.隐秘 清澈 依然 枯干 D.漫湿 一瞬间 飘来 深根 3.填空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_________,即对__________________和自信。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19《在山的那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课件PPT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19《在山的那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课件PPT

❖下(下雨)(下去)(下来) ❖雨(小雨)(雨水)(雨衣) ❖们(我们)(人们)(你们) ❖问(不问)(学问)(好问) ❖ 有(有用)(有水 (有心) ❖半(半天)(半个)(一半) ❖从(从来)(从小)(不从) ❖你(你们)(你好)(你的)
好句积累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 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 长出了绿的草。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总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早晨起右面是南。
3.古朗月行
(节选)[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标点符号
❖ 逗号(,) 句号(。) 省略号(……)
❖ 反义词 ❖ 前——后 左——右 ❖ 长——短 大——小 ❖ 东——西 南——北 ❖ 近义词 ❖ 常常——经常 好看——漂亮
第六单元复习
影前后黑狗左右它 好朋友比尾巴谁长 短反伞兔最公写诗 点要过给当串们以 成数彩半空问到方 没更绿出长
在(正在)(不在)(好在) 后(后来)(后头) (耳后) 我(我们)(自我)(我的) 好(不好)(你好)(好学) 长(长大)(厂长)(长尺)(长出) 比(好比)(正比)(比一比) 巴(下巴)(中巴) (大巴) 把(把手)(一把) (火把)
七年级语文上册19《在山的那 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山那边是什么呢 ?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山的那边》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山的那边》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19课《山的那边》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幻想(huàn) 诱惑(yòu) 痴想(chī)B.隐秘(mì) 凝成(nín) 咆哮(páo)C.扎根(zhā) 枯干(kū) 无数(shù)D.奔跑(bēn) 瞬间(shùn) 种子(zhǔng)答案:B解析:“凝”应读“níng”。

2.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纠错:凝成..(nín chén)痴.想(cī)诱惑..(yòu hùo)一瞬间(sùn)清澈(cè)隐秘(nì)答案:凝成..(níng chéng)痴.想(chī)诱惑..(yòu huò)一瞬间(shùn)清澈(chè)隐秘(mì)解析:“凝” 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痴”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拼音标调规则是如果韵母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元音字母时,应该标在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字母上,开口度的大小顺序为a o e i u ü。

“瞬”和“澈”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秘”的声母是m 不是n。

3.选择括号中使用正确的词(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幻想)(2)怀着一种(秘密隐秘)的(想望向往):(3)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心信念)凝成的海:(4)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沸腾喧腾):答案:(1)痴想(2)隐秘(3)信念(4)喧腾,解析:(1)“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隐秘”在这里是秘密的意思,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别人,所以说是“隐秘的想望”。

(3)“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勇气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

七年级语文册词语解释

七年级语文册词语解释

七年级语文册词语解释1、散步信服xìnfú相信(并)佩服。

敬佩。

嫩芽nènyá嫩绿的枝芽,形容刚出生而温柔的生命。

霎时shàshí霎,短时间;一会儿。

霎时,极短的时间。

抛弃chāisàn分离委屈wěiqū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形容水面透亮。

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造句:老师带领同学们道森林里玩耍,同学们快乐的像一群小鸟。

老师的身心得到了舒展,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

2、秋天的回念瘫痪tānhuà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发怒bàonù:大怒;亦形容水势凶悍迸发沉寂chénjì:非常寂静;杳无音讯。

敲打chuídǎ:用拳头或拳头踢。

憔悴qiáocuì:黄瘦;瘦损。

形容人脸色不好。

拜托yāngqiú:劝告,恳求神色shénsè:神情面色脆弱mǐngǎn:感觉灵敏;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诀别juébié: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烂漫lànmàn:色彩艳丽;大度,并无造作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啰嗦淡雅dànyǎ:(颜色花样)清新自然典雅;(花草等的香气)温和深沉shēnché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

喜出望外xǐchū’wàngwài:所遇少于了只望,因而深感特别高兴翻来覆去fānláifùqù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3、羚羊木雕抹mǒ逮dài攥zuàn怦怦pēngpēng:演示心跳声。

在山的那边教师稿

在山的那边教师稿

2013学年初一语文(上)·现代文19、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了解诗歌的特点。

2、领悟诗中“山”与“海”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学会初步欣赏诗歌。

学习重点: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了解诗歌的特点。

2、领悟诗中“山”与“海”的含义。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学会初步欣赏诗歌。

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抒情诗,学习本文首先要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读文章时要求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从什么事件上领悟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习诗歌的重点是要赏析诗歌的语言和深层含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诗歌常识1、什么是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

2、鉴赏方法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

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

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明虚实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

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

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

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

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推敲手法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练每课小练笔答案(河北专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练每课小练笔答案(河北专版)

27、皇帝的新装: 黑云越涌越多,一转眼工夫天空像个大锅底扣 了下来,黑沉沉的。突然,天边一闪,半个天空被照 亮了,轰隆一声,一个响雷炸开天地,接着,黄豆般 的雨点稀里哗啦落下来,紧接着,密密的雨从远处横 扫过来,那声音好像千军万马一般,地面一下子弥漫 在一片汪洋之中。
28、女娲造人: 孩子,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你是那样可爱, 你有像我一样的笑容,像我一样的性格,你的到来会 给这个世界增添无限的生机,有你的陪伴,从今以后 我再也不会感到寂寞,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希望你能 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18、短文两篇: 当你从地上拾起一片火红的枫叶时,你能感受 到它的热烈与悲壮吗?那火红的枫叶恰似向你倾吐大 自然特有的语言,它教给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的道理。透过那一片火红的枫叶,你能 感受到大自然的热烈与无畏呢?生命应该像枫叶一样, 经得起秋之摧残,露出无惧无畏的神采,战西风而不 怯,经严霜而愈丽。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有一次数学考试,我看看文具准备好了没。咦, 尺子跑哪去了?我看了看表,糟了,快考试了,怎么 办?我着急地看了看旁边的同学,心里想要是有人可 以帮帮我就好了。可是没有,周围的同学都在认真地 准备着东西,只有我在焦急地东张西望,六神无主。 我心里像有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在咚咚直跳。我心想: “昨天晚上还在呀,现在怎么没了呢?难道它长翅膀 飞了?那我的考试怎么办?这次80%的题目都要用上 尺子,我该怎么办?向同学借?可是每个同学也都只 带了一把呀!”我越想越着急。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天空湛蓝湛蓝的,可爱的云朵镶嵌在天空中, 太阳发出金灿灿的光芒,亲吻着祥和的大地,路旁鲜 艳的花朵绽放着迷人的笑脸,枝头的小鸟放开喉咙歌 唱,那么清脆、悦耳。啊!多么美好的世界,它们都 在为我的成功欢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快,一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在心中升起。

《在山的那边》教案范文2

《在山的那边》教案范文2

《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相结合,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追求梦想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悟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2)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相结合,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自然风光。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提高审美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相结合。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在山的那边”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4. 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5. 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在山的那边》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在山的那边》PPT课件

3.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 想打了一个零分!”“铁青”是写山的颜色 吗? 记练习二2:“铁青”不只是写山的颜色, 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我”爬上山顶,以 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 “我”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青色 的山,也像铁青着脸冷冰冰地拒绝“我”。 4.为什么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 念凝成的海”? 记此句右边:因为这里的“海”不再是具象, 而是抽象的“信念”与“梦想”。
记练习一:“海”象征梦想,“山” 象征追求梦想过程中遇到的重重艰难 险阻,“爬山”比喻奋斗。
主旨: 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奔向梦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且曲折的, 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梦 想终将实现。
记练习一:“海”象征梦想,“山” 象征追求梦想过程中遇到的重重艰难 险阻,“爬山”比喻奋斗。
主旨: 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奔向梦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且曲折的, 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梦 想终将实现。
作家·作品
《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当代作家。1957年出生于湖 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 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 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 北郧yún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 《诗刊》社从事编缉工作,1990年离开, 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 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 《纪念》、《游动悬崖》等。
本文是诗人年轻时写的一首诗,起源于 童年的生活经验。大山里的孩子,往往有 一个梦想,那就是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 世界。这似乎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在一个环境中待得时间长了,总想着走出 去看看。诗人把这种走出去看看的梦想凝 聚在“海”的形象中,以诗歌的形式表达 了他对梦想的追寻过程。
整体感悟:理解形象·把握诗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9课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9课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第十九课《在山的那边》导学案【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

3、树立理想,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导学重点】理解海及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

【导学难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课时】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掌握字词,扫清朗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隐秘:②诱惑:③喧腾:④一瞬间: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诗中的“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意思?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二、预习展示: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清澈(chē) 枯干(kū) 依然(yī) 奔命(bēn)B.漫湿(màn) 耽误(dān) 痴想(zhī) 喧腾(xuān)C.瞬间(shùn) 瓜蔓(màn) 攀登(pān) 凝成(níng)D.奔波(bèn) 幻想(huàn) 诱惑(yòu) 朦胧(1óng)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B.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做坏:C.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喧腾:喧闹沸腾。

D.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隐秘:隐蔽,不外露。

三、朗读课文:(1)多媒体播放MP3,学生听读。

(2)朗读指导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9《在山的那边》学案新【部编版】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9《在山的那边》学案新【部编版】

《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了解朗诵诗歌的基本要求,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全诗,提高朗诵能力。

2、通过理解关键字词句,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情怀。

3、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领会“山”与“海”蕴含的深层含义。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领会“山”与“海”蕴含的深层含义。

【课前预习】走进作者王家新,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

1957年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

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

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

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广受关注。

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

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

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

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

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痴()想隐秘()凝()成喧()腾一瞬()间3、仿写句子。

例: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

【课堂学习】整体把握:1、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内容?2、为什么说是“隐秘想望”?3、“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4、为什么说“山那边啊,铁青着脸”?合作探究●释疑为什么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2、“爬过山就能见到海”,作者借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知识拓展】《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原载于《长江文艺》1981年第5期。

作者通过自己一次童年的经历比喻一个信念,妈妈所说的“山的那边是海”。

其中“海”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的,并非指理想。

全诗主旨: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要一次次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这一过程是艰辛、艰难、痛苦的。

七年级语文 第19课 在山的那边

七年级语文 第19课 在山的那边

七年级语文在山的那边王家新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教学重点:1、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2、“山”、“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在课文句子中划出词语,明确词不离句。

查词典,明确认知上有困难的词语的意思和读音。

一、导入1、导语: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

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2、谈谈诗歌的特点3、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关于诗歌朗读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1)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2)作者通过对“山”“海”两个意象的描写,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写作意图呢?(3)本文主旨是什么?探究学习: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3) 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19在山的那边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19在山的那边
5、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明确】“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干枯,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四)、写法探究
诗人为表现主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象征:借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相近的概念、思想、情感。诗人以“海”象征理想的境界;以“群山”象征实现理想途中的重重困难与挫折。“远方为我喧腾”的海,正是诗人苦苦坚守的理想。这样更含蓄地表现了主题。
宏伟中学七年级语文《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课时
]
主备人
沈金梅、李静英
审核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读音、停顿恰当。
2、解读诗歌的主要内容,品味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涵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理想,培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解释词语的含义:
⑴“一座座”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次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明确】“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诗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022年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2022年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2022年在山的那边读后感2022年在山的那边读后感1我们的生活中,有目标;有坎坷;有大海;也有高山。

给人生先定一个目标,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爬起,迎接着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知难而进,跨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后,始终会看见海的。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在小升初中,升入心仪的中学。

这时,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奋勇直前,始终会见到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海!2022年在山的那边读后感2“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无数的艰难险阻都在等着我们去战胜,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今天,我读了《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

对于王家新的童年生活,而感到十分的羡慕。

小时候,我对人生道路这几个字不是很了解。

认为是道路吗!总会有人领着我们走过的。

然而,由今天看来,这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有了新的认为。

在这山的那边,还有无数的.高山,山上的路很平坦吗?不!山上还有许多绊脚石,一不小心就会绊倒,如果有人踢开绊脚石,艰难而又勇敢的爬上去,那就会见到广阔无边的大海。

人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轻易被石头绊倒,会在悲痛的深渊里一蹶不振。

而另一种人,跌倒了,重新在站起来,接受挑战,失败能激起人的斗志。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第二种人一样,勇敢的接受理想的挑战,用毅力爬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才能见到大海--一个全新的世界。

2022年在山的那边读后感3开学第一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

“我”小时候一个不经意的想法:走出大山去看海。

竟成了我一身的追求,成了我的理想。

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困难,用爬山必要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也告诉人们通往理想之路是漫长的。

崎岖的要不怕长途跋涉,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我想,几乎每一个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渴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渴望和幻想。

我想起小时候一个可笑的想法:以为每一座城市外面,都有像电视里那样的高高的城墙,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看看是什么样的,走出城墙到更大的城市去——在今天看来还真隐秘的影响到了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艰苦奋斗
山——————海
(爬山)
↓ ↓
困难 理想
【教后反思】
4、请写出一个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并作赏析:
精句:
赏析:
四、课堂检测
1、辨析词语
将下列相近词语依次选择填在横线上
(1)伏∕趴痴想∕幻想
小时候,我常在窗口
——山那边是什么呢?
希望同学们认真揣摩品味每个词的含义,结合语境选出最合适的词语,而不仅仅是依据课本选出。
如“痴想性格特点。而“幻想”主要是指对没有实现的事物的想象,不能很好体现孩子纯真的傻傻的性格特点。
2、你能说说“妈妈,那个海呢?”单列一节的作用吗?
这句诗承上启下,既写出了诗人理想破灭之后的沮丧心情,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永不放弃、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承上句“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接下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3、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阐述你的理解。
本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象征和比喻手法,并学会分析运用。
因为“海”象征理想,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都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失去理想的心、疲惫失望的心。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我的问题:
我的理解:
探究点二:综合探究
1、诗中的“海”“山”“无数座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本题目的设计意在引导同学们理解“象征”手法,并能够具体把握诗歌中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
“海”,是理想境界,象征理想、信念和成功。“山”,是重重艰难险阻,象征困难、挫折和失败。“无数座山”形象说明实现理想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要经过努力奋斗才能达到。
2、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这句中“诱惑”这个词如何理解?
“诱惑”是指山顶的吸引力。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3、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请同学们挑战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理解这一组诗句的含义,并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
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己的坚定信念借诗歌表达出来,那就是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终将到达理想境界。
三、合作探究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了“我”幻想破灭之后的失望沮丧之情。“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19在山的那边
2014年月
设计
张素芳
审核
七语组
备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2、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3、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2、“山”、“海”的象征意义。
3、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教学方法】
朗诵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理想是一个人前进路上的方向标,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才能让人生时刻充满奋斗的动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理想的实现可能是曲折坎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如果你到过海边,就请你拿起笔把大海给你的第一感觉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如果你没亲自看见大海,就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你心中想象的大海写下来,也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2、反复朗读诗歌后,你从这首诗歌中认识到到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哲理?
本题目的设计意在引导同学们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让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质疑探究。
我认识到,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3、请结合这首诗歌,谈谈你对理想的认识。
本题目的设计意在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理想的重要性和实现理想的艰巨性。
探究点一:文本理解
1、这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是非常真挚而强烈的,诗歌借助一些典型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心声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同时还运用了常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情感。请同学们结合提示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诗句“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的理解,并说说“种子”指什么?
这句诗首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一种希冀,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我”的小小的理想和对山那边的憧憬,是妈妈给我的,是在我的痴想、疑问之下而告诉我的。妈妈并没有想到她一句话竟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无限的渴望,扎下了深根,所以说这颗种子——信念是飘来的。
(2)漫湿∕浸湿枯干∕干渴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了我的心灵……
“漫湿”强调范围之广,理想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写出了“我”对理想的强烈渴望。“枯干”更真实更生动地展现了“我”现在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对理想的强烈渴望。
2、请背诵全诗,并默写诗歌最后一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二、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填字
痴()想隐mì()诱()惑()
喧téng()一瞬()间níng()成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反复品味其妙处,并写下你的情感体验。
3、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现代诗歌,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请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认识。请写出你的初读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