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周+冷露无声湿桂花-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doc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第一次周练教师版

高二语文第一次周练教师版

高二语文第一周周练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

该______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______地反复把玩。

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______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______的扑哧一笑。

A.心旌摇荡饶有兴致忍俊不禁没心没肺B.心惊胆战情有独钟轻描淡写无缘无故C.心惊胆战饶有兴致轻描淡写没心没肺D.心旌摇荡情有独钟忍俊不禁无缘无故选A(本题应注意所填词语与句子中已给的词语的意义关联,句子中的“偏偏”包含语气的转折,最后一个横线上的词语用来修饰“扑哧一笑”,综合考虑清楚,应选A)2.秋日午后,满园桂香,你信步其中,描绘此时景物最合适的一项是()A.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夜晚)B.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夜晚)C.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重风骨,未涉“桂香”)D.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答案】D【解析】A、B均是描写晚上风景,与“午后”不协;C项未涉及“飘香”(道出桂树四时繁华的原委:因为不畏风霜雨雪的摧残,所以也就不会有凋零衰败的日子,侧重对其风骨的赞美)D。

出自李清照咏桂花词,从色、香、品三方面描写桂花,切合当时情境。

3、下列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这些鲜花替你铺盖新床;惨啊,一朵娇红永萎沙尘!(《罗密欧与朱丽叶》)B.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再让你吃一个饱!C.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D.桃儿、杏儿,也都赶趟儿般的竞放着。

答案:A解析:B、C、D都是拟人,A是比喻。

4、对于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新马高级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使用时间是:9月8日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以下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待到▲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②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③何必用舞台上的▲,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A.苟安愤然绘声绘色B.偏安愤然五光十色C.偏安奋然绘声绘色D.苟安奋然五光十色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①因为不尽一样,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相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一样的那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可以到达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①④⑤②③B.②④⑤③①C.②③①⑤④D.①②④⑤③3.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出色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获得丰硕成果,去年中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张教师给原来同事打:王教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教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谢之情,无以言表。

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教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4.以下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第01周+冷露无声湿桂花-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doc

第01周+冷露无声湿桂花-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doc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①地白②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 ①中庭:庭院中。

②地白:满地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夜怀人的名诗。

一、二句写景。

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

鸟鸦栖息在树上,没有声息,凉凉的露水洒落下来,沾湿了桂花。

典型的一幅中秋月夜图。

“树栖鸦”简洁凝炼,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无声”表现冷露沾湿桂花的轻盈无迹,写得生动细致。

三、四句抒情。

中秋月圆,“人尽望”月,今晚的秋思会落到谁家去呢?明明是诗人思乡,却不正面抒情,而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落”字,新颖生动,将“秋思”形象化,动感化,仿佛那秋思正随着明月的清辉洒落人间。

诗以问句结尾,余情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诗贵意境,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创造出一种月圆人缺、思深情长的意境。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永远的校园谢冕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

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8月末的午夜,车子在黑幽幽的校园里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燕园的美丽是大家都这么说的,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益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

每个北大学生都会有和这个校园相联系的梦和记忆。

尽管它因人而异,而且也并非会一味的幸福欢愉,有辛酸烦苦,也会有无可补偿的遗憾和愧疚。

我的校园是永远的。

因偶然的机缘而落脚于此,终于造成决定一生命运的契机。

青年时代未免有点虚幻和夸张的抱负,由于那个开始显得美丽、后来愈来愈显得严峻的时代,而变得实际起来。

热情受到冷却,幻想落于地面,一个激情而有些飘浮的青年人,终于在这里开始了实在的人生。

匆匆五个寒暑的学生生活,如今确实变得遥远了,但师长那些各具风采但又同样严格的治学精神影响下的学业精进,那些由包括不同民族和不同国籍同学组成的存在着差异又充满了友爱精神的班级集体,以及战烟消失后渴望和平建设的要求促使下向科学进军的总体时代氛围,给当日的校园镀上一层光环。

晨读晚练高二上答案

晨读晚练高二上答案

晨读晚练高二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迸发出(bènɡ)不屈不挠(ráo)怆然(chuànɡ) 婀娜多姿(ē)B.跻身于(jī) 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 病入膏肓(huānɡ)浣衣(huàn) 神情尴尬(ɡà)D.坚硬(cāo) 停留继续观望(huái)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组就是( )A.鸿鹄之志如愿以偿以偏概全归纳演译B.冥思苦想自行其事风姿洒脱烟波滚滚C.气喘吁吁相辅相成匪夷所思安分守己D.蛊惑人心一愁莫展鼎力相助面容安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化建设已经存有了制度确保。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至半夜,小说终于动笔了,他_______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吉了口气。

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年青以至自鸣得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瑞士国土面积并不大,但民族众多,语言也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都就是日常生活中通行的语言,不少人都能够随心所欲地采用几种语言。

B.牡丹居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C.岭南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气候干燥等原因,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品甚少传世,即使就是宋元墨迹,今天能够看见的也就是寥若晨星。

D.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队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5.以下新闻标题中,语意明晰的一句就是( )A.省旅游局落实优惠刺激旅游热情B.胖精肉无法检测就无法收费C.客轮沉江只剩货轮D.我省低保户人均月救助金全国最高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春日融融,和风海风,花红草青,气息清爽,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挥月担风且领后日,吞花卧酒不容过时。

高一语文晨读+晚练:第一周第1天+晨读、晚练+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语文晨读+晚练:第一周第1天+晨读、晚练+Word版含答案.doc

一、多音字识记——记少不记多法一个词读音特殊的腌:除“腌臜”读ā外,其余都读yān;熬:除“熬菜”读āo外,其余都读áo;蚌:除地名“蚌埠”读Bènɡ外,其余都读bànɡ;臂:除“胳臂”读bei外,其余都读bì;瘪:除“瘪三”读biē外,其余都读biě;簸:除“簸箕”读bò外,其余都读bǒ;打:除量词(十二个为一打)读dá外,其余都读dǎ;逮:除“逮捕”读dài外,其余都读dǎi;提:除“提防”读dī外,其余都读tí;佛:除“仿佛”读fú外,其余都读fó;红:除“女红”读ɡōnɡ外,其余都读hónɡ;估:除“估衣”读ɡù外,其余都读ɡū;过:除作姓时读Guō外,其余都读ɡuò;勾:除“勾当”读ɡòu外,其余都读ɡōu;括:除“挺括”读ɡuā外,其余都读kuò;纶:除“纶巾”读ɡuān外,其余都读lún;虾:除“虾蟆”读há外,其余都读xiā;巷:除“巷道”读hànɡ外,其余都读xiànɡ;貉:除“一丘之貉”读hé外,其余都读háo;溃:除“溃脓”读huì外,其余都读kuì。

二、思乡怀人诗整体把握鉴赏思乡怀人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1.把握情感类别思乡怀人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三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2.挖掘关键信息思乡怀人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周练测试题2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周练测试题2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周练测试题B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怂(sǒnɡ)恿怏怏(yànɡ) 气喘吁吁(xū)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 一惊一咋(zhā)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D.酒馔(zhuàn) 角隅(yú)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B.庇祐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D.洗漱祈祷悸动竟争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家出修正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

所以,要铲除资产阶级思想,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一定觉得可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C.着重注重荒唐荒谬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4∶1,踢得他们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B.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

第04周+水多菰米岸莓苔-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下)+.doc

第04周+水多菰米岸莓苔-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下)+.doc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早雁杜牧金河秋半①虏弦开,云外②惊飞四散哀。

仙掌③月明孤影过,长门④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⑤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汀⑥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⑦。

[注释] ①金河:河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内。

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秋半:旧历八月。

②云外:形容大雁飞得很高。

③仙掌:西汉时长安建章宫有铜人双手手撑承露盘。

仙掌即铜人的双手。

④长门:汉代长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住的地方。

⑤胡骑:指回纥骑兵。

⑥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水一带。

⑦菰米:一种水生植物。

莓:蔷薇科植物。

苔:苔藓。

都可作雁的食物。

[简介]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造成北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

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

八月是大雁南飞的季节,诗人触景感怀,以《早雁》这题,写诗以寄感慨。

[赏析]此诗托物寓意,借描写大雁四散惊飞,表达了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

同时也隐约表达了对唐王朝的讽喻之意。

首联写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

仲秋塞外,正在飞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袭射,顿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

“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物到声音,是非常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

“仙掌”“长门”泛指唐代的宫殿。

“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的孤雁。

诗人使惊飞四散的孤雁出现在长安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委婉的讽谏:居住在深宫里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颈联说如今的骑兵射手还在,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返回故乡呢?“须知”“岂逐”,像是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

尾联诗人再深情地劝慰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食物丰富,暂时安居下来吧。

进一步表现了对流离者的深情关切。

此诗托物寓意,通篇采用比兴手法,句句写雁,实为句句写人,语言含蓄细腻。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生命的一抹郭枫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

第02周+二月初惊见草芽-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

第02周+二月初惊见草芽-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春雪韩愈新年①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争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新年:阴历正月初一。

[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幼年家贫,刻苦好学。

曾任国子博士,刑部郎侍郎等职。

元和十四年(819)因上书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官至吏部侍郎。

和柳宗元等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其散文说理透辟,文辞精炼,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其诗追求新奇,有时流于险僻,对后世诗歌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写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在漫漫寒冬中盼望的人们非常焦急。

“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

次句“二月初惊见草芽”写直到二月人们才看见小草发芽。

“初惊”写人们见到草芽的情态,极传神。

“惊”字刻画出见到春天来临的惊讶、欣喜的神态。

“初”字又含着对春来迟的不满、惋惜。

三、四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写白雪却等不及来迟的春色。

她“嫌春色晚”,于是纷纷扬扬飘洒起来,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

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但诗人却可以想像出一片春色来。

这两句富有浪漫色彩,可称神来之笔。

“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的有灵性。

雪花飞舞,说明天气尚寒,所以未有芳华,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来得迟,才作飞花,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加了诗意,构思奇妙。

此诗咏春雪,构思新奇,是别开生面的作品。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那一束伴地莲丁丁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

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齐谢了,大地又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儿开在山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丛丛灿烂一片,随风散布一种沁人的苦香。

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还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也是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榨尽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

第02周 山雨欲来风满楼-走近新课改 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下)

第02周 山雨欲来风满楼-走近新课改 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下)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咸阳①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③,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④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⑤,故国⑥东来渭水流。

[注释] ①咸阳:秦、汉都城。

今陕西咸阳市。

②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中的小洲。

③溪、阁:作者自注:“(咸阳城)南近溪,西对慈福寺阁”。

日沉阁,夕阳隐没于寺阁之后。

④绿芜:指杂草丛生的荒地。

秦苑,指上林苑,在今西安市西南,秦汉时统治者打猎游乐的地方。

⑤当年事:指前朝事,即秦汉以来历代的兴亡变化之事。

⑥故国:古都。

渭河,黄河支流,横贯陕西中部。

这句是说,过去的一切都像是渭水东流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简介]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省)人。

唐高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官至刺史。

其诗以五、七律为多,内容多登临怀古之作。

[赏析]这是一首借登临咏史抒怀之作。

作品描写了诗人于秋夕登咸阳城楼远眺时的所见之景,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全诗写景富有参差错落的图画美,主景是秋色之中的咸阳古城,背景是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又衬以旧时禁苑,当日深宫,江流渭水点缀其间,画面参差错落,富有主体感,意境雄浑沉郁。

写景是为了传情。

诗人登高,由思乡(“似汀洲”的联想)发展到怀古,又联想到晚唐的政治形势,产生吊古伤今之情。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既形象地写出了骤雨之前狂风四起的自然景象,又比喻了社会政治大变动时危机四伏的情景,寓意深远,成为千古名句。

最后一联以“行人莫问”的反诘句式,写秦汉已逝,往事难复,只有渭水日夜向东奔流。

诗人吊古伤今、借古抒怀的历史兴亡之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全诗情景交融,古今结合,含蓄深沉。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都江堰余秋雨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高二语文新课改早晚练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新课改早晚练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形骸.〔hái〕巨擘.(bò) 无色无臭.(xiù) 便.宜行事(biàn)B.纶.巾(guān) 嘘唏.(xī) 草菅.人命(jiān) 差.强人意(chāi)C.罢黜.(chù) 敕.造(chì) 徇.私枉法(xún) 命运多舛.(chuǎn)D.糜.费(mí) 搭讪.(shàn) 丢三落.四(luò) 稗.官野史(b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高亢引吭高歌咨询恣行无忌B.针灸脍炙人口简洁直截了当C.馈赠昏聩无能游弋摇曳生姿D.杂糅矫揉造作愧怍威风懔懔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王老师的不情之请....让我这个做学生的左右为难,也不知如何去向他说明自己心中的想法。

B.“很时髦〞的美女司机被网友誉为“公交天使〞,她乐于助人,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某官司过后,不仅赔了款,又失去了重要栏目,影响了人气,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D.日本的核辐射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只有XX没有检测出辐射物,这让人受宠若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青藏铁路纵贯XX、XX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一条连接XX与内地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近来,《宅男总动员》、《美女特攻队》等影片,不管有各路明星压阵,质量也不差,但是最终没能挣到多少票房。

C.黄鹤楼、归元寺、磨山、落雁岛、梅园等景点的门票是否涨价的问题,XX市旅游局负责人已经予以否认。

D.XX市掀起“治庸〞风暴,某局一名公务员上班时在网上“偷菜〞被查处,随后该局关闭网络,声称其目的旨在文明上网。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XX电视台除了《XX新闻》栏目外,还开辟了《都市写真》、《百姓服务》、《综艺大观》等具有特色的栏目。

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

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

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素材月照高楼一曲歌礼拜一:背经典诗文赠少年温庭筠江海相遇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说明]客恨:离愁别恨。

秋风句: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

淮阴:西汉名将韩信少年时曾在淮阴市上受辱,这里借用韩信的遭受示意少年的前程未可限量。

[简介]温庭筠(812—870?),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

屡试进士不第,官终于国子助教。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

[赏析]这是一乎首投赠诗。

唐朝士人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在青年时代大多有一个所谓“仕游”期间,借以开辟眼界,廷揽名誉。

在他们的思想中,有乐观进步、追求理想的一面,也有因现实挫折、悲观绝望的一面。

这首诗就表现了这类矛盾。

作品写诗人在秋风萧瑟的节气与一位少年相遇又相别,抒写离愁别恨的同时,也表露出诗人潦倒江湖的不遇之感。

但诗的情调其实不低落,读来给人以豪放不羁、俊拔开朗的感觉。

诗的前两句融情入景,衬着“客恨”。

第三句用典故寄望怀抱,“夜别淮阴”暗用韩信故事,与写景叙事自然融为一体,不着印迹。

最后一句,“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址,是景语,也是情语,点染了高歌而其余背景,显现着壮丽明亮的风景,与大方高歌的情调相符合,字里行间表露出一种英气。

礼拜二:诵美文时文说活王力说话是最简单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最简单,因为三岁孩子也会说话;最难,因为善于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会说话的人不仅一种:言之有物,实为心声,一謦一欬,俱带感情,这是第一种;长江大河,源远莫寻,牛溲马勃,悉成黄金,这是第二种;科学逻辑,字字斟酌,十全十美,有条不紊,这是第三种;嘻笑怒骂,目中无人,庄谐杂出,四座皆春,这是第四种;缄默端坐,用逸待劳,片言偶发,快如霜刀,这是第五种;期期艾艾,隐蕴词锋,似讷实辩,以守为攻,这是第六种。

这些人的门派虽不同样,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般喜爱用“侃侃而谈”四个字来形容会说话的人,其实这是很不适合的形容词。

第04周+春半如秋意转迷-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doc

第04周+春半如秋意转迷-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doc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柳州榕①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②。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③。

[注释]①榕:闽、粤特产的常绿乔木,枝叶繁盛,树阴特大。

②宦情二句:诗人贬谪永州十年,被召回京后,却任命为比永州更僻远的柳州刺史,回京无望,所以说“共凄凄”。

“春半如秋”,二月春光最浓之际,榕叶却落尽,有秋天的景象。

“意转迷”,指心情的沉重。

③山城二句:补足“春半如秋”。

山城,指柳州。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柳州刺史任上。

作品借写柳州景物,抒发贬谪中的凄苦心情。

诗的首句直抒胸臆。

诗人此时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宦情羁思”涌上心头。

以下三句是以情带景,诗人将自己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融入花尽叶落的衰败之景。

第二句是一个过渡,“意转迷”,承上句,“春半如秋”是三四句写景的一个总起,从而在我与物、情与景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诗的三、四句写景充满异域情调,雨过花尽、榕叶满庭、群莺乱啼等意象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黯迷惘。

“乱”字则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辞因情发,莺啼无所谓“乱”,只因听莺之人心烦意乱,所以别有感受。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生命的化妆林清玄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使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

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

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

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

第03周+桃花净尽菜花开-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

第03周+桃花净尽菜花开-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①,桃花净尽②菜花开。

种桃道士③归何处?前度④刘郎今又来。

[注释] ①庭,指玄都观的庭院。

苔:青苔。

②净尽:荡然无存。

③道士:借指当初打击王叔文集团、贬黜刘禹锡等人的当权者。

到作者写本诗时,应该对这些事负责的执政者有些已死了,所以说“归何处”。

④前度:上一次。

[赏析] 这首讽喻诗是《戏赠看花诸君子》的姊妹篇。

作者因“戏赠”一诗被贬出京,经过14年重被召回,又写了本篇。

作者有意旧事重提,是不怕高压、坚持斗争的表现。

诗前原有一篇序文详述了写这首诗的原委。

诗人旧地重游,旧事重提,玄都观里的景观人事已经大变,朝廷政局的面目也已全非,十载沧桑,可谓大矣。

昔日奸小,今又何在?倒是乐观旷达的诗人今天又无恙地回来了。

诗人的谈吐如故,作品尖酸俏皮,锋芒毕露,也完全同于上篇。

诗人的顽强战斗精神和胜利者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废墟的召唤宗璞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

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

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墉,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应该有着如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

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传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

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周练一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恁.地(nèn) 玷.辱(zhān)酒馔.(zhuàn) 搠.倒(suò)B.连累.(lěi) 髭.须(zī)洗漱.(shù) 剜.心(wān)C.提.防(dī) 彤.云(tónɡ)庇.祐(pì) 仓廒.(áo)D.赍.发(jī) 供.桌(ɡōnɡ)央浼.(měi) 模.样(mú)2.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天理昭然礼尚往来溯流而上鸦鹊无声B.贪脏枉法鬼鬼祟祟碎琼乱玉余音绕梁C.果品酒撰交头结耳毕恭毕敬纷至沓来D.素不相识吃饭防噎人才汇萃厚颜无耻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杀死)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冒犯、触怒)B.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从来)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C.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给)D.我自在门前理会..(懂得,领会)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办交接手续)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在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上下________,尤其是要重视建立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机制,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2)中国留学生直击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也目睹了“藏独”分子的捣乱行径,但是“在捣乱的究竟是些什么人”成为大家最大的________。

(3)虽然会议仅有半小时,却达到了两个小时的目的,与会者聚精会神,听完领导和各方人士代表的发言,既没有疲劳感,更没有________感,而觉轻松愉快。

A.工夫疑惑絮叨B.工夫困惑絮烦C.功夫疑惑絮烦D.功夫困惑絮叨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假如没有这场金融危机,家具网络营销的春天也许不会来得这么快。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语文试题含答案广州中大附属雅宝学校xx学年第一学期第1 周检测高二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本大题共5小题,22分)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①散吏: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家庐江寻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3.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第06周+暗风吹雨入寒窗-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doc

第06周+暗风吹雨入寒窗-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上)+.doc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③。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 ①乐天:白居易,字乐天。

司马:官名。

②幢幢:昏暗,摇曳不定的样子。

③九江:隋代郡名,唐代称江州。

[简介]诗人于元和十年(815)三月,被贬为通州(今四川省达县)司马,同年六月,白居易又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首诗是元稹于病中,得知好友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而作。

[赏析]此诗表现了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深厚友谊。

首句“残灯无焰影幢幢”描写了阴沉昏暗的室内景物,渲染了凄凉黯淡的气氛。

次句“此夕闻君谪九江”是叙事,说在这样一个阴沉的傍晚听说了好友被贬的消息。

第三句接着写听到这个消息的反映,“垂死病中惊坐起”,“垂死病中”说自己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惊”字写出当时震惊的态度;“坐起”写震惊后的反应;“惊坐起”惟妙惟肖地描摹出作者陡然一惊的神态。

“垂死病中”身体羸弱,却惊得猛然“坐起”,可见震惊之巨。

尾句“暗风吹雨入寒窗”是写景,以景来结束,给人以想像的余地。

“惊”的具体内涵含于景语之中,耐人咀嚼。

“风”无所谓明暗,却成了“暗风”。

“窗”也无所谓寒热,而今也成了“寒窗”。

只因有了情的渗透,风、雨、灯、窗才变得暗、冷、残、寒、情与景融合为一体。

可见诗人心骨俱寒、凄冷万状的心境,其对友人的关切、同情何等真挚、深沉。

全诗情景交融,悲凉凄恻,感人至深。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摆渡自己吴雯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

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

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

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早练语文试题(附答案)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早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早练(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在一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

D.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选手们个个锦心绣口....,演唱的歌曲优美动听,展示的才艺令人惊叹。

第01周+晓月暂飞高树里-走近新课改高一语文上册晨读周练+Word版含解析.doc

第01周+晓月暂飞高树里-走近新课改高一语文上册晨读周练+Word版含解析.doc

第01周晓月暂飞高树里每天晨读星期一:读经典诗文宿石邑山中①韩翃浮云不共②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③隔在数峰西。

[注释] ①石邑:县名,故址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②不共:不与。

③秋河:指天上银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邑山的迷人景色。

一、二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

“浮云不共此山齐”写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以浮云来烘托山直插云霄的气势。

次句“山霭苍苍望转迷”写暮色苍茫,使山峦变幻莫测。

“望转迷”描绘出暮色中的山峦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特点。

正因为山高云绕,暮色苍苍,才使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

“迷”字暗示夜幕来临,诗人将在山中投宿。

后两句写拂晓行于山中所见。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写拂晓时分,踏上行程,透过参天大树看见明月高悬,随着峰回路转,明月有时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林中去了,天上的银河被阻隔在几座山峰的西面。

“暂”字恰切准确,明月暂时被树林遮蔽,随着山路的曲折回转,明月还会跃出树丛。

“飞”字给画面增添了动感,这两句写景意境幽美,画面有层次有节奏。

此诗截取暮宿和晓行两个画面,表现了石邑山的美丽景色,景中又寓含着感情,意境幽美。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闲置的鸟笼李明纯我有一个用细竹枝做成的正方形鸟笼。

这种朴拙的小小鸟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市面上所售清一色的是铁丝鸟笼,造型常见有屋形或圆形,看起来冷冰冰,毫无美感可言。

这个鸟笼,从买回来以后,便一直是空着的。

我爱鸟,每每看到闲置在后阳台的空鸟笼,一股想养鸟的冲动总会强烈地撞击我的心。

一次又一次,我强压下这种自称的想望,宁可任这个美丽的鸟笼孤单寂寞地独守在后阳台,也不愿再因自己的私心,而让珍爱的鸟儿身陷囹圄了。

婚后第一年,母亲买了一间不足四坪的小套房给我们,除了一套卫浴外,还有一个约半坪大的小阳台。

我在阳台上种满了绿色植物,又兴匆匆地买来一个细竹枝鸟笼,里头关了一只俗称“青池仔”的小水鸟。

这只体态娇小的水鸟,从鸟园带回来以后,始终惊惶地拍着翅膀,在笼子里横冲直撞,企图逃走。

第01周+晓月当帘挂玉弓-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下)+

第01周+晓月当帘挂玉弓-走近新课改+高二语文晨读周练(下)+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南园十三首①(其六)李贺寻章摘句②老雕虫③,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④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注释] ①南园十三首:是诗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

南园:李贺故居附近的田园。

②寻章摘句:指从书本中摘取词句来写诗作文。

③雕虫:雕虫小技,表示轻视写诗作文。

④辽海:即辽东,包括今河北辽宁南部一带。

隋唐时这里经常有战事。

[赏析]此诗慨叹读书之无用,怀才而见弃。

前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

首句讲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

李贺向以文才自负,可无人赏识。

“雕虫”有自卑自贱意,显然是愤激之辞。

“老”字有终老纸笔之间的意思,道出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满腹的不满。

次句描写自己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的情状。

残月对着窗帘像一张玉弓,天将破晓,而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谋篇苦吟。

惨淡吟哦的精神与落寞悲凉的处境形成对比,暗示怀才不遇。

三、四句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元和年间,“辽海”一带割据势力多次发生兵变,唐宪宗多次派兵讨伐,但屡战屡败,藩镇割据的局面没有改变。

国家多难,民不聊生,是诗人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战乱不已,朝廷重用武士,轻视儒士,这是诗人痛哭的原因之二。

末句“文章”代指文士,实指作者自己。

“哭秋风”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伤时事、哀悼穷途的文士之悲。

“哭”字把诗人内心的悲痛倾诉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含蓄深沉,诗人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斯文沦落的社会根源,抒发了诗人内心深沉悲愤的感情。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我的四季张洁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饨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期一:背经典诗文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①地白②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 ①中庭:庭院中。

②地白:满地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夜怀人的名诗。

一、二句写景。

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

鸟鸦栖息在树上,没有声息,凉凉的露水洒落下来,沾湿了桂花。

典型的一幅中秋月夜图。

“树栖鸦”简洁凝炼,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无声”表现冷露沾湿桂花的轻盈无迹,写得生动细致。

三、四句抒情。

中秋月圆,“人尽望”月,今晚的秋思会落到谁家去呢?明明是诗人思乡,却不正面抒情,而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落”字,新颖生动,将“秋思”形象化,动感化,仿佛那秋思正随着明月的清辉洒落人间。

诗以问句结尾,余情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诗贵意境,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创造出一种月圆人缺、思深情长的意境。

星期二:诵美文时文永远的校园谢冕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

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8月末的午夜,车子在黑幽幽的校园里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燕园的美丽是大家都这么说的,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益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

每个北大学生都会有和这个校园相联系的梦和记忆。

尽管它因人而异,而且也并非会一味的幸福欢愉,有辛酸烦苦,也会有无可补偿的遗憾和愧疚。

我的校园是永远的。

因偶然的机缘而落脚于此,终于造成决定一生命运的契机。

青年时代未免有点虚幻和夸张的抱负,由于那个开始显得美丽、后来愈来愈显得严峻的时代,而变得实际起来。

热情受到冷却,幻想落于地面,一个激情而有些飘浮的青年人,终于在这里开始了实在的人生。

匆匆五个寒暑的学生生活,如今确实变得遥远了,但师长那些各具风采但又同样严格的治学精神影响下的学业精进,那些由包括不同民族和不同国籍同学组成的存在着差异又充满了友爱精神的班级集体,以及战烟消失后渴望和平建设的要求促使下向科学进军的总体时代氛围,给当日的校园镀上一层光环。

友谊的真醇、知识的切磋、严肃的思考、轻松的郊游,甚至失魂落魄的考试,均因它的不曾虚度而始终留下充实的记忆。

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

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

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

其实北大人说到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展了北大特有的校园的观念,从末名湖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铜像到民主广场。

或者说,北大人的校园观念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

在北大人的心目中,校园既具体又抽象,他们似乎更乐于承认象征性的校园的精魂。

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

我的校园回忆包蕴了一段不平常的记忆。

时代曾给予我们那一代青年以特殊的际遇,及今思来,可说是痛苦多于欢愉。

我们曾有个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的春天。

一个预示着解放的早春降临了。

万物因严冬的解冻而萌动。

北大校园内传染着悄悄的激动,年轻的心预感于富有历史性转折时期的可能到来而不安和兴奋。

白天连着夜晚,关于中国前途和命运、关于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的辩论,在课堂、在宿舍、在湖滨,也在大小膳厅、广场上激烈地进行。

这里有向着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勇敢抗争。

那些富有历史预见和进取的意思,在那个迷蒙的时刻发出了动人的微光。

作为时代的骄傲,它体现北大师生最敏感、也最有锐气的品质。

与此同时,观念的束缚、疑惧的心态,处于矛盾的两难境地的彷徨,更有年轻的心因沉重的负荷而暗中流血。

随后而来的狂热的夏季,多雨而湿闷。

轰然而至的雷电袭击着这座校园,花木为风雨所摧折。

激烈的呼喊静寂以后,蒙难的血泪默默唤醒沉睡的灵魂。

他们在静默中迎接肃杀的秋季和苍白而漫长的冬日。

那颗偶然落下的种子不会长成树木,但因特殊的条件被催化而成熟。

都过去了,湖畔走不到头的花荫曲径;都过去了,宿舍水房灯下午夜不眠的沉思,还有轻率的许诺,天真的轻信。

告别青春,告别单纯,从此心甘情愿地跋涉于泥泞的长途而不怨尤。

也许即在此时,忧患与我们同在,我们背上了沉重的人生十字架。

曼妙的幻想,节日的狂欢,天真的虔诚,随着无可弥补的缺憾而远逝。

我们有自己的青春祭。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校园与我们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它永远。

燕园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单纯。

就我们每个人说,我们把青春时代的痛苦和欢乐、追求和幻灭,投入并消融于燕园,它是我们永远的记忆,末名湖秀丽的波光与长鸣的钟声,民主广场上悲壮的呐喊,混成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校园记忆。

一种眼前的柔美与历史的雄健的合成,一种朝朝夕夕的弦诵之声与岁岁年年的奋斗呐喊的合成:一种勤奋的充实自身与热情的参与意识的合成;这校园的魅力多半产生于上述那些复合丰富的精神气质的合成。

燕园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总是少有闲暇的急匆匆的脚步,总是思考着的皱着的眉宇,总是这样没完没了的严肃和沉郁。

当然也不尽然,广告牌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招贴,间或也露出某些诙谐和轻松,时不时地出现一些令人震惊的举动,更体现出北大自由灵魂的机智和聪慧。

北大又是洒脱和充满了活力的。

这真是一块圣地。

数十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

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

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

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

二者作为刚柔结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

把这座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现象加以考察,便可发现科学民主作为北大精神支柱无所不在的影响。

正是它,生发了北大恒久长存的对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会民主的渴望与追求。

这里是我的永远的校园,从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烟景,从镜春园进入朗润园,从成府小街东迤,入燕东园林荫曲径,以燕园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扩张,那里有诸多这样的道路。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里行进着一些衣饰朴素的人。

从青年到老年,他们步履稳健、仪态从容,一切都如这座北方古城那样质朴平常。

但此刻与你默默交臂而过的,很可能就是科学和学术上的巨人。

当然,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有更多他们的学生,作为自由思想的继承者,他们默默地接受并奔涌着前辈学者身上的血液——作为精神品质不可见却实际拥有的伟力。

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

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却较那种繁衍更为神妙,但不朽。

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的远播。

生活在燕园里的人都会把握到这种恒远同时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

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

北大学生以最高分录取,往往带来了优越感和才子气。

与表层现象的骄傲和自负相联系的,往往是北大学生心理上潜在的社会精英意识: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

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

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青春曼妙的青年男女一旦进人这座校园,便因这种献身精神和使命感而变得沉稳起来。

这是一片自由的乡土。

从上个世纪末叶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聚集和呈现。

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

近百年来这种奋斗无一例外地受到阻扼。

这里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

北大人的呐喊举世闻名。

这呐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

阻扼使北大人遗传了沉重的忧患。

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思的面孔总有一种悲壮和忧愤。

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

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

它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魂永远绵延。

[精要指导]谢冕,福建福州人。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著作有《共和国》、《文学的绝色萆命》、《新世纪的太阳》、《1998年:百年忧患》等十余种。

这是一篇随笔散文,写于1996年。

北大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这片国土上传播人类文化薪火的圣地。

作者写作此文,是为迎接它的百年华诞。

他以独特的文笔,叙写自己在北大的经历、体验和感受,多角度展现了北大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作者对经历和感悟的叙述,多用诗化的语言:凝炼、含蓄、隽永。

尤其是抒写一些感受的形容词,抽象中蕴含具体,浅近中显其深刻,阅读时,应借助一定背景及上下文语境仔细体味。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的对象是“校园”,即北京大学。

它以“永远的校园”作为抒情线索,并贯穿全文。

题目中的“永远”修饰中心词“校园”,更突出了校园的魅力,也突出了全文的中心主题。

本文以作者在北大生活的轨迹组织材料,主要写自己及北大人充实的记忆,写痛苦多于欢愉的日子,写成熟时的忧患意识,写关于北大人博大而精进之精神内涵的思考和发现。

从我和北大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和层次,立体地展示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主题——赞美北大、赞美北大精神。

从结构上看,作者组织的严谨而完整,基本上每一自然段围绕一个方面,又分别组合成有着统一主题的全文。

阅读时应抓住每段的第一句,它是该段的主旨句或重点句。

从艺术手法上看,作者在文中采用了象征手法。

文中三次写到蒲公英,其实是在象征作者自己,也在暗示他在燕园几十年的生活轨迹,诗化了作者的形象,寄托了对北大校园的深爱之情。

同时,综观全文,作者用“校园”象征北大人的精神世界,而“狂热的夏季”的气候和惨象的描写则象征了十年浩劫带来的深重灾难。

象征手法的运用,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诗的意境,显示出形象美和含蓄美,便于引导我们进入一种审美联想和想像的天地。

另外本文语言有诗化的特点,凝炼、含蓄、隽永,且感情真挚。

认真品味其中的意蕴。

星期三:记精品成语千钧一发[释义]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千钧重物吊在一根头发上。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故事]枚乘是西汉时期的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辞赋极富盛名。

他曾就任于吴王刘濞(砬)。

刘濞一心想反叛朝廷,枚乘觉得不妥,就委婉地劝刘濞说:“用一撮头发来吊起千钧重的东西,把他悬挂在我们够不着的高处,而下端则是没有底的万丈深渊。

想想看,这种情景,如果一旦上边承受不住了,我们也无法把它给接住;一旦掉大了万丈深渊,我们就无法去把它再取上来!”暗示刘濞反叛朝廷,就如同这缕发丝的处境一样危险。

但是,刘濞把枚乘的忠告当作耳旁风,最后落得兵败身亡,不得好死。

幸亏枚乘有先见之明,早已另谋出路了。

(出自宋·程秘《丙子轮对割子》)千里鹅毛[释义]从远地带来的极轻微的礼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