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创设和谐课堂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
就学校教育而言,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这样,通过设计和谐的教学课堂,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和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和谐有用之才的良好效果。
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师生能否和谐相处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爱,还要让学生享受爱,更要让学生学会爱。
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改革教学方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要通过建立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愉悦的火花,才能实现教育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坚持以学生为本,关键是建立和谐的课堂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都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进而调动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启迪心智、优化思维,学会团结协作,提高发展社会活动能力。
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理解知识的形成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感性知识向理性能力的转化。
要让学生主动学,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实用的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要确立教法要为学法服务的观念,要围绕教材寻找科学系统的教学方式,依据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工作,既要研究一般的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更要研究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生的实用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不是从逗号走向句号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带着问号进入课堂,在教学中产生更多问号的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课堂
、
一
相左 的东西 ,一派教f 主体性的体 J 市 现 。这种教学方式 的课堂里往往充
满着 严肃 的氛 围 。要 打 破 这 种 沉 寂 的气 氛 ,可 以将 活 动 在 适 当 的时 机 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 生创设 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 能够放手让
代 社 会 更 需 要 以德 治 国 。班 里 的 每 个 同学 为 了 辩 论 比 赛 ,都 要 搜 集 材 料, 由于事 先 准 备 充 分 , 多 同学 能 许 拿 出让 人 耳 目一 新 的观 点 ,还 有 些 同 学能 很 好 的 联 系 初 二 学 习 的法 律 与道 德 的关 系 , 过 交 流 与 讨 论 , 通 同 学 们 不 仅 获 得 了 知 识 , 而 且还 真 正 体 味到 了主 人 翁 的 乐趣 。 2 .通 过 小组 协 作 , 发 学 生 的 激 主体 作 用 。“ 学 而 无 友 , 独 则孤 陋 而 寡 闻也 ” 。新 课 程 要 求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会 合 作 , 课 堂 教 学 中 我尽 量 学 在 为 学生 提 供 合 作研 究 的 机会 ,培 养 学 生 的 团 队 精 神 和 自主 学 习 的 能 力 。例 如 : 讲到 《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可 时 ,先 组 织 学 生 学 习 我 国 水 资源 分 布特点及 受污染状况 的相关 资料 。 然 后将 学生 分 成 4个 小 组 , 确 立 一 名 负责 人 , 引导 学 生 调 查 并 分 析 本 地 的水 污 染 情 况 。 过 调 查 , 组 同 通 各 学 从 不 同角 度 搜 集 资 料 , 定 主 题 , 确 如 : 河 流 的 变 迁 ‘ 用 水 状 况 调 “ 饮 查” , 等 并进 行 讨 论 , 流 , 个 小 组 交 每 都 要 完 成一 份 调 查 报 告 , 全 体 同 学 共 享研 究成 果 。对 于 讨 论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问 题 ,教 师 可 以及 时 帮 助 学 生 解 决: 三 、 建 学 生 的 主体 地 位 构 教 育 家 陶行 知 说 过 : 先 生 的 责 “ 任 不 在 教 , 在 教 学 生学 。 的法 子 而 教 必 须 根 据 学 的法 子 。 我们 教师 以前 ” 在 讲 课 时 ,对 学 生 的能 力 往 往 是 信 任不够 , 总怕学生听不懂 。 在讲到某 些 重 、 点 时 , 于对 学 生 潜 力 估 计 难 由 不 足 , 以教 师 讲 道 理 多 , 学 生 说 所 而 的不多 , 更不要说 自学了。 有些学生 在 长 期 的“ 鸭 ” 教 学 方 式 下 , 填 式 自 身 的 自学 能 力 已经被 埋 没 。 对 此 , 的体 会 是 : 人 以鱼 , 我 授 不 如授 人 以渔 。教 会 学 生 学 习 的 方 法 ,才 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
构建和谐课堂,围绕生本教学
束等。
Q M 1 O 生 T H 复§ E R L 塑 A N D 2
( 6 )课外 辅 导的 有效 性 :根据 地 理学科 的特点 ,根 据地 理 学科在 学 校 ( 3 )课 堂活 动 的有效 性 :活 动主 题 明确 ,组织 开展 顺利 ,适 时 启发 与 特 别是在 高 考 中的 作用和 地 位 ,在 不 占用学 生过 多 时 间的前 提下 ,做 好 相 引导 ,学 生参 与热 情较 高 、思 维活 跃 。活动 效 果令 人满 意 , 即问题 完美 解 应 的课 外辅 导工 作 。建 议主 要 通过 以下 途径 开 展课 外辅 导工 作 :一 是借 助 决 或课 堂得 到 升华 。 作 业批 改 ,抓住 典 型 学生 、典 型错 误 ,以便 有 针对 性地 解 决 问题 :二 是在 ( 4) 课 堂训 练 的有效 性 :包括 为 新课 学 习作准 备 的课前 复 习训练 、课 作 业批 改 中写 一些 评语 , 既指 出学 生 的错误 ,同时 又可 很好 地 激励 学 生 , 前 预 习训练 ,利用 讲学 稿进 行 的导 学训 练 ,探 究学 习过 程 中教师 带 领下 的 以便 更好 地 与学 生交 流 ;三 是对一 些 学生进 行 个别 面批 和个 别谈 话 。 问题 讨论 和示 范性 训 练 ,以及 学 习过程 中必要 的操 作演 示 训练 等 ,力求 做 2 . 地 理 课堂 教 学 诸 环 节 的 有效 整 合 。就 是 研 究 如何 将 教 学 准 备 、 方 到训 练形 式多 样 ,安排 机动 灵活 。 法 设 计 、课 堂 活 动 、课 堂 训 练 、评 估 反 馈 、课 外 辅 导 诸 环节 按 照 一 定 的 ( 5 )评估 反馈 的有 效性 :即达 标训 练 ,要 求紧 扣本 课教 学 目标 ,题 量 教 学 流 程 有机 衔 接 ,形 成 有 价 值 、高 效 率 的 整 体 ,并 尝 试构 建 相 应 的 操 适 中,限 时完 成 。做到 不增 加学 生课 后过 重 的课业 负担 ,省时 高效 。 作 模 式
创设和谐课堂文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设和谐课堂文化打造物理高效课堂宜昌市第十中学吴军(2011年湖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三等奖)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堂、教材的中心,强调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过程、多元发展需要等的关注。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着眼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发挥自己的导学作用,从而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作用是创设和谐的课堂文化,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的提升,而且在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和谐的物理课堂文化,应该包含一下几个方面创设物理课堂的“问题文化”《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传统课堂的特点,就是知识传授的记忆型,完整地执行教案是教和学最理想的进程。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思维得不到碰撞、智慧得不到启发。
创设物理课堂的“问题文化”,就是要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对科学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无不是以问题推动的。
因此,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问题驱动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问题,虽然学生的问题可能显得幼稚,或者与本节课的目标关系不是很大,教师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给与肯定,保留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教师还应该激励学生敢于对权威提出问题,教师应敢于接受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
尽管每位教师掌握的信息要比学生多,但面对全班学生的眼睛和头脑,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毫无纰漏,只要学生始终保持对课堂的好奇心,认真思考教师的每句话、每个动作,思维的碰撞就会不断释放出“火花”。
以生为本,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课堂
以生为本,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课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实施民主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那如何实施民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呢?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过去人们将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宰者、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课堂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得太多,占用的时间太多,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
老师满堂讲、满堂问,学生主要是满堂听、满堂答,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学习,没有民主可言。
其结果是,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课堂效率低下。
现在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发言的权利、展示的舞台还给学生。
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去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指导是指在学生迷路时不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指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2.课堂中的生成是永恒的作为教师,要认识到生成的教学资源的珍贵,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使它们成为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宝贵的课程资源。
成熟地运用生成资源是一种智慧,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由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观察力、驾驭课堂的机智,更要有开放的胸怀。
比如,要解放学生的脑、嘴,使学生处于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畅所欲言的情绪状态,允许学生的“胆大包天”,允许他们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更精彩,教师要明白课堂中的生成是永恒的。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这是儿童和孩子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谐课堂的构建策略和机制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建和谐 课堂 1、建立良好的师生道德与情感关系 2、建立师生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 系 (二) 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1、倡导学生合作交流,在互助中体验学 习过程 2、鼓励学生竞争,在参与竞争中激发学 生潜能
和谐课堂的构建策略和机制
“和谐课堂”的特点
2.对话性 对话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维碰撞、文 本感悟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学生认知、思 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话是一种新型的 课堂交往方式,它体现了和谐课堂教学的 基本特征与内涵。
“和谐课堂”的特点
3、开放性 “和谐课堂”一改传统教学(填鸭式教学) 的封闭性而从三个维度上由封闭走向开放 和融合。这三个维度分别是:
和谐课堂的典型特征
1、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生动、流畅、互动的学习过程。
营造和谐课堂方法
一、师与生的和谐 1、 把微笑带进课堂 2、把幽默带进课堂 3、把理解带进课堂 4、把鼓励带进课堂
营造和谐课堂方法
二、教与学的和谐 1、把激情带进课堂 2、把民主带进课堂 3、把竞争带进课堂 4、把鼓励带进课堂 5、把实践带进课堂 ---让学生动起来
什么是“和谐课堂”
和谐 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 和谐课堂 就是 “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 各因素(指师生关系、教学环境、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
“和谐课堂”的特点
1.系统性 “和谐”就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 联、协调、配合。 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间要协 调运转。 构建“和谐课堂”就是要建立一个课堂各 种要素都活力十足的课堂教学系统。
以生为本 构建和谐思品课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思品课摘要:如何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当前广大政治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而积极建设和谐思想品德课堂,正是“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
笔者从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成开放的课堂氛围、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以生为本和谐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调控、指正、辩驳,进而达成协议并形成共识。
应该说课堂的情景性评价为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供了机会,课堂上呈现的不同言论,尽管有的是错误的或好似不全面的,但都反映了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教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兴趣,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下面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基本前提教学观念对课程改革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
课程改革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作为和谐课堂要素之一的教师观念不更新,那就不能适应新的课程。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的教师中心主义。
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其实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而决不是“以老师为本”。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因此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的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重要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的“人——人”关系。
教师只有主动接触、关心、热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信赖,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这正是形成和谐思品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是, 在 实际教学 中, 教师重视的是知识 的传授 、 技能的培养 . 而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置于教学 的氛围之外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从小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的兴趣 和习惯 . 这样才能使学生愿 意学习. 主动学习 . 从而学好各 门功课 。 教育是情 感的教育 .在情 感中不能没 有 爱. 爱是情感教育的核 心 师生之间的感情是 条纽带 . 连接着师生 : 是一座桥梁. 勾连着师 生 面对学生, 教师展示 的是内在的美; 面对学 生. 是一张真诚 的笑脸 . 一句鼓动的话语。没有 真诚 . 没有信任 . 没有鼓励 . 就不可能触动学生 的内心世界 师生之 间形成一 种默契 . 就能够 促 进教学交融 。 课堂氛围民主与和谐 。 f 二) 创设活动氛围 现代课程观认 为 . 课程 是师生 共同探求 新 知识 的过程 。这种过程需要 师生互动 , 离开 任 何一方都无法 实现 课堂活动 的主体 是学 生. 因此课堂 教学必须 以学生活 动为主线 . 进 行 一系列教学 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活动 . 要 考虑师生 的结合 、生生的合作 .让 学生动起 来, 既 学到 了知识 , 又陶冶 了情操 : 既开 发 了 智力 . 又培养了能力 f 三) 创设 质疑的氛 围 疑是学 习的开始 . 没有疑 问就没有发现 , 没有发现就没有创新 传统教学中 . 教师讲学 生听 . 学生往往处 于被动 的学习局面 新 课改 形势下 . 鼓 励学生质疑 问难 . 它是培养学 生 自 主学 习意识的重要途径 .也 是培养学生途 径 能力的好办法 质疑 问难的形式很多 . 学生在 预 习过 程中发现问题 .可在 教师讲解之 前提 出: 在教 师讲解 之后有 疑问 . 可 以继续 质疑 。 质 疑能力的培养不是 一时可 以奏效 的。就学 生 本身 而言 . 要 敢问爱 问 , 会 问善 问 , 前 者是 基础 .后者是关键 会 问与善问需要教 师引 导,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问题 在课堂 中 . 创设 良好 的质疑氛 围.对学 生创新能力 的培 养极 为重要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化学和谐课堂——“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以学生发展 为本 , 构建化 学和谐课 堂 . . 一“ 实 验 一 一 探 究" 教学 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张 翠 香
《 普 通 高 中化 学 课 程 标 准 》规定 了 高 中化 学课 程 的基 本 理 念 :立 足于 学 生 适 应 现 代 生 活 和 未来 发 展 的需 要 ,着 眼 于提 高 2 1世 纪公 民 的科 学 素 养 , 构建 “ 知 识 与技 能 ”、“ 过 程 与 方法 ”、 “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 观 ” 相 融 合 的 高 中化 学 课 程 目标体 系 。 所以 新 的课 程 理 念 的 核心 是 以学 生 发 展 为 本 ,“ 让 学 生在 知 识 探 索 的过 程 中在 知识 、 学法、 人 文 等诸 方 面得 到 发 展”。 “ 实 验一 一 探究 ”教 学模 式 的 提 出 化 学 是 一 门以实 验 为基 础 的 自然 科 学 , 正是 这 种 学 科 特点 , 决 定 了在 化 学众 多 教 学 模式 中的 “ 实 验 一 一 探 究 ”教学 模 式 具 有概括性强、 应 用 广 泛 的特 点 , 是 诸 多 模 式 中构 建 和谐 化 学 课 堂 最 具 优 势 和最 有典 型 意 义 的教 学 模 式 , 也 是 新 教 材 的要 求 。 苏教版 新教材 [ 活 动与 探 究 ] 栏 目也 确 切 告 诫 我 们 , 该 功能 栏 目的编 写 理 念是 : 引领 同学 们 积极 投 身 实践 活 动 , 在“ 做 中学 ” 的 自主 探究 中享受 发 现 的快 乐 。
一
方 案 3,在石 蕊 试 液 中加 氯 水 现象 3 ,先 变 红 后 褪 色 结论 3 , 氯 水 中有一 种成 分 具 有 漂 白性 , 假设二成立, 氯 水 中有 H+存 在 。 事 实 上 ,探究 的 目的越 简约 , 限 制 越少 , 学 生 越 会提 出不 同 的实 验 设 想 , 有 的方 案 甚 至 超 出教 师 的预 料 , 此 时 教 师 要 鼓 励 学生发散 思维、 标新立异。 学 生 的设 想 有 对 有 错 、 有简有繁, 但 那 是 他 们 积极 思维 的结 果 , 即使 是 错 误 的 , 也 有 其 不 同 寻常 的意 义 。所 以在 探 究 过 程 中, 教 师要象 “ 淘 金 者 ”那 样 耐 心 细 致地去披沙拣金, 珍 惜 学 生 所 付 出 的努力 , 只要 可行 就 应 充 分 肯定。 一一注意这些 “ 火花” 正 是 开展 研 究性 学 习 的难 得素 材 。 创 设 问 题情 景 , 诱 思导 学 , 坚 持 学 生 是 主体 , 是 能 动 的学 习 者, 相 信 学 生具 有无 限 的学 习潜 能 和 创 造潜 能 , 关 注学 生 探 究 的过 程 往 往 比结 果更 有 意 义 。过 程 才 是 和谐 课 堂 的 核心 ,才是 新 理 念 下学 生 观 的真谛 。 3 、角 色转 换 一 一 和 谐 的关 键 传统 的 “ 教 师 中心 论 ”反 映 到 实 验 探 究 中 来 , 是 多 数 教 师 认 为: 教 师 是 实 验 探 究 的组 织 者 和 管 理 者 , 管 好 了纪 律 , 活 动 就成 功了一 半 ,因此 教 师在 课 前 和 课 上不 惜 花 费 大 量 时 间 , 设 计本 该 让 学 生 自己完 成 的实 验 步骤 、 顺序, 使 学 生 成 了教 师 教 鞭下的 “ 陀 螺 ”,从 而 束 缚 扼 杀 了学 生 的 尝 试 欲 望 , 使 得 学 生 服 从 意 识 有余 , 创 新意 识 不 足 。 教 育 就 是 为 受教 育 者 服 务 的 行 业, “ 教 ”要 服 从于 “ 学 ”,“ 教 ”要 为 “ 学 ”服 务,以促 进 学 生 的发 展 为化 学 教 学 的根 本 宗 旨。 这 一理 念 必 然要 求 教 师 要从“ 权 威 ”、“ 主 宰 ”的神 坛 走下 来 ,要从 促 进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的全 面 发 展 的 角度 重 新 审 视 自已的 行 为 , 找 到 自己 的位 置 。根 据 新 课 程 精神, 教 师 在 实 验 探 究 中 要 努力 营 造 民主 、宽 松 、和 谐 的 课 堂 气氛 , 放 手 让 学 生参 与 , 认 真 听 取 学 生 的分 析 、建 议 ,鼓 励 学 生 大 胆 发 表 自己 的意 见 ,以唤 醒 学 生 的主 体 意 识 ,激 发 和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性 和创 造 性 。同 时,促 进 师 生 之 间 、 学 生 与 学 生 之 间 的讨 论 与 交 流 , 真 正 把 教 师 由探 究 教 学 的管 理 者 、 监 督 者 变 成 实 验探 究 的 引导 者 和参 与 者、促 进者 , 教 师 要 不 断提 供 信 息 、 点拨方法, 帮 助 学 生解 决 活 动 中疑 难 或 疏 漏 之 处 , 始 终 起 着 指 导、 促 进 的 作用 。让 学生 成 为 活 动 的主 人 , 学 生能 自主 完成 的, 教师决不越俎代庖 , 对 学 生 的不 同见 解 , 不 同实 验 方 案 ,只要 能 达 到 实验 目的 , 都应 该 给 予 充分 鼓 励 和肯 定 , 即使 是 错 误 的, 也 要 帮助 其 分 析 错 误 原 因 , 以免 挫 伤 学 生 的主 动性 。 教 师 要 倡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作能力 、 口语 交际能力也是有差异 的。正 如有 人说 , 黄沙如
海, 找不到绝对相同的两粒 沙粒 ; 绿树如 云 , 寻不见完 全雷
同的一双 叶片 。面对学生 的个体 差异 , 文课必 须根 据学 语 生 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习的特点 , 注学 生 的个体 差异和不 关 同的学 习需求 , 关注每一个 学生 的发展 。在语 文课堂 教学 活动中 , 教师要针对学 生 的个体差异 , 因材施教 , 注意 从 以 人为本的角度 , 处处体现出对学生关 怀和尊重 , 特别是对学 习能力弱 , 成绩差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 师要尽可能 教 捕捉他们身上表现 出的 闪光点 , 发现和 发展他们 多方面 的
权。如在指导学生 朗读 时 , 为激发学 生的 朗读 兴趣 和培 养
教师是知识 的传播者和心灵 的塑造者 , 的身上应 体现 教师 出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 承载 着国家和民族 的希望 , 作为教师 我们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性 的和谐 , 使人 与人之 间充 满着 尊重 、 信任 、 理解、 友爱 和宽容。和谐 的语文课 堂教学 更应 以学生为本 , 尊重学生 的主 体地 位 , 尊重学生 的价值 , 尊重
S p 0 e 20 6
● 中学 文科教 学研 究
以 学 生 为 本 , 建 和 谐 语 文 课 堂 构
吴世 荣
( 和兴中学 , 四川 广汉 68 0 ) 130 语文学 习而言 , 同一个 学生 的识 字写字 能力 、 阅读 能力 、 写
和谐社会的构建 , 最重要的途径是和谐 教育 , 教育承载 着培养具有 良好人文素养 和科学 素养 , 具有创新 、 合作精神 和开放视野的现代社会所 需的一代新人 的重任 。语文做为 重要 的交际工具 , 人类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其 基本特 是 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语文课致 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 和发展 , 是学 生全 面发展 和终 身发展 的基础。和谐 的语文课堂教学应“ 以学生 为本 ” 营造 民主和谐 的课堂气 ,
以学生发展为本,建构和谐有效课堂
作 业 本 。 似 一 件 小 事 , 能体 现教 师 对 看 却
学 生 无 微 不 至 的 关 爱 .保 证 了 课 堂 的和 谐延续 , 许学生 因此感恩教师一辈 子。 也 此 外 ,对 于 有 意 破 坏 课 堂 纪 律 厌 学 的 学
积极 协 作 .为 获 得 最 佳 的教 学 效 果 提 供 必要 的保 证 条 件 。新 课 程 理 念 要 求 教 师
愚 惹 以学 生发展为本 , 建构 Nhomakorabea谐有效课堂
周 兴 平
“ 人 为 本 ”是 教 育 发 展 的 重 要 趋 以 势 ,也 是 当 前 我 国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理
位 教 师 说 起 一 件 事 使 我 深 有 感 触 :在 上 课 时 ,一 位 叫杨 华 的 同学 在 座 位 上 坐 立 不 安 , 涨 得 通 红 , 用 学 生 思 考 问题 的 脸 利
必 然 体 现 在 严 格 之 中 ,爱 而不 严 就 会 变
二 、 立 民 主 、 等 的 师 生 建 平 关 系是 和谐 课 堂 的 保 障
课 堂 和谐 与 否 是 要 靠 师 生 的 共 同努
力 来 实 现 的 。 建 立 良 好 的 师 生 关 系 是 构
质 , 进 人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课 堂 , 为 对 促 作 学 生 进 行 素 质 教 育 的 主 阵 地 .它 的 和谐 与 否对 学生 的全面 发展 起决定 性作 用 。 为 此 , 们 必 须 坚 持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 学 我 以 生 发 展 为本 ” 的教 学 理 念 . 确 处 理 教 与 正
间 隙 , 走近他 身边 , 声问 其原 因 , 我 悄 得
知 他 想 上厕 所 .有 意 安 排 他 去 办 公 室 取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互动的英语课堂
习的原动力 、 主动性和 目的性 , 培养他 们健 全 的人格 和 全面 的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来 实现英语教学 中的师 生
共 同参 与 并 和谐 发展 。 三 、 建和谐 、 构 互动 的英 语 课 堂
不 积 极 , 堂 的气 氛 不 活 跃 。 究 其 原 因 , 难 发 现 : 课 不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害 怕 发 言 , 敢 活 动 , 怕 出 错 后 遭 同 学 不 生
人 , 展的人 , 发 应该 “ 蹲下 身” 与学 生平 等对话 , 学 去 与 生进行心灵 的沟通 , 做平等对话 的首席发言人 、 学生学
以人 为 本 在 教 学 中 就 是 以学 生 为 中 心 ,以 学 生 的 成 长 为本 , 调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和 个性 差 异 相 统 一 。学 强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体 ,教 师 要 尊 重 学 生 的 主体 意 识 和创 造
组成部分 ,校园的和谐发展也成 为广 大教 育者热切关 注的焦点 。 和谐课堂则是校园和谐发展 的重 中之重 。 本
文作 者 就 如何 以学 生 为 本 , 建 和谐 、 动 的英 语 课 堂 构 互
精神 , 激发和利用影响学 生学 习效果 的积极情感因素 , 增强学生学习的原 动力 、 主动性和 目的性 , 培养他们健
来谈谈 自己的看法 , 以就教于同行。
一
全的人格和全 面的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英语教
学中的师 生共 同参与并和谐发展 。因此 , 教学 中教师不 要把 学生看成是被 动接 受知识的容器 ,他们是参与各 种学习活动的主角 ,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合作互 助,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 主动性和
以学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
以学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作者:林国才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1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实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要始终使课堂处于“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欲望,就应该做到以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
具体来讲,应达到四个“和谐”。
一、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决定于老师的灵活运用。
”1.精心准备授课教师要与时俱进,熟悉教材,博览群书,做到驾驭教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备课时要深入,充分设计好教法和学法;授课时要浅出,要用与学生贴近的规范语言表达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
2.揣摩授课技巧教师要站在编者、作者和学生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分析,了解编者的意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感情,弄清学习重难点,教授学习技巧。
教学时做到“动”“静”结合,倾情投入,倾心讲授。
3.引导学生读懂“导读”从整体上把握一组课文的总体要求,从而在教学中使知识点和能力点得到落实。
二、师生关系的“和谐”著名教师霍茅征说过:“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和愉悦感,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也是学生成功的强大推动力。
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变传统“权威性”的师生关系为“合作型”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从而使教与学的关系达到平等。
2.教师要有洞察力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学习闪光点,明确知道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按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因势而导,学生舒心而学,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会沉浸在教与学的快乐之中。
3.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少一些失败的刺激;多一些受尊重的感觉,少一些被挖苦的说教;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反面的讽刺等。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化学和谐课堂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化学和谐课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诸方面得到发展”。
一、“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是这种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化学众多教学模式中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具有概括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是诸多模式中构建和谐化学课堂最具优势和最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模式,也是新教材的要求。
苏教版新教材[活动与探究]栏目也确切告诫我们,该功能栏目的编写理念是: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如何构建和谐的实验探究课堂?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1、目标——和谐的基础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是指学生提出问题、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和捕捉问题的人,就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技能目标是指实验的操作技能。
传统教学主要关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忽略了能力目标,这与教师观念中知识、技能等同于能力目标有关。
实验探究目标,就是要把以上三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在“做实验”、“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在这里,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比如,苏教版《氯水的性质和成分》的“活动与探究”中, cl2分子、h2o分子、h+离子cl- 离子存在与否的基本原理,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如何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的过程,是简单的物理过程吗?会有怎样的反应发生?如何提出假设——(1)假设cl2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cl2分子和h2o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2)假设cl2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存在cl2分子、h2o分子外,还可能会含有cl-,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构建以生为本的和谐课堂
、
动 在教学方法上要为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钟可以让学生进行 时事政 智
学习 创造条件
力得到开发 , 学能力也得 以培养。 自
三、 要给学生 留足合作探究的时间
t 治讲演或今 E时政播报0也 可以以当堂 内容 为 l
Po we
制造一种“ 不协调” 。例如, 介绍 典图片可配设隶书字体, 色彩应稳重; 现代图片 美的事物,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从中积极
●
米洛斯 的维 纳斯 ”的问题 时 : 江 “
苏 “ 同学们很熟悉这 尊世 界闻名的 姜 塑像 吧 !它 准确 的名字 是什 么 堰
更 呢? ‘ 这件艺术精品虽不完整, 柔 却被 美学家们看成美的典范, 有 兰 多少同学 认为 她很美?“ ” 很多同
,
一情机oo要利■H:. 教在 : F软用 ?~ 1,和方赏注增 =霉 创激 ・、l色一 :.。 、教 P堂, … 师发的,a件: 。.. 情 :美的有I _= 设学呈术h,u ._~ 应 习’加文充 二 境 内—s重分篓一 , 问 动现鉴字富 二。二 善 容rh教于 n 、 导 图以学图 :. 题 p必角片 二。 课 片p释强 : 于 i 丰 境 n课 利 式、 是s t要 并 h的 o等 t o 、 :
: 形式 。 一 四、 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二位学生的成长 一
展为本 , 中以学生 的学 习为本是基础和前提 ,: 其
二、 在教学 内容上 。 要给学生留有 自己探 索 :
以学生 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 目的。这 就要求我 ・ 的余地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 , 的人 , 发展
双边活动 ;其次要多种教 学手段综 合应用 ; : 第 识设置成一些小 问题 , 将学生分成 几个 小组 , : 自主 、 每 放、 合作 创新的氛围 中学习 , 促进学生素
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创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创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案质量胶州市第十四中学姜欣泰2018年8月8日09:54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创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案质量在当前地教育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如何使教育更有效地应对挑战,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面临地新课题.b5E2RGbCAP有责任感地教育工作者在不懈地努力着、探索着两年来,十四中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胶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案管理,全面提高教案质量地指导意见》,深化课堂教案改革,以“以学为主,以生为本”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为载体,打造高效、优质、和谐课堂,教育教案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绩斐然,教案质量全面提升.plEanqFDPw〈〈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地主阵地.因而,真正落实课程改革地目标实施好素质教育地关键是在课堂教案上.传统课堂教案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地自主发展、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地培养,影响着素质教育地深入实施.DXDiTa9E3d现实中,有相当数量地教师缺乏教案管理地意识与经验,习惯于夹着教案走上讲台,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或有些教师还只是局限于或满足于向学生讲授自己认为或教参理解地结果,即使有点管理大多也只是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讲,维持基本地纪律而已,还远远说不上科学地教育管理.我校就是这样一所传统地农村老校,多年来,直靠传统地教育教案方式维系着学校地运转,导致教案成绩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此情此景,引起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地格外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广大干部教师地深刻反思.RTCrpUDGiT但是我们学校对高效课堂教案探索地脚步从未止步,我们积极尝试、探索、研讨新课程下能够迅速提高课、把握课堂教案改革地要旨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堂教案效果地途径和方法,以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地终生发展负责.5PCzVD7HxA古今中外,有不少成功地教案模式,其核心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能力和习惯,调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地主动性,提高课堂教与学地效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案质量.我们较为熟悉地江苏省地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我省地杜朗口中学就是这方面成功地案例,虽然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但是他们不甘落后,奋发图强,不断创新课堂教案改革思路,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地佼佼者.他们地办学理念和课堂教案模式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地特征,成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排头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地启发.jLBHrnAlLg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省内外知名学校新理念、新教法、新思路地学习,特别是通过跟他们零距离地接触和感受,我们感受到了先进地教案理论、优质高效地课堂教案、以人为本地管理理念.这些感受一次次撞击着老师们地心灵,一次次使我们倍受鼓舞——最终我们形成共识.XHAQX74J0X我们认为,成功地课堂教案,应该是师生双方通过完成课堂教与学后都有提高,即所谓“教案相长”.第一,学生地学习过程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知识应该是学生借助老师、教材、媒体、教案环境等多种条件主动建构起来地,学生地主体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体现.LDAYtRyKfE 第二,教师地作用应该是学生学习地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地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地主导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地发挥和体现.这两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和谐存在地,它们共同建构精彩地课堂.Zzz6ZB2Ltk这就是我们想看到地自主合作型课堂教案模式.教师地教为学生地学服务,学习地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地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地中心地位.教师精心设计,针对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和合理分配,在教师地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合作和探究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以学为主,以生为本”.以此为抓手,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实现了教案观念和教案方式地转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本次课堂教案模式改革地载体一“教案案”功不可没,也在不断地改进并趋于成熟,形成了现在地“以学为主,以生为本”教案合一师生共用地讲学稿.dvzfvkwMIl二、实现教案合一地理念,创新师生共用讲学稿“师生共用讲学稿”,一个凝聚了众多教育者智慧和精神、融合了教案和学案,集笔记、测试、作业、复习资料于一体,既是讲稿又是学稿,教与学合一、师生共用,分层次评价为一体地有效教案载体,今天,在服务学生、实现教师价值、有效完成教育任务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时至今日,再提“讲学稿”并不时髦,更谈不上神秘•我校积极借鉴、推行了“师生共用讲学稿导学制”地做法•试图对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传授与灌输为主要特征地课堂教案进行改革,使教案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地基础上•实践中我们学校并没有盲目地照搬照抄或盲目跟从,而是结合我们地校情、师情和学情,在市教体局、教研室各级领导专家地具体指导下,根据新课改地要求,循序渐进,逐步进行探索• rqyn14ZNXI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学校在使用讲学稿过程中,却不是一帆风顺地•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地愿望,又有传统教案地惯性•开始,许多教师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地教案体系,并已驾轻就熟•他们中地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地东西去探索新地东西•但是,教案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并用行政地手段推广新地教案理念,其力度和进展程度很快加大、加快•领导带头上课、评课,以身示范,既做改革地领导者,又是改革地实践者•同时,把课堂教案改革与学校地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案改革地顺利进行•全校强力推行一种教案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改革地初期,如果没有一定地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地深入,当新地教案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地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地规定了•现在,教师们尝到了讲学稿教案地甜头,即使让他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出现了如果不用讲学稿就不会教案了地现象• EmxvxOtOco我们地改革自2008年9月全面铺开,到现在为止,收到了地良好地教案效果,由原先地被动变得积极主动,热情大增,学校地教案成绩也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SixE2yXPq5 (一>备研合一,群策群力备课是上课地前提,备课地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上课地质量,没有高质量地备课,就不可能上出高质量地课堂•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体优势,是提高备课质量十分优质地途径•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地问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地专业水平• 6ewMyirQFL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多年教案经验地老教师,又有刚毕业地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案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地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地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地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地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地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地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地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地问题•而我们地集体备课地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地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kavU42VRUs 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与学目标,选择教与学方法,设计教与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地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地“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及时印刷•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指定预习地内容,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有效指导•课前,再收上部分不同层次地学生地讲学稿进行批阅,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地问题,使上课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天师生共同使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案•课堂上使用完讲学稿后,学生对讲学稿地内容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师再全部收上来进行批阅.做到“两收两批”.课后教师在自己“讲学稿”地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y6v3ALoS89这样地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即使有个别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地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地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地过程•在这种集体备课地过程中,优秀教师地经验得以传播,集体地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地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M2ub6vSTnP<二)"两案合一”教与学不再两张皮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地“教案”同时也是学生地“学案”.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案常识.但老师地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地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地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案艺术.OYujCfmUCw实际上,在这种传统地教案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地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地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地东西.而我们地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地“教案”同时也是学生地“学案”.“讲学稿”以学生地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地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地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一一课堂学习研讨一—课内训练巩固一一课后拓展延伸;八大步骤:温故知新,情景引入一一新知梳理,明确目标一一自学讨论,质疑探究一一典型例题,案例赏析一一中考透视,考点链接一一过关检测(基础巩固、强化提高、拓展延伸)一一师生共同交流一一教与学后反思.eUts8ZQVRd 具体讲,就是“讲学稿”提前一天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学生在讲学稿地指导下教材地大部分基础知识学在课前就可以感知和预习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进行检查和点拨,以学生地学情确定教师地教法•学生会了地老师就不再讲,学生不会地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教师教地就是学生要学地,学生不会地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地东西,学生感兴趣地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地东西•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探究、展示交流•教师没有多余地废话,没有多余地活动,没有故弄玄虚地东西•这样课堂效率就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地:“学生学地法子,就是先生教地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地教与学地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地自学和教师地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案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地奥妙所在.sQsAEJkW5T<三)“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地负担课前预习地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大多数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地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我们说地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地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而我们地做法是:上课只有老师发地一张“讲学稿”•课前预习地是这一张纸,上课看地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地东西就在“讲学稿”地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地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地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地作业本•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地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设置了“考点透视与分析” ,突出知识重点、难点和疑点•另外还拓展一些相关地知识和资料,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好地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地课余时间发展自己地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GMslasNXkA“师生共用讲学稿导学制”地新模式与传统地教案模式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教师由面上地集中讲授转为点上地个别指导与激发,由以教师为中心地教案形式转为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地新模式• TlrRGchYzg三、树立新型师生观,打造和谐课堂讲学稿助推学校发展,学校以讲学稿为载体,构建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案、教研、培训一体化地体系.讲学稿地研制过程使备课由“重写轻备”转为“重备轻写”.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探索过程使问题成为研究资源,经验得以形成和积累.一份好地讲学稿,教案思路既是统一地,又是多元地;既有共同地教案目标,又有个人充分施展地空间;既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地成熟和骨干教师地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地进一步创造;既体现了合作研究、博采众长,又留有了公平竞争地余地;既把备课时地隐性思维转化成了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地个人行动转化成了动态地合作研讨,又为个人提供了个性化探究、建构地可能.我们地课堂教案改革基本实现了教师由“带着知识走近学生”到“领着学生走进知识”地转变.这种个性化地教案与过去迥然不同.它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过去单纯由教师如何教地现状,变为学生如何学地现实,把学习地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能动地进行学习活动,树立了新型地师生关系,打造了和谐地课堂.7EqZcWLZNX因此,我们可以说“以学为主,以生为本”为核心地教案改革地意义远不止于讲学稿,而在于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案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案质量高地教改新路,形成了以讲学稿为载体地教育教案方式、构建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案、教研、培训三位一体体系和学校和谐发展地坚实基础,真正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从而减少了教师地无效劳动,减轻了学生由过重作业带来地身心负担,提高了教育教案质量,引起了学校生活地深刻变化.lzq7IGfO2E总之,我校在如何转变教与学地方式,构建“高效、优质、和谐”课堂,全面提高教案质量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地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不错地成绩.面对课堂教案改革,我们地路还很长,面临地困难还很多.但是,困难再大,我们坚信有市教体局地睿智领导和教研室地悉心指导,有学校干部和教师地不懈努力、辛勤付出,我校教育教案改革必将结出硕果.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这方面地研究、思考和探讨,以提高课堂教案效率为出发点,深化课堂教案改革,使我们地课堂充满活力,使我们地教育教案充满智慧和特色.zvpgeqJIhk 我们坚信:经过冬日地厚实积淀,我们地工作必将迎来春地希冀、夏地火热、秋地丰赡!。
以生本和谐为基础构建语文和谐课堂
仍 然众说纷纭 。笔者以为 ,构建 语文和谐课堂 ,关键是 实
现 学 生 和 文 本 之 间 的 和 谐 。这 个 立 论 是 基 于 “ 是 课 堂 中 准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着手 :
一
、
充分掌 握学 情 。注重学 生与文 本 的差异
附 :某 一 学 习 小组 的演 示 内容 探 究 问题 展 示 : 写 作 背 景 、 象 征 主 义 、 意 象 分 析 、 艺
掌 握学情 是教 学活动 的 出发 点 。教师充 分 掌握学 情 有利 于成功地 引导 和推进教学 。但是 ,在文本教学过程 中 , 范 文的相对独立 性又使很多 教师容易专 注于单篇课文 的讲
钩 》 这 首 古代 诗 词 来分 析 作 者运 用意 象和 营造 意 境 的 策略 。
或替换 的课 文作 出灵活 安排 ,这些整合需 要 由教师 根据学
80
0 ・ 0 0 0
艺 术 特 色— — 语 言 关 、 音 乐 关 :首 尾 呼 应 、 重 叠 反 复 手 法 的运 用 为新 诗 的 音 节 开 了一 个 新 纪 元 。
0 ・ 0 0 0
以生本和谐 为基础构 建语 文和谐课 堂
邱 海 林
构建 和谐课 堂是有效教学 的重要保证 ,在 大力 提倡有
效 教 学 的 今 天 .构 建 语 文 和 谐 课 堂 已 成 为 教 师 们 的 共 识 。 然 而 ,如何 把 握 语 文 课 堂 的各 种 要 素 来 构 建 语 文 和 谐 课 堂 ,
以生为本,创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和谐
计 恰 当的 学 习 活 动 , 助 学 生 充 分 利 用 学 习 资 源 , 助 帮 帮 学 生 达 到学 习 的终 极 目标 , 帮助 学生 走 在 取得 最 佳 绩 效
的学 习途 径 。
3课 堂 学 习成 为 学 生 走 向 生活 德 桥 梁 。 教 学 内 容 来 . 源 于 生 活 实 际 , 应 当是 现 实 的 、 意 义 的 、 与 学 生 的 它 有 并
3教 师 的语 言 是 有 哲 理 深度 的。 中学 生 由于 其 理 解 . 好 教案 , 主要的是 要关注学 生的和谐 发展 , 注好课 最 关 能 力 和 学 习 能 力 的提 高 , 们 对 语 言 的感 受有 一 定 的 深 他 堂 内外 的衔 接 。 度 , 师在教学 中要善于把社 会 、 教 自然 的 普 遍 真 理 有 机 在 设 计 课 堂 教 学 时 , 师 应 该 主 要 解 决 好 这 样 几 个 教 地 融 合 在 自己 的 语 言 中 , 的 道 理 和 旁 敲 侧 击 地 “ 直 画 问题 : 学 策略 的体现 , 堂学 习方式 的选择 , 学结 教 课 教 外 音 ” 用 得恰 到 好 处 。 运 构、 板块 的构 建 , 堂 目标 的 确 定 , 堂 训练 的落 实 。 课 课 三 、 求 清新 和 谐 对 话 , 建 师 生和 谐 关 系 追 构 没计 的 原 则 要 嗣 绕 规 范 、 效 、 高 务本 、 务实 、 度 、 有 创 1“ . 以人 为 本 ” 特 征 。一 切 的对 话 都 是 促 进 人 的 发 的 新等 。 展 , 园 对 话 更 是 促 进 师 生 精 神 世 界 的成 长 。最 为校 园 校 在具 体教学时 , 对具体 的生动的学 生 , 虑课堂 面 考 生 活 对 话 的 主 流 是 一 老 师 和学 生 。 师 生 之 间 学 会 倾 的 实际 情 况 , 再进 行 二 次 设 计 。教 师 要 做 到 心 中清 晰 自 听 、 会 表达 、 极参 与 、 到互 惠 。 学 积 达 己 的 教 学 意 图 , 示 清 晰 流 畅 的 教 学 过 程 , 其 要 关 注 展 尤 2课 堂 对 话 充 满 实 践性 的交 往 。 真 正 通 过 充 满 实践 自己的 设 计 是 否 真 正 促 进 了学 生 的 和谐 发 展 , . 同时 有 没 的交 往 对 话 , 过 交 流 , 的 生 活 才有 意 义 。如 果 师 生 等 有 合 理 地 向课 外 、 活 延伸 。均 获 得 和谐 的发 展 。 通 人 生 7'学生之友 L 1/ 4 E 1 T 3 J  ̄
实施生本教育,建构和谐课堂
传 统 的教 学 以教 师 的 讲 为 主 , 往 束 缚 了学 生 的 学 , 往
而 “ 本 教 育 ” 求 放 手 让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学 习和 探 究 , 生 要 因
4 4 8 还 有 的学 生 用 摆 小 棒 计 算 … … 有 位 同学 说 出 了 自 += :
“ 克” 千 。为 了让 学生 感 知 “ 克 ” 一 个 很 轻 很 轻 的质 量 , 1 是 我 出 示 一 个 1 的硬 币 ( 9 9年 版 、 2克 ) 角 19 约 和一 包 ( 0 10
、
尊 重 学 生 。 于倾 听 , 善 营造 和 谐 的 课 堂 氛 围
陶行 知 先 生 曾说 过 : 创 设 教 学 中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 “
长 度 单 位 那 样 直 观 、 体 , 能靠 眼 睛 观 察 得 到 , 具 不 只能 靠 肌 肉感 觉来 感 知 。为 了让 学 生 了解 每 一 个 单 位 实 际 有 多
重 . 教学过程中 , 出示各种 物品包装袋上 的质量 。 在 我 引
动 教育 均 衡 发 展 。
一
. “ ” “ 克 ”并 请 学 生 说 说 你 还 在 哪 里 见 过 “ ” 出 克 与 千 . 克 与
的 差 别 存整 个 新 知 识 的 教 学 中 , 生 积极 地 探 索 、 验 , 学 体
主 动地 建 构 知 识 三 、 足 学 生 实际 , 整 教 学 结 构 。 手 让 学 生探 究 立 调 放
法 ”6 8 1 , 后 1— : ; 的 学生 把 1 成 8和 6 拿 。+ : 4 然 46 8有 4分 ,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实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策略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实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策略(一)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共同体。
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应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重视学科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讲授知识,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教师也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努力为学生构建平等和谐、互助友爱的心理适应环境,积极与学生形成情感对话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教师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有抓住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痛点,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对于班级里有些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情绪波动,教师应第一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恢复到健康的心态,使其正常地进行学习、生活。
对于个别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积极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改变消极的态度,鼓励其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重视课程教材内容,精准把握教学融合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内容。
不同于其他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也要因材施教,关注如何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
1.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认真钻研并解读与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资料,并且能够确保对教材熟能生巧,掌握教材中所提及的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典型案例,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2.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道德与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寻找最适合教学的切入点。
以部编版一年级“拉拉手,交朋友”为例,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把教学目标设定为“同学相处”的角度,但是若要从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出发,就要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向“如何学会欣赏朋友的优点,并与之共同成长,感受朋友的温暖”方向靠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为本,创设和谐课堂
【内容摘要】
有效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真正的学生发展,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
和谐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智能、群体、个体、主导与主体、教书与育人等各个要素之间要互相协调,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主体意识、学习意志、体验创新优化的培养过程。
创设和谐课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平等互动师生关系、学生主体观、开放型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和自主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和谐教学课堂
【正文】
课堂,是施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创设什么样的课堂,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致使课堂形式单一,气氛沉闷,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这种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难以成为创造型人才。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这种教育使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因此,创设和谐课堂,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
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教师要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用自己的和谐底蕴发展学生的个性。
只有以人为本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和自主发展。
如何创设和谐课堂呢?
一、用平等互动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
心情不好时对着镜子笑一笑,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当孩子回答问题不对时,送上一个微笑,他会自信地坐下。
孩子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的体会是最深刻的,他从你的微笑中读出友善、鼓励、信任;也能从你的眼神中读出讨厌、憎恨、不开心。
他们的情感会紧随老师不断起伏变化,并带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黑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
课堂上,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
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实践充分证明,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了,教师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了,这样的师生和谐的关系,就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二、用学生主体观创设和谐课堂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创设和谐课堂,就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为此,教师应注重课堂内的启发、引导,根据学情的需要,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最近听了一节课,课上,教师说:谁想来回答这个问题?此时,学生积极性非常高,都将手高高地举起,还有几个学生叫道:“我!我!我!……”声音一个比一个响。
教师此时可能感觉学生太闹了,似乎很不和谐,想使课堂静一些,于是紧绷着脸呵斥了一句话:“把手举好!”一下子,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
学生高举的小手不见了,换来整整齐齐的一排“木桩”,过了好一阵子,只有几只小手缓慢地伸了出来,明显带着几分迟疑。
……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不够高,举手的学生少之又少,都不想去发表自己的见解。
个性,作为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综合体,它包括智力、兴趣、动机、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精神力量等多方面的因素。
而课堂正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场所。
然而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一声呵斥“把手举好”,无疑是一盆冷水,把学生浇了个透心凉;教师的一声呵斥,多么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一声声呵斥下,学生连最基本的心理安全和人格尊重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主体,说什么主动,激什么思维,求什么发展?
其实类似这样的情景在现在的课堂中比比皆是。
本人认为,在组织教学活动前,应该提出一些倾听别人谈话的要求,暗示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我们可以对学生说:别的同学在表演时,你既是师傅又是徒弟;当你做师傅这一角色时,你听一听,他们的表演中是不是有错误之处;做徒弟这一角色时,
你再听一听,他们的对话中是否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要看一看谁做师傅、徒弟最棒。
在教师富有启迪意义的话语下,学生在听的时候自然会格外认真、格外用心,因为他们都想成为老师所赞扬的“有教养的人”。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行为具有反复性,教师在课堂一旦发现学生又出现不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行为,还要再次用自己的目光、动作等给他们以暗示,做到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引导学生自觉倾听,逐渐的让“倾听”成为学生课堂活动的常规行为。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充分信任学生,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主持、管理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促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与发展,最终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
三、用开放型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和谐课堂
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目标不同,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不同。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独特的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有多种智能结构。
这就决定了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形式不能是单一的、固定的。
过去,课堂上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
但是,这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形式却单一而封闭。
它是极少数学生与教师的活动,而且,师生也只是在一些浅显的问题上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深层次的问题都是教师包办代替。
和谐课堂内的师生双边活动形式要多样,呈开放型。
不但要学生动,而且还要求全体学生与教师一起活动。
1、建立“小组合作”形式,创设“开放型”教学环境
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必须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和课堂教学气氛。
在听到的《统计》一节课中,这位示范老师在创设课堂中,先在座位的编排上,把优、中、差生按比例进行合理搭配,采用四人一组围座
形式,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
并且根据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每组桌面上摆放着一些水果图片。
课的开始,我以小朋友们都入队了,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为话题,决定要召开一个文艺晚会庆祝一下,要召开晚会,老师想买一些水果,怎么办呢?让学生先想想,然后集体讨论一下,看看用什么方法告诉老师,过后让学生从盒中挑选出自已最喜欢吃的水果图片人人上台分类排列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图画式的统计图,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情境,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活跃,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再引导学生数一数图中各种地水果的个数,填好统计表。
这种新颖的座位摆设,巧妙的引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宽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
“统计”这节课自始自终以“小组合作”展开教学,突出了创新教学,特别在获得新知识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课堂成为全体学生交流、合作的中心,成为“百花斗妍、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
借助“小组合作”方式展开讨论,是一种以人为本、开放型的课堂。
在“统计”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为发挥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有意让学生自已设计问题,自己回答或请别组的同学回答,看看哪组同学最聪明,让他们共同探讨、展开讨论、为学生创设一个合作探索的空间,提供展示自己思维及竞争的机会,
教师走下“一言堂”的讲台,深入倾听,点拨指导,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小朋友组成员积极配合,敢想、敢说、敢问,提出很多问题。
如:“什么最多?什么最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为什么多一个?为什么少两个?”等等一系列问题,别组的同学也不甘落后,人人争先恐后,抢着回答。
在研讨的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说出不同的答法,让他们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在全课的小结中,又让学生合作讨论,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维活跃。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既能发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又能培养团体合作的精神,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和谐课堂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和谐课堂是师与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文本与人本的和谐。
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
虽然绝对完美和谐的课堂是不存在的,但和谐课堂是我们小学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