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域中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
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李颖【摘要】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数量快速增长、跨学科应用特点显著,但少有实际应用之实;理论硕果颇丰但多移植国外成果;研究方法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少有本土化创新.未来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应继续拓宽学科视野、适时创新研究方法,并在确保理论来源多元化的同时,着手构建中国本土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从而摆脱传统的文化中心路径,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繁荣.【期刊名称】《唐都学刊》【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6页(P74-79)【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跨学科应用;理论多元;本土化创新【作者】李颖【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7由于传统的全球化自欧洲开辟,经美国发扬光大,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和以西学东渐为主的文化传播秩序,但随着欧美主流价值观在全球日渐水土不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努力从东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东学西渐开始呈现新态势。
“球土化”的大趋势迫切需要运用全球化思维和本土化行动达到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再平衡。
而在此过程中,如何以一种非对抗、非妥协的平等姿态来面对不同文化及其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迅速,其中有价值之作不少,很值得总结、梳理和研究,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跨文化传播”一词始于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
20世纪70年代,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广泛展开,并伴有大批理论、著作陆续问世,有代表性的如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斯卓特贝克(Kluckholn and Strodtbeck)的文化价值取向理论,荷兰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和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霍尔(Hall)的高低语境理论,以及美国传播学者萨默瓦与波特(Samovar and Porter)合编的《跨文化导读》(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和孔登与尤谢夫(Condon and Yourself)的《跨文化传播概论》(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
在中美文学史上赛珍珠是一位非常特...
中西文化的交融合流——对赛珍珠《帝王女人》的解读摘要在中美文学史上,赛珍珠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女作家。
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对美国和美国文化的了解,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西双重文化身份。
1938 年,她以中国题材的小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而使她这个“文化混血儿”享誉文坛。
因此,赛珍珠与其文学创作值得我们从中西文化交融互渗的角度加以研究。
笔者选取《帝国女人》,从赛珍珠双重文化的独特身份切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中探讨她的双重叙事特征,阐发两种文化的审美特质,并通过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对她的创作进行文化思考。
首先,立足于作家的身份,赛珍珠展现给大众一个东西二元文化交融的文学世界,清晰地传达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她立足于中国人的立场,从中国人的视角来观察小说人物的心理、喜恶、情感和情绪,灵活运用中国文学的叙事方法,铺展情节,凸显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同时,由于赛珍珠受到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她的创作必然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学的特征,如狄更斯风格、莎士比亚风格、基督博爱情怀等。
其次,立足于女性的身份,赛珍珠本能地关注女性的命运,始终思考着女性的问题,塑造了一系列令人过目难忘的女性形象:默默无闻、逆来顺受的阿兰;被新式思想改造的桂兰;代表有理想、有知识的进步女子的梅琳……这些女性其实都杂糅了赛珍珠的中西双重文化意识。
最后,中西叙事手法与女性意识集中体现在历史长篇小说《帝王女人》中。
《帝王女人》是赛珍珠唯一一部以中国历史人物为塑造原型的小说,其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又带有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异质文化的相遇、相交、相融,使赛珍珠塑造出一个区别于其他中国作家所描写的慈禧:既传统又反叛的人物形象;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礼仪、孝道,又有西方文化下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中西兼收的形象。
笔者认为赛珍珠的作品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这种特殊的文化语境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她及其创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以及在国外的发展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历史非常悠久,广义上来说,自有人类社会便有了跨文化传 播的实践,而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的研究,则是晚近之事。目前我们一般认 为,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始于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外
事学院”(Foreign
subject views.and
in these
studies,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eriod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is
lack ofrelative integrality. Therefore,the thesis surmnariz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of Service
Institute)的建立。1955年,霍尔在《举止人类学》(The
Manners)一文中,提出了跨文化的范式。学界把霍尔的《无声的
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该书包含了我们理
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 间会说话”等。霍尔在本书中很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用了将近五分之一的篇章对 此加以讨论。 1958年,《丑陋的美国人》(The
论”。到了二十世纪,文化传播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进而关注传播对 文化的影响。此时,传播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拉 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卢因(Kurt Lewin)和霍夫兰(Carl Hovland)悉数 登场,直到五十年代的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传播学的研究已经初具 规模,相关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业已初备。 一般来说,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 修辞学、传播学等。至文化人类学下的传播学产生发展,到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成熟,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基础已经基本齐各。学术的关怀几乎无一例外源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11、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2、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腐败及对策分析3、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分析4、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策略分析5、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6、体验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7、论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8、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分析9、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分析——以__行业为例10、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中国奢侈品营销策略分析11、基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校园营销策略分析12、论参考群体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13、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14、试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15、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16、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品牌危机事件对品牌资产的影响17、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18、品牌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19、品牌定位的失误与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20、品牌扩展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21、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2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分析23、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4、试论“差异化策略”在中小企业营销中的运用25、论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26、论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27、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分析28、试论网络时代分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与创新策略29、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30、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31、公共关系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分析32、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33、关于事件营销及其应用策略的探讨——以__企业为例34、网络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分析35、终端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信任度问题分析36、奢侈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分析37、微博的营销价值及其利用策略分析38、网络口碑营销的商业应用价值探索39、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分析40、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分析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2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分析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着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2、比较文学概论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54、比较文学译文集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83、比较文学教程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95、比较文学新编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31、基于核方法的煤层厚度变化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2、基于高密度电法的煤矿多层采空区数值模拟研究3、小窑采空区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研究4、基于BIM的三维地质建模5、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6、浅部采空区微震定位方法研究7、采空区及陷落柱的地震波场分析8、乌兰察布低射气地区及气化区氡浓度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9、重复采动条件下老采空区地质稳定性研究10、高围压条件下岩石破坏特征及强度准则研究11、矿山采空区灾害风险分级与失稳预警方法12、膏体流变行为及其管流阻力特性研究13、深部硬岩矿山采空区损伤演化机理及稳定性控制14、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15、沿空留巷滞后段煤帮采动破坏机理及注浆重构技术16、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17、采动裂隙岩体应力恢复及其渗透性演化18、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19、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20、开滦矿区深部煤层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体系研究21、五阳煤矿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巷道支护研究22、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23、高温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煤系砂岩损伤破裂机理研究24、方差体技术在煤矿小断层和陷落柱解释中的应用研究25、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特征及三维地质建模26、巷道前方含水体的瞬变电磁响应及探测技术研究27、潘二矿A组煤开采底板破坏规律并行电法测试研究28、基于瞬变电磁法的铁峰煤矿采空区探测研究29、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失效机理及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支护体系研究30、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二维有限元正演及反演31、大型矿用挖掘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32、尖山磷矿边坡监测及预测预报研究33、巷道围岩峰后大变形过程的稳定性特征及锚固控制机理研究34、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面矿压规律与控制研究35、近距离煤柱群底板偏应力不变量分布特征及应用36、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37、露天矿安全高效爆破智能化动态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38、厚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覆岩破断失稳规律及控制研究39、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40、沿空留巷围岩应力优化与结构稳定控制41、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冲击地压混沌特性分析及其智能预测研究42、井下水力压裂煤层应力场与瓦斯流场模拟研究43、覆盖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44、矿区建筑物(构筑物)三维变形监测研究45、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研究46、不规则顶分层破坏区下矿压规律及回采方法研究47、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靶区预测48、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方法及其围岩移动机理研究49、综合物探方法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应用50、深部铁矿勘探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研究。
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读后感
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读后感二十世纪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文学的
研究也愈发深入。
在阅读了一些关于二十世纪国外对中国文学研究的
著作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这段时期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独
特魅力。
二十世纪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仅注重文本本身的分析,
更着眼于文学与时代、历史、文化的关系。
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探讨中国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脉络以及作品所蕴含的社会
意义。
这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作品,
不仅能够欣赏其艺术价值,还可以了解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在国外学者的笔下,中国文学被赋予了全新的视角和解读方式。
他们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理论框架解读中国文学作品,探究其中的文
学风格、意象符号、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比较文学与其他文
学体裁、文化语境之间的联系,他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更为立体和多
元的中国文学图景。
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们将中国文学作为窗口,通过翻译、评论、论述等形式将中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国际读者,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为中国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丰硕,不仅带来了新的解读方式和视角,还推动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深入阅读这些研究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脉络和发展趋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希望未来中国文学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加辉煌的光彩,吸引更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跨学科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合法性探析
现代大学教育 2024年第1期理论探索基金项目: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分类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35;广东省202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广东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GXJK077。
收稿日期:2023-02-19作者简介:李望梅(1994—),女,湖北荆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高校组织管理研究;卢晓中(1962—),男,江西余干人,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广州,510000。
Email:2216209337@qq com。
跨学科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合法性探析李望梅 卢晓中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学长期面临学科合法性危机,其跨学科特征也一直影响高等教育学科独立。
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学科的跨学科性,研究发现可以此为契机解释高等教育学与其他非教育学类学科的关系,这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独立问题的解决。
高等教育学科存在学科标准单一和学科制度僵化的合法性问题,无法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同时,学科文化存在弱同一性,面临合法性危机,可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学科的跨学科特征破解其学科合法性危机。
第一,采用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实现学科知识与理论的创新,更好地整合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第二,以多元学科标准和学科制度变革促进学科内外部合法性一致。
第三,鼓励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科组织创新,对原有的高等教育学科功能作补充,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学科的成熟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跨学科性;学科合法性;学科独立;交叉学科;跨学科知识生产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24)01-0026-09 我国高等教育学长期面临学科合法性危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问题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议题。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第一章发展论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
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
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陈美霞华文文学研究具有较为深厚的学科基础与学术积淀。
近三年来,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现象。
既有从学术自身生长出来的热点问题,如史料整理与学科建设、陈映真与经典作家研究等,也有反映时代语境与人民心声的学术热点,如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华文文学与文化抵抗等议题。
一、学科建设与史料整理作为与改革开放同期起步的学科,华文文学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绩。
学界曾提出“语种的华文文学”“文化的华文文学”“族裔的华文文学”“跨域的华文文学”“复合互渗的华文文学”等概念。
刘登翰和刘小新曾以“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系列论文参与华文文学理论建构。
针对“华语语系文学”的偏执,沈庆利认为“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最大限度保持该学科跨区域、跨学科、跨疆界的“文化特区”性质,含有探索华文文学全球交流共融之意。
①朱文斌认为应回到具体历史语境,从史料出发,重构和编纂华文文学史。
受客观条件所限,华文文学史料搜集整理相比其他学科难度更大。
近期,华文文学史料搜集整理乃至数据库编撰成为学界热点。
2023年白杨教授的“百年海外华人文学社团、期刊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019年赵作者简介:陈美霞,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祖国大陆台湾文学学术史研究”(FJ2021B085)。
①沈庆利:《论“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暨南学报》2023年第9期。
095学术动态稀方教授的“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研究”、2022年凌逾教授的“香港当代报章文艺副刊整理与研究(1949—2022)”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赵稀方围绕“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研究”举办多次学术研讨会,在《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发表多组相关文章。
2023年程桂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下香港的内地作家轶作辑考、年表编撰与整合研究”也与香港文学史料整理相关。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懂得很多好的道理()未必真有用处()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A. 如果那么无论都由于B. 如果那么即使也因为C. 因为所以无论都因为D. 因为所以即使也由于【答案】B【解析】根据“不培养”和“懂得很多道理”“未必有真用处”可以看出是让步假设关系第一外填“如果” 后两处填“那么即使……也” 末句的内容是对上句的解释所以填因为故选B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顺利定点于月球轨道并如期向地球传来数据信息广大航天工作者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C.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B. 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D. 新组建的这支市场协管队训练很严格但真正临场时会是怎么样子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答案】B【解析】选B A项“弹冠相庆”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C项“不堪设想”应改为“不可思议”; D项“刮目相看”应改为"拭目以待”3.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为得体的一组是()【情境①】有一位老师到异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赛课走进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说了一段开场白【情境②】李红因家庭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贵阳清华中学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诚实而又得体地进行了回答A.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B.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C.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D.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答案】A【解析】老师面对学生用“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不合身份和场景排除BC回答面试老师一连串的问题“学校征求过我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不得体排除D故选A4.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项《柳河东集》的作者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的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李太白全集》的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T长短句》的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杜工部集》的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故选D.5.(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5.(2)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变化融汇诞生先行官B. 变化融合催生领头羊C. 变革融汇诞生领头羊D. 变革融合催生先行官【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6.下列文常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江东”通常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又称“江左”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B. 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一个时辰也就是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说的“三更半夜”本指夜半时分即1点到3点C.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广陵”指的是南京D. 阴历每月十五称“望” 阴历每月初一称“晦” 每月最后一天称“朔”【答案】A【解析】A.正确B.现在说的“三更半夜”本指夜半时分即11点到1点C.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广陵”指的是扬州D.阴历每月十五称“望” 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7.(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的一项是()7.(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7.(5)面对数字人文的现状人文研究学者应该怎样做?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A. 主体性对于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数字人文研究都很重要“个性”“特色”及研究者“情感”“悟性”等因素的介入是其体现B. 数字人文研究也需要传统的人文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对比、参照两种研究方法做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人文知识C. 材料二中提到的“技术悲观主义”概念可以用材料一中所说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的情况来解释D. 材料一中对“人”“机”支配地位发展趋势的判断与材料二中王涛教授的“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的观点相矛盾【答案】D【解析】(1)D项“观点相矛盾”错误【答案】C【解析】(2)A项“‘人文研究数字化’可能会超越‘数字技术人文化’”错误材料一说的是“两个维度的趋向” 是同时发展的B项假设推理错误D项“区分出哪些对象可以被数字化哪些对象无法被数字化”与解决“三元难题”没有联系故选C【答案】A【解析】(3)A项影印的原作图片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答案】(4)先简要介绍数字人文指出其两个维度趋向然后分析“人文之维”的两个特点一是基于可视化文本展开意义阐释会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二是要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反思性分析最后预测数字人文的发展指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解析】(4)材料一第一段中“一般情况下数字人文都被理解为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研究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数字’是方法‘人文’是对象”简要介绍了数字人文“数字人文研究作为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跨学科结合同时包含了两个维度的趋向其一是‘人文研究数字化’ 即用数字技术解决人文问题其二是‘数字技术人文化’ 即以人文方式发展数字技术让数字更人文”则指出了数字人文的两个维度趋向接下来第二段分析了“人文之维”的特点之一即“基于这一可视化的文本展开意义阐释”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人文研究将会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成为人文研究的延伸和补充” 第三段则分析了“人文之维”的特点之二即“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原初文本’和‘次生文本’之间交叉性质的反思性分析” 最后一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方法也会不断地升级换代‘人-机’关系也会出现‘人’的因素支配性作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机’对‘人’的控制和替代的可能”预测了数字人文的发展趋势“其实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既不是拥抱也不是逃离而是真诚的握手”指出对待数字人文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5)①既不要完全依赖也不要拒绝要欢迎但保持独立②应将其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而不是追求虚幻的高科技③认识到数字人文局限性应努力提升数字技术④加强协作合作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解析】(5)依据题干要求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材料二结合相关语句概括作答即可根据“数字人文与传统历史研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数字人文不是为了取代传统学术研究方法而是为历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跨界合作的思路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会被抛弃而是在‘历史学的方法库存’中又添置了一个新的设备而已”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对待数字人文既不要完全依赖也不要拒绝要欢迎但保持独立根据“数字人文的方法和理念是为了解决真实存在的历史研究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虚幻的高科技”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应将数字人文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而不是追求虚幻的高科技根据“以《梵高的鞋》为例这幅画能够数字化为数字作品但是其原始的光晕却无法数字化……这一难题的存在意味着将数字技术理解为工具是不足的需要加以超越”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应认识到数字人文的局限性并努力提升数字技术根据“在这个充满了活力的领域数字人文学者不能再单兵作战而应加强协作加强跨界合作创新并提倡文化批评以此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可知人文研究学者应加强协作合作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方法提升数字人文的学术能力据此分析作答即可8.(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文化危机之中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B. “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其实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C. 文化可以利用危机的两面性从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找到生长点D. 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答案】A【解析】(1)A项“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分析错误从原文“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可知这一说法错误【答案】C【解析】(2)C项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答案】B【解析】(3)A项于文无据C项“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是有些文化自大者不是文化自卑者D项以偏概全从文中信息可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是主要的故选B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复众人之所过弥补B. 起于累土积累天下归仁焉归属C. 自矜者不长矜持仁之端也发端萌芽D. 王于兴师在径须沽取直须【答案】A正确B“起于累土”中的“累” 句意为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C“自矜者不长”中的“矜” 句意为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D“王于兴师”中的“于” 连接主语与宾语句意为君王发兵去交战【解析】A.正确B.“起于累土”中的“累” 句意为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C.“自矜者不长”中的“矜” 句意为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D.“王于兴师”中的“于” 连接主语与宾语句意为君王发兵去交战10.下面一段文字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招聘会上一位公司负责人代表公司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说“欢迎大家拨冗幸顾我公司如果您对我公司还不了解或了解甚少请拜读我公司的介绍说明敬请对我公司的发展留下您的拙见对于应聘结果我公司将适时发布公告请您耐心敬候”【答案】①“拨冗”可以删去○“幸顾”可改为“惠顾”或“光临”③“拜读”改为“阅读”④“拙见”改为“高见”⑤“敬候“改为”等待”或“期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①拨冗为敬辞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大学生一般也不会太忙②幸顾谓帝王临幸垂顾此处用于大学生对象错误③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或受某某人指点此处用于读自己公司的介绍说明不得体④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此处用于对方不得体③敬候敬辞等候此处是请别人等待之意不得体。
当代教育研究中的全球视野、跨文化能力与中国特色
当代教育研究中的全球视野、跨文化能力与中国特色作者简介:文娟,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讲师,上海200062;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教育研究需要以全球眼光透析中国问题,包括“问题的全球性”,“眼光和视角的全球性”,“方法的全球性”和“思维方式的全球性”。
研究者在跨学科、跨主体、跨语言、跨文体过程中,形成跨文化能力。
学会“坐在中国身上”思考全球问题,创造中国经验和中国知识,为此需有中国自觉和中国立场,基于中国本土进行长期教育实践,形成全球视野下“国际化”转化能力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教育研究全球视野跨文化能力中国特色每个时代的教育研究必有每个时代的创造,创造的源泉与时代境遇难以分离。
同样“以学术为业”,今日学术人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时代的学术人既有神交汇通,也有迥异之处。
被所处时代的特异背景裹挟缠绕是当代教育研究者的宿命,它带来的不止是研究视野、研究方式的变化,更有研究者生存方式的变迁。
作为“在中国”做教育研究的我们,如何对自身时代境遇有清醒把握,如何在挑战向机遇的转化中,作出属于我们时代的学术贡献,完成降落此时此地的我们需要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恐怕并非空泛的期望和无根的言说。
一、以全球眼光透析中国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发表之后,引发的震撼至今还未消散。
它打动人心之处之一,在于倡导“寻找一种世界性的探讨方式”,[1]这一提法的意蕴尚未得到深究细察。
在我们看来,与其说它是“观点”,不如说更像先知式的“预言”,四十余年之后,它已经或者正在变成“现实”。
“世界性”即“全球性”。
肇始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继而弥漫渗透于文史哲等传统学术领地及教育研究领域。
随之带来的学术价值仍需深挖细掘,如此,当代教育研究的时代特性才可能浮出水面,中国教育研究者才可能作出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
“全球化”赋予当代教育研究以“全球视野”的可能性。
北京大学19981999学年度接受访问学者目录
王铭铭 朱晓阳 周云 社会保障学 0401 040106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陈学飞 陈洪捷 陈向明 丁晓浩 汪琼 郭建如 040110 教育技术学 高利明 汪 0402 040201 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 周晓林 苏彦捷 方方 谢晓非 吴艳红 李晟 甘怡群 邵枫 杨炯炯 0501 文艺理论 王岳川 卢永璘 杨铸 龚鹏程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 国家 王汉生 郭志刚 邱泽奇 蔡 华 ①社会发展与现代化②社会学理论③西方社会思 想史④社会政策 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②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③城 乡社会学 ①人口社会学②社会统计学 ①社会项目评估②组织社会学③城乡社会学④互 联网社会研究 ①社会人类学②传统社会结构③亲属制度④文化 人类学 ①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②社会文化理论研究③ 宗教与家族研究④海外民族志 ① 法律人类学②人类学发展研究③劳工问题④ 社会学研究方法 ① 老年社会学②文化人类学③人口学研究 ①社会政策②社会体制比较研究③社会工作理论 与社会工作教育④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服务 教育领导与教育政策案例库建设 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中国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二元性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 化研究 ①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②开放教育环境研究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地域性发展的制度环境与政 策环境研究 信息技术在开放式、数字化学校教育系统构建 中地位和作用的实验研究 ①高校教育信息化②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研究 ①认知神经科学②决策、神经经济学③注意选择 与执行控制④语言加工 心理能力的发生发展 ①视知觉②注意和意识的认知神经机制 风险认知与决策行为 民族文化与自我 ① 认知神经科学②视觉决策与学习③奖赏,注 意,与工作记忆 ① 预先应对②意义取向应对③工作倦怠④积极 心理学 ①生物心理学②情绪与认知(动物模型)③应激 与免疫(动物模型) ①认知神经科学②学习记忆 文艺美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艺学 文艺学 语言学理论
比较文学学术研究存在问题分析-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学术研究存在问题分析-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历史回顾中国比较文学是同新时期国家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同步发展,在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今天在座的许多学者,都先后投身于它的复兴与开拓,见证了它的成长和发展,体验了它的历程和甘苦。
1.1我们拥有一支相当稳定、学科专业意识很强的比较文学教研队伍我们学会的会员数始终保持在千人左右,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个学校的教研骨干、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和政府咨询顾问,而我们老当益壮的教授,仍在辛苦笔耕、舌耕。
据不完整统计,我们还培养了硕士674人和博士百人以上,以及一批博士后(据94所高校中56所公布的数字)。
我们的队伍是老中青结构合理、又后继有人并齐心合力的教学研究团队。
1.2我们成功举办了8届全国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年会主题从开始两届的“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和“文学的空间与局限”,到七、八两届的“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与当代人文精神”,反映出中国比较文学从复兴到发展、从摸索到成熟、以及与国际学界接轨并彰显自己特点的步步台阶。
而且我们的前后两任会长,杨周翰和乐黛云,以及孟华、刘象愚等教授都参与了国际比协的理事会工作,协助香港国际比协大会的召开,成功举办国际比协理事会会议,比较文学成为当今国际比较文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3学科体制化建设趋于成熟完善我们有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的学校在160所以上;出版教材81部,其中国家级优秀教材1部,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的教材8部,被命名为“面向21世纪系列”的教材6本。
凡此表明,我们的学科建设正走向优质前列。
此外,我们还具有稳定的专业杂志和报纸:《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通讯》、《比较文学报》、《中外文化与文论》、《跨文化对话》、《海外华文文学》、《文学与人类学》等,而且每年发表和出版的论著,数量稳定,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国学知与行》习题
1、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文化争论的代表性事件是(A)A、《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发表B、《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发表C、《中国文化之出路》的发表D、《甲中文化宣言》的发表2、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讨论什么问题(B)A、信仰问题B、中西文化的问题C、文化大革命问题D、政治问题3、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传统文化热”标志性的事件是(A)A、北大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B、“国学热在燕园悄悄兴起”的发表C、“河殇现象”的出现4、下面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哪一种正确(B )A、现代化等于西化B、现代化不等于西化C、西化包括现代化D、现代化包括西化5、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哪些(D )A、时代差异B、类型差异C、历史差异D、时代差异和类型差异6、如何对待传统文化(D)A、变成跟现代文化的形式B、解构传统文化C、隔断传统文化D、认同传统文化7、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强调的是什么(C)A、迎合现代化B、迎合时代C、我为主,以传统为主D、迎合西方8、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D )A、传统与现在有联系B、传统会随着时代变化C、传统是现代化的源泉D、传统与现代是割裂的9、西方现代化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C )A、接受传统B、接受外来文化C、接受传统和外来文化D、改变传统10、中国文化要如何进行创新,生命力才会持久(A )A、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B、猎奇性的创新C、凭空创新D、吸收别人的11、传统习俗是否需要回复(B )A、不需要B、需要12、重建传统习俗的途径中错误的是哪一个(C )A、提倡儿童读经B、传播传统文化之忧C、使传播文化适应现代社会D、准备诠释传统文化精神13、如何对待外来文化(C )A、盲目吸收B、全部排斥C、取长补短D、有选择的吸收14、我们所说的强势文化,说的坦率一点,就是指(D)。
A、英国文化B、日本文化C、欧洲文化D、美国文化1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哪位思想家提出来的(A )A、魏源B、梁启超C、吴虞D、严复16、下面哪一项运动使改革深入到了意识形态这个层次(C)A、西化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17、新文化运动最核心的批判集中于对哪个学派的批判(B )A、道家B、儒家C、佛教D、墨家18、《中国文化的出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A )A、陈序经B、梁启超C、严复D、康有为1、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B )A、以神为本B、以人为本C、崇尚天地万物D、图腾崇拜2、“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出自哪本典籍(A)A、《尚书》B、《诗经》C、《荀子》D、《道德经》3、荀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中间,谁居于一个核心的地位(D )A、天B、地C、万物D、人4、在荀子的看来,礼的主要内容就是(B)。
跨学科研究的史料问题——关于寻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生长点的思考
理论便潮水般地涌人中国——精神分析批评 、 英美
新批评 、 受美 学 、 接 结构 主义 、 原型批 评乃 至系统 论
收 稿 日期 :0 1—1 0 21 2— 4
作者简介 : 刘进才 (9 7 ) 男 , 16 一 , 河南省汝南人 ,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 文学博士, 主要从事 中国现代 文学研究 。
批颇 为丰厚 的研究 成果 。但 另一方 面 , 人遗憾 的 让 是 , 种在 2 那 0世 纪 8 代 即 已形 成 、 味摭 拾 西 0年 一
而言 , 是否在学科史料方面完成了伟大而系统的工
程, 是否 形成 了从 事本学 科研 究必 备遵循 的学 术研 究 范式 , 更是 衡量 这一 学科成 熟 与否 的标 尺—— 而 这 常常 被许 多研究 者忽 视 。 以此为 参 照 , 我 们 简 要 回顾 一 下 改 革 开 放 让 3 0年来 中国 现代 文学 研 究 的 曲折 历 程 , 讨 现 代 探 文学研 究 的得失 , 在此 基点 上寻求 中 国现代 文学研 究 新 的增长 点 , 我们 的学科 真正 成熟起 来 。 使
第2 7卷第 1 期
21 0 2年 2月
平顶 山学院学报
J un lo ig igh n Unv ri o ra f n dn sa iest P y
V0 . 7 No 1 12 .
Fe 2 2 b. 01
跨 学 科研 究 的史 料 问题
— —
关于寻 求 中国现代 文学研 究新的生长点 的思考
就我 的 阅读 所 及和视 野所 限 , 目前 在现代 文学研 究 领域 中 , 少有 人看 重这 些刊 物 。研 究者 不是 不知 很 道 这些 刊物 , 也许 只是 把 这些 刊物看 作是 和语文 教 学 或语 文研 究有 关 , 实质 上 , 中小 学 国文教 学 与 现 代 文 学有 紧密 关 联—— 这 一 问题 钱理 群 先 生 曾经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述评
义是揭露 和批 判 现代性 带来 的 社 会 灾 难 的 文 学思 潮 ; 现代 主义 是 彻 底 反 抗 现代 理 性 的文 学 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 O 中指出, 由于 中国现代性 的外发性和后发性 , 中国
现代文学 思潮 存在 特 殊性 : 一是 由于多 种世 界文 学 思潮 的影 响 , 它具 有 复 合 性 ; 是 由于 中 国现代 二
根据这三大理路之间的冲突 , 2 世纪中国文学革命分为两大时期六大 阶段 。[ 朱立元 、 将 O 1 ] 王文英 在《 以现代性为衡量的主要尺度》 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问题为切入点 , 中, 谈论 中国现代性追求的
发生 及其 内在 矛盾 , 指 出 梁启超 所 代表 的 政治功 利 主 义 与王 国维 所 代 表 的 艺 术 审 美 主 义 的交 错 并
响, 产生 了诸多有价值的新成果。本文就学界对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研究进行初步评述 ,
北京大学美学学科史
北京大学美学学科史2012-7-18章启群许迪美学学科是北京大学具有悠久传统和优势的学科。
1921年蔡元培先生率先在北京大学开设美学课,是全国最早的美学课程。
1960年北京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最早的美学教研室,并在全国最早开设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等课程,出版了相应的各种教材。
1980年代北京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中最早的美学硕士、博士点,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专门人才。
以蔡元培、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的北大美学研究,构成了现代中国美学发展的主线。
北京大学美学学科是中国几代美学家建设的成果,它的历程,是现代中国美学史的缩影。
第一节学科前史西学东渐:从aesthetica到“美学”自从19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以后,西方的学术、文化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
转型与改造,就成为中国的传统学术在现实中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该说,现代中国美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美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与汉语“美学”相对应的拉丁语aesthetica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aisthesis,原义是“感性学”。
据考察,在中国最早使用汉字“美学”一词,是德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Emst Faber)。
1878年,他以中文写作出版的著作《大德国学校论略》,使用了“美学”一词。
1897年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也使用了“美学”一词。
1902年,王国维翻译日本学者牧漱五一郎《教育学教科书》和桑木严翼《哲学概论》时,较为完整地介绍了“美学”的相关内容。
由于这个原因,后来学界认为是王国维首先从日本把“美学”一词引进中国。
1[1]将“aesthetica”不是直译成“感性学”,而是意译为“美学”,由此可以体察到最初进入这个领域的学者们的苦心。
他们实际上已经明确认识到,东西文化中的一些内在精神,是不能够在文字的表层意义上直接对译出来,而恰恰相反,只有通过这种充满意蕴的传神译法才能传达和沟通东西文化的内在思想和精神。
(与此相似的有将“metaphysics”翻译为“形上学”,“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等。
“20世纪中国”资料汇总
“20世纪中国”资料汇总目录一、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二、20世纪中国园林史学研究的历程、观念与方法中国园林史学史初探三、20世纪中国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四、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20世纪中国戏剧回顾五、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六、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观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创造兼评弗兰克贡德的《白银资本》与“全球体系史观”七、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八、在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情境中的吕斯百九、20世纪中国社会史的人类学研究庄孔韶《银翅》笔谈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思想碰撞,这在逻辑学领域中也有所体现。
本文将探讨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
一、引言20世纪的中国,历经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的建立等历史阶段,逻辑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与此同时,关于逻辑的本质、应用和价值等方面也引发了深入的争辩。
这些争辩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动态,也对后来的逻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逻辑的本质与定义在20世纪的中国,关于逻辑的本质与定义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西方逻辑的传入和影响下,中国学者开始对传统名辩之学进行现代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逻辑的定义和范畴出现了多种观点。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逻辑是关于推理的规律和规则的科学,有的则强调逻辑在论证和反驳中的作用。
这些不同的观点反映了学者们对于逻辑本质的不同理解和侧重。
三、逻辑的方法与应用在20世纪的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和应用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方面,学者们引进了西方的逻辑方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并尝试将其应用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实际问题中。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则强调传统名辩之学的价值,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逻辑方法和智慧。
这种融合东西方逻辑的尝试,为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逻辑的价值与意义在20世纪的中国,关于逻辑的价值和意义也有着广泛的讨论。
一些学者认为,逻辑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可以为人类思考和交流提供必要的规范和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学科视域中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综述【原文出处】文学争鸣【原刊地名】长春【原刊期号】200001【原刊页号】34~38【分类号】J1【分类名】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0005【标题】跨学科视域中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贺桂梅【作者简介】贺桂梅作者通讯地址:北京大学中文系邮编:100871【正文】缘起1999年7月19日,北京大学邀请部分学者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共40余人,为新成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举行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陈平原、严家炎、杨义、徐葆耕、王富仁等14位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言,对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如何更好地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发表看法。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在世纪之交的文化语境中,对“20世纪中国文化”进行整合性的研究。
对20世纪进行整体研究的思路可以追溯至15年前。
1985年,北京大学的三位学者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文学评论》第5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论“20世纪中国文学”》,1988年又出版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他们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改变了80年代以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
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打破了文学研究领域内近代、现代、当代专业的界限,而且有效地瓦解了意识形态支配的文学史阐释体系,它把1840年至80年代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提供了一套以现代性“美学”作为阐释系统的文学史写作范式。
对这一新的理论构想,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很快便作出了呼应。
上海学者陈思和相应地提出了“中国新文学的整体现”,并与王晓明在《上海文论》杂志上共同主持“重写文学史”专栏。
随后便出现了多种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为名的文学史论著。
围绕“20世纪中国文学”及相关的文化理论命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许多学者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这些研究的主要特点,一是不限于个人论著,而是采取了“协同作战”的方式,由多位学者参与一套丛书的写作;另一是研究内容不限于文学,而开始对多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
如谢冕主持、1993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丛书”(10种),严家炎主持、1995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10种),谢冕主持,1998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已出11种,另有两本将在1999年底出齐),钱理群主持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严家炎主持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严家炎和钱理群主持的“20世纪中国小说史”,孙玉石和谢冕主持的“20世纪中国诗歌史”以及严家炎主持编写的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也正在陆续出版或编写。
陈平原等人主编的《学人》集刊和“学术史丛书”,则联合北大文史哲各系的部分学者,尝试时“20世纪中国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今年7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的跨学科性质的学术研究机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这个研究中心是一个虚体,没有经费、级别和人员编制,目前挂靠在北大中文系。
它的组织者希望以学术课题为纽带,联合校内外学者,综合考察20世纪中国的文学、思想、学术、教育等,尤其注重跨学科研究和个人难以完成的重大学术课题。
7月19日下午,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及学校有关负责人吴同瑞、程郁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香港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郑培凯,著名学者严家炎、乐黛云、孙玉石、谢冕、王富仁、洪子诚、赵园、胡军、欧阳哲生、朱青生等以及《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华读书报》等报的记者,共4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该中心的主要发起人陈平原首先介绍了组建研究中心的意图、进展情况和工作计划。
严家炎、孙玉石、杨义等14位学者对于组建这样一个专门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的学术机构的意义,以及在世纪之交的文化语境下研究20世纪文化可能获得的新视野等,发表了不同看法。
研讨会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如何使20世纪中国文化“历史化”;二,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也就是如何通过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来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并对21世纪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三,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什么样的研究视野以及如何具体实践跨学科的研究。
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一门新显学由陈平原所拟的关于“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情况介绍的草稿,一开始便指出:20世纪很快将成为真正的?“历史”,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国内外学界概莫例外地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为了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也为了积极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北京大学组建一个专门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的研究机构,便成了一种适逢其时的举措。
陈平原在会上所做的发言中进一步阐释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含义,他指出今天提“20世纪中国文化”并不是15年前所提的“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范畴的顺延。
如果说“20世纪中国文学”包含了一套理论诠释和具体的推断与描述的话,今天所提的“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中性的时间概念,即讨论20世纪中国的文化,至于研究者从什么角度进入、用什么理论或采取什么立场,则是研究者的自由选择。
陈平原认为,下一世纪的前20年时间中,对20世纪中国文化的清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将成为一门显学。
这是因为为了走出20世纪的光荣、梦想与困境,必然要投入比较多的人力和精力来详细考察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复杂性;而这一文化的复杂性,也使得学者们有可能在思想上出现一些大的理论构想。
对于“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这样一个研究机构的成立,与会者普遍表示了赞同和支持。
北京大学的谢冕先生说,对20世纪的整体感的体悟,似乎是80年代的事情。
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一些理论性的表述,随后又有一些实践性的运动,但是仍然缺乏一种形式,将这种关于20世纪的整体意识固定下来。
从这仲意义上看,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适时的。
乐黛云先生认为这个研究中心的成立,预示着北京大学中文系将从过去偏于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走向更繁荣。
在“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之前,袁行霈教授主持的“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乐黛云先生主持的“跨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先后成立,她希望这三个中心能联合起来,做更多更大的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将研究中心的成立看成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行为”,因为成立这样一个研究中心,将一批相当好的学者联合起来,实际上涉及一个“学者的学术资源的组合的问题”。
很多学者都同意陈平原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在下一世纪初将成为一门显学的判断。
严家炎认为,正因为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
我们才有可能与它拉开距离,比较冷静客观地考察历史真相。
我们不仅可以把握整个20世纪文化的内在历史脉络,可以摆脱当事人的主观判断,实事求是地研究已经发生的种种历史事实和文化上的后果,同时也由于越来越多的原始资料被挖掘或整理出来,使我们对于20世纪文化的研究具有了此前研究所不具备的种仲优势。
孙玉石则认为,20世纪中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精神魅力”,使得它必然为现在和将来的海内外学者所关注和研究。
在20世纪中国的这块土地上,充满了“痛苦、灾难、悲剧、荒诞”,也充满了“无效复兴的生机和艰难的创造”,这个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部过程,包括它的一些“狂飙突进”,如“五·四”,如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灾难性的狂飙突进,其中成功与失败的教训,都将成为一份具有精神魅力的遗产。
这个世纪外在的现象和内在的精神的复杂性,是过去的文化所没有的,具有一种“永恒的探索价值”。
杨义提出,谈“文化”,尤其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其中涉及到的整套关于民族性与现代性、全球化语境与民族的文化姿态、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素质等问题,是一个世纪以来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不断思考的问题。
现在正是到了以研究中心的名义集中地重新清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因而,在21世纪的头20年来研究整个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的文化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历史研究与学者的人文关怀对于即将过去的20世纪中国的文化问题进行考察,与会的学者们认为,这并不是纯粹的历史研究,而是体现研究者的文化关怀和学术立场的一种方式。
陈平原说,北京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对于在鲁迅精神和“五·四”新文化熏染下成长起来的学者来说,始终有一种信念,有一种“人间情怀”,那就是除了学术研究之外,还希望能够影响当下的中国文化建设。
研究中心确立的宗旨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希望在重铸…民族魂‟以及积极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学术立场,是参与研讨会的大多数学者共有的。
对一百年历史中经验教训的考察,与他们对当下中国文化现状的思考,与他们对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的考虑,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就是他们审视20世纪历史的基本出发点。
这次研讨会上唯一一个从海外赶来的学者、香港理工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培凯说,大家的发言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对于精神文化的注意,跟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相关。
在国外是不会发生这样的在脉络上思考问题的。
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前景、中国人的命运,不是美国人的命运,不是欧洲人的命运,所以他们不会关心学术研究怎么与文化建设相联的问题。
因而,我们追求知识的激情,最主要的还是对我们自己的关心,对于我们的未来、前景的关心,对于过去的回顾是为了将来发展的自我回顾,也是对往前发展的“现在”的定位。
发言者大多对20世纪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发表了看法。
严家炎指出20世纪文化给我们留下的“最大、最丰富的遗产”是“文化生态的平衡问题”。
一个国家的文化应该由主导的和多种不同于主导文化的其他成分构成,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并在对立中互相吸收,不断更新,文化才能健康活泼地发展,避免武断、专制和决策上的失误。
从上个世纪的后半期开始,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多种救国理论和思想,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突出“革命救国”,对其他的思想都做了简单化的批判,从而导致了“文比大革命”这样严重文化生态失衡的历史阶段。
因而,他主张应该建立一种不同文化并存,互相匡正互相制约的社会文化机制。
孙玉石认为,这个世纪的文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开放,内部的和外部的开放。
从清代末年到本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最值得珍贵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如何打破文化闭关保守主义,追求改革开放,让西学东渐的强风越吹越猛.使文化在发展中找到民主、科学的精神武器。
这也是这个世纪的“精魂”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提出了两个相关的命题:一是研究20世纪文化,一是走出20世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